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達:「世界文明與歷史思惟」課程大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128634/
来自: lonestarstar(孤星星) 2011-09-04 13:09:29
這是張廣達院士100學年度上學期在TW National政治大學為大學部博雅班學生開設的新課程。分享過來,以饗豆友。

100-1博雅班通識課程「世界文明與歷史思惟」
教學大綱(初稿)
1. 開課兩週之內徵求同學意見,將依據同學意見修訂大綱初稿爲定稿
2. 定稿中將開列課下指定必讀量、課堂討論時間、考察本課程的學習成績而需要上交三次小型作業的時間
(本稿得到巴黎現代東方語學院汲喆博士的大力協助,深致謝忱)

提綱:
週    次    課程內容
第 1 週  緒論:關於本課程的目的與講授方式
第 2 週  歷史思惟教育與啟迪同學培育開創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相關性
第 3 週  古代世界中經歷「軸心時期」的文明
第 4 週  古代世界中經歷「軸心時期」的希臘城邦
第 5 週  基督教的起源和傳播
第 6 週  四~十三世紀中華世界的分裂與再統一
第 7 週  十二世紀的地中海世界:一個內海三種文明
第 8 週  西方的變革時代的來臨:十四至十六世紀西方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 9 週  新航路的發現移民和殖民
第 10 週 文藝復興運動的最終表現:十七世紀西方的科學革命
第 11 週 中國傳統時代的科學與技術的性質
第 12 週 十七世紀末開始的高舉理性大旗的歐洲啓蒙運動
第 13 週 現代資本主義發生學
第 14 週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
第 15 週 自然科學影響下十九世紀人文學科的發展
第 16 週 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世界的變化
第 17 週 二戰以來的一些思想潮流
第 18 週 到二十一世紀之初的當代史發展

第一講   緒論
1. 關於通識課程(the liberal-arts curriculum)中的「世界文明與歷史思惟」
大學中設置的通識課程,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一)人文知識(the humanities: literature, language, philosophy, the fine arts and history);
(二)數理與生物學科知識(mathematics,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三)社會科學知識(the social sciences)。
本課程屬於(一)的組成部分。

2. 本通識課的講授內容
1897-1898 年間,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Tahiti)完成了他的一幅舉世聞名的油畫。高更在這幅鉅製(139.1×374.6 cm)中繪出了一系列象徵性圖像,在這幅繪畫的左上角留下了這幅傳世名畫的題目:
“D’où venons-nous ? Que sommes-nous ? Où allons-nous ?”
D’où venons-nous ? / Where do we come from? /我們從哪裏來?
Que sommes-nous ? / Who are we? / 我們是誰?
Où allons-nous ? / Where are we going? /我們將去哪裏?
請大家上網找一找高更的這幅名畫。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Paul Gauguin, 1897–1898
oil on canvas, 139.1 × 374.6 cm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向何處去?
數千年來,對這些問題的追問與答覆,幾乎奠定了整個西方古典哲學的基礎。今天的歷史學能為這些問題提供新的答案嗎?和思辨內求的哲學家相比,歷史學家似乎更傾向於相信:只有對我們自身的生活和他者生活的「世界」做歷史性的把握,才更能理解我們作為「人類」一員的本性以及我們的「命運」。在多重的時間(從事件、局勢到結構性的長時段)和空間(從家庭、社區、社群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種族)的交錯當中,人類創造了層層累積、紛繁多樣的文明。不同的我者與他者的文明要素,以不同的方式和強度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2009 年過世的波蘭哲學家、政治思想史家萊謝克‧ 柯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有句話曾被人們廣為傳頌。他在1896 年的一次講演中説:「我們學習歷史,不是爲了要知道如何行事,或如何成功,而是要知道我們是誰?」稍早,法國作家Jean Duché 在他的五卷本《世界史》(Histoire du monde, 5 tomes, Paris: Flammarion,
1958-1966) 的序言中,也以複數的主語「我們」再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向何處去?
所不同於高更的是,這裏的追問,將「我們究竟是誰?」擺到了第一位。這種追問超越了一己的私人故事和短瞬的眼前局勢。這種追問提供了恢宏的多重時間與空間視域(horizon),旨在建立對人類文明的通識。這種通過歷史理性建立的歷史通識,有助於立志思考「我們向何處去?」的行動者更加堅定其意志,在公共生活中進一步運用歷史思惟做出判斷和選擇。簡言之,歷史的思惟有助於我們理解日常實踐、建構自我認同的基礎。

