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塋原總錄》[(北宋)楊惟德]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由來已久。相傳上古黃帝時有“指南車”﹐但未必是磁石所造﹐戰國的“司南”亦有爭議。不過﹐指南針之用於導航較為可證的是在兩宋﹐而且其初也先用在勘測風水。曾公亮﹑丁度及後來的沈括詳載指南針的各種製造法﹐而楊惟德﹑沈括等人則先後述及地磁偏角的問題。

楊維德是北宋的天文學家﹑堪輿學家,大中祥符三年(1010)左右任司天監保章正﹐專司占候變異。他著有《太一福應集要》﹑《七曜神氣經》﹑《乾象新書》﹑《崇文萬年曆》﹑《塋原總錄》等。後者是一部相墓及葬法風水專書﹐於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進上。全書凡十一卷﹐今僅存卷一至卷五﹐即北京圖書館藏元代刻本之殘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有該善本的膠片,台北中央圖書館及美國國會圖書館有複製片)。由於當時已廣用羅盤來堪輿﹐故《塋原總錄》卷一記載了指針用法及磁偏角的存在﹐並提出了校正磁鍼測定方向誤差的方法﹐即所謂“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無差﹐當取丙午針﹐於其正處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云云。依其所指﹐使用指南針存在地磁偏角﹐大約爲7度30分左右。這條記錄比沈括所述還早﹐比歐洲哥倫布更早了四百多年。

其實﹐在楊惟德以前或同時﹐也有一些堪輿家已經知道磁偏角的現象了。如五代至宋初廖瑀詩云:“八卦支幹各有方﹐古人測影費推詳。南針方土常偏定﹐丙午中間妙用長”。宋初王伋也云“虛危之間針路明﹐南方張度上三乘。坎離正位人難識﹐差卻毫釐斷不靈”。不過﹐其詩﹑文均較含蓄﹐不如楊惟德﹑沈括等人所敘之詳明。

●《武經總要》[(北宋)曾公亮、丁度、楊惟德]
北宋曾公亮﹑丁度等撰《武經總要》﹐成書於仁宗慶曆四年(1044)。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號樂正﹐福建晉江人﹐曾任知府﹑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丁度(990-1053)﹐字公雅﹐出生於開封祥符﹐曾任知審刑院﹑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觀文殿學士﹑尚書省左丞。宋仁宗康定年間(1040-1041)﹐命丁度總領﹐與曾公亮、楊惟德等人合力編纂《武經總要》﹐於慶曆四年(1044)奏進﹐由仁宗御制序文並刊行。

《武經總要》是北宋用國家力量編輯的一部大型綜合性兵書﹐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兵書。全書共40卷﹐分前﹑後兩集﹕前集制度十五卷﹑邊防五卷(卷十六﹑十八各分上下)﹔後集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它對於軍事組織﹑軍事制度﹑用兵選將﹑步騎訓練﹑行軍宿營﹑古今陣法﹑戰略戰術﹑軍事地理﹑陰陽星占﹑武器製造和使用﹑歷代用兵實例等都有所論述。其中尤為可貴者﹐是對我國四大發明中兩種的記述﹐如在世界上第一次記敘航海羅盤前身“指南魚”的製造方法。另又最早明確記載引火球﹑蒺藜火藥 ﹑毒藥煙球等火藥的配方﹐及霹靂火球﹑火藥鞭箭等火器。故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稱“《武經總要》提及的火藥配方﹐較所有其他文明國家的記錄爲早”。

《武經總要》在初版後﹐於南宋紹定四年(1231)又曾重刻。但兩宋刊本今均不見。現存較早的版本是明弘治﹑正德間據宋紹定本重刻本﹐1959年中華書局曾將此本前集影印出版(本書引用據此)。此外﹐尚有明弘治十七年李贊刻本﹑明嘉靖刻本﹑明金陵書林唐富春刻本﹑明萬曆三十六年莊重抄本等。《四庫全書》曾收入江蘇巡撫採進本﹐《四庫全書珍本初集》本據此影印。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瀋陽遼瀋書社在1988年也出有印本。

●《夢溪筆談》[(北宋)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杭州錢塘人。他為北宋仁宗嘉祐八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熙寧間提舉司天監﹐旋出使遼國﹐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後知延州﹐一度升龍圖閣直學士。在提舉司天監時﹐沈括曾製渾儀﹑浮漏。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該書大約成於1086-1093年。

現存《夢溪筆談》約26卷﹐分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十七個門類﹐加上《補筆談》三卷和《續筆談》﹐共凡609條。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數學﹑天文﹑氣象﹑地理﹑地質﹑物理﹑化學﹑農學﹑生物﹑醫學﹑藥學﹑軍事﹑文學﹑史學﹑考古及音樂等學科。例如﹐該書首先記述了“石油”一詞﹐另又詳載“指南魚”法﹐包括水浮﹑縷懸﹑指甲旋定﹑碗唇旋定等四種製造指南針的方法﹐並重申“地磁偏角”問題。故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座標”(或“里程碑”)。

《夢溪筆談》初刻本為三十卷﹐但早已散佚﹐僅二十六卷本經歷代刊刻而流傳。宋代有揚州刻本等﹐今皆不存。現存最早刻本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代大德九年陳仁子東山書院本。通行的《稗海》本﹐首集正﹑補﹑續三編。1956年﹐上海出版公司出了胡道靜《夢溪筆談校證》。1957年﹐中華書局又出版了胡道靜的《新校正夢溪筆談》(本書引用據此)。此外﹐英﹑日等多國都出版了譯本。

●《萍洲可談》[(北宋)朱彧]
《萍洲可談》作者朱彧為北宋人﹐生卒年不詳﹐字無惑。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其父朱服﹐歷知萊﹑潤諸州﹐曾使遼﹐後於元符二年(1099)至崇寧元年(1102)知廣州。彧約於宣和元年(1119)﹐以父之見聞著《萍洲可談》﹐是為記述典章制度﹑風土民俗及交通貿易等的筆記體著作。其中關於廣州蕃商及市舶情況記載尤詳﹐如廣州蕃坊及來華穆斯林的情況﹐宋代海外貿易及市舶管理﹑舶船來去季節時間﹑船的大小及互貿貨物﹑海舶使用指南針等﹐故成為研究中西交通史及中國伊斯蘭教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朱彧之書對於海外交通最可寶貴者﹐乃指出中國海舶已用羅盤導航。該書雖成於1119年﹐但所記事乃據其父任廣州知府之所見所聞﹐即在大約1099-1102年間。由此推斷﹐廣州港中國海舶之使用指南針﹐當為公元1103年以前的事﹐比歐洲人使用羅盤要早七八十年。

本書引文採用了《四庫全書》三卷本。據《四庫總目提要》云﹕“《萍洲可談》 宋朱彧撰。彧字無惑﹐烏程人。是書《文獻通考》著錄三卷﹐而左圭刻入《百川學海》﹑陳繼儒刻入《秘笈》者﹐均止五十餘條﹐不盈一卷。陶宗儀《說郛》所錄更屬寥寥。蓋其本久佚﹐圭等特於諸書所引﹐掇拾殘文﹐以存其概﹐皆未及睹三卷之本也。惟《永樂大典》徵引頗繁﹐裒而輯之﹐尚可復得三卷。謹排纂成編﹐以還其舊。雖散佚之餘﹐重爲綴緝﹐未必毫髮無遺﹐然較左﹑陳諸家所刊﹐幾贏四倍。約略核計﹐已得其十之八九矣。彧之父服﹐元豐中以直龍圖閣歷知萊﹑潤諸州﹐紹聖中嘗奉命使遼﹐後又爲廣州帥﹐故彧是書多述其父之所見聞﹐而於廣州蕃坊市舶﹐言之尤詳。”2006年﹐李偉國點校《萍洲可談》﹐以《墨海金壺》本爲底本﹐與《百川學海》對校﹐又從《永樂大典》殘本《宋會要輯稿》﹑《玉芝堂談薈》輯出佚文附於卷末﹐亦可供參考。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北宋)徐兢]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 ﹐高麗王俣卒﹐詔給事中路允迪﹑中書舍人傅墨卿奠慰﹐徐兢以國信使充路允迪從官﹐於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麗。同年歸國﹐徐兢在次年就其見聞所及撰成《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徐兢(1091-1153)﹐字明叔﹐其鄉里一般稱和州歷陽﹐唯或考籍貫甌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四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宋徐兢撰。兢字明叔﹐號自信居士。是書末附其行狀﹐甌寧人﹐《文獻通考》則作和州歷陽人﹐思陵《翰墨志》又作信州徐兢,似當以行狀爲確。……其書分二十八門﹐凡其國之山川﹑風俗﹑典章﹑制度﹐以及接待之儀文﹐往來之道路﹐無不詳載。而其自序尤拳拳於所繪之圖。此本但有書而無圖﹐已非完本。然前有其侄蕆題詞一首﹐稱書上御府﹐其副藏家。靖康丁未﹐兵亂失之。後從醫者得其本﹐惟《海道》二卷無恙。又述兢之言,謂世傳其書,往往圖亡而經存。欲追畫之﹐不果就﹐乃以所存者刻之澂江郡齋。”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共四十卷﹐分建國﹑世次﹑城邑﹑門闕﹑官殿﹑冠服﹑人物﹑儀物﹑仗衛﹑兵器﹑旗幟﹑車馬﹑官府﹑祠宇﹑道教﹑釋氏﹑民庶﹑婦人﹑皁隸﹑雜俗﹑節仗﹑受詔﹑燕禮﹑館舍﹑供張﹑器皿﹑舟楫﹑海道﹑同文等二十九門。其舟楫一卷﹑海道六卷記述了船舶製造﹑海洋地理和往來航路﹐對宋代兩種大型遠洋海船(神舟﹑客舟)之形體構造﹐及明州﹑高麗間的航行歷程和沿海島嶼敘述甚詳。該書不僅與媽祖被始賜“順濟”廟額密切攸關﹐而且記述在航程中使用羅盤指引方向。通觀有宋諸書﹐只有此書最早明確記及用羅盤導航於專門的海道上﹐並使是次航行始發及回歸港明州(即今寧波)﹐保有世上海船最早以羅盤導航成功來回的紀錄。

此書原圖文並全﹐但圖在靖康之禍中亡佚。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兢姪首次刊印此書﹐即徐蕆江陰澂江郡齋刊本﹐雖未覓得原圖仍沿用“圖經”為書名(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有藏)。其後有明海鹽鄭休仲據鈔本重刊本﹐清四庫全書本﹑乾隆五十八年歙縣鮑廷博據家藏鈔本及鄭休仲刊本的校勘本(列入《知不足齋叢書》﹐商務印書館曾據此本排印﹐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人人文庫又加重印)。此外﹐天祿琳瑯叢書曾影印宋乾道本﹐由故宮博物院於1932年刊印﹐本書引文據此。

●《嶺外代答》[(南宋)周去非]
《嶺外代答》為南宋周去非所撰。周去非(約1134-約1189)﹐字直夫﹐浙東路永嘉(今溫州)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他赴廣西任欽州教授﹐不久丁憂返鄉﹐旋再至靜江府任桂林通判(一說縣尉)﹐後復為欽州教授。淳熙四年(1177)東歸後﹐因問嶺外事者甚多﹐遂於次年(1178)撰成此書以代答﹐並作書名。該書係隨事條錄見聞﹐共十卷﹐凡分地理﹑邊帥﹑外國(分上下)﹑兵丁﹑風土﹑法制﹑財計﹑器用、服用﹑食用﹑香﹑樂器﹑寶貨﹑金石﹑花木﹑禽獸﹑蟲魚﹑古跡﹑蠻俗﹑志異等20門﹐294條。書中記載了嶺南地區社會﹑經濟﹑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以及物産﹑山川﹑古跡等情況。其外國門﹑香門﹑寶貨門兼及南洋地區﹐乃至大秦﹑大食﹑木蘭皮等遠西諸國﹐反映了當時嶺南與海外諸國的交通﹑貿易等情況﹐是研究古代廣東、廣西歷史地理和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對伊斯蘭教東傳與中國伊斯蘭教史亦有一定參考價值。

該書雖未直接記述海船採用羅盤導航之事﹐然對當時中國海外交通卻關係重大。蓋當時由於航海技術空前發展﹐宋人對世界遼闊之海洋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出現“海” ﹑“洋”二詞並用﹐並逐漸開始以“洋”代“海”﹐不僅有大量近海的“洋”名﹐而且兼及“深洋”﹑“大洋海”等概念。周去非《嶺外代答》所載的交洋﹑交趾洋以及東大洋海﹑南大洋海等名就是明證。

全書原本已佚,今本從《永樂大典》中輯出。通行本有《知不足齋叢書》及《筆記小說大觀》(第四輯)本。中華書局1993年出版了楊武泉校注本﹐本書引文即據此本。

●《諸蕃志》[(南宋)趙汝适]
《諸蕃志》作者趙汝适(1170-1231)是宋朝宗室﹐南宋寧宗嘉定(1208-1224)末至理宗寶慶(1225-1227)初﹐任泉州市舶司提舉﹐於“暇日閱諸蕃圖”並“詢諸賈胡﹐俾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蓄産﹐譯以華言”﹐遂在理宗寶慶元年(1225)撰成《諸蕃志》(序於是年九月)。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志國﹐記海外諸國的風土人情﹐含國五十八個﹔下卷志物﹐記海外諸國物産資源﹐計五十四篇。舉凡東自日本﹑朝鮮﹐西抵非洲索馬里﹑摩洛哥﹐乃至地中海沿岸西西里諸地的風土物産﹐以及中國沿海至海外各國的航線里程和所達航期﹐無不畢載﹐不失爲研究宋代海上交通和對外關係的重要文獻﹐對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史﹑回族史及中國與阿拉伯地區的關係史﹐均有一定價值。

該書是繼《萍洲可談》(廣州)﹑《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明州)後﹐明確記述航海羅盤使用的載籍(泉州)。雖然許多內容非作者親歷目擊﹐且參考了《嶺外代答》等書﹐唯其記載外國更為專門﹑全面﹑詳備﹐頗有不見前人記載之文﹔加以泉州在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地位﹐當時通海船舶亦有羅盤導航的記載﹐故該書成為中古時代的中外交通要籍。

