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12月,筆者撰寫了〈《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一文[1],主張《順風相送》成書於大約1593年,其初源應起於明漳州詔安人吳朴的《渡海方程》(撰於1537年)。所謂成書年代,指該書最後完成撰寫的時間。《順風相送》於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由坎特伯里主教、牛津大學校長勞德大主教(Arch. Laud)贈送給該校的鮑德里氏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則其編訂年代的下限自不會晚於1639。唯由慎懋賞《四夷廣記》(約作於1598或其後)、張燮《東西洋考》(刊於1618年)對其內容多有參擇來看,《順風相送》成書年代不會如是之晚。筆者擬於大約1593年,也有自己的理由,茲不贅述,本文專就其根源再作一番申論。
關於《順風相送》的作者,學友劉義杰等[2]認為是長年專司針盤的火長們不斷校訂的結果,絕非文人雅士能在書房中編輯而成的,並溯源於永樂元年(1403)奉使海外的尹綬編繪之《海道圖經》。誠然,中國歷史上許多發明都由勞動人民所創造,但大多都經文人記載或總結而得流傳。例如中國四大發明,造紙法經東漢蔡倫改善而馳名,火藥由唐孫思邈載於《諸家神品丹方》,活字印刷及指南針則因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的詳載而顯揚。
以本文所涉羅盤指導航海的針經而言,雖說肯定為中外火長們長期的經驗總結,唯自宋元以降無不經文人雅士著作方得以大傳於世,否則由鄉鎮文人幫助記錄後大多散失或佚名而傳抄民間。中國在宋代率先以羅盤指導航海,見於朱彧《萍洲可談》、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趙汝适《諸蕃志》、吳自牧《夢粱錄》、朱繼芳《航海》詩[3]。現存最早用羅盤干支法標示的針路記錄,出自元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明代出現、清代續抄的針經一類,也多由文人著作不斷加以介紹:明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陳侃等的《使琉球錄》,鄭若曾《籌海圖編》或《鄭開陽雜著》,鄭舜功《日本一鑒》,茅元儀《武備志》(刊載“鄭和航海圖”),慎懋賞《四夷廣記》,張燮《東西洋考》;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程順則《指南廣義》(最早記及釣魚嶼的明洪武閩籍船工“三十六姓所傳針本”賴其得存);乃至經向達校注、刊佈的《順風相送》、《指南正法》等“兩種海道針經”。
即就《順風相送‧序》提及的“永樂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國開詔﹐累次較正針路﹑牽星圖樣﹑海嶼水勢山形﹐圖畫一本山為微簿”論,所謂編繪“海道圖經”之尹綬,應亦非屬火長的地位,況其“編繪”事跡僅為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後來追記,並無其他蹤影;連同別的尹慶、楊敏或李興諸說,作為明清針經祖本作者,都只憑個別史料而立言,屬於推論或猜測。
筆者之所以屬意吳朴及其《渡海方程》,雖亦為推論,然並非個人的喜好,而有一系列史料斑斑可考:
1、吳朴在《龍飛紀略》(成於1542年)中謂“《海圖方程》另別有集”[4]林希元於嘉靖廿三年(1544)為吳朴《龍飛紀略》作序,稱其撰有《渡海方程》[5]。
2、董穀《碧里雜存》(1553)提及“余於癸丑歲,見有《渡海方程》,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人吳朴者所著也。其書上卷述海中諸國道里之數,南自太倉劉家河開洋,至某山若干里,皆以山為標準。海中山甚多,皆有名,並圖其形。山下可泊舟,或不可泊,皆詳備”[6]。
