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地名”拼音首字 (Ha-Huo)
(H)
ha 哈
hai 海
han 罕 韓 漢
he 訶 呵 曷 合 和 河 荷 喝 鶴
hei 黑
hen 狠
heng 橫 洹 恆
hong 烘 紅 洪
hou 侯
hu 呼 胡 葫 楜 虎 琥 扈 忽
hua 花 華 化
huai 懷
huan 驩 環
huang 黃
hui 會
hun 混
huo 火
……………………………………………………………………………
“七海地名”資料Ha-Huo首字目錄
Ha
哈坎 哈必剌 哈甫兒 哈甫泥 哈剌那 哈剌禿 哈人無 哈人兀
哈哈迭微 哈納亦思津
Hai
海寶 海膽 海東 海防 海口 海門 海山 海堂 海硤 海洋 海陽 海陰
海寶山 海潮江 海潮門 海次山 海蹈山 海門山 海堂山 海貼嶼 海峙山
海蹈大山 海裏(口)普嚕
Han
罕紀 韓若 漢澤 漢澤山 漢越王 漢降岐山 漢澤大山
He
訶陵 訶盧 訶條 訶羅單 訶羅旦 訶羅陁 訶羅他 訶陵洲 訶利雞羅
呵梨 呵魯 呵條 呵哇 呵吒釐 呵羅單 呵羅他 呵利雞羅
曷剌比亞 曷剌比海 曷羅闍補羅 曷羅闍姞利呬 曷羅闍姞利呬多
合板嶼 合貓里 合描里 合眉兒 合萬門 和訶條 和櫝城
河靜 河沒 河漠 河內 河仙 河與國 河波羅水 荷花海口
喝竭 鶴秣 鶴頂山
Hei
黑安 黑齒 黑兒 黑河 黑水 黑山
黑暗國 黑八阿 黑白州 黑蜂山 黑葛達 黑加魯 黑水淤泥河
Hen
狠奴兒
Heng
橫趺 橫山 橫蘆 洹河(水) 恆河 恆水 恆伽河 恆曷水
Hong
烘路 紅江 紅河 紅豆嶼 紅荳嶼 紅毛淺 紅石礁 紅頭嶼 紅面大山
洪江 洪溪
Hou
侯登 侯澄
Hu
呼蘆漫頭 胡麻 胡茶辣 胡椒山 胡盧沒 胡蘆蔓頭
胡麻沙曼頭羅沙(禾)害寶毗齊 葫蘆 葫蘆山 楜椒山
虎島 虎尾礁 虎六母思 琥珀爾加蠻 扈犁 扈利
忽惡峒 忽蘭丹 忽南圭 忽陽峒
忽里模子 忽魯母思 忽魯謨斯 忽魯謀斯
Hua
花步 花宮 花肚 花面 花肚番 花面國 花氏城
華宮 華封 華閭 華羅 華德爾 華架山 華氏城 華氏國 化州
Huai
懷懽 懷驩
Huan
驩州 環 環國 環王 環州國
Huang
黃江 黃茅 黃孫 黃支 黃河水 黃麻駐 黃麻嶼 黃毛嶼 黃尾嶼
Hui
會安 會潮海口
Hun
混沌大洋
Huo
火山 火州 火洲 火山門 火林山 火煙山
火燒山 火燒塔 火焰山 火燒嶼山
…………………………………………………………………………..
哈坎
《清史稿》卷十三‧高宗四︰“(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戊申,傅恒進抵猛養。阿桂奏克哈坎,渡江。命阿桂據新街勦賊。”

哈必剌 哈剌那
《廣輿圖》卷二︰哈必剌
《皇輿考》卷十二︰哈剌那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哈必剌
《圖書編》卷六十︰哈必剌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哈必剌
《武備志》卷二二三︰哈必剌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哈必剌

哈甫泥 哈甫兒
《鄭和航海圖》*向注︰哈甫泥與哈甫兒,當即一地。據圖,地當在從阿丹過海,經非洲東北角處,疑即今圖之哈豐角(C.Hafun)。過哈豐角沿非洲海岸西南行即至木骨都束等處。

哈剌禿
《廣輿圖》卷二︰哈剌禿
《皇輿考》卷十二︰哈剌禿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哈剌禿
《圖書編》卷五九︰哈剌禿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哈剌禿
《武備志》卷二二三︰哈剌禿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哈剌禿

哈人無 哈人兀
《廣輿圖》卷二︰哈人無
《皇輿考》卷十二︰哈人無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哈人無
《圖書編》卷五九︰哈人無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哈人無
《武備志》卷二二三︰哈人無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哈人兀

哈哈迭微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哈哈迭微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國之北,今地無考。

哈納亦思津 哈納赤思津
《廣輿圖》卷二︰哈納亦思津
《皇輿考》卷十二︰哈納赤思津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哈納亦思津
《圖書編》卷六十︰哈納亦思津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哈納亦思津
《武備志》卷二二三︰哈納亦思津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哈納赤思津

海寶 海寶山
《四夷廣記》暹羅往交趾針路等(101冊)︰海寶山
《順風相送》‧福建往交趾針路︰P.49“海南黎母山……海寶山……取鷄唱門,即是安南國雲屯州海門也” 。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參見海門條)*書局︰今越南海防港外小島。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47下︰海寶山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O四49上︰海寶山
《指南正法》‧大担往交趾回針︰P.167“海南黎母山……海寶山……鷄叫門” ;‧寧波往東京針路︰P.190︰海寶。*向達注︰海寶山與越南雲屯州海門,一作鷄唱門或鷄叫門,相距只五更。

海膽 海贍
《諸蕃志》卷上‧三嶼‧蒲里嚕︰“窮谷別有種落號海膽,人形而小,眼圓而黃……” 。*馮承鈞注︰譯注︰海膽乃呂宋深山中之Negritos種,而Aeta之對音也。—-按Aeta一作…Aita,蓋為馬來語Hitam之訛寫,此言黑人,Mindoro等島亦有之,見J. Deniker《世界種族志》五五六頁。
《島夷志略》‧三島︰“次曰答陪、曰海贍……無甚異產,故附此耳” 。 *藤田豐八案︰海贍,《諸蕃志》作海膽,云……。海贍與海膽均Aeta之對音,斐里賓原住黑人之名,呂宋嶼上深山窮谷人跡稀處,今尚有此人(Chao-jukwa,162)。*中大︰海膽泛指海膽族居住的地方,此處似指巴拉望島的北部地區。 [*按:馬來語 Hitam︰黑,黑色,黑色的;Itam︰黑(→hitam);Ita︰原始民族名]

海東
《越嶠書》卷一11上,十二13下,十四21上。
《廣輿圖》卷二
《安南圖說》‧安南國圖(海東)、偽制23上(海東府)、天朝至安南道路32上
《圖書編》卷五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若廣東海道,自廉州烏雷山發舟,北風順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東府……”(32下、33上),“安邦承政司,即交州地,領府一,曰海東” (30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安南圖志》‧安南圖、平交圖說(15上)
《四夷廣記》安南(99冊)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
《馭交記》卷五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六12上,一一八36下
《肇域志》廣東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4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明史》卷二OO(十七5296);二一二(十八5602);三二一(廿七8330、8334、8336)。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安南(4747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全)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0下、11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安南(7449上、中)
《清史稿》卷五二七(四八14636)
《越南歷代疆域》366

海防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二五‧輿地二十一︰“……南達海防,暢通舟楫……”(10654下);三三五‧四裔五‧法蘭西︰“……繼攻奪河內、海防等處” (10756下);三三八‧外交二︰“……再往般鳥、西貢、海防、暹羅各處查看” (10797下);三五四‧外交十八︰“中國可在河內、海防二處設立領事官” (10984上)。
《清史稿》卷一五一‧交通三︰“廣東(電線)自香港通海防、新加坡、……”;卷一五五‧邦交三‧法蘭西︰“(光緒)八年二月,法兵船由西貢駛至海防進口。”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法)派兵駐守河內、海防諸地。”

海口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八‧外交二︰“查閩粵生齒最繁,率倚外海為衣食,散在各國屬埠古巴、新舊金山、新加坡、西貢、暹羅、緬甸海口(?)等處” 。 ( 10797下)
《清史稿》卷四五八‧徐延旭︰“……力疾再出關,駐諒山,趣軍進取,分襲海陽、嘉林綴敵勢;並請拔船嚴扼海口(?),斷其出入;諭仍力守北寧。”
(*按:或非專有地名)

海門
《新唐書》卷二二二中‧列傳一四七中‧南蠻中︰“……置行交州於海門,進為都護府……”;卷二二四下‧列傳一四九下‧叛臣下‧高駢︰“監軍李維周……擁眾壁海門,駢次峰州” 。
《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南都護府︰“咸通六年十二月,安南都護高駢,自海門進軍破蠻軍,收復安南府” 。
《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漢世家五‧劉龑︰“龑以兵駐海門……逆戰海口……” 。
《冊府元龜》卷九八七(P.11592上)︰“(咸通)六年秋,高駢自海門進軍,破蠻軍…… ” 。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太祖開寶五年閏二月,詔海門造舟船通道…… ” 。
《文獻通考》卷三二九‧四裔六‧南詔︰“置行交州於海門……” 。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高)駢治兵海門,進至南定…… ”(7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安南(7上)︰……
《越嶠書》卷十P.11下︰“舟師至典臾海門,鵲淺晴久水涸……”。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先是張輔等督兵追賊至海門,涇淺久晴水涸,……”;卷七‧占城︰“……‘ ……乞臣同往城下一盟,以提夷海門為界,北則為義州,南則為占城北境…… ’” 。
《四夷廣記》福建往安南國針路(100冊)︰海門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海寶山(……由塗山海口,五更取鷄唱門,即安南雲屯海門也)”;卷十二‧逸事考︰(引《唐書》︰海門)*書局︰今越南海防近。
《順風相送》‧福建往交趾針路︰海門山(參見雲屯海門條)。
《越南歷代疆域》366︰海門

海山
《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其山川曰……,曰海?(環交州等府東南)” 。
《順風相送》‧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地礁石之圖︰“將軍帽︰……南有帽帶是火燒嶼山及海山。”*向注︰在南海中,今地無考。
《東西洋考》卷五‧沙瑤吶嗶嗶︰“形勝︰海山。”*中大︰指內格斯島( 東南方)與棉蘭老島之間的錫利諾(Silino)島;卷九‧東洋針路︰“漢澤山︰用單巽針取海山。 海山︰用單巳針五更取吶嗶嗶,其內為沙瑤。”

海硤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志︰“……古笪……奔浪陀州。又兩日行,到軍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硤,蕃人謂之‘ 質 ’,南北百里,北岸則羅越國,南岸則佛逝國。……”
《島夷志略》‧戎 *藤注︰“ 《唐書地理志》……又西出峽(新嘉坡海峽)三日至葛葛僧祇國 ,……”;‧三佛齊 *藤注︰“ 《唐書地理志》云,海峽,蕃人謂之質Salat,……”;‧崑崙 *沈證︰“海峽即今麻剌甲、蘇門答剌之峽”。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海峽(引《唐書》)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1下︰海峽(引《唐書》)

海洋
《交阯總志》卷二︰海洋
《越嶠書》卷一11上︰海洋府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參見義安條);卷六‧安南 ︰“……許該管海洋一處,稍有權柄……” 。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四裔五‧法蘭西:“自三江口以至海洋,東西僅數百里,……”(10755下)。

海陽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
《越嶠書》卷一4上(府)、10上(承政司),二36上(縣),六23上,七12上,十二27下,十三3上,十四21上。
《安南傳》卷二P.49︰海陽
《廣輿圖》卷二︰承政司
《安南圖說》‧安南國圖(承政司)、安南考(四下)、偽制(23下)
《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自退海陽 古齋處……” 。(P.8上)
《荒徼通考》︰海陽
《圖書編》卷五九︰海陽府、承政司`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30下)︰海陽承政司,海陽府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承政司
《安南圖志》安南圖(承政司)
《四夷廣記》安南︰海陽府、承政司
《東西洋考》卷一‧安南︰“新州港︰即舊新安府也,今為海陽承政司” 。*書局︰今越南海興省一帶。
《名山藏‧王享記》二21上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
《馭交記》卷九,十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六12下,一一八37上(府)、41下(承政司)。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4上、27下(承政司)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承政司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外國二‧安南(參見乂安條)(廿七P.836、8331、8334)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安南︰“……自稱太上皇,移居都齊(齋)海陽,為方瀛外援” 。(4747上)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四‧安南︰“分十三承政司,安邦、海陽、……” ,“隸海陽者,府一,仍曰海陽,舊即新安地”(7449上,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上)︰海陽承政司,海陽府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0下)︰海陽承政司,海陽府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安南︰“……以兵船至海陽,陷河內……” (10730下);三四六‧外交十︰“……令其退還北圻數省,於河內、海陽地方通商……” (10889上)。
《清史稿》卷四一九‧劉長佑︰“今擬芟蕩海陽、太原,即回師列戍” ;卷四五八‧徐延旭︰“……趣軍進取,分襲海陽、嘉林綴敵勢……”;卷四五九‧馮子材︰“北寧、河內、海陽、太原競響,子材亦毅然自任”;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其上路已陷,下路未陷者,……海陽道四府十九縣” 。(參見北圻條)
《越南歷代疆域》366

海陰
《隋書》卷三十一‧地理下︰“海陰郡 大業元年平林邑,置農州,尋改為郡。統縣四,戶一千一百:新容,真龍,多農,安樂”。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三‧輿地九‧古南越︰“隋……海陰郡四縣(新容、真龍、多農、安樂)”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二31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66上
《越南歷代疆域》366

海次山
《海錄》卷中︰“……由地盆山又南行,約一日到網甲,經噶喇叭峽,出峽口,又南行過三洲洋,約三日到頭次山,即噶喇叭邊境也,上有中華人所祀土地祠,又行二十餘里,到海次山,有數島,一以居中華之為木工者,一為瘋人所居,一為罪人紋死之所,俗呼為吊人山。……過海次山則至噶喇叭山” 。*馮注︰“頭次、海次山應均在巴達維亞之北,……所經海峽疑為Gaspar峽。頭次等山疑為Thousand等島。”( P.44-46)

海潮江
《交趾總志》卷一︰“海潮江在快州,自河魯江分流,上通玉珠江,昔陳氏破占城軍處”;卷二︰海潮江。
《安南棄守本未》P.16下︰海潮江
《平定交南錄》︰海潮江
《安南傳》卷一26︰海潮江
《四夷廣記》安南(99冊)︰海潮江
《越南歷代疆域》366

海潮門
《四夷廣記》琉球國船往暹羅針路(94冊)︰海潮門

海蹈山
《指南正法》‧宿霧回雙口︰“里呂大山 ,五虎下山, 海蹈大山, 外文武樓……” 。*向達注︰在菲律賓宿霧回雙口途中,今地無考。 *中大︰在民都洛島西岸,今地無考。( P.254-255)

海門山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海門山在暹羅至孫姑那途中,今地無考。︰海門山
《順風相送》‧福建往交趾針路︰海門山(參見雲屯海門條)

海堂山 海堂
《安南圖志》‧安南國︰海堂(在太平海口外);‧福建往安南國針路︰海堂山(30下)
《四夷廣記》福建往安南國針路、安南國回暹羅針路︰海堂山

海貼嶼
《廣輿圖》卷二︰海貼嶼
《皇輿考》卷十二︰海貼嶼
《圖書編》卷五九︰海貼嶼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海貼嶼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海胋嶼
《武備志》卷二二三︰海𦙶嶼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海貼嶼

海峙山
《粵海關志》卷廿四11下︰“噶喇巴……在南海中。由萬山、外羅、新州,繞陸耐國後向南行約四日至崑崙山,為安南境,又南行約五日至柔佛國,又南行一日至網甲峽口,又過三洲洋正南行三日為噶喇巴,山名頭峙山,又南行二十餘里至海峙山,過此為噶喇巴大山,廣裦二百餘里。”

海裏(口)普嚕
《海島逸志》卷三:海裏(口)普嚕。[*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Maluku)群島,疑指哈馬黑拉(Halmahera)島,或摩羅泰(Morotai)島上的哈波(Hapo)。]

罕紀國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緬書云︰ …… 、罕紀國、……拜書……”。
《征緬紀略》P.237上

韓若
《大唐西域記》卷七︰“時長老耶舍陀住憍薩羅國,長老三菩伽住秣兔羅國,長老釐波多住韓若國……”。

漢澤 漢澤山
《東西洋考》卷五‧呂宋︰“屋黨,亦名屋同,城郭森峙,夷酋屯聚糧倉處所也,其咽喉名漢澤” ;卷九‧東洋針路︰“又從以寧港︰用丙巳針,取漢澤山,取屋黨港口。 漢澤山︰用單巽針取海山。又從漢澤山,用丙午針,二十更取交隘,一名班隘。”
《指南正法》‧雙口往惡黨︰“以寧山……欎司嶺大山……漢澤大山……惡黨。”*向注︰漢澤大山,在雙口(呂宋港)至惡黨途中,今地無考。 *中大︰指班乃島西南端的安蒂克(Antique)。

漢越王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注引《魏略‧西戎傳》︰“盤越國一名漢越王,在天竺東南數千里,與益部相近……” 。
《太平御覽》卷七九七‧盤越(引《魏書》)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一‧盤越部匯考(引《魏志》注《西戎傳》)

漢降岐山
《指南正法》‧往網巾礁荖 萬荖膏︰“高樂山 , 漢降岐山……系羅裙山”。*向注︰在呂宋至網巾礁荖(今作棉蘭荖Mindanao)萬荖膏(今作摩鹿加Molucca)途中,今地無考。*中大︰在庫約(Cuyo)島至棉蘭荖島航道間,今地無考。P.241、247。

