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齊
又作啞齊、阿齊、亞齊大山、大亞齊等,或謂即亞崎。《海國錄》南洋記,“麻喇甲,南隔海對峙大山為亞齊,係紅毛人分駐。凡紅毛呷板往小西洋等處埔頭貿易,必由亞齊經過,添備水米。自亞齊大山生繞過東南為萬古屢,盡處與噶喇巴隔洋對峙”。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的亞齊(Aceh)特區一帶,或專指其首府班達亞齊(Banda-Aceh)。另見《西南洋圖》;《東南洋圖》;《清通典》卷九七、九八;《清通考》卷二九三、二九七;《海錄》卷下;《海關志》卷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三一。
亞崎
《島夷志略》重迦羅,“次曰諸番,相去約數日水程,曰孫陀,曰琵琶,曰丹重,曰員嶠,曰彭里。不事耕種,專尚寇掠。與吉陀、亞崎諸國相通交易,舶人所不及也”。或謂即亞齊、啞齊的異譯,詳各該條。一說應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東部一帶求之。參崎條。另見《星槎》後集。
亞登
《萬國全圖》﹔《職方外紀》卷一;《坤輿全圖》。即南也門的亞丁(Aden)。
亞魯
《圖書編》卷六0;《續通典》卷一四八;《續通考》卷二三九。即亞路,見該條。
亞路
又作啞魯、阿魯、亞魯、啞路,另尚有阿魯國港、亞路港口、亞嶼港口等稱。《航海圖》圖一七,“(甘杯港)用辰巽針十五更船平亞路,用乙辰針五更船取單嶼”。即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古國Aru(古爪哇文名Haru)一名的譯音,故地在日里(Deli)河流域。亞路或泛指該國,或專指其港口即今勿拉灣(Belawan)一帶。另見《東西洋考》卷九。
亞馬港
《指南》大明唐山山嶼水勢條,“靈山大佛:打水六十托,身上是煙筩山,下是香爐礁。外面灣頭相連,好拋舡。丙午三更取伽亻南亻貌、圭籠頭,對在項勢內灣是亞馬港”。在越南富慶(Phu Khanh),省中部海岸,或指檳繪(Ben Hoi)灣內的達約港。
亞老島
《坤輿全圖》。即今印度尼西亞東南群島中的阿魯(Aru)群島。
亞來沙
《萬國全圖》。在今菲律賓呂宋島東岸外,今地不詳。
亞衣漫
《萬國全圖》。即今阿拉伯半島南部阿曼(Oman)。
亞實記
《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即亞剌食機山,見該條。
亞英咖
《海錄》卷上亞英咖。即今印度南部西岸的亞廷加(Attingal),位奎隆(Quilon)之南。
亞細亞
《萬國圖》;《職方外紀》卷一-五;《坤輿全圖》﹔《坤輿圖說》卷上、下;《海關志》卷二四。即今亞細亞洲(Asia)。
亞俱羅
《通典》卷一九三引《經行記》,“大食一名亞俱羅”。泛指中古阿拉伯國家,即黑衣大食古都Agula的譯音。
亞喇甘
《坤輿全圖》。即亞蠟敢,見該條。
亞蠟敢
《萬國全圖》。指緬甸西部的阿拉干(Arakan)地區。
亞辣敢
《職方外紀》卷一。即亞蠟敢,見該條。
亞齊大山
《海國聞見錄》南洋記。即亞齊,見該條。
亞嶼港口
《順風》磨六甲往阿齊條。即亞路港口之誤,見該條。
亞拉伯海
又作東大食海、曷刺比海、亞蠟皮海、阿勒富海。《清續通考》卷三三三。即今阿拉伯海(Arabian Sea)。
亞剌比亞
《職方外紀》卷首。指今阿拉伯(Arabia)半島。另見《譯史》卷二;《坤輿圖說》卷下;《坤輿全圖》。
亞剌比海
《職方外紀》卷五;《譯史紀餘》卷一。即今阿拉伯海。
亞路港口
又作阿魯國港、啞路、淡水港,或誤為亞嶼港口。《順風相送》磨六甲往阿齊回針條,“(巴鹿頭)辰巽十五更取亞路港口,辰巽五更取單嶼內過”。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日里(Deli)河口,為阿魯(Aru)古國的港口,即今勿拉灣(Belawan)一帶。
亞蠟皮海
《三才地理》卷一三;《輿地全國》。即今阿拉伯海。
亞利波那里
《坤輿全圖》。在今阿拉伯半島,今地不詳。
亞束災記嶼
《航海圖》圖二二。應為亞剌實記嶼之訛,即亞剌食機山。今阿拉伯半島東岸提埃摩尼雅特(Daimaniyat)島,位北緯二十三度五十一分。
亞剌食機山
《順風》古里往忽魯謨斯及回針條。即今阿曼的馬斯喀特西北之提埃摩尼雅特島。
亞辣彼亞海
《職方外紀》卷一。即今阿拉伯海。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