《諸蕃志》原書久已佚亡﹐後自《永樂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韻下輯出今文。舊刻有《函海》本和《學津討原》本。早在20世紀初﹐《諸蕃志》即被譯成外文。德國夏德(Friedrich Hirth﹐1845-1927)與美國柔克義(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1914)的《諸蕃志譯注》(Chau Ju-kua:His Work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Entitled Chu-fan-chi)﹐於1911年在聖彼得堡出版。193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馮承鈞《諸蕃志校注》﹐內中大量吸收“譯注”成果(1956年中華書局重印)。1990年﹐日本關西大學出版部發行了藤善真澄的譯注本。1996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楊博文的《諸蕃志校釋》。2000年﹐韓振華遺著《諸蕃志注補》由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執編﹕陳佳榮﹑錢江)﹐除首次公佈夏德﹑柔克義“譯注”的全部漢譯文外﹐又增加了漢譯者幾乎同等份量的“補注”。本書引文即據韓振華《諸蕃志注補》本。

●《靜佳乙稿‧航海》[(南宋)朱繼芳]
南宋詩人朱繼芳﹐字季實﹐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歷知龍尋﹑桃源縣﹐後調宜州教授未赴。他的著作有《靜佳龍尋稿》﹑《靜佳乙稿》﹑《端隱吟稿》﹑《東齋小集》﹑《華谷集》等。其詩有濃厚的鄉村風味,飽含對農民的同情﹐如《農桑》:“裹飯甌兒候暖耕,塍泥滑滑不堪行,如何說得農家苦,雨笠風蓑過一生。”

本文所錄〈航海〉一詩原載於《靜佳乙稿》。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中本存有《靜佳龍尋稿》﹑《靜佳乙稿》各一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江湖後集》﹐第二十三卷中尚錄有其詩二十餘首。後人編輯朱繼芳詩集三卷(本書所引據此選集)﹕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參校清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本﹐編爲第一﹑二卷﹔第三卷則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後集》爲底本﹐參校讀畫齋刊《江湖後集》﹐將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宋代以“航海” 為名的詩不少﹐如陸游謂“或掛風半帆﹐或貯雲一舸”﹐釋正覺有“水天中見白雲心”﹑“孤舟揚檝順潮行”句。唯朱繼芳此〈航海〉[約作於淳祐年間(1 2 4 1- 1 2 5 2 年)﹐五言律詩﹐押支韻]﹐真正道出如何以水浮針來安定海中一桴﹐是為宋代羅盤導航不可多得的生動佐證﹐如非作者親歷恐難有如此神來之筆。有些引文常作“浮針正四維”,應以“浮針辨四維”為是。

●《夢粱錄》[(南宋)吳自牧]
《夢粱錄》是南宋末年之作。作者吳自牧的生平不詳﹐該書自序曰﹕“昔人臥一炊頃﹐而平生事業揚歷皆遍﹐及覺則依然故吾﹐始知其爲夢也﹐因謂之‘黃粱夢’。矧時異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風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疇昔哉!緬懷往事﹐殆猶夢也﹐名曰《夢粱錄》云。脫有遺闕﹐識者幸改正之﹐毋哂。甲戌歲中秋日﹐錢塘吳自牧書。”因該書引有淳祐﹑咸淳《臨安志》﹐故斷序作於南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1274)。或有據“時異事殊”﹑“緬懷往事﹐殆猶夢也”等語﹐推為元軍陷臨安後所作而疑“甲戌”有誤﹐但亦不盡然。

全書共二十卷﹐是一本介紹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雜著。該書仿效《東京夢華錄》體例﹐記述臨安的郊廟﹑宮殿﹑山川﹑人物﹑戶口﹑市肆﹑物産﹑風俗﹑百工﹑雜戲﹑寺觀﹑學校等﹐爲瞭解南宋都城面貌﹑社會經濟﹑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較豐富的史料。書中百戲﹑伎樂﹑角觝﹑小說講經史諸節﹐又為了解宋代文藝的寶貴資料。

鑒於臨安是南宋首都﹐泉州是當時首港﹐故吳自牧所記由臨安至泉州船泛外國出洋﹐以及憑(指)南針航行(杭州-泉州-放洋)﹐更成為彌足珍貴的航海史記錄﹐為中國宋時運用羅盤導航添加佐證。流傳至今的《夢粱錄》﹐有《永樂大典》﹑《學津討原》本。1956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根據《知不足齋叢書》本校點排印﹐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198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單行本(本書引文據此)。

●《真臘風土記》[ (元)周達觀]
周達觀﹐號草庭逸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生卒年不可考。元貞元年(乙未﹐1295)﹐元廷遣使前往招諭真臘國﹐達觀從行。使團於次年(丙申﹐1296)二月離明州﹐旋自溫州港口開洋﹐秋七月達真臘。大德元年(丁酉﹐1297)六月回舟﹐八月返抵四明泊岸。周達觀歸著《真臘風土記》﹐完成是書約在1297-1312年間。

《真臘風土記》是一部價值極高的出使錄﹑外國遊記和見聞錄。作者根據其親身經歷﹐記述了今柬埔寨及越南南方十三﹑四世紀時的都城﹑宮室及風土人情。全書約八千五百字﹐除了總敘外﹐有下列四十節﹕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貿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麹﹐蠶桑﹐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周達觀出訪時﹐恰逢柬埔寨文明最燦爛的時代﹐又稱為吳哥(Angkor)文化。《真臘風土記》正是現存同時代人所敘吳哥文化鼎盛情況之唯一記載﹐為柬埔寨本國歷史文獻之所缺。十六世紀後西方人發現﹑發掘吳哥之遺跡﹐曾將它與《真臘風土記》予以比勘﹐證實達觀所記誠信史也﹐遂成吳哥文化考古工作之寶貴指南。

對於中國古代海路交通史而言﹐《真臘風土記》的重要性不僅因首記“唐人”一詞而成華僑歷史的寶貴資料﹐而且其自溫州開洋抵達真臘有明確的針位記載﹐是為現存首載用羅盤干支法標示的導航針路記錄。

元代以後迄今﹐該書之版本(包括中外注家之校注本)頗多﹐共十七﹑八種。例如《百川學海》本﹑《古今說海》本﹑《歷代小史》本﹑《古今圖書集成》本﹑《香艷叢書》本﹑《四庫全書》本。在國外﹐先後有法文﹑日文﹑英文﹑柬埔寨文和德文等各種翻譯本。1819年法國的J. P. A. 雷慕沙首先將此書譯成法文﹐1902年有伯希和的法文翻譯本(馮承鈞曾譯為《真臘風土記箋注》﹐中華書局1957年重刊)。1936年有松楓居主人的日譯本。1967年D. P. Gilman 根據伯希和法文本翻譯成英文。1971年柬埔寨作家李添丁把《真臘風土記》翻譯成柬埔寨文﹐在金邊出版。近來﹐在港﹑台及中國內地均出版過各種校注本﹕1975年香港中文大學刊布陳正祥的《真臘風土記研究》﹔1976年台北中華書局出版金榮華的《真臘風土記校註》﹔1981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夏鼐的《真臘風土記校注》(本書引文據此)。

●《廣輪疆里圖》[ (元)清濬]
元代天台僧清濬(1328-1392)作《廣輪疆里圖》﹐完成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清濬﹐號天淵﹐於泰定帝致和元年出生於浙東道台州路黃巖州﹐十三歲即出家﹐甫逾而立之年已繪製了《廣輪疆里圖》。明朝建立後不久﹐清濬出為四明萬壽寺住持。洪武四年在蔣山(鍾山)設普度大會﹐驛召十高僧赴京﹐清濬為其中之一﹔旋為僧錄司左覺義﹐任金陵靈谷寺住持﹐與朱元璋常詩文奉還﹐太祖曾書〈山居詩十二首賜靈谷寺左覺義清濬〉。

《廣輪疆里圖》的重要性首先在於﹐它是明初兩大地圖的底圖之一。洪武廿二年(1389)的《大明混一圖》繪有非洲南部的大三角並載部分歐洲地名。明建文四年(1402)朝鮮《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因之﹐其作者之一權近跋語提到﹕“ 吳門李澤民《聲教廣被圖》﹐頗為詳備。而歷代帝王國都沿革﹐則天台僧清濬《混一疆理圖》備載焉”﹐於是參究是圖﹑更加詳校而合為一圖﹐並補充朝鮮﹑日本部分。關於李澤民及《聲教廣被圖》﹐向來無考。而後者見於明代葉盛的《水東日記》卷十七所記﹐謂“予近見《廣輸[輪]畺[疆]里》一圖﹐如右。其方周尺僅二尺許。東因黑龍江﹑西海桐﹐南自雷﹑廉﹑特磨道站至歹灘﹑通西﹐皆界為方格﹐大約南北九十餘格﹐東西差少”。據葉盛引嘉禾嚴節貴中所識﹐“此圖乃元至正庚子台僧清濬所畫﹐中界方格﹐限地百里﹐大率廣袤萬餘。其間省路府州﹐別以朱墨﹐仍書名山大川水陸限界。予喜其詳備﹐但與今制頗異﹐暇日因摹一本﹐悉更正之”。

葉盛《水東日記》雖明載見過《廣輪疆里圖》的摹本﹐但該書清康熙本及據此點校的中華書局1980年版﹐均只有文字而無圖﹐故此圖亦長期被視為亡佚。

2007年9月﹐陳佳榮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先後發現了《水東日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及嘉靖癸丑刻本﹐兩書卷十七均附有《廣輪疆里圖》的摹圖版﹐隨即公之於眾。後來台灣師範大學張素玢教授又蒐羅﹑影印了該書弘治版卷十七所附的最早詳圖摹本﹐令此項研究更上一層樓。

由圖文所見﹐《廣輪疆里圖》是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代疆里總圖﹐又是明初《大明混一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等的重要底圖﹐在古代地圖史上佔有一席顯要的地位。而且在清濬的地圖上﹐對泉州的海外交通航綫作了專門的記錄﹐不啻是元代對外航海交通及泉州第一大港地位的重要佐證。

有關此圖的介紹﹐可詳見陳佳榮的下列文章﹕〈清濬“疆圖”今安在﹖〉(載於《海交史研究》2007年第2期﹐另可參見﹕http://www.world10k.com/blog/?p=810)﹔〈清濬元圖記錄泉州對伊斯蘭地區的交通〉(載於《海交史研究》2009年第1期﹐另可參見﹕http://www.world10k.com/blog/?p=924)﹔〈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朝疆里總圖 ― 清濬《廣輪疆里圖》略析〉(載於《海交史研究》2009年第2期﹐另可參見﹕http://www.world10k.com/blog/?p=926)。至於《水東日記》弘治﹑嘉靖﹑乾隆三種版本卷十七所載該圖的摹繪版﹐可參見南溟網上的〈《水東日記》版本及載錄清濬〈廣輪疆里圖〉情形〉(http://www.world10k.com/blog/?p=1005)。

[本文網絡版作者按]
本文作者於2007年9月由香港大學圖書館,看見了明代葉盛《水東日記》“四庫全書”版、嘉靖版卷十七所刊嚴節摹繪的元代清濬《廣輪疆里圖》兩種,復蒙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歷史研究所現主任張素玢教授協助,找到了《水東日記》弘治版卷十七所刊另一種同樣的地圖,並就此於2007-2009年在《海交史研究》發表了數篇文章。後由網頁資訊獲悉,名古屋大學宮紀子教授早有專著介紹以上圖幅。若然,自己撰寫上述文章時雖完全沒有看過宮女士的大作,畢竟屬於資訊不達或孤陋寡聞,實在未敢掠美。

近由香港大學圖書館閱得宮紀子教授的兩部大作(圖書館均2010以來始編目上架),證實她早在2006年已出版專著,披露了《水東日記》三種不同版本的清濬《廣輪疆里圖》摹繪圖。現將其出處刊載如下:宮紀子《モンゴル時の出版文化》,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6,pp.487-651;宮紀子《モンゴル帝国が生んだ世界図(地図は語る)》,東京: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7,pp.1-65。
[2013年12月22日]

●《三十六姓所傳針本》[(明)閩籍船工]
本書資料引自清代琉球人程順則《指南廣義》一書(1708年出版﹐詳見後述)的〈傳授航海針法本末考〉所載﹕ “康熙癸亥年,封舟至中山。其主掌羅經舵工﹐閩之婆心人也﹐將《航海針法》一本﹐內畫牽星及水勢山形各圖﹐傳授本國舵工﹐……惟是舊本﹐相沿日久﹐或有傳訛﹐應俟有心者參互考訂﹐彙集成書﹐以涉大川﹐不無少補云。按洪武二十五年﹐遣閩人三十六姓至中山。內有善操舟者﹐其所傳針本﹐緣年代久遠﹐多殘闕失次。今僅採其一二﹐以示不忘本之意。”

所謂“三十六姓” ﹐指洪武年間明太祖賜給琉球的福建船工。據《明史》載﹕“[洪武]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入朝貢方物。……賜閩中舟工三十六戶﹐以便貢使往來”(《明史》卷三二三‧列傳二一一‧外國四‧琉球) 。《明會要》則記﹕“[洪武]二十五年﹐……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明會要》卷七七‧外藩一‧琉球)。當時琉球航海還多“縛竹爲筏,不駕舟楫”﹐福建林﹑蔡﹑鄭諸姓移入﹐對中﹑琉之交通大有好處﹐他們被安置而擇土居之﹐號為唐營(俗稱久米村)。

由洪武間東渡移民後裔程順則引用的《三十六姓所傳針本》﹐可見早在明初福建船工已在“航海針經”一類抄本中﹐明確載明“釣魚臺”等地。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釣魚島”地名的載籍。琉球人程順則所述福建船工最早發現並在針本記錄“釣魚臺”等地﹐應該是客觀而可信的。關於此事﹐可參見陳佳榮〈最早記及釣魚島的是誰﹖〉一文(刊於香港《國學新視野》季刊2012年夏季號﹐2012年5月﹔另見﹕http://www.world10k.com/blog/?p=2108)。程順則《指南廣義》一書全文﹐可參考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blog/?p=1608。

[本文網絡版作者按]
程順則《指南廣義》所引“三十六姓所傳針本”的航路共有十條,其中有一條標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顯見該針本雖起自元明之際,然經後人不斷增訂。唯其中直書“釣魚臺”名的四條,均未注明時間;鑒於三十六姓閩籍船工乃因熟悉赴琉航路針經,遂於洪武廿五年(1392)被賜給琉球。故此四條應仍可視為洪武間所記,特誌於此。[22/12/2013]

