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北伐難以成功的主要原因﹐不僅在於北方五胡諸國武力甚盛,而且因東晉承襲了西晉之腐敗政風,從南渡以後不斷發生重臣悍將之叛亂,自身十分虛弱。據載,自南渡至滅亡的一百來年間,東晉王朝就發生過五次大的內亂,即前述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後來的司馬道子之亂、桓玄之亂以及劉裕之亂。

原來自從淝水之戰後,北方胡族的威脅暫時解除,東晉朝廷內部奪權的鬥爭便趨於熾烈。在孝武帝期間,自謝安死後,朝政大權就總攬在宗室司馬道子(364-402)手中。至安帝隆安二年(398午),鎮守地方的一些將領相繼起兵反對司馬道子的專政。結果長江中游地區被桓玄(369-404)所割據,下游的京口和江北地區為劉牢之所控制。隆安三年(399午),司馬道子的兒子司馬元顯(382-402)代其父執政,並強制徵發江南諸郡百姓為兵,遂激起孫恩(?-402)﹑盧循(?-411)等領導之民變。

這時,割據江、漢的桓玄遂乘機於元興元年(402年)起兵反叛,攻下建康,徙道子,殺元顯。次年桓玄乃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楚。桓玄 「自篡盜之後,驕奢荒侈,遊獵無度,以夜繼晝。……於是百姓疲苦,朝野勞痺,怨怒思亂者,十室八九焉」,晉將劉裕等乃共謀興復。結果桓玄當皇帝只有半年之久,即於元興三年(404年)被推翻,劉裕迎安帝復位,並因復國之功做了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青、徐二州刺史。後來又封豫章郡公,改授都督荊、司等十六州軍事,加領兗州刺史。於是東晉的實權遂盡操劉裕之手。最後劉裕竟於公元420年,藉 「禪讓」為名﹐篡奪了東晉的政權。

自公元317年建立以來,東晉維持了一百零四年,至是終告滅亡。中國歷代各朝不乏權臣(包括外戚)作亂之實例,前如西漢、東漢,後有南宋及明、清諸朝等,唯東晉則尤為典型。蓋自南渡起,晉朝大權即操於重臣之手,此後王氏、庾氏、桓氏諸家曾先後長期專政,權臣悍將之犯上作亂,成了家常便飯。故東晉一代可謂興與亡俱在功臣也。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二章_東晉之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