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的中西交通史上,阿拉伯諸國同中國的關係佔有重要的地位,並突出地表現為大食人之來華經商、大量住華與開始華化。
阿拉伯帝國自七世紀崛起後,即十分重視與東方大國中國之交往。許多阿拉伯旅行家、地理學家在遊記、地志中都注意記載中國,並形成為傳統。兩宋時期,伊斯蘭地理學家記及中國之較有名者,應推愛德利奚(Abu-‘Abdullah Muhammad al-ldrisi,1100一1166)。他生於北非,長期居住在意大利的西西里(Sicily)島,後奉西西里王羅哲爾二世(Roger II)之命撰寫《地理書》。書中多處述及中國之地理及對外通商情形,如謂廣州為Khanku,稱泉州為Janku。愛德利奚在西西里記載中國乃至泉州之事,而趙汝适在泉州寫及大食和西西里,此誠宋代中外交通歷史之佳話矣。
波斯、大食之商人在唐朝時已紛紛來華,被稱為胡商、蕃客。到了宋代,蕃商來華者日眾,其中主要多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大食商人。《嶺外代答》云「諸蕃國之富盛多寶貨者,莫如大食國」,《宋會要》則載 「今來大食諸國蕃客,乞往諸州及東京(即汴京﹑開封)買賣」。《宋史.大食傳》、《宋會要》曾記及來華朝貢的一些大食富商巨賈,如舶主蒲希密曾於太宗時多次入貢,有一次竟獻上象牙五十株、乳香千八百斤及其他許多貴重物品。辛押阤羅居廣州數十年、家資數百萬緡,曾提出要進銀錢以助修廣州城。蒲羅辛自造蕃船販乳香達三十萬緡,高宗詔補其承信郎。當時入華之大食貢使或商人多蒲姓,一般認為蒲即阿拉伯名Abu之對音,又作阿蒲或阿卜。唯中國載籍中所記蒞華之蒲姓者不都來自西亞,如唐末三佛齊貢使稱蒲訶粟,五代時占城使者為莆訶散。《宋史.三佛齊傳》云「其國居人多蒲姓」,此或因當時伊斯蘭教已向南洋各國傳播,有不少大食人僑居彼處,或大食人經由其國入貢而被當成三佛齊人。
宋代蕃商之長期住華而不返較之前代尤甚,他們多住在廣州、泉州等處。朱彧《萍洲可談》對此載之頗確:「諸國人至廣州,是歲不歸者,謂之住唐」,「廣州蕃坊,海外諸國人聚居。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人。貢用,蕃官為之,巾袍履笏如華人」。關於蕃客之居住區域、犯罪判刑、子弟教育、蕃漢通婚乃至蕃商遺產之處理,當時均有規定和措施。廣州之蕃坊在城西,據岳珂《桯史》卷十一載,「番禺有海獠雜居,其最豪者蒲姓,號白番人,本占城之貴人也。既浮海而遇風濤,憚於復反,乃請于其主,願留中國,以通往來之貨。主許焉,舶事寔賴給其家。歲益久,定居城中,屋室稍侈靡踰禁。使者方務招徠,以阜國計,且以其非吾國人,不之問,故其宏麗奇偉,益張而大,富盛甲一時」。
泉州的蕃客居留地在城南瀕晉江之處,據《諸蕃志》卷上載,各國之商人、僧侶均住於泉南:「時羅巴智力干父子,其種類也,今居泉之城南」(《南毗國》),「雍熙間,有僧囉護哪航海而至,自言天竺國人。番商以其胡僧,競持金繒珍寶以施。僧一不有,買隙地建佛剎于泉之城南,今寶林院是也」(《天竺國》),「有番商曰施那幃,大食人也,蹻寓泉南,輕財樂施.有西土氣習,作叢冢於城外之東南隅,以掩胡賈之遺骸,提舶林之奇記其實」(《大食國》)。林之奇(1112一1176)所記即指《泉州東坂葬蕃商記》(載《拙齋文集》卷十五),內謂蕃商之墓建發於蒲霞辛,而由試郍圍於紹興壬午 (1162年)至隆興癸未(1163年)成就之。《桯史》曾載 「云泉亦有舶獠,曰尸羅圍,貲乙於蒲」。此施那幃、試郍圍、尸羅圍均為Siraf之異譯,為中世紀波斯、大食之著名貿易港,在今伊朗西南岸之塔黑里(Taheri),蓋阿拉伯人往往習慣於將地名綴於其名之後。
