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島
  《清通典》卷九八,“(呂宋)隔海對峙有五島,曰班愛、曰惡黨、曰速巫、曰貓務、曰煙島”。此處係把《海國錄》東南洋記中之貓務煙誤拆為貓務﹑煙島二地。參貓務煙條。另見《清通考》卷二九七;《嘉慶志》卷五五五。

煙筒
  《海錄》卷上邦項,“船往各國,俱經外羅山南行,順風約一日過煙筒、大佛山,又日餘經龍奈口,過崑崙海,日餘見崑崙山。至此然後分途而行”。即煙筒山,見該條。另見《東西洋考》卷九;《西南洋圖》;《東南洋圖》。

煙筩
  《指南》暹羅往長崎日清條,“(伽亻南亻貌)用子癸平大伏(佛)。夜用子癸光平煙筩”。即煙筒山,見該條。

煙筒山
  又有烽墩、煙筒、煙筩山、煙筩等稱。《東西洋考》卷九,“羊嶼〔……用丙午針,三更取煙筒。〕煙筒山〔此交阯、占城分界處也。以狀似煙筒,故名。雖極澄霽,亦頂上有氤氳氣。用丙午針,三更,取靈山〕”。在今越南的中部海岸。似位靈山即石碑山和華列拉角以北,或在富慶省湧橋(Song Cau)東面的春大(Xuan Dai)岬一帶。也可能在華列拉角北面附近。一說為Lao Ma Nha 島。

煙筩山
  《指南》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條,“靈山大佛﹕打水六十托,身上是煙筩山,下是香爐礁,……”。見煙筒山條。

煙燉嶼
  《航海圖》圖一四。在今馬來西亞丁加奴州東北岸外,或謂指Susu Dara島。

炎山
  又作炎火山。《類聚》卷八0引《玄中記》,“南方有炎山焉,在扶南國之東,加營國之北,諸薄國之西”。或謂即火山,在今印度尼西亞,今地不詳。另見《事類賦》卷八;《華夷考》卷八。

炎州
  《書鈔》卷一五一;《類聚》卷一。即炎洲,見該條。

炎洲
  又作炎州。《類聚》卷八0引《十洲記》,“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萬里,上有風生獸,……”。《御覽》卷七一六,“《廣志》曰:炎洲以火浣布為手巾”。在東南亞地區,今地不詳。參火洲條。另見《初學記》卷六;《經音義》卷一五;《廣記》卷四;《御覽》卷三四;《事類賦》卷八;《事林》卷六;《華夷考》卷八;《嶺海續聞》。

炎火山
  《六帖》卷五;《御覽》卷八六八。即炎山,見該條。

閻浮提
  又作閻浮,亦作剡浮。《西域記》卷一,“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南瞻部洲舊曰閻浮提洲”。梵名Jambu,原為樹名,洲名為泛指人類世界之地。另見《洛陽伽藍記》卷一;《珠林》卷一;《經音義》卷一;《雜俎》卷五;《翻譯集》卷七;《翻梵浯》卷八。

閻牟那河
  《西域記》卷四窣祿勤那國。“窣祿勤那國……東臨殑伽河,北背大山,閻牟那河中境而流”。梵名Yamuna,即今印度朱木拿(Jumna)河。另見《慈恩傳》卷二;《方志》卷上;《珠林》卷二九;《經音義》卷二五;《酉陽雜俎》卷三;《翻梵語》卷九;《吳船錄》卷上。

閻摩那洲
  又作閻摩羅洲。《西域記》卷一0,“(三摩呾吒)從此東北大海濱山谷中有室利差呾羅國。次東南大海隅有迦摩浪迦國。次東有墮羅鉢底國。次東有伊賞那補羅國。次東有摩訶瞻波國,即此云林邑是也。次西南有閻摩那洲國。凡此六國,山川道阻,不入其境“。或謂為梵文名Yavana的譯音,故地在中南半島;一說即耶婆提的異譯,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泛指此二島。參耶婆提條。另見《方志》卷下。

閻摩羅洲
  《慈恩傳》卷四。即閻摩那洲,見該條。

鹽埕尾
  《吧城紀遺》,“吧城外西北隅,瀕海之地謂之鹽埕尾”。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

鹽牟那水
  《翻梵語》卷九。即閻牟那河,見該條。

演州
  《元和志》卷三八,“演州:……漢九真郡之咸驩縣地也,自漢迄隋不改。武德五年,於此置驩州,領安人、扶演、相景、西原四縣。貞觀元年以德(驩)州改此為演州。因演水為名。……管縣三:忠義,懷驩,龍池”。《安南志略》卷一,“演州路〔本日南屬縣,曰扶演、安仁,唐改演州〕”。《安南棄守》,“ (永樂五年)六月,定交阯所隸州縣。……以演州隸演州府,演州領千冬、芙蓉、芙蒥、瓊林四縣”。在越南義靜省東北部,其地原為漢咸驩縣,唐武德五年改為驩州,貞觀元年改稱演州。咸驩縣或驩州的治所在今安城(Yen Thanh)一帶,演州設置後似一度移至忠義縣即今演州(Dien Chau)附近。元明時期演州路、演州府或演州的轄境似與唐代大同。另見《舊唐書》卷四一;《寰宇記》卷一七一;《華夷圖》;《新唐書》卷四三上、六九;《輿地廣記》卷一-四、三八;《指掌圖》;《墜理圖》;《宋會要稿》冊一九七;《事林》卷三;《通考》卷三二三;《安南志略》卷九;《元史》卷六三;《交阯總志》卷一、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平交錄》;《越嶠書》卷一、二、六、一0;《安南傳》卷一、二;《南詔史》卷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六;《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考》卷一;《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馭交記》卷四、五;《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明史》卷三二一;《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考》卷二三三、二三九;《清通考》卷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

宴公
  《緬甸瑣記》,“尚有宴公、白古、董悟三城皆其所屬”。即今緬甸的仰光(Rangoon)。

晏頭
  《南海志》卷七。在今馬來半島東岸,即馬來西亞柔佛州的興樓(Endau)。一說即晏陀蠻,見該條。

晏陀蠻
  或作晏頭。《諸蕃志》卷上海上雜國,“晏陀蠻國,自藍無里去細蘭國,如風不順飄至一所,地名晏陀蠻,海中有一大嶼,內有兩山,一大一小”。即今安達曼(Andaman)群島。另見《事林》卷五、《異域志》卷下;《三才人物》卷一二;《海錄》卷中。

晏爹呢咖
  《海錄》卷上固貞。在今印度南部西岸柯欽(Cochin)東面,今地不詳。

雁塘
又作岸塘、岸詹、岸童山。《東西洋考》卷五,“南旺,在大港相連,再過為密雁,為雁塘,皆小小村落”。即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北岸的坎當(Candon)。

偃鸞
  《宋會要稿》冊一九七,“(乾德四年)七月,汀南國主李煜上言,占城國使入貢道出臣國,遺臣……闍婆、馬禮、偃鸞國古縵一段,……以其物來上”。 或謂在今印度尼西亞,今地不詳。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