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邦
《利病書》卷九三;《讀史紀》卷九九,即中邦里銀之簡,見該條。
中都
《越嶠書》卷一二,“自興化承政司至白鶴神廟三岐江,至白鶴縣。四日,自白鶴縣過大江,至中都升龍城逆庸所居一日半”。指今越南的河內市,參東都條。
中理
《諸蕃志》卷上中理國,“國有山與弼琶囉國隔界”。在今非洲索馬里(Somali)東北角沿岸一帶。
中平洲
《四夷廣記》赤坎往占巤針位。在今越南湄公河(Mekong)河口外。
中央嶼
《朝貢錄》卷中南浡里國,“由沙里八丹而入,針位十晝夜見觀延之嶼,又平中央之嶼,又巡牛嶺之山,以至其國”。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端至印度東岸航道中,或指蘇門答臘島北岸外的韋(We)島。
中樸淺
《四夷廣記》,“(大小蘇梅山)用單午針十五更船平玳瑁嶼,嶼內是中樸淺,船不可近”。在今馬來半島東北岸外,位泰國的洛坤(Nakhon Srithamarat)附近,又作眾不淺,參該條。
中邦里銀
又作里銀中邦、里銀、里銀山、里銀大山、里仁大山、中邦。《指南正法》三岳貌山條,“里安大山,中邦里銀,大藤捧,小藤捧、頭巾礁……”。在今菲律賓呂宋島的三描禮士(Zambales)省沿海一帶,當在馬辛洛克(Masinloc)或其附近。
忠城
《新唐書》卷四三下,“安南經交趾太平,百餘里至峰州。又經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樓縣,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朱貴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僚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湧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即忠誠,見該條。另見《利病書》卷一0八。
忠誠
又作忠城。《蠻書》卷一,“從安南上水至峰州兩日,至登州兩日,至忠誠州三日,至多利州兩日,至奇富州兩日,至甘棠州兩日,至下步三日,至黎武賁柵四日,至賈勇步五日。已上二十五日程,並是水路”。《新唐書》卷四三下,“甘棠州〔縣一:忠誠〕”。在越南河內(Ha Noi)西北面,位紅河岸邊,一說在越池(Viet Tri)附近,一說在錦溪(Cam Khe)一帶。
忠誠州
見忠誠。
眾不淺
又作中樸淺。名見《航海圖》圖一四。在馬來半島東北岸外,位泰國的洛坤(Nakhon Srithamarat)附近,指卡亭(Kathing)河口外至克拉(Κrah)島一帶的沙堆。
刣牛坑
(一)又作宰牛坑。《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條,“大港口拋椗,進港候水漲,舡尾坐筆架,淺上三托,過淺即深,刣牛坑灣內出來”。當在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阿帕里(Aparri)港附近,今地不詳。另見《西南洋圖》;《東南洋圖》。(二)又作幞頭門、殺牛坑、刣牛坑大山。《指南》東洋山形水勢條,“三嶼即密岸土表尾,生開洋及刣牛坑大山,生落港是刣牛坑”。當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北岸的維甘(Vigan)港附近,今地不詳。
刣牛坑大山
又作殺牛坑、刣牛坑、幞頭門。《指南》東洋山形水勢條。即刣牛坑,見該條(二)。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