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一圖》是明初彩繪世界地圖﹐為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一千多萬件明清歷史檔案之一。原來德國學者W. 福克司曾披露過圖片並作過探討﹐但許多研究者均未見過原圖。文物出版社在1990﹑1995年先後出版了《中國古代地圖集‧戰國至元代》﹑《中國古代地圖集‧明代》﹐在後者中除刊出《大明混一圖》縮小版外﹐並由觀察過原圖並作專門研究的汪前進﹑胡啟松﹑劉若芳撰寫文章〈絹本彩繪大明混一圖研究〉﹐予以探索。根據其介紹﹐該圖長347cm﹑寬453cm (另一說長386cm﹑寬475cm﹐絹底彩繪。全圖原為漢文注記﹐後清人在原注記上貼上相應的滿文標簽。圖上既未畫上方格﹐又未標大小比例﹐至於作者﹑繪製年代及參考圖源亦付闕如。按照該文作者推斷﹐此圖應繪製於洪武廿二年(公元1389年) 六月至九月之間。其重要特點是繪出準確的非洲南端三角地形﹐載及許多非洲乃至歐洲的地名。它比鄭和首次開始下西洋早了16年﹐比狄亞士抵達好望角則整整領先100年。
現存明代繪有南非尖端的地圖﹐先後有《大明混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及朱思本原繪﹑羅洪先增纂的《廣輿圖》﹐而且三者的相關部分極為相似。朝鮮《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的作者之一權近跋云﹐其重要底圖源自元代李澤民的《聲教廣被圖》及清濬的《混一疆理圖》等。對於這些地圖﹐日本的宮紀子等曾詳加研究(其重要著作有﹕《モンゴル帝国が生んだ世界図》﹐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 2007-6)。筆者因從《水東日記》見到清濬《廣輪疆里圖》的三種摹本﹐故亦撰寫了〈清濬“疆圖”今安在﹖〉﹑〈清濬元圖記錄泉州對伊斯蘭地區的交通〉﹑〈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朝疆里總圖 ― 清濬《廣輪疆里圖》略析〉諸文﹐參與討論。南京大學曾於2008年舉行過有關《大明混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的專題研討會﹐其成果見劉迎勝﹑楊曉春主編《〈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里圖〉研究 ― 中古時代後期東亞的寰宇圖與世界歷史知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2011年11月29日﹐友人朱鑒秋兄(原海軍海洋測繪研究所製圖研究室主任﹐現上海鄭和研究中心教授)﹐由電郵傳送其大作〈《大明混一圖》與《毛羅地圖》的比較研究〉(已載中國航海博物館編《航海―文明之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文中除分析混一圖﹑毛羅圖兩者的特點及異同外﹐還據劉鋼《古地圖密碼》同意宋代《華夷圖》已表示出非洲的輪廓。現將該文摘要及結語分載於下﹐以饗讀者。
〈《大明混一圖》與《毛羅地圖》的比較研究〉摘要﹕“《大明混一圖》是中國人於1389年繪製的以明王朝疆域爲主體並表示有非洲、歐洲的古地圖,《毛羅地圖》是意大利人於1459年繪製的世界地圖。兩者都是大型彩繪,但它們的外形有很大不同。前者呈矩形(接近方形),這是中國在15世紀以前表示範圍地圖的傳統形式。而後者呈圓形,這是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地圖的特徵。《大明混一圖》是根據元代李澤民《聲教廣被圖》等地圖資料及明代的現實地理資料繪製的,陸地部分以傳統符號著重表示山脈、江河,以不同形式的地名條塊表示各級居民點。《毛羅地圖》主要依據以前的地圖、葡萄牙人的航行資料及《馬可波羅遊記》、尼古拉‧孔蒂的遊記等文字記述繪製的,陸地部分每一個區域基本上都由象形的城市建築及河流、樹林的寫景圖構成。這兩幅圖都表示了非洲,《大明混一圖》是現存最早顯示非洲倒三角外形且尖端正確朝向南方的古地圖,圖上還表示了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而《毛羅地圖》對非洲海岸線表示得比較完整。”
〈《大明混一圖》與《毛羅地圖》的比較研究〉結語﹕“
古地圖,特別是表示較大地理範圍與海洋有關的古地圖,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地圖繪製者對人們生活空間的理解和認識的程度。 《大明混一圖》和《毛羅地圖》這兩幅大航海以前的與海洋相關的古地圖,在內容、表示方法上有各自的特點,前者體現了中國古地圖的傳統形式,後者則是中世紀伊斯蘭世界地圖的表示方式。同時,它們還都具有航海史方面的意義。《大明混一圖》繪製於鄭和首次下西洋之前16年。圖上已把非洲大陸表示成一個倒三角形,且尖端伸向南方,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人對非洲的瞭解。《毛羅地圖》繪製於1459年,是在迪亞士發現好望角之前30年,達‧伽馬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之前40年,圖上已表示了非洲南端的海角,並注明了從印度洋經非洲南部到大西洋的航行資訊。因而可以認爲,《毛羅地圖》對葡萄牙航海家繞過非洲南端的航行,具有重要的啓示作用。”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_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