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地名”拼音首字 (Dao-Duo)
dao 道 倒
de 得 德
deng 登 (艹)登 等
di 迪 底 抵 砥 堤 娣 的 弟 帝 地 第
dian 典
diao 刁 吊 釣
die 偞 牒 碟 迭
ding 丁 叮 (火)鼑 定
diu 丟
dong 東 洞
dou 斗
du 都 獨 賭 度 杜
duan 短 斷
dui 堆
dun 敦 頓
duo 多 馱 墮
…………………………………………………………………………
“七海地名”資料Dao-Duo首字目錄
Dao 道覽 道明 道雙 道甕 道勿 道林王 道乾港 倒腦細
De 得棱 得楞 得冷 得亞 得懷國 得楞國 得吉零 得叉尸羅
得剎尸羅 德里 德州
Deng 登籠 登流眉 登牙儂 (艹)登牙儂 等溫
Di 迪里 底板 底里 底門 底勿 底麻江 底兀剌 底馬撤 底馬撒
抵馬撒 砥利文 堤塒 娣八奴 的木耳島 弟而河 帝偈
地柯 地羅 地滿 地漫 地悶 地盤 地盆 地問 地衣
地大洲 地滿山 地木島 地盤山 地盤洋 地盆山 地羊寨 地那悉林
第而河 第二港 第三港 第四港 第辣撻 第一赤泥
Dian 典沖 典孫 典遜 典游 典徹湖 典臾海門 典搜海口
Diao 刁元 吊吉而 吊人山 吊吉而
釣魚臺(一) 釣魚臺(二) 釣魚嶼 釣魚山
Die 偞幹 牒幹 牒里 碟里 碟千里 迭微 迭乃失里母
Ding 丁酉 丁噶奴 丁呵兒 丁機奴 丁機宜 丁家廬 丁佳奴 丁伽蘆
丁咖囉 丁腳蘭 丁流眉 丁義里 丁得把昔 丁加下路
叮嘰呶 (火)鼎(火)馬嶼 定祥
Diu 丟
Dong 東埕 東池 東峙 東沖 東黨 東董 東洞 東都 東港 東海 東胡
東京 東離 東籬 東隆 東流 東牛 東沙 東洋 東竺
東板魯 東大海 東淡邈 東董山 東浮甲 東吉山 東加蠟 東京灣
東流里 東樓山 東龍蛇 東蛇龍 東蛇羅 東蠻牛 東牛國 東南海
東南洋 東萬力 東西董 東西洋 東西竺 東西竹 東竹山
東邦大山 東沖古剌 東大食海 東大洋海 東沙群島 東西董山
東蛇龍山 東蜈蜞山 東西竺山 洞吾 洞武
Dou 斗嶼
Du 都橫 都軍 都君 都昆 都盧 都槃 都盤 都龐 都維 都元 都齋 都稚
都督岸 都訶盧 都崑山 都欄礁 都欄樵 都郎島 都蘆辛 都崙山
都麻橫 都奴何 都魯把旺 都思訶盧 都里馬新富
獨部 獨和羅 獨石門 獨猪山 獨珠山 獨珠洋 獨掛頭山 獨奇馬山
賭班 賭斑 度元 度兒格 度爾格
杜板 杜懷 杜蠻 杜瓶 杜板村 杜並足 杜和羅 杜馬班
杜和鉢底 杜和羅鉢底
Duan 短知蠻 斷山
Dui 堆海口
Dun 敦樊洲 敦忍乙 頓遜 頓孫
Duo 多邦 多福 多歸 多利 多隆 多蔑 多鐃 多薩 多氏
多羅村 多羅磨 多摩長 多摩萇 多摩羅 多尼羅 多亞喇 多魚口
多混海口 多郎婆黃 多摩梨帝 多羅摩羅 多羅磨羅 多魚海口
多魚港口 多漁海口 多漁港口 多剎柁羅 多俚社海口 多茸補邏川
馱那羯磔迦 墮和羅 墮婆登 墮波登 墮羅鉢底 墮和羅鉢底
……………………………………………………………………………
道覽
《安南志略》卷一
《元史》卷六三
《越嶠書》卷一
(*當在越南的中南部)

道明
《華夷圖》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真臘︰“北與道明接,……。道明者,亦屬國……”。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道明國︰“人不著衣服,……(《朝野僉載》)”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真臘︰“……文單西北屬國曰參半,……道明者,亦屬國……”。(參見蒲甘條)
《異域志》卷上‧道明國
《咸賓錄》卷六‧真臘(21下)
《坤輿萬國全圖》︰道明(北20度,東113度)
《四夷廣記》‧真臘國‧道明郡(102冊)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4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見堂明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一(引《唐書‧真臘傳》);邊一O二‧參半部匯考一(引《唐書‧真臘傳》)

道雙
《蠻書》卷二‧山川江源第二︰“道雙王道勿川……”。(參見彌諾條)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道雙”。

道甕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曰道甕”。

道勿
《蠻書》卷二‧山川江源第二︰“道雙王道勿川西……” (參見彌諾條)。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道勿”。

道林王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南蠻西南蠻‧驃國︰“驃國……役屬者道林王等九城”。
《唐會要》卷一百‧驃國︰道林王
《太平御覽》卷七八九‧驃國 (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驃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 P.11262上)《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驃……鎮城”。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四裔七‧驃國
《圖書編》卷五九

道乾港
《明史》卷三二三‧外國四‧鷄籠山︰“道乾……揚帆直抵浡泥,攘其邊地以居,號道乾港”。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七‧四裔一‧鷄籠山(4736上。引《明史》)
(*據《海上紀略》P.163下︰“林道乾……復之大年(國名,在暹羅西南)攻得之,今大年王是其裔也” ,大年當在今北大年之地,古稱佛打泥、大泥等。明人往往將大泥誤作浡泥)

倒腦細
《四夷館考》卷下21-22︰倒腦細
《圖書編》卷五九
《東西洋考》卷二‧暹羅︰“形勝名蹟︰其國有……皮細祿、倒腦細,可剌諸司”。
《四譯館考》卷三8下︰倒腦細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四裔考五‧暹羅︰“國分郡邑,縣隸於府,府隸大庫司,大庫司者,猶華言布政司也。庫司九,曰暹羅、可剌細馬、足曹本、皮細綠、束骨胎、果本疋、倒腦細、討丕、六毘。府十四,曰綵納、無荖、比采、東板魯、辣皮、疋皮里、采野、多鐃、千無里、細辭滑、采欲、款細灣、沾奔、魁山。縣七十二,……。”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其國有大庫司九,……七曰倒腦細,……”。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同上文)
《粵海關志》卷廿一6下

得稜 得楞國
《南詔野史》下卷︰得楞子
《西南夷風土記》序︰“擺古,舊得稜也,古剽國,夷言朱闍婆又謂之朱波國也,處南海之濱”。
《(包見捷)緬略》︰得楞,得楞子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O 6上︰“嘉靖中,……滅得楞之弟兄”;卷一一一18上︰“緬人有數種,曰老撾,曰得楞子,曰阿瓦,……”;卷一一二5下︰“嘉靖三十三年,有馬革大部落,號得楞子者,……”,16上︰“……是後屢為暹羅、得楞所攻”。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P.52上︰“得楞︰在大古喇西南,古喇別部也,亦曰古喇得楞,與暹羅相近。萬曆三十八年,暹羅與得楞合攻緬甸,殺莾應子機撾,擺古為之殘破云”。
《征緬紀略》P.237上︰“緬書云︰ 暹羅國、得楞國、得懷國 、白古國,……”。
《緬事述略》P.231下︰得楞
《滇繫》九之二‧土司志下32下;十之一‧屬夷志6上;十之二‧屬夷志17下︰得楞
《清史稿》卷十二‧高宗三︰“(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壬午,緬甸國王莾逹喇為得楞野夷所害……”;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 “緬書云︰‘暹羅國、得楞國、得懷國、……拜書…… ’”。

得冷
《百夷傳》:“金沙江之南,有東胡、得冷、緬人三國。”(*即得楞,見該條)

得亞
《西南夷風土記》:“孟密、準古、緬甸、普幹、普坎、得亞、洞吾、等溫、白古、馬高、江頭,皆古城也”。[*即今緬甸東南部的土瓦(Tavoy)。參打歪條。]

得懷國
《征緬紀略》P.237上(參見得楞國條)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參見得楞國條)

得吉零
《島夷志略‧撻吉里》*沈證︰“又按《明史》……,得吉零即撻吉那, 德列(即達里)東接孟加剌,故沿海岸得至暹羅。”
《野記》卷四(見巴喇西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巴喇西(3下)
《四夷廣記》巴喇西(102冊)
《裔乘》卷二‧巴喇西(47上)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參見巴喇西條)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巴喇西︰ “其國在南海,去中國絕遠。使臣沙地白自言始奉王命舟行四年半, 遭風飄至西瀾海,舟壞,止存一小艇,又飄流八日至得吉零國,居一年至秘得,居八月乃遵陸行,閱二十六日抵暹羅”。( 4750上)
[*或考在丹那沙林(Tenasserim),或達通(Thaton)]

得叉尸羅 得剎尸羅
《法苑珠林》卷四三14上︰得叉尸羅;七六7上︰得剎尸羅
《翻譯名義集》卷五20上︰得叉尸羅
《翻梵語》卷八1034中︰得叉尸羅
(參見呾叉始羅條)

德里
《坤輿全圖》︰德里(印度都城)

德州
《梁書》卷三‧本紀三‧武帝下︰“(大同九年)夏四月,林邑王破德州”。
《隋書》卷三一‧志二六‧地理下︰“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卷五六‧列傳二一‧令狐熙︰“熙以州縣多有同名者,於是奏改……德州為驩州”。
《南史》卷七‧梁本紀中七︰“(大同九年)夏四月,林邑王破德州,攻李賁,……”;卷九‧陳本紀上九︰“(太德元年)(李)賁兄遁入九真,……殺德州刺史陳文戒,進圍愛州,帝討平之”。
《北史》卷六七‧列傳五五‧令狐整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八(見演州)
《舊唐書》卷四十一(見驩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一(見演州)
《新唐書》卷四三上‧志三三上‧地理七上︰“驩州日南郡,……本南德州,武德八年曰德州,貞觀元年又更名”。

登籠
《元征緬錄》:“(大德)二年,雲南省先遣管竹思加使登籠國,其國王遣其舅兀剌合、兀都魯新合二人從管竹思加赴闕,二月至蒲甘”。(*應即得楞(Talaing)的異譯,原指今緬甸的得楞人亦即孟(Mon)人,有時也兼為國名或地名。故地在緬甸南部的勃固(Pegu)和孟(Mon)邦一帶。)

登流眉
《嶺外代答》卷二( 外國門上)‧真臘國︰“其旁有……、登流眉國、……,真臘為之都會。北抵占城,最產名香,登流眉所產為絕奇,諸蕃國香所不及也”。卷七( 香門)‧沈水香︰“沈香來自諸蕃國者,真臘為上,占城次之。真臘種類固多,以登流眉(案︰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作丁流眉,《宋史》作登流眉)所產香,氣味馨鬱,勝於諸蕃。”
《雲麓漫鈔》卷五152
《諸蕃志》卷上‧真臘國︰“其屬國”。*馮承鈞注︰“登流眉本書有專條,謂在真臘之西。譯注採伯希和說疑為馬來半島之Ligor,《宋史》四八九有丹眉流國,東北至羅斛二十五程,殆為同一國也。”卷上‧登流眉國︰“登流眉國在真臘之西”。*馮承鈞注︰“登流眉首見《嶺外代答》卷二真臘條著錄。伯希和考訂其為《宋史》四八九之丹眉流。《文獻通考》三三二作州眉流,疑誤丹作舟,而又轉為州。《宋史》識丹眉流之方位云︰‘東至占臘五十程,南至羅越水路十五程,西至西天三十五程,北至程良六十程,東北至羅斛二十五程,東南至闍婆四十五程,西北至洛華二十五程,東北至廣州一百三十五程。 ’其中地名僅知占臘為柬埔寨,羅越首見《新唐書》地理志,在馬來半島之南端,西天指印度,闍婆指爪哇,伯希和因疑此國即昔之Sri Dharmaraja城,今之Ligor(參看《交廣印度兩道考》75至76頁)。惟《宋史》著錄丹眉流之出產為犀象、鍮石、紫草、蘇木諸藥,與登流眉出產不同,予以為《宋史》之丹眉流或是本書之單馬令,然其出產亦多不相同。此三國無論是否為一國,要在馬來半島,可無疑也。”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登流眉︰“屬真臘,選入作地主……”。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真臘(參見真里富條)
《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九十七冊‧蕃夷四︰“真里富……在西南與登流眉為鄰”。
《(大德)南海志》卷七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外國五‧真臘︰“其屬邑有真里富,在西南隅。東南接波斯蘭,西南與登流眉為鄰”。
《異域志》卷下‧登流眉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真臘國( 12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真臘國( 12上)
《廣輿圖》卷二
《皇明四夷考》卷上‧真臘︰“又有參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國皆屬真臘”。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館考》卷上21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真臘( 6上)
《四夷廣記》‧真臘國( 102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閩書》卷三九、一四六
《武備志》卷二三六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4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
《八紘譯史》卷三‧真臘( 55)
《四譯館考》卷一24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一︰“《明一統志》:其屬國,又有參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國”。 (另引《宋史‧真臘傳》);邊一O四‧丹眉流部匯考︰“《三才圖會》︰登流眉國,選入作地主……”。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四‧真臘( 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九‧柬埔寨( 1上)

登牙儂 (艹)登牙儂
《諸蕃志》卷上‧三佛齊國︰登牙儂“其屬國”。*馮承鈞注︰“登牙儂,今Trengganu,《島夷志略》作丁家廬,《明史》三二五作丁機宜” 。卷上‧佛囉
安國:“……其鄰蓬豐、登牙儂加吉蘭丹”,類此。
《島夷志略‧丹馬令》*藤注︰登牙儂乃此書之丁家盧Tringganu。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三佛齊國(14上)︰登牙儂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三佛齊國(14下)︰登牙儂
《廣輿圖》卷二︰登牙儂
《皇明四夷考》卷上‧三佛齊︰“其屬有單馬令、凌牙斯、蓬豐、蓬豐、(艹)登牙儂、細蘭諸國”。
《殊域周咨錄》卷八‧三佛齊︰“又有旁近屬國曰單馬令、凌牙斯、蓬豐、登牙儂、細蘭諸種”。
《圖書編》卷五九︰ (艹)登牙儂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三佛齊︰登牙儂( 6下)
《四夷廣記》三佛齊(102冊)
《裔乘》卷二‧三佛齊(38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9上
《武備志》卷二三六︰ (艹)登牙儂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8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下
《八紘譯史》卷三‧三佛齊(57)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八‧三佛齊部匯考一︰“其屬國有單馬令、凌牙斯、蓬豐、登牙儂、細蘭等諸國(引《廣東通志》、《大明一統志》)”。
《海錄》卷上P.13*馮注︰“丁伽囉,今Trengganu地,《諸蕃志》三佛齊條作登牙儂,南海語Tringano之對音也。《島夷志略》作丁家廬,《武備志‧航海圖》作丁加下路,《明史》作丁機宜,《海國聞見錄》作丁噶呶。明代亦隸爪哇之滿者伯夷,故《明史》云丁機宜為爪哇屬國,十八世紀時屬柔佛(Johore),旋隸暹羅,一九O九年為英國保護國,國都Kuala Trengganu,猶言丁咖囉河口”。

等溫
《西南夷風土記》,“孟密、準古、緬甸、普幹、普坎、得亞、洞吾、等溫、白古、馬高、江頭,皆古城也。……至擺古、等溫城,每日中為市,市之周圍亦有走廊三千餘間,以避天雨”。在今緬甸南部,即達通(Thaton)附近的洞溫(Donwun),或譯棠溫。十四世紀六十年代,白古王朝一度遷都於此。

迪里
《明會要》卷七十九‧外蕃三︰“迪里國近沼納樸兒。永樂十年,遣使招諭,賜賚之。”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沼納樸兒︰“又有迪里國,近沼納樸兒,…… 。 ” (2011中)

底板
《殊域周咨錄》卷九‧雲南百夷:底板(參見底馬撤條)

底里
《島夷志略‧撻吉里》沈證︰“底里近沼納樸兒,亦其國在中印度一證” 。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六‧底里部匯考(引《明外史‧底里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外國七‧底里︰“底里,永樂十年遣使奉璽書招諭其王……。其地與沼納樸兒近” 。
*山本達郎《榜葛剌と沼納樸兒と底里》︰“底里即德里Delhi ( Dihli)” 。

底門
《諸蕃志》卷上‧渤泥國︰“其國鄰於底門國”。*馮承鈞注︰“底門國,本書蘇吉丹條作底勿,皆Timor之對音也。《島夷志略》作古里地悶,《星槎勝覽》作吉里地門,《東西洋考》作遲悶,一作池悶” 。
《島夷志略》‧古里地悶 *藤注︰“案《諸蕃志》渤泥條云。其國鄰於底門,又闍婆屬國有底勿,並與地悶音相似。《名山藏》、《東西洋考》並作遲悶,云吉里地悶也,居重迦羅東,殆據《星槎勝覽》,《星槎勝覽》則襲此書也。地悶、遲悶乃Timor之對音,古里、吉里乃Gili之對音,謂島也(Gerini, Reserarches, P.520)” 。
《文獻通考》卷三三二‧四裔九‧勃泥︰“其國鄰於底門國,……”。
《宋史》卷四百八十九‧外國五‧勃泥︰“其國鄰於底門國”。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浡泥國 (16上)
《殊域周咨錄》卷八‧浡泥︰“其國鄰底門國”。
《裔乘》卷七‧勃泥 (25上)