3、鄭若曾《籌海圖編》(1562)凡例的“參過書籍”有“《渡海方程》《海道針經》”,另書中引有“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之全文[7]。
4、鄭舜功《日本一鑒》(約1567)引有《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8]。
5、何喬遠(1558-1632)《閩書》與《名山藏》均載吳朴撰有《渡海方程》[9]。
6、清顧炎武(1613-1682)《天下郡國利病書》謂 “相傳有《航海針經》﹐或單用﹐或指酉辰間以前﹐知某洋島所在﹐約更時當行水路幾許﹐打量水深淺幾托(方言幾仞為幾托)﹐海中島嶼作何狀﹐某洋礁險宜慎﹐或風雲氣候不常﹐以何法趨避之。”[10]另同書沿引鄭若曾所引 “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全文[11]。
7、清康熙《詔安縣志‧人物志‧文學》(1691)載:“吳朴﹐字子華……嘉靖中林希元從征安南﹐辟參軍事﹐機宜多出其謀。安南平﹐朴功竟弗錄。歸﹐以他事下獄﹐著書自見。《龍飛紀略》乃成之獄中者。又有《皇明大事記》﹑《醫齒問難》﹑《度[渡]海風[方]程》﹑《九邊圖要》﹑《東南海外諸夷》……”[12]。
在拙文中,筆者不僅說明《渡海方程》存在的真確性,認為《渡海方程‧海道針經》﹑《順風相送》﹑《指南正法》等係一脈相承;並由《順風相送》﹑《指南正法》的序文,主張兩書作者與吳朴的關聯。《順風相送‧序》云:“予因暇日﹐將更籌比對稽考通行較日﹐於天朝南京直隸至太倉並夷邦巫里洋等處更數針路﹑山形水勢﹑澳嶼淺深﹐攢寫於後﹐以此傳好遊者云爾。”《指南正法‧序》則謂“乃漳郡波 吳氏﹐氏寓澳﹐擇日閑暇﹐稽考較正。自天朝南直隸至太倉﹐沿而福建﹑而廣東﹐並交趾﹑七洲﹐夷邦南巫里洋等處更數針路﹑山形水勢﹑澳嶼淺深﹑礁石沙泥﹐撰錄於後﹐以與諸人有志遠遊於此者共識之耳”。[13]《順風相送》序文中的“予”者何﹖,即《指南正法》序文中的漳郡詔安吳波也﹗蓋閩南語“朴(樸)”﹑“波”同音﹐吳波也就是吳朴[14]。
此外,筆者也由某些針經序文中的“永樂十九年”[15],推論《順風相送》序文中提到的“永樂元年”,“元”字或應為漢文豎寫“十九”行草連寫之訛,說明“永樂元年”未必是明清針經簿祖本創作的起始年代。當然,據董穀《碧里雜存》,《渡海方程》記有自太倉劉家河開洋向東、西洋出航,而《順風相送》並無劉家河開洋的航路。這恰恰說明自《渡海方程》至《順風相送》及《指南正法》,針經傳抄者常據實際需要而自行增刪,並不能否定《渡海方程》作為祖本地位的可能。“鄭和航海圖”只有下西洋的航線,《渡海方程》、《順風相送》、《指南正法》東西洋航路均有,而從鄭若曾《籌海圖編》所引《渡海方程》的赴倭行程還相當完整,足見該書在古代航海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近,蒙學友王連茂先生賜讀一稿:王連茂、王亦錚點校《泉州清代〈石湖郭氏針路簿〉抄本》[16]。據其介紹,該針簿收藏者郭慶隆(1933年出生),是今泉州市所轄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的老船工。《石湖郭氏針路簿》作者係漳州人吳日波。石湖郭氏和惠安白奇郭氏同出一源,故該針經與前輩學者莊為璣教授早年收集的白奇郭氏《海底簿》有密切淵源[17]。
由於《石湖郭氏針路簿》前面部分內容與本文關係相當密切,故略引兩小段如下{文內[ ]中字為原點校者所加}:
〈東埔記〉:
“西[昔]者大唐,跨海東征、西狩、南巡、北伐,寧靜乾坤,名震
四海;著集[針]法更數,識認山形水勢,藏於庫中。據往日大明
永樂元年,欽差楊敏、李崔、鄭和等,奉旨前往東 西二洋各處地
方巡視海宇,經開御庫,取出先朝遺書,依法而用。奈因古籍年
久損壞,故復重整山形水勢,各處□澳,湊集大全之法,惟三者無
載,前大清 康熙甲子歲,奉旨開洋,各處通商,因在江南,丹[舟]
往山左,從來山海未有憑據,考取先朝貽[遺]書,設法較量牽星圖
樣、海島、山形水勢、水遠近深淺,疊成壹集,持[特]選能識山形
水勢,日夜用心研究,視記弗致差悟[誤]者也。”
〈廣筆記〉:
“上古周公諸位堅[聖]賢,設指南法通行海道,往昔逮今,流水行
久遠,或有山形水勢,世世抄寫,略有差訛,或更數增減、籌頭
差別。查古本汙爛破壞,後人難以比對,登舟從原本抄寫為凖,
