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2日
此次大會名為廿世紀中外關係研究回顧﹐並在廣州為首的珠江三角洲舉行﹐頗有重大意義。蓋廣州乃中外交流尤其是海路交通重鎮﹐但一直未能在此開會﹐現在終由當年創會元勳朱傑勤老教授生前所在的暨南大學主持﹑發動﹐而在座諸位均有幸出席﹐可以將大會精神傳播開去﹐成為世紀之交本門學科的薪傳者。
有關各學術領域﹑範疇﹑專題﹑地區﹑機構﹑學者的總結﹐各位均以文會友﹐作了充分研究及表述﹐而且由各組負責人予以匯報﹐茲不贅述﹐將來大家還可拜讀論文。這裡只談點新世紀如何承前啟後﹑發揚光大的六個問題﹐敬請批評指正﹕
1﹑緬懷先哲﹐繼往開來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內憂外患交織﹐在西方漢學家的推動下﹐中外關係研究逐漸受到重視﹐梁啟超﹑沈增植﹑丁謙﹑屠寄﹑王國維﹑羅振玉等都起了承先啟後作用。中外交通作為一門學科逐漸形成﹐許多專家學者不斷湧現﹐茲舉較老的部分人名如下﹕
*整個中外關係﹕前半世紀﹐馮承鈞﹑張星烺﹑向達﹐號稱北大三傑﹔後半世紀﹐朱傑勤﹑姚楠﹑韓振華則被本人稱為南國三傑。
*中西交通﹕陳垣﹐方豪﹐岑仲勉﹐陳受頤﹐白壽彝﹐楊志玖﹐韓儒林﹐邵循正﹐全漢昇﹐張天澤﹐王繩祖﹐孫毓棠﹐張維華﹐戴裔煊
*南洋史地﹕許雲樵﹐張禮千﹐李長傅﹐蘇繼廎﹐韓槐準﹐陳育崧﹐羅香林﹐林惠祥﹐徐松石﹐饒宗頤﹐王賡武﹐邱新民
*華僑史﹕何海鳴﹐劉士木﹐張相時﹐溫雄飛﹐陳達﹐劉繼宣﹐束世澂
*中南半島諸國﹕陳序經﹐夏鼐﹐黎正甫﹐陳荊和﹐呂士朋﹐黎東方
*中泰交通史﹕嵇翥青﹐陳禮頌﹐陳棠花﹐陳毓泰
*中緬交通史﹕方國瑜﹐王婆楞﹐夏光南
*中印交流史﹕湯用彤﹐季羨林﹐許崇灝﹐常任俠﹐金克木
*中菲交通史﹕劉芝田﹐吳景宏﹐陳烈甫﹐陳台民﹐王德明
*中日交通和琉球研究﹕衛挺生﹐王輯五﹐周一良﹐梁嘉彬﹐梁容若﹐汪向榮
*中國和美洲關係﹕朱謙之﹐衛聚賢
*航海交通史﹕章巽﹐田汝康﹐莊為璣﹐陳詩啟(海關史)
*鄭和下西洋﹕鄭鶴聲﹐徐玉虎
上述名單肯定掛一漏萬﹐僅供參考。在緬懷先哲同時﹐應提倡尊師重賢。1981年創會至今﹐不覺23載過去﹐喜見後來者居上﹐深感欣慰。但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評論學者的標準可能很多﹐但道德﹑文章不可或缺。個人認為﹕有無學問可以四句話衡量﹕開創之功﹐實不可沒(對前輩)﹔三人同行﹐必有吾師(對同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對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對後輩)。順帶舉例說明文革後的新現象﹕擔心十年不招生﹐山溝裡面出秀才﹐無師自通易驕傲﹐自創門派有怪招﹐正統功夫終取勝﹐尊師重道堪提倡。
2﹑開拓領域﹐加強深度
傳統的中外交通﹐常以西域﹑南海代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開始改變﹐如以中外關係代替中西交通﹐中韓﹑中日關係的探索﹐草原之路等的研究﹐近年海外漢學及耶穌會士來華史的突破。另學會也有意識地在東﹑南﹑西﹑北各地召開會議﹐推動某些專題的發展﹐不過仍很不夠﹐需要擴闊範圍或加大深度﹕如由古代為主向近現代發展﹔正北方對外關係的繼續研究(蒙﹑俄研究有現實意義﹐歷代憂患在北方﹐將來或恐有事)﹔中西關係禁區的突破(海外漢學等)﹔由政治外交﹑地理交通﹑文化交流拓展至經濟﹑科技乃至常被忽略的衣食住行﹔數條絲綢之路的綜合研究﹔文獻﹑考古﹑科技諸派的匯合﹐缺此則無法達致科學的結論。
以本會經歷言﹐也有經驗教訓﹕初以南海﹑西域為主﹐後漸歸海交史﹑中亞史等會﹔1997年後﹐有漢學與西方傳教研究的生力軍﹐後因解禁漸趨專業化﹔2000年後至今﹐北方﹑西南漸起﹐方興未艾。這說明大家要求門類齊全﹐深得民心﹐但也暴露大而無當缺點﹐老會員漸疏﹐今後學會擬專題化﹐除定期會員大會外﹐多舉行小型會議(如明清)或出專刊(漢學)。更有進者﹐本會所設三分會已獲批准﹕(1)中西交流﹔(2)陸﹑海絲綢之路﹔(3)中日關係。這就可進一步克服某些學者所批評的缺點﹕炒冷飯。今後﹐凡寫文章必具三新之一﹕新資料﹐新觀點﹐新歸納﹐否則大家千里迢迢趕來開會﹐拿到文章卻索然無味﹐實在浪費時間。
