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蘭
《新唐書》卷四三下。或謂即今東非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es Salaam),三蘭即Salaam譯音。另一說謂即索馬里(Somali)異譯。
三嶼
(一)又稱三島。《諸蕃志》卷上,“三嶼乃麻逸之屬,曰加麻延、巴姥酉、巴吉弄等,各有種落,散居島嶼。舶舟至則出而貿易,總謂之三嶼”。在今菲律賓群島。其所包括的加麻延、巴姥酉、巴吉弄三處,一說指今卡拉棉(Calamian)、巴拉望(Palawan)、布桑加(Busuanga)等島;一說在呂宋(Luzon)島西南沿岸;一說應在呂宋島北部一帶。另見《雲麓鈔》;《元史》卷二一0;《廣輿圖》卷二;《圖書編》卷五九;《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雄略》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五;《閩書》卷三九、一四六;《武備志》卷二二三;《讀史圖》卷四;《續通典》卷一四七;《清一統志》卷四二三;《續通考》卷二三八;《續通志》卷六三五;《嘉慶志》卷五五一。(二)《順風》泉州往彭家施闌條,“(白土山)使一日一夜收三嶼密雁港口,便是幞頭門”。指呂宋島西北岸的維甘(Vigan)一帶。另見《指南》。
三江
《安南棄守本末》,“(永樂五年)六月,定交趾所隸州縣。……以洮江、宣江、沲江三州隸三江府”。《越嶠書》卷一載,“洮水即富良江上流,其北為宣光江,南為沱江,所謂三江者也”。三江府、路在越南北部,轄境約當永富省以及河宣省南部一帶。作為河名,又稱三帶江,參該條。另見《元史》卷二0九;《交趾總志》卷一-三;《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平交錄》;《越嶠書》卷六;《安南傳》卷一;《廣輿圖》卷二;《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九;《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荒徼考》;《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四夷雄略》卷一;《安南圖志》;《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一;《武備志》卷二三八;《馭交記》卷四;《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紀》卷一一二;《讀史圖》卷四;《海外紀事》卷一;《明史》卷一五四、三二一;《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考》卷二三九;《清通考》卷二九六;《嘉慶志》卷五五三;《清續通考》卷三三五;《清史稿》卷四六三、五二七。
三划
又作三啞思、三噠氏州府、打喇鹿。《海錄》卷中,“(山狗王)由此登陸東南行一日,到三划,又名打喇鹿”。為Sambas的譯音,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西北部的三發。上文“東南”應為“東北”之誤。
三麥
《順風》舊港往杜蠻條,“開洋,用乙卯沿山使十更取山尾,見三麥嶼門,用巽巳三更取三麥東門過”。詳三麥嶼條。
三陀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或在今緬甸,今地不詳。參道林王條。
三島
《島夷志略》三島,“居大崎山之東,嶼分鼎峙”。即三嶼,詳該條(一)。另見《星槎》後集;《朝貢錄》卷上;《閩書》卷一四六;《外國詞》。
三竺