底勿
《諸蕃志》卷上‧蘇吉丹︰“其地連……、底勿、……,皆闍婆之屬國也” ,“底勿、……等國,在海島中”。 *馮承鈞注︰“底勿本書渤泥條亦作底門,以當Timor”;卷下志物‧檀香
《島夷志略‧古里地悶》*藤注︰“又案《通典》丹丹條云土出金銀、白檀、蘇方木、檳榔,《諸蕃志》云檀香出闍婆之打網、底勿二國,三佛齊亦有之,南海出此香以Timor為盛,如此書所言此地多瘴,Malaria多染疾者亦如此書所言,底勿之為地悶無可疑矣。” (另見底門條注文)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爪哇國( 11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爪哇(10下)
《廣輿圖》卷二
《皇明四夷考》卷上‧爪哇︰“所屬有蘇吉丹、打板、打綱、底勿諸國”。
《殊域周咨錄》卷八‧爪哇︰“所屬夷有蘇吉丹、打板、(打)綱、底勿諸種”。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館考》卷上20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爪哇( 4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裔乘》卷二‧爪哇(29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6上
《武備志》卷二三六
《皇明象胥錄》卷四‧爪哇︰“所屬蘇吉丹、丁機宜、打板、打網、底勿諸國”。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7下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1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明一統志》︰其屬國有蘇吉丹、打板、打綱、底勿等國”。

底麻江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四︰ “(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丙午,雲南官軍與緬匪戰於底麻江,失利”。

底兀剌
《明史》卷四六‧地理七︰ “底兀剌宣慰使司,永樂二十二年三月置︰地舊為大古剌所據,上諭還之,故置司” 。

底馬撒( 撤?)
《大明一統志》卷八六‧雲南布政司(1下)︰底馬撒
《殊域周咨錄》卷九‧雲南百夷︰“……大古剌、小古剌及其鄰境諸蕃曰底馬撤,曰茶山,曰底板……貢方物”。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一‧雲南(16上)︰底馬撒
《(包見捷)緬略》︰底馬撒
《華夷風土記》卷四38上︰底馬撒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二3上︰底馬撒
《肇域志》雲南︰(底馬撒宣慰司)
《明史》卷四六‧地理七︰“底馬撒軍民宣慰司︰在大古剌東南” 。
《續通典》卷一四六‧州郡二十六︰“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剌東南)(1991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輿地七︰“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剌東南)(4719上)。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英緬交兵始於道光六年,……(緬)割沿海底馬撒及古剌西北之地”(10734上)。

抵馬撒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O4下︰抵馬撒 (參見底馬撒條)
《滇繫》十之一屬夷系4下︰“孟養……南至抵馬撒,疆連西洋 ”。
(*在今緬甸東南岸的丹那沙林(Tenasserim)省一帶)

砥利文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噶喇巴︰“《海國圖志》︰……(荷)又開砥利文、蘇拉圭呀、鈒馬廊各埠 ” ( 10737上)。

堤塒
《海島逸志》卷一5上︰堤塒(見三寶壠條)

娣八奴
《廣輿圖》卷二︰娣八奴(*福克司《廣輿圖版本考》認為,娣八奴相當阿拉伯文diba or diva,即梵文dvipa,此地應即=Island Slaves( 奴隸島)。
《皇輿考》卷十二︰娣八奴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娣八奴
《圖書編》卷六十︰娣八奴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娣八奴
《武備志》卷二二三︰娣八奴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娣八奴

的木耳島
《坤輿全圖》︰的木耳島( 今帝汶島)

弟而河 第而河
《職方外紀》卷一地圖︰弟而河(或第而河)[*今巴基斯坦的哈布河?或達希特(Dasht)河。]

帝偈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 “驃……鎮城”。

地柯
《坤輿萬國全圖》︰地柯(當今印度之第烏?)

地羅
《海島逸志》卷三:地羅。[*或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Maluku)群島,當指提多雷(Tidore)島。]

地漫
《(大德)南海志》卷七︰地漫

地悶 地問 地木島
《海錄》卷中P.57︰“地問,在唵門東南海中,別起一大島,周圍數千里,島之西南為地問,歸西洋管轄,島之東北為故邦,歸荷蘭管轄。” *馮注︰“地問,今Timor,《諸蕃志》蘇吉丹條作底勿,渤泥( Borneo)條又作底門,《島夷志略》作吉里地悶,《東西洋考》作遲悶,《海國聞見錄》作池問。”;卷下P.75︰“嘩哩干國……凡船來中國,皆南行過峽,轉東南經地問、噶喇叭,…… ”。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七3下︰地悶
《坤輿萬國全圖》︰地木島(今帝汶。南13度,東133度)

地衣
《廣輿圖》卷二:地衣
《皇輿考》卷十二:地衣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地衣
《圖書編》卷五九:地衣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地衣
《武備志》卷二二三:地衣

地大洲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80下︰地大洲(引《唐書》馬禮條)

地滿山 地盤山 地滿洋 地盆山
《島夷志略‧東西竺》*藤注︰地盤山Timon
《四夷廣記》地滿往舊港針路︰地滿山( 101冊);崑崙往暹羅、滿剌加等針路︰地盤山( 101冊)
《順風相送》‧大泥往池汶針路︰“……斗嶼,單午五更取地盤山 ”。
《東西洋考》卷四‧彭亨︰“形勝名蹟︰……,地盤山(織嘉文席處) ”*書局︰今馬來西亞彭亨州東南海外潮滿江。;卷九‧西洋針路︰“彭亨國︰……單午五更取地盤山。地盤山︰在彭亨港外,……三更至東西竺 ”。
《西南洋各蕃針路方向圖》︰地盤
《東南洋海道圖》︰地盤
《指南正法》‧浯嶼往咬(口)留吧173,‧咬(口)留吧往暹羅針173,‧咬(口)留吧回長崎日清182,‧咬(口)留吧往台灣日清186,‧太武往咬(口)留吧針193,‧咬(口)留巴澳回唐194。*向注︰此是馬來半島彭亨港外之地盤山(《正法》、《東西洋考》),又作苧麻山,(《鄭和航海圖》、苧盤山(《相送》),即今Tiuman島。
《噶喇巴紀略》︰地盤洋
《海錄》卷中P.44︰“經琼州、安南至崑崙,又南行約三四日至地盆山,萬里長沙在其東。……由地盆山又南行約一日到網甲,經噶喇叭峽出峽口,…… ”。*馮注︰“地盆山得為Natuna島,網甲今Banka島” ( P.46);卷下P.75︰“……北入噶喇叭峽,過茶盤,即地盆,經紅毛淺而來 ”。

地羊寨
《南詔野史》下卷︰地羊鬼
《西南夷風土記》︰“蠻莫之外,有曰地羊鬼,髠頭黃眼…… ”。 ( P.8)
《明史》卷三一五‧雲南土司三︰“孟密……其屬有地羊寨,在孟密東,往來道所必經 ”。
《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三‧四裔七(4786下,引《明史》土司傳)
《大清一統志》卷三八九‧徼外附見(2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四九八‧徼外附見(2下)
《滇繫》十之二‧屬夷系18上︰地羊鬼

地那悉林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英)攻克艾報、墨爾階兩城,與瀕海地那悉林之地 ”,“英領緬甸,即擺古、厄勒瓦諦、阿拉干、地那悉林也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英吉利緬甸,曰擺古,曰阿剌干,曰地那悉林 ” ( 10734上)。

第二港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鱷魚嶼︰……進由第二港入,是丁機宜國。”

第三港
《島夷志略》‧蘇祿︰“……較之沙里八丹、第三港等處所產,此蘇祿之珠色青白而圓,其價甚昂……,其餘小珠……出於西洋之第三港(第,知服齌本作地,今據丁本改),此地無之。” ;‧沙里八丹︰“珍珠由第三港來”;‧第三港︰“古號為淵(*藤注︰《沈氏集證》云為淵,鈔本作馬淵),今名新港,口岸分南北,……去此港八十餘里,洋名大朗、蚌珠海內為最富……。”*藤案︰《保羅紀行》說Mabar採珠之事云,採珠之人先航別迭竦Bettelar,次到灣上約六十英里,別迭竦,拔丟拖多作Battala,殆今Putlam口,與此書大朗名稍相似。《元史》馬八兒傳,元使由僧加耶山Sinhala至馬八兒國新村馬頭登岸,新村與新港疑是一地。《元史》云舟人鄭震等以阻風乏糧,勸往馬八兒國或可假陸路達俱藍國,則所謂新村馬頭似在大陸岸上,西人多傳Kayal (Kail)採取而《元史》別有加一,即是Kail之對音,非新村馬頭。要之,新港、新村馬頭必在Manar灣內,此書第三港或謂Putlan也。*沈證︰“《外國史略》云,到塔拉部有西令牙巴,城高而堅固,……。《萬國地理全圖集》云,馬塔剌繁盛,多大城,西令牙巴坦昔係王都,馬答拉雖頻海而無泊處……。西令牙巴坦城臨考浮里江,東通本得利士,西踰山為開爾扣特海口,所謂第三港大抵即此二處,顧不能指定矣。”“此第三港必在印度西南之地” 。

第四港
《真臘風土記》‧總敍︰“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 。*伯希和注︰“按,此第四港得從艾莫涅君之說為今之美荻(Mytho)港。其餘三港應在Soirap一帶。”
《島夷志略‧真臘》*藤注︰“所謂第四港殆謂Cuatieu,眉公河分支注海,吃水十五英尺以上之船之能入者,獨此一支而已(Moura, Cambodge, I,6)” 。
《殊域周咨錄》卷八‧真臘︰“(按……《真臘風土記》言其國……自真蒲行坤申針過崑崙洋入港,港凡數十,惟第四港可入)” 。

第辣撻
《嶺外代答》卷二(外國門上)‧真臘國︰“其旁有……、第辣撻國” 。

第一赤泥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第一赤泥在甘巴里頭與小葛蘭之間,即在南印度C.Comorin與Quilon之間,今地無考。

典沖
《水經注》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占城︰“《水經注》︰林邑國都治典沖,范文所徙也 ,在壽泠縣阿賁浦、西去海岸三十里,東至南海郡城三千里”。
《越南歷代疆域》361

典孫 典遜
《洛陽伽藍記》卷四︰“(沙門菩提拔陁)自云︰‘ 北行一月至句稚國,北行十一日至典孫(原作孫典)國,從典孫(孫典)國北行三十日至扶南國,……’”。*周祖謨校釋本P.174︰“典孫,原作孫典,下同。今據《梁書》卷五十四扶南國傳校正。《御覽》七九O引萬震《南州異物志》云︰‘ 句稚去典遜八百里。 ’ 典遜即典孫,典孫史書亦作頓遜。《梁書》云︰……。典孫蓋在今之馬來半島”。*范祥雍校注本P.241︰“按孫典國當作典孫國,典孫二字誤倒,即《梁書》之頓遜國。《梁書》卷五十四《扶南國傳》云︰‘ 句稚去典遜八百里。 ’ 典遜即典孫,典孫史書亦作頓遜。《梁書》云,……。《通典》一八八頓遜國下注云︰‘ 一曰典遜。’《梁書》扶南傳又作典孫( 傳云︰‘ 攻屈都昆、九稚、典孫等十餘國。 ’九稚當即勾稚)。《太平御覽》七八八引《南州異物志》……。按之地理及各書所述,此當是頓遜國無疑。頓遜今地,法人伯希和謂Schlegel以為即Tenasserim(見《扶南傳》,馮承鈞譯,《史地叢考續編》)”。
《梁書》卷五十四(參見金鄰條)︰典孫
《法苑珠林》卷三十六20上︰典遜 (引《南州異物志》)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頓遜︰“頓遜國,梁時聞焉(一曰典遜)”。
《太平廣記》卷四O六‧酒樹︰“頓遜國有酒樹,如安石榴,華汁停盃中,數日成酒,美而醉人。《博物志》︰酒樹出典遜國,名榐酒” (出《扶南記》)。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頓遜國︰“《南州異物志》曰︰頓遜在扶南三千餘里,本為別國,扶南先王范蔓有勇略,討服之,今屬扶南”;卷七九O‧句稚國︰“《南州異物志》曰︰句稚去典遊(遜)八百里,有江口……”;卷九八二‧香部二‧霍香︰“《南州異物志》曰︰霍香生典遜國,……”。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頓遜國︰“頓遜國,梁時聞焉,一曰典遜”。
《事類賦》卷二十四11下︰典遜 (引《博物志》)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頓遜︰典遜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一‧四裔八‧頓遜︰典遜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扶南部匯考(引《梁書‧扶南傳》》);邊九九‧頓遜部匯考(引《通典》》)

典徹湖
《交阯總志》:典徹湖
《馭交記》卷一P.15:典徹湖
《越南歷代疆域》361

典臾海門 典搜海口
《交阯總志》卷二124:古弘縣冊夾典搜海口;卷三P.231︰典臾海門
《安南棄守本未》P.21上︰典史海門(當為典臾海門);校補P.20下︰典臾海門(支俄縣)
《越嶠書》卷十P.111下︰“舟師至典臾海門涇鵲淺,晴久水涸”。
《名山藏‧王享記》二8下︰典臾海門
《馭交記》卷四︰興臾海門(當為典臾海門)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12下︰典臾海門

刁元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刁元在坎八葉城附近,或謂即今圖印度西岸之第鳥(Diu Is.)。

吊吉而
《元史》卷二十‧本紀二十‧成宗三︰“(大德四年六月甲子)吊吉而、爪哇、暹國、蘸八等國二十二人來朝,賜衣遣之”。

吊人山
《海錄》卷中P.45︰“由地盆山又南行,約一日到網甲,經噶喇叭峽,出峽口,又南行過三洲洋,約三日到頭次山,即噶喇叭邊境也,……又行二十餘里到海次山,有數島,一以居中華之為木工者,一為瘋疾所居,一為罪人絞死之所,俗呼為吊人山”。