恐其事廢。余如廣東,後往漳州。吳日波因在廣東擇日閒暇之時,
思其差悟[誤],另將對稽查考,於是差悟無多,通行較正,更加
增減。蓋自天朝南京 直穎[隸] 太倉,至於夷狄南巫[里]等處,更
數針法以及按[垵]澳、山形水勢、遠近深淺,傳至於今。”
此兩段文字部分與《順風相送》、《指南正法》及其他清初針經序文雷同,部分為諸書所無。其啟示於後人之處不少:
首先,許多針經多只言及“永樂元年”,而此書上溯至“大唐”、“大明”,下敘及“大清”。姑不論“永樂元年”是否“永樂十九年”之轉寫,至少說明“永樂元年”並非後世針經的始作年份,屬於追溯性質,更不能說《順風相送》起撰於永樂元年。猶如《籌海圖編‧倭奴朝貢事略》載:“永樂二年入貢(上命太監鄭和統督樓舡水軍十萬招諭海外諸番……)”[18]云云,括弧內為小字,未必可直接簡單地把其化為該年鄭和統督樓舡水軍十萬訪日,尚須有其他史料相互比較。
其次,《石湖郭氏針路簿》和白奇郭氏《海底簿》均採自回族郭姓人家。按連茂學友介紹,石湖郭姓據說是元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或波斯人伊本‧庫斯‧德廣貢‧納姆後裔的一支,與泉州灣內白崎回族鄉的郭姓同一個祖先。說明古代針經或針路簿含有火長或番火長的重要貢獻,可為吾人探索《大明混一圖》或《鄭和航海圖》的域外地理源流開拓視野。而且,採自泉、漳針路簿的序文多如出一轍,與清代源於粵、海的更路簿、水路簿似有不同的系統。
再者,上引《石湖郭氏針路簿》的前面文字,為我們論述吳朴《渡海方程》與後世針經的淵源,提供了新的佐證。《石湖郭氏針路簿‧廣筆記》云,“查古本汙爛破壞,後人難以比對,登舟從原本抄寫為凖,恐其事廢。余如廣東,後往漳州。吳日波因在廣東擇日閒暇之時,思其差悟[誤],另將對稽查考,於是差悟無多,通行較正,更加增減”。可見作者是據古本或原抄寫本加以整理、稽考、校正、增減的。“余”是誰?應即《順風相送》序文的“予”。而據筆者意見,此吳日波應即《指南正法》的吳波[19],亦即吳朴。這不僅就姓氏相同、名字對音偶合作判斷,而還顧及吳[日]波、吳朴等的生平履歷之相合。
上文的“余如廣東,後往漳州。吳日波因在廣東擇日閒暇之時……通行較正,更加增減”,正與吳朴由閩至廣、復返漳郡的一段經歷若符節拍。他正是在廣東期間,出版了《渡海方程》;雖然是整理原有的古本,然一部較為完整準確的傳本畢竟卓立於世人面前,並為後代許多著作或針經所參考、比照及引用。
為了說明吳朴(約1500-1570)的這一段經歷,必須援引其“恩師”或提攜者林希元(1482-1567)的部分事跡以作參對;因吳朴在林希元知欽州時曾為其參贊並策劃隨征安南,不久亦隨其受貶而返里乃至身繫囹圄。下面據《龍飛紀略》吳朴敘、林希元序,林希元撰《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20]和文集開頭的蔡獻臣撰《林次崖先生傳》,以及董穀《碧里雜存》、康熙三十年秦炯纂修《詔安縣志‧人物志‧明文學》諸書,把相關史事排列成表:
1530 嘉靖 九 年庚寅 林希元:“嘉靖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接到吏部文憑,蒙聖恩擢臣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林次崖文集》卷二〈到任謝恩疏〉,集75:455]
1531 嘉靖 十 年辛卯 林希元:“臣已於嘉靖十年五月初三日到任”[同上引]
1532 嘉靖十一年壬辰 林希元在南京大理寺任職
1533 嘉靖十二年癸巳 林希元在南京大理寺任職
1534 嘉靖十三年甲午 林希元在南京大理寺任職
1535 嘉靖十四年乙未 林希元被謫,“落職知欽州”[蔡獻臣撰《林次崖先生傳》,同上文集,集75-415、416]
1536 嘉靖十五年丙申 林希元抵廣東欽州,“臣自嘉靖十五年到任”[《林次崖文集》卷四,集75:517]。吳朴約此時在欽州為林希元參贊政務、軍事[參見清康熙《詔安縣志‧人物志‧文學》]
1537 嘉靖十六年丁酉 吳朴出版《渡海方程》[據董穀《碧里雜存》]
1538 嘉靖十七年戊戌 林希元、吳朴同在廣東欽州
1539 嘉靖十八年己亥 閏七月,明廷命毛伯溫等南征安南。林希元同年被升廣東按察司僉事,分巡海北,在此前後曾力主征伐安南,大小奏疏凡十一[見《林次崖文集》卷四〈安南奏疏引〉,集75:502]
