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1月
- 元旦﹐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近年來﹐用紙印賀年卡的漸少﹐而代之以電郵互傳或互聯網上的電子卡。自上年“亞聖節”(12月22日)﹑聖誕節以來至牛年杪﹐除泉州﹑台北﹑香港﹑澳洲的至愛親朋及晉中校友網的同窗外﹐陸續發來賀生辰﹑賀聖誕或賀新年﹑賀新春的學友還有﹕北京-耿昇﹑萬明﹑高淑芬﹑陳高華﹑劉義杰﹑李光斌﹔上海-徐躍﹑張紹鐸﹑徐思思﹑秦志華﹐鄭和研究中心學友﹔南京-黃鴻釗﹔廣州-王元林﹔景德鎮-傅婷婷﹔福鼎-陳杏德﹔福州﹕福建華僑聯誼會學友﹔廈門-廈大校友會同學﹔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所學友﹔香港-區錦榮﹑張嘉慧﹑江志宗﹑陳惠瓊﹑劉蜀永﹑錢江﹑張錦華﹑林建新﹑蘇嘉勵﹔澳門-吳志良﹔台北-張素玢﹔台南-王仁志﹑陳信雄﹔巴黎-張廣達﹑徐庭雲伉儷。特綜誌於此﹐謹以表示衷心謝忱﹗
- 8日﹐廈大歷史系同窗鍾啟河偕妻﹑女﹑婿來港﹐當晚和包定寰﹑張昭生等設宴招待及暢談別情
- 11日﹐接獲海洋出版社劉義杰等學友寄來的《中國航海史基礎文獻彙編》第二卷 別史卷(凡五冊)
- 13日﹐收到“歷史座標尺公司”蘇嘉勵小姐(Ms. Kelly SU)由電郵轉來﹐該公司創建者林建新先生所送的《中國歷史座標尺》CH003-朝代圖資料一份。年初經張錦華兄介紹﹐已與林建新先生通過電話﹐並將《歷史座標尺》網頁載入南溟網作友好聯結﹕http://www.k-5000.com/
- 19日﹐自網上檢閱得清代琉球人雪堂主人程順則(名護親方 寵文)的《指南廣義》(琉球大學藏本)全文﹐不勝欣喜。因擬編《歷代航海針路》﹐急需窺該書全豹﹐然原書善本為琉球大學﹑台灣大學及部分私人珍藏﹐一時難以蒐羅﹐今乃得以解決﹐益信現代IT功用之無與倫比。同日﹐又蒙台灣師範大學張素玢教授電郵告知﹐彼亦組織人手用電腦打字輸存該書(台灣大學藏本)﹐一天竟獲兩種版本﹐不啻福有雙至
- 22日﹐昨日海洋出版社劉義杰學友電郵至﹐回覆不久前對其贈書致謝的短函﹐並就自己有關天后拙文若干史實表示商榷﹐遂全函發表於本網的“百家爭鳴”欄的“劉義杰主編評天后文”
- 24日﹐台灣師範大學﹑淡江大學學友張素玢﹑高菱憶等來港﹐共至香港大學圖書館聯繫參閱資料事宜
- 25日﹐收到上海鄭和研究中心《鄭和研究動態》2009年第四期﹐內時平學友《第一屆世界華人鄭和論壇﹕鄭和與航海﹑文化﹑科技學術研討會述評》一文中﹐有關鄭和下西洋的性質部分提及﹕新近香港學者陳佳榮在《“鄭和下西洋”待考問題》中指出“許多老大難問題(如下西洋是否為蹤跡建文)仍未解決﹐或未取得學界的共識”﹐“明初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至七地大規模出海﹖究其原因﹐蹤跡建文帝﹑對付帖木兒等是否僅屬次要或根本應予銷除﹖宣揚國威﹑招徠朝貢能否完全解釋得通﹖其中是否深藏明代市民經濟的萌芽及發展國家壟斷資本的動因﹖”
- 26日﹐接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部徐思思學友電函﹐謂“蒙中國社科院宋峴先生推介,新疆烏魯木齊的《西部蒙古論壇》期刊于2009年第4期轉載了《歷代中外行紀》中關於《聖武親征錄》的一章,並在編者按中對此書作了相關介紹”﹐權代廣達﹑錢江諸兄感謝北﹑西﹑東﹑南四方好友﹗
- 31日﹐完成了琉球程順則《指南廣義》(琉球大學本)全文的校對與標點初步工作﹐是亦一“工程”。同時﹐自即日起﹐開始逐漸進行《古代南海地名匯釋》目錄的上網工作﹔一俟完成﹐可立即展開地名詞條內文的輸入﹐令全部工作步入正軌
2月
- 1日﹐同時收到《海交史研究》2009年第2期(內刊拙文《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朝疆里總圖 ― 清濬《廣輪疆里圖》略析》)﹐及上海辭書出版社徐思思女士轉來的《西部蒙古論壇》(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衛拉特蒙古文化研究室編輯出版﹐主編奧其爾巴特)2009年第4期(內刊《歷代中外行紀》中關於《聖武親征錄》的一章)
- 19日﹐晚六時許至八時半﹐與學友劉蜀永教授相聚於時代廣場食通天之玉桃苑﹐蒙其贈送大作《劉蜀永香港史文集》﹐另代收兩冊送予區錦榮﹑黃旌等先生的贈品﹐特誌衷心謝忱。當晚十時半﹐已將該書簡介﹑文集目錄及作者後記上於本網
- 23日﹐劉義杰學友又電傳其最新成果﹕“ 天妃晉封天后的玄機——讀臺北版《天妃顯聖錄》”(原載其網志)﹐此前議論當以此為準也。旋錄其全文置本網-“學術資訊”-“百家爭鳴”欄的“劉義杰主編評天后文”