釣魚臺(一) 釣魚嶼 釣魚山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三十六姓所傳針本〉:“琉球往福州:二月﹐古米山開洋﹐(用辛戌並辛酉針)四十五更(取)東湧山為妙。”“又 三月﹐古米山開洋﹐(用辛酉針)二十七﹑八更(看墨魚骨成陣流)係是洋心﹐(用單酉針)一日就見山。如不見山﹐海水變綠色﹐又見白色。夜間可防近山。使開針﹐候至天明觀是什麼山﹐真無差也。”“又 三月﹐古米山開船﹐(用辛酉針)十五更﹑(又用單酉)二十更(見)釣魚臺﹐(又單酉針)七更(取)彭家山﹐(又用辛酉針取)官塘。”“又 成化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午時﹐古米山開洋﹐(用庚酉針)四更﹑(又乾亥針)三更﹑(又單乾針)四更﹑(又辛戌針)三更﹑(又單戌針)四更﹑(又辛酉針)十九更(見)台(臺)山。”“又 古米山開舟{船}﹐東北風(用單戌針)十更﹑(又辛戌針)五更﹑(又單辛針)五更﹑(又單酉針)十更(見水色渾白﹐遠看有山)﹐又用(庚酉針)認是南杞。”“又 十月﹐古米山開洋﹐(用乾戌針)十更﹑(又用辛酉)五更﹑(又用單酉)十更﹑(又用辛戌)五更﹑(又用單酉)五更﹐(見)台(臺)山為妙。”“福州回琉球:梅花及東沙開船﹐若正南風(用乙辰針)十更(取)小琉球頭﹐便是雞籠山圓尖﹐(又用乙辰)五更 花瓶嶼(並)彭家山﹐(又用單乙)七更(取)釣魚臺﹐(離開流水甚緊﹐北過﹐用乙卯並單卯針)四更 烏(鳥)嶼﹐(前面)黃毛嶼﹐(北過用單卯針)十更(取)赤嶼﹐(北過用卯卯針)十五更(取)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三更(取)馬齒山﹐(用甲卯並甲寅)三更收入那霸港大吉。”“又 東墻山開船﹐南風(用乙辰針直取)小琉球頭﹐(用乙卯針)五更(取)花瓶嶼(並)彭家山﹐(用乙辰取)北木山(即八重山島)。”“又 東湧山開船﹐北風(甲卯針取)彭家山﹐若南風(用甲卯並乙卯針取)釣魚臺﹐北風(用甲卯並乙辰針取)太平山(即宮古島)。”“又 釣魚臺開船﹐北風(辰巽針取)北木山尾 小琉球頭﹐(又用乙辰針取)沙洲門﹐(又用乙卯針取)太平山。太平山開船﹐(用艮寅針直取)那霸港口大吉。”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針路條記〉:“福州往琉球:東沙外開船﹐(用單辰針)十更(取)雞籠頭﹐(北過)花瓶嶼(並)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北過前面)黃麻嶼﹐(北過用單卯針)四更 黃尾﹐(北過用甲卯針)十更 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 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馬齒山﹐(北過用甲卯及甲寅針)收入那霸港大吉。”“又 五虎門開船﹐(取)官塘﹑東獅﹐(用辰巽針)十五更 小琉球頭﹐(北過用乙卯針)十五更 釣魚臺﹐(北過﹐隴﹐單卯針)十更赤洋﹐(又單卯並甲卯)十二更古米山﹐(用單卯兼乙卯)至那霸港。”“回福州: 十月十日巳時出那霸港﹐(用申針放洋﹐用辛酉針)一更半(見)古米山並姑巴甚麻山﹐(用辛酉針)四更﹑(用辛戌針)十二更﹑(用乾戌針)四更﹑(單申)五更﹑(辛酉)十六更(見)南杞山﹐(用坤未針)三更(取)台(臺)山﹐(打水二十托﹐西邊有橫礁出水﹐用丁未針)三更(取)里麻山﹐一云霜山﹐(用單申針)三更收入定海。”“漳州往琉球:太武開洋﹐(用單艮針)七更 烏坵﹐(用艮寅針)四更 牛山﹐(又用艮寅)五更 東湧山﹐(用單辰針)如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小琉球 雞籠嶼﹐外平彭家山﹐如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 釣魚臺﹐(北過)南風(單卯)四更 黃麻嶼 赤礁﹐(北過)南風(單卯並甲寅針﹐又用艮寅)﹑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 古米山﹐(北過)南風(單卯及甲卯針)四更 馬齒山﹐(甲卯)三更收入那霸港口。”
《(陳侃)使琉球錄》記釣魚嶼至琉球行程:“[嘉靖十三年(1534)五月]八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後。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於舟,喜達於家。”
《(吳朴)渡海方程》(1537年撰)“‧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按:此爲鄭若曾《籌海圖編》所載,標明引用自《渡海方程》,下文應同一來源》)‧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郭汝霖、李際春)使琉球錄》:“[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開洋。幸值西南風大旺,瞬目千里,長史梁炫舟在後,不能及,過東湧、小琉球。三十日,過黃茅。閏五月初一日,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風,即可望古米山矣。”
《鄭開陽雜著》(1570年前)‧琉球圖說‧福建使往大琉球鍼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辰巽針,十更船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鍼、或用單卯鍼、或用單乙鍼;西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乙卯鍼,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或用乙卯鍼,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西南風用丹甲鍼或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鄭舜功)日本一鑑》(約1566):“‘或自梅花東山麓,雞籠上開釣魚目’:(梅花)取小東島之雞籠山。自山南風用卯乙縫鍼,西南風正卯鍼或正乙鍼,約至十更取釣魚嶼。自嶼遠近多巨魦……自梅花渡彭湖之小東至琉球到日本,為昔陳[侃]給事出使琉球時,從其從人得此〈方程〉也。一自彭湖,次高華,次鼋鼊,次大琉球,亦使程也。而彭湖島在泉海中,相去回頭百六十里。釣魚嶼,小東小嶼也,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東南風卯乙縫鍼,約至四更,取黃嶼。‘黃麻赤坎古米顛,馬齒琉球(辶)里迤先’:黃麻、赤坎、古米、馬齒、琉球、(辶)里迤,皆海山也。盡黃麻嶼,南風用甲卯縫鍼,西南風正甲鍼,東南風正卯鍼,約至十更取赤坎嶼。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或寅甲縫鍼,西南風艮寅縫鍼,東南風甲卯縫鍼,約十五更取古米山。盡山若西南風用寅甲縫鍼,南風正卯鍼,約十五更取馬齒山。山北多礁,盡山南風用正卯鍼或正寅鍼,徑取華山即高華山,次取七島。否,盡古米南風用寅甲縫鍼或正卯鍼,約至五更取馬齒山。盡山南風用甲卯縫鍼或寅甲縫鍼,約至五更取大琉球。”
《(蕭崇業、謝杰)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七年(1579)五月]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取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伍更船,取(米)古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大吉。”
《(鄧鍾)籌海重編》(約作於萬曆二十年,1592後)‧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福州往大琉球針:“東沙開船,用單辰十更,取雞籠山,北邊過,見梅花瓶嶼並棉花嶼、彭家山。乙卯並單卯十更,取釣魚嶼,北邊過,前面是黃麻嶼。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過。甲寅一[十]更,取赤尾嶼。乙卯六更,取姑美山,北邊過,仔細。用單卯,取馬奇山,北邊過。甲卯並甲寅,收入琉球港。”(轉引自王在晉《海防纂要》卷二)
《順風相送》‧福建往琉球:“太武放洋,用甲寅針七更船,取烏坵。用甲寅並甲卯針,正南東墻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頭。又用乙辰,取木山。北風東湧開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單卯,取釣魚嶼。南風東湧放洋,用乙辰針,取小琉球頭,至彭家,花瓶嶼在內。正南風梅花開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單乙,取釣魚嶼南邊。用卯針,取赤坎嶼。用艮針,取枯美山。南風用單辰四更,看好風單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馬齒山,是麻山,赤嶼。用甲卯針,取琉球國為妙。”
《四夷廣記》‧福建往日本針路更數:“長樂縣 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船,便是赤嶼。五更,船用單卯針,或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用單卯及甲寅針,或用艮寅針,或用單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用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漳州往琉球並日本針位:“太武山開洋,用單艮針七更船,取烏坵山。用艮寅針四更船,取牛嶼。用艮寅針五更船,取東湧山。用單辰針,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舡,取小琉球並[雞]籠嶼外,平彭佳山。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舡,取釣魚嶼邊過船。南風用單卯,東南用丹卯針,四更船,取黃麻嶼北邊過。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舡,取粘米山,北邊過舡,有礁,行舡子細。南風用單卯及甲卯針,十五更舡,取馬齒山。用甲卯及甲寅針,使二更舡,取琉球港口。進港大吉,妙也。”
《(夏子陽、王士楨)使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三十四年(1606)五月二十四日]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船,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大吉。”
《明代東西洋航海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東洋針路:漳泉往琉球:[出港]甲卯……[福州]辰……乙卯[雞籠] ……卯[釣魚臺]……乙卯……卯……乙卯……[那霸]。
《天下郡國利病書》‧九邊四夷‧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汪楫)使琉球雜錄》‧卷二:“舊制封舟出海,皆由梅花所開洋。今因巨舶不行沙壅水淺,遂從五虎門出口。……按蕭承業《使琉球錄》載有《過海圖》云: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船,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單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五更船,取枯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夏子陽《過海圖》則云: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而崑山 鄭若曾《日本圖纂》則云:自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那霸港。據蕭錄則四十二更。夏圖不載東沙嶼以前針路及馬齒山以後更數,亦四十三更。而鄭圖則七十四更。此皆鏤板行世之書,其不同如此,傳寫者又可知已。臣歷稽往籍,皆言西南風大利,七晝夜可到。從未有三日飛渡者。此千古僅事,不可為道里準。故取蕭錄、夏圖與鄭圖並存之,以俟後來者攷訂云。”‧卷五:“[康熙廿二年(1683)六月二十三日,使舟]出五虎門,……出洋後,火長主用辰針,攷之圖說亦然。而琉球人為嚮導者謂,歷年歸國皆用乙針,爭之甚力。不得已參用辰乙針。顧接封之船倐已瞠乎其後,因悟乙針之鈍,仍用辰針占上風也……按海圖,過東沙山後,應過小琉球、雞籠嶼、花瓶嶼諸山。及二十四日天明見山,則彭佳山也。不知諸山何時飛越。辰刻過彭佳山,酉刻遂過釣魚嶼。船如淩空而行,時復欹側。守備請循例掛免朝牌,許之,浪竟平。二十五日見山,應先黃尾後赤嶼,無何遂至赤嶼,未見黃尾嶼也。薄暮過郊(或作溝),風濤大作,投生豬羊各一,潑五斗米粥,焚紙船,鳴鉦擊鼓,諸軍皆甲露刃,俯舷作禦敵狀,久之始息。問‘郊’之義何取?曰:中外之界也。界於何?辨曰:懸揣耳。然頃者恰當其處,非臆度也。食之,復兵之,恩威並濟之義也。過赤嶼後,按圖應過赤坎嶼,始至姑米山。乃二十六日,倐忽已至馬齒山,回望姑米,橫亘來路,而舟中人皆過之不覺……瞬息,已入琉球之那霸港,直抵迎恩亭前矣。時方辰刻,距五虎門出洋,時僅三晝夜耳。”
《指南正法》‧福州往琉球針:“梅花開舡,用乙辰七更,取圭籠長。用辰巽三更,取花矸嶼。單卯六更,取釣魚臺北邊過。用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甲卯十更,取枯美山。看風沉南北用甲寅,臨時機變。用乙卯七更,取馬齒北邊過。用甲卯寅,取濠灞港,即琉球也。”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針路:“《指南廣義》云:福州往琉球,由閩安鎮出五虎門東沙外開洋,用單(或作乙)辰針十更,取雞籠頭(見山,即從山北邊過船。以下諸山皆同)、花瓶嶼、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用單卯針四更,取黃尾嶼。用甲寅(或作卯)針十(或作一)更,取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 用單卯針取馬齒,甲卯及甲寅針收入琉球 那霸港。(福州 五虎門至琉球 姑米山,共四十更船。)” ‧前海行日記:“[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甲午)] 日出,丁未風,過梅花頭。日中,丁風帶午,乘潮出五虎門放洋,過官塘尾。日入,至進士門。夜至九漏,轉丁未風。接封陪臣正議大夫陳其湘率其國火長主針,用乙辰針三更半。二十三日(乙未),日出,見東湧在船後,約離一更半許。丁未風,用乙卯針二更,約離官塘八更半許。二十四日(丙申),日出,丁午風,仍用乙卯針。日未中,過米糠洋(海水碧徹如靛,細黃沙如涎沫,連亙水面如米糠),見群魚拜水。日將入,有大鳥二,來集於檣。是夜,風益利,用乙卯針四更。共計十三更半。當見雞籠山、花瓶、棉花等嶼及彭家山,皆不見。夜,用乙卯針四更半,共十七更。船東北下一更半許。二十五日(丁酉),日出,丁未風輕,用單乙針二更、乙卯針一更半。夜至四漏,轉正南風,用單乙針一更半,共計二十一更。二十六日(戊戌),日出,正南風。日未中,轉丁午。逾時,丁未風微起,用單乙針一更。日中,風靜,縋水無底。晚晡,轉丙午風,用乙卯針。風靜船停,不上更。日入,風微起。至四漏,轉丁午風,用乙卯一更。至八漏,又用單卯二更,至天明。二十七日(己亥),日出,丁午風。日未中,風靜船停;有大沙魚二,見於船左右。日入,丁午風起。至二漏,轉丁風,用乙辰針二更半。天將明,應見釣魚臺、黃尾、赤尾等嶼,皆不見。共用卯針二十七更半,船東北下六更許。二十八日(庚子),不用接封陪臣主張卯針,本船火長林某改用乙辰針。日未中,丁未風。行二更半,鴉班上檣,見山一點在乙位,約去四更餘。水面小黑魚點點。接封陪臣云:“此出姑米山,所見,或是姑米而未能定。”日入,風轉丁午,用辰巽針二更。二十九日(辛丑),日出,見東北小山六點。陪臣云:‘此非姑米,乃葉壁山也,在國西北。’始悟用卯針太多,船東北下。若非西北風,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禱於神,忽轉坤申庚風。一時,又轉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針東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讀谷山。由此迆轉,即入港。’日入,轉丑艮風,大熾。用丙巳針,又用丙午、單卯針。先是,四五日前未見山,舟浮不動,水艙將竭,眾頗惑。禱於神,示曰:‘二十八日見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壬寅),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凡七晝八夜云。臣葆光按:琉球針路,其大夫所主者,皆本于《指南廣義》。其失在用卯針太多,每有落北之患。前使汪楫記云:‘封舟多有飄過山北,已復引回。’稽諸使錄,十人而九(明 嘉靖十三年,陳侃記:‘舟至葉壁山,小舟四十牽挽八日,始至那霸。’嘉靖三十七年,郭汝霖記:‘已至姑米山,頭目云:得一日夜之力,即未遽登岸,可保不下葉壁山矣。’可見下葉壁,即琉人亦以為戒。萬曆四年,蕭崇業記:‘六月初一日,過葉壁山,薄山下。由此,陸路至國兩日程,挽舟。初五日,始泊那霸。’康熙二年,張學禮記:‘舟抵琉球北山,與日本交界。北風引舟南行,始達那霸’)。 封舟不至落北者,惟前明冊使夏子陽及本朝汪楫二人。考夏《錄》則云:‘梅花所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家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姑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翁居里二山(今譯為度那奇、安根呢山二山,在馬齒山之西)。又辰巽一更,取馬齒山,到港。’汪《錄》則云(本錄不載,見《洋舶針簿》內):‘乙辰八更,取雞籠頭。用辰多[及]辰巽三更,取梅花嶼。單卯十更,取釣魚臺,北邊過。乙辰四更,取黃尾嶼(得力在此四更,船身提上,已見黃尾嶼。下用甲卯針,取姑米,定是正西風利故也)。甲卯十更,取姑米山。乙卯七更,取馬齒山。甲寅並甲卯,取那霸港。’蓋自雞籠山東行,釣魚嶼、赤尾嶼以至姑米山諸山皆在南,借為標準,俱從山北邊過船。見山,則針正。應見不見,則針已下漸東北行,必至見葉壁山矣。要其病,皆由於用卯針太多,又不能相風用針。夫西南風,固皆為順;而或自午、或自丁、或自未與坤者,方位又各不同。今《指南廣義》所錄,則專言針,混言風,又多用卯針,故往往落北,不見姑米而見葉壁也。後人或不見山,不可信接封者主張卯針。當深玩夏、汪二錄酌風參用辰、巽等針,將船身提上,則保不下葉壁矣。“
《(周煌)琉球國志略》卷五(1756-1785)‧海(潮候、風信、針路附):“球琉在海中,與浙 閩地勢東西相值,但平衍無山。船行海中,以山為準。福州往琉球,出五虎門,取雞籠山、花瓶嶼、彭家山(或作平佳)、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姑米山、馬齒山(以上山皆取北過),收入那霸港。回福州,出那霸港,由姑米山,取溫州 南杞山、臺山、里麻山(一名霜山),收入定海所,進五虎門。《指南廣義》云:自五虎至姑米,四十更。自姑米至定海,五十更。一更六十里,以沙漏定之。”“[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初十]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 進士門,開洋。單午風,乙辰針。至日入,行船六更。夜,單午風,單乙針,行船五更,見雞籠山頭。十一日,上午,坤未風,單乙針二更。下午,單酉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四更,見釣魚臺(連日俱有大魚夾舟左右,或三或四,又宿洋鳥繞檣而飛)。夜,單丙風,單乙針,行船四更。十二日,單午風,單乙針一更,見赤洋。轉單丁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五更。夜,單午風,單乙針四更。是夜,過溝祭海。十三日,丁午風,甲卯針,行船二更,見姑米山。風輕,轉單午、單乙針。日入,行船一更。夜,丁午風,乙卯針二更,姑米。人登山舉火為號,舟中以火應之。十四日,單甲風,姑米頭目率小舟數十,牽挽至山西下椗。十五日,單卯風,小舟又挽至山北下椗。距岸約三四里許(自開洋至姑米北岸,計五日)。礁石獰猙,鐵沙蕩激,舟未得近。十六日,風止舟膠。十七、十八日,俱東北逆風。十九日,寅刻,雷雨風暴。二十日,卯刻,虹見,東北風,辰刻雨。二十一日,卯刻,微雨,東北風。二十二日,東北大風,接封大夫鄭秉和請易小舟登岸暫避。臣等懼其驚眾,不許,是夜風轉暴。二十三日,暴甚,船身播蕩,嘔伏者相枕。鄭秉和再請發岸,臣等諭以詔敕在舟,豈容暫離,若奉以行,眾將何恃,不如勿動以安人心。有議以繩繫腰而縋入小舟者,其說愈陋,復力止之。二十四日,風愈暴,椗索屢下屢斷。眾議以地多礁石,欲起帆隨風漂流。臣等以利害婉示之,問筊于神。神許以專泊此地,可保終吉。因謂之曰,風勢如此,不致逼山者,帆未起也。脫一起帆,瞬息齏粉矣。且柴蔬水米俱盡,開將何往,乃止。是夜四鼓,椗索十餘,一時皆斷,柁走,龍骨觸礁而拆,底穿入水。時既昏黑,兼大雷雨,帆葉廚棚,吹沒殆盡,倏見神火飛向桅末,焚招風旗而墜,又海面一燈浮來,若煙霧籠罩狀。于是眾悉呼曰:天妃遣救至矣。須臾,船身直趨向岸,一礁石透入船腹,不動亦不沉。因令解放杉板(本舟小船)下水,臣等乃獲捧詔敕節印,陸續登岸。同舟二百餘人,舉慶更生……二十九日,王世子遣耳目官等來候。七月初四、初五日,王世子連撥國中海舶迎載。初七日,臣等謹捧詔敕節印賜物,奉安船上,仍迎請天后神像登舟,遂乘西南風開駕,夜過馬齒山。初八日,至那霸港(自遭風登岸易海舶至那霸,計二十三日)。……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二十八日登舟。三十日,卯時,東北風,遂率三舟一同開洋。用乙卯針,行三更,午時至馬齒山 安護浦下椗。二月……初四日……過姑米山……初五日……過溝祭海……初十日,早,白虹見,霧暫開,見臺州 石盤山……十三日,巳刻,進五虎門。”
《(李鼎元)使琉球記》‧“[嘉慶五年(1800)五月]初七日(戊子),晴,無風……午刻,開洋……初九日(庚寅),晴。卯刻,見彭家山,山列三峰,東高而西下。計自開洋,行船十六更矣。由山北過船。辰刻,轉丁未風,用單乙鍼,行十更船。申正,見釣魚臺,三峰離立如筆架,皆石骨。惟時水天一色,舟平而駛;有白鳥無數繞船而送,不知所自來。入夜,星影橫斜,月色破碎,海面盡作火焰,浮沉出沒。木華《海賦》所謂‘陰火潛然’者也。舟人廩祭黑水溝。按汪舟次《雜錄》:‘過黑水溝,投生羊、豕以祭,且威以兵。’今開洋已三日,莫知溝所。琉球火長云:伊等往來不知有黑溝,但望見釣魚臺,即酬神以祭海。隨令投生羊、豕,焚帛、奠酒以祭,無所用兵。連日見二號船在前,約去數十里。初十日(辛卯),晴。丁未風,仍用單乙鍼。東方黑雲蔽日,水面白鳥無數。計彭家至此,行船十四更。辰正,見赤尾嶼。嶼方而赤,東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小峰二。船從山北過。有大魚二,夾舟行,不見首尾,脊黑而微綠,如十圍枯木附於舟側,舟人舉酒相慶。巳刻,微雨從南來:雷一發,雨倏止。午刻,大雨;雷以震,風轉東北。柁無主,舟轉側,甚危。接封大夫梁煥請曰:‘水井漏,淡水將竭;如此風不止,當乘風回五虎門,再圖風利。’余聞大魚夾舟,若有神助,行海最吉;因令人視大魚,尚附舟未去。意者風暴將起,魚先來護舟。因與介山潛焚藏香,跪禱於天后曰:‘使者聞命,有進無退;家貧親老,志在蕆事速歸!神能轉風,當籲請於皇上加封神之父母。鼎元自元旦發願,時刻不忘,想蒙神鑒!’禱畢,不半刻,霹靂一聲,風雨頓止。申刻,風轉西南,且大,合舟之人舉手加額,共歎神力感應如響。是夜,行六更,仍用單乙鍼。十一日(壬辰),陰。丁未風,仍用單乙鍼。計赤尾嶼至此,行十四更船。午刻,見姑米山。山共八嶺,嶺各一二峰,或斷或續,舟中人歡聲沸海。未刻,大風,暴雨如注。俗傳十一日為天帝龍王朝玉皇之期,又十三為關帝颶。發於前後三日,殆其驗也;然雨雖暴而風順。酉刻,舟已近山,計又行五更船。球人以姑米多礁,黑夜不敢進,待明而行,亦不下椗,但將篷收回,順風而立,則舟蕩漾而不能進退。初使風時,各篷再加插花褲,大篷更加頭巾頂,皆以布為之。插花附於篷側、頭巾附於桅梢,至此盡落之,惟大篷不落。海舟所恃,惟柁與篷。落篷下椗,舟行最忌。戌刻,舟中舉號火,姑米山有火應之。問知為球人暗令,日則放炮、夜則舉火,儀注所謂得者,此也。丑刻,有小船來引導;乃放舟由山南行,始用乙卯鍼。十二日(癸巳),晴。辰刻,過馬齒山。山如犬牙相錯,四峰離立,若馬行空。計又行七更,船再用甲寅鍼,取那霸港。回望,見迎封船在後,共相慶幸。考歷來鍼路所見,尚有小琉球、雞籠山、黃麻嶼,此行俱未見。問知琉球火長,年已六十,往來海面八次,每度細審得其準的,以為不出辰、卯二位,而乙卯位、單乙鍼尤多。故此次最為簡捷,而所見亦僅三山,即至姑米。鍼則開洋用單辰,行七更後用乙辰。自後盡用乙,過姑米乃用乙卯。惟紀更以香,殊難為據。念五虎門至官塘,里有定數。因就時辰表按時紀里,每時約行百有十里。自初九日未時開洋、訖十二日辰時,計共五十八時。初十日暴風停兩時、十一日夜畏觸礁停三時,實行五十三時:計程應得五千八百三十里,計到那霸港實洋面六千里有奇。”
《(齊鯤、費錫章)續琉球國志畧》‧前海行記考; “今次封舟,[嘉慶十三年(1808)]閏五月十一日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開洋,正南風,單辰針;行船三更,[三]見東沙;日入,又行船一更;夜,西南風,單辰針;行船四更,[五]見半架島。十二日,天明,西南風,卯辰針,一更,[五]見二林山;又二更,見花瓶嶼,從山南過;午刻,未風,用辰卯針;至下午,行船一更半;入夜,行船二更,見梅花嶼。十三日,天明,見釣魚臺,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二更,午刻,見赤尾嶼;又行船四更,過溝祭海;申刻,轉西北風;夜半,轉東北風,船欹側,危甚。十四日下午,轉東南風,仍不能進。十五日雞鳴,回西南風,仍辰卯針;十五日黎明,見姑米山,行船九更,五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三更,五至馬齒山下椗,縋水四十托不到底;日入,風微起,收篷,順風蕩漾。十六日,行一更,三至那霸港外下椗。十七日,進港。(共七日,實行船四日。以風暴停一日,以兩處下椗,躭遲二日。)”
《(趙新)續琉球國志略》‧針路:“臣等謹案:封舟自五虎山開洋,歷來皆用乙針,或參用辰卯,今則專用辰卯。自五虎至馬齒,三四日可到,極為穩便。國朝使臣汪楫、周煌、李鼎元、齊鯤等各有紀錄,備載前、續《志略》,茲不具列。謹載道光十八年並此次前後針路如左:道光十八年[1838]五月初四日,五虎門放洋,午未風,用辰針;申刻,過竿塘;二更,西見東砂;三更,未風,用卯辰針。初五日未刻,南見半架山。初六日,酉戌風,用卯針;未刻,取釣魚山;申刻,取久場島;酉刻,巳風,用卯辰針;近晡,轉辰巳風;初更,轉午方,用卯辰針。初七日黎明,取久米 赤島;酉刻,申酉風,仍用卯辰針。初八日黎明,西見姑米島;申刻,見馬齒山;酉刻,灣泊那霸洋面。初九日辰刻,進那霸港。”“同治五年[1866]六月初九日卯刻,放洋。未風兼西,用辰針(船由上向駕駛,故用辰針);午刻,轉正南風,用辰針,過竿塘;申刻,過東湧、東沙洋面。初十日,轉西南風,用辰針;申刻,過半架山。十一日,轉午風,用卯辰針;酉刻,過釣魚山;戌刻,過久場島;亥刻,用寅卯針。十二日卯刻,轉午未風,用卯辰針;午刻,轉巳午風,用寅卯針;未刻,過久米 赤島;申刻,風停;是夜,轉巳午,微風。十三日,風停,船順流而行;是夜亥刻,起丑風,用卯辰針。十四日,丑風,用卯辰針;夜同。十五日,轉卯風,用辰巳針;辰刻,見姑米山。十六日,轉寅卯風,用巳午針;申刻,駛近姑米山;酉刻,該島有小船數十隻來引;三更,進姑米山前寄椗。十七日,卯刻起椗;巳刻進兼城港口下椗;申刻,起未申風,正西南,起椗開行;戌刻,風停,船流不定。至十八日辰刻,開放大砲。該島又有小船前來挽帶,因海潮沖進,不能近山,小船亦難前駛。十九日,隨流二百餘里;申刻,起午未風,船向姑米山駕駛(此時向山而行,未用針)。二十日,午未風,加巾頂,駛近姑米山(因見午未風色順利,即向馬齒山駕駛)。二十一日辰刻,到馬齒山;酉刻,抵那霸港收泊。”
《(嚴如煜)洋防輯要》卷二十四‧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福建駛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用甲寅針,五更船至馬異山。馬異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釣魚臺(二)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釣魚台︰澳口好取柴水。開,打水十五托”。
《扶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釣魚台︰……內灣是占城蜂頭港。……”。*向注︰本書釣魚台有二。此指越南靈山(Cape Varella)與羅灣頭間之釣魚台,今地無考。

