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
《異域志》卷上。即天際,詳該條。
天方
《瀛涯》天方國。本指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Makkah),後又泛指阿拉伯。又作“天房”(《西使記》),參天房條。又作默伽(《嶺外代答》)。另見《星槎》後集;《番國志》天方國;《朝貢錄》卷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殊域錄》卷一一;《皇輿考》卷一二;《四夷廣記》;《嶺海輿圖》;《咸賓錄》卷四;《裔乘》卷三;《四夷館考》卷上;《象胥錄》卷七;《世法錄》卷八一;《廣輿圖》卷二;《明續通考》卷二三七;《三才地理》卷一三;《圖書編》卷五九;《本草》卷一四;《古今圖》;《華夷風土記》卷四;《華夷考》卷八;《鴻猷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武備志》卷二三五;《利病書》卷一一七;《讀史紀》卷八;《讀史圖》卷四;《明史》卷三三二;《四譯館考》卷一;《外國詞》;《八紘譯史》卷三﹔《續通典》卷一四九;《續通考》卷二四八;《清朝通考》卷二八五;《海關志》卷四。
天長
《安南志略》卷一,“天長府:舊名墨鄉,陳祖所生地”。在今越南東北部,約當河南寧省東北部一帶。另見《元史》卷一三、六三、一二九、二0九;《交趾總志》卷三;《安南棄守》;《越嶠書》卷一、五、一0;《安南傳》卷一;《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安南圖志》;《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嘉慶志》卷五五三。
天際
《異域志》卷上,“天際國﹝即天門國﹞;西棚國望見天有一痕明亮,即是其國也”。見西棚條。
天竺
《後漢書》卷八八,“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又作身毒、賢豆、天毒、印度。為古伊朗語Hindu譯音。指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的地方。另見《三國志》卷三0注引《魏略‧西戎傳》;《搜神記》卷二;《法顯傳》;《水經注》卷一;《高僧傳》卷一-四、六、七、九、一三﹔《伽藍記》卷四、五;《世說新語》卷上文學四;《齊民要術》卷一0;《職貢圖》;《晉書》卷九七大秦國;《梁書》卷五四;《魏書》卷一0二、一一四;《南史》卷七八;《北史》卷九七;《隋書》卷八二;《北堂書鈔》卷一二一、一三二、一三四、一三六、一四六;《類聚》卷七六內典引《南州異物志》;《西域記》卷二;《慈恩傳》卷一、五、六、一0;《方志》卷上;《續高僧傳》卷一-四、一六、二五;《求法傳》卷下;《五天竺傳》;《蠻書》卷一0;《通典》卷一九三;《珠林》卷五、九、一二、一三、二四、二九、三五、三九、四一、四四、五四、六一、六六、八九、九四、九八、一00;《白孔六帖》卷一六、六一、六二、八九、九七、九八;《東征傳》;《經音義》卷一、二、四、六、二二、二五、二六、三二、四三、四八、五八、六六、七二、八一、八二、一00;《酉陽雜俎》卷七、一一、一四、一七、一八、一九;《酉陽續集》卷四;《唐會要》卷三三;《舊唐書》卷一九八;《新唐書》卷二二一上;《宋高僧傳》卷一-三、八、一三、一五、二一、二七、二九﹑三0;《太平廣記》卷八一、八七-八九、九二、九三、九六、一一0、一九0、二0五、二一一、二八四、三九八、四0四、四0七、四一四、四二一、四三六、四六四、四七七;四八一;《太平御覽》卷二八、三三、五九、三四一;七七七、七八八、七九0、七九三、八0八、八三八、八六五、九0一、九八二;《寰宇記》卷一七二、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一、一八三-一八六;《冊府》卷九五六、九五八、九六0、九六八、九六九、九七0、九七一﹑九七三-九七六;《武經總要》卷二一;《夢溪筆談》卷一四;《方輿勝覽》卷三五;《華夷圖》;《指掌圖》;《事林廣記》卷五;《通志》卷一九六﹔《香譜》卷上;《證類本草》卷三、五、六、九、一二、一三、二六;《吳船錄》卷上;《翻譯集》卷一-三、五、七、八、一二、一四、一五、一八;《嶺外代答》卷二;《諸蕃志》卷上