3月
- 1日﹐撰寫“值得港人重視的《劉蜀永香港史文集》”一文。
同日﹐獲新疆學友電郵﹐知 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所主辦的“兩岸西域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訂2010年8月舉行﹐旋將此訊息刊於本網上 - 4日晚7時至10時半﹐“福建省立晉中香港校友會”於北角新都會大酒樓舉行了“庚寅年春茗聯歡晚會”﹐與會者有二百餘眾。我班(高19組)劉永安﹑黃哲貞﹑黃世報﹑陳佳榮均蒞臨並同檯敘舊﹑暢談別情。同檯聚首的還有高14-18組的學長不等﹐其中包括14組洪建都﹑15組邱奕鎬伉儷﹑18組許一心等學長
- 5日﹐全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祕書長馬一虹女士於今日辭世﹐特致沉痛的悼念
- 14日凌晨零時10分﹐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終於把《古代南海地名匯釋》數千地名的名目全部載入網上﹐並連接至“拼音檢字查詞”﹑“繁體筆畫查詞”等索引。今後只要按名輸入資料即可﹐無須再考慮太多的技術問題
- 19日﹐因廈大歷史系同窗﹑老大姐王麗蓮及周增藩伉儷來港探女﹐今晚六時半至八時半於北角客台軒﹐和他們及包定寰﹑張昭生等共進晚餐﹑暢談別情
▲ 前排由右至左﹕王麗蓮﹑包定寰﹑周增藩
後排由右至左﹕張昭生﹑陳佳榮 - 27日上午9﹕30-12﹕00﹐到九龍塘創新中心﹐參加現代教育研究社主辦的“創新教學模式 活化中史學習”研討會
4月
- 1日﹐收到耿引增學長(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寄贈的大作《中國人與印度洋》(北京大學“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之一﹐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2009年重版)﹐特誌於此﹐以表謝忱
- 5日清明﹐澳門林上川同學來港聚會。與高中同學劉永安﹑黃哲貞﹑黃世報在港澳碼頭﹑國際金融中心會集﹐然後至香港仔珍寶舫飲茶﹐到太平山﹑尖沙咀游覽﹐並共晉晚餐
▲ 2010年4月5日 ▲ 2010年4月5日清明
清明於香港仔珍寶 香港尖沙咀。右起﹕
海鮮舫前。右起﹕ 劉永安﹑陳佳榮﹑
黃哲貞﹑黃世報﹑ 林上川﹑黃哲貞
林上川﹑陳佳榮﹑
劉永安 - 12日﹐因今年7月11日將在福建泉州舉行第六屆中國航海日活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及王麗明一行為航海圖籍展覽事﹐於昨日專程蒞港﹔今天下午﹐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同仁譚廣濂﹑錢江﹑馮錦榮﹑陳佳榮等在灣仔合和中心﹐與之詳細討論﹑確定合作事宜﹐並共進晚餐。會前﹐曾參觀太平山﹑尖沙咀等山形海勢﹔會上﹐香港學友亦順便研究會務及未來學術工作﹐商議設立“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網頁(將另擇日開放)
▲ 2010年4月12日下午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香港
海外交通史學會﹐就本年7月11日第六屆中國航海節
(泉州)航海圖展覽合作事宜﹐於香港灣仔的合和中心
舉行會談。右起﹕丁毓玲﹑譚廣濂﹑錢江﹑陳佳榮▲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雙方
在2010年4月12日晚宴上。右起﹕丁毓玲﹑譚廣濂﹑
馮錦榮﹑陳佳榮﹑錢江。最後﹐大家以江湖盟誓方式
共約2010年7月11日同聚刺桐古城 - 13日﹐上午﹐會見歷史座標尺公司(http://www.k-5000.com/)創建者林建新先生﹐蒙其贈送標尺產品﹐互相觀摩網站。後與共同老友張錦華兄齊進午餐
- 18日﹐香江南溟齋奠立整整滿廿八個年頭。最好的紀念自然是終身學習﹑創作﹑奮鬥。除了堅持兩項日常工作﹕補充“中外萬年史”日志﹐輸入“古代南海地名匯釋”的中文地名網上資料及英文索引﹐當繼續實現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的出版計劃﹐如“歷代航海針路”等﹔同日﹐為籌備紀念“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成立卅週年(1981-2011)﹑“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成立五週年(2006-2011)﹐完成“歷代中外交通”圖尺正在編製