牒幹 偞幹
《瀛涯勝覽》‧溜山國︰ “ 其國番名牒幹”。
《西洋番國志》‧溜山國︰“其國番名偞幹”。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溜山國第十四︰“其都曰牒幹”。
《皇明四夷考》卷下‧溜山︰“溜山傍有牒幹國,皆回回……”。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24上︰牒幹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溜山(21下);二三七‧牒幹(28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牒幹
《咸賓錄》卷四‧溜山(13下)、牒幹(15下)︰牒幹
《裔乘》卷七‧牒幹(55上)、溜山(56上)︰牒幹
《名山藏‧王享記》三28下︰牒幹
《皇明象胥錄》卷五‧溜山︰“溜山傍有牒幹國,皆回回人……”。
《武備志》卷二三七︰牒幹
《八紘譯史》卷二‧牒幹︰牒幹( 31)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六‧溜山部匯考(引《瀛涯勝覽》)

牒里
《殊域周咨錄》卷八‧爪哇︰ “(永樂三年)西王復貢,其旁近三小國各遣使同至朝貢,俱賜文綺襲衣(三國︰牒里、日羅夏治、金猫里)”。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名山藏‧王享記》三7上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7上
《八紘譯史》卷二‧牒里(28)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廣東通志》︰其傍近牒里、日羅夏治、金猫里三國”。

碟里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碟里國(21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碟里國(22上)
《廣輿圖》卷二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敍、地圖)
《皇明鴻猷錄》卷六
《皇明四夷考》卷下‧碟里︰“碟里國在東南海中大洲上,洲有諸港通海,人淳少訟,尚佛,物產甚薄。永樂三年,國王遣使馬黑木來朝貢”。
《圖書編》卷六十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碟里(13上)
《咸賓錄》卷六‧碟里(43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四夷廣記》(102冊)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24上
《裔乘》卷七‧碟里(39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6下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上
《皇明象胥錄》卷四‧爪哇︰“其旁國碟里、日羅夏治、合猫里”;‧碟里︰“碟里國在東南海中大洲上,有諸港通海……”。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17下、19上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 五‧碟里部匯考︰“《明一統志》︰本朝永樂三年,碟里國王……貢方物土產蘇木、烏木”(另引《明外史‧碟里傳》)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三年)碟里入貢”;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碟里︰“碟里,近爪哇”。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日羅夏治、碟里︰“日羅夏治與碟里,俱近爪哇,俗尚釋教”。(2001中)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四裔二(引《明史》)(4742中、下)。
《海錄》卷中P.38*馮注︰“錫哩未詳,按方位似在Bangkalis一帶,不得為蘇門答剌東北岸之碟里( Deli)也”;P.59︰“地問在唵門東南海中,別起一大島,周圍數千里,島之西南為地問,歸西洋管轄,島之東北為故邦,歸荷蘭管轄”。*馮注︰“故邦今Kupang在島西南,不在東北,東北部之碟里( Deli),歸葡萄牙管轄” 。(與上注矛盾?)

碟千里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碟千里在新得(Sind)附近,今地無考。

迭微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迭微在阿拉伯半島古里牙( Kuria Muria)之西,今地無考”。
《順風相送》‧古里往忽魯謨斯、回針︰“美之那山……伽里塔馬山……迭微……麻里實吉”。*向注︰在印度西岸古里至波斯灣之忽魯謨斯途中,今地無考。

迭乃失里母
《清朝繼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緬甸︰“道光二十三年……,緬人割阿薩毋、阿羅漢、迭乃失母地予英”。 (10734上)。

丁酉
《安南紀遊》P.2︰丁酉

丁呵兒
《元史》卷十四‧本紀十四‧世祖十一“( 至元二十三年)九月乙丑朔,……、丁呵兒、……貢方物”;卷二百一十‧外夷三(參見南無力條)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40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馬八兒諸國( 15上)
《裔乘》卷二‧馬八兒諸國( 54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五‧馬八兒部匯考(引《元史‧馬八兒條》)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馬八兒諸國( 文同元史)( 2002下)

丁機宜 丁機奴
《順風相送》‧苧盤住丁機宜針︰*向注︰舊作登牙儂(《諸蕃志》)、丁家廬(《島夷志略》,後省作《志略》)、丁噶呶(《海國聞見錄》)、丁咖囉、噠拉岸(《海錄》)。此外作丁葛奴、丁加羅、登嘉樓者,不一而足。即Trengganu對音。在馬來半島東岸,彭亨( Pahang)之北。由此而北是為吉蘭丹(Kalantan)、大泥(Patani)、孫姑那(Songkla, Sengona)及六坤(Nakawn Sitamarat)。
《東西洋考》卷四‧柔佛︰“其酋好斗,屢開疆隙,彭亨、丁機宜之間,迄無寧日。”‧丁機宜︰“丁機宜,爪哇屬國也,幅員最狹,酋眾僅千餘……”;卷九‧西洋針路︰ “鱷魚嶼︰……進由第二港入,是丁機宜國。丁機宜︰爪哇屬國”。 *書局︰在蘇門答臘島英得臘其利一帶。
《名山藏‧王享記》三8上︰丁機宜
《皇明象胥錄》卷四‧爪哇︰“所屬蘇吉丹、丁機宜、打板、打網、底勿諸國。”‧丁機宜︰“丁機宜,幅員最狹,酋眾僅千餘……地接柔佛,為所侵……。”‧彭亨︰“……喜兵,彭亨、丁機宜之間幾無寧日”。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7下、18上︰丁機宜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25下︰丁機宜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丁機宜
《外國竹枝詞》P.7上︰丁機宜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六‧柔佛部匯考(引《明外史‧柔佛傳》);邊一O六‧丁機宜部匯考(引《明外史‧丁機宜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丁機宜︰“丁機宜,爪哇屬國也” ,“柔佛黠而雄,丁機宜與接境,時被其患。……民俗類爪哇,物產悉如柔佛”。(另柔佛傳)
《海國聞見錄》‧東南洋記︰“又有萬老高、丁機宜二國,居於巳方,國土、人物、產類相似。水程呂宋……至丁機宜二百一十更” ,“由馬神至芒佳虱……,復繞而之東,即係丁機宜,東北係萬老高”。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丁機宜︰“爪哇屬國也,……物產悉如柔佛”。(2001中)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四裔二︰“臣等謹按《一統全圖》,蘇門答臘在爪哇之東南,由南而西為三佛齊,為丁機宜,而後為滿剌加,則《明史》謂在滿剌加西者誤也”。(4744上);卷二三九‧四裔三︰(引《明史》丁機宜傳。4749下、4750上)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柔佛︰“屬國有丁機奴……。丁機奴如在西南海中,……”。(2739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四裔五(文與上略同︰丁機奴。7464中)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七‧柔佛(1上)︰丁機宜,‧丁機奴︰“丁機奴即丁機宜”。
《南洋事宜論》P.502上︰丁機宜
《粵海關志》卷廿三1上‧ 英咭唎︰“《明史》作丁機宜”。( ? );卷三十17下︰丁機宜

丁家廬 丁佳奴
《島夷志略》‧ 彭坑︰“風俗與丁家廬小異。”‧丁家廬︰“三角嶼對境港已通其津要……”。*藤田豐八注︰“ 《諸蕃志》三佛齊屬國有登牙儂,與蓬豐、吉蘭丹連稱,《鄭和海圖》作丁加下路( 丁字殆衍),在彭杭、吉蘭丹之間,即今Tringganu,並與此書之丁家廬同。《鄭和海圖》丁加下路東北海上有三角嶼,殆謂Redang群島之一境港或謂Besut河口,丁家廬與吉蘭丹實以此河接境也”。另‧丹馬令條,*藤注︰登牙儂乃此書之丁家廬Tringganu。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丁佳奴
《東南洋海道圖》︰丁佳奴

丁伽蘆 丁噶呶 丁咖囉
《( 大德)南海志》卷七︰丁伽蘆
《海國聞見錄》南洋記︰“由暹羅沿山海而南,為斜仔、六坤、大哖、丁噶呶、彭亨,……均受於暹羅國所轄”,“丁噶呶胡椒甲於諸番為美”。
《海錄》卷上P12︰“丁咖囉國一名噠拉岸,疑即丁機宜也,在咭(口)蘭丹東南,由咭(口)蘭丹沿海約日餘可到……”。*馮注︰“丁咖囉,今Trengganu地,《諸蕃志》三佛齊條作登牙儂,南海語Tringano之對音也。《島夷志略》作丁家廬,《武備志‧航海圖》作丁加下路,《明史》作丁機宜,《海國聞見錄》作丁噶呶,……” (參見登牙儂條)
《粵海關志》卷三十22下︰丁噶呶(引《海國聞見錄》)

丁腳蘭
《噶喇巴紀略》︰丁腳蘭

丁流眉
《嶺外代答》卷七‧沈水香︰“真臘種類固多,以登流眉( 案,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作丁流眉,《宋史》作登流眉)所產香氣味馨鬱,勝於諸番”。
《桂海虞衡志》‧志香︰丁流眉( P.11)

丁義里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25下︰丁義里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丁義里

丁得把昔 丁得把音
《鄭和航海圖》*向注︰丁得把昔(Calicut)至勿魯謨斯(Hormuz)途中,今地無考。
《順風相送》( P.41)︰“古里國……大巴南……丁得把音……忽魯謀斯”;( P.18)︰“白礁……丁得把昔……姑馬山……美之那山”。*向注︰或作丁得把音,在古里至忽魯謀斯途中,今地無考。

丁加下路
《鄭和航海圖》︰*向注︰丁加下路又作登牙儂、殅家廬、丁噶奴,今稱丁加奴,在馬來半島東岸,即Trengganu對音。

叮嘰呶
《粵海關志》卷十八7下︰“乾隆二十九年,總督蘇昌會奏言,粵省本港船戶林長發等呈稱噶喇巴、暹羅、港口、安南、嗎(口)辰、叮嘰呶、舊港、柬埔寨等處各國夷民呈懇配買絲斤紬緞,……”。

(火)鼑(火)馬嶼
《海島逸志》卷三10上︰ (火)鼑(火)馬嶼(見噶喇吧條)

定祥
《清史稿》卷五二七。(*定祥省在今越南南部,轄境約當前江、檳椥省一帶。)


《坤輿萬國全圖》︰丟(當即第烏!)
《職方外記》卷一地圖︰丟(即第烏?)

