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浙江〉目錄

@中國舟船的最早發現地 @世上最早的絲綢生產地
@早期東海航路的出發地 @遣唐使來往的重要航道
@多種宗教的著名傳播地 @宋元市舶司佔有多半數
@較早用羅盤導航的港口 @最早保留針路記錄航程
@元明漕運的重要轉口處 @明代為三大市舶司之一
@釣魚島回航中途停靠站 @抗倭戚家軍起源於浙土
@明清針路記及的轉航口 @明清間私人海貿之據點
@清代前期四大海關之一 @浙江產絲瓷茶享譽海外
@現代陸海空絲路匯合點 @針路簿等記錄待再蒐集

〈一帶一路上的浙江〉綱要

東海生

@中國舟船的最早發現地
*前6000年:距今約8000年前﹐浙江蕭山跨湖橋一帶已有新石器時代的獨木舟。
*前5000年:距今約7000年前﹐浙江餘姚河姆渡一帶已製有雕花木槳,稍後在浙江半山水田畈﹑湖州吳興錢山漾都發現有船槳遺物。
*從西漢至三國,中國造船的中心地,在內地有長安、洛陽、巴蜀、長沙、廬江、豫章等處。而沿海一帶更為主要之造船地,如山東半島和渤海沿岸,長江口附近的吳(今蘇州)、會稽(今紹興),永寧(今浙江溫州)附近的橫藇船屯(今浙江平陽),侯官(今福建福州)附近的溫麻船屯(今福建連江),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
*兩宋時期的重要造船地點有明州、溫州、台州、婺州(今浙江金華)、楚州、虔州(今江西贛州)、吉州(今江西吉安)、潭州(今湖南長沙)、鼎州(今湖南常德)、嘉州(今四川樂山)及鳳翔府的斜谷(今陝西眉縣西南)等處。(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詳細記載關於中國海船之製造與結構,“舊例每因朝廷遣使,先期委福建、兩浙監司,顧募客舟,復令明州裝飾,略如神舟,具體而微。其長十餘丈,深三丈,闊二丈五尺,可載二千斛粟”。宋代出使海外之使臣所乘“神舟”,據《宋史.高麗傳》載,元豐元年(1078年)遣安燾、陳睦使高麗,曾令明州造萬斛船(約五百噸)二艘,一曰凌虛致遠安濟,二曰靈飛順濟,均名為神舟。後來宣和間(1119一1125年)路允迪等出使高麗,徽宗又詔令有司更造二舟,一曰鼎新利涉懷遠康濟神舟,二曰循流安逸通濟神舟。

@世上最早的絲綢生產地
*前5000年:距今約7000年前﹐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有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原始紡織機械。
*前3300年:距今約5300年前﹐浙江杭州附近的良渚文化遺址發現先摷後織的絲織品殘片,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絲織實物,堪稱“世界第一片絲綢”。

@早期東海航路的出發地
*漢代浙江一帶已開闢了東海航路,《後漢書》記會稽東冶縣(在閩北以至浙南)人有入海行,漂流至澶洲。
*東吳臨海郡(郡治在浙江省臨海市)郡守沈瑩撰《臨海水土志》,是中國較早的“異物志”之一,最早記錄了“夷洲在臨海東南”。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載,黃龍二年(230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冶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610年:隋煬帝大業六年﹐陳稜、張鎮周“發東陽(在金華)兵萬餘人,自義安(在粵東)汎海,擊流求國”。

