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
  《東西洋考》卷五。在今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古群島。參勿奴孤條。

香柏城
  又作香栢城。《明一統志》卷八七,“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地名香柏城”。指緬甸北部的莫罕(Mohnyin)。另見《四夷館考》卷下;《明續通考》卷二三一;《利病書》卷一一0;《讀史紀》卷一一九;《四譯館考》卷五;《明史》卷三一五;《清一統志》卷三八九;《續通考》卷二四三;《滇繫》卷一0;《嘉慶志》卷四九八。

香栢城
  《廣輿圖》卷一;《讀史圖》卷二。即香柏城,見該條。

香爐山
  《四夷廣記》舊港回爪哇針路條,“(三麥嶼)東風用巽辰針三更船、用乙辰針七更船、用辰巽針二十更船見香爐山。南邊山高大,若西南風用乙針使,見山在尾後,打水三十二、三托,用乙辰五更船見吉里悶山在船頭對來”。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北岸外,或指卡里摩爪哇(Karimunjawa)島西北面的帕蘭(Parang)島及其附近小島。

香爐礁
  (一)《順風》各處州府山形水勢之圖條,“靈山大佛:開,打水六十托。山有香爐礁,往回放彩船”。《指南正法》大明唐山並東西二洋條,“靈山大佛:打水六十托。身上是煙筩山,下是香爐礁,外面灣頭相連,好拋船”。在越南富慶(Phu Khanh)省東岸外,或指修蓬(Tu Bong)南面的諸小島。(二)《順風》暹羅往馬軍條,“(犀角山)子癸五更取蘿蔔山,門中有青嶼在馬戶邊,帆鋪邊有香爐礁,大小四個”。在今菲律賓的巴拉望(Palawan)島和巴拉巴克(Balabac)島之間,或指Pandanan、Bancalan、Ramos、Canabungan等四小島。

香花宮城
  《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上,“拘蘇摩補羅城〔唐言香花宮城〕,以王宮多花,故以名焉”。即拘蘇摩補羅,又名波吒厘子城,見該條。

香茅華宮
  《方志》卷下。即香花宮城,見該條。

相孔
  又作象孔。《從征日記》,“(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至邦海,十七日至農怕南、相孔,距阿瓦城止二三站”。邦海、農怕南均在緬甸中部,位農基奧(Nawngkio)至阿瓦(Ava)之間,相孔疑即井梗、井亙的異譯,位實皆(Sagaing)東北面不遠。參井梗條。

象孔
  《征緬紀略》,“(明瑞)進至象孔,迷道益險仄不可行,明公度不能至阿瓦,……從象孔旋軍”。在今緬甸的曼德勒(Mandalay)附近,參相孔條。另見《清史稿》卷五二八。

象坎
  又作角象坎。《四夷廣記》琉球國船往暹羅針路條,“(赤龜礁)用單亥針及乾亥針好風三更,船平山朋格刷,回頭望赤龜礁在酉上。望見前一山出橫在甲壬亥上,就時打水二十三四托,近見方認得是野豬嶼,即角公。此處拋碇,有松魚多。野豬嶼好風用乾亥針及單亥針四更,船取仙髻山,即角麥、角骨,相連象坎,打水二十、打水二十一二托是正路。船身平仙髻山相連,用乾亥針五更,船取三山長沙,打水十九托、二十托是正路。若平仙髻山,打水十八九托,好落碇,十分小魚食。船平三山尾,有斷嶼生開,並並有個出水小礁,亦生開在嶼邊,夜間行船避防子細。沿坤申岸打水十六七托,勒打水沿打水,沿山使,用辛酉針取海潮門妙也”。在今暹羅灣的東北部,指泰國的強島(Koh Chang)。另見《航海圖》圖一三。

象林
  《漢書》卷二八下,“ 日南郡……縣五:朱吾、比景、盧容、西卷……象林”。《後漢書》卷八六,“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徼外蠻夷區憐等數千人攻象林縣,燒城寺,殺長吏”。《水經注》卷三六,“ (林邑)國越裳之疆南,秦漢象郡之象林縣也。東濱滄海,西際徐狼,南接扶南,北連九德。”象林縣為西漢所設日南郡的最南一縣,東漢時林邑立國於此,該縣自此遂處日南郡之外。以後雖屢圖恢復,一些正史的地理志也仍載其名於日南郡下,實際徒具虛名,如西晉的象林縣系僑置而寄治於盧容縣。西漢象林縣的轄境約當越南的廣南-峴港省,治所一般均認為即林邑國早期的都城典沖,位武嘉(Vu Gia)河畔維川(Duy Xuyen)縣南的茶蕎(Tra Kieu)。一說象林縣境北起平治天和廣南-峴港二省交界的海雲(Ha Van)山,南抵富慶省中部的華列拉角(Cap Varella)和大嶺(Dai Lanh) 一帶。 另見《異物志》;《後漢書》卷四、六,志二三;《吳都賦》;《宋書》卷三八;《南齊書》卷一四;《梁書》卷五四;《晉書》卷一五、九七;《南史》卷七八;《初學記》卷六、二七;《通典》卷一八八;《舊唐書》卷四一、一九七;《御覽》卷七八六;《寰宇記》卷一七一、一七六;《冊府》卷九五六、九五七、九六六、九八三、九八九﹔《通志》卷四一、一九八;《山堂考》卷六一;《輿地紀勝》卷一0五;《東漢會要》卷三八、三九;《玉海》卷一五二;《通考》卷三二三、三三一;《安南志略》卷一、五-七、一五;《元史》卷六三;《集事淵海》卷四七;《交阯總志》卷二;《寰宇通志》卷一一八;《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一、三、九、一五;《廣輿圖》卷二;《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七;《圖書編》卷五九;《四夷館考》卷上;《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三五;《咸賓錄》卷六;《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二、一二;《武備志》卷二三六;《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二;《馭交記》卷一;《利病書》卷九九、一0六、一一九、一二0;《讀史紀》卷三、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明史》卷三二四;《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四二四;《續通志》卷六三八;《續通考》卷二三九、《嘉慶志》卷五五三、五五六、五五九;《海關志》卷二。