本課程在18 週內上課54 學時。要在這麼有限的學時之內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將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在雅斯貝斯(Karl Jaspers) 提出的「軸心時期」(或譯「樞紐時期」/ the axial period)突破以後人類文明的一些最重要進展之上。

關於「軸心時期」或「樞紐時期」,大家可能已經有所瞭解。1949 年,雅斯貝斯提出,西元前600 年至西元前後的數百年間,在地球上的若干文明地區,發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突破。在此期間,歐洲、印度和中國分別產生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並為各自的文明奠定了基礎。In his book, Socrates, Buddha, Confucius, Jesus, Jaspers described these four as ‘paradigmatic individual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ove (loving your neighbor) was universal.

從「軸心時期」至今,就時間計算,人類文明已經經歷了兩千六百餘年。本講作爲緒論,擬在同學們在中學期間所學的歷史課程的基礎上,對「軸心時期」以來兩千六百餘年的人類文明歷程做些必要的複述。

3. 本通識課的講授方法
從高中剛剛升入大學部或升入大學部不久的青年學子們應該儘早轉變中學時期的被動學習方式。本課程將把同學們從只是習慣於讀教科書、背筆記、關心考試分數的心態中驅逐出來。

研究歷史與研究自然現象在方式方法上大大不同。任何時代都存在著時代的思考精神。歷史學家建構的文本多由三部份組成:(一)史實的說明,或曰歷史的敘事(narrative),(二)解讀的架構,(三)意義的詮釋。在歷史學家的整體表達(presentation)的任何部份,歷史學家都無從排除主觀因素。歷史思惟關注的正好是人類對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的思考,特別是行爲與思考的互動,或者說,行爲與思考的相互作用。

本課程將促使同學們自覺地及早學會獨立思考。1981-84 年出任臺灣大學校長的虞兆中先生說過,作育英才的關鍵在於啓迪大學生的創造力(虞兆中《臺大與我》,頁292)。

第一講閱讀書目(※表指定閱讀)
※雅斯貝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魏楚雄、俞新天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頁3-35 (緒論、第一章軸心期、第二章世界歷史綱要)。
附參考書目:Shmuel .N. Eisenstadt et al. (eds.) 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第二講   歷史思惟教育與啟迪同學培育開創能力、提高文化脩養的相關性人們今天面臨的職場挑戰
1. 通識教育或者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通常簡稱作liberal education,或稱 general education),起源甚久。在中國古代,就有所謂“六藝"。在儒家,所謂“六藝",一説是禮、樂、射、御、書、數,一説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後世歷代大儒多有治學的論述。在西方,在十二世紀,七門學科被定為中世紀上層教育的基本課程,這七門學科是Grammatica,Rethorica,Dialetica,Musica,Arithmetica,Geometria,et Astronomia。其後,這一人文教育所強調的重點隨時代的演變而有所不同。及至現代,通識教育的主旨在於補充專業化之不足,補救學科設置之不當,或因過於專門化而導致學生知識面狹窄以及對人文價值關懷不足。二戰後,美國哈佛等名校再次強調liberal education,美國許多大學也將設置通識教育視為現代大學教育的基礎。今天,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迅猛發展,訊息急劇增殖,在學生配備一台電腦就相當於擁有一座e-圖書館的情況下,世界上越來越多地區的大學重視在本科課程中設置通識教育或博雅教育,旨在強化(intensively)培育學生日益專精於本學科訓練之同時,也不忽視廣泛(extensively) 開擴學生的視野, 在為他們增補必要的輔助性學識(subsidiary knowledge)上有所助益。

今天,人們生活在以數位化資訊爲先導的智識型社會。培養人才,不能只顧及學生個人的專門技能的進修, 而不注意培養學生關懷現實、探索未來的能力。數理化工程、生物醫學的進展有待與人文、社會科學互動, 自然科學的一枝獨秀不利於社會的均衡發展, 不利於人文精神的發揚和人類基本價值的追求與提升。提高各個專業的同學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與綜合判斷能力,重視內在文化修養(an inward enrichment),通過歷史思考以瞭解現代社會規範,培育與現代化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人文價值意識,是生活在現代化社會的需要。

2. 同學們是在台灣成長的。目前都是大學部的同學,但是要開始培養以賽亞‧伯林 (Isaiah Berlin) 所論證的現實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生當反思性現代化時代(reflexive modernization)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時代。在這樣的空間和時代成長的青年,應該在大學學習期間就清醒地認識到關係此生的最重要一點是:著眼於未來,及早建構自己的實力並在自己見長的場域(field)培育自己的實際本領。不管畢業後是就業,還是走研究道路,都應及早打好根底。