@遣唐使來往的重要航道
*唐代中、日交通之南道有兩條分路:一曰“南島路”,在離開筑紫大津浦後,順今九州之西岸南下,經種子島(Tanega Shima)、屋久島(Yaku-jima)、奄美大島(Amami O Shima),然後越過東海駛抵中國長江口而至揚州,或駛抵明州(今寧波);另一曰“大洋路”,即駛離筑紫大津浦後,在長崎(Nagasaki)西面的值嘉島(即平戶島Hirado Shima及五島列島)作短期停泊,俟順風即橫越東海而直航至揚州或明州。南道航路行程較短,如會昌二年(842年)商人李處人之唐舶載日本學問僧由值嘉島出航,越東海而以六天時間抵達溫州。大中元年(847年),商人張支信之唐舶自明州望海鎮啟航,直取日本值嘉島只用了三天時間,是當時航程和時間最短之紀錄。但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橫越大海之危險性較大,故時有船毀人亡之事發生。唯因新羅統一全朝鮮後,恃勢阻梗海道,故自八世紀初起日本遣唐使乃“更繇明、越州朝貢”,先後冒險啟用南島路、大洋路等南道航線。
*唐代十九次遣唐使,多次由南島路或大洋路來往,如第二次遣唐使一路由北道、另一路由南道,後者因遇險除五人外均罹難;第四次遣唐使副使之船在越州登岸再至洛陽,後亦順南道回國;第六、第七、第八次遣唐使沿南島路來華;第九次遣唐使順南島路或大洋路入華,後唐僧鑑真也乘副使大伴古麻呂之船沿南島路抵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分四船沿大洋道而行;第四次送唐客使乘二船沿大洋路送唐使孫興進歸唐;第十二次遣唐使乘四船由大洋路來華;第十三次遣唐使乘三舶沿大洋路赴唐,日僧圓仁隨行。圓仁著有《入唐求法巡禮行紀》,他雖因故未抵明州,但來、往原均以此為目的地。

@多種宗教的著名傳播地
*佛教:唐時中國佛教的宗派林立,有淨土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禪宗、密宗、俱舍宗、成實宗等,其中淨土、天台、華嚴及禪宗影響較大。天台山國清寺、寧波阿育王寺、杭州靈隱寺等久負盛名。
*明教:北宋方臘在浙江等處之起事。
*回教:杭州鳳凰寺,和廣州懷聖寺、泉州清淨寺、揚州仙鶴寺並稱為古代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寺。

@宋元市舶司佔有多半數
*宋代設市舶司九處:廣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溫州、江陰、澉浦。浙江即佔有其五: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設杭州市舶司;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設明州市舶司;秀州治今浙江嘉興;溫州在浙江南部;澉浦屬南宋嘉興府(即原秀州)海鹽縣。
*元代設市舶司八處:泉州、慶元(即明州,今寧波)、上海、澉浦、廣東、杭州、溫州、雷州。浙江仍佔有其半數。

@較早用羅盤導航的港口
*宋代,中國最早用羅盤導航,記及其事的載籍有:(北宋)朱彧《萍洲可談》[廣州],(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明州],(南宋)趙汝适《諸蕃志》[泉州],(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杭州],(南宋)朱繼芳《靜佳乙稿》。其中有兩書均與浙江出航有關。(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還是保留至今最早標明在完整行程(明州-高麗)中使用羅盤導航的確切記載。
*明州在唐代已開闢了固定的赴日航線,入宋又長期成為兩浙市舶司的所在地,後來宋室並撤銷兩浙其他港口的市舶務,規定只有明州可發舶至高麗、日本,及為蕃舶入口之處,故明州乃成對日貿易最重要之港口。 984年:宋太宗雍熙元年﹐日僧奝然西渡抵華﹐先參詣天台山然後晉京,次年由台州歸國。
*《馬可波羅行紀》記有天堂杭州等勝跡。馬可波羅曾游歷吳江州(Vuju)、烏程(Vughin,今浙江吳興),而抵南宋之京師(Kinsai)亦即杭州城。從杭州,馬可又直下東南沿海一帶,經桐廬 (Tanpjuju,在今浙江) 、婺州 (Vuju,今浙江金華) 、衢州(Ghiuju,今浙江衢縣)、常山(Chan Shau,在今浙江)、信州(Cuju,今江西上饒),而進入福建地區(Choncha)。
*意大利的方濟各會會士鄂多立克(Odoric de Pordenone,約1265-1331)大約在1318年(元仁宗延祐五年)4月開始東遊,到中國後住了兩三年。他約於1330年 (文宗至順元年) 春回到故鄉,旋於病榻口述其東行見聞,並由另一教士索拉納的威廉 (Gulielmus de Solagna) 筆錄下來。該書或稱為《鄂多立克東遊錄》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World Described)。書中記載,
鄂多立克離泉州後,經福州(Fuzo)而北上,越一大山,他提到山兩側男女之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有一側“婦女都在頭上戴一個大角筒,表示已婚”,此應指今閩東畬族已婚婦女的螺式或筒式髮髻,所謂生活方式不同蓋指居於山上的畬族與平原的漢人之差異。由此可以推斷鄂多立克似非越過仙霞嶺而由閩入浙﹐而是通過雁蕩山南閩東、浙南之間的分水關。
往北又經白沙(Belsa,今地不詳。各處以白沙、白石為名者頗多,此似應在浙江溫州或麗水一帶求之),來到“京師”(Cansay)即杭州。鄂多立克認為這個“天堂之城”係“全世界最大和最高貴的城市,並且是最好的通商地點”。

