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肚
  《征緬紀略》﹐“花肚番即緬人以膝股為花,故云”。參烏肚條。另見《清一統志》卷四二三;《清史稿》卷五二八。

花面
  又作大小花面那孤兒。《島夷志略》花面。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的巴達克(Batak)人及其居住地。其故地一說在今實格里(Sigli)或其東部一帶,一說在米拉務(Meulaboh)一帶。另見《瀛涯》;《番國志》;《星槎》前集;《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九;《圖書編》卷六0;《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三;《三才地理》卷一三;《裔乘》卷七;《東西洋考》卷四;《武備志》卷二三六;《象胥錄》卷五;《世法錄》卷八二;《外國詞》;《譯史》卷二;《明史》卷三二五;《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嘉慶志》卷五五九。

花宮
  《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其舊王城號拘蘇磨補羅(唐言花宮)”。又作香花宮、花氏城,即巴連弗邑,見該條。

花氏城
  《初學記》卷二三引《法藏傳》;《珠林》卷二九;《吳船錄》卷上;《通考》卷三三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五八。即巴連弗邑,見該條。

華羅
  《島夷志略》華羅,“與今之南毗人少異而大同”。或謂即今印度西北岸卡提阿瓦半島西南的佛臘伐耳(Veraval)。即南尼華羅之簡,為印度古國胡茶辣的都城。

華封
  《安南紀游》,“自江平以內之其國都,分為三孔道,俱沿海。余買其土舟入,不一日抵華封。華封者,海嶼也,四望悉石山,重峰疊岫”。在今越南的東北部,又稱支封被封,指今海防市東面的吉海(Cat Hai)一帶。

華閭
  《安南志略》卷一,“長安府〔本華閭峒,丁部領所生地。五季末,丁氏立國於此〕”。《交阯總志》卷二,“華閭洞,在黎平縣。……南通拒投、武林二江,下至安謨海口”。故地在越南的河南寧省,位寧平西北面的嘉遠(Gia Vien)縣。十世紀末期和十一世紀初,丁、黎兩朝曾定都於此,李朝復都河內後,更名長安。另見《安南志略》卷一一;《元史》卷六三;《交阯總志》卷一、三;《越嶠書》卷一。

華氏城
  《方志》卷上那伽羅曷國。又作巴連弗邑,參該條。在今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Patna)。另見《隋書》卷三五;《高僧傳》卷三;《續僧傳》卷四;《珠林》卷一七。

華架山
  《利病書》卷九三。即筆架山之誤,詳該條(一)。

華德爾
  《坤輿全圖》。即今巴基斯坦西南沿岸的瓜達爾(Gwadar)。

化州
  《安南棄守》。在越南的平治天省南部,位廣治以南順化一帶。另見《交阯總志》卷一、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六、一0;《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七;《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館考》卷上;《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南洋考》卷一;《武備志》卷二三六;《世法錄》卷八二;《馭交記》卷五;《利病書》卷一一八;《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三二一、三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九。

懷懽
  《元豐志》卷一0。即懷驩,見該條。

懷驩
  《新唐書》卷四三上,“(懷驩)本咸驩,……後更咸驩曰懷驩”。在越南義靜省東北部的演州、安城一帶。另見《通典》卷一八四;《元和志》卷三八;《舊唐書》卷四一;《寰宇記》卷一七一;《元豐志》卷一0;《通考》卷三二三;《安南志略》;《越嶠書》卷一。

