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
  《讀史圖》卷四。詳吳哥條。

吳哥
  或誤為且哥。名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圖書編》卷六0;《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按《廣輿圖》諸書中的《西南海夷圖》載有吳哥一名,似指柬埔寨的古都 Angkor,唯圖繪其地於海中,位東、西龍蛇附近,則又不合。《讀史紀‧輿圖要覽》卷四此名作吳奇,故此名很有可能為蜈蜞嶼之誤。見蜈蜞嶼條。

蜈蜞嶼
  又作口吳唭嶼﹐另有東蜈蜞山西蜈蜞等稱。《朝貢錄》卷上爪哇國﹐“ (靈山)又五十更,曰蜈蜞之嶼,由嶼尾礁而西五更平冒山,又十更望東蛇龍之山”。或指今印度尼西亞的南納土納(Natuna Selatan)群島,其中大蘇比(Subi Besar)島稱東蜈蜞,塞拉亞(Seraja)島稱西蜈蜞。另見《順風》福建往爪蛙針路及回針條。

浯嶼門
  《順風》滿喇咖回廣東針路條,“浯嶼門放洋,用辰巽五更船平射箭山”。此浯嶼即五嶼之誤,詳五嶼條(一)。

五嶼
  (一)又作真五嶼,或誤為浯嶼門。《瀛涯》滿剌加國載,“此處舊不稱國,因海有五嶼之名,遂名曰五嶼”。《番國志》云,“滿剌加國……此處舊名五嶼”。在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Malacca)港外,或謂指瓦特(Water)群島,尤指其中較大的Besar、Dodol、Hanyat、Nangka、Undan等五島。另見《朝貢錄》卷上;《明四夷考》卷下;《殊域錄》卷八;《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館考》卷上;《咸賓錄》卷六;《順風》有關往滿剌加的針路條;《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四、九:《武備志》卷二三七;《象胥錄》卷五;《世法錄》卷八二;《指南》浯嶼往麻六甲針路條;《四譯館考》卷一。(二)《順風》暹羅往馬軍回針條,“(蘿蔔山)單午及丁午十更取五嶼,取聖山。庚酉十更取真崑崙山內過。單未五更取長腰嶼”。在今加里曼丹島東北面,位馬來西亞沙巴(Sabah)州的哥打貝盧(Kota Belud)岸外,今地不詳。另見《指南》往汶來山形水勢條。(三)《順風》泉州往彭家施闌條,“(雞籠嶼)辰巽十更取毛架及五嶼,遠看見是紅荳嶼並東浮甲在東邊及甘里,輕取大港”。在今菲律賓呂宋島北面的巴布延(Babuyau)群島。另見《指南》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條。(四)《順風》苧盤往舊港並順塔針路條,“(石旦港口)有五嶼在馬戶邊”。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北岸外,今地不詳。另見《指南》長崎往咬(口)留吧日清條。

五嶺
  《島夷志略》朋加剌,“五嶺崔嵬,樹林拔萃,民聚而居之”。《殊域錄》卷一一榜葛剌,“其山川曰五嶺,山高林茂,民聚居之”。指今恒河東流入孟加拉國境折而南流處之西部山區,今稱拉吉馬哈爾山(Rujmahal Hills),另見《寰宇通志》卷一一八;《世法錄》卷八一;《讀史紀》卷六五。

五洲
  《御覽》卷七八七。即馬五洲或五馬洲之略,見馬五洲條。

五崙
  《順風》文萊回呂宋條。在今馬來西亞沙巴州北端至菲律賓巴拉巴克(Balabac)島之間,今地不詳。

五角嶼
  《順風》順塔往遮里問淡目條,“淡目開船,用辛酉三更取五角嶼。”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壟(Semarang)灣,位淡目(Demak)之西,今地不詳。

五馬洲
  《珠林》卷三六引《吳時外國傳》,“五馬洲出雞舌香”。詳馬五洲條。另見《御覽》卷九八一;《寰宇記》卷一七六、一七七;《翻譯集》卷八。

五虎下山
  《指南》宿霧回雙口條。在今菲律賓錫布延(Sibuyan)島至民都洛(Mindolo)島之間,今地不詳。

 

 

 

 

 

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