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籍、藝術等之西傳
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一面在中國傳教、介紹西學,一面也把中國書籍主要是經籍譯成外文,吸收中國優秀的文化傳回其本國,此對中西文化交流之促進,實有莫大之助力。大約明萬曆廿一年(1593年),利瑪竇已將「四書」譯成拉丁文並寄回意大利。天啟六年(1626年),金尼閣將「五經」譯成拉丁文,於杭州刊印,是為中國經籍最早刊行之西文譯本。入清,西方教士對中國經籍又作了進一步之研究與翻譯。意大利人殷錚澤(Prosper Intercetta)與葡萄牙人郭納爵(Ignatius da Costa)在康熙初年,正式將「四書」逐一譯成拉丁文。但以上所述多係節譯本。「四書」的全譯本為比利時教士衛方濟(Francois Noel)所作,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布拉格(Prague)大學圖書館刊行。康熙帝亦曾命傅聖澤(Joannes F. Foucquet)同白晉二人研究《易經》,白晉撰有拉丁文之《易經大意》,傅聖澤並有《道德經評註》。雍正、乾隆間,中國經籍之西譯仍有增無已,如宋君榮之《書經》譯本, 為當時法國漢學家德吉涅 ( J. Guignes)備極稱譽,蔣友仁用拉丁文翻譯《書經》、《孟子》亦頗受器重。至於法國人孫璋(Alexander de la Charme)、錢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更以精通漢學或著述豐富等而著稱,錢氏之《孔子傳》、《孔門弟子傳略》均重於一時。據統計,至清初耶穌會士所譯之中國書籍,進呈於羅馬教皇的已達四百餘種。
除了經籍之外,西方傳教士對漢語文及中國史地著作亦多所注意。如衛匡國有《中國文法》、 《中國新地圖冊》, 白晉著有《中法字典》、《中文研究法》。法國人馬若瑟 ( Joseph-Maria de Premare ) 撰成《中國札記》,是為西方較早研究中國文字學的著作。後來傅爾蒙 (E. Fourmont,1683一1745)參照該書及西班牙教士華羅(Franciscus Varo)的《官話簡易讀法》,另撰《中國文典》,對於法國漢學之奠基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至於馮秉正出版的十二卷本《中國通史》,則是系統介紹中國史地之鉅著。
中國經籍之西傳,對十八世紀歐洲之啟蒙運動與政治政革,曾起過一番作用。法國哲學家笛卡兒 ( Rene Descartes,1596-1650) 和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 ( Baruch Spinoza,1632-1677 ) 均受過中國哲學之影響,儒家的 「仁」 是笛卡兒倡導理性主義的來源之一, 康德 ( Immanuel Kant,1724一1804 ) 謂斯賓諾莎之泛神論深受老子的影響。德國的萊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一1716)自廿一歲就開始研究中國.他認為「歐洲文化之特長在於數學的思辯的科學,即在軍事方面中國亦不如歐洲。但在實踐哲學方面,歐洲人則大不如中國人」。
法國的啟蒙學家,尤其是「百科全書派」所受中國哲學影響亦深。伏爾泰 ( Voltaire, 1694-1778)讚揚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與治理最好之國家」,「中國為世界最公正最仁愛之民族」。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稱道儒家學說,謂「只需以理性或真理即可治國平天下」。霍爾巴赫(Paul Heinrich Dietrich d’Holbach, 1723-1789)稱「中國乃世界上唯一將政治和倫理道德相結合之國家」,主張建立「德冶或以道德為基礎的政府」。後來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一1774)等重農學派再次抬出中國文明作為旗幟,魁奈主張建立合法的專制政治,被譽稱為「歐洲的孔子」。
歐洲啟蒙學家之推崇中國哲學特別是孔子的儒家學說,乃以此為武器而反對當時統治歐洲的教會權威和君主專制。中國之哲學思想原由天主教士傳入歐洲,然卻被歐洲之思想家用來反對天主教會,此誠非翻譯「四書」、「五經」的耶穌會士始料所及。
和中國經籍西傳的同時,中國的繪畫、瓷器、園林式建築及其他文學藝術,也紛紛傳入歐洲。中國瓷器在十五世紀時還是歐洲罕有的珍品,但至十七世紀中期後已成歐洲大宗之進口貨,華瓷成了歐洲人客廳或內室必備的擺設。十七、八世紀在歐洲,由瓷器開始而形成一股廣泛使用中國器具的「中國熱」,到處均以模仿中國式樣為時尚。瓷器、漆器、轎子、壁紙、絲綢、摺扇等等,為歐洲人競相使用.風靡於一時。中國的山水畫等對歐洲美術也產生 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歐製瓷器上。法國畫家華篤(Jean Antoine Watteau)之《孤島帆影圖》,純粹是中國之風格。十八世紀歐洲的畫家,諸如立體派 、印象派、未來派等等,均受中國氣派之薰陶。此外,中國之園林式建築也一度深受歐洲各國宮廷、貴族之歡迎,德國之哈爾希菲特 ( C. S. E. Hischfeld)曾著書稱中國園林藝術「吸引力之大,風行之廣,舉世無足與比並者。英人固已率先從之,今則德、法人亦相繼附和」。蓋當時德國華肯巴特(Wackenbarth)河上之比爾尼茨(Pillnitz)宮,英國肯特(Kent)公爵之別墅,以及法、德、荷蘭諸國許多宮園,均仿中國之風格而建,修築鐘樓、石橋、亭榭、假山、湖亭等等。
在十八世紀,中國的文學也受到歐洲的重視。康熙五十年(1711年),有無名氏將中國小說《好逑傳》譯成英文,是為第一部譯成西方文字之中國小說。雍正十年(1732年),馬若瑟用法文翻譯了元曲《趙氏孤兒》,後相繼出現了英、德、俄譯本,使該劇風行於歐洲。伏爾泰曾將它改編為《中國孤兒》,並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演出於巴黎。德國文豪歌德(Johm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一1832)讀過《趙氏孤兒》、《好逑傳》及其他一些中國文學作品,並試將中國抒情詩移植到德國,為中德兩國之文化交流作出努力。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八編 清代前期之中外關係_ 第三章 清代前期同歐、美各國之關係_
第一節 清代前期之中西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