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楊式挺大作《嶺南文物考古文集》於2017年11月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學術簡介
楊式挺(Yang Shi Ting),號敬直,1932 年出生,男,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人,廣東省博物館原副館長,研究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41—1946 年,就讀于晉江縣奇曙鄉明新小學,校長蔣道肩。1947—1950 年,就讀于晉江縣亭店鄉淩霄中學,校長蔡樵生,語文老師吳堃(字藻汀),歷史老師吳文良,教務主任吳有銘,政治老師顏瑞芽,英語老師楊國棟等。
1950—1953 年,福建省立晉江第一中學高中,校長趙昭昞,教務主任謝景明,語文老師陳祥耀,歷史老師李郁果,英語老師蔣淑瑾等。
1953—1958 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五年制本科,校長馬寅初,系主任翦伯贊,考古教研室主任蘇秉琦,老師張政烺、傅振倫、齊思和、鄧廣銘、唐蘭、郭寶鈞、胡宗達、蘇秉琦、閆文儒、宿白、林耀華等。1958 年 7 月畢業。
1958 年 8 月至 1963 年 4 月,就職于杜國庠為所長、孫孺為副所長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室,任考古組組長。
1963 年 4 月至 2001 年 5 月,就職于廣東省博物館,歷任省文物工作隊副隊長 , 文博研究室主任、副館長。
1983 年 參加廣州南越王墓發掘隊任副隊長。
曾任廣東省文化廳文物志編輯室副主任,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古代銅鼓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廣州市地方誌學會理事,廣東省民族學會理事,廣東省農史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地名委員會顧問,廣東省地名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首屆會員,廣東省社科院特邀(客座)研究員,《廣東百科全書》編委,廣東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珠江文化研究會委員,廣東文史學會指導委員(2008 年聘),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終身顧問(2013 年聘)等。
50 多年來,一直從事田野考古調查、發掘、保護、研究和博物館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宣傳教育,並參與培訓省內文物考古、博物館人員隊伍的工作。主攻廣東——華南新石器時代考古,博物館事業的實踐者和見證者。
個人著作獲獎的有:《試論西樵山文化》(1985 年發表),1987 年獲廣東省社科優秀成果論文獎。《廣東新石器時代文化及相關問題探討》(1986 年發表),1989 年獲廣東省社科優秀成果論文獎。1998 年出版《嶺南文物考古論集》文章 29 篇,56 萬字,圖文並茂,1999 年獲廣東省第六屆優秀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提出並論證“石峽文化”(1976 年)、“西樵山文化”(1980 年)和“河宕文化”(1981 年)。
參與編寫的項目主要有:《中國文物地圖集·廣東分冊》(1990 年廣東省文化廳科技進步一等獎)、《簡明廣東史》(1987 年廣東省社科優秀著作二等獎)、《廣東通史(古代上冊)》(1997 年廣東省“五個一工程”優秀獎,1999 年廣東省規劃獎)、《廣州西漢南越王墓(上、下冊)》(文物出版社 1991 年出版,1999 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優秀成果二等獎),《佛山河宕遺址——1977 年冬至 1978 年夏發掘報告》(本人主筆,共 32 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6 年出版)、《石峽遺址——1973 至 1978 考古發掘報告(上、下冊)》(文物出版社 2014 年出版,本人負責編寫遺址部分,2000年交稿。2016 年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研究成果獎)。2000 年 12 月完成《廣東先秦考古》書稿結項(本書是六十年來廣東先秦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的結晶。全書結構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商時期和兩周時期共八章七十一節。全書 847 頁,65.5 萬字,插圖 328 幅,註腳 200 多條。本書為合作項目,本人主編,負責撰寫 34.6萬字,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5 年出版,列入《嶺南文庫》書目之一。2016 年 12 月,由廣東省博物館申報第七屆省社科優秀成果獎。1986—1998 年編審廣東 50 多個市、縣《文物志》600 餘萬字,並為部分《文物志》作序。為《樂昌掌故》《深圳掌故》和《封中史話》作序,以及為《廣東摩崖石刻》《廣東民族關係史》等著作寫書評。
個人發表學術論文、文章 160 多篇,200 多萬字,多篇獲獎和被譯成日、英、葡文,如《從考古發現試探我國栽培稻的起源演變及其傳播》一文,1989 年被譯成日文,收入陳文華、渡部武編《中國稻作的起源》(日本六興出版社 1989年出版)一書第二章。2011 年 6 月,出版《嶺南文物考古論集續集》,文章 21 篇,50 多萬字,主要內容是廣東史前玉石器、彩陶、白陶、陶器刻畫記號和考古學文化再探討,以及秦漢以來南海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章,圖版載有作者 40 年來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的照片。
1981—2014 年,多次赴香港(20 次)、澳門(8 次)以及日本、越南、老撾、泰國、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專項文物展覽並進行個人講學以及學術考察活動等。如 1991 年和 1992 年應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之邀,演講《廣州南越王墓的發現及其重要價值》和《香港與廣東大陸沿海區的歷史關係》;1993 年 8 月至 9 月,參加在日本廣島縣福山市舉辦的“南海海域沉船文物展覽”;1996 年參加在香港舉辦的“海上交通貿易兩千年展”;2001年 2 月至 4 月受聘于澳門大學,為學位後歷史證書課程班 17 名學生講授嶺南文化考古專題;2008 年被中國航海博物館聘為專家組成員,為中國航海博物館的籌備和開館做了大量的工作。直至 2014 年,仍陸續參加一些學術活動,如 2010 年夏溫州東甌研究學術會議、2011 年冬泉州饒宗頤與華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 年 7 月潮州韓山師院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發表《略論考古學與饒學的關係》論文)。2013 年 10 月,參加在泉州舉辦的“歷史上中國的海疆與航海”學術研討會,被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聘為終身顧問。
部分證書(圖片略):
1990 年擔任廣東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委員
1994 年起獲國務院終身特殊津貼證書
1997 年《廣東通史》被評為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證書
1999 年《略談加強古地名研究》獲廣東省地名學研究會評為優秀論著二等將證書
1999 年《嶺南文物考古論集》獲廣東省第六次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證書
2002 年《加強水下考古是重現“海上絲路”昔日輝煌的必由之路》獲“海上絲綢之路與泉州”徵文三等獎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