訶陵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常慜禪師︰……附舶南征往訶陵國,從此附舶往末羅瑜國”,“明遠法師︰……振錫南遊,届於交阯,鼓舶鯨波到訶陵國,次至師子洲”,“會寧律師︰……以麟德年中仗錫南海,汎舶至訶陵洲,停住三載”,“曇潤法師︰……汎舶南上期西印度,至訶陵北勃盆國遇疾而終”;卷下︰ “道琳法師︰……鼓舶南溟,越銅柱而届郎迦。歷訶陵而經裸國”,“法振禪師︰……鼓浪訶陵之北,巡歷諸島漸至羯荼” ,“(苾芻)法朗頃往訶陵國,在彼經夏遇疾而卒”。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南海諸洲有十餘國……(從西數之,有……、訶陵洲、呾呾洲……)”。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訶陵︰“訶陵國,在真臘之南,大唐貞觀中遣使獻……”。(另見婆登條)
《白孔六帖》卷十一‧床︰“ 孔象牙床(訶陵以象牙為床)”;十六‧酪︰“ 孔琼膏乳(唐《杜陽雜編》︰……訶陵國所獻也)”;四一‧不拾遺︰“孔齎金一囊(訶陵國女子為王……)”;九四‧鸚鵡︰“孔五色(訶陵,元和八年獻……)”;一百‧柳︰“孔柳花為酒(南蠻訶陵,以柳花為酒)”。
《舊唐書》卷十五‧本紀十五‧憲宗下︰“( 元和十年八月)丙寅,訶陵國遣使獻僧祗僮及五色鸚鵡、頻伽鳥並異香名寶” ,“(十三年)……訶陵國並朝貢”;卷一百九十七‧南蠻西南蠻‧訶陵︰“訶陵國,在南方海中洲上居,東與婆利、西與墮婆登、北與真臘接,南臨大海”。(參見墮婆登條)
《唐會要》卷一百‧訶陵國、金利毗迦國︰“訶陵在真臘之南海中洲……” ,“金利毗迦在京師西南四萬餘里,行經……、訶陵國、……乃至廣州”;卷一百‧婆登國、雜錄。
《太平廣記》卷四四五‧孫恪︰“碧玉環者,本訶陵胡人所施,……”;四八二‧墮婆登國︰“南接訶陵”(出《神異經》),‧訶陵國(出《神異錄》)。
《太平御覽》卷七八八‧墮婆登、多摩國(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婆登國、訶陵國、多摩長國
《宋高僧傳》卷一‧不空傳︰“(開元)二十九年十二月,附崑崙舶離南海,至訶陵國界,遇大黑風……”;卷二‧智賢傳︰“智賢,南海波凌(亦日訶陵)國人也”。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P.11260上、11261上)“訶陵國在真臘國之南”;卷九五九‧外臣部‧風土一︰“訶陵國在真臘之南,其王所居竪木為城,……”( P.11290上);卷九六O( P.11291上);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P.11399上、11402下)“(貞觀)十四年……五月,訶陵、……並遣使貢方物” ,“乾隆元年七月,單單國、訶陵國各遣使獻方物” ;卷九七二‧外臣部‧朝貢五︰( P.11415下、11418上)“(永泰)三年……十一月,訶陵國遣使朝貢。四年正月,……訶陵、……,十二月,……訶陵並遣使朝貢” ,“(元和)十年……八月,訶陵國遣使獻金抵(祗)僮及五色鸚鵡、頻伽鳥並異香名寶”。
《華夷圖》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參見佛逝條);卷二百二十二下‧南蠻下‧訶陵︰“訶陵,亦曰社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王居闍婆城。其祖吉延東遷於婆露伽斯城……”。(另見墮婆登、多摩萇等條)
《證類本草》卷九35上︰“《圖經》曰︰補骨脂生廣南諸州及波斯國,……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於唐鄭相國自敍云,……元和七年春訶陵國舶主李摩訶知予病狀,遂傳此方並藥子……” 。
《歷代地理指掌圖》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訶陵國︰“在真臘之南,竪木為城(出《神異錄》)”。
《玉海》卷一五三17全,一五四29上。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訶陵︰“訶陵,亦曰社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王居闍婆城。其祖吉延東遷於婆露伽斯城……。山上有郎卑野州,王常登以望海”。(另見婆登、多摩萇等條)
《島夷志略‧爪哇》藤注︰“又案︰……希苓殆即《通典》及《唐書》之訶陵,《諸蕃志》之禧寧,《元史‧爪哇傳》之葛郎Kalang,即答哈Doho,今Kediri是也。”
《異域志》卷下‧婆登國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27下,48下
《殊域周咨錄》卷八‧爪哇︰“爪哇國,古訶陵也,一曰闍婆”。
《圖書編》卷五九
《本草綱目》卷十四817下
《咸賓錄》卷六‧爪哇(25上)
《坤輿萬國全圖》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四夷廣記》爪哇(101冊)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13下
《裔乘》卷二‧爪哇(29上)
《東西洋考》卷三‧下港︰“下港,一名順塔,唐稱闍婆,在南海中者也。一名訶陵,亦曰社婆”;卷十二‧逸事考︰“訶陵有三十二大夫……,(見《唐書》)”。 *書局︰今爪哇島。
《名山藏‧王享記》三6上
《閩書》卷三九
《皇明象胥錄》卷四‧爪哇︰“唐曰訶陵……”。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4上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5上,一二O 1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一一二31下。
《八紘譯史》卷三‧爪哇(P.56)
《八紘荒史》P.28
《古今圖書集成》邊二‧邊裔總部匯考二(引《唐書‧地理志》);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按《廣東通志》︰爪哇國,古訶陵也……。” (另引《唐書‧訶陵傳》、《明外史‧爪哇傳》),‧爪哇部匯考二︰“按《三才圖會》︰訶陵國在真臘國南,竪木為城……。”;邊一O二‧墮婆登部匯考︰“按《三才圖會》︰婆登國在林邑東,西接迷離國,南接訶陵” (另引《唐書‧墮婆登傳》,‧多摩萇部匯考(引《唐書‧多摩萇》、《通典‧多摩萇國》)。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闍婆︰“闍婆……唐曰訶陵,又曰社婆”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訶陵之後為闍婆,又為爪哇” (1999上),“爪哇 (即《杜典》)訶陵” (2001上)。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闍婆國在南海中,唐曰訶陵,又曰社婆” (6738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四裔二‧爪哇(4742上)。

訶盧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訶盧。(*或即思訶盧之略,見該條)

訶條
《事林廣記》卷五‧方國類‧訶條國︰“金遼山寺有石……(《酉陽雜俎》)”。(參見私訶條)
《異域志 》卷下‧訶條國︰“近女真金遼山廟”。

訶羅單 訶羅旦
《宋書》卷五‧本紀五‧文帝︰“( 元嘉七年)夏四月癸未,訶羅單國遣使獻方物” ,“( 元嘉十年六月)闍婆州訶羅單國遣使獻方物” ,“( 十一年)……訶羅單國……獻方物” ,“( 十四年冬十二月)……訶羅單並遣使獻方物” ,“( 二十九年)夏四月戊午,訶羅單國遣使獻方物”。
《南史》卷二‧宋本紀中二︰“( 元嘉十年)夏,……訶羅單國……朝貢。……( 十一年)訶羅單國……朝貢……。( 十四年冬十二月)……訶羅單……朝貢。……( 二十九年)夏四月戊午,訶羅單國遣使朝貢。”
《北史》卷九十五‧赤土︰訶羅旦
《隋書》卷八十二‧南蠻‧赤土︰訶羅旦
《北堂書鈔》卷一三四‧蓋:“孔雀(《宋元嘉起居注》云︰訶羅單國奉孔雀蓋一具)” 。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赤土︰訶羅旦
《太平御覽》卷七八七‧赤土國(引《隋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赤土國︰“南為訶羅旦國” 。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P.11260下)“赤土國……南訶羅旦國”;卷九六八‧外臣部‧朝貢一 (參見呵羅單條︰訶羅單)( P.11381全);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 (參見呵羅單條︰訶羅單)( P.11402下)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赤土︰訶羅旦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一‧四裔八‧赤土︰訶羅旦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19下︰訶羅單
《西洋朝貢典錄》卷下‧小葛蘭國第十七︰“論曰︰……赤土者,……南則訶羅旦國”。
《殊域周咨錄》卷八‧暹羅︰“(按別誌云,赤土疆域正與暹羅同,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娑國,南訶羅旦國,北距大海……)” 。
《圖書編》卷五九︰訶羅單
《四夷廣記》暹羅(101冊)︰訶羅旦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44下︰訶羅旦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暹羅部匯考︰“按《廣東通志》︰赤土疆域與暹邏同,東波羅剌國,西婆羅婆國,南訶羅旦國”。(另引《隋書‧赤土傳》)

訶羅陁 訶羅他
《宋書》卷五‧本紀五‧文帝︰“(元嘉七年秋七月)甲寅,林邑國、訶羅陁國、師子國遣使獻方物”;卷九十七‧夷蠻︰“西南夷訶羅陁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 。
《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諸國︰“西南夷訶羅陁國,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 。
《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四夷部八‧訶羅陁︰“《南史》曰︰訶羅陁國……” 。
《冊府元龜》卷九六八‧朝貢一︰“(元嘉)七年,倭國王、訶羅他國、林邑國……遣使獻方物” 。( P.11381上)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訶羅陁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六‧訶羅陁部匯考(引《宋書‧夷蠻傳》)
《粵海關志》卷二5上︰訶羅陁

訶利鷄羅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曇光律師︰……南遊溟渤望禮西天承已至訶利鷄羅國,在東天之東……”;“無行禪師︰……從師子州復東北泛舶一月到訶利鷄羅國,此國乃是東天之東界也,即贍部州之地也” 。

呵梨
《法顯傳》︰“(自罽饒夷城)度恒水南行三由延到一村,名呵梨”。*足立喜六︰“呵梨又作呵梨底(Hariti),譯曰歡喜天、鬼子母神也。”

呵魯
《裔乘》卷四‧鬼國( P.4上)︰“鬼國一名呵魯國,在西南海中,與九積山相望。我朝洪武間,國王哈剌麻遣臣朝貢”。(北夷卷之四)

呵條
《太平御覽》卷六五三‧釋部一‧敍佛︰ “《佛國記》曰︰佛有四牙,……一牙在呵條國”。

呵哇
《咸賓錄》卷四‧呵哇(16上)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呵哇(25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八紘譯史》卷三‧呵哇(51)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五‧剌泥部匯考(引《明外史‧剌泥傳》)[*見剌泥條。應為阿哇之誤]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剌泥︰“其外,若……,若呵哇,若打回,成祖永樂中俱嘗遣使朝貢” (2012中) 。

呵吒釐
《本草綱目》卷三四:呵吒釐。(*即阿吒釐,見該條。)

呵羅單
《宋書》卷九十七‧夷蠻︰“呵羅單國治闍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獻金剛指鐶、赤鸚鵡鳥、天竺國白疊古貝、葉波國古貝等物。十年,呵羅單國王毗沙跋摩奉表曰……”。
《南史》卷二‧宋本紀中二︰“(元嘉七年)……訶羅單……朝貢。”卷七十八‧夷貃上‧海南諸國︰“呵羅單國治闍婆洲。元嘉七年,遣使獻……葉波國古貝等物。……”。
《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四夷部八‧呵羅單國︰“《宋元嘉起居注》曰︰去(十)年六月闍婆洲呵羅單國王毗沙跋摩遣使奉(表)。又曰︰十一年呵羅單國王尸梨毗遮耶獻銀滲柈等。《南史》曰︰呵羅單國都闍婆洲……”。
《冊府元龜》卷九六八‧外臣部‧朝貢一︰“(元嘉七年)呵羅單國遣使獻金剛指環、赤鸚鵡鳥,……。十年林邑王、闇(闍?)波洲訶羅單國並遣使獻方物。十一年,……、訶羅單國、……,十二年……、訶羅單國並遣使獻方物。十四年,……、訶羅單國並遣使獻方物。二十九年,訶羅單國遣使獻方物。”
卷九七O‧外臣部‧朝貢三︰“總章……三年,林邑、獅子、訶羅單等並遣使朝貢。”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呵羅單︰“呵羅單國,都闍婆洲。宋元嘉七年,遣使獻……”。

呵羅他
《南史》卷二‧宋本紀中二︰“(元嘉七年)……呵羅他……朝貢。” (參見訶羅他條)

呵利鷄羅
《一切經音義》卷八一835上︰呵利鷄羅

曷剌比亞 曷剌比海
《坤輿萬國全圖》︰曷剌比亞( 阿拉伯);曷剌比海( 阿拉伯海)

曷邏闍補羅 曷羅闍補羅
《大唐西域記》卷三︰“半笯蹉國……從此東南行四百餘里,至曷邏闍補羅國(北印度境)”,“曷邏闍婆羅國,周四千餘里,……役屬迦濕彌羅國”。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列傳一四六下‧西域下︰“箇失蜜……西南行險七百里得半笯蹉,地二千里。又得曷邏闍補羅者,其大四千里……”。
《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四裔十二‧箇失蜜(文同《新唐書》)︰曷羅闍補羅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四‧曷邏闍補羅匯考︰“《唐書‧箇失蜜傳》︰箇失蜜西南行險七百里,又得曷邏闍補羅……”。(另《大唐西域記》)

曷羅闍姞利呬 曷羅闍姞利呬多
《大唐西域記》卷九︰“石柱東北不遠,至曷羅闍姞利呬城(唐言王舍),……以王先舍於此,故稱王舍城也”。
《釋迦方志》卷下︰“柱東北不遠至曷羅闍姞利呬城(即新王舍城……)”。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17下︰曷羅闍姞利呬多
《續高僧傳》卷四‧釋玄奘傳︰“……宮之東北可十五里,有姞·栗陀羅矩吒山,即經所謂耆闍崛山者是也,……山城之北可五里許,至曷羅闍姞利呬城,唐言新王舍也”。
《法苑珠林》卷廿七30下︰曷羅闍姞利呬
《翻譯名義集》卷七11上︰曷羅闍姞利呬

合板嶼
《指南正法》‧長崎往咬(口)留吧日清“(鬼仔嶼)巡五嶼,用丁午巡合板嶼東入門,午至淺口住舡”。(*又作甲板嶼、甲版嶼。在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口外。)

合貓里 合描里 合狸里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合猫里國(21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合猫里國(22上)
《廣輿圖》卷二︰合猫里
《皇明四夷考》卷下‧合猫里︰“合猫里,地小土瘠,國中多山,山外大海,海饒魚蟲,人亦知耕稼。永樂三年,國王遣回回道奴馬高來朝貢。產蘇烏木、胡椒。”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合猫里(圖敍、地圖)
《皇明鴻猷錄》卷六︰合猫里
《圖書編》卷六十︰合猫里
《咸賓錄》卷六‧合猫里(43上)
《方輿勝錄‧外夷》卷五24上︰合猫里
《裔乘》卷七‧合猫里(41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6下︰合猫里
《四夷廣記》第102冊‧合猫里
《東西洋考》卷五‧貓里務:“貓里務,即合貓里國也”;卷九 ‧東洋針路:“貓里務國,即合貓里國也”。*中大︰合貓里在呂宋島南部的甘馬粦(Camarines)省。
《皇明象胥錄》卷四‧爪哇︰“其旁國碟里、日羅夏治、合猫里”;‧合猫里︰“合猫里國即猫里務……” 。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17下、19上︰合猫里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合猫里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合狸里
《外國竹枝詞》卷P.8下‧合猫里
《八紘譯史》卷三‧合猫里(61)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按《廣東通志》︰(永樂)三年……其傍近牒里、日羅夏治、合描里三國各遣使以方物同來朝貢”;邊一O五‧合猫里部匯考(引《明外史‧合猫里傳》)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三年)合猫里入貢” ;卷三百二十三‧外國四‧合貓里︰“合貓里,海中小國也。……其國又名貓里務,近呂宋,…… ’”。
《明會要》卷七十七‧外蕃一‧合貓里︰“合貓里,東海中小國,近呂宋,又名貓里務。永樂三年,遣使附爪哇使臣朝貢”。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八‧四裔二‧合貓里(4741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三‧合猫里(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八‧合猫里(1上)

合眉兒
《廣輿圖》卷二︰合眉兒
《皇輿考》卷十二︰合眉兒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合眉兒
《圖書編》卷五九︰合眉兒
《三才圖會‧地理》卷四︰合眉兒
《武備志》卷二二三︰合眉兒

合萬門
《東西洋考》卷五‧呂宋︰“呂宋嗣王具文一道,……內稱︰‘ ……船進合萬門灣泊…… ’”。*書局︰今菲律賓八打雁港外馬里卡板島。( P.270)*中大︰P.42 、248。

和訶條
《北堂書鈔》卷一三二‧承塵︰“金薄承塵(支僧載《外國事》曰︰和訶條國有大富長者……)”。
《藝文類聚》卷七十六‧內典上︰“支僧載外國事曰︰和訶條國,在大海之中,地方二萬里,國有大山……。”
《太平御覽》卷七九七‧四夷部十八‧和訶條︰(參見私訶條)“支僧載外國事曰︰和訶條國在大海中,地方二萬里,大山名三漫屈……。”

和櫝城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七八︰“安息國居和櫝城……”。
《古今圖書集成》邊五七‧安息部匯考︰“《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國居和櫝城……”。