在今天,東西方面臨的現實沒有根本性的差別。所以,本課程對同學們提出早日讓自己成熟的問題。要成為一個成年人,就需要及早自覺確立自己的方向,脫離若明若暗乃至於渾渾噩噩的狀態。當今社會學從應對社會現實的挑戰和勝任未來職場的競爭著眼,對所謂「文化資本」有重要論述(Pierre Bourdieu)。生在擁有一部iPad 就等於駕馭了一座圖書館的資料數位化時代,同學們不僅在校期間不能輸掉個人的the educational race,而且應該參照自己未來就業的可能優勢,運用自己在學校和在社會積累的「文化資本」,盡最大努力來開創一番事業,並在自己事業有成之後實現自己的價值取向──反饋社會。

同學們或許已經知道從網上流傳的所謂「比爾‧蓋茨對青年學子的十一點勸告」(比爾蓋茨的11 條人生箴言/ Bill Gates’ 11 Rules to live by that students do not learn in school),或許也讀過了喬布斯(Steve Jobs)2005 年在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上十五分鐘的演說或看過該演說的Youtube,不知你們各位對之做何感想。

同學們入學後即將分別從事不同專業的訓練,但是,大家即將面臨共同的一點考驗,就是在專心致志掌握專業知識,既與自己的專業不再隔越、也沒有忽略儘可能擴充自己大面上的知識之同時,儘快融會貫通所學得的基礎知識,儘快使自己熟能生巧。

什麼是融會貫通,宋代大學者朱熹對之有很好對論述。牛頓也留下了人們熟知的看蘋果落地而導出萬有引力的故事。同學們應該使自己儘快體認什麽是「突入知識學的新境界」(epistemological break, Louis Althusser, 1969),建構個人「致知的本領」與「默會的知識」(tacit knowledge) (博藍尼「個人知識」,第一、二編)的極端重要性。特別是我們現在生活在反思性現代化社會,而今又邁入數位元元資訊社會,培育自己開創能力的智慧(intellectual capacities)這一訓練無比重要。

第二講閱讀書目
※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以學術爲業〉,收在韋伯著 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北京:三聯書店,1998,頁17-53。
附參考書目:邁可‧博藍尼(Michael Polanyi)著,許澤民譯,《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商周出版,2004。前言、第一章、苑舉正〈博藍尼《個人知識》簡介〉、許澤民〈譯者序博藍尼與個人知識〉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生活在後傳統社會中〉,收入《自反性現代化:現代社會秩序中的政治、傳統與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72-138。
皮耶‧布赫迪厄華康德 「反思社會學的論題」(芝加哥研討班)
皮耶‧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的實踐」(巴黎研討班)
以上兩文收於皮耶‧布赫迪厄 (Pierre Bourdieu)、華康德(Loïc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臺北:麥田,2009,頁107-320、頁321-376。

第三講   古代世界經歷 「軸心時期」的中國
1. 中華文化的黎明與在東方世界的發展
2. 中國的春秋時代(770 B.C.- 476 B.C.)與戰國時代(475 或403 B.C.- 221 B.C.) 秦的統一、中國的王朝體系 (221 B.C.-1911 A. D.) 、中國古代專制國家和文官制度、皇權下的禮制與政教、中國傳統社會的編戶齊民、中國皇權下的四民社會
3. 中國前近代史的理論問題
第三講閱讀書目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作者自序,臺北:時報出版,2009,頁5-10。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臺北:英文漢聲出版,2006,頁47-90(第二章),頁91-142(第三章)。

第四講   古代世界經歷 「軸心時期」的希臘城邦
1. 早期希臘 (800 B. C.- 480 B. C.)、希臘神話、早期城邦 (Archaic Polis)、雅典
2. Solon(去世於西元前 559 年)的立法、西元前507年Cleisthenes /Clisthenes的改革
3. 雅典稱雄時期(479 B.C.-431B.C.) 、雅典民主的誕生、誰是雅典的公民、公民享有的民權(civil rights)與宗教權(religious rights)、由諸神和劇場凝聚起來的雅典公民的世俗生活與宗教生活、雅典的保護神Athens雅典的Parthenon神殿、神殿建築所體現的追求完美、雅典的節慶日、運動項目、雅典的外僑(métèques)、雅典的奴隸
4. 古典希臘 (classical Greece) 的黃金時代Clisthenes (約 494 B.C.-429 B.C.) 的政績、古典希臘時期的藝術、古典希臘時期的戲劇Odeon 劇場
5. 古典希臘時期的哲學:蘇格拉底 (Socrates 470 B.C.-399 B.C) 柏拉圖(Platon 427 B.C.-347 B.C)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B.C.-322 B.C)
6.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東征、希臘化時期的東西文化接觸
第四講閱讀書目
※傅佩榮,《西方哲學史》,古代哲學部份,頁6-94。

