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小結)

2005年12月11日

(一) 會議提交論文範疇﹕

與會學者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台及日本﹐共60餘名﹐提交了50多篇論文。其範疇集中於寧波港和海上絲路的關係。下面分別簡述之﹕

綜論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及研究問題﹕陳高華﹐孫進己﹐陳佳榮﹐鮑志成
探索寧波和海上絲路關係及申遺問題﹕鮑志成﹐林士民﹐白芳
探索寧波海上絲路的文化遺存﹕陳炎﹐林士民
探索歷代寧波港歷史發展及地位﹕李小紅﹑謝興志(唐宋)﹐陳高華(宋元)﹐靳維柏(清代海防)﹐孫泓(寧波在東北亞地位)﹐王連勝(普陀與中朝)
探索寧波的手工業及航海交通﹕席龍飛(造船)﹐陳信雄(五代越窯在澎湖)﹐李軍(五代越窯外銷)﹐陳佳榮(市舶司﹑羅盤應用)﹐王宏星(唐宋南下航路)﹐萬明(明代南北兩路交通)﹐李玉昆(寧波佛教)﹐賀宇紅(海上書籍之路)﹐儲建國(貨幣之路―東方貨幣圈)﹐施祖青(海上絲路與移民)﹐沈登苗(探討倭寇新論)﹐黃浙蘇(媽祖信仰)﹐劉恒武﹑王力軍(浙東對外航路的開闢)﹐山崎覺士(九﹑十世紀東亞海域與錢塘江河口變化)
對各地港口展開比較研究﹕王元林(寧波﹑廣州)﹐陸芸(寧波﹑泉州)﹐黃曉峰(澳門)﹐王立禮(台商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投資)
探索寧波的對外交流﹕毛昭晰(遣唐使時代日本五島與明州)﹐王勇(唐代中﹑日關係)﹐ 馬一虹(唐宋對朝﹑日乃至西亞關係)﹐王心喜(五代十國與日本)﹐施存龍(兩宋中朝航海)﹐張偉(宋麗民間貿易)﹐徐吉軍(宋代中日關係)﹐郭萬平(宋代中日關係)﹐毛陽光(元代中日關係)﹐江靜(元日貿易)﹐岡元司(東亞交流與日本)﹐萬明(明代的貢市)﹐樂承耀(明代與日本)﹐王慕民(明代與日本)﹐張志立﹑彭雲(江南與朝鮮水上文化交流)
從外國及中外交流史料看寧波﹕耿昇(八種西人記述)﹐謝振聲(來甬傳教士文化活動)﹐虞浩旭(《官品令》與中日律令制度)﹐徐良雄﹑汪嵐(明清間來寧教士)﹐龔纓晏(明清間朱宗元思想)﹐魯怒放(朱舜水與日本)﹐黃時鑒(傳教士在寧所辦華花書房刊本)﹐周萍萍(近代丁韙良《花甲記憶》)

(二) 會議提出的若干問題﹕

1﹑海上絲路研究必須深化﹕
   
(1) 參與港口普及化﹕應由廣州﹑泉州﹑寧波發展到所有港口(如蓬萊﹑塘沽﹑連雲港﹑揚州﹑南京﹑蘇州﹑上海﹑杭州﹑溫州﹑福州﹑長樂﹑漳州﹑廈門﹑潮州﹑汕頭﹑徐聞﹑合浦)。
(2) 宏觀﹑微觀結合﹕不滿足於空論﹐要重視新史料﹑新觀點﹑新研究(如紙幣的發明比起絲﹑瓷﹑茶以及三大發明研究不夠﹐應加大力度)﹐嚴防空論﹑炒作與抄襲。
(3) 文獻﹑科技與考古結合﹕文獻要進一步發現﹐尤其是外國史料﹔但更應重視考古文物及科學技術界的介入(如鄭和研究出現新現象﹐地圖﹑造船﹑文物與文獻等的進一步融合及共同研究)。
(4) 全國科研力量凝聚及國際合作﹕建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總論壇(新平台)﹐由各地輪流主持﹐互動交流﹐避免重複勞動。然後進一步發展對外的跨國合作。

2﹑認真克服學術研究中的地方主義﹕

(1) 前段出現許多怪現象﹕知識分子由老九到人人爭當或掛名﹐學術從被批判到處處以之為地方爭光。各地都爭當徐福﹑鄭和等的學術要地﹐或以本港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始發港。
(2) 歷史事實及地位是客觀存在﹐無須自吹(凡美麗﹑權力﹑地位﹑金錢﹑學問﹑經濟﹑歷史作用皆然)。
(3) 提倡全國港口大聯合﹕互相尊重﹑學習﹐取長補短﹐如泉州﹑明州在科學研究方面曾有長期的合作。本會也充滿“港際主義”精神(提倡聯合申請﹑共辦論壇﹔要求共同弘揚百越文明﹐以充實及發展中華民族的海洋文明傳統)。
 

(2005年12月11日在中外關係史學會﹑
浙江日本文化研究所﹑寧波市文化廣
電新聞出版局合辦的寧波“海上絲綢
之路”學術研討會上的會議總結)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海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