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廣義》 中山 程順則 寵文彙輯
傳授航海針法本末考
康熙癸亥年,封舟至中山。其主掌羅經舵工﹐閩之婆心人也﹐將“航海針法”一本﹐內畫牽星及水勢山形各圖﹐傳授本國舵工﹐併告知曰﹕此本係前朝永樂元年差官鄭和﹑李愷﹑楊敏等﹐前往東﹑西二洋等處開諭各國﹐續因納貢纍纍﹐恐往返海上針路不定﹑致有差錯﹐乃廣詢博採﹐凡關係過洋要訣﹐一一開載﹐以作舟師準繩﹔今琉球修貢﹐海道須知﹐宜將此卷﹐留心細勘﹐自能用之不窮﹔惟是舊本﹐相沿日久﹐或有傳訛﹐應俟有心者參互考訂﹐彙集成書﹐以涉大川﹐不無少補云。
按洪武二十五年﹐遣閩人三十六姓至中山。內有善操舟者﹐其所傳針本﹐緣年代久遠﹐多殘闕失次。今僅採其一二﹐以示不忘本之意。
{康熙刻本在《天妃靈應紀略》前,另有下列衍文[目錄未重出]:《天妃靈應記》、《請天妃安享祝文》、《請天妃入廟祝文》、《天妃誕辰及節序祝文》。其內文與《天妃靈應紀略》等大同而略有差異,茲不另列}
天妃靈應紀略
天妃神姓林﹐世居福建 興化府 莆田縣 湄洲嶼。五代 閩王時﹐都巡檢林公 諱願 字惟慤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宋太祖 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誕妃於寢室。時有祥光異香繞室﹐父母因其生奇甚愛之。自始生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命名曰默。幼而聰穎﹐不類諸女。甫八歲﹐從塾師訓讀﹐悉解文義。自十歲後﹐常喜淨几﹐焚香誦經﹐旦暮未嘗少懈。十三歲時﹐有老道士玄通者﹐授妃“玄微秘法”﹐妃愛之﹐悉悟諸要典。十六歲﹐窺井得銅符﹐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且機上救親﹐掛蓆渡江﹐降服二神(順風耳﹑千里眼)﹐而皈正教。屢因顯著神異﹐眾號曰“通賢靈女”。
二十八歲﹐道成﹐白日飛昇,峕[昔]太宗 雍熙四年丁亥秋重九日也。是後﹐常衣朱衣﹐飛翻海上﹐里人祠之。徽宗 宣和四年﹐給事中路允迪使高麗。中流震風大作﹐七舟俱溺﹐獨路給事所乘﹐神降於樯,安流以濟。使還﹐奏聞﹐上賜順濟廟號。南宋 高宗 紹興二十五年春﹐郡大疫﹐神降於白湖﹐掘泉飲﹐疫者即愈。郡守奏﹐封崇福夫人。又加封靈惠昭應。孝宗 淳熙十年﹐以溫﹑台勦寇﹐封靈慈昭應崇善福利。光宗 紹熙元年﹐救旱﹐進爵靈惠妃。寧宗 慶元四年﹐救潦﹐掃大奚寇﹐加封助順。開禧元年﹐淮甸退敵﹐加封顯衛。嘉定元年﹐救旱擒賊﹐又加封護國助順嘉應英烈。理宗時﹐以救饑﹑焚強寇﹐累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善慶等號。元以屢護庇漕運﹐累封護國輔聖庇民顯佑廣濟靈應明著天妃。明太祖 洪武五年﹐以神功顯靈﹐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成祖 永樂七年﹐加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而建廟於都致祭。凡奉使外彞航海者﹐必載主舟中。每遇風濤﹐有禱輙應﹐或蝶﹑或雀﹑或燈火﹐舟人見之﹐則利涉。世宗 嘉靖十三年﹐給事中陳侃﹑行人高澄﹐奉使冊封琉球。舟行將至古米山發漏﹐群呼天妃﹐得免於溺。