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劉邦、項羽初入關之際,「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史記.高祖本紀》)。在起事滅秦及楚漢戰爭中,羽又驍勇善戰,屢屢告捷,然最後楚卻被漢所滅,其故安在?若據項羽自云,「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唯太史公則以為 「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史記.項羽本紀》)。茲據史家普遍的看法,將楚漢戰爭中劉成項敗之原因歸納如下:

      (一)時勢之適違:自東周以降,經五百餘年的諸侯混戰,由分治走向統一已是大勢所趨,故秦始皇乃廢封建而立郡縣、滅六國而建一統。項羽入關後,卻又重行裂王分封,想恢復列國並立之局面,違背了時代發展之趨勢。
      (二)民心之向背:天下百姓苦秦苛政已久,故劉邦入關後宣佈 「悉除去秦法」,與民 「約法三章」,因而深得民心;反之,項羽在鉅鹿之戰後,阬秦兵卒二十萬,入關後復兵屠咸陽,殺降王、焚宮室,致民心怨望。
      (三)用人之得失:項羽為人剛愎自用,不能任賢納諫,以致韓信(?一前196)、陳平(?一前178)等由楚奔漢,連僅有之謀臣范增(前277一前204)最後亦因羽之見疑而被迫離去;劉邦則知人善任,對賢士蕭何(?一前193)、張良等言聽計從,他如小吏曹參(?一前190),游民韓信、陳平,屠夫樊(?一前189),吹鼓手周勃(?一前169),布販灌嬰(?一前176)等等,無不委以重任。
      (四)行事之當否:項羽恃功驕傲,只知攻戰燒殺,缺乏遠大抱負,在滅秦後乃裂土分封,認為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於是便還都彭城以示尊榮。另項羽賞罰不明,有功未盡賞,無功卻封王,導致諸侯爭訟不平、人心渙散,羽又徒恃匹夫之勇、行婦人之仁,在關鍵時刻反優柔寡斷,如鴻門宴上令劉邦生還,不啻縱虎歸山。反觀劉邦,久蓄圖謀天下之志,故注意收買人心、籠絡部屬、寬厚待民。他注意論功行賞,以官爵賞軍功,使部將韓信等合力攻楚,而且邦善於忍辱負重,力微時對項羽委曲相從,強大後遂一鼓而滅之。
      (五)地理之利弊:項羽放棄關中重地,返都彭城,偏處一隅,不易發展,而且到處征伐,不注意鞏固後方;劉邦據有漢中、蜀中,復進圖關中,以蕭何留守憑險經營,然後出兵爭戰,故能立於不敗之地。

儘管如此,愚以為對項羽、劉邦二人之功過、成敗、得失似有重加認識之必要。項羽、劉邦同揭竿而起的陳勝一樣,都是倒秦戰爭中的領袖人物。記得 《史記》曾分別描寫了他們對秦朝及始皇的態度,陳勝云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謂 「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曰 「大丈夫當如是也!」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躍然紙上。但在晉代阮籍看來均不足道,即所謂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無論如何,項羽、劉邦等乃一場平民起義後必然要出現的人物。觀諸歷史,自陳勝、吳廣首次平民起事後,舉凡一個舊王朝被推翻,往往會出現群雄割據、逐鹿中原之形勢。例如秦末的項羽、劉邦,新末的劉玄、劉秀、劉盆子等,隋末的李淵、李密、王世充、竇建德等,元末的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明玉珍等,清末以後的軍閥割據乃至於國共內戰。他們本來係同一戰壕之戰友,爾後為了爭奪全國之統治權,竟成了不共戴天之仇讎。

如果吾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則項羽實為一頂天立地之男子漢,劉邦不過是私德不足論的市井無賴。以亡秦之功而論,項羽當居首位,如無項羽鉅鹿之全殲秦軍主力二十萬,劉邦安能順利西向如入無人之境?難道可以因此而譴責項羽之殘暴嗎?項羽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往往被譏為 「婦人之仁」;他沒有獨霸天下而廣封眾王,則被視為 「不合時宜」;他在以鴻溝劃分楚河、漢界,遵守諾言解兵東歸,被說成 「缺乏遠大志向」;他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被當作 「怯弱」的表現。其實這些正從另一角度說明項羽乃一勇敢、誠實、仗義、自尊的正人君子,是故李清照之絕句有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反觀劉邦,在失利時卑躬屈膝、動搖逃跑,在得意時背信棄義、殘害功臣,從倫理道德來看,確實難以恭維,唯因其善於揮長藏拙、投機取巧,能聚蕭何之深、張良之謀、韓信之詐、陳平之詭,冶於一爐,融會貫通,終於贏得天下,於是被認為所作所為 「切合時宜」。後世重視的是他的成功,而以其陰狠奸詐為細小瑕疵。
   
其實項羽之失敗,主要不在於其裂土分封 「不合時宜」。在當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形勢下,項羽想立即一人稱帝也是難以辦到的。就算他和其他人平起平坐,自己僅稱 「霸王」,就已經引起其他人之群起反對,成了眾矢之的。要說分封,劉邦不是也大封異姓王、同姓王嗎,為何最後卻獲得勝利?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項羽承擔了諸侯反對的大部分壓力,劉邦先是依靠項羽之消滅秦軍、後又仗恃項羽之削弱眾王,方能竊取秦末平民戰爭之果實。項羽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剛愎自用、恃勇驕傲,只重視軍事而忽略政治。從中國的社會條件及歷史經驗來看,欲取得天下光靠匹夫之勇是不行的。戰場上的英雄往往成為政壇上的敗將,戰場上的懦夫卻常憑藉自己的狡詐和權術,成功地獲得統治權。在這種政治的 「戰爭」中,英勇善戰、品德高尚往往要打敗仗。因此,自古迄今,那些馳騁沙場、所向披靡的名將,後來往往被狡詐的奸雄和政治家玩於股掌之中,在歷次政治鬥爭和運動之中含冤負屈、悲憤而亡。職是之故,項羽的 「非戰之罪」,似亦未可厚非!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七章_西漢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