@最早保留針路記錄航程
*針路專指以干支方法記錄用羅盤方位導航的海路,其文字記錄則稱針路簿(後又稱水路簿、更路簿)。明代以前,沒有此種記錄的完整圖文流存下來。
*現存最早保留針路記錄的書籍,是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述及由溫州至今柬埔寨的針路航程:“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方向南偏西,200°左右]。歷閩、廣海外諸州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順風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又自真蒲行坤申針[方向西南,230°左右],過崑崙洋,入港。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其餘悉以沙淺故不通巨舟。然而彌望皆修藤古木,黃沙白葦,倉卒未易辨認,故舟人以尋港為難事。自港口西北行,順水可半月,抵其地曰查南,乃其屬郡也。又自查南換小舟,順水可十餘曰﹐過半路村、佛村,渡淡洋,可抵其地曰干傍,取城五十里。”

@元明漕運的重要轉口處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創開海運。羅璧、朱清、張瑄等講究漕運水程,(元)徐泰亨《大元海運記》有詳述。〈海道指南圖〉載,正南“收寧波府”。
*(明)□璚《海道經》記由福建長樂北上靖海衛,中經溫州平陽、台州海門、定海衛等處。

@明代為三大市舶司之一
*洪武初,曾設市舶司於太倉、黃渡,尋罷,復設於寧波、泉州、廣州。但洪武七年又罷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並規定安南﹑琉球每貢百人,多不過百五十人﹐安南貢品限十一種﹐須由廣西憑祥遞送入京﹔琉球貢品限二十四種,須自泉州入口;日本船止二隻、人止二百,貢品二十種,限從寧波入口;其他占城、暹羅、西洋諸國等﹐則指定由廣州入港。
*《鄭和航海圖》載有海寧衛、定海衛、普陀山、昌國衛、台州衛、海門衛、溫州衛、平陽衛等等地名。
*明代,朝鮮《漂海錄》作者崔溥也由台州牛頭洋登陸抵華。

@釣魚島回航中途停靠站
*(洪武)《三十六姓所傳針本》記琉球往福州,首載釣魚臺,回航中途經南杞、臺山等處。
*陳侃《使琉球錄》是明使關於琉球之書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後來又有郭汝霖、李際春《使琉球錄》,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錄》,夏子陽、王士禎的《使琉球錄》等等。其使琉海程,通常去程由福建長樂經釣魚島臺而往,回程則經浙中之地,如郭汝霖、李際春《使琉球錄》提及“見寧波山,歷溫、歷台”。自明至清,出使琉球的航程均大致如此。

