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晉南北朝的中外交往過程中,中國和西域諸國的高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自東漢以降,中國分裂、擾攘達三百餘年,戰禍頻仍,社會動亂,民生困苦。人民親歷亂世,悲觀消極,需要宗教思想的慰藉與解脫,故當時不僅中國土生土長之道教流行,波斯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所創的祆教(又稱拜火教)於南北朝時傳入中國,而佛教尤其盛行於一時。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脫離紅塵」等思想,使人們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至來生之幸福,故信奉者日眾。歷朝之君主為使統治安定,也多大力提倡佛教,一些胡人統治者殺戮太重,懼受輪迴果報,亦漸皈依佛法。

隨著佛教之盛行,西域諸國特別是天竺的僧人紛紛東來傳教、譯經。佛教採用古印度的傳說,認為世人所住之地曰南贍部洲(即閻浮提),據《十二游經》云閻浮提中有四天子:東有晉天子,南有天竺天子,西有大秦天子,北有月氏天子。部分佛經稱中國為震旦(又作振旦、真丹),云「閻浮界內有震旦國」(《佛說灌頂經》),震旦同支那、脂那等均應為Cinasthana、Cina等之音轉。許多印度高僧為傳播佛教之真理,不辭千辛萬苦地東來震旦國,並得到西晉及其後歷朝許多君主之歡迎,為他們修造佛寺或組織專門翻經的譯場。與此同時,鑒於佛經或要典不傳,或篇章不具,或傳譯失真,不少中國僧人乃由陸路或海道西行至印度求經。中西僧人的一來一往,不僅弘揚了佛法.而且使中西交通大為活躍。

《洛陽伽藍記》卷四記載,「永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在大覺寺東。時佛法經像,盛於洛陽,異國沙門,咸來輻輳,負錫持經,適茲樂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房蕪連亙,一千餘間,庭列脩竹.簷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階砌。百國沙門三千餘人,西域遠者,乃至大秦國,盡天地之西垂.耕耘績紡,百姓野居,邑屋相望,衣服車馬,擬儀中國」。全中國僅洛陽一寺就集有百國沙門三千餘,此反映北魏時佛法之盛,亦足見中西交通之繁茂。據統計,自漢至南北朝西域各國東來翻經有名可考者約有八十四人(天竺四十七人,安息五人,月氏七人,康居五人,龜茲三人,吐呼羅一人,西域十人,扶南三人,其他三人)。兩晉南北朝可考之東來譯經者共有六十四人,而中國僧人之西行求法者竟達一百四十餘人。

