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胡維弘教授(1931-2013)為網主同窗倪桂芳的外子,為人正直豁達,學術造詣良深,茲錄相關文章以示緬懷之情]

斯人已去,琴聲依舊
―深切懷念廈門大學生物學系胡維弘老師

 
2013年10月9日,在這美好的秋月裏,一位智者、長者、親者卻永遠離開了我們。“沒想到這麼快……”胡維弘老師生前的好友鄭文竹教授回憶道,仿彿昨日還與胡老在一起談笑風生,現今卻斯人已逝。胡維弘老先生走得很平靜,甚麼也未曾帶走,卻留下了很多很多……

忠誠執教 兢兢業業六十載

1931年,胡維弘出生於上海。195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的他被分配到廈門大學工作。這一幹就是60年。學校開設工農預科班時,他曾講授高等數學。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又承擔動物生理學、免疫生物學等重要課程的教學任務。高水平的教學質量,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贏得了師生的高度讚賞。文化大革命後,正值百業待興之時,他又主動承擔起生命科學學院教師的英語補課及輔導工作,為教師外語語種的轉型,英語水平的提高,做出積極、無私的奉獻。

為提高我國免疫生物學教學科研水平,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胡老編著、出版了反映當時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免疫生物學》教材。該書不僅被我國多所重點大學和醫學院校多年使用,更在國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獲得了廣泛的讚揚。

作為訪問學者,胡老曾兩次前往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開展免疫生物學研究,回校後又主持參加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用嚴謹、科學的證據,證明了各類茶葉在腫瘤預防和治療中的作用。

幾十年來,胡老兢兢業業,把畢生精力奉獻給國家的教育事業。

助學獎教 匿名捐資傳播大愛

退休後的胡老雖然不再承擔教學工作,卻仍心繫教育。他曾多次對自己的友人說,“你們受過文革的苦,應該更知道教育的重要和可貴,若有機會就該幫助更多的人。”在胡老的牽頭下,多項獎學獎教金被用於支持教育事業。胡老的愛人倪女士說:“他對學生真的是非常愛。”說着說着,倪女士的眼中便泛起了淚光。其實,胡維弘與倪桂芳伉儷很早就開始資助學生,他們經濟本不寬裕,有段時間還比較困難,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他們生活依然儉樸。更為令人感動的是,胡老堅持要匿名捐助,所有接受過他資助的學生,有的甚至和他成為了朋友,但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是胡老當年資助了他。倪女士說:“其實現在做好事留名也是司空見慣的,但是老胡覺得不能傷害了受助學生的自尊心,不要讓他們見到我們時心裏覺得欠了我們甚麼的。”

“其實我一直都不知道資助我們的人是誰,直到上個月知情人給我們打電話……”張秀麗正是當年胡老愛心助學的多名學生之一,現在,她已是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的輔導員。張秀麗說,胡老的資助極大地緩解了她當時的生活壓力,使她能夠有時間和精力更專注於學習。“那時候覺得世界特別美好,無論在甚麼困境中都會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在校期間,張秀麗學習成績年年都名列前茅,“不能辜負好心人的幫助”。然而,胡老的資助對張秀麗而言並不止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他改變了張秀麗後來的生活軌跡。心懷感恩的張秀麗1999年果斷報名參加了全國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用自己的所學幫助寧夏三合鄉的學生們,並將當時微薄的補貼也全數獻出,將大愛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現在,張秀麗選擇成為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的兼職心理諮詢師,用更大的能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低調的胡老選擇匿名資助貧困學生,這份愛,雖無名,卻也無量。胡老用自己的愛感染了受助學子,也讓這份愛走向更高、更遠的角落,像陽光驅散陰霾,困難、寒冷都漸漸消散。

如痴如醉 因京劇與朱鎔基結緣

2001è��è��广å�ºæ¼�å�º.jpg2001年芙蓉廣場演出
2007å¹´å��æ��ä¸�æ�±é��å�ºå�¨å�¦é�¨.JPG2007年4月與朱鎔基在厦门

胡老雖是生物系的教授,可退休後竟選擇開設“京劇學習與欣賞”選修課。原來他從八歲起迷戀京劇已有七十幾個年頭,是個不折不扣的老戲迷。

胡老因京劇結了不少奇緣。他與夫人倪女士便是因戲結識。2006年,朱鎔基來到廈門,此間胡老唱戲,朱鎔基伴奏,其樂融融,這也成為胡老最珍貴的記憶之一。

胡夫人說,胡老對京劇“真是如痴如醉”,確實如此,胡老的內心純粹如赤子一般,難怪對京劇也能愛得如此投入,不摻雜質,很多人評價他是個“老小孩”。胡老經常給人免費伴奏,有一次,胡老在台灣給人拉琴伴奏還不收錢時,那人十分驚訝,因為當時請個琴師可是很貴的。胡老幽默地說道:“還是社會主義好吧”。

2012å¹´5æ��中æ��æ��æ��ï¼�å��å�°ï¼�.jpg 2012年5月中文有戲(後台)

2013年中æ��æ��æ��å��å½±.jpg2013年中文有戲合影

作為廈大話劇社曾經的負責人,胡老主持排練了多個劇目並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上世紀60年代,他還帶話劇社到前線慰問,也曾多次應邀請參加許多重要的外事活動,為廈大贏得了榮譽。

胡老曾經提說要捐贈器官。2009年,胡老與廈門市中國紅十字會簽訂了器官捐贈協議。但最後因為疾病的原因未能如願,想來這也是他今生的一個遺憾。“他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鄭文竹盛讚道。

如今斯人已去,琴聲依舊。胡老的學生李金洋說:“對於京協的同學而言,胡老師首先是一位智者,他為我們傳授着京劇的技藝與生活的智慧,同時他也是一位長者,一位親者,凝聚了一群沒有血緣的兄弟姐妹。我現在真的很後悔大四時沒有多陪陪老爺子,再也沒有機會了。”

(學生記者 丁月婷、李霽蓉)

[原載《廈大老年報》2014年1月1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