《海島逸志》卷一,“噶喇吧……從安南港口歷巨港、蔴六甲,經三竺而入嶼城”。或即三立洋、三洲洋的略稱,詳各該條。
三泊
又作三濼。《代答》卷二真臘國,“其旁有窊里國、西棚國、三泊國、麻蘭國、登流眉國、第辣撻國,真臘為之都會”。《雲麓漫鈔》卷五,“真臘﹝亦名真里富﹞、三泊、緣洋、登流眉、西棚、羅斛、蒲甘國則有金顏香等”。在今柬埔寨的桔井省,指湄公河東岸的三坡(Sambor)。另尚有泰國的華富里(Lopbury)附近或佛統(Nakhon Pathom)等說。也有的主張即真蒲、占浦山。另見《異域志》卷下;《閩書》卷三九、一四六。
三濼
《諸蕃志》卷上真臘國,“登流眉、波斯蘭、羅斛、三濼、真里富、……,皆其屬國也”。《朝貢錄》卷上真臘國,“其沉香之品有三,綠洋為上,三濼次之,勃雍又次之”。即三泊,泊、濼義通。見該條。
三牙山
《指南》往汶來山形水勢條,“三牙山:丁未五更取巴荖員”。在今菲律賓巴拉望(Palawan)島東北岸一帶,與七峰山緊鄰,參見七峰山、七峰三牙山條。
三巴郎
《海錄》卷中三巴郎國,“在蔣哩悶南少東,海道順風約二三日可到”。即三寶壟,詳該條。
三打板
《島夷志略》爪哇,“次曰巫侖,曰希苓,曰三打板,曰吉丹,曰孫剌等地”。一說“三”為衍字,即打板,詳該條;一說應作己打板,為今印尼爪哇島北岸井里汶(Cheribon)古名Chetapan之譯音。
三立洋
《吧城紀》,“舊港……再過三立洋,而王嶼﹝有風吹鋸﹞、甲版嶼、烏鬼嶼、草嶼、白嶼棋羅星布,吧城之前案也”。或又作三州洋,詳該條。
三弗齊
《四夷廣記》;《武備志》卷二二三。即三佛齊,詳該條。
三仸齊
《廣輿圖》卷二;《四夷雄略》卷二;《裔乘》卷二。即三佛齊,詳該條。
三江城
《緬甸瑣記》,“阿瓦城即三江城,……城西即大江,東北二面有錫箔江環流,西南一隅通陸路”。指今緬甸中部的阿瓦(Ava),參該條。
三伐恃
《西域記》卷七弗栗恃國,“北人謂三伐恃國,北印度境”。即弗栗恃,詳該條。另見《方志》卷上。
三麥山
《順風》靈山往爪蛙山形水勢法圖條,“彭家山:東邊正路七八托水,西邊四托水,前去三麥山”。詳三麥嶼條。
三麥門
又作三麥嶼門。《順風》新村爪蛙至瞞剌咖山形水勢等各條,“三麥門:嶼生洋中,看不是坤身,東進打水九托,西四五托”,“(三麥嶼)左右有門可過,左邊有淺,右邊深”,“(舊港)開洋,用乙卯沿山使十更取山尾,見三麥嶼門,用巽巳三更取三麥東門過,打水八九托正路,西門打水四五托,硬沙地邊有老古淺可防”。由於三麥嶼位於印度尼西亞邦加(Bangka)海峽南口外,使船舶進出峽口分成兩路,該嶼與邦加島之間的通道稱為三麥東門,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通道稱為西門,二門統稱為三麥門。
三麥嶼
又作三麥山、三拔嶼,或略稱三麥、麥嶼。《朝貢錄》卷上三佛齊國,“(吉里門之山)三十五更至三麥之嶼,又五更至夾門大山,又五更至舊港”。在今印度尼西亞邦加(Bangka)海峽東口外,即Maspari島,一名路西巴拉(Lucipara)島。另見《航海圖》圖一四;《順風》;《四夷廣記》;《東西洋考》卷九;《指南》。
三角嶼
《四夷廣記》,“(吉蘭丹港口)用丙午針四更平三角嶼”。在今馬來半島東岸外的珀亨提安(Perhentian)群島,或謂即大珀亨提安島。另見《島夷志》丁家廬條;《航海圖》圖一四;《順風》暹羅往大泥彭亨磨六甲條;《指南》咬口留吧往暹羅針條;《續通考》卷二三八;《清一統志》卷四二三,《嘉慶志》卷五五一;《海關志》卷二二。
三把籠
《西南洋圖》。《東南洋圖》作三把土籠。即三寶壟,詳該條。
三佛齊