3﹑善待傳統﹐實事求是
中國傳統史學以天朝為中心來看待四方關係﹐鴉片戰爭後有些自卑﹐隨著國力的恢復﹐舊有傳統難免抬頭。故對歷史傳統要區別看待﹐保留優秀部分﹐去除糟粕。長期來﹐學術被作為實用工具來替政治服務﹐有時難免與學者良心相背﹐因此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精神。如南海諸島﹑中朝越關係﹑漢學研究﹑中俄關係﹑港澳台研究。是否一定要體會領導精神﹖還是以歷史材料為本﹐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過去中蘇友好﹐一切勾銷﹔後來盡量醜化﹐矯枉過正﹔現在如何解決歷史糾紛方為善策﹖記住﹕符合事實者方可長存。另過去常有一傾向﹐中外皆然﹕越早﹑越大﹑越長越好﹐故有宋元明三大疑案﹕《光明之城》是否偽作﹖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否﹖鄭和到過美洲否﹖這些雖多外國人提出在先﹐究竟迎合了我們的心態﹐對此應慎重考證方可判斷。
4﹑宏觀微觀﹐優勢互補
一個現象﹕老一輩及海外偏於古代史地考證﹐國內近來注重近現代及宏觀體系。其實兩者不可偏廢﹐應是優勢互補。海外自由討論﹐重分析﹐但中國內地講究完整綜述。中國是個哲學王國。為何邏輯思維發達﹖因所有大學生﹐不論文﹑理﹐均須學四門政治課﹐等於在國學之外﹐學了俄﹑德﹑法﹑英以及希臘﹑羅馬等等哲學。是故領導人﹐個個出口成章。就連勞改犯﹐過去不學哲學﹐深刻分析犯罪根源﹑列舉改正措施﹐也難以早出獄。不過必須留意﹕過於講理論﹐容易演成煩瑣哲學﹐主意數字化﹐長篇大論﹐銜頭多而長等等。但如去掉煩瑣二字﹐前途未可限量。因此﹐從學者起要帶頭反對假﹑大﹑空﹐猶如當年馬克思反德意志體系一般。記得他老人家說過﹕“我只知道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順便一說﹐文革對國家經濟﹑科技人才是個摧殘﹐但對歷史工作者卻有好處﹕不懂現代不了解古代﹔不懂農村不了解中國﹔寫大字報提高批判水平及練筆﹔人越老經驗越豐富。
5﹑互相尊重﹐齊頭並進
還有一重要問題﹕個人﹑地區間相互尊重。文人相輕﹑文人無行應杜絕。文人不同武林﹐輸贏不分明﹐初則假謙虛﹑歡迎批評指正﹐別人一提意見即拔刀相向﹑反目成仇。我們祖師爺(馮承鈞﹑張星烺之爭)曾樹不良先例﹐許多學校常因學派分歧導致所﹑系分立。地區則爭何為徐福﹑鄭和家鄉﹖何為絲綢之路起點或某朝起點﹖數條絲路何者最重要﹖誰是最佳世界遺產﹖有些是真理之爭﹐有些很是無謂﹐易消耗國力﹑地力﹑人力﹐白生閑氣﹑晦氣﹑惡氣。至於學會領導人選﹐往往拼得你死我活。近年較平靜﹐中外﹑海交等會尚可﹐應當發揚。
6﹑聯繫實際﹐當好顧問
如果稍為出圈地講﹐所有文史工作者都應充當國家現代化的顧問﹐唯須盡量站在本專業的立場上。如果領導缺乏歷史知識﹐要花長時間才能體會學者早已知道的經驗教訓。因此﹐必須以中﹑外歷史教訓及比較研究﹐來為國家出謀劃策。應有新思維﹐如須留意﹕加強農村調查﹐看小農基礎破壞如何﹐改善工農狀況﹐避免城鄉出事﹔縱向對比古代﹐如何防止藩鎮割據﹔橫向比較西方﹑東歐﹐如何防止民族分離傾向﹔以中外交流經驗﹐看NATION此一民族國家含義及其規律。凡涉及中外歷史方面﹐我們應該做好顧問﹑軍師﹑參謀。中外關係研究學者具有中西交融的知識﹐較有識見﹐容易奏效。
總之﹐敝人認為﹐本會漸入正軌﹕會員增多﹔範疇擴大﹔會次加密﹔成果拓展﹔爭吵漸少。關鍵在於領導人的作風及全會的學風﹐要謙虛謹慎﹐善待會眾﹐團結大家﹐熱心辦事﹐爭取外援。希望再接再厲﹐做成更大的事業﹗
(在中外關係史學會與暨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
年會 —“中外關係史百年來學術回顧與展望”國際研
討會閉幕式上的大會總結﹐後刊於2006年12月全
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通訊第二十期)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海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