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見《清史研究》刊登李君坤睿〈“南掌即老撾”謬說考〉一文﹐內中於拙著《古代南海地名匯釋》條文亦有商榷之處。敝人對此無任歡迎﹐並將其高見摘登於下﹐以供讀者審閱。 
(2010年11月3日)

http://www.iqh.net.cn/zhongwai/info.asp?b_id=2&id=268

                                 “南掌即老撾”謬說考
                                                                             李坤睿
 
                          原文出處:《清史研究》2009年第4期
                                發布時間:2010年3月20日
 
    [摘要]南掌是清代的朝貢國。《大清會典》等史料稱“南掌即老撾”,此說常被作爲通說接受。然而,明代的老撾在明清之際已經一分爲三,其中的琅勃拉邦王國于雍正時向中國進貢;所謂南掌係指琅勃拉邦。“南掌即老撾”的謬見的産生和沿承,與朝貢體制下清政府獲取南掌資訊的方式與特點相關。晚清時,人們增進了對南掌的瞭解,發現南掌已被暹羅吞併,但“南掌即老撾”的通說地位却一直未獲動搖,延續至今。
    [關鍵字]南掌  琅勃拉邦  朝貢  薛福成
 
      南掌國作爲清朝的朝貢國之一,見載于《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欽定大清會典》卷三十一云“南掌即老撾”,《清史稿‧屬國三》云南“南掌舊稱老撾”。此說被引爲通說。後人著述談及南掌時,大多將其與老撾等同。美國人馬士1910年所著《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在對清代朝貢國的介紹中就稱“南掌(Laos,按:即老撾)每十年朝貢一次”。1
      民國肇建之後,歷史地理領域的論著雖層出不窮,筆者卻未發現以南掌國爲資料的專著。即使如此,從建國之後涉及南掌的文獻大多承襲“南掌即老撾”的說法來看,仍可推斷民國時期的研究未能澄清這一見解。50、60年代,隨著中國對印度支那事務的重視,報刊登載了不少與老撾有關的介紹性文章,代表了時人對該國歷史現狀的一般認識。1956年,《新觀察》的一篇文章認爲:“相傳在紀元前後,老撾寮族人建立了瀾滄王國,中國古書音譯爲‘南掌’,釋義爲‘萬象之邦’。”2 1961年,刊載于《世界知識》的文章也認爲:“我國歷史書籍上稱老撾民族爲‘哀牢’,稱老撾王國爲‘南掌’。”3如果說這些不是嚴謹的學術論著,無法代表學界對南掌的認識,那麽50年代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部分》至少可以說明有一部分學者贊同此說。該書由顧頡剛和章巽編纂,其中《清帝國形勢圖(鴉片戰爭前)》一圖在“南掌”後附括弧“老撾”。4近年,談及朝貢制度的論文也屢見將南掌等同于老撾的事例。5改革開放以來編撰或重印歷史地圖册亦大多襲會典舊說,其中較權威的作品如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吳于廑《大學世界歷史地圖》﹐郭沫若《中國史稿地圖集》﹐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張芝聯、劉學榮《世界歷史地圖集》,莫不如此。6這些地圖集所載的鴉片戰爭前清代地圖之南海諸島附圖中,明顯可見地圖作者對南掌國疆域的理解:它基本上與今天老撾國的全境相當。
      之所以說“南掌即老撾”的說法有錯謬,是因爲雍正八年(1730)南掌初貢時,過去的老撾已不復存在。有明一代,老撾地區存在統一的瀾滄王國。明人所認識的老撾即是指此,事在《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老撾列傳》。1707年,老撾一分爲二,北部爲琅勃拉邦王國,南部爲萬象王國。1713年,占巴塞王國建立,老撾地區有三國並存。加上處于準獨立狀態的川壙,老撾實爲四分。而向清國進貢的僅是琅勃拉邦而已。換言之,將南掌疆域理解爲與老撾國境相當、或將南掌與老撾等量齊觀的看法並不與史實相符。老撾分立的事實在研究東南亞史的學者看來無人不知,但《會典》在研究清代朝貢制度的領域是如此權威,以至于《會典》舊說常被不加考證地援用。