●《鄭和航海圖》[(明)鄭和艦隊]
此處的《鄭和航海圖》指的是明茅元儀《武備志》[天啟元年(1621)成書﹑崇禎元年(1628)進呈]卷二四○所收的〈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國〉。鄭和七下西洋的大致時間如下﹕(1)明成祖永樂三年至五年(1405-1407)﹔(2)永樂五年至七年 (1407-1409年)﹔(3)永樂七年至九年(1409-1411)﹔(4)永樂十一年至十三年(1413-1415年)﹔(5)永樂十五年至十七年(1417-1419年)﹔(6)永樂十九年至二十年(1421-1422年)﹔(7)明宣宗宣德六年至八年(1431-1433年)。由於鄭和屢下西洋沒有留下確實的航行日志或航海地圖﹐所以許多學者都認為《武備志》所載圖即鄭和艦隊所繪。其創作時間﹐或在第六次下西洋返航後﹐至第七次下西洋開始前。有關上述該圖繪製時間可參見下列論著﹕劉銘恕〈鄭和航海事跡之再探〉﹐《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1905-2005)》﹐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88頁﹔周鈺森《鄭和航路考》﹐台北﹕海運出版社1959年6月版﹐第49-50頁﹔徐玉虎《明代鄭和航海圖之研究》﹐台灣學生書局1976年7月版﹐第2-3頁﹔朱鑒秋〈《鄭和航海圖》與同時期西方海圖的比較〉﹐《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第583-584頁﹔陳佳榮〈《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8)。

根據向達先生整理﹑注釋的《鄭和航海圖》(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該圖“原圖一共二十四頁﹕序一頁﹐地圖二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空白一頁。序僅一百四十二個字﹐當出於茅元儀之手”。全圖用一字展開式編製而成﹐以南京為起點﹐遠至於非州東南岸﹐所收地名五百多﹐其中本國二百﹐亞﹑非各國地名三百許。近代以來﹐關注此圖的中外學者很多﹐據向達上書所稱引者有﹕中國的梁啟超﹑馮承鈞﹔歐洲的W. F. Mayers, W. P. Groeneveldt, G. Phillips, J. J. Duyvendak, P. Pelliot﹔日本的山本達郎﹑北村松之助。有關該圖地名之考訂﹐向書列舉了范文濤《鄭和航海圖考》(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年版)﹑張禮千《東西洋考中之針路》(新嘉坡南洋編譯所1947年印本)等。另如上述周鈺森《鄭和航路考》﹐徐玉虎《明代鄭和航海圖之研究》﹐朱鑒秋﹑李萬權主編《新編鄭和航海圖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都有專門之研究。陳佳榮﹑謝方﹑陸峻嶺《古代南海地名匯釋》(中華書局1986年版;參見網上版:http://www.world10k.com/blog/?p=1916)收有該圖外國地名的簡釋及索引。已故韓振華教授也編撰了〈鄭和航海圖所載有關東南亞各國的地名考釋〉﹐收於《韓振華選集》第一卷《中外關係歷史研究》(執編﹕陳佳榮﹑錢江﹐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9年版)。

《鄭和航海圖》文﹑圖並茂地列舉了中外地名500多個﹐由東至西一一排開在鄭和下西洋的航線上。其中在進至西亞﹑東非前﹐記有傳統的中國航海針路近110條﹔抵達西亞﹑東非後﹐則繪過洋牽星圖四幅。另又載有“火龍出水” ﹐被視為現代火箭前身。關於“過洋牽星”航海術﹐究係中國人的創造抑或阿拉伯人的經驗﹐學界向有爭論﹑言人人殊。近黃盛璋〈《過洋牽星圖》起源阿拉伯與中國發展﹑提高的貢獻指迷解難 ― 創建中國海學新學﹐復興中國海國文明研究之一〉﹐盛道此術為向阿拉伯人學習並加發展而成﹐初由“番火長”操控(載劉迎勝﹑楊曉春主編《〈大明混一圖〉與〈混一疆里圖〉研究 ― 中古時代後期東亞的寰宇圖與世界歷史知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23-124﹑141頁)。

此外﹐除了茅元儀《武備志》所載﹐類似地圖還有不同的版本。按﹐明施永圖編《武備‧地利》卷之四有一〈通外國圖〉(清刻本﹐見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29﹐第66-76頁)。兩圖大同﹐但茅元儀序文提到“鄭和”﹐後者“圖略”未署鄭和名。而且〈通外國圖〉全圖錯漏較多﹐又闕最後四幅過洋牽星圖﹔因此可供比較研究之用﹐如欲徵引則須小心為要。

●《西洋朝貢典錄》[(明)黃省曾]
黃省曾(1490-1546)﹐字勉之﹐號五嶽山人。其先為爲河南汝寧人﹐後居於吳郡(今江蘇蘇州)。《明儒學案》記其“少好古文﹐解通《爾雅》。爲王濟之、楊君謙所知”。其一生著述頗豐﹐包含經學﹑史學﹑地理﹑農學等多方面。唯涉及西洋地理與中西交通方面的重要著作則為《西洋朝貢典錄》。該書自序作於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廿九﹐據稱“余乃摭拾譯人之言﹐若《星槎》﹑《瀛涯》﹑《鍼位》諸編﹐一約之典要﹐文之法言﹐徵之父老﹐稽之寶訓。始自占城﹐而終於天方﹐得朝貢之國甚著者﹐凡二十有三﹐別為三卷”。

《西洋朝貢典錄》記錄了二十三國的道里﹑山川﹑風俗﹑物産﹑器用﹑語言﹑衣服等﹐內容頗詳。全書分三卷:卷上有占城﹑真臘﹑爪哇﹑三佛齊﹑滿剌加﹑浡泥﹑蘇祿﹑彭亨﹑琉球九國﹔卷中述暹羅﹑阿魯﹑蘇門答剌﹑南浡里﹑溜山﹑錫蘭山﹑榜葛剌七國;卷下有小葛蘭﹑柯枝﹑古里﹑祖法兒﹑忽魯謨斯﹑阿丹﹑天方七國。除了浡泥﹑蘇祿﹑彭亨﹑琉球數國引自《星槎勝覽》等書外﹐其餘主要採自《瀛涯勝覽》﹑《西洋番國志》。它可供校正《瀛涯勝覽》﹑《星槎勝覽》等書中的一些文字錯訛和脫文﹐補充諸書所無的各地土特産品和貢品。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該書有關針路的記載為以前罕見﹐據稱乃參考《鍼位》一書。而今《鍼位》一書既已失傳﹐只靠《西洋朝貢典錄》保留下資料﹐故其成為較早而又全面的海道針經集﹐寶貴之處不言而喻。

據作者自序﹐《西洋朝貢典錄》雖纂修於明正德間﹐然早期印本卻闕如﹐《四庫全書》只有存目。至清中期才有刻印本﹐如《得月山房彙鈔》本﹑《別下齋叢書》本﹑《指海》本﹑《粵雅堂叢書》本。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了謝方校注本。另有下列論文可供參閱﹕徐玉虎﹕〈《西洋朝貢典錄》中之航海鍼路考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0期﹐1978年5月)﹔Ray Haraprasad (au.) 〈黃省曾著《西洋朝貢典錄》孫﹑趙兩跋之發現〉(《大陸雜誌》﹐1988﹐77-2)﹔陳麥青〈關於《西洋朝貢典錄》的成書年代〉(《文史》30期﹐1988年7月)。

●《使琉球錄》[(明)陳侃]
《使琉球錄》是中國古代出使琉球官員的一種行程報告。據計﹐由明洪武五年(1372)迄清同治五年(1866)近五百年間﹐朝廷向琉球派遣使者不下廿五次。而現存最早留傳下來的此類報告﹐即陳侃的《使琉球錄》﹐以後並成為定例。陳侃﹐字應和﹐浙江鄞縣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官至南京太僕少卿。嘉靖十一年(1532)﹐他與高澄(﹖-1552)奉派使琉球﹐詔曰﹕“特遣正使吏科左給事中陳侃﹑副使行人司行人高澄﹐齎詔往封爾[尚清]為琉球國中山王。”但實際出使卻在兩年之後﹐其經過大致如下﹕明世宗嘉靖五年(丙戌﹐1526)﹐琉球國中山王尚真薨﹔嘉靖七年(戊子﹐1528)﹐其世子尚清表請襲封﹔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詔令陳侃﹑高澄出使﹔嘉靖十三(甲午﹐1534)五月使團由長樂广石出海﹑同月達那霸﹐七月封王﹐九月登舟返回﹐十月初一入定海城﹔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陳侃獻進《使琉球錄》。按﹐《明實錄‧世宗實錄》卷一七七載﹕“[嘉靖十四年秋七月]丙戌﹐先是左給事中陳侃奉使琉球﹐因訪其山川﹑風俗﹐撰《使琉球錄》一冊﹐進呈﹐請下史館﹐以備採擇。從之。”則其書在回國後始撰﹑次年完成獻進。

陳侃《使琉球錄》記載了出使經過﹑航海情形﹑琉球迎接盛況及該國風情名勝。又以“群書質異”為名﹐摘錄《大明一統志》﹑《星槎勝覽》﹑《大明會典》﹑《群書集事淵海》的相關記載及〈天妃靈應記〉﹐末附夷語(分天文﹑地理﹑時令﹑花木﹑鳥獸﹑宮室﹑器用﹑人物﹑人事﹑衣服﹑飲食﹑身體﹑珍寶﹑數目﹑通用十五門﹐405語)和夷文(46字)。更加可貴的是書中記述了使船的規模﹑尺寸及船舵﹑桅﹑錨﹑櫓等設備及使用﹐以及赴琉球的航路﹐對研究航海交通﹑造船很有價值。

由於陳侃明確敘述了由福建轉小琉球(台灣)﹐經釣魚嶼﹑黃毛嶼﹑赤嶼﹐“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又竟一日始至其山”﹐故該書常被用以說明釣魚列島在明代已屬中土。此外﹐該書有云﹕“從予駕舟者﹐閩縣河口之民約十之八﹐……長年[持舵者]數人乃漳州人也。漳人以海為生﹐童而皆之﹐至老不休﹐風濤之驚見慣﹐渾閒事耳。其次如福清﹐如長樂﹐如鎮東﹐如定海﹐如梅花所者﹐亦皆可用。”此乃當時漳州及閩海諸港航海地位的另一佐證。

《使琉球錄》的嘉靖本由“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第一集所保存,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37年影印。該書另有明萬曆間鄧士龍《國朝典故》本﹐《紀錄彙編》本(萬曆四十五年陳于廷刻本)。周憲文策劃的《台灣文獻叢刊》(1959-1972)曾收入陳侃書為第287種﹕《使琉球錄三種》(其餘為後來的蕭崇業﹑謝傑及夏子陽﹑王士楨使錄)。2000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所收﹐為《紀錄彙編》本。本書所引則據《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本)。

●《渡海方程》[(明)吳朴]
吳朴(約1500-1570)﹐原名吳雹﹐字子華﹐又字華甫﹐補邑諸生後更名朴﹐福建漳州詔安人氏。曾被林希元辟為參軍﹐隨毛伯溫從征安南。歸里後被誣陷獄﹐在獄中完成八卷本的《龍飛紀略》。嘉靖甲辰(廿三年﹐1544)林希元為該書作序﹐謂“華甫名朴﹐性善記﹐書過目輒不忘﹐於天文地理﹑古今事變﹑四夷山川﹑道路遠近險易﹐無不在其胸中。所著有《醫齒問難》﹑《樂器》﹑《渡海方程》﹑《九邊圖本》諸書﹐又校補《三國志》。”

《渡海方程》是中國首部刊刻的海道針經或針路簿。該書已佚﹐據董穀《碧里雜存》(參見下述)卷下云﹐他在癸丑歲[嘉靖三十二年(1553)]見過《渡海方程》,是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吳朴者所著。全書分兩卷﹕上卷述海中諸國道里之數﹐自太倉劉家河開洋﹐南至忽魯謨斯國而止﹐北至鴨綠江盡處﹔下卷言蠻夷之情﹐提出應於靈山﹑成山二處各開市舶司以通有無﹐另在山東抵北直隸置一戶部衙門,專管屯田之務。除了董穀外﹐鄭若曾《籌海圖編》[引言作於嘉靖四十年十二月(1562)]的凡例所列“參過圖籍”也含有“渡海方程  海道針經”﹐書中並引有“太倉使往日本針路”﹑“福建使往日本針路”等﹐並注明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鄭舜功《日本一鑒‧桴海圖經》則謂《渡海方程》與《海道經書》或《海道針經》“同出而異名”。後來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也提到“相傳有《航海針經》”﹐同樣引錄了《籌海圖編》所載的相關針路。

《渡海方程》全帙雖不可觀﹐然由上述片斷及與後來的海道針經相比較﹐許多學者都認為《順風相送》等的祖本應即該書﹐如韓振華﹑田汝康﹑黃盛璋﹑朱鑒秋﹑陳自強﹑陳佳榮等﹐均撰文予以論述﹐詳見本書下編所輯。

●《龍飛紀略》[(明)吳朴]
《龍飛紀略》即上述吳朴在獄中所作﹐八卷本。該書末自“敘”云“嘉靖壬寅冬十月丙申漳州府詔安縣臣吳朴識” ﹐壬寅為嘉靖廿一年(1542)。林希元序作於嘉靖甲辰(廿三年﹐1544)﹐全書出版於同年。今北京圖書館藏有明嘉靖二十三年吳天祿等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九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8月版﹔《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另可參濟南﹕齊魯書社1995- 1997年版]。據此﹐《渡海方程》應是吳朴入獄前的作品﹐在《龍飛紀略》卷二提及海運時﹐作者曾云“《海圖方程》另別有集”。

《龍飛紀略》雖云紀“自壬辰至壬午共五十一年”(據《四庫全書提要》語)間﹐即元至正十二年(1352)至明建文四年(1402)的朱姓飛騰﹑相替的發達史﹐但有關中外交通往來的內容卻頗為豐富﹐值得另外詳加輯錄。此亦即本書下編所由緣起。該書〈目錄通例〉有云﹕“海外如南海傍海諸國﹐磧外如西域大小部落﹐塞外如遼東﹑興和﹑大寧﹑東盛極徼國邑﹐海陸道程遠邇逆順﹐亦悉加考實﹐庶幾不出戶庭可知天下﹐間又詳其土產﹐論其有無。”果然﹐其書中所論涉及﹕元以來的海運道程港驛﹐太武經五虎門﹑劉家港北上成山﹐太倉至文登﹑成山﹐自定海至高麗﹑新羅﹐入新羅﹑百濟而控倭﹐由陸海通高麗﹑新羅﹑渤海﹑日本﹐自龍溪中經漳浦下抵詔安﹐太武經海南至大佛靈山﹑占城﹐海南至交趾雲屯山﹐由廣東海道至安南﹐由欽州入交趾﹐由雲南入交趾﹐新州至靈山﹑新安﹑順化﹑廣南﹑橫山﹐通八百媳婦﹑緬甸﹐乃至北上開平道程﹑敦煌以西途程﹑遼東地區途程。內中尚有諸次遣使出使安南﹑占城﹐封安南﹑占城國王﹐祭高麗山川﹐行人楊載招諭日本﹐百花﹑彭亨國遣使來貢﹐給暹羅﹑琉球﹑占城諸國勘合﹐立殺獲倭賞格等外交詳情記錄。

