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是母校廈門大學成立90週年的喜慶日子。歷史系1954-1958屆前來參加慶典的同窗有十五名﹕包定寰﹑張昭生﹑陳佳榮(香港)﹐鍾啟河(湘潭)﹐陳榮華(南昌)﹐傅義陽(台州)﹐朱蘭英﹑方金英(福州)﹐陳杏德(福鼎)﹐張劍青﹑潘智淵(泉州)﹐謝景熙(南安)﹐曾中華﹑謝應瑞﹑王麗蓮(廈門)﹔連同親屬﹐總共有25人。在校期間﹐自己曾拜見老師陳詩啟﹑羅耀九﹑黃松英等教授﹔全體同學又曾與歷史系現領導王日根﹑鈔曉鴻﹑張侃﹑毛蕾等教授﹐及1953級學長莊錦清等座談﹐並蒙系領導宴請及合照﹐特致衷心謝忱。茲載錄部分留影及張劍青同學書寫的相關報道如下﹕

90-18.jpg81.jpg71.jpg
IMG_1617.jpgIMG_1618.jpgIMG_1627.jpg
IMG_16251.jpg14.jpgIMG_1619.jpg90-17.jpg31.jpg32.jpg
34.jpg
48.jpg47.jpg55.jpg
IMG_1642.jpg
IMG_1643.jpgIMG_1640.jpg
IMG_1646.jpg
61.jpg

歷史系1954-1958級參加母校廈門大學90週年大慶

張劍青

2011.4.5-4.8我班同學在廈門聚會,參加母校廈大九十週年大慶。出席的有張昭生夫婦、陳榮華夫婦、陳杏德夫婦、鍾啟河夫婦、王麗蓮夫婦、潘智淵夫婦、曾中華夫婦、方金英母子,還有陳佳榮、謝應瑞、包定環、朱蘭英、傅義陽、謝景熙、張劍青等。

時值農曆陽春三月,作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廈門和國內最美校園的廈大,正是風姿綽約、萬紫千紅、花團錦簇的最美時刻,又值春潮澎湃、魚蝦蟹蚌特別豐腴甜美的嘗鮮季節。大家既歡慶母校九十週年大慶,又共敘四載同窗五十三載滄桑的崢嶸歲月;既看繁華似錦,又嘗海鮮佳餚,勝似天上人間。

四月六日吉日佳時,上午出席了母校九十華誕慶祝大會,下午參加了有人文學院院長陳支平教授、歷史系系主任王日根教授、歷史系黨總支書記、研究生部領導和我屆同窗的聯誼會,並合影留念,當晚共赴院系領導舉辦的招待晚宴。

據陳院長和王系主任介紹:母校廈大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校主陳嘉庚先生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愛國先鋒,華僑旗幟”,學校因驕人的成績被譽為“南方之強”,既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又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

廈大歷史學系多年來一直處於全國大學歷史學八強之列,曾接連創造了若干載入史冊的輝煌,並先後創立了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南洋研究所、國家教委廈大文科文獻信息中心、歷史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博士後流動站、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等全國人文學科重點研究基地,充分展現了“僑、台、特、海”的學術優勢和特色,在史學界產生了良好的反響。不少畢業生已成為研究機構或大專院校的學術骨幹,為中國的歷史學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母校的輝煌成就讓我們萬般欣慰和自豪,我輩同窗在五十三載滄桑中也都得到了無愧於“五十年代廈大老校友”這一美譽的成就。在歡聚暢談、情濃濃而意猶未盡之際,大家再度面向未來,共同決定在2014年我輩入校六十週年之際,再度聚首歡會。

[又訊]《廈大校友通訊》2013年第一期(總43期)第40頁,刊有葉治平〈上海校友會校友曾文淵、陳夢熊著作出版發行〉一文,內稱:“2012年12月,由上海市作家協會和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編輯的叢書《上海老作家文叢》第三輯出版了。本輯共出版十位老作家的似部作品。其中我會校友、老作家曾文淵的《文苑舊事》和陳夢熊《終研集》列入。十席中佔據二席,足見我校校友在上海文壇中的地位。”該文並轉引了《上海老作家文叢》第三輯叢書編輯對我班陳夢熊同學的介紹:

“陳夢熊,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曾在海燕書店、新文藝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從事編輯、出版工作。1979年調入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副研究員。兼任郁達夫研究會特約研究員。著有《〈魯迅全集〉中的人與事》(又名《魯迅佚文佚事考釋》)、《文墓與文幕》(六朝松學問文庫之一)、《中國抗戰文學概念•“孤島”文學部分》等。編集《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聯”作家》、撰寫《“左聯”十年時期的王任叔》和《楊村人其人其事》,編集《陸蠡集》、撰寫《散文作家和文化戰士陸蠡》,另編集《捧血者》(辛勞著)及《豐子愷思想小品》,合編《繆崇群散文選集》、《張元濟年譜》和《張元濟傳》。編輯《上海“孤島”文學回憶錄》(上、下)和《上海抗戰文學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