河靜(省)
《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參見北圻條)
《越南歷代疆域》365

河沒 河漠
《唐會要》卷一百‧雜錄︰“河没國,東至南陀拔國十五日程,西北至岐蘭國二十日程,從南至沙蘭國一月程,從北至海兩月程”。
《新唐書》卷四三下‧志三三下‧地理七下(參見岐蘭條,另見阿沒條)
《太平寰宇記》卷二百‧故事︰“河没國,東南至陀拔國十五日程……” ,“岐蘭國東南至河漠國二十日程……”。

河內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安南︰ “《紀事本末》︰……駐師河內以待” 。(10728上);三三五‧四裔五‧法蘭西︰ “……繼攻奪河內、海防等處”(10756下);三四六‧外交十(10889上)、三五四‧外交十八(10984上)。
《清史稿》卷二二‧穆宗二︰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辛酉,法、越搆衅,法兵破河內省城”;卷二三‧德宗一︰ “(光緒九年六月)越將劉永福及法兵戰於河內,敗之”;卷一二五‧食貨六︰ “允法人於廣西之龍州、雲南之蒙自及蠻耗,開埠通商,……尋改蠻耗為河內,並添……”;卷一五五‧邦交二‧法蘭西︰ “(同治十二年)法人侵越南,入河內省城” ;卷四一九‧劉長佑︰ “……法人攻陷河內” ,‧岑毓英︰ “屯館司關,規取河內諸省” ;卷四三九‧廖壽恒︰ “……河內、安定,一律讓還……”;卷四五六‧蔡標︰ “岑軍駐河內省遂不為所窺”;卷四五八‧徐延旭︰ “……敕趣(劉)永福規河內” ;卷四五九‧馮子材︰ “北寧、河內、海陽、太原競響”;卷四六三‧唐景崧︰ “……次則提全師擊河內”,‧劉永福︰ “遂繞馳河內,與法人抗”;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 “凡朝使冊封,歷世只在河內。河內即東京,其國建都處也。及阮福映得國,……遂遷都於富春省,改東京為河內省” 。(另見北圻條︰河內省)
《越南歷代疆域》365

河仙
《清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河仙。
《清史稿》卷五二七。[*河仙(Ha Tien)省在越南的西南部,轄境約當建江省的迪石(Rach Gia)至河仙一帶。參港口條。]

河與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河與國(《廣輿圖》卷二等作可丐里,見該條)

河波羅水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列傳一四六下‧西域下︰(參見婆羅吸摩補羅條)

荷花海口
《交阯總志》卷二
《安南棄守本未》P.59下
《平定安南錄》
《越嶠書》卷六10下︰“是時賊( 指陳季擴)恃荷花海險,謂我師不能渡,於日麗海口立堡以守,輔卒(率)舟師自奇羅海口洋過荷花海口,直抵日麗,財(賊)焚堡而遁……”;卷十20下。
《越南歷代疆域》365︰荷花(府)

喝竭
《廣輿圖》卷二︰喝竭
《皇輿考》卷十二︰喝竭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喝喝
《圖書編》卷六十︰喝竭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喝竭
《武備志》卷二二三︰喝竭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鳴竭

鶴秣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波剌斯……國東境有鶴秣城……”。

鶴頂山
《順風相送》往柬埔寨針路、回針50︰“浯嶼……赤坎山……鶴頂山……真嶼。”,‧福建往暹羅針路51、‧赤坎往柬埔寨針59、柬埔寨毛蟹洲出淺、‧羅灣頭往六甲針63、回針、‧瞞喇咖往舊港回針96。
《東西洋考》卷九‧西洋針路︰ “赤坎山……用單申針四更取鶴頂山。鶴頂山,打水二十五托,洋中有玳瑁洲,宜防。若往柬埔寨,由此分路,用單庚四更取柯任山。”
《指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山嶼水勢︰“羅灣頭……鶴頂山……覆鼎山……”;‧大担往柬埔寨針169、‧暹羅往長崎日清181。*向達注︰鶴頂山,在占城港口西偏南四更,為海舶往來必經之地。*書局︰在今越南南部沿海。

黑安
《廣輿圖》卷二︰黑安
《皇輿考》卷十二︰黑安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黑安
《圖書編》卷五九︰黑安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黑安
《武備志》卷二二三︰黑安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黑安

黑齒
《山海經》卷九‧海外東經︰“黑齒國,在其北(《東夷傳》︰倭國東四千餘里有裸國……黑齒國),為人黑齒,食稻啖蛇……”;卷十四‧大荒東經︰“有黑齒之國……(沅曰︰此似釋《海外東經》黑齒國也)”。
《三都賦‧吳都賦》︰參見夫南條
《文選》卷五17上︰(左思《吳都賦》、劉逵注引《異物志》,見夫南條);十五6上︰張衡《思玄賦》李善注︰“《海外東經》曰︰黑齒國北晹谷上有扶桑”。
《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列傳七五︰“桓、靈間,倭國大亂,更相攻伐,歷年無主。有一女子……,於是共立為王。……,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
《三國志》卷三十《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二十︰“女王國東渡海千餘里,復有國,皆倭種。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餘里。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
《梁書》卷五四‧列傳四八‧諸夷‧東夷︰“(倭國)其南有侏儒國,人長三四尺。又南黑齒國、裸國,去倭四千餘里,船行一年可至。”
《南史》卷七九‧列傳六九‧夷貊上︰“(倭國)其南有侏儒國,人長四尺。又南有黑齒國、裸國,去倭四千餘里,船行一年可至。”
《通典》卷一八五‧邊防一‧倭︰“又千餘里至侏儒國,人長三四尺。自侏儒東南行,船行一年可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
《蠻書》卷四︰“黑齒蠻、金齒蠻……,並在永昌、開南”;卷六︰“管柳追和都督城,……。茫乃道並黑齒等類十部落皆屬焉”。
《太平御覽》卷三六八‧齒︰“《異物志》曰︰屠移在海外,以草染齒,因號黑齒(《袁子正書》曰,山梁氏泥於西屠而染其齒”;七八二‧倭(引《魏志》);七八九‧黑齒、金齒、銀齒、繡腳(引《南夷志》);七九O‧黑齒國︰“《山海經》曰︰黑齒國(《東夷傳》曰倭國東四千餘里有裸國,東有黑齒國,舡行一年始可至也。《異物志》云,西屠染齒,亦以放些也)”,‧類人︰“《南州異物志》曰︰扶南海隅有人如獸……身黑若漆,齒白如素(扶南以外民皆漆齒使黑,而此人身體雖( 黑)獨不漆齒,故正白也)”,‧西屠國︰“《異物志》曰︰西屠國在海水,以草漆齒,用白作黑,一染則歷年不復變,一號黑齒)”。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四‧倭國
《通志》卷一九四‧四夷一‧倭︰“復有侏儒國,人長三四尺。又南有黑齒國、裸國,船行可一年至……。”
《玉海》卷一五二8上(《後漢書東夷傳》)
《事類賦》卷六5下︰“黑齒、裸人之國(木玄虛《海賦》曰……)”。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5下(引《南史》,當《東夷傳》)
《文獻通考》卷三二四‧四裔一‧倭︰“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侏儒國,……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卷三二七‧四裔四‧侏儒國︰“人長四尺,又南有黑齒國、裸國,去倭四千餘里,船行可一年至。”
《荒徼通考》‧倭
《日本一鑑‧(阝)絕島新編》卷一︰“又按日本之域,山有日枝之名,緣引扶桑之義曰黑齒,見《漢書》或即黑島,《山海經》云東海中有黑齒國。今按夷俗,婦人之齒多好墨,男人之齒亦墨之,夫黑齒也,古為倭屬,今俗人多黑齒 ” ,“國︰拘邪韓國、那馬台國、裸國、黑齒國、多鯷人國(已上見《漢書》) ” ,“黑齒國(古為倭屬,只今倭俗好黑齒,故通稱) ”。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4上︰“漆齒,一名黑齒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上(《後漢書東夷傳》《八紘荒史》‧黑齒國︰“黑齒國,齒黑如漆…”(16)。
《古今圖書集成》邊三三‧日本部匯考一︰“《後漢書‧東夷傳》︰自女王國東渡海千餘里至拘奴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侏儒國,人長三四尺,自侏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譯所傳,極於此矣 ” ,“《三國志‧魏志‧東夷傳》︰……又有侏儒國在其南,人長三四尺,去女王四千餘里,又有裸國、黑齒國,復在其東南,船行一年可至…… ” , “《梁書‧倭國傳》︰……又南黑齒國、裸國去倭四千餘里,船行可一年至 ”。
《海國聞見錄》東南洋記︰“東南諸洋自台灣而南,……其山重疊,野番穴處,……文身、黑齒,種種不一 ”。
《續通志》卷六三九‧四夷傳五︰“姚州境有永昌蠻,……其西有撲子蠻、望蠻及黑齒、金齒、銀齒……”(6745上)。

黑兒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黑兒在非洲東北,哈甫泥南,今地無考。 ”

黑河 黑水 黑水淤泥河
《嶺外代答》卷二‧蒲甘國︰“……隔黑水淤泥河則西天諸國,不可通矣。”;卷三‧西天諸國︰“傳聞其地之東有黑水淤河,……”。
《清史稿》卷三五八‧烏大經︰“大經由南路,連戰渡黑河……。” ;卷五二五‧蕃部八‧西藏︰“川之大者,……;曰喀喇烏蘇河,即黑水,下游為潞江;……” 。

黑山
《新唐書》卷四三下‧志三三下‧地理七下︰“自驃國西度黑山,至東天竺迦摩波國千六百里。”

黑暗國
《異域志》卷上‧黑暗國︰“地產犀牛,與回鶻同,即南海中回回地,未嘗入中國,其俗皆與西洋同”。

黑八阿
《廣輿圖》卷二︰黑八阿
《皇輿考》卷十二︰黑八阿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黑八阿
《圖書編》卷五九︰黑八阿;六十︰黑八阿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黑八阿
《武備志》卷二二三︰黑八阿。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里八阿

黑白州 (白黑州)
《越嶠書》卷二二三十4上︰黑白州 (見板達郎條)
《平定交南錄》P.3︰黑白州
《交阯總志》卷三︰白黑州(見板達郎條)
《安南棄守本未》P.14下︰白黑州
《馭交紀》卷四52︰白黑州

黑蜂山
《大唐西域記》卷十( 參見跋邏末羅耆釐山條,作黑蜂山)
《釋迦方志》卷下( 參見跋邏末羅耆釐山條,作黑蜂山)
《續高僧傳》卷四‧釋玄奘傳︰“憍薩國……王都西南三百餘里有黑蜂山”。

黑葛達
《廣輿圖》卷二
《皇明四夷考》卷下‧黑葛達︰“黑葛達,國小民貧,……“。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敍)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下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25上
《皇明鴻猷錄》卷六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七‧黑葛達( 29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名山藏‧王享記》三29下
《咸賓錄》卷四‧黑葛達(15下)
《裔乘》卷七‧黑葛達(45上)
《四夷廣記》(第98冊)
《武備志》卷二三五
《皇明象胥錄》卷七︰黑葛達︰參見白達條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9上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八紘荒史》卷二‧黑白葛達( 28)
《古今圖書集成》卷一O六‧白葛達部匯考︰(參見白達條);《明會典》︰黑葛達國(參見白達條)
《明史》卷三二六‧外國七︰參見白達條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白葛達、黑葛達( 2012中)

黑加魯
《( 大德)南海志》卷七︰黑加魯

狠奴兒
《瀛涯勝覽》‧古里國:“北邊相接狠奴兒(*馮注︰舊考作Cananore,與對音未合,今從伯希和說,以對更北之Honavar(Honore))”。
《西洋番國志》‧古里國︰“北臨狠奴兒國[*向注︰伯希和以為即今Honovar(Honove)]”。
《西洋朝貢典錄》卷下‧古里國第十九︰“北接狠奴兒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七‧西洋古里( 24下)
《裔乘》卷七‧古里( 35上)

橫山
《水經注》卷十四︰“(《林邑記》曰︰……太和三年,范文侵交州於橫山分界。)”
《晋書》卷九十七‧四夷‧南蠻(參見林邑條)
《梁書》卷五十四‧諸夷‧海南(參見林邑條)
《南史》卷七十八‧夷貃上‧海南諸島(參見林邑條)
《通典》卷一八八‧邊防四‧林邑︰“……以求日南北鄙橫山為界,……” 。
《舊唐書》卷四一‧志二一‧地理四︰“東晋末,范攻陷日南郡,告交州刺史朱蕃,求以日南郡北界橫山為界。”
《冊府元龜》卷一千( P.11732上)
《通志》卷一九八‧四夷五‧林邑︰“……以求日南北鄙橫山為界,……” 。
《文獻通考》卷三三一‧四裔八‧林邑︰“……以求日南北鄙橫山為界,……” 。
《安南志略》卷一
《交阯總志》卷一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橫山在蘇門答臘島舊港之北,今地無考。《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3下)︰“在乂安府河華縣……”。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安南(4上)
《越嶠書》卷一4下、15上,三19下。
《殊域周咨錄》卷七‧占城︰“晋永和中,攻陷日南,求日南故北鄙地於交州刺史朱藩,以橫山為界。”
《四夷廣記》安南(99冊)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形勝名蹟︰橫山,(在乂安府河華縣,昔林邑告交州刺史朱蕃,求以日南北鄙橫山為界,即此)” ;卷二‧占城(引《梁書》)*書局︰在今越南廣平省東北。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32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0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六‧林邑部匯考一(引《晋書‧林邑傳》、《梁書‧林邑傳》)
《明史》卷三一七‧廣西土司一︰“南寧……交阯踞其西南,三十六洞錯址而居,延袤幾千里,橫山、永平尤要害” ;卷三一八‧廣西土司二︰“太平,漢屬交趾,……宋平嶺南於左右二江溪峒立五寨。其一曰太平,與古萬、遷隆、永平、橫山四寨各領州、縣、峒,……” ;卷三一九‧廣西土司三︰“泗城州,宋置,隸橫山寨”。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四‧安南︰“其國中山川︰……,橫山在河華縣,俱屬乂安府”。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3上);四二四之十三‧占城(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4上);五五九‧占城(1上)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安南︰“法國蚕食於海濱,黎裔虎視於橫山,……”(10731上)。
《清史稿》卷四一九‧劉長佑︰“……,黎裔虎視於横山” 。

橫趺 橫跌
《太平御覽》卷七八七‧四夷部八‧橫趺國︰“康泰《扶南土俗》曰︰橫趺國在優鈸之東南……”。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5下︰橫跌(=橫趺)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 康)泰立紀傳,謂之《扶南土俗》,曰……、曰橫趺……”;邊一O八‧南方未詳諸國總部匯考二︰“《扶南土俗》橫趺國在優鈸之東南,城郭饒樂不及優鈸也” 。

橫蘆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5下︰橫蘆

洹河(水)
《續高僧傳》卷四‧釋玄奘傳︰“羯若鞠闍國……王都臨殑伽河,即洹河之正名矣”。
《吳船錄》卷上P.13︰洹河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四裔十五‧天竺︰洹河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六‧榜葛剌︰洹河( 1下),洹水( 2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八‧榜葛剌︰洹河(2下),洹水(5下)。

恒河 恒水 桓伽河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五七︰正義《括地志》云︰“恒河出其(指阿傉達山)南吐師子口,經天竺入達山”;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六十三︰“大夏……其東南有身毒國( …… 正義《括地志》……云,阿耨達山亦名建末達山,亦名崑崙山,水出,一名拔扈利水,一名恒伽河,即經稱(恒)河者也)” 。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七八︰“(李賢等注︰《維摩經》曰︰‘ ……擲過恒河沙國界之外…… ’)”。
《法顯傳》(參見罽饒夷條)︰“罽饒夷城,城接恒水,……” 。
《水經注》卷一︰“( 釋氏《西域記》曰︰新頭河經罽賓、犍越摩、阿剌諸國而入南海是也。阿耨達山西南,有水名遙奴,山西南小東,有水名薩罕,小東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康泰《扶南傳》曰︰恒水之源,乃極西北,出崑崙山中,有五大源,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東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故釋氏《西域記》有恒曲之目,…… 《法顯傳》曰︰恒水東南流逕拘夷那褐南城北雙林間,……。)”《梁書》卷五十四‧諸夷‧海南(參見天竺條)︰恒水
《南史》卷七十八‧夷貊上‧海南諸國(參見天竺條)︰恒水
《北堂書鈔》卷一四六‧鹽︰“萬國畢仰(《南州異物志》︰天竹有水,其名恒源,一號新陶水…… )”。
《大唐西域記》自序︰“殑伽河(舊曰恒河,又曰恒伽,訛也) ”。
《釋迦方志》卷上︰“……故佛經云,此無熱池東,有銀牛口出殑伽河,即古所謂恒河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2上︰恒河;卷八2下︰恒水
《續高僧傳》卷四‧釋玄奘傳︰“尋印度之真文,遠涉恒河……”,“羯若鞠闍國……王都臨殑伽河,即洹河之正名矣”。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然恒河之內,日東幾人,伽耶山邊,自殞非一 ”。
《蠻書》卷十︰“《恒河經》云,沙山中過…… ”。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此塔西有一河,伊羅鉢(厂)互水,南流二千里外,方入恒河”。
《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九‧天竺︰恒河
《法苑珠林》卷二6下:恒伽河;卷二7上,十17下,十二8下,十六10上,廿一12上,廿九10上,五七5上︰恒河;九一11下︰恒水
《一切經音義》卷一313中,十368上,廿五464上,廿七483下,廿八496中,卅二523上,丗三531下,四七623上,四八625上,五九699中,七十765上︰恒河;卷十368下,廿二446下,廿五464上,四三595下,四八625上,卷七十765上︰恒伽;卷五三662下:恒水;卷五九699中︰恒江;卷七十765上︰恒迦。
《新唐書》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參見奔那伐檀那條)︰恒水
《太平御覽》卷五九‧水下︰“萬震《南州異物志》曰︰天竺有恒水,一號新陶水,水特甘香,下有真鹽也 ”。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三︰天竺國︰恒河
《通志》卷一百九十六‧四夷三‧天竺︰恒河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恒河、恒水。( 7756上、下)。
《翻梵語》卷四1010中,八1034中,九1044中︰恒河;卷九1045下︰恒水;卷四1010中,七1028上,八1034中:恒伽;卷九1044中︰恒伽、恒迦、恒伽提河。
《翻譯名義集》卷七20下,九9下,十一20上︰恒河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八‧四裔十五‧天竺︰恒河、恒水、洹河
《圖書編》卷六十;恒河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9下;恒河
《皇明象胥錄》卷七‧天竺︰“天竺國……臨恒水 ”。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5下;恒水
《讀史方輿紀要》卷六五58上︰恒河
《古今圖書集成》邊二‧邊裔總部匯考二(引《唐書‧地理志》);邊四四‧西方諸國總部藝文一︰“《大唐西域記‧序》(唐張說)︰……池東面銀牛口流出兢伽河(舊曰恒河,又曰恒伽, 譌也)…… ”;邊五八‧天竺部匯考(引《梁書‧天竺傳》︰恒水)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六‧榜葛剌︰恒河( 1上),洹河( 1下),洹水( 2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八‧榜葛剌︰恒河( 1上),洹河(2下),洹水(5下)。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印度︰恒河( 10737上)。
《清史稿》卷八O‧地理廿七︰“《水經注》曰︰‘ 阿耨達山……少東,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 ’。)”;卷一五三‧邦交一‧俄羅斯︰“於是蔥嶺西自布哈爾、浩罕諸部皆併於俄,夾恒河城郭回國半屬於英,英、俄邊界僅隔印度歌士一大山 ”。