1540 嘉靖十九年庚子 九月,安南莫登庸上降書,但遲遲未出降
1541 嘉靖二十年辛丑 林希元等堅持對安南征伐,“先生尤力主必討之……然朝議竟憚用兵,辛丑遂用拾遺罷先生”[蔡獻臣撰《林次崖先生傳》,同上文集,集75-416]。同年,林希元被貶後歸里,作〈辛丑至家祭祖文〉、〈辛丑至家祭告先人文〉[《林次崖文集》卷十六,集75-730]。吳朴應同時或稍前被黜回漳郡,旋即入獄[參見清康熙《詔安縣志‧人物志‧文學》]
1542 嘉靖廿一年壬寅 正月,毛伯溫還朝。同年十月,吳朴在獄中作《龍飛紀略敘》
1543 嘉靖廿二年癸卯 吳朴繼續服刑
1544 嘉靖廿三年甲辰 九月,林希元為吳朴《龍飛紀略》作序。同年,吳天祿等刻印《龍飛紀略》
以上林希元、吳朴的一段生平史實,無論時間、地點及事跡,都正與吳[日]波“余如廣東,後往漳州。吳日波因在廣東擇日閒暇之時……通行較正,更加增減”完全契合。由此可推斷吳朴入獄之年約在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同時可見吳朴作為針經修訂者及史書編撰者的一些特點:勤於積累材料,奮力疾書,筆耕不輟。如無長期接觸船工、隨身攜帶史料,他不可能“在廣東擇日閒暇之時”很快出版《渡海方程》。至於《龍飛紀略》,在入獄一兩年即告成書,然據該書〈目錄通例〉所云,係“旁蒐博采,遠求近取,勞心十七寒[暑]”的結晶[21]。
由上所述,作為一個具有遠大抱負、勤於編撰著作而又深入民間訪求的針經整理者,《渡海方程》作者吳朴是夠格、是盡職的。雖然全書已佚,但僅存的較早記及釣魚嶼的赴琉球及赴倭航路,已可見其規模之一班。他的成就自然是奠基於漳泉一帶舟子船工的長遠經驗,但其搜求、整理、校訂、出版之首功,實不容抹煞,也不會輕易泯滅。
注釋
[1]後刊於《跨越海洋 ─ “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明進程”國際學術論壇文選(2011‧中國‧寧波)》,寧波博物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版,第343-358頁;另見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blog/?p=2028。
[2]張榮、劉義杰〈《順風相送》校勘及編成年代小考〉,載《國家航海》第三輯,2012年12版,第78-96頁。
[3]參見陳佳榮、朱鑒秋合編《渡海方程輯注》,中西書局2013年6月版,第4-6頁。
[4]吳朴《龍飛紀略》卷二,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三年吳天祿等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8月影印版(又可見濟南:齊魯書社1995-1997版),史部第九冊,475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205頁。
[5]前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九冊,412-413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3、193頁。
[6]董穀《碧里雜存》卷下‧渡海方程﹐據樊維城輯《鹽邑志林》第十七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印本。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1-182頁。
[7]鄭若曾《籌海圖編》﹐解放軍出版社﹑遼瀋書社1990年《中國兵書集成》本第15冊(嘉靖四十一年刻本影印本)﹐第35-46、48-50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4-186頁。
[8][鄭舜功《日本一鑒‧桴海圖經》卷一﹐民國廿八年影印舊鈔本﹐第1頁及〈萬里長歌〉篇。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7頁。