歸時又值颶風﹐桅舵俱折﹐求救於神﹐已而紅光燭舟﹐舟果少寧。乃請筊起舵﹐忽一蝴蝶繞舟﹐復一黃雀立於桅上。是夕疾風迅發﹐巨艦飄蕩﹐欹危甚矣。二人乃冠服默禱﹐矢以立碑奏聞﹐言訖﹐風若少緩﹐徹曉已見閩山。還﹐為請春秋祀典。神宗 萬曆七年﹐冊封天使蕭崇業﹑謝杰﹐針路舛誤﹐莫知所之﹐且舵葉失去﹐時禱於神﹐舟得平安。三十四年﹐冊使夏子陽﹑王士禎所乘封舟﹐過花瓶嶼﹐無風起浪﹐懇禱得風。歸時至中洋﹐遇颶風失舵﹐亦損裂大桅。日夜呼救於天妃﹐備極誠禱﹐忽水面現燈﹐異雀再集﹐東風助順﹐一瞬千里﹐無恙歸閩。其應也﹐如響。
國朝康熙十九年二月十九日﹐福建提督將軍萬(諱)正色﹐奉 命征剿廈門﹐舟師駐崇武﹐與敵對壘﹐夜夢天妃告之曰﹕吾佐一航取捷,隨使其遠遁。次日﹐果敵大敗而退。至廿六日舍廈門入臺灣﹐內地海宇自是清寧。萬將軍大感神助﹐具本奏保佑之功。 聖上甚喜﹐遣官 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時欽差禮部員外郎辛保等﹐賫皆[香]帛詔誥到湄洲﹐加封致祭)。二十二年﹐冊封琉球國王正使翰林院檢討汪(諱)楫﹑副使內閣中書舍人林(諱)麟焻等﹐在福[建]省于六月二十日﹐諭祭天妃于怡山院。是時﹐東風正猛﹐不意行禮甫畢﹐旗幟忽皆北向﹐遂解纜而行。二十三日﹐五虎門開船﹐三晝夜即到馬齒山﹐遞至那霸港。迄夫典禮告竣﹐仲冬念四日﹐開駕而回﹐於中洋風轉﹐狂濤震撼﹐巨浪滔天。舟中人皆顛覆煙竈等物﹐盡委逝波﹐誠萬難獲全之。于是肅將簡命﹐其籲神妃求佑無恙返節﹐當為神乞春秋祀典。虔禱方穩﹐神應如響。于時束桅鐵篐已斷十三﹐而桅不散﹔繫篷頂繩斷﹐而篷不墮﹔桅前之金栓裂踰尺﹐而船不壞。有此三異﹐真可謂神佑。天使歸朝復命﹐具奏神功﹐請春秋祀典。又本年六月內﹐靖海將軍侯 施(諱)烺奉命征勦臺灣。先是未克澎湖之時﹐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果于二十二日﹐澎湖克捷。又是日方進戰之頃﹐平海鄉人入天妃宮﹐咸見天妃衣袍透濕﹐其左右二神將兩手起泡﹐觀者如市。及報﹐方知是日澎湖得捷﹐即神靈陰助之功。將軍侯大感神力﹐奏請敕封並議加封。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奉 旨神妃已經敕封﹐俱依部題﹐差禮部郎中雅虎等﹐賫香帛御祭文到湄洲致祭﹐答謝神麻{庥}。
請天妃安享祝文
維康熙幾年﹐歲次干支﹐某月朔越有某日干支﹐ 琉球國 中山王府﹐某官姓名等﹐敢昭告於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曰﹕神秉正氣﹐得坤之貞﹐湄洲誕降﹐山川鍾靈﹐澤及紅[江]海﹐舟楫無驚﹐歷膺 封典﹐福國佑民。茲當(進﹑接)貢﹐將次至閩﹐請享安位﹐十日啟行﹐陳詞薦酒﹐來格來歆。尚饗﹗(凡祝文用紙書﹐黏於祝版上﹐臨祭置於酒注桌上﹐讀畢置於案上香爐左﹐祭畢揭而焚之)
請天妃登舟祝文
(“維康熙”起至“福國佑民”並“陳詞薦酒”以下皆同)
茲奉 國命(進﹑接)貢入閩﹐請駕登舟﹐用保安寧。
茲奉 聖旨﹐返我王庭﹐請駕登舟﹐用保安寧。
請天妃入廟祝文
(起結同前)
維茲(進﹑接)貢﹐舟已至閩﹐敬請法駕﹐就位驛庭。
茲從閩返﹐已抵東溟﹐請就原位﹐敬謝慈仁。
天妃誕辰及節序祝文
(起結同前)
茲朝天返﹐理合恭迎 ― 正月初四接神用
茲奉上巳﹐祀典修明 ― 三月三日
恭逢﹐神誕應獻賀忱 ― 三月念三日
茲逢年節﹐祀典修明 ― 五月五日
茲逢重九﹐祀典修明 ― 九月九日
茲逢長至﹐祀典修明 ― 冬至日