﹔《文昌雜錄》卷一、四;《能改錄》卷四;《玉海》卷一五二、一五三、一五四;《山堂考索》卷六一;《事類賦》卷九;《集事淵海》卷四七;《宋會要稿》冊一九七;《宋史》卷四八九;《通考》卷三三八;《安南志略》卷一二;《島夷志略》天竺條;《異域志》卷上;《元史》卷一三四、二0二;《越嶠書》卷四;《西南夷風土記》;《南詔野史》卷上、下﹔(王圻)《明續通考》卷二三七;《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雄略》卷二;《四夷館考》卷下;《廣輿圖》卷二;《四夷廣記》;《咸賓錄》卷三;六;《裔乘》卷二、三、七;《萬國全圖》;《職方外紀》卷首圖﹐卷一﹑五;《閩書》卷一五0;《本草》卷八、一一、一四、二六、三三、三四、三七;《華夷考》卷五;《東夷圖說》;《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東西洋考》卷二;《殊域錄》卷一一;《武備志》卷二二三;《象胥錄》卷四、七;《世法錄》卷八一;《圖書編》卷五八、五九、六0;《古今形勝之圖》;《利病書》卷一0四、一0七、一一0、一一八、一一九、一二0;《讀史紀》卷五、六五、一00、一一三、一一七、一一九;《坤輿全圖》﹔《坤輿圖說》卷下﹔《明史》卷五0、二四七﹑三二六;《譯史》卷二;《譯史紀餘》卷三﹑四;《荒史》;《四譯館考》卷七;《外國詞》;《清職貢圖》卷一;《海國錄》南洋記;《滇繫》卷一0﹔《續通典》卷一四八、一四九;《續通志》卷六三七、六三八、六四0﹔《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五八;《海關志》卷二、九、三0;《清續通考》卷三三三。
天篤
《方志》卷上。即天竺異譯,見該條。另見《珠林》卷三、六引《南方記》﹔《宋會要稿》冊一九七;《通志》卷一九六。
天房
《西使記》,“報達之西,馬行二十日有天房,內有天使神,胡之祖葬所也”。即天方,見該條。另《元史》卷一四九郭侃傳作大房,應是天房之訛。
天毒
《類聚》卷五熱引《括地志》。即天竺異譯﹐見該條。另見《山海經》卷一八;《太平廣記》卷二八四;《太平御覽》卷三四;《事類賦》卷四。
天堂
《島夷志略》天堂。又作天房,即今沙特阿拉伯麥加。另見《朝貢錄》卷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明四夷考》卷下;《殊域錄》卷一一;《四夷館考》卷上;《明續通考》卷二三七;《廣輿圖》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皇輿考》卷一二;《四夷廣記》;《咸賓錄》卷四;《象胥錄》卷七;《世法錄》卷八一;《裔乘》卷三;《圖書編》卷六0;《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紀》卷六五;《讀史圖》卷四;《明史》卷三三二;《譯史》卷三;《四譯館考》卷一﹔《續通典》卷一四九;《續通考》卷二四八。
天督
《後漢書》卷八0上《論都賦》。即天竺異譯,見該條。
天竺山
《文獻通考》卷三三二,“(三佛齊國)又行十八晝夜度蠻山水口,歷天竺山,至賓頭狼山”。或謂在今馬來半島東岸外,指馬來西亞的奧爾(Aur)島,又稱東西竺、竺嶼;或謂指越南南面海上的崑崙(Condore)島。另見《宋史》卷四八九。
天長海口
或謂即悶海口、膠海口。《元史》卷二0九,“(至元)二十五年正月,日烜及其子復走入海。鎮南王以諸軍追之,次天長海口,不知其所之”。天長為府名,明永樂時改為奉化府,轄境在越南紅河下游地區。此天長海口應指紅河的入海口。另見《越嶠書》卷五;《荒徼考》;《三才地理》卷一三;《武備志》卷二二三;《馭交記》卷二;《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
天甲海口
《安南棄守補》,永樂七年在“緣覺縣之天甲海口”設巡檢司。緣覺縣在越南清化省東南部,天由海口或位廣昌東南岸一帶。另見《利病書》卷一一八。
添福海口
《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在“膠水縣之添福海口、膠海口”設巡檢司。在越南河南寧省的東北岸外,或位今交水(Giao Thuy)縣的南面。另見《利病書》卷一一八。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