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公元947一1125年)的前身稱契丹。契丹族原來為東胡的一支,居於遼河上游今內蒙古地區。唐末,契丹乘中原割據混亂而逐步興起。五代時。耶律氏之阿保機(872一926)於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統一了契丹各部。他控制了鄰近的女真、室韋等部族,改革風俗,建築城郭,制作文字,發展農商,使勢力日益擴展。916年,阿保機仿漢人之王朝體制,稱帝建國,建立年號。他的國號就叫契丹(公元916一947年),首都定於皇都即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後改稱上京。後來他被尊稱為遼太祖(907一926)。這樣。契丹就成了繼匈奴、突厥之後中國北部邊境之強敵。

在整個五代時期,契丹時常南侵。後唐清泰三年(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在太原舉兵反唐,唐室派兵討伐。石敬瑭乃向契丹國皇帝耶律德光(902一947)求援,奉表稱臣於契丹,以父禮事耶律德光(當時石敬瑭已四十五歲,而耶律德光才三十四歲),並約定事成之日割地給契丹。於是契丹遣兵南下,滅了後唐。接著耶律德光下詔冊立石敬瑭為後晉皇帝,而其冊文竟寫道:「予視爾若子,爾待予猶父也。……朕永與爾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石敬瑭為了感恩圖報,除了每年進貢三十萬金帛外,竟將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之地割給契丹永為屬土。這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薊州(今河北薊縣),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邱),涿州(今河北涿縣)。檀州(今河北密雲),順州(今河北順義),儒州(今河北延慶),媯州(今河北懷來),新州(今河北涿鹿),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雲州(今山西大同),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縣東馬邑縝),朔州(今山西朔縣)。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把契丹的國號改為遼(983一1066年間曾一度重稱為契丹),是為遼太宗(927一947),其京城仍定在上京臨潢府。五代末,後周世宗曾出兵攻遼,收復過莫、瀛、易三州。但是遼則支持北漢,阻撓中原北部地區之統一,以便繼續佔有燕雲諸州。至北宋王朝建立後,太祖因先向南方用兵,對北邊只在瀛州、易州(今河北易縣)等軍事要地配置重兵,以事防禦。同時,遼國因契丹貴族不斷發生內鬨,對北宋也未發動甚麼大的攻勢,故雙方基本上保持現狀。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興師征伐北漢,遼景宗(969一982)遣使責問宋何以北侵,太宗覆曰「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和約如舊﹐不然則戰」。不久北漢亡,宋太宗乃乘勝移師攻遼,包圍幽州即遼之南京(今北京)。時幽州外圍的易、涿、順、薊諸州均望風歸附。是年六至七月,太宗親自督軍攻打幽州城,遼以全力來援.雙方戰於高梁河(約在今北京前門外至左安門一帶),遼將耶律休哥(?一998)與耶律斜軫(?一999)左右夾擊,宋軍將士疲乏,大敗潰退,「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遼「擊宋餘軍,所殺甚眾,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史稱「高梁河之役」。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月,遼景宗御駕親征,兵抵南京後,即向南圍攻瓦橋關(在今河北雄縣南)。遼將耶律休哥大敗宋軍,生擒宋將數員,殺傷宋卒無算。是役即所謂「瓦橋關之役」。

不久,遼聖宗(982一1031)於982年登位,因年幼而由蕭太后(953一1009)攝政。宋太宗認為遼國「主幼國疑」,正是可乘之機,遂於雍熙三年(986年)再次派兵北上,分兵三路:東路由曹彬(931一999)、米信率領,出雄州(今河北雄縣)而攻幽州;中路田重進率兵由定州(今河北定縣)攻飛狐(今河北淶源);西路歸潘美(925一991)統領,楊業(?一986)副之,由雁門(今山西代縣)攻朔、寰、雲、應諸州。結果蕭太后、遼聖宗親臨幽州,遼軍主力在耶律休哥等之率領下,於涿州西南的歧溝關大破曹彬的軍隊。是為「歧溝關之役」。遼軍乘勝追擊曹彬、米信至易州,「宋師望塵奔竄,墮岸相蹂死者過半,沙河為之不流」。

