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從入關至完全統一全中國,前後花費了四十載光陰。這四十年間,清廷需要對付的反抗力量,有明末民變隊伍之餘部,有南明諸王的軍隊,還有重新反叛的明朝降將之勢力。滿清之統一全國大致經歷了如下三個步驟:(1)消滅南明諸王(1644-1662年);(2)戡定三藩之亂(1673-1680年);(3)平服鄭氏政權(1662-1683年)。南明諸王政權抗清之始末,已見上述,下面主要分別敘述三藩之亂及臺灣鄭氏政權之抗清。

三藩指被清朝分封為王的吳三桂等明朝三降將。滿清之入主中原及對付南明政權,多賴明朝降將之力,故起初不惜以高官厚祿以籠絡之。清廷在入關之初便封吳三桂為平西王,順治六年(1649年)又封孔有德為定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後來耿仲明、孔有德先後自殺,耿仲明之子耿繼茂(?-1671)承襲父爵。南明政權被消滅後,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兼轄貴州;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耿繼茂(後由子耿精忠代﹐鎮守福建)。此即所謂 「三藩」,他們手握重兵,割據一方﹐專橫跋扈,其中尤以吳三桂之勢力為大。

康熙執政後,因大明宗室消滅殆盡,無須再豢養一批漢奸為鷹犬了,時三藩勢力很大,「天下財富半耗於三藩」,滿族親貴多嫉視之。清廷眼見諸藩坐大,尾大不掉,漸成中央心腹之患,遂圖謀裁撤。康熙十二年(]673年),尚可喜以年事已高,上表請撤藩告老,獲准。吳三桂與耿精忠均不自安,不得已以退為進,聯同上表疏請撤藩,以探朝旨。三桂等之請求撤藩,原屬虛與委蛇.孰料弄假成真,康熙帝竟一一照准,於是反意遂決。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 「於十一月二十一日發兵反,殺巡撫朱國治,執按察使以下之不屈者。移檄遠近,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以明年為周元年,蓄髮,易衣冠,旗幟皆白」。數月之間,貴州、廣西、四川、湖南等省均為之克服。次年(1674年),耿精忠亦反,陷福建全境,其地反清勢力乘勢而起。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又叛應之,一時戰氛瀰漫了半個中國。

三藩雖起兵反清,然彼等因無恥投敵,引狼入室,早被漢族民眾所唾棄,故擁之者寡。另吳三桂老成持重、優柔寡斷,兵至湖南不敢迅即渡江,遂給清廷贏得反攻之機。康熙帝採取以漢制漢、安撫與征剿並舉之策略,先迫使耿、尚等重新附清,然後全力對付吳三桂。吳三桂一度在湖南衡陽稱帝,建國號為周。不久,三桂病死,其孫吳世璠繼立,退居雲、貴。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兵攻入昆明,世璠自殺,清乃 「懸世璠首於市,析三桂骸骨傳示天下」。長達八年的 「三藩之亂」至是遂告平息。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三章_清初之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