[9]何喬遠《閩書》卷之一百三十‧英舊志‧詔安縣‧皇朝‧吳朴﹐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校點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五冊﹐第3881頁;何喬遠譔《名山藏》本士記﹐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崇禎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影印本﹐史部46冊第154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8-189頁。
[10]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編第廿六冊‧福建‧洋稅考。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2冊﹐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本﹐第467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9頁。
[11]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編第卅四冊‧九邊四夷。同前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2冊﹐第796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89頁。
[12]清康熙辛未(三十年﹐1691)秦炯纂修《詔安縣志》卷十一‧人物志‧明文學﹐上海書店2000年據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翻刻本影印版﹐《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輯31﹐第578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90頁。
[13]以上兩段引文,見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中華書局1961年版1982年第二次印刷本,第21、107頁。
[14]此說除拙文〈《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2011)外,另可見陳佳榮、錢江、張廣達《歷代中外行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版,第914頁。
[15]見向達藏清初《針位編》鈔本殘卷﹐載馮承鈞〈《瀛涯勝覽校注》序〉﹐商務印書館1935年7月版。另可參馬歡《瀛涯勝覽》:商務印書館1935年7月馮承鈞校注本第55頁;萬明《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海洋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80頁;鞏珍《西洋番國志》﹐中華書局1961年8月向達校注本﹐第35頁。
[16]清佚名泉州《石湖郭氏針路簿》抄本,係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搜集、收藏並擁有版權。全文由王連茂、王亦錚整理、點校。本文略引部分文字容有錯訛,當以正式披露的王連茂、王亦錚點校《清代泉州針路簿三種》為準。
[17]泉州惠安白奇鄉郭家藏《海底簿》手抄本﹐1963年廈門大學歷史系與泉州文管會聯合調查時搜集﹐引自先師莊為璣氏《晉江新志》上冊﹐泉州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5年12月鉛印本﹐第274頁。另參見莊為璣《古刺桐港》的介紹﹐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27頁。
