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明諸王消亡及三藩之亂平定,中國本土大體上統一,唯剩鄭成功在臺灣所建之政權,猶堅持抗清。鄭成功(1624一1662)為福建南安人,鄭芝龍之子,原名森,字大木,後被隆武帝賜姓朱,號 「國姓爺」,更名成功。隆武二年(1646年),唐王敗亡,鄭芝龍降清,成功不從其父,乃以廈門、金門等東南沿海島嶼為據點,繼續抗清。他遙尊永曆帝,被封為延平郡王。鄭成功曾大力組織水兵,力圖光復失土。永曆十三年(1659年),他聯合浙江張煌言等發動北伐,與西南的李定國等遙相呼應。其船隊從海道溯長江,直達南京近郊,佔領了鎮江、蕪湖等四州三府二十四縣,後在南京被清兵所敗。
鄭成功見桂王逃亡緬甸,西南大勢已去,光復故土一時無望,乃圖謀東征,渡海移師臺灣。臺灣島或謂即三國時之夷洲,然不可考。隋時稱流求(亦作琉求、留求、琉球、璢求),並一直沿用至宋、元,明時以今之沖繩島為琉球,而另以 「小琉球」稱之,此外尚有北港、東蕃、雞籠、大員(或大圓、大灣)等稱。明末,以大員為臺灣,該島之名遂漸固定下來。西方國家之接觸臺灣,最早當係葡萄牙人,其航船在十六世紀途經該島,稱之曰「福爾摩沙」(Formosa),蓋美麗島之謂也。至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逐步進侵臺灣,佔據該島,建築了「熱蘭遮」(Zeelandia,又稱臺灣城,今臺南市西之安平)、「普羅文查」(Provintia,又稱赤嵌樓、紅毛樓,今臺南市)等要塞。鄭成功欲以臺灣為抗清據點,勢必與荷人開戰。
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率軍二萬五千人自廈門出發,經澎湖,於鹿耳門(今臺南西北)登陸,先取普羅文查城,後圍熱蘭遮城。經過八個月之戰鬥,荷蘭總督於康熙元年(1662年)宣佈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改臺灣城為王城(今安平)﹐改赤嵌為承天府(今臺南),總名東都。「成功既有臺灣,與所據金、廈二島相犄角。又禮處士陳永華為謀主,闢屯墾,修戰械,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起池館,以待故明宗室遺老之來歸者」。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後數月,即於康熙元年病故,時年三十九,其子鄭經(1643-1681)自廈門入臺嗣位。仍奉永曆年號。
三藩之亂期間,鄭經曾乘勢進福建、廣東,攻佔泉州、漳州、溫州等地。後三藩之亂平,鄭經亦退回臺灣,不久病死。鄭經死後,長子鄭克臧繼位,旋被大將馮錫範所殺,改立鄭經年幼的次子鄭克塽(1670-?)。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派鄭氏降將施琅(1621-1696)率水師攻臺,鄭克塽不敵而出降。至此,清朝遂完成了全國之統一。
本來中國史學界(包括大陸、港臺)對於鄭成功父子之堅持抗清、收復臺灣,一向給予較高的評價,似無多大之分歧。唯近年來,有的從黨派的政治目的出發,對作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只肯定其從荷蘭人手裡收復臺灣的作用,至其抗清之業績則往往諱莫如深,同時又極力吹捧滿清康熙帝 「統一」臺灣的「豐功偉績」。甚至把屢叛屢降﹑出賣故主的大漢奸施琅捧為「施大將軍」。此種把歷史當成 「古為今用」的政治手段,實未足深取。蓋論及統一,滿清王朝和鄭成功父子均抱有同樣的願望,清廷固想鎮壓異己、擴張領土,鄭氏亦想反攻大陸、還我河山,雙方都想以自己奉行的 「主義」作為全國的統治思想。唯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成則為王,敗則為寇,誰有能耐就 「統一」好了。不過﹐在支持「統一祖國」同時﹐必須反思一些問題﹕何謂 「祖國」?祖國者,祖先的故土也,亦父老鄉親之謂。無論何人何黨執政,只要能給父老鄉親帶來民主自由、幸福繁榮﹐他(們)就是祖國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反之只配稱「國賊」。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廿三章_清初之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