東埕
《島夷志略》蘇門傍: “塗油出於東埕塗中,熬曬而成”。(*一說在今泰國素攀(Suphan)一帶;一說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即蘇臘巴亞和南望間的Dander。)

東池
《東西洋考》卷十二‧逸事考︰“真臘……東池在城東十里,周圍可百里,中有石塔石屋……” 。*書局︰今柬埔寨吳哥附近。

東峙
《諸蕃志》卷上‧蘇吉丹:“其地連……、東峙、……皆闍婆之屬國也”。 *馮承鈞注︰“東峙……今地未詳” 。*重版校注︰“東峙即Tangerang,在西爪哇,華僑稱文登” 。

東董 東黨 東洞 東董山 東西董
《元史》卷一百六十二‧史弼傳(參見構欄山條)︰東董、西董山
《鄭和航海圖》︰*向注︰西董、東董在靈山(C.Varella)南,距柬埔寨港一日程。至加里曼丹、爪哇,由此分途。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暹羅國第十︰“由漳州而往,鋮位見南澳,取東董之山……銅鼓之山……”。(*在海南島東)= 即東姜山之誤)
《廣輿圖》卷二︰東黨
《皇輿考》卷十二(地圖)︰東黨
《圖書編》卷六十︰東黨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東黨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東黨
《四夷廣記》廣州往爪哇針位(101冊)︰東董山
《順風相送》‧爪哇回靈山來路︰( P.43)“東董山……西董山……” 。‧福建往爪哇針路( P.57:東西董山)、浯嶼往杜蠻饒潼( P.70:東西董)*向達注︰西董、東董即西洞,東洞,為距柬埔寨港外一日程之二嶼,今地無考。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又從玳瑁洲︰用丁未針,三更取東西董。 東西董︰從西董過船,遠似石礁狀,用單丁五更、丁未三十更,取失力大山” 。*書局︰東西董即東董山、西董山,在玳瑁洲南偏西,今越南南部沿海島嶼。
《武備志》卷二二三︰東黨
《指南正法》雙口往柬埔寨回針︰“……出淺……見東洞、西洞及玳瑁中央過……到文武樓” 。(P.171)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東黨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東洞
《東南洋海道圖》︰東洞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 (《元史‧史弼傳》)

東都
《交阯總志》卷二、三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
《安南棄守本未》
《平定安南錄》
《越嶠書》卷一10下,二34下,六6上,十5下,十九3上。
《安南傳》卷一26
《廣輿圖》卷二
《安南圖說》安南國圖、偽制(22下)
《皇明四夷考》卷上‧安南︰“由臨安經蒙自河蓮花灘至其東都可四五日”。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時賊恃偽東西都及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以為固”;卷六‧安南︰“……自歸花至臨洮府,達東都……”。
《荒徼通考》安南
《圖書編》卷五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6下、30下)
《四夷考》‧安南考卷一6下
《咸賓錄》卷六‧安南(7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安南圖志》‧安南圖、安南考(5上)
《四夷廣記》‧安南(99冊)
《方輿勝略‧外夷》 卷五4下
《裔乘》卷二‧安南(7上)
《東西洋考》卷十‧藝文考‧平南獻俘露布( 明張輔):東都。*書局︰今河內市。
《名山藏‧王享記》二7上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
《皇明象胥錄》卷三‧安南︰“……賊恃偽東西都及宣、洮、沱、富良各江……” ,“由雲南臨安則經蒙自河蓮花灘可四五日至其東都”。
《馭交記》卷四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4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31下,一一二25上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總論︰“《大學衍義補》︰……安南……其道路在廣西,則由太平府歷龍州及憑祥縣抵其諒山府,至其所稱東都者,可七日程;在廣東,則自欽州西南一日至其永安州,由玉山等至其東都,可五日程;在雲南,則由臨安府經蒙自縣河底之蓮花灘至其東都,可四五日程。此中國與安南邊境之大略也。”;邊九三‧安南部滙考四(引《明外史‧安南傳》);邊九四‧安南部滙考五(引《明外史‧安南傳》)。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四年十二月)張輔大破安南兵於嘉林江。丙申,拔多邦城。丁酉,克其東都”;卷一二六‧沐晟︰“……破多邦城,擣其東、西二都”;卷一五四‧張輔︰“安南有東、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為險……”,‧伍雲︰“……拔東、西二都,皆有功”;卷三百二十一‧外國二‧安南︰“利……建東、西二都,……東都在交州府,西都在清華府”。
《續通志》卷一一O‧都邑略︰“安南本交阯地,明宣德時,黎氏都交州,曰東都(即唐都護居所),以清華府為西都”( 3906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安南︰“( 張輔)遂擣東都據之”(4745下),“東都在交州府”(4746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1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越南(2下)

東港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東港在舊港之東,對西港而言。
《順風相送》︰P.43︰舊港口、東港口; P.44︰舊港口;P.46︰舊港口;P.64︰中港;P.65︰舊港港口。(*中港,即舊港口、舊港港口︰慕西河中口;東港,即慕西河東口;西港,即慕西河西口)

東海
《水經注》卷一︰“(釋氏《西域記》曰︰‘恒水東流入東海,蓋二水所注,兩海所納,自為東西也)”。
《法苑珠林》卷二7上、六三6上。
《一切經音義》卷廿二446下
《太平廣記》卷四六四‧海鰌︰“……路經調黎(地名,海心有山,阻東海濤,險而急,亦黃河之三門也)” 。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三‧天竺國︰“東天竺際東海,與扶南、林邑接隣”( 9下)。
《星槎勝覽》》後集‧蘇祿國︰“居東海之洋,……。(詩曰︰蘇祿分東海,……)。”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蘇祿第七︰“其國在東海之洋” 。
《海語》卷中‧海驢︰“海驢多出東海。狀如驢,舶估有得其皮者,毛長二寸許,晴則毵毵下垂,陰則氅綵整整也。或以製臥裀,善人御之竟夕安寢,不善人枕藉,魂乃數惊矣,島夷詫其靈不敢蓄也” 。
《皇明四夷考》卷上‧真臘︰“真臘本扶南屬國,一名占臘,在東海中” 。
《殊域周咨錄》卷四‧琉球國︰“居東海”;卷六‧安南︰“其境東至東海(三百二十里),西至雲南老撾宣慰司(五百六十七里),……。”;卷七‧占城︰“其里東至東海,西雲南,南真臘……。”;卷八‧暹羅︰“其里至東海,西蒲甘,南加囉希,北抵占城……。”
《東夷圖說》P.9︰“(真臘)在東海中” 。
《四夷館考》卷上21下︰“真臘……在東海中” 。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四夷廣記》安南︰“其地東至東海”(99冊);真臘︰“在東海濱”(102冊)
《名山藏‧王享記》卷一16上(日本在東海中),三30下‧美洛居︰“居東海中”
《東西洋考》卷五‧呂宋︰“呂宋,在東海中” 。*書局︰指今我國南海中東部海面。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36下︰“美洛居國居於東海中” 。
《武備志》卷二三六︰“(真臘)在東海中” 。
《四譯館考》卷一‧真臘︰“在東海中”(23下),三21-22(東海琉球國)
《明史》卷三二三‧外國四‧美洛居︰“居東海中” 。
《續通典》卷一四七‧邊防一‧美洛居︰“居東海中”(1998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七‧四裔一︰(引《明史‧美洛居傳》)(4737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一‧日本、之三‧合猫里、之四‧美洛居、之五‧婆羅︰“在東海中”。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五‧日本、呂宋,五五八‧合猫里、美洛居、汶萊︰“在東海中”。
《海錄》卷下︰“丈夫島、哇希島、……以上八島俱在東海,由地問正東行約二月可到” 。
《粵海關志》卷廿一7上︰“……飄入東海中,有山名萬里石塘”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一五‧輿地十一︰“臣謹按,台灣遠處東海”(10576下)。
《清史稿》卷五二六‧屬國一‧琉球︰“在福建泉州府東海中”。

東胡
《百夷傳》:“金沙江之南,有東胡、得冷、緬人三國”。(*即東牛,見該條。)

東京
《越嶠書》卷十四21上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舶人稱東京者,即其故都”。 *書局︰今河內及其附近一帶;卷九‧西洋針路︰“交阯東京︰《一統志》曰,東至海,西至荖撾,南至占城,北至思明府”。
《馭交記》卷二
《指南正法》‧寧波往東京針路︰*向注︰越南東京,即今河內。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
《海國聞見錄》南洋記︰“以交阯為東京,廣南為西京”。
《海外紀事》卷一8上
《海上紀略》P.163下︰“林道乾……遍歷琉球、呂宋、暹羅、東京、交阯諸國”;P.165上︰“東京(國名,本交趾地)”。
《粵海關志》卷三十20上(引《海國聞見錄》)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安南︰“《華僑志》︰法屬印度支那包括東京、安南、交阯、柬埔寨……”。(10727);卷三三五‧四裔五‧法蘭西︰“法人據西貢一帶,見復以東京捕盜為名……”。(10755下)
《清史稿》卷二三‧德宗一︰“(光緒八年)四月……己巳,法人入越南東京”;卷一五五‧邦交三‧法蘭西︰“法……復分兵擾東京、台灣,陷基隆,窺諒山”;卷四一九‧劉長佑︰“法兵窺越南東京”;卷四四四‧鄧承修︰“法所恃為援者西貢、東京……”;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安南所都曰東京,即古交州,唐安南都護治所”。

東離 東籬
《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東離國居沙奇城,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 *校勘記︰“按︰《校補》謂《通志》作‘車離國 ’,東車易偽,未詳孰是。”
《東漢會要》卷四十一‧蕃夷下︰“東離國”。
《大唐西域記》序( 敬播)︰“……望東離而杼軸”。
《初學記》卷二九‧象第二︰“范曄《後漢書》曰︰東離國治陟奇城,在天竺國東南三千餘里……”。《太平御覽》卷七九七‧四夷部十八‧東籬︰“《後漢書》曰︰東離國王治沙奇城,……”。
《冊府元龜》卷九五八‧外臣部‧國邑二︰( P.11272下)“東離國居沙奇城,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列城數十皆稱王”。
《華夷圖》︰東離

東隆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多摩長︰“多摩長國居於海島,……西與東隆……接”。 (*參見多隆條)

東洋(東西洋)
《島夷志略》‧尖山︰“自有宇宙,茲山盤據於小東洋,卓然如文筆插霄漢……” 。*藤案︰古來渤泥以東稱曰東洋,此山與渤泥相距不遠,故曰盤據於小東洋。‧爪哇︰“地廣人稠實甲東洋諸國” 。‧毗舍耶︰“東洋聞毗舍耶之名皆畏而逃焉” 。
《星槎勝覽》前集‧爪哇國︰“地廣人稠,實甲兵器械,乃為東洋諸番之沖要” 。
《籌海圖編》卷七(見南洋條)、十二。
《鄭開陽雜著‧海運圖說》P4下(見南洋條)
《嶺海輿圖》P.66(參見西洋條)
《東夷圖說》P.24下
《殊域周咨錄》卷二‧日本︰“巨寇今又湊合暹羅東洋諸國番徒經年在海劫掠,……” ;卷八‧爪哇︰“其國地廣人稠,甲兵火銃為東洋諸番之雄。”‧瑣里 古里︰“自廣州舶船往諸番,出虎頭門,如入大洋,分東西三路︰東洋差近,周歲可回;西洋差遠,兩歲一回;宋於中路置巡海水師營壘。” ;卷十一‧榜葛剌︰“(《西域記》曰︰……佛法行於東西二洋之間,……。)”
《名山藏‧王享記》三8上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東西洋考》卷五‧呂宋:“大港,是東洋最先到處,……未至港有筆架山” ;卷五‧文萊︰“文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 ‧東洋列國考。‧東番考(不在東西洋之數,附列於此);卷七‧餉稅考︰“蓋東洋若呂宋、蘇祿諸國……” 。 卷九‧東洋針路。
《皇明象胥錄》卷四‧婆羅︰“婆羅國一名文萊,……為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美洛居︰“所產多丁香,夷人用以闢邪,東洋獨此地多有之。”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27上(婆羅)
《武備志》卷二一七(見南洋條)。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24下,九六8上、26下,九七26下,一一八1上,一一九37下,一二O1上、3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東洋有呂宋、蘇祿諸國。”;卷一百5下。
《海外紀事》卷五1上︰“……言占城、柬埔寨及東洋一帶,有樹名丹(木)律……” 。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二‧婆羅部匯考 (引《明外史‧婆羅傳》)
《明史》卷九七‧藝文二“張燮《東西洋考》十二卷。”;卷三二三‧外國四‧婆羅︰“婆羅,又名文萊,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鷄籠山︰“永樂時,鄭和徧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馮嘉施蘭︰“亦東洋中小國”。
《明會要》卷七十七‧外蕃一‧婆羅︰“婆羅,又名文萊,東洋盡處也。”
《皇清職貢圖》卷一‧汶萊(P.57︰東洋盡處)
《續通典》卷一四七‧邊防一‧婆羅︰“又名文萊,東洋盡處也” 。( 1997上);‧馮嘉施蘭︰“東洋小國” 。( 1997中)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七‧四裔一‧美洛居︰“東洋不產丁香,獨此地有之” (引《明史‧美洛居傳》,4737下);卷二三八‧四裔二‧婆羅︰“(引《明史》)(4741下)” 。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八‧四裔六︰“英吉利夷商白蘭求……請照東洋銅商搭配綢緞之例……”(7472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五‧蘇祿︰“在東洋海中”(1上);四二四之四‧美洛居︰“《明史》︰東洋不產丁香……”(1上);四二四之五‧婆羅︰“東洋盡處”(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五‧蘇祿︰“在東洋海中”(1上);卷五五八‧汶萊︰“東洋盡處”(1上)
《海錄》卷下P.80:“其東洋諸國,清高所未至,故皆不錄” 。
《粵海關志》卷四23下( 明代之東洋);八41下(清代中期之東洋);九1下(東洋米);十八7上;廿二20下;廿四14上︰“……言商人往東洋者十之一,南洋者十之九” ;廿九3上;三十7上(引《東西洋考》、《海國聞見錄》)。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一‧四裔一‧琉球︰“東洋小國也”(11709下);卷三三六‧四裔六︰“西洋撓我政權,東洋思啟封疆……”(10771上);卷三四O‧外交四︰“又奏請賞給京師大學堂東西洋教員寶星……”(10814下)。
《清史稿》卷二四‧德宗二︰“(光緒三十一年六月甲寅)命……往東西洋各國考索政治”;卷一四二‧刑法一︰“時官制改變, 立憲詔下,東西洋學說朋興”;卷一五O‧交通二︰“自西人輪船之制興,……其始僅往來東西洋各國口岸而已”;卷四四三‧張百熙︰“……又選派諸生游學東西洋”;‧于式枚︰“……惟日本憲法,……雖西國之名詞,仍東洋之性質” 。

東竺 東西竺
《島夷志略》‧東西竺︰“石上磋峨(*藤田豐八注︰上殆山之譌也),形勢對峙,地勢雖有東西之殊,不啻蓬萊方丈之爭奇也……”。 *藤案︰《鄭和海圖》有西竹山、東竹山,與東西竺同音異字,云白礁Pedra Branca,遠用癸丑及單癸針,船平東竹山外過,《東西洋考》針路條云,地盤山Timon三更至東西竺,斐氏以為Pulo Aor,確不可易是,固一山兩峰矗立恰如兩山,其南峰即東竺,實為唐船往來海峽之路標(Phillips, J.C.K.A.S.Vol. XXI,P.39)。Aor乃是馬來語Awar之訛,一種巨竹之名,Pulo Aor即竹島之義(Crawfurd, Dict P.25)所以有竹山或竺山之名也。*沈證︰“《嶺外代答》……上下竺,……竺嶼……。所謂上下竺即東西竺也”。
《星槎勝覽》前集‧崑崙山︰“其山節然瀛海之中,與占城及東西竺鼎峙相望”;後集‧東西竺(*Pulo Aor)︰“山形分對嵯峨,若蓬萊萬丈之幽……。〔紀錄匯編本〕其山與龍牙門相望海洋中,山形分對嵯峨,若蓬萊方丈之間……”。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占城國第一︰“又東西竺之山,東竺一案而兩嶼,西竺亦一案、……巃嵷對峙,人有蓬萊方丈之稱焉”。
《圖書編》卷六十︰東西竺
《四夷廣記》東西竺( 102冊)
《東西洋考》卷四‧柔佛︰“東西竺︰《星槎勝覽》曰,山與龍牙門相望海洋中,山形分對,若蓬萊方丈之間”;卷九‧西洋針路︰ “地盤山︰……三更至東西竺。 東西竺︰此柔佛地界,用丁未針十更取羅漢嶼,即柔佛港口”,“又從東西竺︰用丙午針,十更取長腰嶼”。 *東西竺即東竺山、西竺山,新加坡海峽中二小島(書局)
《皇明象胥錄》卷五‧阿魯(參見西竺條)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1下︰東西竺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東西竺
《外國竹枝詞》P.6下︰東西竺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六‧柔佛部匯考 (引《明外史‧柔佛傳》);邊一O七‧南方未詳諸國部匯考一 (引《明外史‧賓童龍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賓童龍國……有崑崙山,節然大海中,與占城及東、西竺鼎峙相望。其山方廣而高,其海即曰崑崙海”;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柔佛……永樂中,鄭和遍歷西洋,無柔佛名。或言和曾經東西竺山,今此山正在其地,疑即東西竺。”
《皇清職責圖》卷一59︰東西竺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東西竺(引《明史》。4748下、4749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三‧占城( 1上)︰東西竺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七‧柔佛( 1上)、五五九‧占城( 3上)︰東西竺

東板魯 束板魯
《四夷館考》卷下21-22均作束板魯
《四譯館考》卷三8下均作束板魯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 暹羅︰“府十四,曰綵納、無老、比采、東板魯、辣皮……”。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 暹羅︰“府十四,……四曰東板魯,……”。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 暹羅(文同上)

東淡邈
《島夷志略》‧ 東淡邈︰“臬犍相去有間,近希苓數日程……”。*藤田豐八案︰此書爪哇條有希苓,此地近希苓數日程,殆在爪哇島上,或環近地方,但其為何地則不可知耳。(參見淡邈條)

東浮甲
《順風相送》‧泉州往彭家施闌︰“辰巽十更取毛架及五嶼,遠看見是紅荳嶼並東浮甲,在東邊及甘里,輕取大港”。*向注︰在台灣、呂宋之間,今地無考。*中大︰在浮甲山,指呂宋島北面的富加(Fuga)島。
《指南正法》‧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筆架︰取五嶼南邊東浮中,風東用巽巳收入大港。……” P.239、234、248。*中大︰東浮中為東浮甲之誤。

東吉山
《鄭和航海圖》︰ *向注︰據圖,東吉山在龍牙門北,今地無考。

東加蠟
《順風相送》‧泉州往杉木、杉木回浯嶼︰“單巳取筆架山入港,東加蠟拋船,是杉木”。*向注︰在呂宋,今地無考。 *中大︰在和樂(Jolo)港港口( P.235、248)。

東京灣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二三‧輿地十九:“(雷州府)南其為瓊州海峽 , 西為東京灣,……”。
《清史稿》卷七二‧地理十九︰“雷州府︰東為廣州灣,西為東京灣,……”。

東流里 東流
《諸蕃志》卷上‧麻逸國︰“三嶼、白蒲延、蒲里嚕、里銀、東流、新里漢等,皆其屬也”。*馮注︰“譯注……里銀東似指Lin-gayen,流新似指呂宋,里漢似指Lubang,然皆出於臆測,未能必其是也” 。
《島夷志略》‧三島︰“次曰……、曰東流里,無甚異產,故附此耳”。*藤田豐八案︰東流里,《諸蕃志》麻逸條作東流,云︰三嶼、白蒲延、蒲哩嚕、里銀、東流、新里漢等,皆其屬也。希氏以白蒲延為呂宋北岸海上之Babuyan嶼是也,但讀里銀東流新里漢為里銀東(句)流新(句)里漢,云里銀東或是呂宋西岸之Ling-ayan,流新或是Luron,里漢或是Lubang ( Chao-jukwa,160),非也。此書有東流里,又《東西洋考》有里銀中邦,則里銀為一地,東流里為一地,新里漢亦為一地。但東流、東流里之為今何地,不可知耳。*中大︰今地無考,在呂宋島。