@抗倭戚家軍起源於浙土
*明代,倭寇(日本浪人、武士和走私商人所組成的海盜群)曾長期侵擾中國沿海。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諸侯大內氏與細川氏的貢使為了爭奪對華貿易,在寧波相互仇殺,並乘機大肆焚掠,使“浙中大震”。自嘉靖二年(1523年)罷市舶,至四十三年(1564年)倭患平,此四十年間乃倭寇擾華最劇烈之年代。其所侵掠之地方,北自遼海,南至閩、粵,沿海地區概在其騷擾之列,就中尤以江、浙、閩受害最大。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犯台州,破黃岩,大掠象山、定海諸邑”,“浙東騷然”。
*鑑於倭患日趨劇烈,明廷乃調兵遣將進剿之。在俞大猷(1504-1580)、戚繼光(1528-1587)等愛國名將的精心指揮下,方蕩平倭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俞大猷率精兵夜撲普陀山倭寇之老營,縱火焚毀敵寨,重創倭寇,取得“普陀山之捷”。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俞大猷又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率兵奮勇殺敵,殲寇一千九百多名,此即有名的“王江涇之役”。戚繼光與俞大猷均中國歷史上著名之抗倭將領,他在嘉靖三十四年於浙東義烏招募農民、礦工,編練成數千人之“戚家軍”,用兵“飆發電舉,屢摧大寇”。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數千人駕一百餘艘船犯台州,戚家軍神速迎敵,九戰皆捷,使倭寇聞風喪膽。“台州之捷”對平定浙東倭患起了關鍵作用。

@明清針路記及的轉航口
*《順風相送》(約1593)的〈琉球回福建〉提及南杞、臺山等處。
*《四夷廣記》(約1598)有〈寧波至日本路程〉、〈寧波往日本針位〉、〈日本往寧波針位〉、〈浙江溫州至真臘路程〉等。
*《指南正法》(約1685)〈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有南紀山等處;〈高戈東山形水勢〉有南杞、北杞、鳳尾、舟山、普陀。另有〈寧波往日本針〉、〈回寧波針〉、〈日本回寧波針路〉、〈普陀往長岐針〉、〈寧波往東京針路〉等專條。
*郁永河《海上紀略》(約1698)的《宇內形勢圖》載有台州府、寧波府、錢塘江等。
*(琉球)程順則《指南廣義》(1708) 所引(洪武)《三十六姓所傳針本》及其他“針路條記”載琉球往福州,經釣魚臺,回航中途經南杞、臺山等處。
*清初《古航海圖》(約1711)圖二十四至二十八,均載有浙江由北至南各地的山形水勢,
*《東洋南洋海道圖》、《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均約1721)刊有寧波、台州、溫州、鳳尾、南杞等。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1730)的〈天下沿海形勢〉論及自寧波、台州、黃岩以下至浙閩交界處。
*耶魯大學藏《清代東南洋航海圖》(約1840)有15圖(約佔全部篇幅的13%),專刊江浙之間至浙閩之間諸處的山形水勢。
*清末民初,福建泉州、漳州、廈門舟子船工所藏針路簿十多種,如《源永興寶號航海針簿》、《山海明鑒針路》、《石湖郭氏針路簿》、《乘舟必覽》、《(漳州)送船科儀》、《外海紀要》、《廈門志》、《廈門港紀事》、《海疆要略必究》等,在記及南北針路航程時,均以浙江的寧波、鎮海、沈家門、普陀、舟山、台州、鳳尾、溫州、南杞、臺山等等為重要轉航點,詳載各地山形水勢、針路航程、打水停舶及氣候物產等。