更可貴者﹐吳朴在書中列出南海﹑西域番戎奉表入貢者﹐凡五十九國(去除[  ]內重複者應有五十四國)﹕安南﹐占城﹐真臘﹐暹羅﹐爪哇﹐瑣里﹑[西洋瑣里]﹐三佛齊﹐古里﹐滿剌加﹐小葛蘭﹐榜葛剌﹐錫蘭山﹐古里班卒﹐柯枝﹐呂宋﹐合貓里﹐碟里﹐蘇祿﹐忽魯謨斯﹑[忽魯母恩]﹐甘把里﹐麻林﹐古剌麻﹐沼納撲兒﹐加異勒﹐祖法兒﹐溜山﹐阿哇﹐白葛達﹐天方﹐默德那﹐南巫里﹐急蘭丹﹐奇剌尼﹐夏剌比﹐窟察尼﹐烏涉剌踢﹐阿丹﹐魯密﹐彭加那﹐捨剌齊﹐八可意﹐坎巴夷替﹐[左法兒]﹐[黑葛達]﹐八答黑商﹐打回﹐日落﹐日羅夏治﹐拂菻﹐婆羅門﹐浡泥﹐百花﹐彭亨﹐覽邦﹐淡巴﹐[須文達那]﹐蘇門答剌。這是對鄭和下西洋資料的繼承與發展﹐在明代中期載籍中已屬難能可貴。

●《海語》[(明)黃衷]
黃衷(1474-1553)﹐字子和,別號鐵橋病叟﹐南海(今廣州)人。弘治九年(1496)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出爲湖州知府﹐歷福建轉運使﹑廣西參政﹑雲南布政使﹐後任兵部右侍郎。所著有《海語》三卷﹑《矩洲文集》十卷﹑《奏議》十卷和《詩集》十卷行世。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海語》三卷﹐明黃衷撰。……是書乃其晩年﹐致政家居﹐就海洋番舶﹐詢悉其山川﹑風土﹐裒録成編。……此書成於嘉靖初﹐海賈所傳見聞較近﹐似當不失其實。是尤可訂史傳之異﹐不僅博物之資矣。”然則其書係其晚年之作﹐當成於嘉靖卅二年(1553)之前。

《海語》一書﹐舊《廣東通志》作一卷﹐實為三卷(分為四類)﹕卷上“風俗”﹐包括暹羅﹑滿剌加﹔卷中“物產”﹐含儱(﹖)﹑象﹑海犀﹑海馬﹑海驢﹑海狗﹑獴﹑𤡱﹑海鼠﹑海鷗﹑海鷄﹑海鶴﹑海鸚哥﹑海鷰﹑火鷄山鳯﹑海鯊﹑海龜﹑海鰉﹑海鰌﹑鰻鱺﹑印魚﹑河豚﹑海蜘蛛﹑猛火油﹑酴醿露﹑片腦﹑石蜜﹑伽南香﹑辟珠﹑蓬薘奈等﹔卷下分“畏途”(崑𡶁山﹑分水﹑萬里石塘﹑萬里長沙﹑鐡板沙)及“物怪”(海和尚﹑海神﹑鬼舶﹑飛頭蠻﹑人魚﹑蛇異﹑龍變﹑石妖)。

該書因載述暹羅﹑滿剌加﹑崑崙山﹑分水﹑萬里石塘﹑萬里長沙等﹐而兼及航海途程﹐資料頗為可貴。《四庫全書》收錄其書﹐另有《寶顏堂秘笈》本。台灣商務印書館自1983年起即出版《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則在1989年出版﹐本書引文所據為後者。

●《碧里雜存》[(明)董穀]
明董穀《碧里雜存》因推介《渡海方程》並保留其概要﹐而為本書所珍視。董穀﹐字碩甫或石甫﹐海鹽(今屬浙江)人。嘉靖辛丑(二十年﹐1541年)進士﹐歷知安義﹑漢陽二縣。旋歸里﹐自號碧里山樵﹐又曰漢陽歸叟﹐居海鹽之澉水鎮﹐因採元、明事跡而成此編﹐另著有《澉浦續志》。生平事跡見《列朝詩集小傳》丁集、《明史》卷二八三。

《碧里雜存》係明代筆記體雜著﹐定稿時間不詳。唯其卷下‧渡海方程云﹐ “余於癸丑歲[嘉靖三十二年﹐1553]﹐見有《渡海方程》,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吳朴者所著也”。則全書當完成於嘉靖末期﹐其名目如甲辰﹑梅梢﹑滿江紅﹑古戰場﹑青蘿祠﹑建文君﹑星犯紫微﹑聽經樓﹑賈萬戶﹑南嶽碑﹑姓氏﹑天體﹑馬肝﹑論尺﹑星異﹑朱府君墓銘﹑岳武穆﹑干寶﹑渡海方程﹑斬蛟﹑禦夷﹑天寧塔﹑投江……﹐等等﹐也不能盡述。

該書刊於樊維城輯《鹽邑志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印本)。有關《渡海方程》一節﹐在第十七冊﹔另中華書局出版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1961年版)的1982年12月第二次印刷本﹐也附刊其文。

●《使琉球錄》[(明)郭汝霖﹑李際春]
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琉球國中山王尚清薨﹐三十七年(1558)正月世子尚元差正議大夫﹑長史等官到京報喪﹑求封。明廷乃遣吏部左給事中郭汝霖﹑行人司行人李際春分任欽差正﹑副使出使琉球。《明實錄‧世宗實錄》載﹕“[嘉靖三十七年夏四月戊寅]遣成國公朱希忠代遣刑科右[吏部左﹖]給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際春持節﹐冊封琉球國中山王尚清世子尚元為中山王。”(卷四五八) 郭汝霖是江西永豐人﹐李際春為河南杞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郭汝霖﹑李際春離國出使﹕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開洋﹔“閏五月初一日﹐過釣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風﹐可望姑米山矣。”﹔閏五月初七日未刻﹐望見王城哪霸港。返程﹕同年十月十八出港﹐二十九日至福寧﹐從五虎門入﹔十一月初二日﹐入福建省城。

郭﹑李二人歸著《(重編)使琉球錄》。《明實錄‧世宗實錄》載﹕“[嘉靖四十一年六月戊寅]給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際春自琉球使還。詔升汝霖為光祿寺少卿﹐際春為尚寶司司丞。”(卷五一○) 則該書應在回國後起編﹐或次年(1562)獻進。

所謂《(重編)使琉球錄》﹐因該書乃陳侃《使琉球錄》之重編本。郭汝霖﹑李際春在出使前後﹐充分參考了陳侃書﹐並予增補重編。據其自謂﹕“原錄云云者﹐列於前﹐而是歲所行者﹐附於後”。儘管如此﹐重編本既補充了新情況﹐亦糾正一些錯訛﹐其價值不容忽視。本書引文乃據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續編》影印的清抄本(二卷)。

●《籌海圖編》[(明)鄭若曾]
鄭若曾(1503-1570)﹐字伯魯﹐號開陽﹐江蘇崑山人﹐明中期著名的軍事學家。他曾為胡宗憲幕佐﹐隨其策劃平倭軍事並事論述﹐著有《日本圖纂》﹑《籌海圖編》﹑《江南經略》﹑《鄭開陽雜著》等,不見存錄的還有《尚書集義》﹑《孝經闡注》﹑《原性錄》﹑《留耕書草》﹑《燕台雜錄》﹑《金閭遺稿》等。

《籌海圖編》乃鄭若曾在胡宗憲幕府所作。全書十三卷﹕卷一為輿地全圖及粵﹑閩﹑浙﹑直﹑魯﹑遼各地沿海山沙圖﹔卷二含〈王官使倭事略〉﹑〈使倭針經圖說〉﹑〈倭奴朝貢事略〉﹑〈倭國事略〉﹑〈日本國圖〉﹔卷三為廣東沿海總圖及各府圖﹑倭變紀事等﹔卷四為福建沿海總圖及各府圖﹑倭變紀事等﹔卷五為浙江沿海總圖及各府圖﹑倭變紀事等﹔卷六為南直隸沿海總圖及各府圖﹑倭變紀事等﹔卷七為山東沿海總圖及各府圖﹐山東﹑遼東倭變紀事等﹔卷八含〈倭患總編年表〉﹑〈寇蹤分合圖譜〉﹔卷九〈大捷考〉記望海堝等十六次戰役﹔卷十為〈遇難殉節考〉﹔卷十一至十三〈經略〉﹐包括寇原﹑內逆﹑將兵﹑教練﹑兵法﹑規程﹑戰略﹑戰術﹑獎懲﹑保甲﹑貢道﹑互市﹑兵船﹑兵器諸方面的內容。可見該書圖文並茂﹑內容詳瞻﹐圖以展形勢﹐文以記事實﹐對明代平倭及海疆防禦大有裨益。其價值及影響不言而喻。該書凡例的“參過圖籍”引有約136種書目。其中不乏今已亡佚之名著﹐如《渡海方程》﹑《海道針經》﹔而在〈使倭針經圖說〉更引錄“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等航海針路記載﹐對中國古代航運及海外交通史﹐意義頗為重要。

鄭若曾在該書序後有〈刻《籌海圖編》引〉﹐末署“嘉靖辛酉冬十有二日朏日崑山鄭若曾寓武林通玄山房謹識”。嘉靖四十年十二月已入1562年。是書於嘉靖四十一年﹐由胡宗憲主持首刻於杭州。其卷首標“崑山鄭若曾輯﹐男應龍﹑一鸞校”﹔隆慶六年﹐浙江布政使司再刻﹔天啟四年﹐胡宗憲曾孫胡維極又刻﹐並於卷首改署“明少保新安胡宗憲輯議”﹔清康熙三十二年﹐曾若曾五世孫鄭起泓出第四次刻本。由於天啟版為《四庫全書》所採﹐故後世常謂為胡宗憲撰﹐但現在一般均認同為鄭若曾作。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瀋陽遼瀋書社1990年的《中國兵書集成》15-16冊﹐以嘉靖刻本為底本影印了《籌海圖編》﹐本書引文即據此版。由於鄭著影響巨大﹐後來鄧鐘又據之出版了《籌海重編》(參見下述)。

●《鄭開陽雜著》[(明)鄭若曾]
《鄭開陽雜著》是鄭若曾(1503-1570)的另一著作匯編。鄭若曾視野極廣﹐對中國海防及海外交通﹑貿易史事﹐尤為興趣及關注所寄。1562年《籌海圖編》之出版已如上述﹐後來其相關著作另編為《鄭開陽雜著》﹐包含了鄭若曾的《海防一覽》﹑《海防圖論》﹑《江防圖考》﹑《黃河圖議》﹑《海運圖說》﹑《蘇松浮賦議》﹑《日本圖纂》﹑《朝鮮圖說》﹑《安南圖說》《琉球圖說》等。至於《皇明分省地理志圖考》﹑《籌海圖編》﹑《江南經略》等﹐則未收入。

《鄭開陽雜著》有清康熙三十九年的鄭起泓等重訂本。全書含十種十一卷﹕海防圖論一卷 ﹔海運圖説一卷 ﹔黄河圖議一卷 ﹔蘇松浮賦議一卷 ﹔朝鮮圖説一卷 ﹔琉球圖説一卷 ﹔安南圖説一卷 ﹔日本圖纂一卷 ﹔江防圖考一卷 ﹔萬里海防二卷 。《四庫全書》亦收入此書。《日本圖纂》的內容和《籌海圖編》的相關部分大同。其中赴日本的海道針經﹐也引自吳朴的《渡海方程》等。至於朝鮮﹑琉球﹑安南等圖說﹐亦都有重大的參考價值﹐為同時代及後人所參考及引用。本書所引﹐根據南京國學圖書館1932年的影印本。

●《日本一鑑》[(明)鄭舜功]
明鄭舜功,生卒年不詳,廣東新安人。曾兩次赴日本﹕第一次是在嘉靖八年(1529)﹐隨日僧至京都﹐助辨漢﹑和藥物﹔嘉靖三十五年(1556)﹐奉浙江總督之命﹐再往日本招撫。後一次﹐鄭舜功從廣東經大﹑小琉球至九州的豐後﹐再派從事官去幕府交涉制止倭患事宜。然因當時日本內亂頻仍﹐未能達成使命﹐遂於次年回國。孰料原上司已受彈劾罷官﹐他也因此被貶謫到四川並繫獄。舜功出獄後﹐步行赴京﹐上書兵部﹐令沉冤得雪。歸里後﹐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輯爲《日本一 鑒》﹐大約成書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或隆慶元年(1567)。

《日本一鑑》由三部分構成,即《桴海圖經》﹑《𨼎島新編》和《窮河話海》。

《桴海圖經》除作者自序外﹐包含萬里長歌﹑滄海津鏡﹑天使紀程等﹐用文字和海圖詳細記述了從珠江口到廣東﹑福建﹑台灣沿海﹐經釣魚嶼﹑琉球群島直至日本大阪灣的航路。所附海圖十一幅﹐其中日本近海部分非常精細﹐亦大體可觀。《𨼎島新編》也由地圖和文字兩部分構成﹐介紹日本國的方位﹑行政區域﹑宮室﹑山川﹑物產等。《日本一鑒》的主體部分是《窮河話海》,它以七個欄目分門別類地記述了從歷史沿革到風土人情各個方面的情況﹐如航海﹑海市﹑流逋﹑被虜﹑征伐﹑奉貢﹑表章﹑咨文﹑貢期﹑貢人﹑貢物﹑貢道﹑貢船﹑風汛﹑水火﹑海神﹑使館﹑市舶﹑賞賜﹑印章﹑授節﹑評議﹑接使﹑寄語等等。其內容極其豐富﹐如“草木”欄記載植物達360多種;“寄語”欄收集日語辭彙3401個。

鄭舜功之書罕見流傳﹐上海商務印書館在民國廿八年(1939)曾影印舊鈔本﹐本書引文即據此。有關本書所記海道針經及相關著作的研究﹐可參見朱鑒秋〈《日本一鑑桴海圖經》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載《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31-38頁。

