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
  又作大佛靈山、大佛靈、大佛山、靈山石佛頭、靈山大佛山、靈山大佛、靈山佛、大佛、大伏佛靈山。《島夷志略》靈山,“嶺峻而方,石泉下咽。……舶至其所,則舶人齋沐三日。……風俗、氣候、男女與占城同”。《東西洋考》卷九載,“靈山:……開,打水六十托,用單午針,二更,取伽亻南貌“。在今越南中部海岸,故地即華列拉角(Cap Varella),或謂 Varella 一名由馬來語或占語 berhala 轉成,義為佛像、菩薩,靈山等名為意譯。但據《星槎》所載,其命名實來自該處山頂有石塊似佛頭,這與越南《大南一統志》所云“石碑山……有一支至海,分為二水,草木亦分,有一大石頭向東如人形”正可相合。故靈山應指富慶(Phu Khanh)省東的石碑(Thach Bi)山延伸至海邊的支脈。也有的把靈山等同於陵山、陵伽鉢拔多洲,非。另見《航海圖》圖一二;《朝貢錄》卷上、中;《殊域錄》卷七;《圖書編》卷六0;《順風》;《四夷廣記》;《象胥錄》卷四、五;《世法錄》卷八二;《外國詞》;《明史》卷三二三;《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六0;《清史稿》卷四四七。

靈山佛
  《指南》大擔往暹羅針。詳靈山條。

靈鷲山
  又作靈鳥山、鷲峰。《通典》卷一九三天竺。為印度古代王舍城附近之山,著名佛教遺跡,在今巴特那(Patna)南 Raigir 附近,或謂即 Sailagiri 山,參鷲峰條。另見《水經注》卷一引竺法維;《宋書》卷六七;《珠林》卷二五;《經音義》卷一八;《御覽》卷九二六;《寰宇記》卷一八三;《宋僧傳》卷二善無畏;《宋會要稿》冊一九七﹔《通志》卷一九六;《翻譯集》卷七;《通考》卷三三;《圖書編》卷六0;《清一統志》卷四二四。

靈山大佛
  《順風》、《指南》有關越南針路條。即靈山,見該條。

靈牙蘇嘉
  《閩書》卷三九、一四六。指今泰國的北大年(Patani)一帶。見凌牙斯加條。

靈長海口
  又作靈場海口,《安南棄守補》,“(永樂六年)設交阯各州縣巡檢司三十七所,清化府二十六。……靈長海口、靈長渠口隸河中縣”。在越南清化(Thanh Hoa)省東北岸外,位勒場(Lach Truong)附近。另見《越嶠書》卷一0;《安南傳》卷二;《安南圖說》;《利病書》卷一一八;《明史》卷三二一;《續通考》卷二三九。

靈場海口
  《廣輿圖》卷二;《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武備志》卷二二三;《馭交記》卷五;《讀史紀》卷一一二。即靈長海口,見該條。

靈符海口
  《讀史圖》卷四。即神符海口,見該條。

靈山大佛山
  《順風》大泥回針條,“(伽亻南貌山)用子癸三更船取靈山大佛山”。即靈山,見該條。

靈山石佛頭
  《東西洋考》卷九祭祀,“靈山石佛頭:舟過者必放彩船和歌,以祈神貺”。即靈山,見該條。

陵山
  《新唐書》卷四三下,“(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勞山,山在環王國東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門毒國。又一日行,至古笪國。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武經總要》前集卷二一,“從屯門山用東風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州,又三日至不勞山〔在環州國界〕,又南三日,至陵山東〔有甜水〕。其西南至大食、佛、師子、天竺諸國,不可計程”。一般認為在越南義平省東南岸的歸仁(Qui Nhon)一帶,或即歸仁東北的San-ho 岬,或指為歸仁灣的Lang-son港。一說在沙兄(Sa Huynh)地區。也有的把陵山等同於靈山、陵伽鉢拔多洲,參各該條。另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武備志》卷二二三;《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紀》卷一00;《讀史圖》卷四。