恒曷水
《東西洋考》卷四‧啞齊︰“恒曷水︰《舊唐書》曰︰大食王糾合亡命,渡恒曷水,幼奪商旅”。

烘路
《元史》卷六三‧志十五‧地理六‧安南郡縣附錄︰“烘路”。
《安南志略》卷一,十二
《越嶠書》卷一5下,七6下。
《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四編P.118︰烘路,今海陽。

紅河 紅江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四裔五‧法蘭西︰“……欲由紅江通商雲南”(10755下);三五四‧外交十八︰“由越南荖街起,經紅河順……”(10987下)。
《清史稿》卷七四‧地理廿一‧雲南︰“……後贈法以紅江甌脫及孟俄地”,“長橋海,源出……,下流合白期河,為三岔河,又南流,與紅河會於河口,為中、法通商要口”,“江河自文山入,西南至河口汛,與白期水會。白期河自文山入,納吉林箐諸水,與紅河會,入交趾”;卷一五五‧邦交三‧法蘭西︰“越南向隸藩屬,自法據西貢,脅越人訂約,許於紅江通舟”;卷四三九‧廖壽恒︰紅江;卷四六三‧劉永福︰紅河;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紅河即富良江也”。

紅豆嶼 紅荳嶼 紅頭嶼
《島夷志略》‧三島 * 藤注︰ “答陪乃Jobago之對音,《諸蕃志》流求條作談馬顏,《東西洋考》、《海國聞見錄》之紅豆嶼是也,當時航呂宋者遠望此山云”。
《順風相送》‧太武往呂宋︰“筆架山,與大港口相對及紅荳嶼。丙午七更取射崑美山”;‧表上放洋、‧泉州往彭家施闌。*中大︰指達盧皮里島。
《東西洋考》卷九‧東洋針路︰“筆架山︰遠望紅豆嶼,並浮甲山,進入為大港”。*中大︰此紅豆嶼指大港( 阿帕里港)外的達盧皮里(Dalapiri)島,非台灣東南的紅頭嶼( 亦作紅豆嶼,今稱蘭嶼)。
《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東有筆架,東高見紅荳嶼,見謝崑米嶼(*向注︰紅荳嶼即今紅頭嶼,在台灣南端東面海中)”。(*此節中之紅荳嶼,中大認為是達盧皮里島);‧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鷄母岫︰單午十五更取紅頭嶼(*向達注︰紅頭嶼在台灣南端東面海上,今猶仍舊名)。沙馬岐頭門︰乙辰十一更見紅頭嶼”;‧浯嶼往雙口針︰“單丙二十更取筆架山及紅豆嶼”。*向注︰紅荳(頭)嶼,台灣東南海上一島,今猶名紅頭嶼。古代自台灣去呂宋,此亦是一望山。
《海國聞見錄》東南洋記︰“鳯山沙馬崎之東南有呂宋……北面高山一帶遠視若鋸齒,俗名宰牛坑,……屬於呂宋,與沙馬崎西北東南遠拱,中有數島,惟一島與台灣稍近者,名曰紅頭嶼,有土番居住,無舟楫往來,語言不通,食薯芋、海族之類,產沙金,台灣曾有舟到其處”。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紅豆嶼
《東南洋海道圖》紅豆嶼
《粵海關志》卷三十16上︰紅頭嶼(引《海國聞見錄》)。

紅毛淺
《海錄》卷上P.16︰“沙喇我國倫麻六呷西北,由麻六呷海道順東南風二三日,經紅毛淺,下有浮沙,其水不深故曰淺,謂之紅毛淺則不知其何取也,此國在紅毛淺東北岸,……”。*馮注︰“沙喇我,今Selangor地”;‧卷中P.38︰“錫哩國……海東北為麻六甲,由此又西北行約二日,仍經紅毛淺”,“大亞齊國在錫哩西北,疆域稍大,由紅毛淺外海西北行日餘即到。”;P.44︰“噶喇叭,……海船由廣東往者,走內海則……,走外溝則出萬山後向南行少西,約四五日過紅毛淺,有沙坦在水中,約寬百餘里,其極淺處止深四丈五尺,過淺又行三四日到草鞋右,又四五日到地盆山,……”;卷下P.75︰ “哶哩干國,……凡船來中國,皆南行過峽,轉東南,經地問、噶喇叭,仍寬百餘里,其極淺處止深四丈五尺,過淺又行三四日到草鞋右、置買雜貨,北入噶喇叭峽、過茶盤,即地盆,經紅毛淺而來,若不泊噶喇叭,則由地問北經馬神、崑甸,西至茶盤,北經紅毛淺而來,……” 。

紅石礁
《指南正法》(P.120)︰“假糍山︰……南有小嶼是紅石礁,隴是占臘港”。

紅面大山
《指南正法》‧往網巾礁荖 萬荖膏︰“紅面大山︰沿山使一更,取以能外文武大樓大山門中過”。*向達注︰紅面大山,呂宋港外一山,今地無考。*中大︰在盧邦群島,今地無考( P.240、249-250)。

洪江
《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法)開市西貢,……規取東京,聚兵謀渡洪江以侵諒山諸處”。

洪溪
《噶喇吧紀略》︰洪溪

侯澄 侯登
《廣輿圖》卷二:侯澄
《皇輿考》卷十二︰侯澄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侯澄
《圖書編》卷五九︰侯澄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侯登
《武備志》卷二二三︰侯澄

呼蘆漫頭
《(大德)南海志》卷七︰呼蘆漫頭

胡麻
《雲麓漫鈔》卷五152︰胡麻
《島夷志略‧賓童龍》︰“次曰︰胡麻沙曼頭羅沙穗寶毗齊,新故越州”。(* 藤注︰“胡麻沙曼頭羅沙,他無所見。(禾)害寶、毗齊,《諸蕃志》占城屬國有亮寶,又有毗齊,不知何地。新故越州,《志》有越裏,《元史》作越里,其為何地亦不可考)”。[*按:有待斷句]

胡茶辣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其屬國”。*馮承鈞注︰“譯注︰……胡茶辣,今Guzerat” ,“胡茶辣,《西域記》卷十一作瞿折羅”;卷上‧胡茶辣國︰“胡茶辣國,管百餘州,……每歲轉運就大食國貨賣” 。*馮注︰“胡茶辣即Guzerat,《西域記》卷十一作瞿折羅(Gurjara),時其國境南抵恭建(Konkan),參看《馬可波羅行記》第一七八至第一八一,四章” ;卷上‧層拔國︰“層拔國在胡荼辣國南海島中,……” 。
《島夷志略》‧華羅 *藤注︰胡茶辣Guzarat;‧層搖羅 *藤注︰胡茶辣Guzarat。
《(大德)南海志》卷七︰胡茶辣國

胡椒山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由占城而往……至勾欄之山……平吉里門之山,又五更平胡椒之山,又三更平那參之山,由是而至杜板……”;‧三佛齊國第四︰“爪哇新村……杜板……那參之山……胡椒之山……吉里門之山……”。
《順風相送》‧新村爪哇至瞞喇咖山形水勢之圖︰“紫嶼……,胡椒山……,吉里悶”( P.45);‧福建往爪哇針路(57)、‧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67)、‧舊港往杜蠻(69)、‧浯嶼往杜蠻饒潼(70).*向注︰在今印度尼西亞東爪哇新村至中爪哇吉里悶之間。

胡盧沒
《文昌雜錄》卷一3︰胡盧沒( 見層憻條)

胡麻沙曼頭羅沙(禾)害寶毗齊
《島夷志略‧賓童龍》︰“次曰︰胡麻沙曼頭羅沙(禾)害寶毗齊,新故越州”。(* 藤注︰“胡麻沙曼頭羅沙,他無所見。(禾)害寶、毗齊,《諸蕃志》占城屬國有亮寶,又有毗齊,不知何地。新故越州,《志》有越裏,《元史》作越里,其為何地亦不可考)”。[*按:有待斷句]

葫蘆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八三‧四裔一‧葫蘆(7413上);二九六‧四裔四‧葫蘆國︰“一名卡瓦,界接永昌府東南徼外,……” (7458下) 。
《清朝通典》卷九七‧邊防一‧葫蘆(2729中);九八‧邊防二‧葫蘆國(2739中)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六‧葫蘆(1上)
《緬事述略》P.231上
《征緬紀略》P.233上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自波龍迤東有茂隆厰,亦產銀。乾隆十年,葫蘆酋長以厰獻,遂為內地屬,然其地與緬犬牙相錯” 。

葫蘆山
《順風相送》‧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大蘇梅山……葫蘆山……錫山” 。*向注︰在暹羅至大泥途中,今地無考。

楜椒山
《四夷廣記》廣州往爪哇針位等(101冊)︰楜椒山

虎島
《坤輿全圖》︰虎島(今印尼的佛羅勒斯島以東)

虎尾礁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虎尾礁在蘇門答臘島北南巫里西面海上,今地無考。i

虎六母思
《異域志》卷上‧虎六母思︰“其國在西南海中,回紇之國,其地至熱,出番布,珍寶與西洋國頗同” 。

琥珀爾加蠻
《坤輿全圖》︰琥珀爾加蠻(在阿拉伯半島上)

扈利 扈犁
《太平御覽》卷七九O‧四夷部十一‧扈利國︰“《南州異物志》曰︰扈利國在奴調洲西南邊海”。
《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下︰“扈犁國,古奴斯調西南,入大灣中七八百里,有大江,源出崑崙,西北流東南注大海,自江口西行,距大秦國萬餘里,乘大舶載五六百人,張七帆,時風一月乃到大秦國大道以中”。

忽惡峒
《越嶠書》卷四27上︰忽惡峒(見勿惡峒條)

忽蘭丹
《廣輿圖》卷二︰忽蘭丹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下︰忽蘭丹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忽蘭丹

忽南圭
《島夷志略》‧羅斛︰“次曰彌勒佛、曰忽南圭、曰……,地無所產用,附於此”。*藤田豐八案︰忽南圭,他無所見,此書尖山條作佛南圭,或是Mergui之對音,Mergui古名Mrit,《代答》及《志》云窊里者或是也。

忽陽峒
《越嶠書》卷四27上︰忽陽峒(見勿陽條)

忽魯謨斯 忽魯母思 忽魯母息 忽魯模子 忽魯謀斯
《元史》卷六十三‧志十五‧地理六‧西北地附錄︰“忽里模子”;“忽魯模思”。
《島夷志略‧甘埋里》*藤注︰此條所言為忽爾謨斯Hormoz殆無可疑(見甘埋里注)”。*沈證(參見甘埋里條注文)。
《鄭和航海圖》*向注︰“忽魯謨斯,《元史》作忽里模子、忽魯模思,即Hormuz、Ormuz對音,今屬伊朗。位於阿曼灣(Gulf of Oman)與伊朗灣(Gulf of Iran,舊作波斯灣Gulf of Persia)之間,忽魯謨斯海峽以北,邊海遷至附近之Djeroun島,仍名忽魯謨斯,直至十七世紀猶為商船所集之處。鄭和下西洋所記及之忽魯謨斯,乃為新忽魯謨斯,故繪成一島,符合歷史事實。本圖所紀宣德一次下西洋,亦以忽魯謨斯為寶船遠航終點。” 。
《星槎勝覽》前集‧忽魯謨斯國(Ormuz)︰“其國傍海而居,……”,‧剌撒國︰“婦女粧點兜頭,與忽魯謨斯國同”;後集‧天方國﹝紀錄匯編本﹞“其國自忽魯謨斯四十晝夜可至”。
《瀛涯勝覽》‧忽魯謨斯國(Ormuz)︰“自古里國開船投西北,好風行二十五日可到……”。
《西洋番國志》‧滿剌加國︰“……忽魯謨廝等各國事畢回時……”,‧忽魯謨廝國︰“自古里國開舡,投西北行,好風二十五日可到”。
《前聞記》︰“(宣德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忽魯謨斯。八年二月十八日開船回洋”。
《西洋朝貢典錄》卷下‧忽魯謨斯第二十一︰“其國在古里西北可五千里,……”。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忽魯母恩國、忽魯謨斯(22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忽魯恩恩國、忽魯謨斯(23下)
《皇明四夷考》卷下‧忽魯謨斯︰“在西南海中,東連大山,……”;卷下‧忽魯母思︰“忽魯母思在東南海中,或曰在西徼外,國小土瘠物產薄。永樂三年,國王遣巳即丁朝貢”。。
《殊域周咨錄》卷八‧瑣里古里︰“鄭和……分(舟)宗遍往支國阿丹、忽魯謨斯等處”;卷九‧忽魯謨斯︰“在西南海中,東連大山、西傍海……”;卷十一‧天方國︰“自忽魯謨斯四十晝夜可達其國”。
《廣輿圖》卷二︰忽魯謨斯,忽魯日思息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敍、地圖)︰忽魯謨斯、忽魯母恩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上︰忽魯謨斯;卷四60下︰忽魯思恩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忽魯謨斯︰卷八69下;九7下、11下,十29上;忽魯波斯︰十29上。
《皇明鴻猷錄》卷六︰忽魯謨斯、忽魯母恩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忽魯謨斯;卷五九︰忽魯母恩;卷六十︰忽魯母思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22下︰忽魯謨斯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忽魯母恩(11上)、忽魯謨斯(13下、15下);二三七‧西北地附錄(38上)︰忽里模子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忽魯謨斯,忽魯忽恩
《咸賓錄》卷六︰忽魯謨斯(40下)、剌撒(44下)
《裔乘》卷二‧剌撒︰忽魯謨斯(51上);卷三‧忽魯思恩(44上);
卷五‧忽魯謨斯(9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7上︰忽魯母恩;三下17下、27上︰忽魯謨斯
《四夷廣記》97、102冊︰忽魯謨斯
《坤輿萬國全圖》︰忽魯謨斯(北26度,東80度)
《順風相送》《順風相送》序︰“或過南巫里洋及忽魯謨斯,牽星高低為準”;(P4):“丁得把昔,……忽魯謀斯……美之剌山……”;‧古里往忽魯謨斯。
《皇明象胥錄》卷五‧忽魯謨斯︰“忽魯謨斯在西南海中,東連大山,自古里國十晝夜至……。其國又云忽魯母息。或曰忽魯母息,國小土瘠產薄,在東南海中,皆莫考”;卷七‧天方︰“自忽魯謨斯四十晝夜至其國”。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9下,八二44上︰忽魯謨斯;卷八二45上︰忽魯母恩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忽魯謨斯、忽魯母恩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52上︰忽魯謨斯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下︰忽魯謨斯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忽魯忽恩
《外國竹枝詞》P.10上︰忽魯謨斯
《八紘譯史》卷二︰忽魯謨斯(28)、忽魯忽斯(31)
《職方外紀》卷五138︰忽魯謨斯。
《指南正法》序︰“若遇南巫里及忽魯謨斯,牽星高低為準,各宜深曉。”*向注︰“又作忽魯謨思、忽里模子,即Hormus、Qrmuz,今屬伊朗。位於奧曼灣(Gulf of Oman)及伊朗灣(Gulf of Iran,舊Persian Gulf)之間,忽魯謨斯海峽以北。為中古時代波斯灣(今稱伊朗灣)一重要海港。十三、四世紀時,中國海舶即已至此。”
《明史》卷七‧成祖三︰“( 永樂十三年)忽魯謨斯入貢” ,“( 十四年)忽魯謨斯入貢” ,“( 十九年)忽魯謨斯入貢” ,“( 二十一年)忽魯謨斯入貢”;卷九‧宣宗︰“( 宣德)八年,忽魯謨斯入貢”;卷三O四‧鄭和︰“所歷……、忽魯謨斯、……,凡三十餘國”;卷三二四‧外國五‧爪哇︰“(正統元年)閏六月遣……、忽魯謨斯、……使臣諧爪哇使臣……同往”;卷三二六‧外國七‧古里︰“(永樂)十四年又偕……、忽魯謨斯、……入貢”,‧木骨都束︰“亦如忽魯謨斯,壘石為屋……”,‧忽魯謨斯︰“西洋大國也。自古里西北行,二十五日可至。……其國居西海之極。……”,‧溜山︰“婚喪諸禮,多類忽魯謨斯”;卷三三二‧西域四‧天方︰“水道自忽魯謨斯四十日始至,……”。
《皇清職貢圖》卷一33︰忽魯謨斯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木骨都束、忽魯謨斯,溜山(2011中、下,2012上)
《粵海關志》卷四29下︰忽魯謨斯