東樓山
《順風相送》‧松浦往呂宋、呂宋回松浦︰“單巳五更取東樓山,丙午五更取里銀山。……” *向注︰在呂宋里銀山北,當今仁牙因附近,今地無考。

東蛇龍山 東蛇羅 東蛇籠 東龍蛇 東隴蛇
《鄭和航海圖》︰東蛇籠。*向注︰東蛇籠在加里曼丹附近,今地無考。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由占城而往……取靈山……又五十更曰蜈蜞之嶼……平冒山,又十更望東蛇龍之山,貫圓嶼、雙嶼之中,經羅幃之山”。
《廣輿圖》卷二︰東龍蛇、西龍蛇
《皇輿考》卷十二︰東龍蛇、西龍蛇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東龍蛇、西龍蛇
《圖書編》卷六十︰東龍蛇、西龍蛇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東龍蛇、西龍蛇
《順風相送》‧ 苧盤往文箂︰( P.84) “乙卯二十五更見東邊有大山,即是東西蛇羅山,番名叫單戎獨山。”‧暹羅往馬軍回針︰東蛇羅( P.84)*向注︰在馬來半島彭亨港外苧盤山西偏南,又名單戎獨山,今地無考。‧福建往爪哇針路︰“東西董山。用丙午十五更,用單午三十更取東蛇龍山……”。*向注︰當即東蛇羅山,今地無考。
《武備志》卷二二三︰東龍蛇、西龍蛇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東隴蛇、西隴蛇

東蠻牛 東牛國
《四夷館考》卷下21下︰東牛國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17上︰東牛國
《圖書編》卷五九︰東牛國
《咸賓錄》卷六‧暹羅( 31上)︰東牛國
《東西洋考》卷二‧暹羅︰“隆慶初年,東蠻牛(俗名放沙)求婚暹羅,暹羅拒之峻,東蠻牛恚甚,統沙外兵圍暹羅,破……。”
《裔乘》卷二‧暹羅( 36上)︰東蠻牛
《名山藏‧王享記》卷二25下︰東蠻牛
《皇明象胥錄》卷四‧暹羅︰“隆慶初,東蠻牛求婚,暹羅不許……。”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3︰東蠻牛
《四譯館考》卷三7下、8上︰東牛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暹羅部匯考(引《《明外史‧暹羅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暹羅︰ “隆慶中,其鄰國東蠻牛求婚不得,慙怒,大發兵攻破其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1上)︰東蠻牛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1下)︰東蠻牛
《粵海關志》卷廿一5下︰東牛國

東南洋 東南海
《大唐西域記》自序︰“……殑伽河繞池一匝,入東南海”。
《法苑珠林》卷二7上。
《初學記》卷一‧日第二︰“《山海經》︰東南海之水,甘泉之間,有羲和國,……”。
《太平廣記》卷四六四‧鯽魚︰“東南海中有祖州,鯽魚出焉”。 (引《酉陽雜俎》)
《宋高僧傳》卷二九‧慧日傳︰“遂誓遊西域,始者泛舶渡海自經三載,東南海中諸國崑崙、佛誓、師子洲等,經過略徧乃達天竺”。
《嶺外代答》卷三‧東南海上諸雜國︰“東南海上有沙華公國……近佛國……女人國”。
《翻譯名義集》卷七20上(佛經所指之義)
《異域志》卷上‧近佛國︰“在東南海上” ;卷下‧女人國、‧沙華公國︰“在東南海上”。
《元史》卷十五‧世祖十二︰“( 至元二十六年正月)辛丑,遣使代祀岳、瀆、后土、東南海”。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21下(婆利在東南海中)。
《皇明四夷考》卷上‧三佛齊︰“在東南海中”;卷下‧蘇祿︰“在東南海中。”‧古麻剌︰“在東南海中。”;‧忽魯母思︰“在東南海中,或曰在西徼外”。
《方輿勝略‧外夷》卷二21下︰“琉球,東南海中大國”;五16上︰“( 三佛齊)東南海中大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之一︰東南海
《東夷圖說》P.20下︰“彭亨在東南海中”,27上︰“日本在東南海中”。
《圖書篇》卷五八、六十︰東南海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蘇祿(8下)、古麻剌朗(10下)、忽魯母恩(11上)︰“在東南海中”。
《咸賓錄》卷二‧ 琉球︰“東南海中(34上);三佛齊︰“東南海中大國也”。(28下)
《三才圖會‧人物》卷十二︰東南海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東南海
《名山藏‧王享記》一2上,三16上︰“蘇祿在東南海中”。
《裔乘》卷二‧ 暹羅︰“東南海中” (37下)‧三佛齊︰“東南海中大國也”(38上);三‧ 忽魯思恩︰“在西徼外小國也,或曰在東南海中”;五‧ 琉球(5下)、忽魯謨斯(9上)、蘇祿(10上)、古麻剌(12上)︰在東南海中。
《四夷廣記》三佛齊、麻剌、蘇祿(在東南海)(102冊)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9︰(碟里、三佛齊在東南海中)。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東南海
《八紘譯史》卷一4 “琉球處東南海中” ;二‧ 麻剌︰“古麻剌……,《三才圖會》云在東南海中,非是”。( 24);三‧三佛齊︰“東南海中大國也” 。( 57)
《八紘荒史》P.2 “東南海上有女國”。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呂宋在東南海中”。
《明史》卷三二三‧外國四‧琉球︰“居東南大海中”。‧古麻刺朗︰“東南海中小國也”。
《東南洋海道圖》
《海國聞見錄》東南洋記︰“東南諸洋自台灣而南……” ,“呂宋至吉里問三十九更,至文萊四十二更,此皆東南洋番國,而朱葛礁喇、馬神,非從呂宋水程,應入南洋各國,因同蘇祿、文萊南北大山,是以附載東南洋”。‧南澳氣︰“廣之番舶洋艘往東南洋呂宋、文萊、蘇祿等國者,皆從長沙門而出,……。惟江浙閩省往東南洋者,從台灣沙馬崎頭門過,而至呂宋諸國”。
《皇清職責圖》卷一25︰“蘇祿國在東南海中” ,55︰“馬辰國在東南海中”。
《(葉羌鏞)呂宋紀略》︰東南海
《蘇祿紀略》︰“東南海外一國”。
《粵海關志》卷廿四12上︰“莾均達老國也,地在東南海中”;三十(引《海國聞見錄》)︰東南洋。
《續通典》卷一四七‧邊防一‧琉球︰“在東南海中”。(1997中);‧呂宋︰“居東南海中”。(1997下);‧古麻剌朗︰“東南海中小國”;‧文郎馬神︰“處東南海中”。(1998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四裔二‧古麻剌朗︰“東南海中小國”。(4741下)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莾均達老、文萊、馬辰︰“在東南海中”。(2740上)‧曼加薩︰“在東南港(海)中”。(2741上)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莾均達老︰“在東南海中”。(7465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六‧馬辰︰“在東南海中”。(1上)

東萬力
《海錄》卷中︰“崑甸國︰……由北河東北行,約一日至萬喇港口,萬喇水自東南來會之,又行一日至東萬力,其東北數十里為沙喇蠻,皆華人淘金之所,乾隆中有粵人羅方伯者貿易於此”。( P.49)*馮注︰“萬喇今Melavi河”。

東西竹
《四夷廣記》地滿往舊港針路等(101冊)︰東西竹
《順風相送》‧(彭坑山形水勢)歌(46),‧廣東往磨六甲針55、滿喇咖回廣東針路56,‧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61,‧磨六甲回暹羅62,‧苧盤往丁機宜針、回針63、赤坎往舊港順塔64、回針65,‧浯嶼取諸葛擔籃72。
《指南正法》‧浯嶼往咬(口)留吧173,咬(口)留吧回長崎日清182,‧浯嶼往麻六甲針路192,太武往咬(口)留吧針193、咬(口)留吧澳回唐194。*向注︰東西竹山,即Pulau Aur,竹島,在新加坡海峽,為海舶往來所必經,故宋、元以來,即見著錄。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東西竹
《東南洋海道圖》︰東西竹

東竹山
《鄭和航海圖》︰“白礁過用癸丑及單癸針五更船平東竹山外過……”。*向注︰西竹山、東竹山在新加坡南龍牙門附近,即Pulau Aur, Aur馬文義為竹。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36)“東竹山︰遠看南鞍樣。……(向注︰東竹山與下西竹山,《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東西竺條以為在柔佛地界,即柔佛港口。東西竺即東西竹,為今Pulo Aur,在新加坡南面)”。
《指南正法》‧浯嶼往咬(口)留吧、咬(口)留吧往台灣日清、咬(口)留吧澳回唐。*向注︰東西竹山,即Pulau Aur, Aur竹島,在新加坡海峽,為海舶住來所必經,故宋、元以來,即見著錄。

東邦大山
《指南正法》‧三岳貌山︰“……猫里荖 東邦大山 里安大山 中邦里銀……”。 *向達注︰東邦大山當在今呂宋島品亞詩蘭與馬尼拉之間,今地無考。*中大︰在三描禮士省,博利瑙角以南,今地無考。P.240、248

東沖古剌 東沖
《島夷志略》‧東沖古剌︰“嶻嶭豐林,下臨淡港……” 。 *藤田豐八注︰《鄭和海圖》馬來半島東岸有孫姑那,即今Sunkla,(Sungora),《皇清文獻通考》作宋腒朥,《海國聞見錄》作宋腳,《海錄》作宋卡,與此書沖古剌並是同名而異譯也。此國前無所見,而此書冠以東字,似西有同名之國,但此書不載。‧三佛齊︰“男女椎髻,穿青棉布短衫,繫東沖布(引《明一統志》引《島夷志》,男女椎髻以下相同,東沖殆東沖古剌之省稱,此書有專條)” 。

東大洋海 東大海
《嶺外代答》卷一‧三合流︰“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阯洋,中有三合流,波頭濆湧而分流為三,其一南流通道於諸蕃國之海也,其一北流廣東、福建、江浙之海也,其一東流入於無際所謂東大洋海也。……傳聞東大洋海有長砂、石塘數萬里,……昔常有舶舟為大西風所引,至於東大海” 。;卷二‧海外諸蕃國︰“闍婆之東,東大洋海也” 。

東大食海 (西大食海)
《嶺外代答》卷二‧海外諸蕃國︰“細蘭海……渡之而西復有諸國,其南為故臨國,其北為大秦國、王舍城、天竺國,又其西有海曰東大食海,渡之而西則木蘭皮諸國。”:卷三‧西天諸國︰“其地之西有東大食海,越之而西則大食諸國也” 。

東沙群島 東沙
《清朝文獻通考》卷三二三‧輿地十九︰“特里屯島最南,為我國疆域之南境,……此島東北汕頭之東南海中,為東沙群島,舊稱千里石塘” ( 10643下) 。
《海錄》卷中︰“蘇祿國︰……船由廣東往者,出萬山後,向東南行,經東沙、過小呂宋,又南行即至蘇祿海口” (P.58),“小呂宋︰……千里石塘是在國西,船由呂宋北行,四五日可至台灣,入中國境,若西北行五六日經東沙,又日餘,見擔干山,又數十里即入萬山,到廣州矣。東沙者,海中浮沙也,在萬山東,故呼為東沙,往呂宋、蘇祿者所必經,其沙有二,一東一西,中有小港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於水面者亦僅有丈許,故海舶至此遇風雨,往往迷離至於破壞也。凡往潮、閩、江、浙、天津各船,亦往往被風至此,泊入港內,可以避風,掘井西沙亦可得水,沙之正南,是為石塘,避風於此者慎不可妄動也。” ( P.59-60);卷下︰“……九月以後,北風急,則由地問借風向文來、蘇祿、小呂宋、東沙而來” 。 (P.76)

東蜈蜞山
《順風相送》‧靈山往爪哇山形水勢法圖︰*向達注︰在越南靈山即華列拉岬附近,今地無考

洞吾
《西南夷風土記》P7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0:“嘉靖中,(莽)紀歲枝子瑞體起洞吾,毒養父,有其地,以計滅得楞之弟兄,遂雄據之”(6上);卷一一一(18上)。(*指今緬甸中部的東吁(Toungoo)。參東牛條。)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52上
《明史》卷三一五(見中剌條)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六‧緬甸︰洞吾
《緬略》
《滇繫》十之一‧屬夷志6上、17上、20上(見擺古條);十之二‧屬夷志17下

洞武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洞武城:陸氏《滇紀》云,在緬東千(南)五百里,近時為緬境東偏要地,常以子弟師重兵戍此”。(即洞吾,見該條。)

斗嶼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斗嶼在丁加下路(丁加奴)與彭杭(Pahang今作彭亨)之間,或謂即Pulau Tenggol。
《四夷廣記》三佛齊( 102冊)︰斗嶼
《四夷廣記》三佛齊( 102冊)︰斗嶼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崑崙山︰……東南山面是斗嶼”。 ‧彭亨山形水勢之圖︰“斗嶼︰船身東邊過五更,船是彭坊港口也。 鐵鑽嶼︰斗嶼相望”。 ‧赤坎往彭亨針、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大泥往池汶針路。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又從崑崙山︰用坤未針,三十更取斗嶼。 斗嶼︰用丁午針 ,五更取彭亨國”。*書局︰在今馬來西亞彭亨州東岸島嶼。
《指南正法》‧咬(口)留吧往暹羅針、彭亨回太武針。*向注︰在馬來半島彭亨港外東北五更地方。自崑崙山至彭亨一帶,此為重要望山。

都昆 都崑 都軍 都稚 都君
《齊民要術》卷十P.285‧都昆︰“《南方草木狀》曰︰都昆樹,野生,二月花……。出九真、交阯。”
《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下︰“( 典遜)其南又有都昆、比嵩、句稚諸國,范曼時皆跨討服,故曰名凼典遜”。 又云“硫黃都昆”
《藝文類聚》卷八十一‧藥香草部上‧藿香︰“《呉時外國傳》曰︰都昆在扶南南三千餘里,出藿香。”
《法苑珠林》卷卅六19下,20下 (引《吳時外國傳》︰都昆)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邊斗︰“都昆國(一云都軍)” 。(參見邊斗條)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邊斗四國︰都昆( 一作都稚)–(引《隋書》,見邊斗條);卷九八二‧香部二‧流黃、藿香、棧香︰“《吳時外國傳》曰︰流黃香出都昆國,在扶南南三千餘里(《南州異物志》同)”,“《呉時外國傳》曰︰都昆在扶南山有藿香” ,“《南方草物狀》曰︰棧蜜香出都昆……” 。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邊斗國︰“都昆國一云都君,……並隋時聞焉……” 。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11259下)︰都昆、都軍
《證類本草》卷三43上︰都昆(引《吳時外國傳》︰都昆)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都昆(參見邊斗條);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邊斗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邊斗
《圖書編》卷五九︰都昆
《四夷廣記》琉球國船往暹羅針路︰都崑(94冊);都軍(97冊)、都昆(97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都昆部匯考(引《通典》)

都盧
《漢書》卷二八下‧地理志八下︰“……夫甘都盧國(師古曰︰‘都盧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烏獲扛鼎,都盧尋橦」,又曰「非都盧之輕趫,孰能超而究升。」也。夫音扶。’)……” 。
《文選》卷二24下︰“張衡《西京賦》︰‘烏獲扛鼎,都盧尋橦’。” (參見夫甘都盧條)
《能改齋漫錄》卷六128-129(引《漢書》、《西京賦》、《西京雜記》)
《越嶠書》卷十七3上︰都盧國

都槃 都盤
《唐要會》卷一百‧雜錄︰“都盤國,東至大食國十五日程,西至羅剎支國十五日程,……”。
《太平寰宇記》卷二百‧故事︰“羅剎支國東至都槃國,……”。
《冊府元龜》卷九六五‧“(天寶)六載二月,封……都盤國王謀思健摩訶延為順德王”。( P.11349下)
《新唐書》卷四三下‧志三三下‧地理七下︰“羅剎支東至都槃國半月行” ,“都槃國東至大食國半月行”;卷二二一下‧列傳一四六下‧西域下︰“自大食西十五日行,得都盤,西距羅剎支十五日行” ,“勃達……南都盤,北大食,皆一月行”。
《玉海》卷一五三21上︰都盤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大食︰“其南有都盤等大國”。( 2009上)

都龐
《漢書》二十八下(見九真、胥浦)
《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綜)上疏曰︰‘……交阯糜泠、九真部龐二縣,皆兄死弟妻其嫂……’”。
《後漢書》卷六四‧吳祐傳( 李賢等注引鄧德明《南康記》……參見九真條)
《宋書》卷三八‧志二八‧州郡四︰“九真︰……都龐(音龍)長,漢舊縣。《吳錄》有,《晋太康地志》無”。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嶺南道五(14上)
《舊唐書》四十一(見愛州、胥浦)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一‧愛州︰“漢武帝開置九真郡,領胥浦、居風、都龐……”。
《文獻通考》卷三二三‧輿地九︰“漢……九真郡七縣︰……都龐”。(見九真條)
《安南志略》卷一
《越嶠書》卷一7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3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6下)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八(見胥浦)
《越南歷代疆域》362

都維
《法顯傳》︰“舍衛城東南……,城西五十里到一邑名都維,是迦葉佛本生處”。*足立喜六︰石本作都絕。

都元
《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日,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 八)[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漢時朱崖南有都元、湛離、(夫)甘都盧、黃支等國,近者十餘日,遠至四五月程,其俗略與朱崖相類,……。”
《天下郡書利病書》卷一二O4下
《粵海關志》卷二3上