驩州
  《隋書》卷三一,“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舊唐書》卷四一,“驩州:隋日南郡。武德五年,置南德州總管府,領德、明、智、驩、林、源、景、海八州。南德州領六縣。八年,改為德州。貞觀初,改為驩州,以舊驩州為演州。二年,置驩州都督府,領驩、演、明、智、林、源、景、海八州。十二年,廢明、源、海三州。天寶元年,改為日南郡。乾元元年,復為驩州也”。《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六月,定交阯所隸州縣。……以南靖、驩二州隸乂安府”,“驩州領石塘、東岸、路平、沙南四縣”。驩州在越南的義靜省,但不同時期所包括的範圍大不相同。唐貞觀二年所置的驩州都督府係由晉九德郡、隋日南郡及唐初的南德州總管府演變而來,轄境較大,約當義靜全省,府治在九德縣即今榮市(Vinh)附近。武德五年在原咸驩縣地所置的驩州,貞觀元年又改為演州,轄境當演州(Dien Chau)、安城(Yen Thanh)一帶,州治在安城附近。貞觀元年改德州而成的驩州,隸屬於驩州都督府,位榮市一帶,州治和府治同一。明永樂年間的驩州則在安城至榮市一帶。另見《隋書》卷五三、五六、八二;《北史》卷六七、七三、九五;《寄歸傳》卷一、二;《僉載》卷二;《初學記》卷八;《通典》卷一八四;《經音義》卷八一、九三;《元和志》卷三八;《蠻書》卷一0;《舊唐書》卷二、一三、一四、一七下、一九上、一九七;《唐會要》卷七三、九八;《五代會要》卷三0;《廣記》卷四八二;《御覽》卷一七二、七八六、七八九;《寰宇記》卷一七0、一七一、一七六、一七九;《冊府》卷九五七、九八四、九八七、九九五;《華夷圖》;《新唐書》卷二、七、九、三六、四三上下、六九、八0、一四一、一八四、二0二、二0八、二二二下;《新五代史》卷六五、七四;《元豐志》卷一0;《輿地廣記》卷一-四、三八;《指掌圖》;《通志》卷四0、一九八;《虞衡志》;《墜理圖》;《山堂考》卷六一;《宋會要稿》冊一九七、一九九;《事林》卷三;《通考》卷三二三、三三0-三三二;《安南志略》卷一、四、八-一一、一五、一六;《宋史》卷四八八、四八九; 《元史》卷六三;《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二、三;《安南棄守》;《寰宇通志》卷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一、三、四、七、一八;《安南傳》卷一;《皇輿考》卷一二;《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六、七;《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考》卷一、《咸賓錄》卷六;《安南圖志》;《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九;《武備志》卷二三八;《象胥錄》卷三;《馭交記》卷一、二;《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四-六、一一二;《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一六四、三二一;《續通典》卷一二五;《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志》卷六三八;《續通考》卷二三三、二三九;《清通考》卷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九。

環王
  《通典》卷一八四,“日南郡,東至福祿郡界一百里,南至羅伏郡界一百五十里,西至環王國界八百里,北至九真郡界六百里”。《唐會要》卷九十八林邑國載,“自至德後,遂改稱環王國,不以林邑為號”。《新唐書》卷二二二下云“環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勞,亦曰占婆”。也有些載籍作環州國,或簡稱為環國。據上述記載,原係林邑國,唐至德年間(756-758年)以後才改此名。九世紀末占城一名出現後,環王之稱逐漸消失。其地在越南的中南部,約自義靜、平治天省交界的橫山至順海省的藩朗一帶。但占婆碑銘始終稱該國為占婆(Champa),故環王一名的對音不詳。又據較早提到環王國的《通典》之文,其方位與占婆國疆域也頗有出入,或後人誤將此名附會於占婆國。另見《通典》卷一八八;《雜俎續》卷八;《六帖》卷八、八九、九四、九七;《舊唐書》卷一三、一四、一七上、四一;《唐會要》卷七三;《廣記》卷四四一;《御覽》卷七八六;《寰宇記》卷一七一、十七六;《冊府》卷九六六、九七二、九八七、九九五;《華夷圖》;《新唐書》卷七、八、四三下;《代答》卷二、九;《諸蕃志》卷下;《玉海》卷一五三、一五四;《通考》卷三三一、三三二;《安南志略》卷九;《元史》卷六三;《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四;《殊域錄》卷七;《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咸賓錄》卷六;《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二、五、九、一0;《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九、一二0;《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一一二;《明史》卷三二四;《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九;《續通志》卷六三八;《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九;《海關志》卷二。

環州國
  《武經總要》前集卷二一,“又三日至不勞山(在環州國界)”。即環王國,見環王條。

洹河
  《吳船錄》卷上。指今印度恆河。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