[18]前引鄭若曾《籌海圖編》﹐《中國兵書集成》本第15冊﹐第229頁。
[19]據王連茂先生介紹,“吳日波”的名字是小字,即“吳(日波)”。筆者疑如作“吳(曰波)”,則與“波(吳氏)”何其合拍。
[20]明林希元撰《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十八卷,遼寧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八年陳臚聲詒燕堂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影印版(又可見濟南:齊魯書社1995-1997版),集部第七五冊,409-761頁。以下如引其文出處,略作“《林次崖集》”或“集75-XXX[頁]”。
[21]前引《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九冊,413頁。另參前引《渡海方程輯注》第193頁。
附:《順風相送》中三種常見用語:崑峷,帆鋪,馬戶
在《順風相送》等書中,常見有“崑峷(坤身)”、“帆鋪邊”、“馬戶邊”等船家慣常用語。例如:“……索羅港口,在馬戶邊,有一崑峷,東北邊有一小嶼。丑艮五更,取崑崙山,遠看三個尖山,內過。丑艮十更,取聖山五嶼,在帆鋪邊”(《順風相送‧暹羅往馬軍》);“……三麥嶼,左邊淺有淺,右邊深可過船,打水四五托。沿坤身使十更船,打水五六托,見帆鋪邊有港口,有一州在馬戶邊來,便是舊港”(《順風相送‧順塔往舊港及苧盤針路)。
這些用語或另有異稱,茲分列其出處並略加解釋:
(一)崑峷:
1、 異稱:
“坤身”:《順風相送》約32處(《四夷廣記》為“坤申”,約21處)
“崑身”:《順風相送》2處(《指南正法》約9處,另“昆身”約9處)
“崑峷”:《順風相送》約69處
2、 淺釋:
朱鑒秋先生在《渡海方程輯注》釋曰:“‘崑峷’即‘鯤鯓’,有時亦寫作‘昆身’等,是指沿海岸的濱外沙洲。”(見該書中西書局2013年6月版,第50頁)
按:中國古稱鯨魚為鯤,常有鯤鵬之連稱。《莊子• 逍遙遊》云:“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大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鯤鯓指沙洲在海上遠望,有如鯨魚之背,其身中間作隆起狀。在台灣台南岸外,沙洲甚多,故當地以鯤鯓為名者不少,從一鯤鯓到七鯤鯓不等。《順風相送》等的“坤身”、“崑身”、“昆身”、“崑峷”、“坤申”,類皆“鯤鯓“的異稱或俗寫,為沙洲的泛稱而非專名。
(二)帆鋪
《順風相送》約24處(《四夷廣記》約15處,《指南正法》3處)。
帆鋪或作帆舖,指船上落帆的地方,“帆鋪邊”泛指船頭兩邊,過船時視乎船位左右而定。
(三)馬戶
《順風相送》約17處(《四夷廣記》約15處,《指南正法》1處)。
“馬戶邊”一名費解。曾請王連茂先生就近諮詢舟子船工,謂:“所詢‘馬戶’,究竟在船的什麼位置,經請教船老大和造船老師傅,都說沒有這樣的稱呼,但船上的確有‘馬庫’,就在船尾的‘車尾花’兩旁。他們認為,出自漳州人之手的針簿,會不會把‘馬庫’說成‘馬戶’?若是如此,則指的是船尾。”[王連茂29/12/2013電郵]
閩南語“馬戶”、“馬護”近音,粵語“馬戶”、“馬庫”、“馬褲”近音。“馬護”、“馬甲”、“馬褲”、“馬鞍”等詞意均有相關之處,鄙意“馬戶”、“馬庫”或與船後面馬鞍型的船屋相繫。“馬戶邊”泛指船尾兩邊,過船時也須視乎船位左右而定。
[13/02/2014初稿,在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2014年8月15日於滬召開的“人海相依:中國人的海洋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後載入《海洋史研究》第十輯(2017年6月出版)*]
*參見:
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5555
http://mp.weixin.qq.com/s/1bxLvoOo9qCNh4A7FdaR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