      儘管如此,也有人認識到南掌國的真實所指。80年代初,景振國先生就指出:“中國清代史籍中關于‘南掌國’的記載,皆指老撾北部的琅勃拉邦王國。”7 1986年出版的《古代南海地名匯釋》“南掌”條指出南掌“即今老撾……有時也專指萬象或琅勃拉邦。”8它雖然堅持南掌即老撾的說法,但認識到了指稱琅勃拉邦的情形。1988年,丹平在《老撾史略》指出:“老撾分裂期間,我國的清朝與萬象王國、占巴塞王國沒有官方往來,與老撾的關係只限于琅勃拉邦王國(即南掌國)。”9近年,何正廷在《從儂智高率部落籍元江探尋壯泰族群的歷史關係》中指出:“經查,南掌在老撾北部的琅勃拉邦。”102007年,呂一燃主編的《中國近代邊界史》重複了丹平的觀點:“在三個王國中,只有位居北部的琅勃拉邦與中國保持了交往,在清代的中國文獻中,該王國被稱爲‘南掌國’或‘老撾南掌國”。” 11
      本文將通過比較清方記載和東南亞史學界的通說,闡明“南掌即老撾”的謬誤所在。進一步地通過對清政府與南掌關係的考察,試圖找到清人作此誤解的原因。筆者尚未發現與本文論題直接相關的論述與著作。12
    一、“南掌即老撾”辨
    (一)“老撾”與“南掌”的含義
   1. 明代的“老撾”與“南掌”
      “老撾”一詞見于明史。《明史‧雲南土司列傳三‧老撾列傳》載:“老撾,俗呼爲撾家,古不通中國。成祖即位,老撾土官刀綫歹貢方物,始置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以刀綫歹爲宣慰使,給之印。五年遣人來貢。”永樂元年(1403),老撾始貢方物,同時設置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意味著明政府將老撾當作土司而非外國看待。嘉靖後期“時緬勢方張,剪除諸部,老撾亦折而入緬,符印俱失。”萬曆二十六年(1598),“緬敗,老撾來歸,奉職貢,請頒印。”萬曆四十年(1612),最後一次進貢方物。次年,明國最後一次頒印給老撾。此後朝貢關係斷絕,“自是不復至云。”13
      比較中西記載可得出這一結論:明代的老撾軍民宣慰使司係指瀾滄王國(the Kingdom of LanXang)。據西人所著老撾史,該國于1353年爲法昂(Fa Ngum)所創。法昂久居其位,至1373年止。其子Sam Sen Thai于1373至1416年間在位。明史中遣使修貢的“土官刀綫歹”即是此人,其英譯讀音亦相仿。在近兩個世紀中,瀾滄王國一直沒有擺脫與緬甸、暹羅的苦戰。1574年至1578年間,老撾成爲緬甸的附屬國。1591年,諾蒙親王(Nokeo Koumane)宣布否認緬甸的宗主權。這些事件在《明史》中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反映。老撾最後一次進貢方物不久,陷入了因爭奪王位而起的內戰。戰事起于1621年,而以1633年蘇里亞旺薩(Souligna Vongsa)的踐位告終。老撾政局甫定,中國復陷入動盪,致使老撾與行將覆亡的明朝之間無法再恢復正式往來。
      明人記載或是清人的記載,提到瀾滄王國時的稱呼較爲統一,即稱老撾。間或也用南掌一詞,但其所指在不同場合有所差異。
      一般而言,南掌係指老撾的一個部落。景泰朝《雲南圖經志書》中《西南諸夷總圖》標示了雲南西南一帶諸夷的方位,其中既有“覽掌”又有“老撾”,覽掌被標在老撾西面。”15《大清一統志》、雍正朝《雲南通志》謂“嘉靖間,緬人破其東之纜掌,亦名南掌,蓋老撾部屬之最荒遠者。”16清代倪蛻《雲南事略》也稱“嘉靖間,緬人破其東之纜掌,蓋老撾部屬地之最荒遠者。纜掌即南掌,亦曰藍掌,夷音無正字也。”17可見明時所稱的南掌實爲老撾部落之一。它遠離王國的政治中心。考慮到瀾滄王國于1560年以前定都于琅勃拉邦,此後由國王Setthathirath I遷至萬象,作爲“老撾部屬之最荒遠者”的南掌當然既不是琅勃拉邦,又不是萬象,更不是作爲王國整體的老撾本身。