- 19日﹐學友﹑中央民族大學陳連開教授於今日上午10﹕46辭世﹐特致沉痛的悼念及哀思
- 20日﹐收到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萬明女士電傳的《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通訊》第24期目錄﹐立即上載到本網的“最新資訊”
- 26日﹐獲廈門大學歷史系1954-1958屆同窗王麗蓮及周增藩伉儷寄來的﹐其胞兄(大哥)﹑已故前輩學者王新民先生的論著目錄。王先生早年曾在福州協和大學﹑泉州海疆學校學習或任教﹐於南海交通史素有研究﹐曾與韓振華師合撰過論文。現將其論著目錄刊登於此﹐以慰先輩學者之靈。
- 本月﹐個人參與編輯的下列書籍出版﹕“世界當代華文文學精讀文庫”- 張承志《黑駿馬》[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新加坡青年書局聯合出版﹐2010年4月繁體版]
5月
- 12日﹐近月來﹐忙於將卅多年前(1974-1980)閱覽約280種古籍的輯佚蒐殘卡片﹐整理為部分電子版本﹐而成《宋代以前“諸家異物志”輯佚索引》﹑《漢﹑元間“中外交流古志”輯佚索引》﹐至今日略具規模。希望能盡快公佈於網絡上﹐以供海內外學者共同利用
- 18-28日﹐完成對“南溟集”出版後的21世紀文篇‧學者卷的修訂
6月
- 9日﹐接學友李弘祺教授(台灣新竹﹕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兼研究中心主任)電郵﹐知該校於6月16-17日舉行“耶魯大學所藏東亞山形水勢圖研究工作坊”﹐其中有他本人的專題演講﹕“耶魯的東亞海岸山形水勢圖介紹”。感謝學友的關照﹐預祝其講演成功
- 18日﹐昨收到澳門基金會郵寄來的中外關係史學會歷屆會議照片及“通訊”掃描電子版﹐今後將執編“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網站”(http://www.china-world1981.com/),編製單位包括﹕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秘書處﹑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澳門基金會。茲先將歷屆會議照片陸續上載至本網的“全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歷屆會議”﹐以饗讀者
- 30日﹐於合和中心譚廣濂先生辦公室﹐蒙其親贈本月剛面世的大作從圓方到經緯﹕香港與華南歷史地圖藏珍》
7月
- 11日﹐第六屆中國航海日慶典在泉州舉行﹐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譚廣濂(恆和航運)伉儷﹑馮錦榮(港大中文學院)伉儷及自己獲邀出席﹐於9-13日逗留家鄉。10日上午﹐由若暉姪帶往雙親長眠處拜祭﹔其間又與二哥﹑涵妹家人團聚﹐在掛有以先嚴命名的“陳振辰民居”匾牌的花巷許厝埕24號老宅留影。會議期間﹐還見到眾多老友﹐包括晉一中(現泉五中)高中同窗陳清標﹑張光鐵﹑楊式雄﹑蔡由栽﹑黃振作﹑王天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王連茂﹑丁毓玲﹑葉恩典﹑李國清﹑李秀梅﹑王麗明(天泰同窗次女)﹑姚賢瑜﹑林建華等﹐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的鄭明﹐廈門南洋研究院廖大珂﹑聶德寧﹑王望波﹑施雪琴等。另又蒙學友鄭明送書(趙志剛《鄭和下西洋趣聞軼事》﹐南京出版社2009)﹐李玉昆贈其有關媽祖的新作《媽祖史跡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及梁二平的《誰在地球的另一邊﹕從古代海圖看世界》(花城出版社2009)﹑《誰在地球的中央﹕古代中國的天下觀》(花城出版社2010)
- 30日﹐收到北京作家張君婷寄送的新作《我忍無可忍的青春》(北京﹕團結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8月
- 7日﹐收到學友紀大椿從新疆烏魯木齊所寄送的大作《“香妃” 乾隆容妃的幻影》(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5月出版)
