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牙
  《元史》卷三九,“(至元四年十二月)戊戌,立邦牙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並總管府”。《明一統志》卷八七,“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元至元中,屢討之,後於蒲甘緬王城置邦牙等處宣慰使司。本朝洪武二十九年始歸附,立緬甸軍民宣慰使司”。邦牙宣慰司的轄境在今緬甸的中部,治所設於阿瓦(Ava)南面的邦牙(Pinya),或譯彬亞、賓希。十三世紀末蒲甘王朝滅亡後,撣族曾於十四世紀上半期建立邦牙王朝,故此處之蒲甘緬王城應指邦牙。參蒲甘、蒲甘緬王城條。另見《寰宇通志》卷一一三;《南詔史》卷下;《廣輿圖》卷一;《四夷館考》卷下;《明續通考》卷二三一、二三六;《利病書》卷一一0;《外國詞》;《讀史紀》卷一一九;《明史》卷四六;《續通考》卷二三五;《滇繫》卷一0;《嘉慶志》卷五五六。

邦加
  《清續通考》卷三四0。即今印度尼西亞的邦加(Bangka)島。

邦項
  《海錄》卷上邦項。即今馬來西亞彭亨(Pahang)州一帶。

邦哈剌
  《利病書》卷一一九。即今孟加拉,參榜葛剌條。

邦都郎
  《殊域錄》卷七占城,“國王先為安南所逐,徙居赤坎、邦都郎”。指今越南東南部的藩朗(Phan Rang)一帶。另見《象胥錄》卷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九;《讀史紀》卷一一二;《明史》卷三二四。

邦都朗
  《續通考》卷二三九。即邦都郎,見該條。

邦仔系蘭
  又作傍佳施欄、傍家施蘭、彭家施闌房仔系蘭馮嘉施蘭。《指南》泉州往邦仔系蘭山形水勢條。在今菲律賓的班絲蘭(Pangasinan)省,位仁牙因(lingayen)一帶。另見《西南洋圖》;《東南洋圖》。

榜加
  《坤輿全圖》、即今印度尼西亞邦加(Bangka)島。

榜葛蘭
  《咸賓錄》卷三;《四夷館考》卷下;《圖書編》港六0﹔《四譯館考》卷七;《譯史》卷二。即榜葛剌,見該條。

榜葛剌
  又作榜葛蘭、邦哈剌、傍葛剌、傍伽喇、朋呀喇。《瀛涯》榜葛剌國,“ 自蘇門答剌國開船,取帽山並翠藍島,投西北上,好風行二十日,先到浙地港。……五百餘里到地名鎖納兒港登岸,向西南行三十五站,到其國”。即今孟加拉(Bengal)國及印度西孟加邦地區。另見《番國志》;《星槎》前集﹔《航海圖》圖一九;《朝貢錄》卷中;《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明四夷考》卷下;《殊域錄》卷一一;《明續通考》卷二三六、二三七;《三才地理》卷一三;《廣輿圖》卷二;《古今圖》;《萬國圖》;《職方外紀》卷首圖、卷一圖、卷五圖;《皇輿考》卷一二;《四夷廣記》;《嶺海輿圖》;《裔乘》卷二、三;《咸賓錄》卷六;《象胥錄》卷五、七;《世法錄》卷八一、八二;《華夷記》卷四;《圖書編》卷六0;《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六、二三七;《四夷雄略》卷一、二;《華夷考》卷二、一0;《鴻猷錄》卷六;《利病書》卷一二0;《讀史紀》卷六五、一00;《讀史圖》卷四;《譯史》卷二、三;《四譯館考》卷七;《外國詞》;《明史》卷六、七、九、一0、一五一、三0四、三二六;《續通典》卷一四八、一四九;《清一統志》卷四二四;《嘉慶志》卷五五八;《海關志》卷四。

榜葛剌海
  《萬國圖》;《職方外紀》卷一、五。即今孟加拉灣。

傍伽喇
  《順風》阿齊往傍伽喇條。即今孟加拉。詳榜葛剌條。

傍葛剌
  《象胥錄》卷五。即今孟加拉,詳榜葛剌條。

傍佳施欄
  又作傍家施蘭、彭家施闌邦仔系蘭房仔系蘭馮嘉施蘭。《東西洋考》卷九,“玳瑁港〔東是傍佳施欄〕,用壬子針,四更,及癸丑,五更,取表山〕”。即 Pangasinan音譯,在今菲律賓的班絲蘭省仁牙因(Lingayen)一帶。

傍家施蘭港
  又作傍佳施欄、彭家施闌邦仔系蘭房仔系蘭馮嘉施蘭。《順風》泉州往彭家施闌條:“……麻里荖斷嶼,丁午五更取蘇安港,沿山使是玳瑁港,過東是傍家施蘭港”。即今菲律賓的班絲蘭省仁牙因(Lingayen)。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