又作三仸齊、三佛臍、三弗齊、佛齊、三佛國。《代答》卷二,“三佛齊國在南海之中,諸蕃水道之要衝也。東自闍婆諸國,西自大食、故臨諸國,無不由其境而入中國者”。係繼室利佛逝而興的南海大國,《舊唐書》卷二0上、《寰宇記》卷一七九均載其名。或謂三佛齊與室利佛逝實即一國,後者是梵文Sri Vijaya的譯音,前者是爪哇語Samboja的譯音。三佛齊都城原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巨港(Palembang),到宋代時遷至占卑(Jambi);或謂明代時復遷巨港,故有謂三佛齊應泛指巨港-占卑一帶。一說室利佛逝與三佛齊應是兩國,前者都於巨港,後者都於占卑,九世紀末以後室利佛逝為三佛齊所滅;也有認為三佛齊最初在馬來半島,後擴大勢力於蘇門答臘島,遂取代室利佛逝而為南海大國。另見《文昌雜錄》卷一;《可談》卷二;《指掌圖》;《石林燕語》;《代答》卷三;《清波志》卷中;《山堂考》卷六一;《雲麓鈔》卷五;《諸蕃志》卷上、下;《宋會要稿》卷一九七、一九九;《事林》卷五;《玉海》卷一五三、一五四;《通考》卷三三二、三三八、三三九;《南海志》卷七;《安南志略》卷一二;《宋史》卷一-三、五、七-九、一六-一八、三一、三五、一一三、一一九、一八六、二0四、四00、四八九,四九0;《島夷志略》;《異域志》卷下;《元史》卷一一;《渤泥記》;《集事淵海》卷四七;《瀛涯》;《番國志》;《星槎》前、後集;《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明會典》卷一0五;《朝貢錄》卷上;《皇輿考》卷一二;《鴻猷錄》卷四;《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八、九;《圖書編》卷五八-六0;《華夷考》卷一;《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六;《本草》卷一0、三四、五一;《咸賓錄》卷四、六;《三才人物》卷一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四夷廣記》;《裔乘》卷二、七;《東西洋考》卷二-四、九、一一、一二;《閩書》卷三九、一四六;《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六;《職方外紀》卷一、五;《華夷記》卷四;《象胥錄》卷一、四;《世法錄》卷八二;《利病書》卷一一九、一二0;《坤輿全圖》;《外國詞》;《譯史》卷二、三;《讀史記》卷一00、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二、四九、三0四、三二三、三二四;《輿地全圖》;《續通典》卷一四八;《清一統志》卷四二四;《續通考》卷二三八、二四六;《續通志》卷六三七、六三八;《清通考》卷九八;《海錄》卷中;《嘉慶志》卷五六0;《海關志》卷二、三;《清續通考》卷三三三。
三佛嶼
又作佛寺嶼、佛堂嶼。《朝貢錄》卷上滿剌加國,“由舊港而往,鍼位十更過官嶼之左,又五更至長腰之嶼,見三佛之嶼、鼇魚之嶼,又五更至甘巴門之水”。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岸外的新格(Singkep)島一帶。或謂指新格島北面的Alang Tiga群島。一說三佛嶼即饅頭嶼,為今新格島。另見《航海圖》圖一五;《順風》爪蛙回靈山來路條。
三佛國
《譯史紀餘》卷三。即三佛齊,詳該條。
三佛臍
《本草綱目》卷四九。即三佛齊,詳該條。
三寶隴
《清續通考》卷三三三、三三九、三四0。即三寶壟,詳該條。
三寶壟
又作三把籠、三把土籠、三巴郎、鈒馬廊、三寶隴。《海島逸志》卷一,“三寶壟,吧國所屬之區,為形勝也,地方寥闊,物產繁多,賈帆湊集貿易之處,甲於東南諸洲”。即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壟(Semarang)。另見《吧城紀》;《吧城紀遺》;《海島逸志》卷二-四;《清續通考》卷三三八;《清史稿》卷一五九。
三寶港
《東西洋考》卷二暹羅條,“三寶港﹝是港無鱷魚﹞”。或在今泰國曼谷灣一帶,今地不詳。
三寶顏