      南掌也被用于代稱老撾,這一用法從嘉靖時開始。18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稱:“嘉靖中,紀歲枝子瑞體起洞吾,毒養父,有其地,已計滅得楞之弟兄,遂雄據之,東破纜掌(即老撾),西取土啞(即暹羅),攻景邁,服車里……”19洪亮吉纂《乾隆府廳州縣圖志》謂:“南掌之稱始于嘉靖間,因緬人破其東之纜掌故,亦名南掌也。”20《皇朝文獻通考》稱:“南掌之稱,始于明嘉靖間。”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認爲南掌一般指老撾,並引用明代《南詔野史》“老撾,南掌國夷類”一語。這一援引值得商榷。該語出自《南詔野史》“南詔各種蠻夷”條:“老撾,南掌國夷類。戴藤篾黑漆帽,寬二尺許,短衣無挎,用棵色布一匹,從膝下兜繞,圍結胸前,名打抄子。婦女耳貫大黑漆圈,塞以野花。”同書亦稱“交人,安南國之類”、“緬人,緬甸國流入者”。22蓋此處“老撾”是族群名稱,南掌國則是指其所屬的部落或國家,兩者指稱資料的種類不同,不能將此史料作爲南掌國就是老撾國的根據。
      今天一些學者誤將明時的瀾滄王國籠統地稱爲南掌。如賀聖達稱:“在老撾,屬于泰語系的佬族首領法昂在14世紀建立了統一的封建國家南掌,或稱瀾滄王國。”23翻譯外國文獻時,一些譯者將瀾滄王國譯爲南掌王國,將史書《瀾滄紀年》譯爲《南掌紀年》。”這大概是受了二者諧音這一表象的誤導,而不追究南掌一詞在明人眼中的真實所指之故。
    2.清人對“老撾”與“南掌”的一般認識
      雍正七年(1729),雲南廣西總督鄂爾泰上疏,傳達了南掌國王島孫請求入貢的消息。得到同意。議准由雲南普洱府入貢,由雲南總督、雲南巡撫負責解送。雍正八年(1730),南掌國正式入貢,成爲《會典》所載的朝貢國之一。清國與南掌的官方聯繫從此開始。
      據《欽定大清會典》、《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載,南掌國貢期爲五年,乾隆八年(1743)因南掌國“僻處天末,遠道致貢,未免煩勞”,改爲十年一貢。所定貢物爲馴象。乾隆五十八年,諭免例進貢象。貢使由雲南普洱府進入,由雲貴總督、雲南巡撫負責解送。如值嚴冬,仍先知照該省,待春暖後另派專人解送。中國與南掌的關係維持到鴉片戰爭之後。咸豐三年(1853),貢道斷絕。是年,清國諭南掌使臣毋庸來京,由雲南督撫代收馴象及代行賞賜。25此後該國不再進貢,與中國亦不再有官方聯繫。
      在清人眼裏,南掌就是明代的土司老撾,而不再是老撾的荒遠部落,“南掌”一詞的內涵發生了明顯而確定的變化。《欽定大清會典》稱“南掌即老撾”,《清史稿》也說“南掌舊稱老撾”。26基于這一認識,南掌的疆域被看作與老撾相同。《明史》載老撾軍民宣慰使司“其地東至水尾,南至交趾,西至八百,北至車里,西北六十八程至雲南布政司。”明代景泰朝《雲南圖經志書》與此基本相同,僅“西至八百”易爲“西至寧遠”。27《乾隆府廳州縣志》所載南掌四至幾乎完全抄自明朝資料:“東至水尾界,西至寧遠界,南至安南界,北至車里界,東南與安南接,西南與暹羅接,西北至雲南布政司治六百八十里。”28
    (二)“南掌即老撾”辨
      根據西人所著老撾歷史,雍正七年南掌請貢時統一的瀾滄王國就已不復存在。瀾滄王國的蘇里亞旺薩(Souligna Vongsa)死于1690年,王位繼承糾紛再起。1698年,賽翁順化(Sai Ong Hue)奪取王位,被稱爲塞塔提臘二世(Setthathirat Ⅱ),都于萬象。舊王蘇里亞旺薩的兩個孫子起兵征討,攻陷琅勃拉邦,進逼首都。1707年,在暹羅的調停下,兩方勢力劃南滕河而治,北部爲琅勃拉邦王國,南部爲萬象王國。1713年,占巴塞(Champask)獨立,老撾一分爲三。此外,川壙(Muang Phuan)處于半獨立的狀態。”29
      清朝所見的南掌實際上是琅勃拉邦。據英人霍爾的《東南亞史》琅勃拉邦國王英塔松(1723-1749年在位)爲了解决外交孤立局面,于1729年和1734年派使團前往北京。《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在1730年(雍正八年)與1736年(乾隆元年)分別有南掌進貢的記載,與琅勃拉邦這兩次出使相對應。”雍正七年鄂爾泰疏言:“附近雲南之南掌國王島孫,向化天朝,輸誠納貢,備象二隻、蒲編金字表文一道,轉乞奏聞。”32島孫與英塔松(Inthasom)發音相似,可推定爲同一人。
………………
