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兒把牙
又作蘇魯馬益、斯魯馬益、蘇魯馬、思魯瓦、蘇魯瓦、四里貓、泗里貓、泗里貓仔、泗里歪、泗里末、泗水、蘇拉圭呀。《瀛涯》爪哇國,“自新村投南,船行二十餘里,到蘇魯馬益,番名蘇兒把牙”。蘇兒把呀、蘇魯馬益均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北岸的蘇臘巴亞(Surabaya,又名泗水)。另見《番國志》;《朝貢錄》卷上。
蘇門搭剌
《前聞記》。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門答蠟
《職方外紀》卷五。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門噠喇
《順風》磨六甲往阿齊條。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門答剌
答又作荅。又有金洲、深沒陀羅、須門答剌、須文答剌、速木都剌、速木答剌、蘇木都剌、須文達那、蘇門搭剌、蘇文達那、蘇門達剌、須文達剌、蘇文答剌、蘇門答蠟、金島、蘇門噠喇、蘇文噠喇、西文達那、蘇門答喇、須達那、須文達奴、蘇門答臘、蘇門答拉等稱,簡稱為蘇門、答剌,或謂又作蘇勿吒。《瀛涯》蘇門荅剌國,“即古須文達那國是也。其處乃西洋之總路,寶船自滿剌加國向西南,好風五晝夜,先到濱海一村名荅魯蠻繫船,往東南十餘里可到”。《東西洋考》卷四云,“啞齊即蘇門答剌國,一名蘇文達那,西洋之要會也”。《明史》卷三二五蘇門答剌,“迨萬曆間,國兩易姓。……篡弒後,易國名曰啞齊”。蘇門答剌原為梵文名 Samudra 的譯音,意為大海。《爪哇史頌》著錄此名,《馬可波羅行紀》作 Samara。該名最初並非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Sumatra)全島的稱呼,而僅指該島北部一帶,約十五世紀中期後或十六世紀初方成為全島之名。《坤輿萬國全圖》、《職方外紀》、《坤輿圖說》及明清部分著作以之作島名,但大多載籍往往依舊因襲前人之作。至於蘇門答剌古國之都城所在,說法不一,一說在巴賽(Pasei)河下游的 Samudra 村一帶,後遷至河對岸的巴賽;一說應在三馬朗加(Samalanga)。據《航海圖》、《朝貢錄》、《順風》等書的圖示和針路記載,我國明代載籍所記的蘇門答剌港應在急水灣(即今Jambuair 角,又譯金剛石岬)之西,位洛克肖馬韋(Lhokseumawe)或其附近,亞齊王國崛起後,最初的亞齊港口亦指此處,以後才逐漸轉至今班達亞齊(Banda-Aceh)。 另見《番國志》;《星槎》前、後集;《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明會典》卷一0五;《前聞記》;《朝貢錄》卷中、下;《嶺海圖》;《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六;《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九;《圖書編》卷五八-六0;《四夷館考》卷下;《華夷考》卷五;《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二三七;《本草》卷二八;《咸賓錄》卷三;《萬國圖》;《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七;《東西洋考》卷九;《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二七、二三六、二三七;《職方外紀》卷一、五;《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一、四、五﹔《世法錄》卷八一、八二;《利病書》卷一00、一一九、一二0;《外國詞》;《譯史》卷二、三;《譯史紀餘》卷一;《讀史紀》卷一00、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七;《明史》卷六、七、九、一0、一四、一六一、三0四、三二四-三二六;《清貢圖》卷一;《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二三九;《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九七;《嘉慶志》卷五五七-五五九;《海關志》卷四、二四。
蘇門答喇
《坤輿全圖》;《坤輿說》卷下。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門答臘
《清續通考》卷三三三、三三九、三四0;《清史稿》卷二五、一五九。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門答拉
《清史稿》卷一三六。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文達那
《明四夷考》卷上;《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三;《三才地理》卷一三;《裔乘》卷七;《東西洋考》卷四、九;《武備志》卷二三六;《譯史》卷三;《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五九。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文答剌
《東西洋考》卷九。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文噠喇
《順風》阿齊往傍咖喇回針條。即蘇門答剌,見該條。
蘇木都剌
《元史》卷一二,“(至元十九年九月),蘇木都剌國主土漢八的亦遣使二人”。即蘇門答剌,見該條。另見《元史》卷一四、一三四、二一0;《集事淵海》卷四七;《明續通考》卷二三六;《裔乘》卷二。
蘇拉圭呀
《清續通考》卷三三三。即蘇兒把牙,見該條。
蘇律大山
《順風》大泥往池汶針路條。即蘇律山,見該條。
蘇迷盧山
《西域記》序。又稱須彌山、妙高山,梵文 Sumeru,寶山之意,為古印度對大雪山的泛稱,或謂指喜馬拉雅山。 另見《方志》卷上﹔《經音義》卷一。
蘇剌司坪
《島夷志略》羅斛。或謂在今泰國,一說又作西棚,指素攀武里(Suphanburi)。一說應作蘇剌司埒(Surashtre),指萬倫(Ban Don)一帶,該地又名素叻他尼(Suratthani)。
蘇祿大海
黃可垂《呂宋紀略》,“(呂宋)南界蘇祿大悔”。即今蘇祿(Sulu)海。
蘇魯馬益
名見《瀛涯》爪哇國。即蘇兒把牙,見該條。 另見《番國志》;《星槎》前集;《朝貢錄》卷上;《明四夷考》卷上;《四夷館考》卷上;《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咸賓錄》卷六;《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三;《武備志》卷二三六;《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四譯館考》卷一;《嘉慶志》卷五六0。
蘇剌薩儻那
《西域記》卷一一波剌斯國。梵名 Surasthana 音譯,又作蘇利、宿利、蘇利悉單,為波斯古都,或謂為薩珊王朝都城 Persepolis,伊斯蘭名 Istakht;或謂即 Seleucia與 Ktesiphon 二城的合稱。另見《新唐書》卷二二一下波剌斯。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