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宋”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朝代名稱﹐因為起碼有四種慣用的四字聯名詞含有其名或以其為首﹕(1)齊宋秦楚(春秋五霸中非姬姓四國)﹔(2)宋齊梁陳(南北朝的南朝四代)﹔(3)宋遼金夏(宋朝與邊裔政權四國)﹔(4)宋元明清(宋朝及其後的四朝)。

“宋”的起源很難確定﹐或由人名而國名﹑地名﹐或由地名﹑爵名而朝代。早在殷商﹐武丁之子“子宋”被封於宋國﹐但其地原在河北趙縣北﹔到了西周成王時﹐周公“乃命微子開[啟]代殷後……國於宋”(《史記‧宋微子世家》)﹐遷宋國於今河南商丘﹐自是商丘=宋便難分難解﹐宋成了姓氏或地名了。東晉末劉裕以宋公﹑宋王代晉而建立劉宋。後周末趙匡胤因歸德軍節度駐於宋州﹐黃袍加身後便建立宋朝。唐初輔公祏之稱宋帝﹐元末韓林兒之建韓宋﹐應亦與憑據宋地或自承宋室之後有關。

“陳”的立國也頗有來由﹐相傳其先可上溯至虞舜﹐西周時建有陳國﹐後遂有以國為姓者。春秋時陳國滅亡﹐其後裔遷齊﹐改姓田﹐即後來取替“姜齊”的“田齊”﹐史稱“田氏代齊”。戰國末﹐齊國被亡﹐田氏子孫有許多逃亡至河南潁川﹐又改回陳姓﹐故閩﹑粵許多陳家都源自潁川陳氏云云。南北朝時又有陳霸先建立陳朝﹐是為“宋齊梁陳”之末。隋滅陳時產生不少典故﹐如“一衣帶水”。而陳後主與倖臣﹑樂女之歌《玉樹後庭花》﹐更引致唐代詩人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竟成千古不易的名句。

古來常謂“陳”﹑“田”同出一源。筆者本無意對上述歷史予以考證﹐唯自廿八年前播遷南溟後﹐在日常閩﹑粵方言的比對中﹐卻自覺對於“陳”﹑“田”淵源獲一佐證。香港話讀“陳”為Chan﹐閩南語則讀若Dan(旅菲者多作Tan)﹔而閩南語之讀田地之“田”﹐卻也是chan音。其間究竟有無甚麼關聯﹐是為方言學﹑姓氏學研究之範疇了。

(草於05/04/2010庚寅清明夜)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即興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