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丹
《島夷志略》爪哇,“次曰巫侖,曰希苓,日三打板,曰吉丹”。或謂即蘇吉丹之簡,或謂為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三寶壟(Semarang)西面的根打(Kendal)譯音。
吉寧
《海島逸志》卷三,“吉寧與西蘭相鄰”。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Maluku)群島,即斯蘭(Ceram)島西面的克朗(Kelang)島。
吉佗
《圖書編》卷六0。即吉陀,見該條。
吉陀
又作吉囉、吉達、吉佗、吉蘸、吉礁、吉德、計噠、開泰州,或謂另稱羯荼、蘇洛鬲。《諸蕃志》卷上故臨國,“每歲自三佛齊、監篦、吉陀等國發船,博易用貨亦與南毗同”。《島夷志略》嘯噴,“繇監毗、吉陀以東,其山陂延袤數千里”;又重迦羅,“與吉陀、亞崎諸國相通交易,舶人所不及也”。一般認為指今馬來西亞的吉打(Kedah)州一帶,該地梵文名作Kataha,泰米爾文名作kidaram或Kadaram,阿拉伯文名作Kalah或Kilah,爪哇語名作Keda。但在十七世紀中期以前,其王城和港口不在今亞羅士打(Alor Star)和吉打,而指吉打峰下的舊吉打(Kedah Lama),位梅爾博(Merbok)河口的丹戎大衛(Tanjong Dawai )或其上游的盧博布先(Lubok Pusing)。也有的認為《島夷志略》嘯噴條所指的吉陀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岸一帶,而重迦羅條的吉陀在爪哇島東面一帶。另見《星槎》後集;《朝貢錄》卷上;《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譯史》卷三;《續通考》卷二三八。
吉柴
《南海志》卷七。或謂在今越南東北岸外,為雞唱的異稱,指吉海(Cat Hai)。
吉囉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本國運至吉囉、達弄、三佛齊,……商人就博易焉”。或謂指今馬來西亞的吉打(Kedah)州一帶,為該地阿拉伯文名Kilah的譯音。另一說認為吉囉達弄為一地,係Kuala Teron譯音,在霹靂州沿岸。
吉蔑
又作閤蔑、閣蔑、勘明、高蠻、喀木。《舊唐書》卷一九七,“南方人謂真臘國為吉蔑國”。吉蔑係柬埔寨主體民族Khmer名稱的譯音,今通譯為高棉。此處乃以族名作為國名。另見《唐會要》卷九八;《御覽》卷七八六;《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九五七;《新唐書》卷二二二下;《玉海》卷一五三;《四夷廣記》;《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紀》卷一一二。
吉德
《海錄》卷上,“吉德國在新埠西北,又名計噠,由新埠順東南風日餘可到,後山與宋卡相連”。即吉陀,見該條。
吉礁
《海島逸志》卷三,“有新墾之地,在麻六甲之西、吉礁之南,與大哖相鄰,地名檳榔嶼”, 另見卷六。即吉陀,見該條。
吉醮
《海島逸志》卷一。即吉陀,見該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