@明清間私人海貿之據點
*明清兩代曾長期實行海禁,以至走私貿易屢禁屢興。明代中後期,由暹羅、安南、占城至日本長崎的海上貿易盛行,其間粵東南澳、福建月港、浙江雙嶼一度成為中轉站。雙嶼港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島中間。十六世紀的雙嶼港曾是當時重要的海上走私貿易基地。嘉靖二十七年(1548),浙江巡撫朱紈遣都指揮盧鏜、海道副使魏一恭等,率戰船380艘、兵6000餘進擊雙嶼港,焚艇35艘、艦42艘,擒其海商頭目,毀所建營房,是後雙嶼港乃廢。
*清康熙年間,沿海商民不顧禁令,繼續從事澳門到日本間的貿易活動。據載,康熙九年(1670)五月,浙江、福建、廣東有六十多人“自香山(澳)登船,將向日本長崎”貿易,後“遇風漂到朝鮮”。康熙十三年(1674),有商民去日本貿易,回澳門時遇到颶風,致船身擱淺,在官府審訊時,有船員自承“小的是浙江紹興府山陰人,家離蕭山五十里,……從香山澳出洋,日本回來被風暴將船打到着淺處”。

@清代前期四大海關之一
*清朝在入關伊始,將對外通商口岸限定在澳門一地。平臺以後,海禁略有放寬,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宣佈在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分別設立粵海關、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這是中國設置海關之始,標誌着唐宋以來市舶制度之結束。
*據夏燮《中西紀事》 載,“國朝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滅鄭氏,臺灣平。越二年(1685年),疆臣請開海禁,報可。於是設榷關四,在於粵東之澳門、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寧波府、江南之雲臺山”。但到了乾隆廿二年(1757年),清廷又取消r江、浙、閩三處之對外通商口岸,僅留廣東之粵海關一處,實行單口貿易管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40年鴉片戰爭為止。不過所謂粵海關並非只管廣州一地,而是管轄廣州大關、澳門總口及惠州、潮州、雷州、瓊州、高州等口,其中主要的是廣州大關與澳門總口。

@浙江產絲瓷茶享譽海外
*浙江既是絲綢的最早生產地,又是湖絲、越窯青瓷及珠茶、遂綠、龍井等名品的生產地和集散地,是為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馳名出發點之一。
*據浙省學人鮑志成〈浙產絲瓷茶享譽海外〉所云:“絲綢之路的貿易物品多達數百種,其中從中國出口的大宗產品,主要是絲綢、瓷器、茶葉三大類。浙江是全國領先的絲、瓷、茶生產、出口地區,扮演著古代陸上絲路尤其是海上絲路大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為絲綢、瓷器、茶葉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三大中國符號,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浙西杭嘉湖自古被稱為‘絲綢之府’……,從‘吳越桑曲’到宋元時期的‘江南絲府’,浙江的絲綢生產和技藝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精美的絲織品通過陸、海絲路,遠銷到西域、南洋各地。到明清時期,杭嘉湖地區有‘湖絲遍天下’。”“舊話說:‘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秘色’青瓷遺存遍佈東瀛、南洋乃至北非埃及尼羅河流域。宋元時期,浙江龍泉窯青瓷獨領風騷,產品海量出口。”“在八千年前的蕭山跨湖橋遺址,就出土過原始茶和茶釜遺存……近代浙江珠茶、遂綠、龍井等茶葉出口,三分天下,各佔其一。”
[鮑志成〈浙產絲瓷茶享譽海外〉,載《文化交流》2016年4期:
http://qk.laicar.com/M/Content/2164537]

@現代陸海空絲路匯合點
*近代以來,浙江在中外貿易中仍繼續發揚了傳統的優勢。隨着時代發展和工業、交通、科技的進步,其重要性亦不限於“海絲”,而是陸海空絲路並舉。茲以“兩烏”(義烏、烏鎮)為例,說明浙江已成當代中國對外通交的總匯。
*義烏為中國浙江省金華市下轄縣級市,金華-義烏(浙中)和杭州(浙北)、寧波(浙東)、溫州(浙南)並列浙江四大區域中心城市。2014年11月18日,“義新歐”中-歐班列通車,從中國義烏出發,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歷時21天,最終抵達西班牙馬德里。這條鐵路線全長13000多公里,是目前所有中歐班列中最長的一條。是故,昔日“一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已在今天“一帶”(陸上路經濟帶)發揮了始發點的功能,可謂海陸兼通。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烏鎮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2014年11月19日始,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迄今已辦過三屆全球互聯網會議。就此意義而言,烏鎮已成為世界空中“絲綢之路”的核心。如再加上2016年全球二十強(20G)年會在杭州的召開,說浙江已崛起為現代中國陸海空絲路匯合點,應不為過。