●《殊域周咨錄》[(明)嚴從簡]
明嚴從簡﹐生卒年不詳﹐字仲可﹐別號紹峰子﹐浙江嘉興府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曾任行人司行人和刑科右給事中。隆慶元年(1567)遭謫貶婺源縣丞﹐歷揚州同知﹐旋免官還鄉﹐專心著述。明朝與周邊及海外國家往來密切﹐太祖時設立行人司以掌管外事。嚴從簡曾在行人司供職﹐接觸許多外來使臣﹐得知外國情況﹐又掌握大量內部文件和記錄﹐為他撰寫此書打下基礎。此書資料應係官行人司時所搜集﹐後於萬曆間編撰成書。

《殊域周咨錄》是一部關於明朝邊疆歷史和中外交通史的專著。該書以明朝爲中心﹐分別記載東﹑南﹑西﹑北四方海陸各國和地區的道里﹑山川﹑民族﹑風俗﹑物産等﹐以供當時官員出使時參考。所用資料取自明朝歷年頒發的敕書﹑各國間交往大事和相互來往使節所作的文字記錄﹐以及行人司所藏文書檔案等。全書共24卷﹕卷一朝鮮﹐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以上皆東夷]﹔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臘﹑暹羅﹑滿剌加﹑爪哇﹑三佛齊﹑浡泥﹑瑣里﹑古里﹐卷九蘇門答剌﹑錫蘭﹑蘇祿﹑麻剌﹑忽魯謨斯﹑佛郎機﹑雲南百夷[以上皆南蠻]﹔卷十西北夷索引﹑吐蕃﹐卷十一佛菻﹑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國﹐卷十二哈密﹐卷十三土魯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東﹑火州﹐卷十五撒馬兒罕﹑亦力把里﹑于闐﹑哈烈[以上皆西戎]﹔卷十六至二十二韃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直[以上皆北狄]。由於該書內容全面﹑敍事詳細﹐能採用官方秘檔又廣加搜羅史料﹑注明出處﹐遇有歧說則並列有關材料﹑不輕易排斥異說﹐故給後人研究提供很大方便。例如﹐從邊防出發保存大量軍事資料﹐以七卷篇幅敘述韃靼﹐輯錄許多抗倭史事﹐旁及航海交通﹑海上針路﹑海船建造﹑海神傳說等等。

關於《殊域周咨錄》的刊印﹐一般均據〈題詞〉末的“萬曆甲戌正月元日﹐前行人司行人﹑刑科右給事中嘉禾紹峰子嚴從簡識於後濂精舍”﹐擬為萬曆二年(1574)﹔唯其〈序〉末有“時萬曆癸未三月吉旦﹐賜進士第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吏部尚書滇浙居士寅所嚴清撰”﹐則前者為成書年代﹐萬曆十一年(1583)後方付梓。至於參編作者﹐應亦非從簡一人﹐蓋卷首均有“皇明行人司行人﹑刑科右給事中嘉禾嚴從簡輯”字樣﹐而卷九﹑十及十二至二十四則補加“揚州府學訓導[長洲]彭天翔﹑江都縣學訓導[華容]王三汲同校正”。由於該書卷二十四將女直列為北狄或東北夷,故在清代成為禁書,《四庫全書》不收﹐亦無刻本或抄本。今通行本爲1930年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據萬曆刻本的排印本。本書所引則據中華書局1993年的余思黎點校本。

●《使琉球錄》[(明)蕭崇業﹑謝傑]
此《使琉球錄》乃明萬曆初的使者蕭崇業、謝傑撰本。蕭崇業(﹖-1588)﹐字允修﹐號乾養﹐雲南臨安衛籍﹐應天府上元縣人。謝傑﹐福建長樂縣人。萬曆癸酉(元年﹐1573)冬﹐中山王世子尚永以繼立請。萬曆四年(丙子﹐1576)九月初九﹐詔“特遣正使戶科左給事中蕭崇業﹑副使行人司行人謝傑﹐齎詔往封爲琉球國中山王”。萬曆七年(己卯﹐1579)五月二十二日﹐使團自福建梅花所開洋﹔六月初五日﹐泊哪霸港口﹔七月十九日﹐行封王禮﹔十月二十四日﹐離開琉球出港﹔十一日初五﹐入閩城。

蕭崇業等歸來即開始編撰《使琉球錄》。據其自云﹕“使琉球,舊有錄。紀勝圖流、規舟秩則,較前錄稍益增,茲不具述。余特著人臣奉使之役﹐在理當勇以赴之;且海上無甚險﹐以傳信于後之忠義者云。萬曆七年十一月,欽差戶科左給事中臨安蕭崇業謹序。”該序雖繫於其時﹐唯剛剛返國﹐不可能如是之快就成書﹐起碼也在萬曆八年(1580)方可付梓。是書照錄前使陳侃﹑郭汝霖的不少資料﹐但另述本次出使行程﹐並添補部分資料﹐可供研究之重要參考。

蕭崇業﹑謝傑的《使琉球錄》﹐周憲文策劃的《台灣文獻叢刊》(1959-1972)曾據萬曆原刊本收入﹐為第287種﹕《使琉球錄三種》(其餘為陳侃本﹐及後來的夏子陽﹑王士楨使錄)。本書引文係據《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

●《四夷館考》[(明)王宗載]
王宗載﹐字時厚﹐湖北京山人。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曾任海鹽知縣﹑廣西道御史﹐後往福建審察政務﹐旋調任大理寺少卿。萬曆四年(1576)﹐以右僉都御史巡撫江南﹐不久辭官歸。王宗載曾於萬曆六年(1578)任提督四夷館少卿。其間搜集了不少資料﹐旋於萬曆八年(1580)完成《四夷館考》。

明﹑清時代﹐朝廷曾設立四夷館或四譯館﹐作為翻譯邊疆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的專門機構﹐對促進中外交流起了頗大的作用。據《明實錄》載﹐早在洪武十五年 (1382)正月﹐已“命翰林院侍講火原潔等,編纂《華夷譯語》”﹐此乃以漢文譯蒙古語文。關於明代之四夷館﹐《大明會典》述其建置沿革頗明﹕“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正德六年(1511)﹐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1579)﹐增設暹羅館”。王宗載之《四夷館考》列有諸館所包括的地區或國家名﹕

韃靼館﹕韃靼  兀良哈
女直館﹕女直
回回館﹕回回  撒馬兒罕  天方  土魯番  占城  日本  爪哇  真臘  滿剌加
西番館﹕西番
高昌館﹕高昌  哈密  安定  阿端  曲先  罕東  魯陳  亦力把力  黑婁
百夷館﹕百夷    孟養   孟定  南甸  干崖  隴川  威遠州  灣甸  鎮康   大候   芒市   景東  鶴慶   者樂甸
緬甸館﹕緬甸
西天館﹕西天
八百館﹕八百  老撾   車里   孟艮
暹羅館﹕暹羅

《四夷館考》一書﹐羅振玉曾據明鈔本點勘出版﹐即東方學會1924年本。然因鈔本殘缺﹐無目錄﹑序跋等﹐初以為是汪俊所撰。唯該書文中稱“今上嗣曆之六年﹐余承乏提督﹐會暹羅使者來廷﹐始闢館授譯課業”﹐據《四譯館則》﹑《增定館例》﹐王宗載於萬曆六年陞大理寺右少卿﹐歷巡撫江西右僉都御史﹐本堂提名提督卿﹑提督少卿﹐另該書後發現別本有王宗載萬曆八年之序﹐故為王宗載提督四夷館時所撰無疑。本書引文所據﹐為《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影印東方學會1924年本。

關於是書﹐下列文章均可供參考﹕向達有〈瀛涯瑣志―記巴黎藏本王宗載《四夷館考》〉﹐登《圖書季刊》2-2(1940年6月)﹔方國渝於《滇史論叢》1期刊〈跋王宗載《四夷館考》〉﹔陳育崧在〈椰蔭讀書記〉中介紹該書﹐見《南洋學報》10-1(1954年6月)﹔張文德〈王宗載及其《四夷館考》〉一文﹐刊於《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年3期。

●《籌海重編》[(明)鄧鍾]
鄧鍾﹐字道鳴(一作元宇)﹐泉州晉江縣人。萬曆五年(1577)武進士﹐曾爲廣東參軍(鎮瓊州)﹑前軍都督﹑參將﹑總兵等。萬曆二十年(1592)﹐日本侵略朝鮮﹐明援朝抗日戰爭(1592-1598)起。廣東總督蕭彥得知鄧鐘熟知兵法﹑海事﹐便命他把鄭若曾主纂的《籌海圖編》重輯成書。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籌海重編》十卷﹐明鄧鍾撰。鍾字道鳴﹐晉江人。萬曆二十年﹐倭大入朝鮮﹐海上傳警。總督蕭彥命鐘取崑山鄭若曾《籌海圖編》﹐刪其繁冗﹐重輯成書。冠以各處海圖﹐次記奉使朝貢之事。又分案沿海諸省﹐記其兵防制變各事宜﹐而以經略諸條終之。於前代舊事﹐亦間有引證。前有彥序一篇﹐極稱胡宗憲功﹐亦當時公論也。”(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存目四。文據浙江刻本)

該書的鄧鍾〈《籌海重編》題後〉﹑蕭彥新〈《籌海重編》刻序〉﹑費堯年〈《籌海重編》後序〉﹐或繫於萬曆二十年﹐然是年八月明廷方命出兵赴朝﹐短短四個月內不一定能出齊全書﹐故是書應始編於當年而出版於其後。另據序跋等﹐鄧鍾係與童元鎮合作﹐“芟繁剔穢﹐參以續聞﹐而相為訂正”。現存明刊本為十二卷﹐保留了鄭若曾《籌海圖編》原著的主要內容﹐約刪其繁冗者十之二三﹐並視形勢變化增補了嘉靖四十年以後的相關人事﹐校正了原著的一些差訛(如“閩廣兩省海圖”)﹐調整了相關卷次。卷二記述明代中日關係和由太倉、福建往日本的針路﹐則大抵沿用舊述。

除了明萬曆刊本外﹐《四庫全書》的存目十卷所據為兩淮馬裕家藏本。1996年﹐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27冊﹐影印其書。齊魯書社1995-1997年版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同。本書引文即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安南圖志》[(明)鄧鍾]
《安南圖志》的作者鄧鍾已如上述。其《籌海重編》係據鄭若曾的《籌海圖編》而略加增刪。至於《安南圖志》﹐亦充分參考了鄭若曾《鄭開陽雜著》中的《安南圖說》。其中有《安南圖說》﹑《安南考》﹑《平交圖說》﹑《航海針經船筭更法》﹑《福建往安南國針路》等目﹐篇末題“溫陵鄧鍾輯著”。1937﹐國立北平圖書館曾據錢氏述古堂鈔本﹐影印《安南圖志》一書﹐列入“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第一集(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六年版)。本書引文據此。

●《順風相送》[(明)佚名]
《順風相送》是繼《渡海方程》後刊刻的另一部明代針路簿。該書原只是舊鈔本﹐既無書名又無作者名﹐也未署著作年代﹔唯封面題寫“順風相送”四字﹐副葉用拉丁文寫明為坎德伯里主教牛津大學校長勞德大主教(Arch. Laud)於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贈送給該校的鮑德里氏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Liber Guib: Laud Archirbi Cant. et Cancillor Universit. Oxon. 1639 .”。向達先生於1935年在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整理中文圖書時﹐抄錄了這部他命名為《順風相送》的鈔本﹐後來加以校注﹐和清佚名《指南正法》合編為《兩種海道針經》﹐於1961年在北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

作為中國古代現存海道針經較早的刊刻本﹐《順風相送》內容豐富﹑價值甚高。其中包括行船更數法﹑取水及下針法﹑氣象觀察和預報﹑航行危險警告﹑天文導航記錄﹑水文觀測及地文觀測記錄﹑海神崇拜祭文等等。而最重要的是詳載亞非各地的山形水勢﹐及上百條航向東﹑西洋的針路﹐即指南針導航記錄。

鑒於吳朴的《渡海方程》已佚﹐《順風相送》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近代以來﹐劉銘恕﹑韓振華﹑田汝康﹑朱鑒秋﹑黃盛璋﹑陳自強等學人﹐均認為《順風相送》與《渡海方程》關係密切﹐或逕謂《渡海方程》乃《順風相送》之祖本。陳佳榮更於2011年擬就長文〈《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認為《順風相送》與《東西洋考》﹑《東西洋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均明代漳人之作﹐其初編本係漳人吳朴的《渡海方程》﹐該書最後完成於萬曆廿一年(1593年)或其前。有關詳細資料﹐可參見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8。

《順風相送》所載的《兩種海道針經》初印於1961年9月﹐但1982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本略有修訂﹐如附(1)糾正若干錯簡﹐附(2) 有“《碧里雜存》卷下《渡海方程》(據明刊本《鹽邑志林》﹐依田汝康函告補錄)”。此外﹐《順風相送》另有何毓衡氏據牛津大學所贈美國國會圖書館藏該鈔本照片排版﹐於1966年在台北的刊印本﹐載台北﹕中國文化學院海洋研究所編印《海洋彙刊》第一輯﹐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66年3月版﹐第131-166頁。與向注本相比﹕兩種版本大同﹐唯何本有所簡略﹐漏排〈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等五條內文﹔另兩者標點有異﹐或有部分錯漏字﹐可相互參訂。本書引文即據中華書局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1961年版1982年第二次印刷本﹐另以何毓衡1966年排印本﹐及張榮﹑劉義杰〈《順風相送》校勘及編成年代小考〉一文(該文據另一種牛津大學圖書館藏該書拷貝﹐其稿於2012年7月2日電郵給陳佳榮)參互校訂。

●《四夷廣記》[(明)慎懋賞]
慎懋賞﹐生卒年不詳(應明嘉靖至萬曆間)﹐號台子﹐浙江吳興人。他的一些著作如下﹕《素書》﹑《慎子疏證》有萬曆刻本﹔其輯注的《慎子內外篇》標為“萬曆七年(1579)慎氏耕芝館刻本”﹔另明慎蒙輯《慎氏交誼集》﹐則有萬曆九年慎懋賞刻本。其《四夷廣記》是一部有關明代外交及航海往來的重要載籍。觀書中〈朝鮮釜山往日本路程地里〉條(〈東夷廣記〉)提及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寇朝鮮”﹑“今關白蕩平諸島”云云﹐則《四夷廣記》應作於萬曆二十年至廿六年(1592-1598)朝鮮戰爭間或其後。

