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世界」一名提法的由來
據《維基百科》﹐該名最早由法國經濟學家Alfred Sauvy於1952年8月14日在法國雜誌《Le Nouvel Observateur》提出﹐原指法國大革命時的「第三等級」(the Third Estate)﹐後被引申為一些在國際政治上傾向中立﹑經濟正在發展中的亞、非﹑拉丁美洲國家﹐相當於第三種勢力。此種提法出現後﹐法﹑美學者漸用「三個世界」來形容冷戰時期(1946-1991)的國際勢力分野﹐而中共毛澤東又賦予其別種內涵。
(二) 西方國家學者對「三個世界」的看法
從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區別著眼﹐「三個世界」的概念所指如下﹕「第一世界」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包括英國、法國﹑西德、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第二世界」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主要國家集中在東歐,也包括中國﹑北朝鮮﹑北越等﹔此外,幾乎所有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成員國都自認屬於「第三世界」。
(三) 毛澤東利用「三個世界」提出全球戰略
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1970年接見非洲訪者時說﹕亞非拉是第三世界﹐並表明中國同屬第三世界。1974年2月22日﹐他在接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明確提出中共的「三個世界」戰略理論﹕「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同年4月10日﹐鄧小平代表中國在聯合國大會的特別會議上﹐又進一步闡明了此種理論。
按照毛澤東的劃分﹕「第一世界」指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第二世界」指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第三世界」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但自改革開放以降﹐發現此種劃分對外交並不有利﹐故漸罕見重提。
(四) 按客觀綜合性指標劃分「三個世界」
冷戰結束後﹐人們常以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並據之劃分﹕「第一世界」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第二世界」指「新興工業國家」或由原「第三世界」轉變的「已開發國家」﹔「第三世界」指經濟發展排名較後的「發展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不論其採取何種意識型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出現一些經濟發展較突出的「第三世界」國家﹐被稱為「新興工業國家」(NIEs,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例如韓國﹑新加坡等﹐在傳統上被認為屬於第三世界;然而隨著經濟轉型獲得成功,它們的政治社會體系,以及若干經濟指標上,已達到第一世界的狀況,而被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五) 與「第三世界」相應概念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論劃分標準如何﹐原殖民地的亞﹑非﹑拉丁美洲國家多屬於「第三世界」。與之相關的尚有其他名稱﹐如「不結盟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力量」﹑「七十七國集團」﹑「南方國家」等等。下面略舉其形成過程﹕
1955年4月18-24日﹐亞非(首腦)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29國參加
1961年1月3-7日﹐非洲八國舉行首腦會議﹐通過《卡薩布蘭卡非洲憲章》
1961年9月1-7日﹐首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有26 國參加
1962年7月﹐發展中國家《開羅宣言》發表
1963年11月10-22日﹐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在印尼雅加達舉行
1964年1月13-17日﹐首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在開羅舉行
196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七十七個發展中國家發表了《77國聯合
宣言》﹐形成七十七國集團(Group of 77)。現在該集團的成員已有一百多個,但仍延
用原名
2003年12月23日﹐聯合國通過 58/220決議, 決定每年12月19日為南南合作日。由於世界
上的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常被
稱為「南方國家」﹐它們之間的合作稱「南南合作」
(擬於2007年4月3日)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即興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