花步
《宋史》卷四八八‧列傳二四七‧外國四‧交阯︰“(孫)全興等頓兵花步七十日以候澄……。”

花氏域 花宮
《大唐西域記》卷五︰“拘蘇磨補羅(唐言花宮)。”
《初學記》卷二三‧僧︰花氏城 (引《法藏傳》)
《法苑珠林》卷廿九6下︰花氏城
《吳船錄》卷上14︰花氏城
《文獻通考》卷三三八‧四裔十五‧天竺︰“……西北百里至花氏城,育王故都也,……。”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六‧榜葛剌(1下)︰花氏城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八‧榜葛剌(3下)︰花氏城

花肚番
《征緬紀略》P.237下︰“……旨命兩廣總督李侍堯訪察,侍堯奏言,聞暹羅為花肚番殘破,國主詔氏窜跡他所,……。花肚番即緬人以膝股為花故云”。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三之三‧暹羅︰“(乾隆)三十一年,其國為花肚番所破”。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二‧暹羅(2下)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李)侍堯奏言︰‘ 聞暹羅為花肚番殘破,……。’ 花肚番者,緬人以膝股為花,故云。”卷五二八‧屬國三‧暹羅︰“頃之,兩廣總督李侍堯奏暹羅為花肚番所破,……。花肚番即緬甸也。”

花面國
《島夷志略》‧花面︰“其山逶迤,其地沮洳,田極肥美,足食有餘。男女以墨汁刺於其面,故謂之花面國”。*藤田豐八案︰《瀛涯勝覽》蘇門答剌國條云,那孤兒王又名花面王,……。《瀛涯勝覽》云,其國與蘇門答剌隣境,傍南巫里洋,逶迤山地。然則那孤兒花面國為蘇門答剌城西濱海地方可知。《星槎勝覽》又云,那姑兒一山產硫磺,……。保氏Beaulieu云,自亞崎城Achin向Pedir約十八英里處有一山劈立,頗產硫黃(Hist. gen. des.Voyages, IX, 340)與 《勝覽》所傳合。《保羅紀行》蘇門答剌Samatra與南巫里Lambri之間有Dagroian(Yule, Marco Polo, II, P.275)與那孤兒音略相似。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大小花面︰花面國一作那姑兒(Nakur),即今Battak,在蘇門答臘島北端,其西為黎代(Litai)與南巫里(Lambri)。
《瀛涯勝覽》‧蘇門答剌國︰“其蘇門答剌國王,先被那孤兒花面王侵掠,戰鬥身中虊箭而死……”,“那孤兒王又名花面王,……所管人民皆於面上刺三尖青花為號,所以稱為花面王”。
《西洋番國志》‧那孤兒︰“凡其人皆於面刺三尖青花為號,所以其王又呼為花面王”。
《星槎勝覽》前集‧蘇門答剌國︰“古名須文達那,與花面國相近”;‧花面國(*馮注︰Battak ,《瀛涯勝覽》一作那孤兒)︰“其處與蘇門答剌國接境,……”。
《皇明四夷考》卷上‧蘇門答剌︰“王與花面王戰敗,中矢死……。花面王者即那孤兒王也……”。
《殊域周咨錄》卷九‧蘇門答剌︰“(按︰別誌,永樂五年,國王與花面王戰,敗中矢死……。花面王者即那孤兒王也,……)”。
《圖書編》卷六十
《東夷圖說》P.15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蘇門答剌(8下)、花面(10上)、那哈(18下)
《咸賓錄》卷三‧蘇門答剌(27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16下
《名山藏‧王享記》卷三13下
《裔乘》卷七‧蘇門答剌(7下)、花面(34上)、那哈(60上)
《東西洋考》卷四‧啞齊︰“已而王與花面王戰,中流矢死……”。
《皇明象胥錄》卷五‧蘇門答剌︰“王與花面王戰,……花面王者即那孤兒王也”。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37下
《武備志》卷二三六
《八紘譯史》卷二‧蘇門答剌(25)、花面(30)
《外國竹枝詞》P.12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八‧大食部匯考一(引《明外史‧蘇門答剌傳》、《瀛涯勝覽》);邊八六‧那孤兒部匯考(引《明外史‧那孤兒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蘇門答剌︰“先是,其王之父與鄰國花面王戰,中矢死。”;‧那孤兒︰“那孤兒,在蘇門答剌之西,壤相接。……又名花面國”。
《明會要》卷七十八‧外蕃二‧蘇門答剌︰“時王與鄰國花面王戰,中矢死”;卷七十八‧外蕃二‧那孤兒︰“男子皆以墨刺面為花獸之狀,故又名花面國”。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蘇門答剌︰花面王(2005上)
《續文獻通考》二三八‧四裔二‧蘇門答剌(4743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四之十一‧蘇門答剌(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九‧啞齊(1上)
《海錄》卷中P.41*馮注︰“蘇門答剌西岸諸島土番與蘇門答剌北部內地之Battak部落相近,此Battak即《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著錄之花面王國,或那孤兒部落”。

華封
《安南紀遊》︰“自江平以內之其國都,分為三孔道,俱沿海。余買其土舟入,不一日抵華封。華封者,海嶼也,四望悉石山,重峯叠岫,百萬其形,從海底挺出,……”。(參見江平條)

華氏城 華氏國 華宮
《高僧傳》卷三‧釋智猛傳︰“……後至華氏國阿育王舊都……” 。
《隋書》卷三五‧志三十‧經笈四︰“初,晋元熙中,新豐沙門智猛,策杖西行,到華氏城……”。
《續高僧傳》卷四‧釋玄奘傳︰“波吒釐城,周七十里,即經所謂華氏城也,王宮多花,故因名焉” 。
《釋迦方志》卷上︰“……至那伽羅曷國(屬北印度,古華氏城)” 。
《法苑珠林》卷十七14上 (華氏國);廿九20下(華氏城)。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五‧羯若鞠部匯考︰“《大唐西域記》︰羯若鞠闍國人長壽,時其舊王城號拘蘇磨補羅(唐言華宮)……” 。
《海錄》卷上P.26 馮注︰“叭旦拏,今Patna,古華氏城” 。

華閭
《安南志略》卷一:“長安府〔本華閭峒,丁部領所生地。五季末,丁氏立國於此〕”。[*故地在越南的河南寧省,位寧平西北面的嘉遠(Gia Vien)縣。十世紀末期和十一世紀初,丁、黎兩朝曾定都於此,李朝復都河內後,更名長安。]
《交阯總志》卷二:“華閭洞,在黎平縣。……南通拒投、武林二江,下至安謨海口”。
《安南志略》卷一一。
《元史》卷六三。
《交阯總志》卷一、三。
《越嶠書》卷一。

華羅
《島夷志略》‧華羅(*藤注︰疑奪南尼二字,《嶺外代答》、《諸蕃志》並有西天南尼華羅國)︰“植椰樹為疆,理叠青石為室……與今之南毗人少異而大同。”*藤案︰《嶺外代答》云,西天南尼華囉國,城有三重,……。《諸蕃志》襲此文,且云大食蕃至其國,則坐之門外,館之別室……。希氏據西域輕騎來劫及產上等木香之說云,此國必在信度Sindh(Chao-jukwa,102)。《諸蕃志》所謂大食蕃至其國……,此書所謂鄰人往來苟非其類則不敢至其所者,印度西岸自胡茶辣Guzarat至馬拉拔Malabar波羅門教國皆然(Aboulfeda, II, 108, Jbn Botouta, IV, 71-2), 但云西域輕騎及產上等木香,此國殆在胡茶辣,或云南尼華羅乃Nahrwara之對音,或然。

華德爾
《坤輿全圖》︰華德爾(今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或伊朗的瓜塔爾)

華架山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華架山。(*即筆架山之誤,詳該條)

化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六七‧化州︰“ 化州(陵水郡,今理石龍縣),古越地,秦屬象郡,漢合浦郡之高涼縣地……”;卷一七一‧驩州︰“ 北至化州五百二十里”。
《輿地廣記》卷一‧秦四十郡(12下);二‧漢十三郡(3下)、三國吳地(5下)、晋十九道(9下);三七‧廣南西路下(2下)。
《輿地紀勝》卷一一六‧廣南西路‧化州
《武經總要》卷廿一25上(越南以北)
《異域志》卷上‧占城
《交阯總志》卷一、二︰化州( 屬順化府)
《安南棄守本未》P.36下、50下
《越嶠書》卷六10下、十11下︰“ ……奔化州”。
《寰宇通志》卷一O五‧高州府(1下)
《皇明四夷考》卷上‧占城︰“ ……馳奏占城國王占巴的賴奉命出兵討安南,……及進至化州,輒肆虜掠,……”。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 ……與化州偽官鄧悉、院宴等聚眾謀作亂”;卷七‧占城︰“ 占城國王 ……進至化州,大肆擄掠”。
《荒徼通考》安南
《圖書編》卷五九‧占城(5上)
《咸賓錄》卷六‧占城(16上)
《四夷舘考》卷上‧占城(15上)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占城(5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二九‧廣東(18下)
《三才圖會‧人物》卷十二‧占城(5上)
《四夷廣記》占城(100冊)
《方輿勝覽》卷四一‧廣西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占城(9上)
《裔乘》卷二‧占城(19上)
《名山藏‧王享記》卷二11上︰“ ……推簡定為主,往來乂安、化州山中” ;三3下(同左)。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 成化初……占城王茶全攻其化州……”。*書局︰在今越南承天省。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占城(5上)
《武備志》卷二三六
《馭交記》卷五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16上(近占城)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O四‧廣東五(44上)
《四譯館考》卷一‧占城(10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三‧占城部匯考一︰“ 《明外史‧占城傳》︰安南王遣使奏……今又屢攻化州” ;‧占城部匯考二︰“ 《三才圖會》‧占城國……屬郡有賓童龍、賓陀陵、化州、安南三舎城……” 。
《明史》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 簡定……出沒乂安、化州山中……”( 廿七P.8317、8328);卷三二四‧外國五‧占城︰“ (正統)十一年敕諭摩訶賁該曰︰‘ ……今又屢攻化州…… ’”。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安南︰“ 陳氏故官簡定化州偽官鄧悉、阮帥等謀亂”。(4746上)

懷懽
《元豐九域志》卷一〇。即懷驩,見該條。

懷驩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
《通典》卷一八四
《舊唐書》卷四一
《新唐書》卷四三上:“(懷驩)本咸驩,……後更咸驩曰懷驩”。(*在越南義靜省東北部的演州、安城一帶)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一
《元豐九域志》卷一0
《文獻通考》卷三二三
《安南志略》
《越嶠書》卷一

驩州
《隋書》卷三一‧志二六‧地理下︰“日南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卷五三‧列傳十八‧劉方;卷五六‧列傳二一‧令狐熙;卷八二‧列傳四七‧南蠻︰“仁壽末,上遣大將軍劉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
《北史》卷六七‧列傳五五‧令狐熙︰“……奏改……德州為驩州”;卷七三‧列傳六一‧劉方︰“……尋授驩州道行軍總管……”;卷九五‧列傳八三‧林邑︰“上遣大將軍劉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 驩州正南步行可餘半月,若乘船才五六潮,即到匕景,南至占波,即是臨邑”;卷二︰“ 從莫訶菩提,東至臨邑,有二十餘國,正當驩州南界也” 。
《朝野僉載》卷二40
《初學記》卷八‧總敍州郡一︰“(驩州都督府︰……)”;卷八‧嶺南道第十一︰“(……,已上驩州)”。
《通典》卷一百八十四‧州郡十四‧古南越︰“ 驤州(今理九德縣),古越裳氏國,重九譯者也,秦屬象郡,二漢屬九真郡,吳分置九德郡,晋、宋、齊因之,隋置驩州,後為日南郡,大唐為驩州或為日南郡,領縣四︰九德(晋舊縣),越裳(吳舊縣),林驩(音歡),蒲陽(晋舊縣)” 。
《一切經音義》卷八一832中,九三894中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嶺南道五(15下)
《蠻書》卷十‧南蠻疆界接連諸蕃夷國名第十︰“ 女王國……去驩州一十日程,往往與驩州百姓交易” 。*向達案︰“ 驩州為安南都護府所屬十二州之一。伯希和《交廣印度兩道考》二一《驩州至環王一道》云︰‘ 古之驩州非近來沙畹君主張之德壽,即應位之於河靜也。’云云。驩州一般認為即當今乂安、河靜兩省境內。”
《舊唐書》卷二‧本紀二‧太宗上︰“(貞觀二年六月辛卯)詔曰︰‘……裴虔通……遷配驩州’”;卷十三‧本紀十三‧德宗下︰“(貞元十二年)六月壬戌,故驩州司戶竇參,許其家收葬”;卷十四‧本紀十四‧憲宗上︰“(元和五年四月)貶前昭義節度使盧從史為驩州司馬”;卷十七下‧本紀十七下‧文宗下︰“(大和九年八月)丙申,內官楊承和於驩州安置”;卷十九上‧本紀十九上‧懿宗︰“(咸通十年)正月……,責授端州司馬楊收長流驩州”;
卷四十一‧地理四︰“ 驩州: 隋日南郡。武德五年,置南德州總管府,領德、明、智、驩、林、源、景、海八州。南德州領六縣。八年,改為德州。貞觀初,改為驩州,以驩州為演州。二年,置驩州都督府,領驩、演、明、智、林、源、景、海八州。十二年,廢明、源、海三州。天寶元年,改為日南郡。乾元元年,復為驩州也。九德 , 州所治。古越裳氏國,秦開百越,此為象郡。漢武元鼎六年,開交趾已南,置日南郡,治於朱吾,領比景、盧容、西捲、象林五縣。吳分日南置九德郡,晋、宋、齊因之。隋改為驩州,廢九德郡為縣,今治也。……浦陽,晋置。懷驩,隋為咸驩縣,屬九真郡。武德五年,於縣置驩州,領安人、扶演、相景、西源四縣,治安人。貞觀九年,改為演州。十三年,省相景縣入扶演。十六年,廢演州。其所管四縣,廢入咸驩。後改為懷驩。越裳,吳置。武德五年,於縣置明州,析置萬安、明弘、明定三縣隸之。又分日南郡文谷、金寧二縣置智州,領文谷、新鎮、闍員、金寧四縣。貞觀十三年,廢明州,越裳所智州。後又廢智州,以越裳屬驩州。”卷一九七‧列傳一四七‧南蠻︰“林邑國……北與驩州接”。
《唐會要》卷七三‧安南都護府︰“……自張舟到任後,前年築驩州城,去年築愛州城”;卷九八‧林邑國。
《五代會要》卷三十‧占城國
《太平廣記》卷四八二‧真臘國︰“在驩州南五百里…… (出《朝野僉載》)”。
《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州郡部十八‧驩州︰“ 《方輿志》曰︰驩州日南郡,古越裳氏國,九譯所通者也,秦屬象郡,二漢屬九真郡,吳分置九德郡,晋、宋、齊因之,隋置驩州,後為日南郡,唐為驩州” ;卷七八六‧林邑國(引《隋書》);七八九‧女王國(引《南夷志》)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O‧交州;一七一‧驩州;一七六‧南蠻總述、林邑國;一七九‧占城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P.11261上)、九八四(11562下)、九八七(11590下)、九九五(11688上)
《華夷圖》
《新唐書》卷二‧本紀二‧太宗︰“(貞觀二年六月)辛卯,辰州刺史裴虔通……流驩州”;卷七‧本紀七‧德宗︰“(貞元十八年)十二月,環王陷驩、愛二州”;卷九‧本紀九‧懿宗︰“(咸通)十年二月,殺驩州流人楊收”;卷三六‧志二六‧五行三︰“(貞觀)二十一年八月,……驩州水”;卷四十三上‧地理七上︰“ 驩州日南郡,下都督府。本南德州,武德八年曰德州,貞觀元年又更名。……縣四。九德……浦陽……越裳……懷驩……”;卷四三下‧志三三下‧地理七下︰“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古羅江……環王國”;卷六九‧表九‧方鎮六︰“(天寶十載)置安南管內經略使,領……、驩、……十一州”;卷八十‧列傳五‧太宗諸子︰“曹王︰……象古……驩州刺史楊清者,蠻酋也……”;卷一四一‧列傳六六‧盧從史︰“……疏從史罪惡,貶驩州司馬,賜死”;卷一八四‧列傳一O九‧楊收︰“……又明年,流驩州”;卷二O二‧列傳一二七‧文藝中‧沈佺期︰“……遂長流驩州”;卷二O八‧列傳一三三‧宦者下‧劉季述︰“……流道弼驩州”;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 貞元七年,始以驩、峯二州為都督府。驩在安南,限重海,與文單、占婆接”,“環王……元年初不朝獻,安南都護張舟執其偽驩、愛州都統” ,“真臘……東北抵驩州”。
《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漢世家五‧劉鋹︰“( 大寶八年)交趾大亂,驩州丁璉舉兵擊破之……”;卷七四‧四夷附錄三︰“占城……,北抵驩州”。
《元豐九域志》卷十‧化外州(8上)
《輿地廣記》卷一‧秦四十郡(12下);二‧漢十三郡(3下)、三國吳地(5下)、晋十九道(9下);三‧唐十五道採訪使(3下);四‧皇朝郡國(4下);三八‧廣南路化外州(5上)。
《歷代地理指掌圖》
《通志》卷四‧地理略︰“安南驩、愛……州”;卷一九八‧四夷五‧林邑︰“(劉方)率……驩州刺史……”。
《墜理圖》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
《宋會要輯稿》第一九七冊(7723下),第一九九冊(7747全,7851上)
《事林廣記》前集卷三‧地輿類(歷代輿圖)
《文獻通考》卷三二三‧輿地九‧古南越︰“ 驩州 ,古越裳氏國重九譯者也,秦屬象郡,二漢屬九真郡,吳分置九德郡,晋、宋、齊因之,隋置驩州,後為日南郡,唐為驩州,或為日南郡,屬嶺南道……領縣四︰九德(晋縣)、越裳(吳縣)、懷驩、浦陽(晋縣),宋無此州。” 卷三三O‧四裔七‧交阯︰“先是楊廷藝以牙將丁公著攝驩州刺史兼……”;“《桂海虞衡志》曰︰‘ ……今安南國地接漢九真、日南諸部及唐驩、愛等州……。’”卷三三一‧四裔八‧林邑︰“元和初,不朝獻,安南部護張丹執其偽驩、愛州都督……”;卷三三二‧四裔九‧占城︰“北至驩州”。
《宋史》卷四八八‧列傳二四七‧外國四‧交阯︰“先是,楊廷藝以牙將丁公著攝驩州剌史兼……”;卷四八九‧列傳二四八‧外國五‧占城︰“占城……,北至驩州界”。
《安南志略》總序,卷一,四,八,九,十,十一,十五,十六。
《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六(參見乂安條)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29上、 81下
《交阯總志》卷二、三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
《安南棄守本未》P.27下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2上)、占城國(8下)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安南(2下)、占城國(8下)
《越嶠書》卷一2上,三22下,四3上,七3上,十八1上。
《安南傳》卷一2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14下、16下)
《安南圖說》‧疆域(20下)
《皇明四夷考》卷上‧安南︰“驩、演人淳秀好學”。
《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唐時置安南都護,有愛州、驩州之名”;卷七‧占城︰“環王,元和初入寇安南驩、愛等州”。
《荒徼通考》安南
《圖書編》卷五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6下、28下)
《四夷考》卷一安南考(8下)
《咸賓錄》卷六‧安南考(3下)
《安南圖志》‧安南考(11下)
《四夷廣記》安南(99冊)、占城(100冊)、真臘(102冊)
《裔乘》卷二‧安南考(3上)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惟交、愛人倜儻好謀,驩、演人淳秀好學……”,“廣南港,即舊乂安府也,漢為日南,隋唐為驩州”;卷九‧西洋針路︰“廣南︰漢為日南郡,隋唐為驩州,國朝為乂安府”。*書局︰在今越南義安省南部一帶。
《皇明象胥錄》卷三‧安南︰“乾德初,管內爭立,大亂,延藝牙將丁公著其子部領攝驩州刺史……”。
《方輿勝略‧外夷》五2下
《武備志》卷二三八
《馭交記》卷一,二。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7上、26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四66上,五14上,六31上,一一二23下。
《四譯館考》卷一9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二‧邊裔總部匯考二︰“ 《唐書‧地理志》︰……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南行經古羅江……環王國之檀洞江……”;邊九一‧安南部匯考二︰“ 按 《廣東通志》︰(唐)日南郡為驩州,分峯州、陸州、湯州……” (另《宋史‧交阯傳》);邊九六‧林邑部匯考一︰“《隋書‧劉方傳》︰仁壽中,方授驩州道行軍總管……”(另《唐書‧南蠻傳》);邊一O一‧真臘部匯考一︰“《唐書‧真臘傳》︰……東北抵驩州。 《朝野僉載》︰真臘在驩州南五百里…… ” ;邊一O三‧占城部匯考一︰“《五代史‧占城傳》︰……北抵驩州……。 《宋史‧占城傳》︰……(占城)北至驩州…… ”。
《明史》卷一六四‧柯暹︰“由郷舉出知交阯驩州”;卷三百二十一‧外國二(參見安南條).
《續通典》卷一二五‧州郡五(1887上)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占城、安南(6737上、6738中下)
《續文獻通典》卷二三三‧輿地五(4690上);二三九‧四裔三‧安南(4747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四‧安南(7450中)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上、3下);四二四之十三‧占城國(1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0上、17上);五五九‧占城國(1下)

