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初階﹕陳連開學術論文集》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作者﹕陳連開(1933-2010)﹐生前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1956-1961年就學於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畢業後留校。
目錄
自序
第一編 中華民族研究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中華民族的含義初探
中華民族之含義及形成史的分期
中華民族解
論中華民族的結構
關於中華民族結構的學術新體系 ―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的評述
中國民族研究的識異與求同
傳統的民族觀與中華民族一體觀
中華學與中華民族研究
論中華民族的聚合力
中華民族的自在發展
21世紀中華文化的走向
第二編 中華民族的起源、形成與發展
關於中華民族起源學說的由來與發展
論中華文明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的基本特點
關於中華民族起源的幾點思考
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特點
中華文明初曙從多元向一體的發展
中華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區域性發展及其彙聚與輻射
中華遠古的各部落集團
中華民族的孕育 ― 先秦民族史對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的影響
論華夏/漢民族的形成
華夷五方格局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中國民族史研究的基本特點和發展三階段
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和民族關係
第三編 各專題研究
要劃清中國不同歷史時代不同性質民族問題的界限
論中國歷史上的疆域與民族
中國‧華夷‧蕃漢‧中華‧中華民族 ― 一個內在聯繫發展被認識的過程
論華夏民族雛形的形成
論諸夏的大認同
20世紀漢民族研究概述
中國民族史學的基本形勢與發展前景的蠡測
怎樣闡明中國自古是多民族國家
關於中國民族關係史的幾個問題
夏商時期的氐羌
商先起源於幽燕說的再考察
鮮卑史研究的一座豐碑
鮮卑山考
唐代遼東若干地名考釋
中國古代第一部歷史地圖集 ― 裴秀《禹貢地域圖》初探
東北訪古隨筆
萬里長城說
青海牧區的工役制度 ― 民主改革前青海牧區社會性質探討之一
論青海藏族牧區封建制度的基礎與特點 ― 民主改革前青海牧區社會性質探討之二
牧區人民公社的經濟建設必須以大辦畜牧業爲中心
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民族問題
第四編 附錄
開拓、創新、富於啓發的理論成果
關於中國民族研究一些問題的想法 ― 一束小花獻師尊
懷念民族工作的領導者呂振羽先生
國學大師翁獨健
陳連開治學經歷和主要學術思想簡述(潘守永)
陳連開教授學術簡歷
序言
本論文集收入的是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於民族史方面的論文,這些論文都是已經發表過的。選編的原則有兩條:一是盡可能全面,將自己發表的單篇論文,按篇幅允許儘量收入;二是以集體名義署名的一般不收。這些論文雖然寫作於不同時期,具體針對的問題也有較大的差別,有些內容或許前後重複,但各篇都能獨立成章。爲了保持其完整性,這次收入的原則是基本不動。
本文集的內容可分四個部分:一、關於中華民族的整體研究,這也是理論和基本認識的部分;二、關於中華民族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主要側重在其起源、形成與發展的研究;三、關於中國少數民族在歷史上的貢獻以及民族關係史中一些具體問題的討論;四、擇要收錄幾篇回憶性的文字和自己的治學簡歷、學術思想等,限於篇幅,這部分只是選擇若干以爲代表。
文摘
“中華”一詞,大約在晉代已出現,與“中國”一詞同樣,論地區主要是指中原,擴而大之及於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地區;論民族主要是指漢人。“民族”一詞,在古代漢語裏沒有構成,大約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從日文中引進,當時含義並不統一。直到目前,各家使用也不完全一致,不過比較通行的是泛指從古代至現代所有處於不同社會發展水平的穩定民族共同體。在民族一詞出現之後,不久也就出現了“中華民族”一詞,最初是指中國的主體民族,即漢族;隨著中國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日益自覺地結成整體,它的全部含義才得到了充分的闡明:中華民族,是中國古今各民族的總稱,是由許多民族在結合成統一國家的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民族集合體。在古代,曾經有過數以百計族稱的人們活動於中國歷史舞臺上,他們之間的關係或和平交往,或兵戎相見,而以和平交往爲主流;有時在統一國家中共處,有時在分裂割據中紛爭、接近、漸趨融合,主流是越來越緊密地結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到清朝乾隆年間,已將中國所有地方都置於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轄之下,標誌著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確立。這些曾經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活動過的民族,無論其與當代中國56個民族有無直接的淵源關係,無論他們是越來越興旺發達,還是經過一段發展,其名稱已經消亡而其人民與文化均已融入其他民族當中,更無論他們是在世居之地繼續發展,還是移居他方以新的面貌發展,情況雖千差萬別,但都對開拓中國疆域,創造中國文化及締造統一多民族中國的歷史, 做過自己的貢獻。
他們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 他們自然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
成員。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_最新資訊
新增文章_學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