蕃客墓之修築,乃大食諸國外僑定居於中國的明證,泉州市曾出土了大量宋、元時伊斯蘭教徒之墓石,如侯賽因.本.穆罕默德.哈拉提(哈拉提Khalat,在原蘇聯之亞美尼亞Ar-menia)「卒於567年4月」(此為伊斯蘭教曆 ,相當公元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曼蘇爾.本.哈吉.葛斯姆.賈杰魯米(賈杰魯米或即今伊朗北部之Jajarm)「卒於676年6月21日星期四」(相當公元1277年11月18日、南宋景炎二年十月廿二)。廣州也有蕃人墓塚,《南海百詠》序云 「在城西十里」,但《羊城古鈔》則謂 「在廣州北門外」。蕃客既久留不歸,或死後築墓葬於華土,或娶妻生子、繁衍生息,遂逐漸華化。如《宋會要》云 「大商蒲亞里者,既至廣州,有右武大夫曾納利其財,以妹嫁之,亞里因留不歸」。該書尚載,「崇寧三年(1104年)五月二十八日,詔應蕃國及土生蕃客願望他州或東京販易物貨者,仰經提舉市舶司陳狀」,「政和四年(1114年)五月十八日,詔諸國蕃客到中國居住已經五世,其財產依海行無合承分人及不經遺囑者,並依戶絕法,仍入市舶司拘管」,是知當時已有所謂「五世蕃客」及「土生蕃客」矣。
由於宋朝政府大力獎勵對外貿易、極力招徠大食諸國之商賈,蕃客住華不歸者越來越多,其中一些人並逐漸成為有錢有勢的名門大族。上述辛押阤羅提出要出錢助修廣州城,事雖未果然可見大食商賈之豪富。而大食商人卻曾助修過泉州城,事見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四:「嘉定四年(1211年),守鄒應龍以賈胡簿錄之貲,請於朝而大修之,城始固」。另葉適(1150一1223)之《水心先生文集》也提到蕃客出資助泉州官府修造戰船。
唯蕃客長期留華、富於權勢之最著名者,莫過於宋末、元初之蒲壽庚。鄭思肖(1241一1318)《心史》謂 「蒲受耕(壽庚),祖南蕃人,富甲兩廣,據泉州叛」,明何喬遠之《閩書》云「蒲壽庚,其先西域人,總諸蕃互市,居廣州。至壽庚父開宗徙於泉」。廣東的《蒲氏族譜》記蒲壽宬、壽庚兄弟二人,但福建的《蒲氏族譜》則說蒲壽庚有兄弟三人、其父由四川入閩。蒲氏家族以從事香料為業,故《宋史》曰「初壽庚提舉泉州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擅蕃舶利即指其長期經營香舶往來交易。或據上引謂蒲壽庚在宋末任提舉市舶三十年,此則非是。《閩書》說蒲壽庚「咸淳(1265一1274年)末與其兄壽宬平海寇有功,累官福建安撫沿海都制置使。景炎元年(1276年),授福建廣東招撫使,總海舶」,其出任市舶使應在咸淳末、景炎初,蓋景炎之前的歷任泉州市舶使斑斑可考,見諸(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儘管時間不長,但一個蕃客居然得以出任市舶使,足見當時大食蕃商在泉州等地之基礎已相當牢固。《癸辛雜識續集》亦言「泉南有巨賈南蕃回回佛蓮者,蒲氏之婿也。其家富甚,凡發海舶八十艘」。本來南宋抗元力量正欲借重蒲壽庚,「景炎入海,航泉州港,分淮兵二千五百人,命壽庚將海舟以從。壽庚閉門拒命,與州司馬田真子上表降元,……盡殺淮軍、宗子之在城者」(《閩書》卷一五二)。故後來元朝對蒲氏家族雖優獎有加,但明朝卻禁蒲姓不得讀書入仕,蒲家乃紛紛遷出泉州,改姓避難。
隨著阿拉伯人的入華、住華與開始華化,伊斯蘭教遂得以進一步傳播。伊斯蘭教是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阿拉伯人每至一處都要修建清真寺,向真主禮拜。唐宋時,大食人多自海路來華,故廣州、泉州、杭州等沿海港口修建了最早的一批清真寺。《萍洲可談》卷二記廣州蕃坊云「蕃人衣裝與華異,飲食與華同。……至今蕃人但不食豬肉而已」,「至今蕃人非手刃六畜則不食」,這裏說的就是伊斯蘭教「勿食豬肉」的禁令。今廣州市中心光塔街有伊斯蘭教之懷聖寺,內有高達三十六公尺之光塔,舊傳建於唐代,然無確證。寺內有郭嘉《重建懷聖寺記》刻石,謂寺毀於至正癸未(1343年),至正十年(1350 年)重建立石。該寺雖不能斷為唐代始建,但南宋初年已存則不成問題,蓋岳珂之《桯史》云番禺蒲宅「後有窣堵波,高入雲表,……歲四五月,舶將來,群獠入于塔,出于竇,啁晰號嘑,以祈南風」,此殆懷聖寺與光塔無疑。光塔一者為祈風用,二來可兼為航舶之燈塔,晝則懸旂,夜則舉火,故謂之「光塔」。