環王 環 環國 環州國
《通典》卷一八四‧州郡十四︰“日南郡……西至環王國界八百里”;卷一八八‧邊防四‧林邑︰“(今之環王國主即梵志之後,在日南郡西,陸行二十餘日方至”。
《白孔六帖》卷八‧布︰“孔朝霞布(南蠻環王……獻……)”;八九‧佛︰“孔冶金銀像,大或十圍(環王喜浮屠……)”;九四‧鸚鵡︰“孔訴寒(環王、貞觀時獻……)”;九七‧象︰“孔有罪者使象踐之(南蠻環王……)”,“駕車(南蠻環王以象駕車)”;‧犀︰“孔通天犀(南蠻環王……獻……)”。
《酉陽雜俎續集》卷八(241)︰“環王國野象成群” 。
《舊唐書》卷十三‧本紀十三‧德宗下︰“( 貞元十二年)十二月……,環王國所獻犀牛……是冬亦死。”;卷十四‧本紀十四‧憲宗上︰“(元和四年八月)丙申,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王國三萬餘人……。” ;卷十七上‧本紀十七上‧敬宗︰“(長慶四年十一月)戊申,安南都護李元喜奏︰黃家賊與環王國合勢陷陸州……。” ;卷四一‧志二一‧地理四︰“驩州……西至環王國界八百里”。
《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南都護府︰“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奏,破環王國偽號愛州都統三萬餘人……。前經略使裴泰時,驩、愛城池被環王、崑崙燒燬並盡”;卷九十八‧林邑國︰“自至德後,遂改稱環王國,不以林邑為號”。
《太平廣記》卷四四一‧雜說︰“環王國野象成羣……。”(出《酉陽雜俎》)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林邑國(引《唐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一‧驩州︰“東南至環王國十日程,約五百里。”一七六‧林邑國︰“天寶八載,……自至遂改稱藩(環?),不復以林邑為國之號。又貞元……,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王國,偽驩、愛州都統……” 。(另有:「環州」之名)。
《冊府元龜》卷九六六( P.11360上);卷九七二‧外臣部‧朝貢五( P.11416下):“(貞元九年)十月,環王國獻犀牛,帝令見於太廟”;卷九八七‧外臣部‧征討六︰( P.11590下):“憲宗元和四年八月,安南都護張丹奏,破環王國偽號驩愛州都統三萬餘人,及獲王子五十九人、器械、戰象等稱之”;卷九九五( P.11688上)
《新唐書》卷七‧本紀七‧德宗︰“( 貞元十八年)十二月,環王陷驩、愛二州。”‧憲宗︰“( 元和四年)八月丙申,環王寇安南,都護張舟敗之。” 卷八‧本紀八‧敬宗︰“(長慶四年)十一月戊午,環王及黃洞蠻陷陸州,刺史葛維死之。” ;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一路自驩州東二日行,至唐林州安遠縣,南行經古羅江,二日行至環王國之檀洞江。又四日至朱崖,又經單補鎮,二日至環王國城,故漢日南郡地也。” (另見占不勞條);卷二二二下‧南蠻下‧環王︰“環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勞,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東西三百里而贏,南北千里。西距真臘霧溫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銅柱,……漢馬援所植也。……王所居曰占城,別居曰齊國、曰蓬皮勢。……不設刑,有罪者使象踐之;或送不勞山,畀自死。……至德後,更號環王。” “婆利者,直環王東南” , “環王南有殊奈者”, “僧高……與環王同俗” , “盤盤……北距環王” , “扶南……與環王同俗” , “真臘……與環王乾陀洹數相攻” , “陀洹……在環王西南海中” , “甘畢在南海上,東距環王”。
《武經總要》卷廿一16上︰“不勞山(在環州國界)”;18下︰環國 。
《華夷圖》
《嶺外代答》卷二(外國門上)‧占城國︰“占城……在唐曰環王。”;卷九(禽獸門)‧鸚鵡︰“環王國即占城也”。
《諸蕃志》卷下‧鸚鵡︰“環王國即占城也。” *馮承鈞注︰“本條亦出《嶺外代答》卷九,原文云……”。
《玉海》卷一五三15上、17下,一五四11下。
《文獻通考》卷三三一‧四裔八‧林邑︰“至德,復更號環王”;‧婆利國︰“環王南有珠奈者……”;卷三三二‧四裔九‧訶陵︰“墮婆登在環王南,行二月乃至”。
《島夷志略》‧靈山:*藤注︰“環王即占城Champa,唐時都於今Hue地方,則所謂占不勞,乃今Culao Cham。”
《安南志略》卷九4上︰“環王,占城王也” 。
《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六(參見占城條)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P.80全
《交阯總志》卷二︰環王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6下)、占城國(8下)︰環王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占城(8下)︰環王
《越嶠書》卷四4下
《殊域周咨錄》卷七‧占城︰“范志復國。至唐貞觀中,其孫鎮龍被弒,外戚諸葛地取之,更號環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9上)︰環王
《咸賓錄》卷六‧占城(12下)
《裔乘》卷二‧占城(15上)
《四夷廣記》‧占城國(100冊)
《東西洋考》卷二‧占城︰“至唐……國人立其姑子諸葛地,更號環王” ,“物產,象︰《酉陽》曰,環王國野象成群……”;卷五‧文萊︰“唐總章二年……遣使者與環王使者偕朝”;卷九‧西洋針路︰“占城國︰……唐名環王國,後始名占城”;卷十‧藝文考︰《唐降楊於陵賀安南破環王制》(白居易) *書局︰占城國唐時稱環王國,今越南中部。
《皇明象胥錄》卷四‧占城︰“至德後更號環王,王所居曰占城”;‧真臘︰“唐貞觀初……,與環王相攻”。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2下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25上、一二O 7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9下、31上
《八紘譯史》卷三‧占城(52)
《古今圖書集成》邊二‧邊裔總部匯考二(引《唐書‧地理志》);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林邑號環王……”;邊九四‧安南部匯考六(引《元史‧安南郡縣附錄》);邊九六‧林邑部匯考一(引《唐書‧南蠻傳‧環王》);邊九七‧扶南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扶南》);邊九九‧婆利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婆利》),‧柯枝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盤盤》);邊一O二‧殊奈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殊奈》),‧僧高部、‧墮婆登匯考(引《唐書‧南蠻傳‧各該部》);
‧甘畢部、‧婆羅部匯考(引《唐書‧南蠻傳‧各該部》);邊一O三‧占城部匯考一(引《明外史‧占城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參見占城條)︰“至德後,改國號曰環。”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林邑之後為環王,又為占城”( 1999上)。 “占城︰……肅宗至德後更號環王” ( 2000下)。
《續通志》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占城︰“至德後,改其國號曰環……”(6737中)。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占城︰“至德後改國號曰環……”(4748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3下、4下);四二四之十三‧占城︰環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7上、21下)︰環王;五五九‧占城(1下)︰環,環王
《粵海關志》卷二7下

黃江 小黃江
《武經總要》卷廿一24上︰小黃江
《安南棄守本未》︰黃江
《平定交南錄》︰黃江
《越嶠書》卷六9下,十9上︰黃江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乘風長驅至黃江,直抵悶海口,獲賊舟無算”。
《四夷廣記》99冊︰黃江
《東西洋考》卷十‧藝文考︰《平南獻俘露布》(明張輔)︰黃江。*書局︰今越南南河省西南部。
《馭交記》卷四、五︰黃江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46下︰小黃江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9下︰小黃江
《明史》卷一五四‧張輔︰“……輔帥舟師繼之。自黃江至神投海,會師清化……”。‧侯保︰“永樂十八年,黎利反,保以黃江要害,築堡守之”;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輔……由黃江、阿江、大安海口至福成江,轉入神投海口……”。

黃孫
《太平御覽》卷七九O‧四夷部十一‧黃孫︰“《博物志》曰︰黃孫,天毒君之孫也,名貴,負躁而好自飲汁,父母笑之,愧而去居此黃孫國,去九嶷二萬一千里。”

黃支 黃枝
《漢書》卷十二‧平帝紀十二︰“( 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應劭曰︰‘ 黃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師三萬里 ’)”;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自夫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自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八)﹝二﹞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卷九九上‧王莾傳六九上︰“莾復奏曰︰ ‘ ……越裳氏重譯獻白雉,黃支自三萬里貢生犀 ……’。”
《文選》卷一8下(班固《西都賦》)︰黃支;卷五15下(左思《吳都賦》劉逵注︰“黃支國多異物”)
《西漢會要》卷二九‧祥異上‧符瑞︰“( 平帝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並本《紀》)”。
《後漢書》卷四十上‧班彪列傳三十上︰“(班固)《兩都賦》辭曰︰ ……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李賢等注︰黃支國自三萬里貢生犀)”;卷八十上‧文苑列傳七十上︰“(杜篤)乃上奏《論都賦》曰︰ ……部尉東南,兼有黃支。”;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元始二年,日南之南黃支國來獻犀牛。”
《藝文類聚》卷六‧州部‧交州︰ “漢楊(揚)雄《交州箴》曰︰……大漢受命,中國兼該,南海之宇,聖武是恢。稍稍受羈,遂臻黃支,抗海三萬,來牽其犀”;卷八四‧寶玉部下‧瑠璃、珠︰“《廣志》曰︰瑠璃出黃支、斯調、大秦、日南諸國”,“《廣志》曰︰有明珠,稱夜光……出黃支” ;卷九五‧犀:“《漢書》曰:元始二年,黃支國獻犀牛。”
《初學記》卷八‧嶺南道第十一︰“楊(揚)雄《交州箴》曰︰……遂臻黃支,牽來其犀……”;廿七‧珠第三︰“出黃支,遺赤水(《林邑記》曰︰黃枝州上戶口殷富,多明珠雜寶)”。
《白孔六帖》卷五八‧譯語︰“白譯長(黃支國)與朱崖相類,廣大戶多異物,武帝已來皆獻,見有譯長,屬黃門”;卷九七‧犀︰“白馳烏戈之名,標黃支之美(皆出犀處)”。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黃支︰“黃支國,漢時通焉,在南海日南之南三萬里,俗略與珠崖相類,自武帝以來皆獻見……”。
《太平御覽》卷七八五‧黃支國︰“《漢書》曰︰黃支國去合浦、日南三萬(里),國俗與朱崖同……”;卷八O三‧珠下︰“《廣志》曰︰莫難珠……出黃支”;八O八‧琉璃︰“《廣志》曰︰琉璃出黃支、斯調、大秦、日南諸國”,‧水精︰“《廣志》曰︰水精出大秦、黃支國”。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六‧黃支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外臣部‧國邑一︰( P.11259下)“黃支國去合浦、日南三萬里”;卷九六八‧外臣部‧朝貢一︰( P.11377下)“(平帝元始)二年,日南之黃支國來獻犀牛”。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黃支在合浦、日南之南三萬里。”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南蠻下(嶺南序略)︰“逮王葬輔政,元始二年,日南之南黃支國來獻犀牛”。‧黃支︰“黃支,漢時通焉,在合浦、日南之南三萬里,……”。
《玉海》卷一五二7下,一五四5下、34下︰黃支
《歷代地理指掌圖》︰黃支
《山堂群書考索》卷六一11下︰黃支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一‧四裔八‧黃支︰“黃支國,漢時通焉,在合浦、日南之南三萬里,……”。
《圖書編》卷五九︰黃支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4下︰黃支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漢時朱崖南有都元、湛離、甘都盧、黃支等國……”;邊九六‧黃支部匯考︰“《漢書平帝本紀》元始二年春,黃支國獻犀牛(注︰應劭曰,黃支在日南之南,去京師三萬里……)。《後漢書‧南蠻傳》︰王莾輔政元始二年,日南之南黃支等國來獻犀牛”。(另引《通典》)
《粵海關志》卷二3上︰黃支
《清史稿》卷一OO‧樂七︰“《御黼座》第十八︰ ……烏弋、黃支。”;“《蹀(足)燮游龍》第二十四︰ ……烏弋、黃支……。”

黃河水
《東西洋考》卷二‧暹羅︰“形勝名蹟︰黃河水” *書局︰指今泰國湄南河下游。

黃麻駐
《諸蕃志》卷上‧蘇吉丹︰“其地連……、黄麻駐、……,皆闍婆之屬國也” , “黄麻駐、……等國,在海島中”。*馮承鈞注︰“黃麻駐今地不詳,本書渤泥條附注有云,沙糊洋見黃麻駐,殆原書黃麻駐有專條,四庫全書本有刪併歟。”*重版校注︰“黃麻駐可能是Oemang島名” 。;卷下‧志物‧肉豆蒄︰*馮注︰“黃麻駐或為美洛居之訛”。