第五講   基督教的起源和傳播
1. 基督教的起源:希臘化時期和古羅馬時期希伯來信仰、希臘哲學、西亞其他宗教思想(如gnosis)之衝突與融合、耶穌生平、耶穌時期的巴勒斯坦和羅馬帝國、新約的成書
2. 基督教的傳播:最早相信耶穌即是基督/救世主的信徒、聖保羅、基督教作爲救世宗教之漸次得勢、基督教的大致傳播經過、從建立教堂到284-476年建立基督教會、期間的屢受迫害、基督徒的信念之日益堅定、蠻族入侵、塵世混亂和聖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3. 如何解釋基督教的最終成爲普世性宗教
4. 基督教三系:天主教(Catholic)、東正教 (Orthodox)、基督教/新教 (Protestant) 的演變
第五講閱讀書目(待補)

第六講   四~十三世紀中華世界的分裂與再統一
1. 雷海宗(1902-1962)通過比較中國史和世界史而提出中國歷史具有獨一無二的延續性和兩大週期(雷海宗「斷代問題與中國史的分期」、雷海宗「中外的春秋時代」,1941年)
2. 律令制下的隋唐盛世、隋唐王朝的五個特徵
3. 唐宋變革、宇野哲人基於中國哲學史研究而提出的唐宋時代觀(1914年) 、內藤湖南的文化史視野下的唐宋時代觀(1922年)
4. 兩宋時期的文化昌盛書院 道學/理學印刷術
第六講閱讀書目
許倬雲論中古後期和近古中國的特色 (許倬雲《萬古江河》第五章;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古歷史上的內外分際》,作者自序、第十章唐代的中國、第十二章宋代-列國體制下的中國)
余英時論宋代士大夫的主體意識的成長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自序一、自序二、上篇通論 第三章)

第七講   十二世紀的地中海世界──一個內海 三種文明
1. 東部拜占庭的東正教文明
2. 西部天主教的封建制文明
3. 622 年崛起的阿拉伯穆斯林文明阿拉伯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其科學知識的西傳歐洲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傳回歐洲
爲什麽有十字軍東征?
地中海世界的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
威尼斯的地位和作用、馬可波羅爲什麽從威尼斯東來
近年西方學者關於封建制度的新見解
第七講閱讀書目(待補)
附參考書目:Elizabeth A. R. Brown, The Tyranny of a Construct: Feudalism and Historians of Medieval Europe, i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79 no.4 (Oct., 1974), pp. 1063-1088. (一個概念的暴政封建主義與歐洲中世紀史學家)
Susan Reynolds, Fiefs and vassals : the medieval evidence reinterpre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1994, 560pp. (封建主義、領地與封臣)

第八講   西方的變革時代的來臨──十四至十六世紀西方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 義大利和Flanders地區知識階層的思想新動向:不拋棄上帝,但開始對人自身更感興趣。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的視野及其對古典時代的頂禮膜拜
文藝復興的一個主要策源地──以Florence 爲典型例證
藝術新題材、繪畫、雕刻、建築、大學、印刷術
文藝復興運動從義大利向歐洲其他地區的擴展歐洲大約從1580 年到1630 年的這段歲月和莎士比亞、蒙田等人等名字聯結在一起
2. 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加爾文):加爾文主義在歐美地區的影響、反宗教改革
3. 歐洲近代城市的興起
第八講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Europ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第一章〈偉大的傳統及其衰落〉,頁1-27。
※托尼(R. H. Tawney)著,趙月瑟、夏鎮平譯,《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有關宗教改革部份,並請參閱第十三講書目。

第九講  新航路的發現、移民和殖民
1. 新航路的探查與發現、印度洋貿易圈
2. 移民和殖民的開始、新大陸的經濟發展
3. 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
第九講閱讀書目
※羅伯特‧馬克斯著,夏繼果譯,《現代世界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頁61-91(第二章)、頁93-128(第三章)。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著,史建雲譯,《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頁1-11〈中文版序言〉、頁1-31〈引言〉。