《四夷廣記》載於《玄覽堂叢書續集》第87-102冊﹐含〈東夷廣記〉﹕朝鮮國﹐屯羅島﹐長人國﹐小人國﹐藏骨杞國﹐鶴民國(見87-91冊)﹐日本國﹐毛人國﹐蝦夷國﹐[注輦國﹖]﹐兩面人國﹐扶桑國﹐盧餘(見92-93冊)﹐琉球國(見94冊)﹔〈北狄廣記〉﹕韃靼(見95-96冊)﹐兀良哈(見96冊)﹐女直﹐北狗國(見97冊)﹔〈西夷廣記〉﹕西蕃﹐撒馬兒罕國﹐于闐國﹐天方國﹐榜葛剌國﹐佛菻國﹐默德那國﹐勿斯里國﹐土魯番﹐哈密﹐火州﹐亦力把力﹐加異勒國……沙里灣泥(見97-99冊)﹔〈海國廣記〉﹕安南﹐占城國﹐靈山﹐賓童龍國(見99-100冊)﹐暹羅﹐彭坑﹐三嶼國﹐爪哇國﹐蘇魯馬益村﹐重迦羅﹐滿剌加國﹐九洲山(見101冊)﹐三佛齊國﹐龍牙門國﹐東西竺﹐真臘國﹐蒲甘國﹐西南夷……古里國﹐婆娑(羅)國﹐答兒密﹐野叉國﹐討來思國﹐亦思把罕國﹐阿速國﹐沙哈魯國﹐木蘭皮國﹐沙華公國﹐女人國﹐佛郎機國﹐巴喇西國(見102冊)。在“四記”之內﹐詳載古代迄明末中國赴東西洋的各種航海道程或針路記載﹐共五十餘條﹐可與《鄭和航海圖》﹑《順風相送》﹑《東西洋考》﹑《指南正法》﹑《指南廣義》等海道針經及其他舟子船工的更路簿相互比勘。

《玄覽堂叢書續集》為鄭振鐸所輯﹐有中央圖書館1947年版﹔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影印本﹔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影印本。另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的《史料三編》中﹐也收有《四夷廣記》影印版。陳佳榮曾據香港大學圖書館所藏《玄覽堂叢書續集》﹐將該書全部針路記載重新點校﹑排版﹐並公佈於南溟網上﹐以供大家參閱﹕(明)慎懋賞《四夷廣記》諸地及針路目錄(http://www.world10k.com/blog/?p=1037)﹔
(明)慎懋賞《四夷廣記》航海針路點校文檔公佈(http://www.world10k.com/blog/?p=1607)。

●《使琉球錄》[(明)夏子陽﹑王士楨]
是書乃明萬曆間夏子陽(江西廣信府玉山縣人)﹑王士楨(山東兗州府泗水人)奉使後所作。此次使程前後經過大致如下﹕萬曆二十八年(1600)﹐琉球中山王世子尚寧奏請襲封﹔原議正使為兵科給事中洪瞻祖﹐禮部題奉聖旨“琉球册封﹐著洪瞻祖﹑王士楨去”﹐據夏子陽自記“迨洪瞻祖以丁父憂去﹐臣乃叨轉兵垣﹐禮部題奉欽依﹐以臣補充正使”﹔萬曆三十一年(1603)三月三日頒與琉球國中山王詔﹕“特遣正使兵科右給事中夏子陽﹑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士楨﹐齎詔往封爲琉球國中山王”﹔同年(癸卯)三月夏子陽等陛辭﹐十月入閩﹐治舟以行﹔萬曆三十四年(丙午﹐1606)五月二十四日﹐使團從福建梅花所開洋﹔六月二日﹐抵琉球國﹐入國都﹔七月二十一日﹐行封王禮﹔十月十五日﹐登舟返航﹔十一月初一日﹐回五虎門港口。

夏子陽等歸﹐援例撰《使琉球錄》。據其自序為﹕“萬曆三十四年十二月,欽差兵科右給事中﹐今陞工科都給事中玉山夏子陽謹序”﹐成書應在次年。此書自然參照了陳侃以降的歷次奉使錄﹐唯本次“使事記”頗詳﹐於琉球風土人情亦有增補。該書為《台灣文獻叢刊》第 287 種《使琉球錄三種》收入。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也影印了會稽夏氏宗譜所收活字印本。本書引文即據此版。

●《海防纂要》[(明)王在晉]
王在晉(?-1643)﹐字明初﹐號岵雲﹐江蘇太倉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巡撫山東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後坐事削籍歸﹑卒。著作有《岵雲集》﹑《越鐫》﹑《歷代山陵考》﹑《總部疏稿》﹑《經略撫齊中樞疏》﹑《龍沙學錄》﹑《通漕類編》﹑《岱史》﹑《遼記附述》﹑《遼評紀要》﹑《評遼續記》﹑《蘭江集》﹑《寶善堂集》﹑《西坡漫稿》﹑《西湖小草》﹑《海防纂要》﹑《三朝遼事實錄》等。

由於王在晉從地方而入中央﹐又多管邊務及兵部事﹐故對陸防﹑海防均有一定識見。他曾在山東進督河道﹐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防務。其《三朝遼事實錄》﹑《海防纂要》等﹐包括航海針路記載﹐均頗有可觀之處。《海防纂要》在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1613) 刊刻﹐入清於乾隆四十四年被禁毀。北京出版社於1997年出版《四庫禁燬書叢刊》﹐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萬曆四十一年(1613) 的自刻本﹐收入影印的王在晉《海防纂要》。本書引用即據此版。

●《東西洋考》[(明)張燮]
張燮(1574-l640)﹐字紹和﹐號海濱逸史﹐漳州龍溪縣石碼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舉人。然終生無心仕途﹐縱情山水之間﹐結詩社於芝山之麓﹐寓於“霏雲居”。其著述頗豐﹐據考有十五種計近七百卷(多為詩文)﹐唯多散佚﹐僅流存《東西洋考》﹑《漳州府志》﹑《梁簡文帝御制集》三種。《東西洋考》是有明一代漳州月港重要航海地位之產物。該書原由海澄令陶鎔委託張燮而寫﹐後由漳州府督餉別駕王起宗請其續完。出版年代或繫於萬曆四十五年(丁巳﹐1617)﹐不過王起宗序於“萬曆戊午人日”﹐即四十六年(戊午﹐1618)正月初七。即依蕭基“小引”所署“萬曆丁巳嘉平月之廿日”(是年十二月二十日)﹐該年十二月四日亦已跨入1618年了。

《東西洋考》是中國古代的中外交通史名著。由於作者受官府委託﹐可利用官方掌握的對外航行﹑貿易檔案﹐而張燮又“採於邸報所抄傳﹐與故老所誦述﹐下及估客﹑舟人﹐亦多借資”﹐故令該書內容充實﹐成為明代海外交通史要籍及比較完整的重要港口志。全書共l2卷﹕卷一至卷四係“西洋列國考”﹐卷五爲“東洋列國考(東番考附)”﹐記載月港賈舶所之東西洋40多國或地區的沿革﹑事跡﹑形勝﹑物産﹑交易等情;卷六外紀考﹐含日本﹑紅毛番﹔卷七為餉稅考(水餉﹑陸餉﹑督餉職官﹑公署)﹔卷八稅璫考﹔卷九舟師考﹔卷十﹑十一為藝文考﹐卷十二逸事考。其中卷九舟師考包含“內港水程”﹑“西洋針路”﹑“東洋針路”﹐詳記月港商舶前往東西洋諸國的航程﹑針路一百七十多條﹐載錄月港商舶的大小﹑人員構成,各處山形水勢﹑占驗﹑水醒水忌﹑逐月定日惡風﹑潮汐及海神祭祀等。卷五﹑卷九的文萊條﹐還提出該處為“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成為識別明代中期及其前中國劃分東﹑西洋的一種重要標準。

張燮《東西洋考》有明萬曆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藏)﹑清《四庫全書》本﹑清《惜陰軒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國學基本叢書》本均據此)。中華書局於1981年出版了謝方點校本(本書引文據此)﹐後附50頁的“地名今釋”。但該書原附的〈東西南海夷諸國總圖〉(據羅洪先《廣輿圖》的〈東南海夷圖〉〈西南海夷圖〉綜合) 並未有收入。

●《明代東西洋航海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 (明佚名)
《明代東西洋航海圖》(或簡稱《東西洋圖》是中國一些學者對藏於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的地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的一種還原性譯稱。本圖原由英國律師約翰‧雪爾登(John Selden, 1584-1654)收藏﹐按其遺願於1659年捐存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鮑德里氏圖書館(the Bodleian Library)。2008年1月﹐美國學者Robert K. Batchelor(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等訪問牛津大學時﹐留意到本地圖﹐遂令其受到近人的重視。中國學者則有錢江(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於《海交史研究》2011年第一期﹐首先在〈一幅新近發現的明中葉彩繪航海圖〉一文中披露(參見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7)。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也已建立該圖網頁http://seldenmap.bodleian.ox.ac.uk/map。

本圖是一幅完整的航海地圖,約長1.5米﹑寬1米﹐手工彩繪﹐範圍北起西伯利亞﹑南至今印尼爪哇島和馬魯古群島﹑東達北部的日本列島和南部的菲律賓群島﹑西抵緬甸和南印度。其外國圖幅面積與明王朝部分大致相等﹐在地圖上方正中畫了一道比例尺,以及一幅中國民間傳統的航海羅盤方點陣圖。在中國疆里部分﹐包含的行省有北京﹑南京二直隸﹐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外加遼東﹑河州及今台灣等共十八部分。十五省內列出府名及部分直屬州名[行政區劃多繫於萬曆六年(1578)]﹐古九州名﹐重要山岳﹑江湖名﹐及廿八宿名。全部海外交通地名共約105個。對於航海交通而言﹐本圖的重要點之一﹐是把海道針經直接標注在接近現代地圖形狀的東南亞等地區上﹐例如中國帆船經常使用的6條東洋航路和12條西洋航路﹐基本上反映了明末海外交通的主要行程。所有針路的出發點都在閩南﹐是為漳州﹑泉州等作為宋元明三代重要航海口岸的明確佐證﹐說明從《渡海方程》﹑《順風相送》到《東西洋考》﹑《東西洋圖》﹑《指南正法》﹐都是一脈相承的。

關於本圖編繪者及製作時間﹐眾說紛紜。自該圖披露後﹐除英﹑美﹑加等國學者多次開會研討外﹐中國學界也在深圳﹑寧波召開相關的學術研討會。陳佳榮發表了〈《明末疆里及漳泉航海通交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編繪時間﹑特色及海外交通地名略析〉一文(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5)﹐認為此圖應由漳州人繪於天啟四年(1624)前﹐並對圖上所有海外交通地名(約105個)進行了初步的注解。此外﹐孫光圻〈明代《雪爾登中國地圖》圖式定位及其在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的學術價值〉﹑朱鑒秋〈略論《明代東西洋航海圖》〉﹑龔纓晏〈也論新發現的明代航海圖〉(發表於2011年12月10-11日在寧波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明進程”國際論壇)等﹐均值得重視﹐並留意其公佈時日。

●《閩書》[(明)何喬遠]
何喬遠(1558-1632)﹐字樨孝或稚孝﹐號匪莪﹐晚號鏡山﹐泉州晉江縣人。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除刑部主事﹐歷禮部儀制郎中﹐官至南京工部侍郎。他故宅在泉州郡城東街菜巷﹐因隱居於泉州北門外鏡山﹐營鏡山書院﹐故稱鏡山先生。其一家皆有志於方志學﹐父何炯曾纂《清源文獻》﹐兄何喬遷編過《潭陽文獻》。

何喬遠自己博覽群書﹐“在官在家著書不輟”﹐里居20餘年間﹐輯明朝十三代遺事成《名山藏》﹐又纂《閩書》﹑《鏡山集》等,頗行於世。在何喬遠的十幾部鴻著之中﹐最有建樹的是薈萃八閩郡邑各志並參考前代記載而成的《閩書》。這是一部福建省地方志﹐共154卷﹐分22門。其中卷三十八〈風俗志〉記述明代閩南沿海居民與航海相關的諸種習俗﹔卷三十九〈版籍志〉 的“市舶稅課”有漳﹑泉二郡賈客通販呂宋至西洋國的詳細史料﹐所列“細色貨物”達66種﹑“粗色貨物”達75種﹔卷一百四十六〈島夷志〉記述高麗﹑日本﹑琉球﹑渤泥﹑呂宋﹑注輦﹑大食等國的史地以及與中國的關係﹐還收錄陳第所撰《東番記》的主要內容﹔卷一百五十〈南産志〉記述蕃薯的傳入﹐及自己所撰的《蕃薯頌》。該書收有吳朴的生平﹐載卷一百三十‧英舊志‧詔安縣‧皇朝‧吳朴。另有老君岩﹑天妃﹑明教﹐及回教三賢﹑四賢來泉的資料。

《閩書》約成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但在崇禎四年(1631作者逝前仍有修訂。該書有崇禎刻本。《四庫全書》把它收存入目。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開始出版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校點本。本書引文據此。

●《名山藏》[(明)何喬遠]
《名山藏》作者何喬遠之介紹如前。該書始撰于萬曆二十二年(1594)﹐成書於天啓年間(1621-1627)﹐計l09卷﹔係作者獨力編撰的紀傳體當朝史書﹐記載從明太祖至穆宗間或敘及神宗朝250多年的史事﹐內容相當豐富。其中〈王亨記〉相當於“外國列傳”﹐記述朝鮮﹑日本﹑琉球﹑呂宋﹑蘇祿﹑勃泥﹑古麻剌﹑安南﹑占城﹑真臘﹑暹邏﹑爪哇﹑滿剌加﹑榜葛剌﹑錫蘭山﹑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國家或地區達57個﹐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

該書收有吳朴生平﹐載《名山藏》‧本士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名山藏》列入“禁書總目”。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崇禎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46冊根據崇禎刻本出影印本(本書引文據此)。

●《千頃堂書目》[(明)黃虞稷]
黃虞稷(1626-1692)是明清之際的史學家、藏書家和目錄學家﹐字俞邰﹐祖居福建泉州晉江。其父黃居中在南京爲官時築千頃齋以藏書﹐黃虞稷16歲中秀才後未得更高科第﹐遂埋首讀書﹑遍涉群籍。1645南明福王傾覆後﹐南京公私藏書散佚很多﹐他大力收購﹐令藏書更富。至康熙十八年(1680)入明史館撰修藝文志時﹐《千頃堂書目》已基本完成﹐總計收錄明人著作一萬四千餘種﹐附載宋﹑遼﹑金﹑元四代著作二千四百餘種﹐是現存反映明人藝文最全的目錄之作。全書32卷﹐分爲經﹑史﹑子﹑集四部共49類﹐類目詳細並有所創新﹐後來《明史‧藝文志》即以此書爲藍本。