茲將兩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翻經求法之中西僧人略舉如下。

東來翻經之高僧

     1.竺法護:即曇摩羅剎(Dhamaraksa,239一316),原籍月氏,世居敦煌郡。從昔武帝太始二年(266年)至愍帝建興元年(313年),先後在敦煌、長安、洛陽等處翻譯佛經一百七十五部,凡三百五十四卷。據《釋迦方志》載,法護曾「西遊三十六國,大法經,沿路譯出」。
     2.佛圖澄(232一348):西域龜茲人。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東來洛陽,後受後趙(319一351年)石勒(319一333年在位)、石虎(334一349年在位)之敬重,勸說二石大建佛寺計八百九十三所,廣為播教,大江南北以至康居、天竺各地之僧侶多來受學。佛圖澄之弟子極多,而中土之弟子以釋道安(314一385)最為著名。道安後成一代高僧,長期弘揚佛法於北方,其所撰之《西域志》同支僧載《外國事》 、竺芝《扶南記》均中西交通之重要載籍,惜並佚,賴《水經注》及《北堂書鈔》、《藝文類聚》、《通典》、《太平御覽》諸書引錄,得窺其涯涘。
     3.僧伽提婆(Sanhadeva):一譯僧伽提和,意為眾天。西域罽賓國人。前秦建元(365一385年)中來長安譯經。後應釋道安的傳業弟子釋慧遠(334一416)之邀為東晉翻經,隆安元年(397年)遊建康,「晉朝王公及風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
     4.鳩摩羅什(Kumarajiva,344一413):意童壽。天竺人,生龜茲,後秦(351一417年)弘始三午(401年)由姚興(366一416)派人迎至長安。他和弟子八百餘人在十一年間共譯經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是為兩晉南北朝時期最盛大的一次譯經。時稱 「法筵之盛,今古罕匹!」故羅什與後來的真諦、玄奘並稱為中國佛教之三大翻譯家。其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號為 「什門四聖」。
     5.佛陀耶舍(Buddhayasas):意譯覺明。罽賓人。與鳩摩羅什相互敬慕,羅什勸姚興迎之。時羅什譯《十住經》一月餘日,疑難猶豫而未能操筆,得耶舍乃共相研決,辭理方定,道俗三千餘人莫不歎賞。弘始十二年(410年),譯出《四分律》,凡四十四卷,其他譯經尚多。
     6.佛馱跋陀羅(Buddbhadra,359一429):意譯覺賢。天竺迦維羅衛人。智嚴遊天竺時邀其東來,約東晉義熙四年(408年)抵長安。義熙十一年(415年)至建康,次年於道場寺與法顯等先後譯出《摩詞僧祇律》等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
      7.曇無讖(Dhamaksema,385一433):中天竺人。自天竺歷罽賓、龜茲而至姑臧,北涼主沮渠蒙遜(401一433)請其譯經多部,又大規模講法,一時名僧雲集,遂使北涼成為佛教勝地。
      8.求那跋摩(Gunavarman,367一431):意譯功德鎧。罽賓人,年三十時,罽賓王逝而無嗣,眾以其為宗室而請繼位,跋摩不納而遁跡人世。後從師子國汎海至婆國(當在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又於宋元嘉元年(424年)泛舶至廣州,元嘉八年抵建康,在祇洹寺等處譯經。
      9.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394一468):意譯功德賢。中天竺人。由師子諸國隨舶汎海,於元嘉十二年 (435年)抵廣州。宋文帝遣使迎其至京都,住祇洹寺譯經講法,徒眾七百餘人。又至荊州十載,譯經百餘卷。後卒於建康,春秋七十有五。
    10.菩提拔陀:除天竺等西域僧人外,這一時期也有些南海諸國之高僧來華,如梁時先後有扶南僧人僧伽婆羅、僧曼陀羅譯經於揚州等地。《洛陽伽藍記》卷四還載有歌營國(應在蘇門答臘島)沙門菩提拔陀至華之事,拔陀自云其抵梁朝之行程如下:「北行一月日至勾稚國(即句稚、拘利),北行十一日至典孫國(即頓遜)。從典孫國北行三十日,至扶南國,方五千里,南夷之國,最為強大。民戶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精珍異,饒檳榔。從扶南國北行一月,至林邑國。出林邑,入蕭衍(即梁武帝)國」。他還向中國僧俗人等介紹奴調國(或謂應作古奴調國,即加那調洲)、斯調國以及大秦、安息、身毒諸國的情況。
    11.菩提達摩(Bodhidhama,?一528或 536):簡稱達摩或達磨。傳為南天竺人,於宋末航海到廣州,又往北魏之洛陽,後住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據說他遇慧可(487一593),授以《楞伽經》四卷,慧可受其心法,於是禪宗得以流傳,達摩遂成為中國佛教禪宗之祖師。
    12.真諦(Paramartha,499一569):音譯波羅末他。一名拘那羅陀(Kulanatha),意為親依。西天竺優禪尼國(Ujjayani,印度中央邦烏賈因Ujjain)人。應梁武帝之請,於中大同元年(546年)抵華,適時局不寧,乃輾轉於今蘇、浙、贛、閩各地,後至廣州。他譯經頗多,計四十九部,一百四十二卷,作為翻譯家與鳩摩羅什、玄奘齊名。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海陸對外交通_第二章  兩晉南北朝之中外交通_
第三節 中西僧人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