黃毛嶼 黃麻嶼 黃茅 黃尾嶼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三十六姓所傳針本〉:“福州回琉球:梅花及東沙開船﹐若正南風(用乙辰針)十更(取)小琉球頭﹐便是雞籠山圓尖﹐(又用乙辰)五更 花瓶嶼(並)彭家山﹐(又用單乙)七更(取)釣魚臺﹐(離開流水甚緊﹐北過﹐用乙卯並單卯針)四更 烏(鳥)嶼﹐(前面)黃毛嶼﹐(北過用單卯針)十更(取)赤嶼﹐(北過用卯卯針)十五更(取)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三更(取)馬齒山﹐(用甲卯並甲寅)三更收入那霸港大吉。”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針路條記〉:“福州往琉球:東沙外開船﹐(用單辰針)十更(取)雞籠頭﹐(北過)花瓶嶼(並)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北過前面)黃麻嶼﹐(北過用單卯針)四更 黃尾嶼﹐(北過用甲卯針)十更 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 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馬齒山﹐(北過用甲卯及甲寅針)收入那霸港大吉。” “漳州往琉球:太武開洋﹐(用單艮針)七更 烏坵﹐(用艮寅針)四更 牛山﹐(又用艮寅)五更 東湧山﹐(用單辰針)如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小琉球 雞籠嶼﹐外平彭家山﹐如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 釣魚臺﹐(北過)南風(單卯)四更 黃麻嶼 赤礁﹐(北過)南風(單卯並甲寅針﹐又用艮寅)﹑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 古米山﹐(北過)南風(單卯及甲卯針)四更 馬齒山﹐(甲卯)三更收入那霸港口。”
《指南廣義》[(琉球)程順則]‧〈針路條記〉:“福州往琉球:東沙外開船﹐(用單辰針)十更(取)雞籠頭﹐(北過)花瓶嶼(並)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北過前面)黃麻嶼﹐(北過用單卯針)四更 黃尾嶼﹐(北過用甲卯針)十更 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 古米山﹐(北過用單卯針)馬齒山﹐(北過用甲卯及甲寅針)收入那霸港大吉。”
《(陳侃)使琉球錄》記釣魚嶼至琉球行程:“[嘉靖十三年(1534)五月]八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九日,隱隱見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過黃毛嶼,過赤嶼,目不暇接,一晝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後。
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夷人鼓舞於舟,喜達於家。”
《(吳朴)渡海方程》(1537年撰)“‧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按:此爲鄭若曾《籌海圖編》所載,標明引用自《渡海方程》,下文應同一來源》)‧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郭汝霖、李際春)使琉球錄》:“[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開洋。幸值西南風大旺,瞬目千里,長史梁炫舟在後,不能及,過東湧、小琉球。三十日,過黃茅。閏五月初一日,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風,即可望古米山矣。”
《鄭開陽雜著》(1570年前)‧琉球圖說‧福建使往大琉球鍼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辰巽針,十更船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鍼、或用單卯鍼、或用單乙鍼;西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乙卯鍼,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或用乙卯鍼,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鍼,東南風用單卯鍼,西南風用丹甲鍼或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 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鄭舜功)日本一鑑》(約1566):“‘或自梅花東山麓,雞籠上開釣魚目’:(梅花)取小東島之雞籠山。自山南風用卯乙縫鍼,西南風正卯鍼或正乙鍼,約至十更取釣魚嶼。自嶼遠近多巨魦……自梅花渡彭湖之小東至琉球到日本,為昔陳[侃]給事出使琉球時,從其從人得此〈方程〉也。一自彭湖,次高華,次鼋鼊,次大琉球,亦使程也。而彭湖島在泉海中,相去回頭百六十里。釣魚嶼,小東小嶼也,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東南風卯乙縫鍼,約至四更,取黃嶼。‘黃麻赤坎古米顛,馬齒琉球(辶)里迤先’:黃麻、赤坎、古米、馬齒、琉球、(辶)里迤,皆海山也。盡黃麻嶼,南風用甲卯縫鍼,西南風正甲鍼,東南風正卯鍼,約至十更取赤坎嶼。盡嶼南風用正卯鍼或寅甲縫鍼,西南風艮寅縫鍼,東南風甲卯縫鍼,約十五更取古米山。盡山若西南風用寅甲縫鍼,南風正卯鍼,約十五更取馬齒山。山北多礁,盡山南風用正卯鍼或正寅鍼,徑取華山即高華山,次取七島。否,盡古米南風用寅甲縫鍼或正卯鍼,約至五更取馬齒山。盡山南風用甲卯縫鍼或寅甲縫鍼,約至五更取大琉球。”
《(蕭崇業、謝杰)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七年(1579)五月]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取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伍更船,取(米)古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大吉。”
《(鄧鍾)籌海重編》(約作於萬曆二十年,1592後)‧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福州往大琉球針:“東沙開船,用單辰十更,取雞籠山,北邊過,見梅花瓶嶼並棉花嶼、彭家山。乙卯並單卯十更,取釣魚嶼,北邊過,前面是黃麻嶼。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過。甲寅一[十]更,取赤尾嶼。乙卯六更,取姑美山,北邊過,仔細。用單卯,取馬奇山,北邊過。甲卯並甲寅,收入琉球港。”(轉引自王在晉《海防纂要》卷二)
《四夷廣記》‧福建往日本針路更數:“長樂縣 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船,便是赤嶼。五更,船用單卯針,或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用單卯及甲寅針,或用艮寅針,或用單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用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漳州往琉球並日本針位:“太武山開洋,用單艮針七更船,取烏坵山。用艮寅針四更船,取牛嶼。用艮寅針五更船,取東湧山。用單辰針,西南風用乙辰針,東南風用辰巽針,八九更舡,取小琉球並[雞]籠嶼外,平彭佳山。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舡,取釣魚嶼邊過船。南風用單卯,東南用丹卯針,四更船,取黃麻嶼北邊過。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舡,取粘米山,北邊過舡,有礁,行舡子細。南風用單卯及甲卯針,十五更舡,取馬齒山。用甲卯及甲寅針,使二更舡,取琉球港口。進港大吉,妙也。”
《(夏子陽、王士楨)使琉球錄》‧琉球過海圖:“[萬曆三十四年(1606)五月二十四日]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船,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大吉。”
《天下郡國利病書》‧九邊四夷‧福建使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單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汪楫)使琉球雜錄》‧卷二:“舊制封舟出海,皆由梅花所開洋。今因巨舶不行沙壅水淺,遂從五虎門出口。……按蕭承業《使琉球錄》載有《過海圖》云:梅花頭,正南風,東沙山用單辰針六更船,又用辰巽針二更船,小琉球頭。乙卯針四更船,彭佳山。單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又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又用單卯針五更船,取赤嶼。用單卯針五更船,取枯米山。又乙卯針六更船,取馬齒山,直到琉球。夏子陽《過海圖》則云:梅花頭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船,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佳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米)古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 翁居里山。又辰巽針一更,取馬齒山,直到琉球 那霸港。而崑山 鄭若曾《日本圖纂》則云:自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花瓶嶼、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甲寅針,五更船,至馬㞯山。馬㞯山南風用甲卯針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 那霸港。據蕭錄則四十二更。夏圖不載東沙嶼以前針路及馬齒山以後更數,亦四十三更。而鄭圖則七十四更。此皆鏤板行世之書,其不同如此,傳寫者又可知已。臣歷稽往籍,皆言西南風大利,七晝夜可到。從未有三日飛渡者。此千古僅事,不可為道里準。故取蕭錄、夏圖與鄭圖並存之,以俟後來者攷訂云。”‧卷五:“[康熙廿二年(1683)六月二十三日,使舟]出五虎門,……出洋後,火長主用辰針,攷之圖說亦然。而琉球人為嚮導者謂,歷年歸國皆用乙針,爭之甚力。不得已參用辰乙針。顧接封之船倐已瞠乎其後,因悟乙針之鈍,仍用辰針占上風也……按海圖,過東沙山後,應過小琉球、雞籠嶼、花瓶嶼諸山。及二十四日天明見山,則彭佳山也。不知諸山何時飛越。辰刻過彭佳山,酉刻遂過釣魚嶼。船如淩空而行,時復欹側。守備請循例掛免朝牌,許之,浪竟平。二十五日見山,應先黃尾後赤嶼,無何遂至赤嶼,未見黃尾嶼也。薄暮過郊(或作溝),風濤大作,投生豬羊各一,潑五斗米粥,焚紙船,鳴鉦擊鼓,諸軍皆甲露刃,俯舷作禦敵狀,久之始息。問‘郊’之義何取?曰:中外之界也。界於何?辨曰:懸揣耳。然頃者恰當其處,非臆度也。食之,復兵之,恩威並濟之義也。過赤嶼後,按圖應過赤坎嶼,始至姑米山。乃二十六日,倐忽已至馬齒山,回望姑米,橫亘來路,而舟中人皆過之不覺……瞬息,已入琉球之那霸港,直抵迎恩亭前矣。時方辰刻,距五虎門出洋,時僅三晝夜耳。”
《指南正法》‧福州往琉球針:“梅花開舡,用乙辰七更,取圭籠長。用辰巽三更,取花矸嶼。單卯六更,取釣魚臺北邊過。用單卯四更,取黃尾嶼北邊。甲卯十更,取枯美山。看風沉南北用甲寅,臨時機變。用乙卯七更,取馬齒北邊過。用甲卯寅,取濠灞港,即琉球也。”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針路:“《指南廣義》云:福州往琉球,由閩安鎮出五虎門東沙外開洋,用單(或作乙)辰針十更,取雞籠頭(見山,即從山北邊過船。以下諸山皆同)、花瓶嶼、彭家山。用乙卯並單卯針十更,取釣魚臺。用單卯針四更,取黃尾嶼。用甲寅(或作卯)針十(或作一)更,取赤尾嶼。用乙卯針六更,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 用單卯針取馬齒,甲卯及甲寅針收入琉球 那霸港。(福州 五虎門至琉球 姑米山,共四十更船。)” ‧前海行日記:“[康熙五十八年(1719)五月二十二日(甲午)] 日出,丁未風,過梅花頭。日中,丁風帶午,乘潮出五虎門放洋,過官塘尾。日入,至進士門。夜至九漏,轉丁未風。接封陪臣正議大夫陳其湘率其國火長主針,用乙辰針三更半。二十三日(乙未),日出,見東湧在船後,約離一更半許。丁未風,用乙卯針二更,約離官塘八更半許。二十四日(丙申),日出,丁午風,仍用乙卯針。日未中,過米糠洋(海水碧徹如靛,細黃沙如涎沫,連亙水面如米糠),見群魚拜水。日將入,有大鳥二,來集於檣。是夜,風益利,用乙卯針四更。共計十三更半。當見雞籠山、花瓶、棉花等嶼及彭家山,皆不見。夜,用乙卯針四更半,共十七更。船東北下一更半許。二十五日(丁酉),日出,丁未風輕,用單乙針二更、乙卯針一更半。夜至四漏,轉正南風,用單乙針一更半,共計二十一更。二十六日(戊戌),日出,正南風。日未中,轉丁午。逾時,丁未風微起,用單乙針一更。日中,風靜,縋水無底。晚晡,轉丙午風,用乙卯針。風靜船停,不上更。日入,風微起。至四漏,轉丁午風,用乙卯一更。至八漏,又用單卯二更,至天明。二十七日(己亥),日出,丁午風。日未中,風靜船停;有大沙魚二,見於船左右。日入,丁午風起。至二漏,轉丁風,用乙辰針二更半。天將明,應見釣魚臺、黃尾、赤尾等嶼,皆不見。共用卯針二十七更半,船東北下六更許。二十八日(庚子),不用接封陪臣主張卯針,本船火長林某改用乙辰針。日未中,丁未風。行二更半,鴉班上檣,見山一點在乙位,約去四更餘。水面小黑魚點點。接封陪臣云:“此出姑米山,所見,或是姑米而未能定。”日入,風轉丁午,用辰巽針二更。二十九日(辛丑),日出,見東北小山六點。陪臣云:‘此非姑米,乃葉壁山也,在國西北。’始悟用卯針太多,船東北下。若非西北風,不能提舟上行至那霸收港也。日中,禱於神,忽轉坤申庚風。一時,又轉子癸。陪臣大喜,乃回針東南行。指一小山云:‘此名讀谷山。由此迆轉,即入港。’日入,轉丑艮風,大熾。用丙巳針,又用丙午、單卯針。先是,四五日前未見山,舟浮不動,水艙將竭,眾頗惑。禱於神,示曰:‘二十八日見山,初一日到港。’至是六月朔(壬寅),日未出,遂入港。行海中凡七晝八夜云。臣葆光按:琉球針路,其大夫所主者,皆本于《指南廣義》。其失在用卯針太多,每有落北之患。前使汪楫記云:‘封舟多有飄過山北,已復引回。’稽諸使錄,十人而九(明 嘉靖十三年,陳侃記:‘舟至葉壁山,小舟四十牽挽八日,始至那霸。’嘉靖三十七年,郭汝霖記:‘已至姑米山,頭目云:得一日夜之力,即未遽登岸,可保不下葉壁山矣。’可見下葉壁,即琉人亦以為戒。萬曆四年,蕭崇業記:‘六月初一日,過葉壁山,薄山下。由此,陸路至國兩日程,挽舟。初五日,始泊那霸。’康熙二年,張學禮記:‘舟抵琉球北山,與日本交界。北風引舟南行,始達那霸’)。 封舟不至落北者,惟前明冊使夏子陽及本朝汪楫二人。考夏《錄》則云:‘梅花所開洋,過白犬嶼,又取東沙嶼。丁上風,用辰巽針八更船,取小琉球山。未上風,乙卯針二更,取雞籠。申酉上風,用甲卯針四更船,取彭家山。亥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未上風用乙卯針三更船,取花瓶嶼。丁未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釣魚嶼。丙午上風,用乙卯針四更船,取黃尾嶼。丙上風用乙卯針七更船,丁上風用辰巽針一更,取姑米山。又辰巽針六更船,取土那奇、翁居里二山(今譯為度那奇、安根呢山二山,在馬齒山之西)。又辰巽一更,取馬齒山,到港。’汪《錄》則云(本錄不載,見《洋舶針簿》內):‘乙辰八更,取雞籠頭。用辰多[及]辰巽三更,取梅花嶼。單卯十更,取釣魚臺,北邊過。乙辰四更,取黃尾嶼(得力在此四更,船身提上,已見黃尾嶼。下用甲卯針,取姑米,定是正西風利故也)。甲卯十更,取姑米山。乙卯七更,取馬齒山。甲寅並甲卯,取那霸港。’蓋自雞籠山東行,釣魚嶼、赤尾嶼以至姑米山諸山皆在南,借為標準,俱從山北邊過船。見山,則針正。應見不見,則針已下漸東北行,必至見葉壁山矣。要其病,皆由於用卯針太多,又不能相風用針。夫西南風,固皆為順;而或自午、或自丁、或自未與坤者,方位又各不同。今《指南廣義》所錄,則專言針,混言風,又多用卯針,故往往落北,不見姑米而見葉壁也。後人或不見山,不可信接封者主張卯針。當深玩夏、汪二錄酌風參用辰、巽等針,將船身提上,則保不下葉壁矣。“
《(周煌)琉球國志略》卷五(1756-1785)‧海(潮候、風信、針路附):“球琉在海中,與浙 閩地勢東西相值,但平衍無山。船行海中,以山為準。福州往琉球,出五虎門,取雞籠山、花瓶嶼、彭家山(或作平佳)、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姑米山、馬齒山(以上山皆取北過),收入那霸港。回福州,出那霸港,由姑米山,取溫州 南杞山、臺山、里麻山(一名霜山),收入定海所,進五虎門。《指南廣義》云:自五虎至姑米,四十更。自姑米至定海,五十更。一更六十里,以沙漏定之。”“[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初十]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 進士門,開洋。單午風,乙辰針。至日入,行船六更。夜,單午風,單乙針,行船五更,見雞籠山頭。十一日,上午,坤未風,單乙針二更。下午,單酉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四更,見釣魚臺(連日俱有大魚夾舟左右,或三或四,又宿洋鳥繞檣而飛)。夜,單丙風,單乙針,行船四更。十二日,單午風,單乙針一更,見赤洋。轉單丁風,單乙針。至日入,行船五更。夜,單午風,單乙針四更。是夜,過溝祭海。十三日,丁午風,甲卯針,行船二更,見姑米山。風輕,轉單午、單乙針。日入,行船一更。夜,丁午風,乙卯針二更,姑米。人登山舉火為號,舟中以火應之。十四日,單甲風,姑米頭目率小舟數十,牽挽至山西下椗。十五日,單卯風,小舟又挽至山北下椗。距岸約三四里許(自開洋至姑米北岸,計五日)。礁石獰猙,鐵沙蕩激,舟未得近。十六日,風止舟膠。十七、十八日,俱東北逆風。十九日,寅刻,雷雨風暴。二十日,卯刻,虹見,東北風,辰刻雨。二十一日,卯刻,微雨,東北風。二十二日,東北大風,接封大夫鄭秉和請易小舟登岸暫避。臣等懼其驚眾,不許,是夜風轉暴。二十三日,暴甚,船身播蕩,嘔伏者相枕。鄭秉和再請發岸,臣等諭以詔敕在舟,豈容暫離,若奉以行,眾將何恃,不如勿動以安人心。有議以繩繫腰而縋入小舟者,其說愈陋,復力止之。二十四日,風愈暴,椗索屢下屢斷。眾議以地多礁石,欲起帆隨風漂流。臣等以利害婉示之,問筊于神。神許以專泊此地,可保終吉。因謂之曰,風勢如此,不致逼山者,帆未起也。脫一起帆,瞬息齏粉矣。且柴蔬水米俱盡,開將何往,乃止。是夜四鼓,椗索十餘,一時皆斷,柁走,龍骨觸礁而拆,底穿入水。時既昏黑,兼大雷雨,帆葉廚棚,吹沒殆盡,倏見神火飛向桅末,焚招風旗而墜,又海面一燈浮來,若煙霧籠罩狀。于是眾悉呼曰:天妃遣救至矣。須臾,船身直趨向岸,一礁石透入船腹,不動亦不沉。因令解放杉板(本舟小船)下水,臣等乃獲捧詔敕節印,陸續登岸。同舟二百餘人,舉慶更生……二十九日,王世子遣耳目官等來候。七月初四、初五日,王世子連撥國中海舶迎載。初七日,臣等謹捧詔敕節印賜物,奉安船上,仍迎請天后神像登舟,遂乘西南風開駕,夜過馬齒山。初八日,至那霸港(自遭風登岸易海舶至那霸,計二十三日)。……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二十八日登舟。三十日,卯時,東北風,遂率三舟一同開洋。用乙卯針,行三更,午時至馬齒山 安護浦下椗。二月……初四日……過姑米山……初五日……過溝祭海……初十日,早,白虹見,霧暫開,見臺州 石盤山……十三日,巳刻,進五虎門。”
《(李鼎元)使琉球記》‧“[嘉慶五年(1800)五月]初七日(戊子),晴,無
風……午刻,開洋……初九日(庚寅),晴。卯刻,見彭家山,山列三峰,東高而西下。計自開洋,行船十六更矣。由山北過船。辰刻,轉丁未風,用單乙鍼,行十更船。申正,見釣魚臺,三峰離立如筆架,皆石骨。惟時水天一色,舟平而駛;有白鳥無數繞船而送,不知所自來。入夜,星影橫斜,月色破碎,海面盡作火焰,浮沉出沒。木華《海賦》所謂‘陰火潛然’者也。舟人廩祭黑水溝。按汪舟次《雜錄》:‘過黑水溝,投生羊、豕以祭,且威以兵。’今開洋已三日,莫知溝所。琉球火長云:伊等往來不知有黑溝,但望見釣魚臺,即酬神以祭海。隨令投生羊、豕,焚帛、奠酒以祭,無所用兵。連日見二號船在前,約去數十里。初十日(辛卯),晴。丁未風,仍用單乙鍼。東方黑雲蔽日,水面白鳥無數。計彭家至此,行船十四更。辰正,見赤尾嶼。嶼方而赤,東西凸而中凹,凹中又有小峰二。船從山北過。有大魚二,夾舟行,不見首尾,脊黑而微綠,如十圍枯木附於舟側,舟人舉酒相慶。巳刻,微雨從南來:雷一發,雨倏止。午刻,大雨;雷以震,風轉東北。柁無主,舟轉側,甚危。接封大夫梁煥請曰:‘水井漏,淡水將竭;如此風不止,當乘風回五虎門,再圖風利。’余聞大魚夾舟,若有神助,行海最吉;因令人視大魚,尚附舟未去。意者風暴將起,魚先來護舟。因與介山潛焚藏香,跪禱於天后曰:‘使者聞命,有進無退;家貧親老,志在蕆事速歸!神能轉風,當籲請於皇上加封神之父母。鼎元自元旦發願,時刻不忘,想蒙神鑒!’禱畢,不半刻,霹靂一聲,風雨頓止。申刻,風轉西南,且大,合舟之人舉手加額,共歎神力感應如響。是夜,行六更,仍用單乙鍼。十一日(壬辰),陰。丁未風,仍用單乙鍼。計赤尾嶼至此,行十四更船。午刻,見姑米山。山共八嶺,嶺各一二峰,或斷或續,舟中人歡聲沸海。未刻,大風,暴雨如注。俗傳十一日為天帝龍王朝玉皇之期,又十三為關帝颶。發於前後三日,殆其驗也;然雨雖暴而風順。酉刻,舟已近山,計又行五更船。球人以姑米多礁,黑夜不敢進,待明而行,亦不下椗,但將篷收回,順風而立,則舟蕩漾而不能進退。初使風時,各篷再加插花褲,大篷更加頭巾頂,皆以布為之。插花附於篷側、頭巾附於桅梢,至此盡落之,惟大篷不落。海舟所恃,惟柁與篷。落篷下椗,舟行最忌。戌刻,舟中舉號火,姑米山有火應之。問知為球人暗令,日則放炮、夜則舉火,儀注所謂得者,此也。丑刻,有小船來引導;乃放舟由山南行,始用乙卯鍼。十二日(癸巳),晴。辰刻,過馬齒山。山如犬牙相錯,四峰離立,若馬行空。計又行七更,船再用甲寅鍼,取那霸港。回望,見迎封船在後,共相慶幸。考歷來鍼路所見,尚有小琉球、雞籠山、黃麻嶼,此行俱未見。問知琉球火長,年已六十,往來海面八次,每度細審得其準的,以為不出辰、卯二位,而乙卯位、單乙鍼尤多。故此次最為簡捷,而所見亦僅三山,即至姑米。鍼則開洋用單辰,行七更後用乙辰。自後盡用乙,過姑米乃用乙卯。惟紀更以香,殊難為據。念五虎門至官塘,里有定數。因就時辰表按時紀里,每時約行百有十里。自初九日未時開洋、訖十二日辰時,計共五十八時。初十日暴風停兩時、十一日夜畏觸礁停三時,實行五十三時:計程應得五千八百三十里,計到那霸港實洋面六千里有奇。”
《(齊鯤、費錫章)續琉球國志畧》‧前海行記考; “今次封舟,[嘉慶十三年(1808)]閏五月十一日早潮,出五虎門,過官塘,開洋,正南風,單辰針;行船三更,[三]見東沙;日入,又行船一更;夜,西南風,單辰針;行船四更,[五]見半架島。十二日,天明,西南風,卯辰針,一更,[五]見二林山;又二更,見花瓶嶼,從山南過;午刻,未風,用辰卯針;至下午,行船一更半;入夜,行船二更,見梅花嶼。十三日,天明,見釣魚臺,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二更,午刻,見赤尾嶼;又行船四更,過溝祭海;申刻,轉西北風;夜半,轉東北風,船欹側,危甚。十四日下午,轉東南風,仍不能進。十五日雞鳴,回西南風,仍辰卯針;十五日黎明,見姑米山,行船九更,五從山南過;仍辰卯針,行船三更,五至馬齒山下椗,縋水四十托不到底;日入,風微起,收篷,順風蕩漾。十六日,行一更,三至那霸港外下椗。十七日,進港。(共七日,實行船四日。以風暴停一日,以兩處下椗,躭遲二日。)”
《(趙新)續琉球國志略》‧針路:“臣等謹案:封舟自五虎山開洋,歷來皆用乙針,或參用辰卯,今則專用辰卯。自五虎至馬齒,三四日可到,極為穩便。國朝使臣汪楫、周煌、李鼎元、齊鯤等各有紀錄,備載前、續《志略》,茲不具列。謹載道光十八年並此次前後針路如左:道光十八年[1838]五月初四日,五虎門放洋,午未風,用辰針;申刻,過竿塘;二更,西見東砂;三更,未風,用卯辰針。初五日未刻,南見半架山。初六日,酉戌風,用卯針;未刻,取釣魚山;申刻,取久場島;酉刻,巳風,用卯辰針;近晡,轉辰巳風;初更,轉午方,用卯辰針。初七日黎明,取久米 赤島;酉刻,申酉風,仍用卯辰針。初八日黎明,西見姑米島;申刻,見馬齒山;酉刻,灣泊那霸洋面。初九日辰刻,進那霸港。”“同治五年[1866]六月初九日卯刻,放洋。未風兼西,用辰針(船由上向駕駛,故用辰針);午刻,轉正南風,用辰針,過竿塘;申刻,過東湧、東沙洋面。初十日,轉西南風,用辰針;申刻,過半架山。十一日,轉午風,用卯辰針;酉刻,過釣魚山;戌刻,過久場島;亥刻,用寅卯針。十二日卯刻,轉午未風,用卯辰針;午刻,轉巳午風,用寅卯針;未刻,過久米 赤島;申刻,風停;是夜,轉巳午,微風。十三日,風停,船順流而行;是夜亥刻,起丑風,用卯辰針。十四日,丑風,用卯辰針;夜同。十五日,轉卯風,用辰巳針;辰刻,見姑米山。十六日,轉寅卯風,用巳午針;申刻,駛近姑米山;酉刻,該島有小船數十隻來引;三更,進姑米山前寄椗。十七日,卯刻起椗;巳刻進兼城港口下椗;申刻,起未申風,正西南,起椗開行;戌刻,風停,船流不定。至十八日辰刻,開放大砲。該島又有小船前來挽帶,因海潮沖進,不能近山,小船亦難前駛。十九日,隨流二百餘里;申刻,起午未風,船向姑米山駕駛(此時向山而行,未用針)。二十日,午未風,加巾頂,駛近姑米山(因見午未風色順利,即向馬齒山駕駛)。二十一日辰刻,到馬齒山;酉刻,抵那霸港收泊。”
《(嚴如煜)洋防輯要》卷二十四‧太倉使往日本針路(見《渡海方程》及《海道針經》)……;‧福建駛往日本針路:“梅花東外山開船,用單辰針、乙辰針,或用辰巽針,十更船,取小琉球。小琉球套北過船,見雞籠嶼及梅花瓶、彭嘉山。彭嘉山北邊過船,遇正南風用乙卯針、或用單卯針、或用單乙針,西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乙卯針,十更,船取釣魚嶼。釣魚嶼北邊過,十更船,南風用單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或用乙卯針,四更船,至黃麻嶼。黃麻嶼北邊過船,便是赤嶼。五更船,南風用甲卯針,東南風用單卯針,西南風用單甲針、或用單乙針,十更船,至赤坎嶼。赤坎嶼北邊過船,南風用單卯及甲寅針,西南風用艮寅針,東南風用甲卯針,十五更船,至古米山。古米山北邊過船,有礁,宜知畏避。南風用單卯針及用甲寅針,五更船至馬異山。馬異山南風用甲卯或甲寅針,五更船,至大琉球。大琉球 那霸港泊船(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卯及甲寅針,行二更進那霸內港,以入琉球國中)。”