- 12日﹐收到學友鄭明﹑呂同舟由北京寄送的《鄭和下西洋研究》3(2007)﹑4(2008)﹐《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5(2009)及《中國遠洋航務》2010年5月刊。前兩種為“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後改稱“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研究會”)刊物
- 26日﹐完成 (清)琉球程順則《指南廣義》點校本網上公佈
- 31日﹐完成古代海洋史料的珍貴﹑疑難及輯佚(The Value, Perplexity and Compilation of Ancient Maritime Historical Data)[為10月將於成功大學舉行的2010海洋文化研討會而擬]
9月
- 8日﹐完成 (明)慎懋賞《四夷廣記》航海針路點校文檔公佈
- 9日﹐收到學友黃鴻釗由珠海寄贈的新著《香洲開埠史料輯錄》(“珠海歷史文化書系”﹕“珠海人文風物叢書”之一﹐珠海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 15日﹐收到Ms. Jenny Yan CHEN(CHAN Yin)送來她已編完之古代南海地名外文索引﹐特此致謝﹔一俟校訂畢﹐即可令全球讀者在網上一窺全豹
- 18日﹐現代教育研究社同仁﹑顧問柳志強校長﹐因病不幸辭世﹐特致沉痛的哀悼
- 21日﹐香港《文匯報》於是日副刊“文匯園”的“開卷有益”欄﹐全文刊載 “值得港人重視的《劉蜀永香港史文集》”
- 24日﹐在一些年輕朋友推動下﹐以Aaron Chen之名開了個Facebook的網上戶口﹐頓時賓朋齊集
- 26日﹐經數日之校訂﹐終將 古代南海地名外文索引上載於網上﹐跟著會把各名下條目與條文作網上互見之連接
- 29日﹐台灣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辦的“2010海洋文化研討會”網站(http://www.chass.ncku.edu.tw/OceanCulture/index.php)發表下列訊息﹕“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陳佳榮名譽會長提供「諸家異物志」﹑「中外交流古志」輯佚索引公佈之下載連結,歡迎有興趣的與會人士前往下載,謝謝。下載網址:http://www.world10k.com/blog/?p=1533 ”
10月
- 1日﹐因國慶放假。連續三天休息天﹐正好埋首於 古代南海地名外文索引及古代南海地名分區索引和地名之間的來往連線編製工作
- 3日﹐學友王仁志電郵來下列海報﹕
台南中區扶輪社邀請[陳佳榮先生] 十月八日[五] 晚間六點三十分 例會時間來台南中區扶輪社演講
地點﹕台南市西門路 大億麗緻四樓 柏林倫敦廳
“講題:台灣是我家
專精於中國海外交通歷史的陳佳榮先生 已居住香港近三十年 工作於香港的現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任高級編輯經理 此次應成功大學之邀請前來開會 與台南中區社節目主委Wang是摯友 特別情商邀請來我社演講 機會難得 特函告知 歡迎扶輪社社友前來出席 告知助理秘書許小姐 電話06-2141517 方便準備餐位
陳先生是泉州人 講台語會通 畢業於廈門大學後 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教授世界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專精畲族史與中國海外交通史
編輯 策劃 出版五十種書籍 影音版
個人重要出版二十種
香港 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
現在是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 榮譽會長” - 7日﹐昨晚由香港乘夜機抵高雄﹐上午參觀高雄85樓﹑旗津﹑西子灣﹑蓮池潭諸處﹔下午至台南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報到﹐參加成功大學﹑廈門大學﹑台灣海洋大學共同舉辦的“2010年海洋文化研討會”﹔晚上﹐蒙學友陳信雄﹑王仁志二友款待﹐品嘗台南小食
2010年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0.10.08-09 台灣台南成功大學)
後排(由左而右):張先清、卞鳳奎、應俊豪、松浦章、丁毓玲、安嘉芳、陳政宏、
王治平、陳信雄、林德政