象郡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壻、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漢書》卷七,“ (元鳯五年)秋,罷象郡,分屬鬱林、牂柯”; 卷二八下,“ 日南郡〔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開,更名;……〕”。《水經注》卷三六,“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日南,故秦象郡,漢武帝元鼎六年開”,“《晉書地道記》曰:(日南)郡去盧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縣治也”。我國古籍關於象郡的記載不完全相同,因此其故地所在眾說紛紜。過去一般多據《漢書》卷二八等文,認為象郡在今越南中部,或包括越南的北部和中部。也有的認為象郡範圍較廣,共北境為我國廣西西部,南境抵西漢的日南郡地,即越南中部。後來有的據《漢書》卷七之文、《山海經》卷一三有關沅水、鬱水的記載,以及《漢書》卷一高帝紀注引《茂陵書》所說的“象郡治臨塵”,主張象郡在中國境內,位今廣西西部和貴州南部一帶。目前傾向後一說者較多。另見《史記》卷四八、一一三;《漢書》卷一下、三一、九五;《異物志》;《三國志》卷五三;《吳都賦》;《後漢書》卷八六,志卷二三;《宋書》卷三八;《水經注》卷三七;《類聚》卷六;《晉書》卷一四、一五;《初學記》卷八;《通典》卷一七二、一八四、一八八;《元和志》卷三七、三八;《舊唐書》卷四一;《唐會要》卷九八;《御覽》卷一七二;《寰宇記》卷一五八、一六一、一六三、一六五- 一六七、一六九-一七一、一七六;《武經》卷二一;《新唐書》卷四三上;《元豐志》卷九;《證類本草》卷一二;《輿地廣記》卷一、三六-三八;《指掌圖》;《通志》卷四0、一九八;《代答》卷一、二;《山堂考》卷六一;《西漢會要》卷六四、六九;《輿地紀勝》卷一0四、一0五、一一二、一一六、一一八- 一二二;《事林》卷三;《方輿勝覽》卷四0、四二;《玉海》卷一五四;《通考》卷三二三、三三一;《安南志略》卷一、四、五、一一;《元史》卷二0九;《寰宇通志》卷一0五-一0九、一一八;《明一統志》卷八二-八四、九0;《越嶠書》卷一、三、七、九、一二、二0;《安南傳》卷一;《廣輿圖》卷二;《古今圖》、《皇輿考》卷一二;《安南圖說》;《明四夷考》卷上;《殊域錄》卷五;《荒徼考》;《圖書編》卷五九;《東夷說》、《明續通考》卷二二九、二三五;《四夷考》卷一;《咸賓錄》卷六;《四夷雄略》卷一;《三才地理》卷一三;《安南圖志》;《四夷廣記》;《裔乘》卷二;《東西洋考》卷一、一二;《武備志》卷二三八;《象胥錄》卷三、四;《世法錄》卷八二;《馭交記》卷一、二;《利病書》卷一0五、一一八、一一九《譯史》卷三﹔《讀史紀》卷一-三、五、一00、一0四、一0六、一0九、一一二;《讀史圖》卷四;《四譯館考》卷一;《海國錄》、《明史》卷三一七;《清一統志》卷四二二;《續通考》卷二四五;《嘉慶志》卷五五三;《海關志》卷二、三0;《清史稿》五一六。

象浦
  《御覽》卷七四,“劉欣期《交州記》曰:……馬援積石為塘,以通於海,達於象浦,建標為南極之界”。《通典》卷一六一,“宋將宗慤征林邑,圍區粟城,……拔之。汛海陵山,徑入象浦,有大渠南來注浦,……慤率兵直渡渠奮擊。陽邁遁走,其眾奔散,遂克林邑”。《水經注》卷三六,“檀和之令軍入(林)邑浦,據船官口,城六里者也。自船官下注大浦之東湖,大水連行,潮上西流,……是為海運,亦曰象水也,又兼象浦之(名)。《晉功臣表》所謂‘金潾清徑,象渚澄源者也”。《隋書》卷三一﹐“(林邑郡)統縣四……象浦,金山,交江,南極”。象浦或又作大浦﹑林邑浦,在越南的廣南-峴港省北部,指武嘉(Vu Gia)河口一帶,亦即大占(Dai Chiem)海口。象水或船官川則指武嘉河。該河畔維川(Duy Xuyen)縣南的茶蕎(Tra Kieu),一般認為即西漢日南郡象林縣的治所,後成為林邑國早期的都城,隋朝平林邑後,曾設林邑郡象浦縣,但無法實際控制而徒具虛名。另見《宋書》卷七六;《南史》卷三;《初學記》卷二九﹔《雜俎》卷一七;《廣記》卷四七七;《御覽》卷二八七;《通考》卷三二三;《安南志略》卷四;《明一統志》卷九0;《越嶠書》卷三;《殊域錄》卷七、八﹔《嶠南記》卷上;《利病書》卷一0一、一0六、一一九;《讀史紀》卷一一二;《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嘉慶志》卷五五三。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