@針路簿等記錄待再蒐集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吾人今日應加倍重視浙江對外交通貿易歷史文物的蒐羅與研究。
*僅就航海針路研究而言,就大有可為。目前據公布或報載所言,不計古籍原載,全國發現舟子船工持有的針路簿-水路簿-更路簿,已近五十種,其中福建約二十種,粵海廿餘種,山東、上海各一。諸書提及浙海之處,篇幅也不少,然浙江本省似未發現類似的針簿,至少未見公佈。因此,留意蒐集民間的此類藏本,實屬一項頗有意義的工作,令人翹首以待。

[2017-03-23初稿,刊於2017年【東方文化論壇】(6月)
“中國(浙江)絲瓷茶與人類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附錄:《諸蕃志》作者趙汝适墓誌銘
趙汝适原籍開封,生于台州,後遷臨海,曾官于泉州。

《趙汝适墓誌銘》:
「先君諱汝适,字伯可,太宗皇帝八世孫,而濮安懿王六世孫也。曾祖諱士說,保順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安康郡王;妣向氏夫人。祖諱不柔,承議郎、通判潮州,贈銀青光祿大夫;妣郭氏,大寧郡夫人。考諱善待,朝請大夫、知岳州,贈少保;妣季氏,衛國夫人。 先君生於乾道庚寅三月乙亥。紹熙元年,受少保遺澤,補將仕郎。二年銓,中第一,授迪功郎、臨安府餘杭縣主簿。慶元二年,鎖試,賜進士及第,授修職郎。五年,循從政郎。以‘應辦人使’賞,循文林郎。六年,知潭州湘潭縣丞。開禧元年,為紹興府觀察判官。三年,以奏舉,改宣教郎。嘉定二年,知婺州武義縣。五年,轉奉議郎。六年,充行在點檢贍軍激賞酒庫所主管文字。八年,任滿,賞轉承議郎。九年,轉朝奉郎。二月,通判臨安府。十一年四月,丁衛國憂。十三年,轉朝散郎。十五年,皇帝受寶恩,轉朝請郎。十六年,知南劍州。十七年,轉朝奉大夫。八月,上登極恩,轉朝散大夫。九月,除提舉福建路市舶。寶慶元年七月,兼權泉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三年六月,除知安吉州,未上,改知饒州。紹定元年二月,轉朝請大夫。三年閏二月,被旨兼權江東提刑,以疾,三上祠請,三月,依所乞,主管華州雲臺觀。四年,壽明仁福慈睿皇太后慶壽恩,轉朝議大夫。三月,召為主管官告院。七月,屬疾,乞致仕。丙申卒,享年六十有二。是年十月癸酉,葬於臨海縣重暉鄉趙嶴山之原。 娶陳氏,獻肅詹事諱良翰之孫、寶制侍郎諱廣壽之長女,封恭人,先卒一紀矣。子二人:崇縝,從事郎、嚴州司戶參軍;崇絢,從事郎、紹興府餘姚縣主薄。孫必恊,將仕郎。孫女尚幼。 先君端方凝重,廉潔之操,始終不渝。教子以義方,理學有法度,居官所至有聲績,而壽不百年,哀痛罔極!崇縝等忍死襄人事,未及丐銘於立言君子,敢敘世系、官遷歲月,書石以感諸。幽孤哀子崇縝泣升謹記。 忝戚朝奉郎主管建昌軍仙都觀陳成之填諱。 王紹祖刊。」

