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東來翻經者

     1.波羅頗迦羅密多羅(Prabhakaramitra,565一633):意譯明知識。一作波頗(Prabhamitra),此云光智。中印度人。武德九年(626年)十二月抵長安,敕住興善寺,譯經三部三十五卷。

     2.那提三藏:梵名布如烏伐邪(Punyopaya),此言福生,後訛略而稱那提。中印度人,嘗往執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登棱伽(Lanka)山。「承脂那東國,盛轉大乘,佛法崇盛,贍洲稱最。乃搜集大小乘經律論五百餘夾,合一千五百餘部,以永徽六年(655年)創達京師,在敕令於慈恩寺安置」,旋於顯慶元年(656年)敕往崑崙諸國採取異藥。既至南海,諸王歸敬,為別立寺,度人授法。龍朔三年(663年)返歸慈恩寺,同年因真臘國請,下敕聽往,返跡末由。那提三藏係印度高僧中遵海路東來的重要人物,其學識至為淵博,惜因所奉教派與玄奘不同而受排斥。故《續高僧傳》作者為之不平而云:「夫以抱麟之歎,代有斯蹤,知人難哉,千齡罕遇。……委命遭命,斯人斯在,嗚呼惜哉!」

     3.若那跋陀羅(Jnanabhadra):意譯智賢。南海波凌(一作訶陵,今爪哇島)人。其人未親來華,麟德間(664一665年)成都沙門會寧欲往天竺觀禮聖跡,泛舶西游,路經波凌,遂與智賢同譯《涅槃後分》二卷,譯畢寄經達交州,後轉送入京。

     4.竇叉難陀(Siksananda,652一710):意譯學喜。于闐人。武后時,隨唐朝派往于闐訪求《華嚴經》原本之使者到達洛陽,於周證聖元年(695年)同菩提流支、義淨、復禮、法藏等在大遍空寺翻譯,聖曆二年(699年)功畢,是為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後又繼續譯經,前後總出一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5.菩提流支(Bodhiruci﹐?一727):意譯覺愛。南印度人。高宗聞其遠譽,於永淳二年(683年)遣使迎接,武后令其住東洛福先寺譯經,後又住京兆崇福寺。開元十五年(727年)卒。《宋高僧傳》云其春秋一百五十六,或為訛記,然長壽則無疑,所譯經典凡四十九會,總一百二十卷。

     6.善無畏(637一735):梵名音譯戍婆揭羅僧訶(Subhakara-Simha),華言淨師子,義翻為善無畏。中印度人。開元四年(716年)抵達長安,先後譯出《大日經》等並講述其要義,成為密宗創始人之一。與金剛智、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

     7.金剛智(699一741):梵名音譯跋日羅菩提(Vajrabodhi)。南印度人。曾遊師子國,登稜迦山,復泛海東行,歷佛逝(即室利佛逝,在今蘇門答臘島巨港Palembang一帶)、裸人(在今印度尼科巴Nicobar群島)等二十餘國。聞脂那佛法崇盛,泛舶而來,於開元七年(719年)達於廣府,敕迎就慈恩寺,.尋徙薦福寺。曾譯經多卷,成為密宗創始人之一,大智、大慧二禪師與不空三藏皆師事之。

     8.不空(705一774):梵名音譯阿目跋折羅(Amoghavajra)。北印度人。幼隨叔觀光東國,年十五師事金剛智,諳異國書語,師之翻經,常令共譯。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奉師遺命附崑崙舶離南海而至訶陵,旋返師子、印度廣求密藏,復於天寶五載(746年)返唐。譯出大乘經典共七十七部,一百二十餘卷。

     9.智慧:梵名音譯般剌若(Prajna)。北印度人。「常聞支那大國,文殊在中,錫指東方,誓傳佛教。乃泛海東邁,垂至廣州,風飄卻返,抵執師子國之東。又集資糧,重修巨舶,偏歷南海諸國」。德宗建中(780一783年)初抵達廣州,貞元二年(786年)始屆京輦,遂參與譯經,後終於洛陽。

    10.蓮華:中印度人。以興元元年(784年)杖錫謁德宗,乞鐘一口歸天竺聲擊。敕廣州鐘鑄畢,令送於南天竺金捶寺。華乃將此鐘與寶軍國(應在印度中部,今地不詳)安置。後又送梵本佛經來華,詔於崇福寺翻譯。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四編  隋唐時期中外交通之勃興_ 第三章  唐朝與印度之往來_
第二節   唐代僧人翻經求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