都齋
《越嶠書》卷十三2上,十四21上︰都齋(當即古齋)。
《名山藏‧王享記》卷二18下
《馭交記》卷九;十︰“既禪之後,登庸自稱太上皇,退居都齋、海陽,為方瀛外憂”。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六11下,一一八43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4上

都督岸
《島夷志略》都督岸︰“自海腰平原津通淡港,……” 。*藤田豐八案︰今Borneo西岸南部地方有岬曰Tanjang Datu,與都督岸音義並相類,自此岬入即為Sarawak地方,有Sarawak河注海,自海口遡流十五英里有馬來之部落稱曰Kuching。……所謂淡港殆是Kuching。

都崑山
《四夷廣記》:都崑山。*在今柬埔寨南岸外,或指富國(Phu Quoc)島。

都欄礁(樵)
《島夷志略》‧小(口)具喃︰“地與都欄礁相近” 。
《星槎勝覽》後集‧大(口)具喃國︰“地與都欄(*馮注︰原作攔,從朱本、景本及《島夷志略》改)礁(*馮注︰突厥人西地阿里Sidi Ali,書謂Malabar沿岸有地名Tuluwan,殆為此都欄之所本)相近” 。 ﹝紀錄匯編本 ﹞都欄樵
《圖書編》卷六十︰都欄樵
《皇明象胥錄》卷五‧小葛蘭︰“又有大葛蘭國,與都欄樵相近……” 。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42下︰都欄樵

都郎島
《坤輿全圖》都郎島(在棉蘭老島以南)

都蘆辛
《(大德)南海志》卷七︰都蘆辛

都崙山
《四夷廣記》交趾回暹羅針路等︰都崙山

都麻橫 都橫
《順風相送》‧赤坎往舊港順塔(P.64)“三麥嶼……用坤申三更打水四五托,……單丁、單午取都横港口” 。 *向達注︰都橫、麻橫俱見《順風相送》,又作都麻橫(《東西洋考》),在彭家山至覽邦(Lampong)之間,今地無考。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三麥嶼﹝過嶼用單丁及丁午,五更,單未五更取都麻橫港口。﹞都麻橫港口﹝中望一山,名真不真假不假,正路打水十七托,用單午針,十更取覽邦港口。﹞” *書局︰在今蘇門答臘島東岸。

都奴何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其屬國”。*馮承鈞注︰“譯注︰……都奴何,疑是阿剌壁人地誌中之Tannah,今之Tana” 。

都訶盧 都思訶盧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多摩長︰都思訶盧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多摩國︰都思訶盧(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多摩長國︰“從其國經薛盧、都思訶盧、君那盧、林邑等國,方達交州” 。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參見多摩萇條)︰都訶盧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多摩長︰都思訶盧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二‧多摩萇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都訶盧,引《通典》︰都思訶盧)
《續通志》卷六三八︰都思訶盧

都魯把旺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都魯把旺在蘇門答臘島南端,今南榜州(Lambongsche)境內,今地無考。

都里馬新富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上針路所示,此地當在今伊朗境內,今地無考 ”。

獨部
《安南紀遊》︰“正南面海,箝海之口曰獨部,舟行達都城,漸入內江,五七日可至,復自都城溯河源,逾月乃盡。……至獨部以外,乃屬大海,…… ”。

獨和羅
《《冊府元龜》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P.11398下、11399上)“(貞觀)十二年……六月,獨和羅國遣使貢方物,南方荒外崑崙之類也” ,“(貞觀)十四年……五月,訶陵、獨和羅、罽賓國並遣使貢方物”。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參見墮和羅條)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三‧訶陵(參見墮和羅條)
獨石門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二‧墮和羅部匯考︰“《唐書‧墮和羅傳》︰墮和羅亦曰獨和羅……”。

獨石門
《東西洋考》卷四‧丁機宜︰“形勝名蹟︰獨石門 ”;卷九‧西洋針路︰“長腰嶼︰……若往丁機宜,用坤申四更取獨石門。獨石門︰出門用單酉針過鐵釘嶼”。 *書局︰在今馬六甲海峽東南部。
《順風相送》‧苧盤往丁機宜回針︰獨石門*向達注︰在馬來半島東岸丁機宜港。

獨猪山 獨珠山 獨州山 獨猪洋 獨州洋
《鄭和航海圖》*向注︰“獨猪山又獨珠山、大洲山、大洲頭、大洲套,在今海南島萬寧(舊萬州)海上,與島相距約半日程,為古代海舶航行望山”。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占城國第一︰“南澳……平獨猪之山……見通草之嶼……取外羅之山……”;卷中‧暹羅國第十︰“南澳,取東董之山,……銅鼓之山,又經獨猪之山,又取外羅之山……”。
《籌海圖編》卷一︰獨猪山
《殊域周咨錄》卷七‧占城︰“( 吳惠等)發東莞,次日過烏猪洋,又次日過七州洋,瞭見銅鼓山,次日至獨猪山,瞭見大周山,次日至交阯界”。
《東夷圖說》P.6上︰獨潴洋
《嶺海異聞》P.18上︰獨潴洋
《四夷廣記》正統六年吳惠由廣東至占城水程、福建往占城針位( 100冊);廣東往暹羅針路等( 101冊)︰獨猪山。‧廣東東莞縣至暹羅針路( 101冊)︰獨潴洋。
《東西洋考》︰獨猪山,獨珠山,獨州山,獨珠洋
《武備志》卷二一O︰獨猪山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七27上、一一九31下︰獨猪洋
《肇域志》廣東︰獨洲山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9下︰獨猪洋
《指南正法》( P.267)*向注︰又作獨州山、獨珠山(《東西洋考》),在海南島舊萬州(今萬寧)東南海上。所謂大洲頭、大州套,亦即指獨猪山而言。古代海舶往返東西洋,以此為重要望山。 (參見本書︰大洲(州)頭,P.211,另見《順風相送》) 。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獨猪
《海語》卷上‧暹羅︰“直東莞之南亭門放洋,南至烏潴、獨潴、七洲( 三洋名)……至外羅……”;卷下‧萬里石塘︰“萬里石塘在烏潴、獨潴二洋之東,……”。

獨掛頭山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獨掛頭山在馬來半島西岸吉達港港與答那思里之間,今地無考。

獨奇馬山
《指南正法》‧往網巾礁荖 萬荖膏︰“三寶顏︰對開南面大山是獨奇馬山。獨奇馬山︰有三州相連,二邊可行舡,落去是山尾”。*向達注︰獨奇馬山當在菲律賓棉蘭荖(Mindanao)西,三寶顏(Zamboanga)附近,今地無考。*中大︰亦作逐奇馬山,指三寶顏港東面的薩卡爾(Sacal)島。P.241、253

賭斑 賭班
《島夷志略‧爪哇》*藤注(參見杜板條)
《瀛涯勝覽》‧爪哇國︰“杜板,番名賭斑(Tuban),地名也”。
《西洋番國志》‧爪哇國︰“杜板,番名賭斑”。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參見杜馬班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瀛涯勝覽》)

度元
《島夷志略》‧急水灣:“昔有度元之舶,流寓在其中二十餘日,失風,針迷舵折,舶遂閣淺”。(*按:此度元或為地名,與都元之音極近,參都元條。但有的認為係馬來語tuan的譯音,意為首領、老爺)

度爾格 度兒格
《職方外紀》卷首《萬國全圖》、卷一地圖、亞細亞總說︰度爾格;卷一‧度爾格︰“百爾西亞西北諸國,皆為度爾格所併,內有國曰亞剌比亞,中有大山,名西乃,……”(21),度兒格(23);‧卷二地圖(度兒格)、歐邏巴總說(50,度爾格);‧卷五地圖(度爾格)
《八紘譯史》卷二‧度爾格(參見亞剌比亞條卡片)
《譯史紀餘》卷一8、9︰度爾格
《坤輿圖說》卷下‧亞細亞州(65,度兒格)、百兒西亞(72,度兒格)
《坤輿全圖》︰度兒格

杜板
《島夷志略‧爪哇》*藤注︰“打板,諸蕃志》同,《元史》作杜並足,殆衍足字,《星槎勝覽》作杜板,《瀛涯勝覽》云番名賭斑,均Tuban之對音也”《瀛涯勝覽》‧爪哇國︰“其國有四處,皆無城郭,其他國船來,先至一處名杜板(*馮注︰Tuban,原誤杜坂,從吳本黃錄改),次至一處名新村……。杜板,番名賭斑,地名也。” 《西洋番國志》‧爪哇國︰“其國有四處,一曰杜板(*向注︰杜板,《星槎》、《瀛涯》同,又云番名賭班Tuban ,為爪哇東部一縣,華僑稱為廚閩,屬新埠頭Bodjonegoro)。……杜板,番名賭班。……向東行半日許至新村”。
《星槎勝覽》‧爪哇國︰“杜板一村,亦地名也”。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由占城而往……平那參之山,由是而至杜板,又五更而至爪哇之新村”;卷上‧三佛齊國第四。
《皇明四夷考》卷上‧爪哇︰“其國四郷,初至杜板,僅千家,……又東行半日至厮村,……遂名新村”。
《殊域周咨錄》卷八‧爪哇︰“其村有杜板者,在海灘有水一泓,甘淡可飲,稱為聖水”,“其國四郷,初至杜板,僅千家,……又東行半日至厮村”。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館考》卷上(20下)
《東夷圖説》P25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爪哇( 5上)
《咸賓錄》卷六‧爪哇(26上)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14下
《裔乘》卷二‧爪哇(31上)
《武備志》卷二三六
《皇明象胥錄》卷曰‧爪哇︰“其國四鄉,初至杜板,僅千家……”。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6上
《順風相送》‧靈山往爪哇山形水勢法圖︰“杜板山︰內有五托水,好抛船(*向注︰杜板即爪哇之Tuban,今華僑稱其地為廚閩)”‧爪蛙回靈山來路、‧新村爪蛙至瞞喇咖山形水勢之圖、‧福建往爪蛙針路。*向注︰又作賭斑(《瀛涯勝覽》)、杜蠻(《順風相送》)、猪蠻(《東西洋考》),即Tuban、Toeban對音,今稱廚閩,在爪哇。
《東西洋考》卷四‧思吉港︰“形勝名蹟︰……杜板村( 即吉力石之港外,是《元史》所云杜並足也)”;卷九‧西洋針路︰“吉力石港︰即爪哇之杜板村,史所謂通蒲奔大海者也”。 *書局︰今東爪哇西北岸廚閩。
《四譯館考》卷一(22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瀛涯勝覽》)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五‧爪哇國(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六O‧噶喇巴(2上)

杜懷
《諸蕃志》卷上‧真臘國︰“其屬國”。*馮注無考。

杜蠻
《順風相送》‧舊港往杜蠻、浯嶼往杜蠻饒潼︰*向注︰即Toeban,見杜板條。

杜瓶
《島夷志略》‧重迦羅︰“杜瓶之東曰重迦羅,與爪哇界相接”。*藤田豐八案︰此書云杜瓶之東曰重迦羅,杜瓶乃是打板之異字。

杜並足
《島夷志略》‧爪哇 * 藤注︰“打板,《諸蕃志》同,《元史》作杜並足,殆衍足字,《星槎勝覽》作杜板,《瀛涯勝覽》云番名賭班,均Tuban之對音也”。
《元史》卷二百一十‧外夷三‧爪哇(參見構欄山條)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東西洋考》卷四‧思吉港(引元史)︰杜竝足。*書局︰即杜板。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引《元史‧爪哇傳》)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爪哇︰“(至元)三十年至爪哇之杜並足,……”。

杜馬班 (都馬班 都馬板 都馬坂)
《島夷志略‧蒲奔》*藤注︰“杜馬班Tumapel王府”。
《元史》卷二百一十‧外夷三‧爪哇︰“八節澗……澗上接杜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爭之地。……引軍赴章孤接援。……至答哈,葛郎國主以兵十餘萬交戰……”。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杜板,番名賭班,《元史》曰杜馬班。夷長主之,其間多廣東、漳州流戶……)”。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爪哇國( 11下)︰杜馬班
《名山藏‧王享記》卷三7上‧爪哇︰“(永樂)八年、十一年,西王歲貢,十三年更都馬板曰楊維西沙,使者常不絕”。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杜馬班
《武備志》卷二三六︰西王都馬板
《東西洋考》卷三‧下港︰“永樂元年,西王都馬板奉表,賀即位” ,“(永樂)十三年,都馬板更名楊惟西沙,來使謝恩” ,“天順四年,王都馬班貢”;卷四‧思吉港(引《元史》︰杜馬班);卷十一‧藝文考︰“永樂大一年,《諭爪哇國王都馬坂勅》︰……”。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杜馬班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元史‧爪哇傳》);‧爪哇部匯考二︰“《明一統志》爪哇國山川考︰八節澗,澗上接杜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
《明史》卷三二四‧外國五‧爪哇︰“永樂元年……,西王都馬板遣使入貢,……十三年,其王改名揚惟西沙,……景泰三年,王巴剌武遣使朝貢。天順四年,王都馬班遣使入貢”。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五‧爪哇( 1上)︰杜馬班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六O‧噶喇巴( 1上)︰杜馬班

杜和羅 杜和羅鉢底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大乘燈傳(杜和羅鉢底)———作社和羅鉢底,見該條。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三種豆蔻皆在杜和羅,兩色丁香咸生掘倫國”。 (參見杜和鉢底條)

短知蠻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短知蠻在南印度柯枝之東,今地無考。

斷山
《島夷志略》‧交阯︰“……舶人不販其地,惟偷販之舟丄於斷山上下(*藤田豐八注︰《明一統志》云,雲屯山在新安府雲屯縣,大海中兩山對峙、一水中通,蕃國商舶多聚於此。斷山殆謂雲屯山。《元史‧安南傳》云,張文虎糧船以去年十二月次屯山。然則雲屯山亦曰屯山,與斷山同名異字耳)”。
《交阯總志》卷一︰斷山︰見雲屯條

堆海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8下︰堆海口(平河縣)
《安南棄守本未》卷P.29上︰平河縣之多魚海口、堆海口
《越南歷代疆域》301

敦樊洲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薄郟洲國,……名敦樊洲。《抱朴子》云,敦樊洲在南海中……”。(*即孛(攵)焚州之誤,見該條)

敦忍乙
《後漢書》卷八六:“永元六年,(永昌)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義,遣便譯獻犀牛、大象”。(*或謂在今緬甸,一說即得楞(Talaing)的異譯。一說為Dhara的譯音,又作都盧或突羅朱。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九。

頓遜 頓孫
《北堂書鈔》卷一四八‧酒食部︰“頓遜樹(《扶南傳》云︰頓遜國有樹,似安石榴……)”。( 6上)
《藝文類聚》卷七十六‧內典上︰“《扶南記》曰︰頓遜國,屬扶南,西出海中,國主名崑崙……”。
《梁書》卷五十四諸夷‧海南︰“扶南國……其南界三千餘里有頓遜國,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並羈屬扶南。頓遜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市。……頓遜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毗騫國,……”。
《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諸國︰“扶南國……其南界三千餘里有頓遜國,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並羈屬扶南。頓遜之東界通交州諸賈人。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易。……頓遜之外大海洲中,又有毗騫國,……”。
《法苑珠林》卷卅六18上︰……(引《扶南傳》)︰頓遜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頓遜︰“頓遜國,梁時聞焉(一曰典遜),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王並羈屬扶南,北去扶南可三千餘里,其國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頓遜迴入海中千餘里,漲海無涯岸……”。
《白孔六帖》卷九九‧石榴︰“白釀酒(《扶南傳》︰頓遜國有安石榴,取汁停盆中,數日成美酒)”。
《北戶錄》P.49︰頓遜(引《扶南傳》)
《太平廣記》卷四O六‧酒樹︰“頓遜國有酒樹,如安石榴……”。(出《《扶南記》);卷四八二 ‧頓遜:“頓遜國,梁武朝,時貢方物……”。(出《窮神祕苑》)。
《太平御覽》卷三七五‧人事部十六‧骨︰“《扶南傳》曰︰頓遜國人死鳥葬或火葬……”;卷五五六‧葬送四︰“《扶南傳》曰︰頓遜國人死或鳥葬,或火葬……”;卷七一九‧粉︰ “頓遜國有磨夷花粉以爲粉,大香!”; 卷七八八‧四夷部九‧頓遜國︰“《南史》曰︰頓遜國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唐書》曰︰頓遜國出霍香……。竺芝《扶南記》曰︰頓遜國屬扶南,國主名崑崙……”;卷九八一‧香:“《扶南傳》曰︰頓遜國人,恒以香花事天神,香有多種……”。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頓遜國、毗騫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卷九五九‧外臣部‧土風一︰“頓遜國在林邑西南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餘里” ,“頓遜國在林邑西南海崎上,……有五王,並羈屬扶南……。氣候、風俗大較與林邑同,東界通交州諸賈人,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P.11259下、11289上)
《事類賦》卷廿四11下︰頓遜
《華夷圖》︰頓遜
《歷代地理指掌圖》︰頓遜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頓遜去扶南可三千餘里,其國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其所都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羈屬扶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頓遜︰“頓遜,梁時聞焉(一曰典遜),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並羈屬扶南,北去扶南可三千餘里,其國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另見毗騫條)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頓遜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頓遜國︰“梁武帝時貢方物,國在海島上,其俗人將死,親賓歌舞送於郭外……”。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一‧四裔八‧頓遜︰“頓遜國,梁時聞焉(一曰典遜),……”。(另見毗騫條)
《島夷志略》‧異聞類聚︰“次曰頓遜國,凡人死送於郭外……見於窮神秘苑矣(*藤田豐八注︰《太平廣記》四百八十二頓遜國條注云,出窮神秘苑,《事林廣記》同)”。*另有藤注︰“《梁書‧扶南傳》有投拘利口Ptolemy,《地誌書》有Jokala,學者以為今Pakchan河口,今姑從之,自Pakchan河口經Kra以至半島東岸之Chum-pon僅約二十餘英里,在昔為東西交通要道一之,蓋以水路紆曲,遠而險也。Chum-pon即Jumbara之訛,此書戎殆Jum ( Chum)之對音,梁時頓遜殆亦謂此等處也”。
《異域志》卷下‧頓遜國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78上︰頓遜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暹羅國第十︰“論曰︰暹國世稱赤眉遺種,尚矣,而莫究其詳,繼覽《梁史》云頓遜之國……云云,與馬歡所見者符合,且頓遜史云東可通交州,而暹羅,歡亦云西北可通雲南,其硛又足徵,然則暹國在梁殆為頓遜也”。
《嶺海輿圖》P.61︰頓遜
《圖書編》卷五九︰頓遜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二1上,五19上
《本草綱目》卷十四829上、三十一1308下
《東西洋考》‧麻六甲︰“麻六甲,即滿剌加也,古稱哥羅富沙,漢時已通中國,後頓遜,起自扶南,三千餘里皆屬之,其東界通交州,即哥羅富沙地也”。*書局︰或謂在今緬甸丹那沙林一帶;今泰國洛坤一帶;今馬來半島北部一帶。
《夷俗考》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45下,一二O 5下︰頓遜
《八紘荒史》‧長頭國(14)、頓遜國(27-28)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下︰頓遜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宋、齊至者,……、頓遜等並有十餘國”;邊九六‧滿剌加部匯考︰“《廣東通志》滿剌加國,古哥羅富沙也,漢時常通中國,後為頓遜所羈屬,頓遜在海崎山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有五王,並羈屬扶南……”。(另引《明外史‧滿剌加》);邊九七‧扶南部匯考《梁書扶南傳》);邊九九‧頓遜部匯考︰“《三才圖會》:頓遜國在海島上,人將死,……”。(另引《梁書》、《通典》)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滿剌加︰“`滿剌加,……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海南諸國,稱名互異,如……頓遜之後為滿剌加”。( 1999上);“滿剌加(即《杜典》頓遜)”。(2000下)
《續文獻通典》卷二三九‧四裔三‧滿剌加︰(引《明史》,以此為古頓遜。4749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二十‧佛郎機︰(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七‧嘛六甲(1上);五六O‧法蘭西(1上)
《粵海關志》卷二5上︰頓遜