前排(由左而右):李毓中、吳蕙芳、吳振強、湯錦台、李弘祺、陳佳榮、戴華、
鄭振滿、王日根、謝必震 - 8日-9日﹐“2010年海洋文化研討會”舉行﹐在8日上午發表《古代海洋史料的珍貴﹑疑難和輯佚》﹐並正式在南溟網頒佈《宋代以前“諸家異物志”輯佚索引》﹑《漢﹑元間“中外交流古志”輯佚索引》﹔8日晚上﹐參加台南中區扶輪社例會﹐發表《台灣是吾家》﹔9日下午參觀台南古跡﹐然後乘高鐵赴台北。是次會議間﹐會見了下列學友﹕黃煌輝﹑戴華﹑陳信雄﹑王仁志﹑屠倚佩﹑李栴滌﹑李弘祺﹑吳密察﹑陳光祖﹑安嘉芳﹑陳支平﹑王日根﹑鄭振滿﹑張先清﹑謝必震﹑丁毓玲﹑陳志強﹑湯錦台﹑湯熙勇﹑吳振強﹑鄭永常﹑翁佳音﹑陳昌明﹑陳計堯﹑吳蕙芳﹑卞鳳奎﹑賴恆毅﹑鄭梓﹑林德政﹑鄭珉﹑松浦章﹑岡田真希子﹑吳智雄﹑陳益源﹑林朝成﹑李毓中﹑李若文﹑蔡蕙如﹑應俊豪﹑陳政宏﹑王治平﹑謝國雄﹑梁文韜﹐等等﹔復蒙諸友贈送大作﹕陳信雄《鄭和下西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與陳玉女共同主編﹐稻鄉出版社2003)﹑《大員紀事》(主編﹐成功大學2003)﹑《歲月 雕硺 五條港》(主編﹐成功大學2004)﹐王仁志書畫《風雨客來酒當茶》﹑《第八屆亞太蘭花展 蘭亭雅集紀念特輯》(主編﹐蘭亭雅集美術會2004)﹐陳支平《隨風搖曳校園間》(海洋出版社2009)﹐另台南中區扶輪社蔡國華社長授贈該社錦旗一面﹐特致謝忱
- 10日﹐恰逢中華民國99週年﹐於2010年10月10日10時10分﹐致電台北胞姐﹐旋與闊別十餘載的親人重逢﹔10下午﹑11日下午共游碧潭及台北101。蒙學友陳彥君贈其碩士論文“中國民間怪異兒故事研究”(2009年2月)
- 12日上午10-12時﹐會見學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張素玢教授及該所所長范燕秋教授﹐為該所研究生講述“海洋史史料介紹與釋疑”。事前已出海報﹕“10.12【師大】陳佳榮:海洋史史料介紹與釋疑- 台灣研究平台。2010 年10 月10 日
時間:2010.10.12(二)上午10:10-12:00 題目:海洋史史料介紹與釋疑。講者:香港陳佳榮教授(中外關係史學會名譽會長)。地點:台灣師大台史所臺灣史研究所研討室(一)勤308教室 …
台灣研究平台 - http://turs.infolinker.com.tw/wordpress/ ”
課後蒙同學楊雅惠贈其執編的“臺灣博物(季刊)”105號(29卷第1期﹐2010)
當晚結束台灣之旅回港 - 20日﹐收到劉聯芳同學由母校帶回的﹑吾師羅耀九教授的大作《硯邊餘墨》﹐不勝欣喜及感謝。內收耀九老師的下列重要篇章﹕〈如何對待古人的愛國思想〉(已於今年5月上載於本網)﹐〈必須正確區分歷史上的民族英雄與漢奸〉﹐〈研究歷史的最終目的是甚麼﹖― 一個容易忽視的重要問題〉
- 23日下午4時﹐歷史座標尺公司(http://www.k-5000.com/總裁林建新先生面交紀念“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成立卅週年(1981-2011)﹑“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成立五週年(2006-2011)的首把中國歷史座標彩尺“交通篇”樣尺
11月
- 2日﹐接到學友黃鴻釗寄自珠海的新作《濠鏡新集》(澳門社會科學學會2010年版)﹐內收《濠鏡集》(2004年)以來有關澳門史地的新文章
- 12-15日﹐時值華僑大學創立五十周年﹐中外關係史學會﹑華僑大學聯合主辦(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承辦)“多元宗教文化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的學術研討會(中外關係史學會2010年年會)。12日晚8時許﹐乘夜機赴廈門﹐旋至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專家招待所報到。13-14日會議召開﹐15日參觀泉州各宗教名勝。會上與耿昇﹑丘進﹑晁中辰﹑孫泓﹑李宗勳﹑朱悅梅﹑余雷﹑袁澍﹑王心喜﹑冷東﹑鄒振環﹑曲玉維﹑郭萬平﹑王東方﹑胡同慶﹑高凱﹑府憲展﹑圖門其其格﹑陳瑞燕﹑張禹東﹑曾亞雄﹑王麗霞﹑鄭經融﹑王愛平﹑周萍萍﹑孫林﹑張月芬﹑王克平﹑王鵬飛﹑趙興元﹑王超傑﹑林敏﹑劉樹勇﹑龐乃明﹑顏晨華﹑孟昭鋒﹑黃海德﹑蔡振翔﹑陳景熙﹑范正義﹑李勇﹑周麗妃﹑謝俊烈等等學友相會﹐復蒙鄒振環教授贈其大作﹕《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以1815至1900年西方歷史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