      綜上,“南掌即老撾”的說法不符合歷史真實。誠然,“老撾”一詞可能有多種含義,或指政治意義上的統一王國,或指地理意義上的老撾地區,或指作爲民族的老撾人;“南掌”在明代典籍中多指老撾的一個荒遠部落,清時才正式變爲國名。今人有以南掌作爲Lan Xang的漢譯名者。如果將老撾理解爲地理、民族或文化概念,“南掌即老撾”也許無可指摘。但衡量一個命題的是非應從具體語境著眼。清人認爲南掌國與明代的老撾土司毫無二致,疆域也未曾變更(順帶一說,近世的歷史地圖編纂者再現了清人的認識),這才是“南掌即老撾”一語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從雍正八年起,南掌國基本能遵循貢期規定進貢。使臣的不斷往來應有助于增進清政府對南掌的認識,但爲何這一基本問題遲遲未獲澄清?考察與兩國交流有關的主要事件,將有助于探明清國對南掌的瞭解程度和瞭解渠道,只有在明晰這些事實的基礎上才可能對前述問題作出進一步的解答。
 
二、晚清以前清政府獲取南掌資訊的方式……
三、道光以來清人對南掌的認識……
四、餘論……

[注]
1【美】馬士著:《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張彙文等譯,上海書店出版杜,2000年,第55頁。引文內括弧中語爲原注。
2易生:《南貢江畔的王國——老撾》﹐《新觀察》1956年第18期(1956年9月),第14頁。
3《老撾王國簡况》,《世界知識》1961年第4-5期(1961年3月),第15頁。
4參見顧頡剛、章巽編.譚其驤校:《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部分》,地圖出版社,1955年,第23頁。
5試舉數例,參見張永江、葉子民《略論清代的屬國》(《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52頁;羅志田《十八世紀清代“多主制”與〈賓禮〉的關聯與抵牾》《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52頁。
6參見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册)(中國地圖出版社, 1987年)第3-4頁;吳于廑主編《大學世界歷史地圖》(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42頁;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册)(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第100,104頁;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第65-66頁;張芝聯、劉學榮主編《世界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2年)第110頁。
7景振國主編:《中國古籍中有關老撾資料彙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29頁。
8陳佳榮等編:《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中華書局,1986年,第582頁。
9丹平:《老撾史略》,《印度支那》1988年第1期(1988年1月),第26頁。
10農賢生:《儂智高失敗後壯族和儂氏逃難與東南亞民族異化的關係》,《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3期(2005年9月),第207頁。
11呂一燃主編:《中國近代邊界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81頁。
12景振國主編的《中國古籍中有關老撾資料彙編》附錄《老撾地區各國家的沿革》和《古代中國和老撾的關係》兩文介紹清代中老關係較詳。呂一燃主編的《中國近代邊界史》在中老邊境一章也介紹了兩國關係的演變。該書重視基于史料作出結論,不盲從舊見,但出于選題所限,對中老關係史的論述較爲簡單。
13《明史》卷315《雲南土司列傳三·老撾列傳》。
