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民變四起,州郡割據,遂導致天下三分,形成魏(公元220一265年)、蜀(公元221一263年)、吳(公元229一280年)三國鼎立之局勢。整個三國時期雖然只有數十年,而且全國分裂割據,但當時的對外關係特別是海上交通卻仍然蓬勃發展,比起前代毫不遜色。這一方面是由於三國承兩漢盛世之後未久,其中魏國又佔據全部中原地區並統一了北方,國力殷實,於是乃陸、海並舉大力開展對外交通。另方面,蜀、吳二國也分別在西南、東南地區刻意經營,尤其是東吳大力發展海上對外交通,使當時之航運業至為興盛,實可謂「舟楫為輿馬,巨海為夷庚」。
關於三國時期的對外交通,西晉陳壽(233一297)之《三國志》有大略的記載,但南朝裴松之(372一451)注《三國志》時所引用的魏魚豢的 《魏略》等書,尤其是 《魏略.西戎傳》,卻保存了更加豐富的史料。此外,其他三國時人的佚書,如謝承的《後漢書》、康泰的《吳時外國傳》、萬震的《南州異物志》、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等,幸賴唐、宋後各大類書之輯存,亦可對此作片斷然而重要之補證。
茲將三國時期中外交通之成就及某些特點概述於下。
西域通道之增闢
三國時同西域之來往仍頗密切。「魏興,西域雖不能盡至,其大國龜茲、于闐、康居、烏孫、疏勒、月氏、鄯善、車師之屬,無歲不奉朝貢,略如漢氏故事」 ( 《 三國志 》卷三○《魏書》 )。
此一時期於兩漢通西域的南、北二道外,又增闢了新徑。據裴松之注引之《魏略.西戎傳》載:「從燉煌玉門關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從玉門關西出,經婼羌,轉西越蔥嶺,經縣度入大月氏,為南道。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為中道。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辟三隴沙及龍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治所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為新道」。《魏略》的南道與兩漢時的南道大致相同,中道、新道同《漢書.西域傳》的北道也差不多,只不過出玉門關後,中道從故樓蘭地(在羅布泊附近)逕向西行,新道由西北至高昌(在今吐魯番東)然後再折向西南,中、新道在龜茲會合後仍順疏勒出蔥嶺。
和兩漢時期的西域通道比較不同的,是《魏略》所載的北新道:「北新道西行,至東且彌國、西且彌國、單桓國、畢陸國、蒲陸國、烏貪國,皆並屬車師後部王,王治於賴城,……轉西北則烏孫、康居。……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西與大秦、東南與康居接」。東西且彌、單桓以及烏貪等國均在今新疆烏魯木齊至瑪納斯一帶,故北新道當在高昌附近沿天山北麓和伊犁河之間的通道西行,通向烏孫、康居、奄蔡直至大秦。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海陸對外交通_第一章 三國時期之海外交通_
第一節 三國時對外交通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