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西域記》卷九摩揭陀國下。梵文Daksinagiri意譯,指印度古王舍城南今名鞞婆羅(Vaihbara)山。

南交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堯)申命羲叔,居南交”。按《尚書》曾載有“申命羲叔,宅南交”,最初南交之名和交趾或交阯一樣,泛指我國的南方,後來才逐漸用以稱今越南的北部、中部等地區。參交阯交南安南條。另見《宋會要輯稿》冊一九七;《安南志略》卷一、一七;《宋史》卷三三四、四八八;《交阯總志》卷三;《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三、四、一一、一五、一七、二0;《嶺海圖》;《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下;《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館考》卷上;《四夷考》卷一;《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一0;《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八;《馭交記》卷一、一一;《利病書》卷一一八;《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三一、四0、一五四;《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考》卷二三九;《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八七、二八九、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七;《海關志》卷二四;《清史稿》卷五二七。

南圻
  《清史稿》卷五二七越南,“(阮福皎)分通境為三十省:……;平順、富安、廣和、邊和、嘉定、安江、河仙、永隆、定祥九省為南圻”。約當今越南歸仁以南的地區,十九世紀後這一帶也曾被稱為交趾支那(Cochin China)或交趾。另見《清續通考》卷三三三、三三五。

南旺
  (一)《東西洋考》卷五,“南旺,在大港相連,再過為密雁,為雁塘,皆小小村落”。在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一說即拉奧(Laoag),一說為蘭甘甘(Langangan)。另見《指南》東洋山形水勢條;《利病書》卷九三;《讀史紀》卷九九。(二)又作南望。《海島逸志》卷四。即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部的南望(Rembang)。

南毗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或誤作南昆(《瀛涯勝覽》柯枝國)。或謂即婆羅門種姓Namburi的通稱,指今印度馬拉巴爾(Marabar)海岸一帶。另見《事林廣記》卷五;《集事淵海》卷四七﹔《宋史》卷四八九;《南海志》卷七;《通考》卷三三二;《圖書編》卷五九;《武備志》卷二三七;《續通典》卷四八。

