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09年12月20日夜7-10時廈門大學旅港校友會假北角油街海逸君綽酒店﹐舉行該
會成立60周年的慶典。席間﹐師弟﹑歷史系1959年畢業的張景奎﹐親手交來以“張頁”為筆名的新﹑舊兩份印稿。回顧在學期間﹐景奎兄曾因發表異見而被錯劃為右派﹐他的兩份稿件則均與其難友林希翎女士相關。現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稿照登﹐文責自負”諸原則﹐全文發表張頁二文而不加增刪。

〈酒會上巧遇林希翎  雙程通行證困擾她〉
                                                            (張頁﹐刊於1983年8月20日《明報》)

[讀者回響] 編者按﹕本版十五日發表林希翎的專訪後﹐讀者反應熱烈﹐有廿六年前她的「聽眾」﹐要求與她會晤話舊﹐也有人對她的事件表示意見。現選刊一部分﹐供讀者參考。

                                    酒會上巧遇林希翎  雙程通行證困擾她

                                                                                           張頁

      在一個頗具規模的酒會上﹐有幸重逢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當年曾經口誅筆伐﹑但又無限欽佩的「大右派」林希翎。
      歲月畢竟無情﹐林希翎早已失去昔日在北大辯論的風采﹐但卻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無所諱忌侃侃而談古今是非。她認為﹕中共經「四五」天安門詩詞﹑花圈的「催化」﹐大有反省,「覺今是而昨非」。平反冤獄改變對毛的神化﹐制定對外開放政策……不再閉門造車自以為正確。但離民主﹑法制尚遠﹐如選舉﹑民刊等均得不到法律上應有的保障。林以為﹕中共唯能結束人治﹐開創法治才有前途﹐四化才能實現﹐否則又將重蹈覆轍。林說﹕其實這些都是老調重彈﹐但對思想僵化的教條者不得不常談。
      林希翎說﹕我以自身的經歷以身試法﹐證明「歷史是最公正的法官」。至於個人平反與否毫無介意﹐因為歷史早已宣判我無罪。奇跡也在我身上出現﹐竟能在港與各界人士晤談﹐與其說人間奇跡﹐不如說是拜中共開明人士和開放政策所賜。然而林希翎仍覺有悲劇的成份﹐她不理解中共以前既批准她母親﹑兒子﹐持單程通行證來港定居﹐何以今日只給她雙程通行證﹐只可在香港探親﹐令她一家在十月二日又將分處兩地生活﹐她希望北京能補發單程通行證﹐讓她留在香港照料母親和兒子﹐不任歷史繼續再作弄她。林經廿年的煉獄對政治已異常厭惡﹐只求平安度日﹐靜心寫作研究﹐僅此而已﹐別無奢求。
      筆者杞人﹐擔心林在港的自由言論影響其前途﹐林笑答﹕歷史不會重演﹐否定之否定不是肯定嗎﹖看來林對中共現行政策確具信心﹐是毋庸置疑的。
      林希翎對獲准來港﹐特別是今天的盛會能幸會各界新聞﹑出版界知名人士深感欣慰﹐尤對左派高層官員﹐不干涉其自由言論更表高興﹐足見香港言論自由之可取。
      從林希翎獲准來港一例﹐可見中共一改過去閉關政策﹐施行開放政策。但從林的言行看﹐似覺中共卅年來對知識份子的思想改造應是失策﹐也許人類思想這東西本無所謂「改造」可言。或許﹐林氏這個人留有更多中國人的個性 ― 江山易改個性難移。

〈遙祭難友林希翎〉
                                                               (張頁﹐作於2009年9月25日香港)

                                                遙祭難友林希翎
                                                                                    張頁

      1957年夏季,天氣格外悶熱﹐我仰望北京,聽到你由人大鳴放到北大,發表演說並與之辯論,宣稱中國是封建社會主義,為胡風翻案﹐稱其三十萬言書,構不成反革命罪,你無愧為法律系的高材生,敢言人之不敢言﹐然而你卻逃不過毛氏早已布下的天羅地網 ―“陽謀”。你成了全國欽點的大學生右派,被判十五年牢獄,至今未獲得改正,為55萬右派之“珍品”。
      北大有林昭,人大有林希翎,雙林成了百萬右派的楷模,她們至死堅持真理(己見)﹐不為權貴低頭檢討,為中國女性在奴性的社會裏爭一席不屈不撓之地,讓鬚眉在巾幗面前汗顏。
      1983年有幸在香港與你邂逅,我們不但同庚還有相同的經歷,參軍―大學生―右派―牢獄―出國﹐驟然拉近了我們的語言距離。我們打開心扉,暢所欲言,你說自己是基督徒﹑信仰上帝,我們成了難友加知己,似夢似幻交談中,悟到古今中外大凡專制獨裁的國度,稍有個性主見之士大多在劫難逃,斯大林加秦始皇尤甚。我們成了歷史前進的祭奠品,又慶幸自己大難不死﹐年輕體健才能活到今天,來到這自由的世界。希望下半輩子能成為獨立人格之人,做自己喜歡之事業,如此對談恍如昨日。不幸九月二十一日法國傳來噩耗,你病逝巴黎近郊,結束了你奇離、複雜、矛盾的人生。
      一時悲從中來不能自已,遙想當年在香港相處的數月之中,歷歷在目,其中有《鏡報》的徐四民,《明報》的丁望,《東方日報》的繆雨,《晶報》的曾飛燕,《七十年代》的李怡,《百姓》的胡菊人,《爭鳴》的溫暉,外加新華社社長許家屯先生均大量報道過林希翎在香港的生活狀況,並協助她申請來港赴法,做了大量工作,真是往事如煙,其中有些人已經作古,但願他們在天國相會。安息吧,林希翎﹗
                                                                      張頁2009年9月25日香港

[附]維基百科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E%97%E5%B8%8C%E7%BF%8E
      林希翎(原名程海果,女,1935年-2009年9月21日),生於上海。父親程逸品,原是東北流亡學生。母親林靜枝,浙江溫嶺人。抗戰爆發後,林希翎隨父母去溫嶺外婆家,父親在稅務局任職。……1949年中共解放軍佔領溫嶺,當時讀溫嶺中學的林希翎報名參軍。因父親問題,林在部隊沒能入團入黨。1953年,作為調幹生被部隊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讀書。1957年5月和6月間,在中共號召的整風運動中,先後在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進行了七次公開演講。當年6月20日被《人民日報》點名批判,後被劃為右派,留校監督勞動。1958年7月,被北京市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1959年8月,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據1959年8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59)中刑反字第451號》)。先在北京服刑,1969年根據林彪1號命令,被轉移到浙江繼續服刑。1973年在浙江出獄,被安置在金華市武義縣農業機械廠當工人。1973年底與本廠小她11歲的技術員樓某結婚。
      1978年中共開始為右派分子平反,但是林希翎除外。1979年她到北京上訪,要求平反,遭到失敗。1983年與樓某離婚,並獲准前往香港,逗留三個月後轉往法國,後携帶兩個孩子定居法國。2009年9月21日*在巴黎因病去世,至死沒有獲得平反。

[參考文獻﹕* 2009年法國當地時間9月21日上午9點半左右,未獲改正的大右派林希翎女士在巴黎聖 · 凱米勒醫院(Hospital Saint Camille)逝世,終年74歲。(法國廣播網:陳奉孝談林希翎) ]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_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