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南北朝時期,海上對外交通固頗發達,然陸路對西域各國之往來仍佔有重要地位而不容忽視。唯對西域交通之盛衰,往往隨中原政治形勢之穩定與否而轉移,顯得時斷時通,如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後,同西域諸國之關係大為加強,後來北魏一分裂情況就又完全不同了。當時通西域之道路同前代略同,《魏書.西域傳》曰:「其出西域本有二道,後更為四:出自玉門度流沙,西行二千里至鄯善為一道;自玉門度流沙,北行二千二百里至車師為一道;從莎車西行一百里至蔥嶺,蔥嶺西一干三百里至伽倍為一道;自莎車西南五百里,蔥嶺西南一千三百里至波路為一道 」。伽倍在阿富汗東北部的瓦漢(Wakhan)一帶,波路在克什米爾東北一帶。此處名為四道,實際上與過去的南、北兩道大同小異。

在北魏全盛之時,同各國之交通甚是密切,當時其都洛陽(公元494年由平城遷都於此)曾居住著許多外僑和外國來華旅遊者,北魏為此還專門設「四夷館」以居由四鄰前來歸附者。北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曾記其事曰:「永橋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間,夾御道有四夷館。道東有四館:一名金陵,二名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道西有四里:一曰歸正,二曰歸德.三曰慕化,四曰慕義。吳人投國者處金陵館,三年已後賜宅歸正里。……北夷來附者處燕然館,三年已後賜宅歸德里。……東夷來附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里。西夷來附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里。自蔥嶺已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所謂盡天地之區矣。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不可勝數。是以附化之民,萬有餘家。門巷修整,閶闔填列,青槐蔭陌,綠樹垂庭,天下難得之貨,咸悉在焉。別立市於洛水南,號曰四通市,民間謂永橋市」。由此可見北魏盛世對外交通之繁茂及國際賓客熙來攘往之一斑。

茲將兩晉南北朝時期與中國往來之西方大國略述如下:
     1.大宛:大宛位原蘇聯的費爾干納(Farghana)一帶,其都貴山城即卡散(Kassan)。自張騫通西域後,該國同中國之關係即頗為密切。西晉太康六年(285年),武帝曾遣使楊顥拜其王藍庾為大宛王,後藍庾子摩之立,又遣使獻汗血馬。前秦(351一394年)苻堅在位(357一385)時,大宛也於建元十四年(378年)、十七年獻天馬千里駒亦即汗血馬。北魏後,史籍稱大宛為破洛那。
     2.破洛那:該名與後世之柿(忄市)捍、拔汗那等名,均應為Farghana之對音。北魏太延三年(437年),太武帝曾派董琬、高明等出使烏孫、破洛那諸國,同西域十餘國文通往來。《魏書》載,「(破洛那)太和三年(479年)遣使獻汗血馬。自此每使朝貢」。
     3.康居:其故地在今巴爾喀什湖與鹹海之間,初奄蔡、粟弋(即粟特)等均為其屬國。晉武帝泰始中(265一274年)「其王那鼻遣使上封事,並獻善馬」(《晉書》)。前秦時,也曾向苻堅遣使貢其方物。南北朝時,其國漸衰。
     4.粟特:又作粟弋,均Sogdiana對音,希臘語作Sujda。其初為康居屬國,後漸強盛。其故地在阿姆河(Amu Daria)與錫爾河(Syr Daria)間。該國商人原來常至涼州(今河西走廊一帶)販貨,北魏滅北涼時,許多粟特商人被俘,粟特王乃遣使贖回之。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其王又遣使貢方物。
     5.大月氏:公元一世紀中葉,大月氏之一部貴霜(Kushan)強盛起來,攻滅其他部落而建立貴霜王國。北魏太武帝時(424一452年),有大月氏人商販京師(指平城,今山西大同),曾採礦山中而鑄為五色璃,使 「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五世紀後,該國為嚈噠人所亡。
     6.嚈噠:據《魏書》云原係大月氏之一部,但西史認為係匈奴後裔,稱之為白匈奴。五世紀中葉已分佈於阿姆河上游,國勢漸盛,遂以其王厭帶夷栗陀(Ephthalites)之名為國號,簡稱嚈噠,《梁書》則稱其滑國。其王都拔底延城(Badakshan),在今阿富汗北部的法札巴德(Faizabad)。該國自北魏太安(455一459年)後每遣使朝貢,如北魏永平四年(511年),梁天監十五年(516年)、普通元年(520年)與七年,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廢帝二年(553年).北周明帝二年(558年)。
     7.罽賓:此乃西域古國,位今克什米爾(Kasmir)一帶。其都漢代作循鮮城,北朝作善見城,在今斯利那加 (Srinagar)。漢以後該國即有許多僧人來華傳教譯經。北魏景明三年(502年)、永平元年(508年)、熙平二年(517年),均遣使至洛陽朝貢。