《指南》往網巾礁荖萬荖膏條,“交逸山:沿山使去,有港便是三寶顏”。即今菲律賓棉蘭老島西南岸的三寶顏(Zamboanga)港。
三拔嶼
《指南》咬口留吧往暹羅針條。又作麥嶼、三麥嶼,見三麥嶼條。
三波訶
《西域記》卷四秣羅娑國,“亦謂三波訶國”。詳秣羅娑條。另見《方志》卷上。
三保洞
《海島逸志》卷二,“三寶壠有三寶洞,俗云三保遺跡”。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壟(Semarang)。
三啞思
《南海志》卷七。即三划,詳該條。
三洲洋
《海錄》卷中,“由地盆山又南行,約一日到網甲,出硤口又南行過三洲洋”。或又作三立洋。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西部和蘇門答臘島、邦加島之間的海域。
三帶江
又作三江。《安南志略》卷一,“三帶江[歸化江水自雲南,宣光江水自特磨道,沱水(自)撞龍,因名焉”。即越南紅河、明江、黑水河等江的合稱。諸江匯流于越池(Vie Tri)一帶,故該處舊稱白鶴神廟三岐江。另見《交趾總志》卷三;《越嶠書》卷一;《安南傳》卷一;《安南圖說》;《明史》卷一五四。
三帶州
《安南棄守》,“(永樂五年)六月,定交趾所隸州縣。……以威蠻、福安、三帶、慈廉、利仁五州隸交州府”,“三帶州領扶隆、安朗、扶寧、安樂、立石、元朗六縣”。三帶州轄境約當越南永富省東部一帶。另見《交趾總志》卷一、二;《平交錄》;《越嶠書》卷一、六、一0;《安南傳》卷一;《鴻猷錄》卷九;《殊域錄》卷五;《武備志》卷二三八;《馭交記》卷四;《利病書》卷一一八;《讀史記》卷一一二;《明史》卷一五四、三二一。
三密港
《東西洋考》卷九,“三密港﹝用乙卯針,二更,取龜嶼。打水六托,是正路﹞”。三密在今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島南部,即散皮(Sampit)河的音譯,三密港位散皮河口,指塞木達(Semuda)。另見《順風》萬丹往馬神條。
三麻蘭
《宋會要稿》冊一九九,“(大中祥符四年三月)蒲端國主……三麻蘭舶主聚蘭……並詣行在朝貢”。一說在今菲律賓棉蘭老島的三寶顏(Zamboanga)地區;一說又作三蘭,在今亞丁灣南岸,為索馬里(Somali)譯音。另見《通考》卷三三二;《宋史》卷八、四八九;《讀史紀》卷一一二。
三山長沙
《四夷廣記》。在今暹羅灣東北部,位泰國尖竹汶(Chantaburi)府西南沿海一帶,今地無考。
三牙七峰
《順風》泉州往勃泥即汶萊條。即三牙七峰山,詳該條。
三吧哇嶼
又作松巴瓦、三巴哇大山。《東西洋考》卷九,“郎木山﹝山下有三吧哇嶼…﹞”。即今印度尼西亞的松巴哇(Sumbawa)島。
三岳貌山
《指南》三岳貌山條。在今菲律賓呂宋島西岸。今地不詳。
三摩呾吒
《西域記》卷一0“三摩呾吒國”。梵名Samatata,印度古國,在今孟加拉灣恒河口東部一帶。另見《方志》卷下;《慈恩傳》卷四;《求法傳》卷下僧哲禪師;《續高僧傳》卷四玄奘傳;《經音義》卷八一。
三萬六千嶼
《廣輿圖》卷二;《三才地理》卷一三;《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雄略》卷二;《武備志》卷二二三;《讀史圖》卷四。即今印度洋中的拉克代夫(Laccadive)群島和馬爾代夫(Maldive)群島。
三牙七峰山
又作三牙七峰、七峰三牙山。《順風》呂宋往汶萊條,“(小煙山)丁未五更取三牙七峰山,單丁五更取芭荖員”。即三牙山、七峰山的合稱,詳各該條。
三吧哇大山
《順風》萬丹往池汶精妙針路條,“(郎木山)乙卯八更灣內是三巴哇大山”。指今印度尼西亞的松巴哇(Sumbawa)島,尤指島上的坦博臘(Tambora)火山。
三噠氏州府
《順風》浯嶼取諸葛擔籃條。即三划,見該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