噶羅巴
《清續通考》卷三三九;《清史稿》卷一五九。即噶喇吧,見該條。
噶留吧
《海島逸志》卷二。即噶喇吧,見該條。
噶喇巴
《清通典》卷九七、九八;《清通考》卷二九三、二九七、二九八;《嘉慶志》卷五六0;《海關志》卷一八、二四、三0,卷二二作噶嘍吧;《清續通考》卷三三一、三三二。即噶喇吧,見該條。
噶喇叭
《海錄》卷中噶喇叭。即噶喇吧,見該條。
噶喇吧
又作咖口留吧、加留琶、加留跁、茭綠巴、咬口留吧、交留巴、交口留吧、加喇巴、咬口留叭、葛臘八、葛羅巴、咖喇吧、噶喇巴、噶留吧、噶喇叭、噶嘍吧、加拉巴、葛留巴、噶羅巴。省稱為吧城、吧國、吧地,另稱巴大未亞、巴達維亞。《海國錄》南洋記,“自亞齊大山生繞過東南,為萬古屢,盡處與噶喇吧隔洋對峙”。《海島逸志》卷六,“椰名曰噶喇吧,吧國地多椰,華人因稱曰噶喇吧”。應即馬來語椰子(Kalapa﹐Κělapa)的音譯,指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Jakarta)市。另見《吧城紀》;《海島逸志》卷一、三;《海關志》卷一八。《清史稿》卷二八四作噶囉吧。
噶喇叭山
又作茭祿巴山、茭祿巴大山、噶喇巴大山。《海錄》卷中噶喇叭﹐“過海次山則至噶喇叭山,山縱橫千里,有城郭炮台,南海中一大都會也”。在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Jakarta)附近。
噶喇叭峽
《海錄》卷中噶喇叭,“由茫咕嚕東南行約三四日,轉北入噶喇叭峽口,順風行半日方出峽,峽東西皆舊港國疆土,峽西大山名網甲”,即今印度尼西亞的巽他(Sunda)海峽。一說為加斯帕(Gasper)海峽。
噶喇巴大山
《海關志》卷二四。即噶喇叭山,見該條。
蓋南
《萬國圖》。在今印度尼西亞斯蘭(Ceram)海一帶,或指戈龍(Gorong)群島。
干傍
《真臘記》總敘,“渡淡洋,可抵其地曰干傍,取城五十里”。為柬埔寨語Kompong譯音﹐義為碼頭。按此為周達觀在柬埔寨洞里薩湖捨舟登陸之處,在湖北岸,即今暹粒河入湖口處。另見《四夷廣記》。
干支弗
《續通典》卷一四八。即建志補羅,詳該條。
干不昔
《元史》卷一一,“(至元十八年十月)詔諭干不昔國來歸附”。又作干不察,即今柬埔寨(Cambodia)。
干不察
《元史》卷一七,“(至元二十九年七月)往詔占城、干不察”。又作干不昔,即今柬埔寨。
干陀利
陀一作陁。又作斤陀利、乾陀利、干拖利、近陁利,或誤為于陁利、于陀利。《梁書》卷五四,“干陁利國,在南海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故地一說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巨港(Palembang)一帶,為該地梵名Kandari的譯音;一說在馬來半島,或認為即吉打(Kedah)的泰米爾文Kadaram的譯音,或認為指霹靂州的金丹(Kintan)。另見《梁書》卷二;《陳書》卷三;《南史》卷二、六、九、七八;《冊府》卷九五七、九六八、九六九;《華夷圖》;《指掌圖》;《玉海》卷一五二;《通典》卷一八八;《御覽》卷七八七;《通志》卷四一、一九八;《山堂考》卷六一;《通考》卷三三一;《集事淵海》卷四七;《廣輿圖》卷二;《東西洋考》卷三、九、一一;《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閩書》卷一五0;《武備志》卷二二三;《四夷廣記》;《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記》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明史》卷三二四;《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續通志》卷六三八;《嘉慶志》卷五六0;《粵海關志》卷二。
干拖利
《寰宇記》卷一七六,即干陀利,詳該條。
干波底阿
《清續通考》卷三三三。即柬埔寨(Cambodia)。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