第十講  文藝復興運動的最終表現──十七世紀西方的科學革命
1.西方近代科學的興起、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
2. 「天才的世紀」(the century of genius)的來臨:哲學上的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理性主義的先驅──培根和笛卡爾既是哲學家又是科學家,一身而二任、新的思惟方法引導的新的文化認知
3. 歐洲近代文明多元化的開端:(一)既遵循天啓的精神價值,又宗奉科學、訴諸理性;(二)既崇拜古典主義,又追隨Baroque風尚,人文思考與人文學科之向自然科學看齊、維科(Giambattista Veco)的文化史觀
4. 歐洲絕對主義專制王權(absolutism / absolute monarchy)的系譜
第十講閱讀書目
※懐德海(A. N. Whitehead)著,傅佩榮譯,《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臺北:立緖文化,2000,頁2-28〈第一章「近代科學的起源」〉、頁56-79〈第三章「天才的世紀」〉。
※何丙郁,《海納百川:科技發源與交流史》,臺北:聯經,1994,頁127-140〈第十二章「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發展」〉、頁141-152〈第十三章「文藝復興與近代科學的開端」〉。

第十一講 中國傳統時代的科學與技術的性質
1. 中國文化積累的巨量文獻、中國文獻承載的認同或歸屬記憶、對中國傳統文獻的評價
近年中國出土的簡帛文獻反映出來的中國古代有關天、地、人的象數方伎之學
2. 唐宋時期的科技發展
3. 李約瑟問題(the Needham Question)
第十一講閱讀書目
※何丙郁,《海納百川:科技發源與交流史》,臺北:聯經,1994,頁67-78〈第七章「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頁79-104〈第八章「唐宋的科技發展」〉。
※托比‧胡弗(Toby E. Huff)著,周程、于霞譯,《近代科學為什麼誕生在西方》(The Rise of Modern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isty Press, 2nd edition, 200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10,頁1-6〈導論〉、頁302-335〈第九章「近代科學的興起」〉、頁228-269〈第七章「中國的科學與文明」〉、頁336-337〈結語〉。
附參考書目:Dirk Bodde, Chinese Thought, Society and Science: The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e-Modern China,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陳天機:中國人的思考特色,陳天機《大自然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頁425-458(第十五章)。
陳方正,《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在西方》,北京:三聯書店,2009。
余英時 李約瑟問題 《上海書評》2010/3/1 此文是爲陳方正上書所寫的書評,又刊於《讀書》2009 年第3 期與該書序。
艾爾曼,《中國近代科學的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Benjamin Nelson, On the Roads to Modernity: Conscience,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s.
Selected Writings by Benjamin Nelson, edited by Toby E. Huff. Totowa, N. J.: Rowman and Littlefield, 1981.

