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史之亂後,唐朝即由興盛一轉而為衰亂,主要表現在藩鎮割據、宦官亂政、朋黨之爭、外患深重以及民變迭起,最後終於導致李唐王室之滅亡。

唐代藩鎮割據的成因,應溯自藩鎮之設。睿宗景雲元年(710年)起,派節度使領兵鎮邊,稱為藩鎮(一名方鎮)。玄宗時節度使之數多至於十,他們總攬了地方的軍政財大權,逐漸獨霸一方。同時,唐室又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京師一帶宿衛只有十來萬,而藩鎮兵力幾達五十萬,且久經戰陣、訓練有數,遂成外重內輕、尾大不掉之局。安史之亂本來就是藩鎮勢力的惡果,但安史之亂平定後,唐室並未徹底消滅安史之餘部,也末實行削藩,相反地為瓦解、安撫叛軍降將,仍就地把他們封為節度使,使其盤踞邊鎮要地,成為唐朝中葉以後之巨患。為平定安史之亂,唐室在內地又增設了不少兵鎮,故亂平後山東、江淮之間竟列鎮相望,全國藩鎮增加到四十多個,形成所謂 「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之局。同時,節度使之位也逐漸由朝廷任命變成父子相繼,或由部將承襲。自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起,唐室由盛入衰,經八年戰禍,其元氣大傷。嗣後加上宦官專權、朋黨傾軋,使朝政日非,國勢衰頹,唐室對藩鎮之勢力已無可奈何,只有多方姑息,於是藩鎮割據之禍害乃一直綿延至唐室滅亡。

茲將唐代後期藩鎮割據之概況略敘於下:

     (一)代宗(762-779年)時藩鎮世襲:廣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亂平,代宗封安、史降將為節度使,仍駐守原地,遂啟藩鎮割據之端。時以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治於恆州(今河北正定);以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治幽州(今北京西南);以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成德、盧龍、魏博號稱 「河北三鎮」,他們和山東的淄青(治所在青州,今山東益都)、河南的淮西等節度使,在諸藩鎮中最為跋扈,「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將吏,私貢賦,天子不能制」。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姪田悅(?-784)繼任魏博節度使,乃開藩鎮世襲之惡例。從此,割據一方的節度使父死子襲,官爵自為,甲兵自擅,刑賞自專,戶籍不報中央,賦稅不入朝廷,儼然似獨立王國。
     (二)德宗(779-805年)時諸鎮為亂:德宗即位後,於建中元年(780年)施行兩稅法,中央王室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德宗乃想乘機抑制藩鎮,然其勢已尾大不掉,積重難返。建中二年(781午),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欲繼任為成德節度使,德宗不許,於是李惟岳遂與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及其子李納、山南東道(治所在襄州,今湖北襄樊)節度使梁崇義連兵叛亂,是為 「四鎮之亂」。德宗令其它藩鎮平亂,梁崇義被打垮,李惟岳為部下王武俊(735-801)所殺。建中三年(782年);又有新的四鎮之亂,盧龍朱滔(746-785)稱冀王,魏博田悅稱魏王,成德王武俊稱趙王,淄青李納稱齊王,不久淮西節度使李希烈(?-786)也叛,自稱天下都元帥、建興王,這就是所謂 「五鎮聯兵」。
      建中四年(783年),唐室調涇原(今甘肅涇川縣北)兵東來對付李希烈之兵。涇原兵路過長安時譁變,擁立朱滔之兄朱毗(742-784)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乾縣)。此即 「奉天之難」。興元元年(784年),德宗下詔赦李希烈等五鎮節度使,專討朱毗。朱毗更國號曰漢,稱漢元天皇。李希烈也稱皇帝,國號大楚。此即 「四王二帝」之事件。不久,自河北入援奉天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又反,與朱毗聯合,德宗再奔梁州(今陝西漢中)。同年五月,唐將李晟(727-793)收復長安,朱毗為部下所殺。直至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死,這一場亂事才告結束。唐王朝被迫與河北、河南諸強藩妥協,藩鎮割據之局面依然存在。
     (三)憲宗(805-820年)時中興平藩:憲宗即位後, 邊疆形勢有所緩和,國家財力比較豐厚,故又展開裁抑藩鎮的鬥爭。元和元年(806年),首先平定了劍南西川(治成都)節度副使劉闢的叛亂。同年,夏綏(治夏州,今陝西橫山)方鎮之楊惠琳抗命,唐室討斬之。次年,復平鎮海浙西(治潤州,今江蘇鎮江)節度使李琦之反叛。三鎮既平,中央之聲威大振。元和七年(812年),魏博鎮內鬨,節度使田弘正(764-821-)舉六州之地歸順朝廷。魏博乃河北三鎮之一,它的依順,影響頗大。
      元和九年(814年),彰義鎮(即淮西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783-817)匿不發喪,自領軍務,四出焚掠。次年正月,唐室發十六道兵討吳元濟。這一場戰爭延續了三年,曠日持久,師勞無功。後宰相裴度(765-839)親自督師征伐,大將李愬(773-821)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冬,乘雪夜攻下蔡州城,生擒吳元濟,淮西乃平。
     在吳元濟叛亂之前後,成德之王承宗及淄青之李師道均曾抗命朝廷。及至淮西平定,李師道懼而獻沂、密、海三州。王承宗亦獻德、棣二州而歸順。不久李師道復反,旋平之。同時盧龍節度使劉總也上表向唐室輸誠。因此,至元和十四年(819年)底,全國之藩鎮至少名義上都服從中央,唐朝又實現表面之統一,故史稱為 「元和中興」。
     (四)穆宗(820-824年)後割據再起:憲宗之中興平藩只不過是曇花一現,元和十五年(820年)憲宗為宦官所殺,穆宗繼位。河北諸鎮旋又相繼叛亂。長慶元年(821年),盧龍發生兵變,拘囚唐室所派之節度使張弘靖,而自推朱克融為留後。不久,成德舊將王庭湊也乘機作亂,殺掉唐室新任的節度使田弘正。次年,魏博也發生變亂。於是河北三鎮又成割據之局。此後,唐室病入膏肓,藩鎮割據之勢終唐之世而未稍息。
     