維茲歲暮﹐駕上天庭﹐陳詞薦酒﹐鑒此悃忱﹐尚饗﹗
― 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上天時用
祭天妃儀注
前期一日齋戒,沐浴更衣﹐不飲酒﹐不茹葷﹐不弔喪﹑問疾﹑聽樂。凡凶穢之事﹐皆不可預。執事者﹐陳器具饌﹐厥明行事。(臘月念四送神﹑正月初四接神俱用昏時)是日預祭﹐大小官員各著冠服盥洗﹐就位上香﹐參神四拜。初獻爵讀祝文(祝跪主祭左讀)。亞獻爵﹐終獻爵﹐辭神四拜。焚祝文竝楮錢﹐眾皆移身視焚紙。班首執爵﹐祭酒於紙爐中。訖﹐一揖﹐各復位飲福酒﹐禮畢。
行船都在心 用心細看針
毫釐即千里 差與失相尋
須記風緊慢 兼知水淺深
心定針亦定 不可睡沉沉
古云﹕行路者﹐有人可問﹐有徑可尋﹐有地可止﹔行船者﹐海水接天﹐雖有山嶼﹐莫能認識﹐全憑周公指南之法﹐以地羅二十四位為準。故主掌羅經之人﹐務要晝夜留心細看。針路海道﹐或住或起﹐記定時月。旦行船有高低﹐風汎有順逆﹐山形有遠近﹐水勢有緊慢。必用水鉤{鋾}打水﹐方知水之淺深。逐一加察﹐臨機應變﹐增減針位更數﹐得正路徃來﹐庶無差錯。放洋之後﹐切不可貪眠。
又云﹕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悞路頭﹐追悔莫及。慎之慎之。
定更數之法
凡行船﹐先看風汛急慢。將柴片從船頭去{丟}下水面﹐船走柴片與人同走﹐至船尾趕齊﹐謂之上更﹐探實為驗。其更數﹐一更二點半﹐約有一站路﹐計六十里為準。能曉此法﹐自無差錯﹐須要記心。
開洋下針請神祝疏[踈琉]
伏以 德自垂庥﹐渡海錫安瀾之慶。
神能鑒物﹐憑空納祈禱之文。伏[仗]此真香﹐肅先佈告 東﹑西﹑南﹑北﹑中央五方報事直符使者﹐年﹑月﹑日﹑時奉直四位功曹﹐乞為轉請 黃帝 軒轅氏﹑製造指南周公大聖﹑九天玄女﹑宣封護國庇民明著天妃聖母娘娘﹑茅竹水仙五位尊神﹐青鴉﹑白鶴二位仙師﹐楊救貧﹑王子喬﹑馬頭陀﹑張仲堅﹑李定﹑陳摶﹑柳仙﹑郭璞列位先生﹐羅經二十四位尊神﹐掌針大將﹑下針力士﹑定針童子﹑轉針郎官﹐叶石大神﹐守護羅經坐向諸神﹐歷代過洋﹑知山知水﹑知嶼知礁﹑知灣知澳﹑知淺知深﹑牽星望斗﹑看雲探風﹑擎波喝浪一切仙靈﹐魯班先師﹐暨部將﹑神兵﹑木船﹑木龍﹑槓椇等神﹐巡海夜人{叉}﹐海上虛空過往神明﹐經過島嶼山神﹑土地﹐本船崇奉香火,一切感應神祇﹐聞香下降﹐俯鑒微忱。今琉球國 中山王府耳目官姓名﹐正議大夫姓名﹐帶領大小官員﹑舵工﹑水稍人等﹐坐駕本船﹐前至福建﹑上京進貢。擇於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吉時﹐就於那霸港口﹐開洋下針。虔備牲醴﹐羅列香燈﹐普請受饗。伏望 諸神﹐順風相送﹐默佑潛扶﹐桅舵無虞﹐礁石不礙﹐逢凶化吉﹐降福消災。(酒當初獻拈香再請﹐酒當亞獻拈香三請﹐三獻酒畢又祝云)至再再三﹐聊效野芹之獻﹐惟誠惟敬﹐儼然雲 漢之臨﹐瞻在前﹐忽在後。神雖莫測﹐視不見﹐聽不聞﹐念可相通。(焚紙錢向外云)上有開元通寶字﹐中有麻繩一貫穿﹐發火將軍來煅煉﹐化作黑龍飛上天。(焚畢又云)來當焚香請迎﹐去當焚香拜送。(唱)神恩大海道長﹐上船歡喜莫思量﹐好風好水霎時到﹐一路平安降吉祥。(禮畢)
(如歸國時)改前至福建及那霸港口等字﹐(則云)都通事某人等奉 旨歸國﹐擇於某年月日在福建 福州府開船O(如接貢歸國時則云)捧 敕歸國O(如接貢在本國﹑開船國時)前至福建接回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