第十二講  十七世紀末開始的高舉理性大旗的歐洲啟蒙運動
1. 啓蒙時代的「哲人」(“philosophes”)的共同話題,他們對理性、進步的信仰
以批判性思惟(critical thinking)取代神話性思惟(mythical thinking)作爲“a cultural project”。啓蒙思想的傳播及其強調運用理性於公、私領域、提倡科學或實用知識、批判現存秩序、容忍人道主義司法正義伏爾泰的“crush infamy”
2. 啓蒙運動沒有統一的政治理論,但有一系列的政治信念“開明專制”(enlightened despotism),環大西洋的革命(1776年的美國的革命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是這些信念的實踐。頭腦的解放使法國人開始了對”舊制度”(l’Ancient Régime)的批判、第三等級、人權宣言歐洲從絕對主義國家系譜的人治走向近代主權國家的
法治
3. 伊曼努爾‧康德的號召:“Sapere Aude! / Dare to know!”
4. 社會之科學在啓蒙運動中的產生
第十二講閱讀書目
※康德著,李明輝譯,〈答「何謂啓蒙」之問題〉(1784 年9 月30 日),見李明輝,《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2002,頁25-35。
※參考福柯《什麽是啓蒙》(1982 年) 一文, 可從網上檢索李康的譯文.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梁永安譯,《啓蒙運動:一個詮釋》(The Enlightenment: An Interpretation, 1966 ) 上卷《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The Rise of Modern Paganism)、下卷《自由的科學》(The Enlightenment: The Science of Freedom),臺北:立緒文化,2008。請只翻閱緒言部份。
附參考書目
帕爾默、科爾頓、克萊默著,孫福生、陳敦全、何兆武譯,《歐洲崛起:現代世界的入口》,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帕爾默、科爾頓、克萊默著,陳敦全、孫福生、周穎如譯,《啟蒙與大革命:理性與激情》,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諾貝特‧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著,王佩莉、袁志英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卡西勒(Ernest Cassirer)著,李日章譯,《啟蒙運動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臺北:聯經,1984。另一譯本;凱西爾(Ernest Cassirer)著,顧偉銘等譯,《啓蒙哲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施密特(James Schmidt)編,徐向東、盧華萍譯,《啟蒙運動與現代性:18 世紀與20 世紀的對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第十三講   現代資本主義發生學
1. 重商主義的前期和後期、工業技術的進步;蒸汽機也成為變革世界的引擎經濟起飛、1760年代產業革命的開始、1815-1848年歐洲的社會轉型
從統計數字看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以曼徹斯特的棉紡織業爲例:工鑛中的女工與童工
1840 年代的歐洲工業佈局、1848 年的歐洲革命無產階級與社會主義
2.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考察、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於倫敦
3. 韋伯對資本主義的考察《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考察方法與侷限
4. 對一個半世紀以來的馬克思主義興衰的研究(Leszek Kolakovsky,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published in 1978)
5. 從另 一角度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Karl Po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s, first published in 1944)
第十三講閱讀書目
※安東尼‧吉登斯(A. Giddens)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臺北:遠流,1989 年。《新橋譯叢》5
※馬克斯‧韋伯著,蘇國勛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2004。

第十四講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
1. 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與依附理論
2. 民族主義歐洲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幾種不同道路(Liah Greenfeld)
3. 東方問題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
4. 民族獨立給亞、非、拉殖民地帶來的是解放還是混亂當代世界的民族問題
參考書目
里亞‧格林斐爾德(Liah Greenfeld)著,王春華等譯,《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等五條道路》,上海:三聯書店,2010。

第十五講   自然科學影響下十九世紀人文學科的發展
1. 社會學的誕生與實證主義的發展從簡單社會到複雜社會,分類的無所不在分類的符號效能
2. 英國的政治經濟學
3. 工業化歐洲的進步觀念:黑格爾、孔德
4. 達爾文主義斯賓塞與社會達爾文主義:以胡適改名爲例,看嚴復翻譯《天演論》對晚清思想界的影響
5. 十九世紀德國的歷史學近代史學規範的建立史學的分派
6. 二十世紀初文學現代主義的出現
第十五講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頁284-314〈第九章「進步的觀念:黑格爾、孔德、馬克思」〉、頁3 15-353〈第十章「達爾文與維多利亞時代的信仰危機」〉。
附參考書目:愛彌爾‧涂爾幹、馬塞爾‧莫斯著,汲喆譯,《原始分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米歇爾‧福柯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第十六講  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世界的變化
1.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社會和政治思想
2.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梁啓超的《歐游心影錄》
3.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和戰爭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
5. 美、蘇的崛起及兩大陣營的對峙
第十六講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頁509-543〈第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

第十七講   二戰以來的一些思想潮流
1. 二戰後初期的主要思潮
2. 1968年的激進思潮
3. 解搆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4. 進入世界體系的中國:傳統 vs. 轉變百年蹣跚中的現代中國
第十七講閱讀書目
※羅蘭‧斯特龍伯格(Roland N. Stromberg)著,劉北成、趙國新譯,《西方現代思想史》,頁544-582〈第十六章「反叛與反動:1968-1980 年」〉。

第十八講   到二十一世紀之初的當代史發展
1. 冷戰與共産主義的沒落蘇聯何以在沒有發生暴力革命的情況下自行解體?從安德烈‧祖波夫 (Andrei B. Zubov) 主編的兩卷本《二十世紀俄國史》(第一卷1894-1939年、第二卷 1939-2007年)看人類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初面對的意識形態演變動向
2. 西方取得全球優勢的歷史回顧:全球化的趨勢下文化的多樣與多元(th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lurality)、相異性(alterity)在不同文化接觸中的重塑與變造我者與他者
3. 大學與知識的破碎化、某些學術團塊、對人文學科取得基本認識的重要性
4. 面對反思性現代化世界、面對全球化趨勢的歷史思惟
第十八章閱讀書目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臺北:時報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