12月
- 3日﹐據法國博士後關露露小姐(Dr. Laurette Cointet)在上月底所提六個問題﹐擬寫了〈我所略知的中國民族調查 ― 民院廿年答客問〉
- 4日﹐收到廈門大學旅港校友會寄來的母校90周年(1921-2011)校慶紀念網(http://90.xmu.edu.cn/)﹐旋於5日於其上建立廈門大學歷史學系1954-1958屆班級網頁
- 15日﹐收到香港大學校友會寄來的本校100周年(1911-2011)紀念網址(http://100.hku.hk)﹐旋又收到相關賀卡
- 2010年12月21日11時30分﹐冬至前夕﹐南溟網破40000人次﹔當天下午赴廣州報到﹐參加在暨南大學舉行的中西交通史研討會
- 22日﹐暨南大學﹑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辦﹐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承辦﹐在廣州的暨南大學校內舉行了“‘國際視野下的中西交通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暨《朱傑勤文集》首發式”。會議首先向與會代表發送了將於2011年1月正式出版的《朱傑勤文集》一套五冊(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紀宗安等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內容包括〈中外關係史〉﹑〈華僑史〉﹑〈世界史〉﹑〈史學理論〉﹑〈文學藝術史〉﹐彰顯了朱傑勤教授畢生的多方面學術成就及道德文章並重之風範﹐也是對朱老逝世(1990年5月9日)廿周年的最佳紀念。自己的73周歲生辰﹐就在此學術氣氛中在羊城度過
- 23日﹐上午在大會上報告自己及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近年來的學術成果﹔下午參觀南越王墓﹑陳家祠等古蹟﹔晚上與學友乘船作珠江夜游
- 24日﹐下午參加在廣東社會科學院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的該院廣東省海洋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海洋廣東’論壇暨《海洋史研究》(創刊號)首發式”。三天來﹐蒙學友贈書如下﹕紀宗安主編﹕《朱傑勤文集》一套五冊(〈中外關係史〉﹑〈華僑史〉﹑〈世界史〉﹑〈史學理論〉﹑〈文學藝術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李長傅等﹕《南洋史地與華僑華人研究 ― 李長傅先生論文選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盧葦﹕《中外關係史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王頲﹕《西域南海史地探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白芳﹕《人際稱謂與秦漢社會變遷》(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馬明達主編﹕《暨大史學》第六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周運中﹕〈利瑪竇《輿圖志》佚文考釋及其他〉(《自然科學史研究》29卷4期﹐2010年)﹔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創刊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葉顯恩等主編﹕《「泛珠三角」與南海貿易》(香港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 31日﹐歲杪。回首往事﹐因屬“30生”﹐猶以自己生活在二十世紀﹔然仔細一想﹐不覺早跨入廿一世紀﹐而且奮鬥了整整十載。今日在現代社﹐如期完成了《歷史與文化》最後一冊的全部寫作。自己業餘的學術研究﹐除不斷增補“中華萬年史”的日志﹐主要就是壹項―完成《古代南海地名匯釋》第一部分近900頁的上網﹕輸入繁體中文的基本資料﹔為新的外文索引逐條加上詞名連接﹔增補全新的分區分國索引。這也是畢生自我規定的最後一大動作﹐期於明年完成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