《趙汝适墓誌銘》1983年,臨海縣在文物普查中,于大田區嶺外鄉嶺外村農民錢元璋家中發現了宋趙汝适墓誌。墓已毀,墓誌現藏臨海市博物館。墓誌高99、寬67、厚5釐米。志文為汝适長子崇縝所撰,共21行,滿行36字,楷書陰刻,字體嚴謹挺秀,刻工亦佳。志石完好,文字除少數剝蝕外,餘均清晰。

趙汝适(公元1170—1231),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孫,《諸蕃志》的作者。《諸蕃志》是一部記述我國與海外各國貿易、交通方面的重要著作,內容涉及許多國家及少數民族的史事、物產、風土人情等。在《宋史·外國傳》與一些宋人的著作中早見引用。《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敘述詳賅,為史家所據。”但對此書作者的生平,則慨歎“始末無考。”誠如所述,趙汝适不但《宋史》無傳,即方志亦然。目前所能見到,文獻資料中最多記載趙汝适生平的。大概要算民國《台州府志》卷九十九《寓賢 · 趙不柔傳》:“汝适,字伯可,慶元二年中第,提舉福建市舶(萬曆志),嘉定中。遷臨海(正德志)。”該墓誌的發現,為研究《諸蕃志》的成書及寫作年代提供了較清晰的脈絡。
  趙汝适本籍開封,至其祖不柔隨宋室南渡,始寓居台州。《台州府志 · 趙不柔傳》載:不柔“每悼其父死靖康之難,不樂仕進。紹興(113l一1162)初,秦檜當國,避地天台,招之不出。”“天台”是台州的通稱,從汝适娶臨海陳氏的推斷,不柔很可能寓居臨海。但趙不柔在台州居住多久? 晚年是否一直寓居台州?尚不得而知。汝适之父善待(1128—1188)“當紹興甲戌之歲(紹興二十四年,西元ll54年),監四明作院,秩滿。因寓居焉。”爾後雖復仕宦多年,但最後仍“復還曩時所寓”,卒後,即“安厝于鄞縣桃源鄉黃嶴山之原”(均據宋袁夑《絜齋集》卷十七《趙善待墓誌銘》)。可見善待晚年一直寓居於四明,汝适出仕以前無疑亦隨父所寓。汝适之遷臨海,志石未載,《台州府志》謂在“嘉定(1208—1224)中”,從墓誌敘述的履歷來看,汝适自二十一歲(紹熙元年,公元1191年)踏上仕途,至六十二歲(紹定四年,西元1231年)病卒,步步遞升,素無停頓,宦海生涯,絕少閒居。其間唯嘉定十一年四月至嘉定十三年因“丁衛國(其母衛國夫人)憂”未嘗任職。因此,其遷居臨海當在嘉定十一年(1218)左右。這已是其父卒後近三十年的事,是時汝适四十八歲。其寓居臨海大概是因為娶臨海陳氏的緣故。陳氏為臨海大族,其父廣壽,祖良翰均屬顯宦,與汝适祖可能有所交往。
  根據墓誌的敘述,趙汝适於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九月除提舉福建路市舶,寶慶元年(公元1225)七月兼權泉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治所均在泉州),三年(公元1227)六月除知安吉州,未上,改知饒州。”據此可知,汝适提舉福建路市舶計二年九個月,同時兼權泉州市舶一年餘十一個月。
  汝适母衛國夫人季氏的卒年問題。袁夑所撰之《趙善待墓誌銘》云:“以嘉定十年(西元1217)四月丁卯終於貳卿(汝适長兄汝述,時官兵部侍郎)之官舍,享年八十有三,諸孤奉喪東歸;十一年(公元1218)某月丙午,袝葬于宣奉公(汝适父,卒贈宣奉大夫)之墓。”墓誌則作“十一年(公元1218)四月,丁衛國憂。”所記相差一年。據墓誌,汝适於嘉定十三年服闋再出,按宋制三年之服為二十七月,以此推算,墓誌的記述是正確的。 墓誌的發現。為我們研究和瞭解趙汝适的生平及《諸蕃志》成書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
E6%B1%9D%E9%80%82%E5%A2%93%E5%BF%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