唐代中葉後的藩鎮割據屬於地方分裂割據的一種形式。一個盛朝經過長期大一統專制的統治之後,均難免由盛入衰、禍亂致亡,然後出現紛爭割據的局面。就此意義而言,唐代後期的藩鎮割據和唐亡後的五代十國,有類於東漢末年的州郡割據和漢亡後的三國鼎立,以及清代末年的 「東南互保」(部分情況)和清亡後的軍閥混戰。不過如細析漢、唐兩代後期的地方割據狀況,又不盡相同。東漢的州郡割據發生在大規模民變之後,且為時短暫;而唐代的藩鎮割據出現在大規模民變之前,且自王朝中期肇始而一直持續到王朝滅亡。

綜合藩鎮割據之禍害及影響,大致有如下數端:(1)導致國計民生困乏:藩鎮之長期割據叛亂,使戰禍頻連不斷。朝廷連年征討用兵,國庫日益枯竭,遂橫徵暴斂,加重人民的負擔,「惟思竭澤,不慮無魚」。另外藩鎮也在轄區隨意徵斂,使民生日困。時江南只有一百四十萬民戶,卻要負擔八十多萬軍隊的糧餉,謂之 「兩戶養一兵」。(2)造成經濟文化衰退:頻年戰亂破壞了統一安定的局面,使社會生產倒退、經濟日益萎縮。加以各藩鎮尤其是北方諸鎮之首領多是胡人或行伍出身,唯知崇尚武力、割據稱雄,故轄區之內文教不興,中原的社會文化水平也趨於停滯甚至下降。(3)促進唐室加速滅亡:安史之亂甫平,藩鎮割據之局已成。唐室中央根本無力節制地方,在唐朝後期的一百五十年裡,河北三鎮換了五十七個節度使,真正由朝廷委任的只有四人。由於國家長年分裂割據,唐朝國力大衰,最後終至滅亡。(4)開啟五代紛爭之世:自安史之亂以迄唐亡,藩鎮割據之局始終不可收拾。至唐亡後,出現五代十國之亂世,實乃唐代藩鎮割據局面之延續而已。(5)影響宋代國策制訂:藩鎮之跋扈,形成武人割據的惡劣風氣,破壞了中央集權和國家之一統,故後來北宋建立後為扭轉地方擁兵自雄之局勢,遂行 「強榦弱枝」之國策。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七章_唐代之中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