《千頃堂書目》在很長時期只有抄本流傳。1913年被收入《適園叢書》第二集。後上海中國書店據此縮印成袖珍本﹐但流傳亦不廣。1920年﹐張鈞衡據《適園叢書》再出增訂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瞿鳳起﹑潘景鄭等的校點﹑整理本(2001年重印兼訂補)。其書收有吳朴生平﹐載《千頃堂書目》卷四‧史部‧編年類﹐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1983-1986版676冊﹐史部四三四目錄類。本書引文據此。

●《天下郡國利病書》[(清)顧炎武]
顧炎武(1613-1682)﹐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爲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青年時發憤爲經世致用之學﹐參加過崑山抗清義軍﹐曾一度繫於囹圄﹐旋漫遊南北﹐並終生拒不仕清。其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之風﹐晚歲卒於曲沃。他的代表作品有《日知錄》﹑《音學五書》﹑《軍制論》﹑《亭林詩文集》﹑《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天下郡國利病書》是明朝地方志書輯錄。明亡後﹐炎武遊蘇﹑杭﹑兩淮﹐十謁明陵﹐足跡遍及神州﹐一路考察山川﹑民俗及疾苦利病﹐然後投入撰著。先取一統志﹐後取各省府州縣志﹐再取二十一史﹐參互考之﹐所閱志書千餘部﹐輯成《別錄》。晚年再將此書一分為二:“一為輿地之記,一為利病之書”﹕第一部書名《肇域志》﹐第二部即《天下郡國利病書》。故後者重在政治﹐約可分兵防﹑賦稅﹑水利三部分﹐以郡國利病考察貫穿全書。該書約自崇禎十二年(1639)開始搜集史籍﹑實錄﹑方志﹑文集及奏疏中有關國計民生的資料﹐經對所載山川要塞﹑風土民情作實地考察以正得失﹐約於康熙元年(1662)成書﹐後又不斷增改﹐終未定稿。

該書共120卷﹐約二百萬字。全書卷一爲輿地山川總論﹐最後六卷爲邊備﹑河套﹑西域﹑交趾﹑海外諸蕃及互市。其餘各卷則記載各省疆域﹑沿革﹑山川﹑形勢﹑農田水利﹑賦役﹑戶口﹑馬政﹑鹽田﹑礦產﹑交通要隘﹑郊聚﹑要塞﹑兵防等情況,資料非常豐富。其〈福建‧洋稅考〉提及《航海針經》﹔〈九邊四夷〉轉載了《渡海方程  航海針經》的太倉﹑福建往日本的針路。

《天下郡國利病書》過去通行的有商務印書館的《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1955年﹐中華書局也有刊行。1996年﹐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2冊收入。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亦然。本書引文即據後者。近來﹐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暨上海古籍出版社於2011年12月﹐出版了《顧炎武全集》(全22冊)﹐由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負責整理。其12-17冊,即《天下郡國利病書》(一至六)﹐可以參考。

●《使琉球雜錄》[(清)汪楫]
此為康熙二十三年汪楫﹑林麟焻等出使琉球的記錄。汪楫(1626-1689)﹐字次舟(一作舟次) ﹐號悔齋﹐安徽休寧人(寄籍江蘇江都)﹐曾授翰林院檢討﹐纂修《明史》﹐歷官至福建布政使。林麟焻﹐生卒年不詳﹐字石來﹐號玉岩﹐福建莆田城廂永積倉人。是次奉使情形如下﹕康熙七年(1668)﹐琉球王尚質薨﹐世子尚貞於次年遣使報喪﹔康熙十九年(1680)﹐尚貞再遣使請封﹔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廷派翰林院檢討汪楫為正使﹑內閣中書舍人林麟焻為副使赴琉球﹔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二十三日使舟由五虎門出洋﹑二十六日抵那霸﹐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啟航回國﹐十二月初四泊福州定海所。

汪楫歸著《使琉球雜錄》﹐其自序作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刻時間為康熙二十五年(1686)。全書分使事﹑疆域﹑俗尚﹑物產﹑神異五卷﹐後附〈冊封疏鈔〉﹐是較早詳細記錄琉球情況的圖籍。作者另有《中山沿革志》兩卷﹐對琉球國王世系及中琉交往史事記載頗詳。是次出使去程雖較順利﹐唯經過釣魚島至赤嶼時﹐作者有記﹕“薄霧﹐過郊(或作溝)﹐風濤大作﹐……問﹕‘郊之義何取﹖’ 曰﹕‘中外之界也’。” 此“郊”應即今琉球海溝﹐將琉球群島與中國大陸架截然分開。

《使琉球雜錄》最早版本為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上)》曾據此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的《續修四庫全書》本也有刊載﹐本書引文即據此本。

●《指南正法》[(清)佚名]
《指南正法》是清初的一種針經簿﹐作者佚名﹐也是向達從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發現的舊鈔本。1961年﹐中華書局將其與《順風相送》合刊﹐出版了向達校注的《兩種海道針經》本。該書類似《順風相送》﹐載有定羅經中針祝文﹑觀電法﹑觀星法﹑定太陽出沒﹑定針風雲法﹑逐月水消水漲時候﹑定舡行更數等等﹐及“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另有東﹑西洋針路六十多條。不過﹐東洋針路雖有增加﹐西洋卻局限在馬六甲海峽以東﹐反映明清之際中國帆船已罕見出入印度洋。

關於此書的完成年代﹐涉及閩台部分出現“王城”(1624)﹑“思明”(1655)﹑“東都”(1661)﹐另有“大明”﹑“大清”等字樣﹐說明該書成於明末清初的政權易手之際﹐民間手鈔本傳播尚較自由。陳佳榮撰〈《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一文(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8)﹐據書中航程記載的一些紀年干支或月建﹐提出是書完成於大約康熙二十六年(1685)左右。另《順風相送》序云﹕“予因暇日﹐將更籌比對稽考通行較日……”﹐《指南正法》序文大同﹐更謂“乃漳郡波吳氏﹐氏寓澳﹐擇日閑暇﹐稽考較正”云云。閩南語“朴(樸)”﹑“波”同音﹐吳波(“予”)應即吳朴﹐澳指詔安附近的南澳﹐足見《順風相送》﹑《指南正法》均祖承《渡海方程》﹐三書一脈相承(由波﹑朴對音的推論﹐尚可見於陳佳榮﹑錢江﹑張廣達編《歷代中外行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版﹐第914頁)。

載及《指南正法》的《兩種海道針經》初印於1961年9月(共印3450冊)﹐但1982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本(3451-8050冊)略有修訂﹐如附(1)據《兵鈐》書末附《指南正法》本糾正若干錯簡﹐附(2) 有“《碧里雜存》卷下《渡海方程》(據明刊本《鹽邑志林》﹐依田汝康函告補錄)”﹐另地名索引也有少量訂正。故引用同一1961年版本時﹐須當留意為何次印刷之“版”(刷)次﹐以正初印本的若干錯訛。本書引文據1961年版“1982年12月北京第2次印刷”本附錄訂正。

●《詔安縣志》[(清)秦炯]
《詔安縣志》的主纂者為清人秦炯。炯﹐浙江慈溪縣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進士﹐二十八年(1689)任詔安知縣。詔安本爲漳浦縣之南詔鄉,明嘉靖八年(1529)始析爲縣;建縣百餘年後的崇禎十年(丁丑﹐1637)﹐知縣胡學鴻創修縣志十卷。入清﹐秦炯乃繼《崇禎志》重修縣志﹐成於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

該志共十二卷﹐分圖志﹑天文﹑方輿﹑建置﹑祀典﹑學校﹑武備﹑貢賦﹑職官﹑選舉﹑人物﹑藝文十二門﹐含子目九十﹐記事增於前者倍餘。卷十一‧人物 志‧明文學載有《渡海方程》﹑《龍飛紀略》作者吳朴的生平。

此志久已稀見﹐同治十三年曾爲重刻。上海徐家匯藏書樓及台北國家圖書館均藏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翻刻本十二卷。2000年﹐上海書店據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翻刻本影印﹐見《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輯31(本書引文據此)。

●《海上紀略》[(清)郁永河]
郁永河(1645-?)﹐字滄浪﹐浙江仁和(今屬杭州)人。曾為閩知府王仲千同知幕賓。康熙三十六年(1697)﹐奉命由福建前往台灣北部採硫﹐海行到達台南安平﹐旋轉淡水﹐在附近上山考察硫磺礦穴﹐聘用原住民幫忙採硫。歸後於次年撰《裨海紀遊》﹑《海上紀略》等。

《海上紀略》(或稱“海上事略”)一卷﹐標“武林郁永河滄浪稿”﹐其目錄包括海吼﹑天妃神﹑木龍﹑水仙王﹑糠洋、蕈洋﹑大崑崙﹑琉球﹑日本﹑紅夷﹑西洋國等。全書論述了東南亞、日本乃至歐洲國家或地區的歷史﹑政治﹑地理情況﹐以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與亞洲各國的航線。

該書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44種﹐與《裨海紀遊》三卷﹑《鄭氏逸事》一卷﹑《番境補遺》一卷﹑《宇內形勢》一卷等合刊。本書引文所據﹐則為商務印書館193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指南廣義》[(清)琉球程順則]
《指南廣義》作者為琉球國中山王府進貢正議大夫程順則(1663-1734)。他出生於琉球國久米村﹐是程泰祚之子﹐中山王國攝政程復之孫﹐屬來自中土的移民後裔。據其頌德碑文﹐他全名作“程順則﹐名護親方 寵文”﹐程順則是唐名﹐寵文為字﹐名護是地名﹐親方乃封爵。另其童名思武太﹐號念庵﹐書齋稱雪堂(主人)。程順則是琉球國官員﹑學者。其先祖早於明洪武年代東渡琉球﹐程順則受其父影響﹐自幼對中華文化產生濃厚興趣﹐對琉球的儒學發揮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作為通事或貢使﹐程順則曾多次往返於琉球及清國之間﹐四入閩及三抵京師﹐並獲封舟掌舵者所遺針本及畫圖﹐遂悉為參考改正﹐編寫《指南廣義》﹐以作度世津梁。

《指南廣義》撰於康熙四十七年戊午(1708)﹐曾被使琉球者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等多番引用﹐對研究中琉往來﹑航海交通乃至天后等民俗頗有參考價值。其書約與《指南正法》同時﹐可與明﹑清諸種海道針經﹑更路簿彼此比較﹑互勘。值得留意的是﹐程順則據福建船工所贈《航海針法》而撰成此書﹐內收洪武三十六姓移民所傳經釣魚嶼等處往琉球﹑日本的針路十條﹐其他封舟針簿所傳四條﹐證明福建三十六姓船工在洪武年間最早記及“釣魚嶼”等名。至於徐葆光的《中山傳信錄》卷一‧針路所載﹕“(《指南廣義》云)福州往琉球﹕由閩安鎮出五虎門……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山鎮山)”﹐查對原文﹐“(琉球西南方界山鎮山)” 一語係徐葆光所注﹐應予辨別。

《指南廣義》的刊本不多﹑流傳不廣。琉球大學志嘉屋記念図書館有善本﹐個別網頁流傳其照像版﹐台灣大學圖書館另有善本及私人持有的影印本。陳佳榮曾以琉球大學圖書館藏版為底本﹐以台灣大學圖書館藏版(蒙台灣師範大學張素玢教授及其一眾弟子對台大版分別打字﹑整理所助)作為參考﹐將其全文點校﹐公佈於南溟網﹕〈(清)琉球程順則《指南廣義》點校本網上公佈〉(http://www.world10k.com/blog/?p=1608)﹐本書引文即據此網上版。

●《中山傳信錄》[(清)徐葆光]
《中山傳信錄》是康熙五十八至五十九年出使琉球的副使徐葆光所撰。徐葆光(1671-1723)﹐字亮直﹐號澄齊﹐別號二友老人﹐江蘇長洲(今蘇州市)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廷以翰林院檢討海寶為正使﹑翰林院編修徐葆光為副使﹐赴琉球冊封尚敬為中山王。使團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乘船出五虎門放洋﹑六月初一日到那霸港﹐次年二月十六日自那霸開洋﹑三十日進五虎門﹐是歷屆冊封費時最長的一次。

徐葆光歸著《中山傳信錄》﹐有《奉使琉球詩》附詞一卷。該書共六卷﹐對赴琉球的使舟針路﹐琉球的山川名勝﹑封宴禮儀﹑王族世系﹑官制冠服﹑風習物產﹐均作了詳細記載。所編中山王系﹐因參考琉球國秘藏的《中山世鑒》而較前準確。書末附錄琉球文字﹐及漢文拼寫的琉球口語606個。至於航海部分﹐僅卷一就析分為“封舟”﹑“渡海兵役”﹑“更(針盤﹐玻璃漏)”﹑“針路”﹑“前海行日記”﹑“後海行日記”﹑“歷次封舟渡海日期”﹑“風信”﹑“風暴日期”﹑“天妃靈應記”等﹐頗為詳細。有一點須留意﹐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卷一‧針路所載﹕“(《指南廣義》云)福州往琉球﹕由閩安鎮出五虎門……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山鎮山)”﹐經查對《指南廣義》原文﹐“(琉球西南方界山鎮山)”一語係徐葆光所注﹐應予辨別。

《台灣文獻叢刊》第292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已收該書﹐但因所據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除略去卷次外﹐文字也有所刪節﹐圖繪又一無所存﹔故後來又在該刊第306種﹐刊行康熙六十年(1721)初刻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也在2000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中)》﹐影印此康熙六十年二友齋刻本。本書所引即據此版。