南海
  先泰古籍早已載及該名,初或泛指我國南方,或兼指今之東海。後來除作為郡縣名稱外,約在東漢時才逐漸用以專指我國以南的廣大海域。劉熙《釋名》,“南海在海南,宜言海南。欲同四海名故言南海”。揚雄《交州箴》同。作為水域而言的南海,不同載籍所指範圍又很不相同:(一)今南海。(二)泛指今東南亞一帶及其海域(略當南洋一詞),甚至遠至印度洋的海域。(三)指爪哇島至澳大利亞洲一帶的海洋。參南洋、南大洋海條。另見《史記》卷二、六、一一三、一一七、一三0;《漢書》卷一、六、二四、二八、六四、九五;《異物志》;《南州志》;《臨海記》;《三國志》卷四、二八、三八、四八、四九、五三、五四、六0;《草木狀》;《南方記》;《南中志》;《廣志》;《吳都賦》;《華陽國志》卷二;《法顯傳》;《後漢書》卷一、四、五、七、三一、三八、六四、八0、八六;《南越志》;《廣州記》;《宋書》卷六;《水經注》卷一、三六、三七、四0;《南齊書》卷一四;《高僧傳》卷三;《魏書》卷一一四;《書鈔》卷一二二、一五一;《類聚》卷一、六、八、二七、二八、六五、八0、八四、八五、八七;《梁書》卷五四;《隋書》卷六、八二;《西域記》卷二、八、一0;《續僧傳》卷四、一一、一五;《晉書》卷一四、一五、六七、九0、九五、九七;《方志》卷上、下;《南史》卷七八;《北史》卷九五;《珠林》卷二、二九、三六、六0、六三、六四;《慈恩傳》卷四、五;《求法傳》卷上、下;《寄歸傳》卷一-四;《五天竺傳》;《初學記》卷六、八、二0、二八、三0;《經行記》;《通典》卷一七五、一八四、一八八;《經音義》卷二二、二五、三一、三八、五二、六四、七0、八一、一00;《元和志》卷三四;《六帖》卷五、七、九七;《雜俎》卷四;《雜俎續》卷八;《蠻書》卷六;《北戶錄》卷二;《嶺表錄》;《嶺南志》;《舊唐書》卷二四、一九0、一九一;《唐會要》卷一00;《舊五代史》卷一三五;《廣記》卷八一、四六三、四六四、四八二、四八三;《御覽》卷七八七、七八八、七九0、八0七、八0八、九四三、九四五、九八一、九八二;《宋僧傳》卷一、二;《寰宇記》卷一六九、一七六、一七七、一八二、一八三;《事類賦》卷八、九;《冊府》卷九五七、九六0、九七0;《武經》卷二一;《新唐書》卷一五、三一、一八五、二二二;《新五代史》卷六五;《證類本草》卷三-五、八-一0、一二-一四、一八、二0-二三;《香譜》卷上;《翻譯集》卷七、九;《通志》卷四一、一九八;《代答》卷一、二、六、七、一0;《清波志》卷中;《雲麓鈔》卷九;《輿地紀勝》卷八九、九九、一0九;《宋會要稿》冊一九七;《事林》卷六;《玉海》卷一五二-一五四;《通考》卷三二三、三三一、三三二、三三八、三三九;《南海志》;《安南志略》卷四、一六、一八;《金史》卷二九、三四;《宋史》卷二、一五、九三、一0二、二0四、二0九、三0一、三一八、四七九、四八九、四九0;《異域志》卷上、下;《元史》卷一六、四八、七六、一六四、二一0;《集事淵海》卷四七;《大典》卷一一九0七;《寰宇通志》卷一0三;《明一統志》卷八七;《野記》卷四;《朝貢錄》卷上;《海語》卷上、中;《越嶠書》卷一三、一四、一七、一八、二0;《嶺海圖》;《南詔史》卷上、下;《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炎徼紀》卷四;《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下;《殊域錄》卷三、八、一一;《圖書編》卷五八-六0;《四夷館考》卷上、下;《華夷考》卷一、七、八;《東夷說》;《嶺海異聞》;《嶺海續聞》;《明續通考》卷二三五-二三七;《西南夷記》;《本草》卷一、六-一一、一三、一四、一八、一九、二八、三一-三五、三七、三九、四0、四四-四六、四八、五一;《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萬國圖》;《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七;《東西洋考》卷二、三、九;《武備志》卷二0二、二二三、二三五、二三七;《職方外紀》卷五;《世法錄》卷八一、八二;《馭交記》卷一;《利病書》卷九七、一0七-一0九、一一四、一一九、一二0;《坤輿說》卷上、下;《譯史》卷三;《譯史紀餘》卷一、三;《荒史》;《讀史紀》卷一00、一0三、一一二、一一三、一一九;《讀史圖》卷二;《海上紀略》﹔《明史》卷四五-四七、四九、二三五、三二三-三二五、三三二;《輿地全圖》;《清貢圖》卷一;《續通典》卷一四六、一四八;《清一統志》卷三八九,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二三九;《續通志》卷一0三、六三五、六三八;《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八七、二九七;《征緬紀略》;《海島志》卷一、三、四;《海錄》卷中;《嘉慶志》卷四九八、五五八;《海關志》卷二、三、二四、三0;《清續通考》卷三一五、三三三;《清史稿》卷四、七二、八三、五二八。

南洋
  鄭若曾《海運圖說》,“東洋有山可依,有港可泊,非若南洋、西洋一望無際,舟行遇風,不可止也”。指今南中國海及周圍一帶海域,並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來群島等。另見《籌海編》卷七;《武備志》卷二一七;《海國錄》南洋記;《南洋論》;《清貢圖》卷一;《清統志》卷四二三;《清通典》卷九八;《清通考》卷二八七;《海錄》卷上、中、下;《清史稿》卷二五、一一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