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戰役
02「退避三舍」而後取勝——春秋時期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

關鍵字:春秋爭霸、城濮之戰、退避三舍、晉國、楚國、晉文公、楚成王

春秋爭霸

發生於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是東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53年)晉、楚兩大諸侯國爭奪霸權的首場決戰。要了解該戰爆發的背景,先得略略知曉春秋爭霸的由來。卻說西周自經武王創立以來,一再推行「封邦建國」的封建制度,令大小諸侯國林立。原來諸侯均臣服於周天子,但自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東周繼立,王權衰弱不堪,強大的諸侯打着「尊王攘夷」旗號,起而爭當霸主,代替周天子號令其他諸侯。

一般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稱爲「春秋五霸」,但宋襄公因爭霸戰敗而亡,秦穆公也只能稱霸西戎,只有齊、晉、楚才是春秋前期至中期真正稱霸中原的霸權國。因此,齊桓公之後,晉、楚之爭就成了春秋中葉的歷史主頁,晉文公則憑藉城濮一戰,使晉國擊敗強楚而初登霸主寶座。

晉文顛沛

晉文公原名姬重耳(公元前671-前628年),是晉獻公兒子。其父寵妃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就陰謀殺死原太子並欲謀害其他公子。重耳被迫在外流亡,一走就是十九年,到過狄、衞、齊、曹、宋、鄭、楚、秦諸國。有些國家不敢收留他,但楚國的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卻加以款待。《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了此事,謂成王問重耳:公子若反(返)晉國「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避)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意思說:如得君之助能返回晉國,今後若兩國交兵於中原,願意叫晉軍先主動撤退三舍。要是楚軍還不肯罷兵,我只好左手拿着鞭子和弓,右肩背着箭袋,和貴國較量一番了。

***小知識
三舍
古代以一舍等於三十里,三舍相當九十里。根據這一故事,日後產生了成語「退避三舍」,指主動後撤退避。

後來重耳果真回國登位,成了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他勵精圖治,繼續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業。當時南方的楚國被中原諸侯視爲「蠻夷」,果然也和晉國發生了衝突。

公元前633年冬,楚國攻打宋國,並和曹、衞兩國訂立盟約,宋國向晉國緊急求援。晉文公認識到這是爭霸的良機,遂於次年春派兵援宋,一面攻打及威懾曹、衞,使之背離楚國,一面讓宋國爭取齊、秦的支持。楚成王見勢,不願與晉國交戰,命部將子玉把軍隊撤出宋國,但子玉反而率軍北上,試圖與晉軍決戰。當楚兵與晉軍接觸,晉文公一如先前退避三舍之承諾,令自己的部隊後撤九十里,一直退至衞國城濮之地。楚軍以爲晉軍怯戰,繼續猛追,雙方決戰就這樣展開了。

城濮決戰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四月初三(己巳日),晉、楚兩國在城濮(山東鄄城西南縣西南臨濮集)展開決戰。支持楚國一方的有陳、蔡、許、鄭等國,站在晉方參戰的有宋、秦、齊等國。雙方兵力,據載晉有戰車700乘,估計約32,500人,楚軍約有42,000多人。戰前雙方配置的陣營,晉三軍:先軫為元帥,統率中軍,郤溱輔佐;狐毛統率上軍,狐偃輔佐;欒枝統率下軍,胥臣輔佐。楚國也是三軍:令尹子玉統率中軍;子西統率左軍;子上統率右軍。楚的僕從國鄭、許軍附屬楚左軍,陳、蔡軍附屬楚右軍。

當時楚軍統帥子玉依托丘陵險阻紮營,並狂妄聲稱:「今日必無晉矣!」但晉軍卻以逸待勞、先發制人。戰鬥開始,晉軍首先由下軍佐胥臣率所部衝擊楚右翼的陳、蔡軍。晉兵戰馬都蒙上老虎皮,勇往直前,令陳、蔡聯軍落荒而逃,楚軍右翼遂告潰敗。子玉不顧右翼,仍加緊猛攻晉中軍和上軍。晉國軍隊讓車子拖着木柴假裝逃走,誘敵追擊,結果楚軍左翼暴露,先軫、郤溱率晉中軍攔腰截擊,狐毛、狐偃復率上軍夾攻楚左軍,打得其落花流水。子玉見左、右軍皆敗,遂下令中軍停止進攻,自率殘兵退出戰場。晉軍於是進佔楚營地,在三日後勝利班師。楚國大將子玉不久亦羞憤自殺。

晉軍取勝絕非偶然。晉文公大修内政令國力增強,又借「尊王攘夷」之名,首先在道義上佔了優勝地位。在外交上,聯絡秦、齊,實力頓加。在軍事策略方面,「退避三舍」名義上是實現承諾以報恩,實則以退爲進、表面示弱令敵軍驕兵而敗。再加將兵團結、士氣高昂,不似楚將違背君意、進退失據而遭慘敗。

晉楚分權

城濮一戰中,晉國大勝。公元前632年五月,即戰後一個月,晉文公與魯、齊、陳、宋、蔡、鄭、衞、莒諸國君,會盟於黃河岸邊的踐土(今河南原陽縣附近),周襄王也親自出席。晉軍向周天子獻俘,晉國聲威大震,晉文公乃繼齊桓公後稱霸中原。楚國因北進鋒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南方,中原諸侯一時無不朝宗晉國。

不過,晉楚雙方實力相當,此後勝負無定。後來,楚莊王一鳴驚人,又再問鼎中原,並於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擊敗晉國,躋身於五霸之列。晉、楚兩國遂長時間平分霸權,或爭戰或弭兵,擾攘不息。

參見:https://chiculture.org.hk/tc/about-us/experts/3973
https://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3975
zhanyi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