●《海國聞見錄》[(清)陳倫炯]
陳倫炯(約1684-1747)﹐字次安﹐號資齋﹐福建同安高浦人﹐後居於廈門。其父陳昂曾任廣東右翼副都統。他少年時便受父親影響﹐博覽群書﹐留心洋面港道及海外風土人情。曾任皇宮侍衛﹑台灣南路參將﹑安平副將﹑台灣水師副將﹑台灣鎮總兵﹐及廣東高雷廉鎮和江南崇明﹑狼山兩鎮總兵﹐旋升浙江水師提督﹐五年後解職還鄉。其《海國聞見錄》序於世宗雍正八年(1730)。《海國聞見錄》係以陳倫炯及其父兩代人的航海經歷和海外異域知識爲基礎﹐並向西洋來華商賈“詢其國俗﹑考其圖籍”撰寫而成。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爲文字﹐共八篇:〈天下沿海形勢錄〉﹐〈東洋記〉﹐〈東南洋記〉﹐〈南洋記〉﹐〈小西洋記〉﹐〈大西洋記〉﹐〈崑崙〉﹐〈南澳氣〉﹔下卷係六張地圖:〈四海總圖〉﹐〈沿海全圖〉﹐〈台灣圖〉﹐〈台灣後山圖〉﹐〈澎湖圖〉﹐〈瓊州圖〉。它是清代重要的世界地理和海外交通名著﹐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所云﹕“凡山川之扼塞﹐道里之遠近﹐沙礁島嶼之夷險﹐風雲氣候之測驗﹐以及外番民風物產﹐一一備書。雖卷帙無多﹐然積父子兩世之閱歷﹐參稽考驗﹐言必有徵。”

該書有清乾隆刻本﹑四庫全書本﹑《昭代叢書》本﹑《藝海珠塵》本和《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198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長傅校注本(校注者凡例作於1963年﹐後由陳代﹑光整理原稿)﹔唯全書只刊上卷的文字部分﹐未及下卷的圖幅。本書引文即據此版。

●《琉球國志略》[(清)周煌]
《琉球國志略》是清乾隆二十一至二十二年赴琉球冊封副使周煌的記錄。周煌(1714-1785)﹐字景桓﹐號緒楚﹐又號海珊(一作海山)﹐重慶府涪州人。乾隆十九年(1754)﹐琉球中山王世子尚穆遣使請襲封。次年﹐清廷任命奉旨侍講全魁充正使﹑翰林編修周煌為副使﹐往琉球冊封尚穆為中山王。使團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初十出五虎門開洋﹐七月初八日至那霸港﹔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三十日返航開洋﹐二月十三日進五虎門﹑十六日入城。周煌歸國後﹐編撰了《琉球國志略》。

《琉球國志略》共十六卷﹐依序為總目﹑凡例﹑採用書目﹑首卷及正文。首卷包括御書﹑詔敕﹑諭祭文和圖繪。其中圖繪包括琉球星野圖﹑琉球國全圖﹑琉球國地圖﹑王府圖﹑先王廟圖﹑天使館圖﹑球陽八景圖﹑封舟圖﹑玻璃漏圖﹑羅星圖和針路圖。正文各卷篇目如下﹕卷一星野;卷二國統;卷三封貢;卷四(上)輿地﹐包括建置﹑疆域﹑形勝﹑城池及舍宇等;卷四(下)風俗﹔卷五山川﹐包括國中山﹑屬島山﹑海(潮候﹑風信﹑針路)﹑水泉﹑橋梁等;卷六府署;卷七祠廟;卷八勝跡;卷九爵秩;卷十賦役;卷十一典禮;卷十二兵刑;卷十三任務﹔卷十四物産﹔卷十五藝文;卷十六志餘。該書廣徵乾隆以前諸使記錄﹐旁及百家記載﹐取材詳博﹐很有參考價值。,

周煌是書於乾隆廿四年(1759)完成後即奏進﹐被命以武英殿聚珍板印行。現有乾隆廿四年的潄潤堂木刻本。商務印書館1936年收入《叢書集成初編》(本書引文據此)。《台灣文獻叢刊》第293 種包含《琉球國志略》等二種(作者:周煌﹑趙新)。台灣大通書局也於1984年印行該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出版《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彙編》﹐則於中﹑下兩編分刊《琉球國志略》(上﹑下)。

●《使琉球記》[(清)李鼎元]
《使琉球記》是清嘉慶五年赴琉球冊封副使李鼎元的記錄。李鼎元(1750-1805)﹐字味堂(一字和叔)﹐號墨莊﹐四川綿州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歷官至兵部主事。乾隆五十九年(1794)琉球中山王尚穆薨﹐世孫尚溫於嘉慶三年(1798)遣使表請襲封﹐次年清廷派遣翰林院修撰趙文楷為正使﹑內閣中書李鼎元為副使。使團舟於嘉慶五年(1800)五月初七出五虎門﹑十二日進那霸港﹔十月二十日揚帆出那霸港﹐十一月初二入五虎門。

李鼎元歸國後﹐編撰了《使琉球記》六卷。《使琉球記》一書﹐以日記體裁詳記使琉始末﹐間或引用前使之記錄。其中詳述經海路出使琉球而經釣魚臺情形﹐及進行“酬神祭海”之儀式。該書鋪排扼要﹐史事雖詳而文字簡煉。卷首均標“欽命冊封琉球副使 賜正一品麟蟒服 內閣中書﹑前翰林院檢討 綿州李鼎元撰”。

《使琉球記》有嘉慶七年壬戌歲春師竹齋藏板印書﹐該年即其成書年代(1802)。《台灣文獻叢刊》第 292 種《清代琉球紀錄集輯》共收清代冊封琉球“使錄”及有關文獻十二種﹐包括張學禮﹑汪楫﹑徐葆光﹑周煌等書及李鼎元的《使琉球記》。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續編(上冊)》﹐據清光緒間上海著易堂鉛印本重刊。本書引文所據為嘉慶刻本。

●《暹羅國路程集錄》[(清)越南宋福玩﹑楊文珠]
《暹羅國路程集錄》為越南人宋福玩﹑楊文珠所撰。宋福玩﹑楊文珠是越南阮朝大臣﹐據《大南實錄》正編第一紀(卷三十九)嘉隆八年十二月條載﹕“命宋福玩﹑范景講﹑楊文珠﹑武允愜﹐充兩使部正副使如暹”。使團在次年即嘉隆九年(清仁宗嘉慶十五年﹐1810)由暹羅(泰國)返回越南﹐宋福玩﹑楊文珠在是年七月進呈《暹羅國路程集錄》﹐標明“正使欽差屬內該奇臣宋福玩﹑副使侍內參論臣楊文珠稽首頓首百拜”云云﹐並寫明所進物有“拙畫圖本一集﹑水陸路程一本”。

全書含以下六種路程﹕陸行上路﹐陸行下路﹐涯海水程﹐洋海水程﹐洋海縱橫諸山水稱﹐海門水程。其所包括的地域為越南南圻後江以西部分﹑柬埔寨西北部﹑暹羅全境﹑暹屬馬來半島﹑暹羅灣沿海島嶼﹐以及馬來半島西岸部分島嶼(如布吉島﹑檳榔嶼)﹐是為探索十八﹑九世紀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交通史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同東南亞的海路交通研究也不無助益。

《暹羅國路程集錄》由香港學者陳荊和於1959年在越南順化大學發現。1966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研究所東南亞研究室出版了陳荊和的編輯﹑注釋本。可惜原畫圖本一集已佚﹐未能合刊。該書前有陳荊和文〈《暹羅國路程集錄》解說 ― 其編撰動機及內容〉﹔後有陳荊和﹑木村宗吉合作的〈《暹羅國路程集錄》地名檢音及註釋〉﹐其語彙含越語﹑泰語﹑馬來語和漢文對照﹐允稱方便。本書引文即據1966年香港中文大學刊印版。

●《海錄》[(清)謝清高]
《海錄》由謝清高口述﹑楊炳南記錄整理﹐成於清仁宗嘉慶二十五年(1820)。謝清高(1765-1821)﹐廣東嘉應州程鄉(今梅縣)人。他在十八歲時即出洋謀生﹐隨外商海船遍歷南洋群島和世界各國﹐歷經各種艱難險阻﹐又苦學外國語言﹐遍訪各島嶼﹑城寨的風土﹑人情及物産。在海外十四年後﹐清高因雙目失明而返回廣東﹐旋流落澳門靠口頭翻譯維生。嘉慶二十五年(1820)﹐他恰逢同鄉楊炳南(字秋衡﹐後於道光十九年中舉)﹐與之過從甚密﹐遂向其口述親身見聞,由楊炳南筆受﹐取名《海錄》﹐於同年底刊行問世。

《海錄》分上﹑中﹑下三卷﹐所記自中國南海﹐經南洋(東南亞地區)至小西洋(印度等南亞﹑西亞地區)﹑大西洋(歐洲﹑美洲地區)﹐共計近百個國家或地區。其涉獵廣泛﹐資料豐富﹐是近代以前不可多得的中外交通史名著。

該書舊有《海外番夷錄》本﹑《海山仙館叢書》本﹑《舟車所至》本﹑《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及呂調陽﹑謝雲龍等不同重刻本。193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馮承鈞《海錄注》(中華書局1955年﹑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重印)。2000年﹐北京商務印書館又出版安京的《海錄校釋》。本書引文據中華書局1955年馮承鈞《海錄注》版本。

●《洋防輯要》[(清)嚴如煜]
《洋防輯要》的編纂者嚴如煜(1759-1826)﹐湖南漵浦人﹐字炳文(一字蘇亭)﹐號樂園(一說字樂園)。曾為湖南巡撫幕僚﹐授陝西洵陽知縣﹐遷定遠廳﹑潼關廳同知﹐升漢中知府﹑陝安兵備道﹑貴州按察使﹐復調陝西﹐卒於任。他曾在兩廣總督手下參與籌劃海防事宜﹐因有《洋防輯要》之編纂。鴉片戰爭前後﹐歐﹑美勢力日漸東擴﹐故一批海防論著紛紛面世﹐如薛傳源的《防海備覽》十卷﹑道光十八年(1838)刊印的嚴如煜《洋防輯要》二十四卷以及稍後俞昌會的《防海輯要》十八卷。這些著作與明鄭若曾的《籌海圖編》類似﹐均屬具有官方背景的綜合性海防資料彙編。其中許多內容﹐包括航海針經記載﹐與鄭氏著作均有明顯的繼承關係。嚴氏另有《苗防備覽》﹑《三省邊防備覽》﹑《漢中府志》﹑《樂園文鈔詩鈔》等著述傳世。

該書凡二十四卷﹕卷一為十二幅“總分直省海疆圖說”﹔卷二﹑三輯錄清代以來水師管理﹑出海民船管理的相關文件﹐及各省水師分防編制﹑水師人事管理﹑沿海府州縣概況等資料﹔卷四至卷八分別為直隸﹑山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輿地考”(輯自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至卷十五分別爲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防海略”(輯自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十六“沿海形勢總略”﹔卷十七“策略”﹔卷十八“風潮占驗”﹔卷十九“操練水師略”﹔卷二十“水戰籌”﹔卷二十一“兵器籌”﹔卷二十二“海運舊制”﹔卷二十三“鹽務”﹔卷二十四為“洋夷市貢”。本書所引﹐據道光十八年的刊刻本。

●《續琉球國志略》[(清)趙新]
趙新(1806-1876)﹐字又銘﹐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咸豐二年(1852)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總纂。同治三年(1864)﹐琉球中山世子尚泰遣使奉請封表﹑疏。同治五年(1866)﹐清廷頒封王尚泰詔﹕“特遣正使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齎詔往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同治五年六月初九日放洋﹐二十一日抵那霸港收泊;同年十一月初十回航登舟﹑自那霸港開洋﹐十五日至四嶼寄椗。

趙新歸著《續琉球國志略》。按周煌撰《琉球國志略》後﹐有嘉慶十三年(1808)封使齊鯤﹑費錫章合撰《續琉球國志略》六卷;趙新所著乃續齊﹑費二人之作而撰﹐志嘉慶十三年以後至同治五年事。是編凡二卷﹐另有首卷。首卷列御書﹑詔敕﹑諭祭文;卷一分表奏﹑國統二目;卷二分封貢﹑典禮(詳前“續志”)﹑學校﹑政刑(詳前“續志”)﹑官制﹑冠帶簪衣制﹑府署﹑祠廟(詳前“續志”)﹑風俗﹑人物﹑物產(詳前“續志”)﹑針路﹑靈蹟等十三目。卷首署“詹事府右贊善臣趙新恭輯”。該書也是研究琉球國歷史沿革﹑山川物產﹑風土人情和中琉關係﹑航海交通諸方面的珍貴資料。

《續琉球國志略》有“光緒八年(壬午)秋八月 侯官郭柏蔭序”﹐應刻於1879年。《台灣文獻叢刊》第293種《琉球國志略》﹐包括周煌《琉球國志略》及趙新《續琉球國志略》兩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影印光緒八年刻本。本書引文即據此版。

●《更路簿》[(清中葉後)海南船民]
近代以來,在海南各地搜集了許多沿海漁民編寫或抄傳下來的《水路簿》或《更路簿》。和古代閩、浙等地流行的針路簿不同,這批更路簿主要乃由海南島赴西沙、南沙群島等的航行指南,是為中國很早就發現、開拓了南海諸島的明證;然其中也有部分從海南島至南洋各國的航程記錄,故本書也酌情收編。輯入本書西洋針路部分的海南「更船簿」,包括蘇德柳《更路簿》、王國昌《順風得利》、麥興銑《注明東、北海更路簿》、李根深執《東海、北海更流簿》等。它們的編撰者多佚名,只有傳抄或存藏者的姓名,始纂時間也難以完全確定,大致從清代前期以後至中華民國時期。

搜集這批更路簿約開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參與的單位有:廣東省博物館,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華南師範學院地理系,海南省博物館等等。上述數種更路簿曾分別刊於下列著作:廣東省博物館1975年油印本;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1977年;華南師範學院地理系1981年油印本;韓振華主編《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

1987年,廣東省地名委員會編《南海諸島地名資料匯編》由廣東地圖出版社出版,不僅收入上述四種著作,另還編輯了其他七種更路簿或地圖:許洪福抄本《更路簿》,郁永清藏抄本《定羅經針位》,林鴻錦抄本《更路簿》,蘇德柳﹑盧洪蘭﹑李魁茂﹑彭正楷等《水路簿》綜述,蒙全洲口述《去西、南海水路簿》,陳永芹抄本《西﹑南沙更簿》,符宏光填繪《西﹑南沙群島地理位置圖》(1935年)。除此之外,已經搜集或散見各地的更船簿尚有:陳貽愛藏本《更路簿》,蘇承芬抄藏本《南海更路簿》,鄭慶能抄本《瓊島港口出入須知》,鄭慶能抄本《廣東下瓊更路法錄》,鄭慶能《更路志錄》,韓健元﹑齊見德口述《我的行船經驗》,韓健元﹑齊見德口述《航海和捕撈經驗》,韓健元﹑齊見德口述《更路經》,《南海更路經》,《南海更路簿》,《順風東西沙島更路簿》,等等,有待我們繼續編集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