      8.天竺:早期中國載籍往往把今印度、巴基斯坦(Pakistan)、孟加拉(Bangla)一帶泛稱為天竺。兩晉南北朝正史不但用中天竺、北天竺、南天竺、西天竺、東天竺等來區分印度次大陸各地,並提到一些具體地名,如《宋書》的迦毗黎(又作迦維羅衛Kapilavastu,故地在今印度北方邦的巴斯底Basti附近,一說在尼泊爾南境),《梁書》的舍衛(又作舍婆提Sravasti,當在印度北方邦奧德Oudh境內),《魏書》的烏萇(Udyana,在今巴基斯坦北端斯瓦特Swat河一帶)以及乾阤(又作健陀羅Gandhara,本名葉波或業波羅Gopala,在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Peshawar、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一帶)等等。這一時期中國與天竺之交往頗為頻繁.天竺各國遣使來華入貢近二十次:東晉升平元年(357年);前秦建元十七年(381年);宋元嘉五年(428年)、泰始二年(466年);梁天監二年(503年)、三年;陳太建三年(571年);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景明三年(502年)、四年,正始四年(507年),永平元年(508年)、二年、三年、四年,延昌三年(514年),神龜元年(518年),正光二年(521年)。
     9.師子:即獅子(古 「獅」作 「師」),其名最早見於東晉法顯的《佛國記》。指今斯里蘭卡(Sri Lanka),師子、獅子係該國古代梵文名Simhala的意譯,或作執師子。三國時康泰《外國傳》、萬震《南州異物志》之斯調,晉代支僧載《外國事》、南朝竺芝《扶南記》之斯訶調或私訶條,則為該國巴利文名Sihadipa之音譯。《梁書》及《南史》記師子國於晉安帝義熙(405一418年)初始遣使獻玉佛像。後來該國又於宋元嘉五年(428年)、七年、十二年,梁大通元年(527年)多次來貢。
     10.安息:安息原來為西亞大國,然至二世紀末卻轉衰,公元226年乃為波斯的薩桑王朝 (Sassanidae,公元226-651年)所取代。唯 《魏書.西域傳》尚載「安息國在蔥嶺西,都蔚搜城,北與康居、西與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則此安息或為波斯東北之一小國,位裡海與阿姆河之間。另《周書》還載有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安息國獻方物之事。
     11.波斯:波斯係Parsa或Persia之音譯,今即伊朗一帶。Parsa一名早就出現,為西亞古代文明大國,唯中國漢以後多稱伊朗至兩河流域一帶為安息,至《魏書》方始用波斯一名,指薩桑波斯。《魏書》云, 「波斯國都宿利城」,此宿利城應當就是底格里斯河西岸的塞琉西亞(Seleucia)。北魏時期,波斯遣使來華共有十次:太安元年(455年),和平二年(461)年,天安元年(466年),皇興二年(468年),承明元年(476年),正始四年(507年),熙平二年(517年),神龜元年(518年),正光二年(521年)與三年。魏獻文帝(465-470)也曾遣使韓羊皮出使波斯。在波斯國王科斯洛埃斯一世(Chosroes I,531-579)執政時,曾三度遣使來華:梁中大通五年(533年)、大同元年(535年),西魏廢帝二年(553年)。近來在河北定縣、內蒙古呼和浩特、青海西寧、新疆吐魯番、廣東英德和曲江等地的南北朝墓葬中,普遍發現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波斯銀幣,說明當時中國同波斯往來之密切。
    12.大秦:羅馬帝國自330年即由君士坦丁大帝(Flarius Conslantnus,306一337)遷都於拜占廷(Byzantium),即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lstanbul)。公元395年後,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二部,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故這一時期中國載籍之大秦應指東羅馬帝國或其西亞領地 。《晉書.四夷傳》記武帝太康中(280一 289年)大秦主遣使貢獻,其事或即《藝文類聚》卷八五輯晉殷巨《奇布賦及序》所云,泰康二年大秦國由廣州奉獻火布等寶物。《魏書.西域傳》云「大秦國一名犁軒,都安都城」,安都城即地中海東北岸的安條克(Antiochia)。《那先比丘經》所載 「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此阿荔散和犁軒均當指安條克北面的亞歷山大勒塔(Alexandretta)。同一時期,羅馬帝國也出現關於中國的一些記載,如希臘史學家普羅科皮斯 (Procopius,500一565)云在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JusthianuS,527一565)時,有印度僧人將中國之蠶種傳入拜占庭。但據拜占庭人提奧伐尼斯(Theophanes)所載,則為波斯人所傳入。另居於埃及之希臘人科斯麻士(Cosmas),在公元545年撰《基督教諸國風土志》(Universal Topographia Christiana),則稱中國為Tzinitza或Tzinista,他認為中國之絲貨經波斯而至羅馬有陸、海二道,陸路比海路短捷。這種看法與《魏略.西戎傳》相近。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海陸對外交通_第二章  兩晉南北朝之中外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