曹彬的東路軍一敗,田重進的中路軍也隨之潰退。此後遼軍即集中力量迎擊潘美、楊業的西路軍。時宋廷急詔西路軍撤退,並令楊業負責遷徙雲、朔、寰、應四州之民於內地。但潘美及監軍王逼迫楊業進攻朔州之遼軍。楊業遭遼兵伏擊,敗至陳家谷口(今山西朔縣南),而潘、王等已撤走約好在此支援的宋軍。楊業本已力戰自午到暮,到谷口望見無人,於是率帳下兵死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最後在狼牙村被俘。楊業感歎道﹐本「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而死。其長子楊延玉亦亡於是役。後來他的另一子楊延昭、孫楊文廣均為禦夷平蠻之名將。「楊無敵」楊業有如西漢之「飛將軍」李廣,以名將而屢建奇功,卻受制於權臣。其事跡沉摯感人,故廣為流傳,後世更用評話、戲曲、小說加以渲染,逐漸形成為家喻戶曉的「楊家將」滿門忠義的故事。

北宋初年,太宗三次對遼戰爭,屢戰屢敗。此後宋廷便放棄以武力收回燕雲諸州的打算,只在河北平原上與遼方對峙,取防守之態勢。宋真宗(997一1022)景德元年(1004年)﹐蕭太后、遼聖宗御駕幸南京(今北京),以蕭撻覽(?一1004)為帥,統二十萬軍大舉南侵,很快地逼近黃河北岸。當告急文書傳到開封時,北宋君臣驚慌失措,參知政事王欽若(962一1065)主張遷都金陵(今江蘇南京),另一參知政事王堯叟則主張避往成都。但宰相寇準(961一1023)則力主抵抗,請真宗親往前線督師,以振士氣。

當時宋廷中主張堅決抵抗遼軍的,除寇準外尚有殿前都指揮使高瓊、鎮邊名將楊業之子楊延昭(958一1014.)等。真宗雖同意御駕親征,但始終缺乏勝利的信心,動搖不定,寇準對他說:「陸下唯可進尺,不可退寸。河北諸軍日夜望鑾駕至,士氣百倍,若回輦數步,則萬眾瓦解,虜乘其後,金陵亦不可得至也」。於是真宗駕幸澶州(治濮陽,在今河南濮陽南),「帝遂渡河,御北城門樓,遠近望見御蓋,踴躍歡呼,聲聞數十里。契丹相視驚愕,不能成列」。宋、遼雙方在澶州相持了十餘日,本來軍事形勢於宋有利,宋軍堅守遼背後之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死遼軍統帥蕭撻覽。遼恐腹背受敵,乃密奉書請和。宋真宗素主議和,先已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繼而又不顧寇準等之反對,遣曹利用赴遼營談判。結果宋遼雙方終於在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簽訂了和約。因該盟約在澶州簽訂,其西有湖泊曰澶淵,澶州亦名澶淵郡,故史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內容大致如下:
     (一)宋納銀絹:規定宋每歲向遼輸納銀絹以為軍餉,載明:「大宋皇帝謹致誓書於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成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十一萬兩」。
     (二)議定疆界:雙方約以白溝河(今海河支流大青河)為界,「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
     (三)約為兄弟:雙方約為兄弟之邦,宋為兄,遼為弟,宋真宗稱蕭太后為叔母。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屈辱求和的結果,它對宋而言乃喪權辱國之和約,不僅燕雲十六州之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輸銀納絹以求遼國不再南侵,遂使北宋之國威掃地無存。澶淵之盟後,遼又幾次向宋提出新的要求,宋仁宗(1022一1063)時被迫每歲增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宋神宗(1067一1085)時又割地七百里予遼。由於長期納款求和,使北宋財政負擔加重,府庫匱乏,國力更加貧弱。不過就總體而言,在澶淵之盟以後,宋遼大致保持了百餘年之和平,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族融合不無好處。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九章_北宋之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