會安
《海外紀事》卷一5上;三1下、12下︰“會安者,升華府屬,自順化到會要,陸路須經艾嶺”;四4上;五11上。

會潮海口
《安南棄守本未》校補P.21下︰會潮海口(在 古弘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22下︰會潮海口( 古宏縣)

混沌大洋
《島夷志略‧勾欄山》*藤注︰“混沌大洋疑是此書之崑崙洋”。
《元史》卷一百六十二‧史弼傳(參見構欄山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引《元史‧史弼傳》)

火山(門) 火洲 火林山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第六十三︰“(正義︰……《括地志》云,火山國,在扶風南東大湖海中,其國中山皆火,然火中有白鼠皮及樹皮績為火浣布)”。
《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四︰裴注引《異物志》曰︰“斯倜國有火洲,在南海中……。又東方朔《神異經》曰︰南荒之外有火山,長三十里,廣五十里,……”。
《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下(參斯調條)
《藝文類聚》卷八十‧火部‧火︰“《玄中記》曰︰南方有炎山焉, 在扶南國之東,加營國之北,諸薄國之西,……《十洲記》曰︰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崖九萬里……。又曰, 有火林山,山中有火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取其獸毛,績以為布,名曰火澣布……《廣志》曰︰火洲在南海中,……。《抱朴子》曰︰南海之中,蕭丘之中,有自生之火……”;卷八五‧布帛部‧布︰“《神異經》曰︰南方有火山,長四十里,生不燼之木,……”。
《初學記》卷二十‧貢獻第三︰“火鼠 冰蚕(……東方朔《神異經》曰︰南荒之外有火山,晝夜火燃,……)”。
《通典》卷一百八十八‧邊防四‧火山︰“火山國, 隋時聞焉,去諸薄東五千里,國中皆有火,雖雨不息……《扶南土俗傳》云,火洲在馬五洲之東可千餘里……”。(另見加營條)
《一切經音義》卷十五398中︰“南方炎洲有火林山(引《山海經》等)
《太平廣記》卷八一‧梁四公︰“南至火洲之南,炎崑山之上,……洲中有火木,……”。(出《梁四公記》);二三七‧同昌公主︰“大蚕綿出火洲”。(出《杜陽編》);四O七‧不晝木︰“荒外有火山,……”。(出《神異經》)
《太平御覽》卷七八六‧四夷部七‧扶南國︰“《外國傳》曰︰……扶南之東, 漲淵中有大火洲”。 ‧斯調國︰“萬震《南方異物志》曰︰斯倜國又有中(火)洲焉,春夏生火,秋冬死,……”;卷八三O‧火浣布︰“《異物志》曰︰斯調國有大(火)洲,在南海中,其上有野火……”;卷八六九‧火部二‧火下︰“《神異經》曰︰南荒外有火山焉……”。
《太平寰宇記》卷一六四‧梧州︰“《嶺表錄》云,梧州對岸西火山,山形高下大小如桂林獨秀山……”;卷一七七‧火山國︰“隋時聞焉,去諸薄東五千里,……。《扶南土俗傳》云︰火洲在五馬洲之東可千餘里,……”。
《冊府元龜》卷九六O( P.11292)︰“斯調國有火洲,在南海中”。
《歷代地理指掌圖》火山(海南之國)
《輿地紀勝》卷一O八‧梧州︰“火山︰《嶺表錄》云,每三五夜一見於山頂。《寰宇記》云……”。(4下)
《事類賦》卷八8下︰火林山;10下︰火山國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火凶在社薄東五十里”;卷一百九十八‧四夷五‧火山︰“火山, 隋時聞焉,去諸薄東五千里……,《扶南土俗傳》云,火洲在馬五洲之東,可千餘里……”。(另見加營條)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火山︰“火山國, 隋時聞焉,去諸薄東五千里……,《扶南土俗傳》云,火洲在馬五洲之東,可千餘里……”。(另見加營條)
《島夷志略‧重迦羅》藤注︰“《東西洋考》針路條云,……取火山Gunong Api”。
《異域志》卷下‧火山國
《(大德)南海志》卷七︰火山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76上︰火洲(見斯調條)”。
《圖書編》卷五九︰火山
《本草綱目》卷五一1799下︰“火鼠﹝時珍曰 ﹞出西域及南海火洲”。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七64下︰火山國;卷八40上︰火洲(引《扶南土俗傳》),41上︰火洲( 引《廣志》)。
《順風相送》‧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三巴哇大山……麻離大山相對連,用辰巽五更取火山門過。……東邊是火山二尖,東邊山尖高,西邊山尖出火,船進火山進門妙。……取單戎武岩……”。‧大泥往池汶針踏︰“三巴哇大山……高麗大山。單卯五更取火山門。……”。
《東西洋考》卷五‧班隘︰“又有班隘者,即蚊罩山,……山頭火光,日夜不斷,故亦名火山”。*書局︰今棉蘭老的阿坡;卷九‧西洋針路︰“重迦羅︰……用單卯針,五更取火山。 火山︰內是里馬山,有真里馬、假里馬,過火山門,用辰巽針二更取大急水”。*書局︰在印尼小巽他羣島中,今地不詳。
《皇明象胥錄》卷五‧呂宋︰“又有班隘者,即蚊罩山,山頭大光不斷,亦名火山,奇險不可到,人多扁頭赤身。……”。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34下︰火山(指呂宋蚊罩山)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一‧火山部匯考(引《通典》)
《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火山(在蘇門島)

大燒山 火燒嶼山 火燒塔
《順風相送》( P.36-37)︰“東竹山,……西竹山,……將軍帽︰……南有帽帶是火燒嶼及海山,火燒山︰……猪母山相連。馬鞍山……”;‧廣東往磨六甲針( P.55)“遠看見將軍帽內及火燒山。” ‧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 P.61)“前去見東西竹及將軍帽、火燒山、猪母山俱在外。”
《指南正法》‧浯嶼往麻六甲針路( P.3192)︰“遠看將軍帽在內及火燒山” 。 ‧咬(口)留吧澳回唐( P.194)︰“……內有將軍帽,有火燒塔及猪母……” 。 *向注︰火燒山在馬來海峽龍牙門至白礁(即Pedro Blanca)之間,不見《鄭和航海圖》,今地無考。
《四夷廣記》福建安民鎮往滿喇咖國針路等︰火燒山

大烟山 火燄山
《海島逸志》卷一‧噶喇吧︰“其國面北背南,後則火烟山以為屏障,其外南海也”。 ( P.1上);卷四‧火煙山︰“火煙山在吧城西南六百餘里,其山極高,人蹟罕到,峯頂如竈上之突,日夜不息,……”。 ( 2下)
《噶喇吧紀略》︰“大煙山峙其南”。 (*格德火山)
《海錄》卷中︰“萬丹國,……國南臨大海,海中有山,……時有火燄,引風飄忽,入夏尤盛,俗呼為火燄山”。*馮注︰“南海一帶火山甚多,如地以Gonung Api (此言火山)或Tanjung Api(此言火岬)名者,不止一處。本條所言之火山,殆在萬丹附近” ( P.47)[*喀拉喀托火山];‧卷中︰“唵悶國,即細利窐東南海中亂山之一也,萬丹南火燄山在國之西北,……”。( P.56)[*此當為另一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