多邦
《交阯總志》卷二︰多邦城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多邦城
《安南棄守本未》P.16下、41下︰多邦城
《越嶠書》卷五7下︰多邦
《平定交南錄》︰多邦城
《馭交記》卷四,六︰多邦城

多福
《唐會要》卷一百‧多福國︰“龍朔元年八月,其王難婆修彊宜說,遣朝貢使至”。
《新唐書》邊二二一下‧列傳一四六下‧西域下︰“龍朔元年,多福王難婆修彊宜說遣使者來朝”。
《冊府元龜》卷九七O‧多臣部‧朝貢三︰( P11402上)“龍朔元年八月,多蔑國王摩如失利、多福國王難修強宜說、耽羅國王儒李都羅等,並遣使來朝,各貢方物,三國皆林邑之南邊海小國也”。
《玉海》卷一五三21上
《文獻通考》邊三三九‧四裔十六‧波斯︰“龍朔元年,多福王難婆修疆宜說遣使者來朝”。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八‧多福部匯考︰“《唐書‧西域傳》︰龍朔元年,多福王……遣使者來朝”。

多歸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驃……屬國”。
《華夷圖》
《續通志》卷六四O‧四夷傳六‧驃︰(引《唐書》6748中)

多利
《白孔六帖》卷七‧珠︰“孔火珠(南蠻多利,火珠大者如鷄卵圓白照數尺,日中以艾藉珠輒火出)”。

多隆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多摩長︰“多摩長國居於海島,……西與多隆……接”。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多摩萇……西多隆”。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多摩國(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多摩長國︰“西與多隆……接”;‧金利毗逝國︰“行經丹丹國、摩訶新國、多隆國、者埋國、……乃至廣州”。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P.11260上)︰“多摩長國,……東與婆鳳,西與多隆,南與半支拔……接”。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多摩長 (見東隆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 二‧多摩萇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通典》)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多摩萇……西多隆”。(6737下)

多蔑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多蔑︰“多蔑國,大唐貞觀中通焉,在南海,邊界周迴可一月行,南阻大海,西俱游國,北波剌國,東陁洹國”。(參見名蔑條)
《唐會要》卷一百‧多蔑國︰“多蔑,居大海之北,周迴可兩月行,南至海,西俱游國,北波剌國,東真陀洹國,……又役屬他國”。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多蔑國︰“《唐書》曰︰多蔑國,貞觀時通焉,在南海外,國界周迴可一月行,南阻大海,西俱游國,北波利利剌國,東真陁桓國,戶口極多,置三十州,不役屬他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P.11260上)“多蔑國,在南海外,國界周迴可一月行,南阻大海,西阻俱遊國北”;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P.11402上)“龍朔元年八月,多蔑國王摩如失利、多福國王難修強宜說、耽羅國王儒李都羅等並遣使來朝,各貢方物,三國皆林邑之南邊海小國也。”
《歷代地理指掌圖》
《玉海》卷一五三23上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多蔑︰“多蔑國……唐貞觀中通焉,在南邊,國邊界周迴可一月行,南阻大海,西俱游國,北波剌國,東真陀桓國”。
《圖書編》卷五九

多鐃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館考》卷下21-22
《四譯館考》卷三8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七‧暹羅︰“府十四,曰……、多鐃、……”。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府十四,……八曰多鐃、……”。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 文同上)
《粵海關志》卷廿一7上

多薩
《唐會要》卷一百‧金利毗迦國︰“金利毗迦,在京師西南四萬餘里,行經……、多薩國、……乃至廣州”。

多氏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玄照法師︰“但以泥波羅道,吐蕃擁塞不通,迦畢試途,多氏捉而難度,遂且棲志鷲峰……(言多氏者,即大食國也)”。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西天之外大海邊隅有波剌斯及多氏國”。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箋釋︰*藤田豐八曰︰“大寔,《寄歸傳》作多氏( Tazi),乃波斯人稱亞剌伯( Arab)人之名”。

多羅村
《宋史》卷四八八‧列傳二四七‧外國四‧交阯︰“及(劉)澄至,並軍由水路至多羅村……”。
《荒徼通考》安南︰多羅村
《東西洋考》卷十‧藝文考(引《宋史》)︰多羅村*書局︰在今越南北部,今地不詳。

多摩萇 多摩長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多摩長︰“多摩長國居於海島,東與婆鳳、西與多隆、南與羊支跋(華言五山也)、北接訶陵等國接。其國界東西可一月行,南北可二十五日行……從其國經薩盧、都思訶盧、君那盧、林邑等國達於交州”。
《唐會要》卷一百‧多摩萇國︰“多摩長居於南海島中,……顯慶四年二月,朝貢使至”。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千支……北距多摩萇”,“又有多摩萇,東距婆鳳,西多隆,南千支弗,北訶陵。地東西一月行,南北二十五日行” ,“其國經薩盧、都訶盧、君拿盧、林邑諸國,乃得交州。顯慶中貢方物”。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多摩國︰“《唐書》曰︰多摩國長居於海島,東與婆鳳、西與多隆、南與半反跋(華言五山也)、北與訶陵等國接。……從其國經辥蘆、都思訶盧、林邑等國達於交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多摩長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 ( P.11243下)“多靡長國,唐顯慶中,遣使朝貢……”;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 P.11260上)“多縻長居於海島,東與婆鳳、西與多隆、南與半支跋(華言五山也)、北與訶陵等國接。其界東可一月行,南北可二十五日行”。
《玉海》卷一五三22下‧多摩萇
《歷代地理指掌圖》︰多摩長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多摩長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多摩長︰“多摩長國居於海島,東與婆鳳、西與東隆、南與半支跋(華言五山也)、北與訶陵等國接。其國界東西可一月行,南北可二十五日行……從其國經薩盧、都思訶盧、君那盧、林邑等國達於交州”。
《圖書編》卷五九︰多摩長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二‧多摩長部匯考︰(引《唐書》、《通典》)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多摩長( 6737下)

多尼羅 多龍羅 多尾羅
《廣輿圖》卷二︰多尼羅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多尼羅
《圖書編》卷五九︰多尼羅
《星輿考》卷十二︰多龍羅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多尼羅
《武備志》卷二二三︰多尼羅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多尾羅

多亞喇
《坤輿全圖》︰多亞喇(*在索馬里)

多混海口
《安南棄守本未》P.29下︰安南縣之 安老海口、多混海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9上︰多混海口(安老縣)

多郎婆黃
《唐會要》卷一百‧金利毗迦國︰“金利毗迦……,行經……、多郎婆黃國、……乃至廣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金利毗逝國︰“行經丹丹國、摩訶新國、多隆國、者埋國、婆樓國、多郎婆黃國、摩羅逝國、真臘、林邑國乃至廣州”。

多羅磨 多羅磨羅 多羅摩羅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丹丹︰“丹丹國,隋時聞焉,在多羅磨國西北,振州東南”。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單單︰“單單,在……多羅磨之西”。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丹丹國︰多羅摩羅(引《隋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丹丹國︰“在多羅摩羅國西北”。
《冊府元龜》邊九五六( P.11243下)︰“丹丹在多羅磨羅國西北”;九五七( P.11260上)︰“丹丹在多羅磨羅國西北”。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丹丹(參見羅摩羅條);卷四一︰羅摩羅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丹丹︰“丹丹在多羅磨羅國西北”。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九‧阿丹部匯考︰(引《唐書》、《通典》)
《續通志》卷六四O‧四夷傳六︰“單單在振州東南,多羅磨之西” ( 6751中)

多摩梨帝
《法顯傳》︰“瞻波大國……從此東行近五十由延到為多摩梨帝國,即是海口。” *足立喜六︰“多摩梨帝(Tamalitti)為今溯Hooghly河約六十哩而位其西岸之Tamluk城也。為東印度唯一之海口,凡欲至中國南海或錫蘭者
,咸經此國。”
《水經注》卷一︰“(法顯曰︰恒水又東到多摩梨帝國,即是海口也。釋氏《西域記》曰︰大秦一名梨帝。)”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六‧瞻波大部匯考、多摩梨帝部匯考(引《佛國記》)

多摩羅國
《廣輿圖》卷二︰多摩羅國
《皇輿考》卷十二︰多摩羅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多摩羅國
《圖書編》卷五九︰多摩羅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多摩羅國
《武備志》卷二二三︰多摩羅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多摩羅國

多魚海口 多漁海口 多漁港口 多魚口
《安南志略》卷四4上︰多魚口
《安南棄守本未》P.29上︰平沙縣之 多魚海口、堆海口。
《越嶠書》卷一14上︰多魚海口;五7下︰多魚口
《廣輿圖》卷二︰多漁港口、多魚海口
《安南圖說》天朝至安南道路(33上)︰多漁海口
《圖書編》卷五九︰多魚海口、多魚港口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若廣東海道,自廉州與雷山發舟,北風順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東府。……海東二日至經熟社,……又一日至白藤海口,達天遼巡司南至安陽海口,又南至塗山海口,又南至多漁海口,各有支港以入交州……” 。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多魚海口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多魚海口
《安南圖志》安南圖、平交圖說(29上)︰多漁海口
《四夷廣記》安南(99冊)︰多漁海口
《武備志》卷二二三︰多魚海口;卷二三八︰多漁海口
《馭交記》卷五︰多魚海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六12下;一一八8下(平沙縣)︰多漁海口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4下︰多漁海口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多魚海口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下)︰多漁海口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2上)︰多漁海口

多剎柁羅
《翻梵語》卷八1034中︰“( 多剎柁羅)亦云恒(怛)叉尸羅,亦云得叉尸羅)”。

多俚社海口
《安南棄守本未》P.29下︰支封縣之多俚社海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六12下;一一八8下(平沙縣)︰多漁海口

多茸補羅川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驃(參見佛代條)
《續通志》卷六四O‧四夷傳六‧驃(6748下。文同《唐書》)

馱那羯磔迦
《大唐西域記》卷十︰“案達羅國……,從此林野中南行千餘里,至馱那羯磔迦國(亦大安達羅國,南印度境)”。
《釋迦方志》卷下︰“案達羅國……,從此林野南行千餘里,至馱那羯磔迦國(南印度)”。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5下
《法苑珠林》卷五36下,廿九32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六,馱那羯磔迦部匯考(引《大唐西域記》)

墮和羅 ( 獨和羅)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陀洹、哥羅舍分︰“陀洹國在墮和羅西北” ,“ 哥羅舍分者在南海之南,其國地接墮和羅國”。
《白孔六帖》卷九七‧犀︰“孔墮和羅(墮和羅多美犀,世謂墮和羅犀)”。
《嶺表錄異》卷中15︰“又有墮羅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斛者,云是秙犀……”。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南蠻西南蠻‧墮和羅︰“墮和羅國,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接,西鄰大海。去廣州五月日行”。(另參見陀洹條)
《唐會要》卷一百‧哥羅舍分國︰“哥羅舍分,在南海之南,接墮和羅國”; 卷九九‧耨陀洹國︰墮和羅西北。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墮和羅國︰“《唐書》曰︰墮和羅國,南與盤盤國,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接,西鄰大海……”。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哥羅舍分國︰“在南海之南,接墮和羅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P.11259下、11260下)“墮和羅國,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弗,東與真臘接,西鄰大海,去高州五月日行。”;卷九六O( P.11291下);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P.11399下、11401上、11402上)“(貞觀)十七年……六月,墮和羅國……遣使獻方物” ,“(貞觀)二十三年二月,……墮和羅遣使獻象牙火珠”。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墮和羅,亦曰獨和羅,南距盤盤,北迦羅舍弗,西屬海,東真臘。自廣州行五月乃至。……有二屬國,曰曇陵、陀洹” ,“陀洹……在環王西南海中,與墮和羅接”,“ 哥羅舍分者,在南海南,東墮和羅”,“ 驃……西南墮和羅”。
《證類本草》卷十七21下︰墮羅犀
《玉海》卷一五三17全︰墮和羅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訶陵︰“墮和羅(亦曰獨和羅),南距盤盤,北迦羅舍弗,西屬海,東真臘。自廣州行五月日乃至……世謂墮和羅西有二屬國,曰曇陵、陀洹,……陀洹一曰耨陀洹在環王西南海中,與墮和羅接”。(另哥羅舍分條)
《本草綱目》卷五一1767下︰墮羅犀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墮和羅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5下︰墮和羅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唐書‧訶陵傳》);邊九九‧柯枝部匯考一︰(引《唐書‧南蠻傳‧盤盤》);邊一O二‧墮和羅部匯考、墮婆登部匯考、哥羅舍芬部匯考、驃國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通典》)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墮和羅︰( 6737下、6738上);六四O‧四夷傳六‧驃︰( 6784中)。

墮婆登 墮波登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婆登
《舊唐書》卷三‧本紀三‧太宗︰“(貞觀二十一年)墮婆登、……貢”。*足立喜六《法顯傳考證》曰︰“《舊唐書》卷一九七云︰……。墮婆登位於Sumatra島東南部,已不待言。墮婆登元係耶婆登,或即耶婆提耶?誤耶為陏,而陏則與惰、墮相通。”;卷一百九十七‧南蠻西南蠻‧墮婆登︰“墮婆登國,在林邑南,海行二月,東與訶陵、西與迷黎車接,北界大海。風俗與訶陵略同”。(另見訶陵條)
《太平廣記》卷四八二‧墮婆登國︰“墮婆登國在林邑東,南接訶陵,西接述(迷)梨。(出《神異經》)”; ‧訶陵國︰“西墮婆” (出《神異錄》)。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四夷部九‧墮婆登國︰“《唐書》曰︰墮婆登國在林邑南,海行二月。東與訶陵、西與迷黎車接,北界大海……”。
《冊府元龜》卷九六O‧外臣部‧土風二︰“墮婆登國在林邑南,其風俗與訶陵略同……”。( P.11291上);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貞觀)二十一年……,墮婆登……遣使來貢”。( P.11401上)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墮婆登在環王南,行二月乃至。東訶陵、西迷黎車,北屬海。風俗與訶陵同”。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墮波登國︰“在林邑之東南,接訶陵國,西接迷黎國,……”。(出《神異記》)
《玉海》卷一五三16上、17全︰墮婆登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訶陵︰“墮婆登,在環王南,行二月乃至。東訶陵、西迷黎車,北屬海。……”。(另參見婆登條)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墮婆登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5上︰墮婆登
《八紘荒史》P.28︰墮婆登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唐書‧訶陵傳》),“《廣東通志》爪哇……,西與墮婆登(接)”;邊一O二‧爪哇部匯考一(引《唐書‧南蠻傳》)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墮婆登(6738上)

墮羅鉢底 墮和羅鉢底
《大唐西域記》卷十( 參見室利差呾羅條)︰墮羅鉢底
《釋迦方志》卷下︰“三摩呾吒國(東印度)……自此東北大海濱山谷中,有室利差呾羅國,次東南海隅有迦摩浪迦國,次東有墮羅鉢底國,次東有賞那補羅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3下︰墮羅鉢底
《一切經音義》卷廿三453中︰墮羅鉢底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南蠻西南蠻‧真臘︰“水真臘國……西至墮羅鉢底國”。
《唐會要》卷九八‧真臘國︰“墮羅鉢底”。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真臘(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真臘國︰“水真臘……西至墮羅鉢應( 底)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 P.11259上)︰隋羅鉢底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羅越……俗與墮羅鉢底同”。
《島夷志略》羅衛條 *藤注︰墮羅鉢底Dvaravati為暹羅舊都Ayuthia之梵名。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五‧三摩呾吒部匯考(引《大唐西域記》);邊九九‧阿丹部匯考︰“《唐書‧南蠻傳》羅越者……俗與墮羅鉢底同”。
《續通志》卷六四O‧四夷傳六︰“羅越……俗與墮和羅鉢底同”。
《海錄》卷上P.4*馮注︰“暹羅立國前,居其地者屬猛(Mon)種,建二國,北國名訶利朋闍哪(Haripunjaya),《太平御覽》在今Lampun地,南國名Davaravati,《西域記》作墮羅鉢底,《南海寄歸內法傳》作杜和鉢底,《新唐書‧南蠻傳》作投和羅,十一世紀時南國併入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