陵伽鉢羅山
  《咸賓錄》卷六;《裔乘》卷二;《譯史》卷三。即陵伽鉢婆山,見該條。

陵伽鉢婆山
  又作陵迦鉢婆山、陵伽缽羅山。《隋書》卷八二真臘,“其王姓剎利氏,名質多斯那。自其祖漸已強盛,至質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居伊奢那城,……近都有陵伽鉢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在今柬埔寨,今地不詳。參伊奢那城條。另見《北史》卷九五;《御覽》卷七八六;《冊府》卷九五九;《通考》卷三三二;《東西洋考》卷三。

陵迦缽婆山
      《通志》卷一九八。即陵伽鉢婆山﹐見該條。

陵伽鉢拔多洲
  《隋書》卷八二赤土,“大業三年……十月﹐(常)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鉢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在今越南中部沿岸一帶,或謂即梵文名Lingaparvata之譯音。故地有歸仁(Qui Nhon)東北的San-ho岬、華列拉角(Cap Varella)及金蘭(Cam Ranh)灣一帶諸說。然當時林邑國都城在廣南地區,故陵伽鉢拔多洲應以指占婆(Champa)島為是。另見《北史》卷九五;《通典》卷一八八;《御覽》卷七八七;《寰宇記》卷一七七;《冊府》卷六六二;《通志》卷一九八;《通考》卷三三一;《殊域錄》卷八;《四夷廣記》;《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紀》卷一一二。

凌牙門
  《諸蕃志》卷上三佛齊,“在泉之正南,冬月順風月餘方至凌牙門,經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國”。一說指今印度尼西亞的林加(Lingga)島及林加海峽,一說指新加坡和新加坡海峽。詳龍牙門條。另見《事林》卷五。

凌牙斯
  《諸蕃志》卷上凌牙斯國,“自單馬令風帆六晝夜可到,亦有陸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三佛齊國“其屬國有單馬令、凌牙斯、蓬豐、登牙儂、細蘭等國”。即凌牙斯加,見該條。另見《明一統志》卷九0;《廣輿圖》卷二;《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八;《圖書編》卷五九;《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武備志》卷二二三;《利病書》卷一一九;《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一一二。

凌門正灣
  《島夷志略》萬年港,“凌門正灣為之引從,仿佛相望。中間長闊二十餘丈,其深無底”。或謂指文萊灣。

凌牙蘇家
  《事林廣記》卷五佛囉安,“自凌牙蘇家風帆四晝夜可到,亦可遵陸”。即淩牙斯加,見該條。另見《南海志》卷七。

凌牙斯加
  又作凌牙斯、凌牙蘇家、龍牙犀角狼西加、靈牙蘇嘉。《諸蕃志》卷上三佛齊,“蓬豐、登牙儂、凌牙斯加、吉蘭丹、佛羅安、……,皆其屬國也”,“佛囉安國,自凌牙斯加四日可到,亦可遵陸”。一般均認為是泰國北大年(Patani)的古名,《爪哇史頌》作Lengkasuka。或謂即狼牙修的同名異譯。

稜伽山
  又作馬夌迦山、楞伽山。《新唐書》卷二二一下師子。稜伽為梵文 Lankā 之音譯,為斯里蘭卡島之主峰,或泛指今斯里蘭卡。另見《唐會要》卷九九、一00;《寰宇記》卷一八二;《玉海》卷一五四。

馬夌迦山
  又作稜伽山、楞伽山。《大唐西域記》卷一一僧伽羅國,“東南隅有馬夌迦山”。馬夌伽為梵文Lanka之音譯,泛指今斯里蘭卡,馬夌迦山原指今斯里蘭卡境內大山,今名不詳。另見《慈恩傳》卷四;《方志》卷下;《經音義》卷三一;《翻譯集》卷七。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