14 Savada,Andrea Males,Laos: a  Country study,Washington D. C.: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Library  of  Congress,  1995,pp.XV,8.Martin Stuart-Fox,Mary Kooyman,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aos, Metuchen:Scarecrow Press,1992,p.XXVⅡ.
15 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6《滇志》,續修四庫全書本。
16《大清一統志》卷554,續修四庫全書本。雍正《雲南通志》卷24,轉引自景振國主編《中國古籍中有關老撾資料彙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94頁。
17 (清)王崧:《雲南備征志》卷17《雲南事略》,中國方志叢書本。
18筆者存疑如下:在筆者找到的明代史料中,未聞以南掌代稱老撾者,甚至沒有提到嘉靖間緬人破纜掌之事。明確指出嘉靖時起南掌就成爲老撾別稱的史料多來自清人。
19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册32《雲貴交趾》“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條,續修四庫全書本。按,《瀛環志略》謂:“《天下郡國利病書》云:……熹靖中,紀歲支子瑞體起洞吾,復有其地.東破纜掌(即南掌),  南取土啞(暹羅地),攻景邁,服車里……”,與顧文有一定出入,主要變化爲修正了暹羅的位置,並把土啞改稱爲暹羅的一地﹐見徐繼畬《瀛環志略》(卷1《南洋濱海各國》“南掌”條,續修四庫全書本)。
20 28《乾隆府廳州縣圖志》卷50《朝貢諸國》,續修四庫全書本。
21《皇朝文獻通考》卷296《四裔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2《南詔野史》下卷“南詔各種蠻夷”條,中國方志叢書本。
23賀聖達:《古代東南亞歷史特點芻論:從次生形態的早期國家到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2006年11月),第109頁。
24 試舉數例,參見蔣炳慶《老撾古籍文獻簡介》(《東南亞》2004年第4期)第51頁,何平《湄公河名稱的含義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歷史變遷》(《雲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第89頁。
25緒《欽定大清會典》卷39《禮部‧主客清吏司》,續修四庫全書本.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502《禮部‧朝貢》、卷504《禮部‧朝貢‧貢物二》,續修四庫全書本。
26光緒《欽定大清會典》卷39《禮部‧主客清吏司》,續修四庫全書本.《清史稿》卷528《屬國三》。
27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6《滇志》,續修四庫全書本。
29 馬樹洪、方芸:《老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第76頁。Martin Stuart-Fox, Mary Kooyman,  Histarical Dictionary of Laos,Metuchen:Scarecrow Press, 1992,p.83.
30參見,[英]霍爾《東南亞史》(上册)(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536頁。
31 光緒《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503《貢物一》。
32《世宗實錄》卷86,雍正七年九月甲午。
…… …… ……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_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