如果說廣州懷聖寺之始建時代猶是一樁無頭公案。那麼泉州伊斯蘭教寺廟之創修年代則比較明確,不過也是經過長期聚訟不休方逐漸趨於解決的。今泉州東南之塗門街(通淮街)存有一座古老的伊斯蘭教寺,該寺門樓甬道後東側有一塊碑石,上刻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吳鑑之漢文《重立清淨寺碑誌》,謂「宋紹興元年(1131年),有納只卜.穆茲喜魯丁(Najib Muzhir al-Din)者,自撒那威(Siraf)從商舶來泉,創茲寺于泉州之南城」,人們過去多據此稱該寺為「清淨寺」。但是該寺門樓甬道後的北牆,卻另有阿拉伯文之碑石,云此寺名聖友寺(或作艾蘇哈卜寺),乃此地第一座禮拜寺,建於伊斯蘭教曆400年(約當公元1009一1010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三百年後即伊斯蘭教曆710年(公元1310一1311年、元至大三年)方由設拉子(Shiraz)的魯克伯哈只(Haji Rukab)即艾哈邁德.本.穆罕默德.賈德斯(Ahmad b. Muhammad Quds)重加修建。故人們逐漸認為此寺應稱聖友寺,初建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至於清淨寺,刻有吳鑑誌文的碑石並非原碑,乃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立,故或謂係南宋時在城南所建的另一y伊斯蘭教寺,該寺後被毀,而碑石則被誤植於聖友寺內。若然,則兩宋時期泉州的伊斯蘭教勢力不可謂不大矣!
這裏順便指出,宋末、元初泉州在中外交通方面之凌駕廣州而扶搖直上實非倖致,它在此一時期的文物之出土比比皆是。即以宗教而論,除了多座伊斯蘭教清真寺外(元時有六七所),泉州尚保存有清源山的道教太上老君大石像,有佛教的開元、承天、崇福三寺,有華表山草庵的摩尼教寺址。在一座開元寺內,既有佛教的殿堂、東西雙塔及各種雕刻,又有古埃及神話、印度婆羅門教神話的雕刻以及古希臘哥林多式的石柱。如果再加上後來的基督教堂(在中山北路東面) 和天主教堂(舊址在花巷許厝埕26號陳宅對面),那麼﹐泉州簡直可以稱得上世界宗教之博物館。
總之,宋代阿拉伯人之住華及伊斯蘭教的進一步傳播,既反映了彼時中西交通之繁盛,也成為後來回回民族形成之先導。「回回」一詞首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唯其初係指回紇,宋末、元初周密的《癸辛雜識續集》則云「今回回皆以中原為家,江南尤多」,所指則為伊斯蘭教徒,後來遂逐漸成為今日之回族。回回民族之主要成分自然是十三世紀初蒙古西征後,大量由西北陸道來華的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西亞人,但首先包括唐宋時期由海道來華定居的波斯、大食人之後裔在內。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五編 兩宋時期海外交通之發展_第三章 宋代同南亞、西亞及歐、非國家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