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通論新編》序
                                                                            牟鍾鑒 

      我的摯友呂大吉教授自著《宗教學通論新編》出版之際,約我作序,我感到很難勝任,因為我的學術工作偏重於中國思想史和中國宗教史,雖然對於宗教理論也做過若干思考,但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無法對這部他半生心血凝結成的理論巨著做出並非空泛而能言之有物的精當評論。不過我還是愉快地答應為他作序,原因不僅在於我與他是知己朋友,瞭解他的研究工作,還在於我曾經參與過《新編》的前身《宗教學通論》的寫作,對於從《通論》到《新編》的過程有所瞭解,覺得有些話需要向讀者加以說明。

      事情還要從《通論》說起。呂教授主編的《宗教學通論》於1989年出版,至今快有十年了。該書出版以來,獲得各界高度讚揚,它對於宗教學術研究和宗教實際工作,都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成為連續多年的暢銷書,這在大型學術專著中是不多見的。

      宗教學在我國是一門新學科,“文革”以後才出現在我們學術界。開始時有幾本通俗作品,但沒有體系性的理論著作。《通論》是我國宗教學說史上的開山之作,是第一部擁有嚴整體系的宗教學上乘之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國已故宗教學前輩權威羅竹風先生在該書出版不久的一次學術會上指出︰“這部書對於中國的宗教學術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性質”,這是分量很重的評語,《通論》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該書不久又在台灣發行了繁體字版,受到當地學界的歡迎和重視。

      這部書的若干章節是集體分工完成的,呂教授對于參加者的腦力勞動非常尊重,給予充分的評價,並在目錄和序言中作了明確具體的標示。我要在這裏說明的是,這部書的核心部分,即關於宗教學的理論內涵和範疇體系,是由呂教授一人獨立創建的,全書的寫作都是在這些基礎性原理指導下進行的。他還親自撰寫了全書大多數重要篇章。他創造性地運用唯物史觀,同時廣泛而又認真地吸收西方百餘年來各派宗教學的優秀成果,結合世界各種宗教尤其是中國宗教的歷史與現實資料,提煉出宗教學的基本理念和邏輯框架,把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學主體格局建立起來了。

      《通論》寫作於1983—1986年,時值我國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急劇轉變的時期,這不能不使該書在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還存在著許多不成熟不完備的地方,又因集體寫作而不可避免地帶來某些蕪雜不齊的問題。因此我和參與《通論》寫作的幾位朋友多次向呂教授建議,在適當時候由他獨立地對《通論》做一次通盤的修改和補充,一方面把理論不完善的地方完善起來,另一方面把他已經創建起來的理論貫徹到全書的始末,使宗教學的內在邏輯結構更為嚴密,形成一家之言,這是學界對他的期盼。而這樣一項工程,只有他自己去做,別人是無法替代的。呂教授經過多年的思考,終於採納了我們的建議,下決心對《通論》來一次重新的製作。又經過數年精心的再研究再加工,他終於出色地完成了這項學術工程,這便是如今的《宗教學通論新編》。可以說,《新編》是呂教授二十餘年研究宗教學的最高理論結晶,使他自己同時也使朋友們的一樁大的久懸心願終於得到了卻。

      《新編》至少有如下特色。
第一,在指導思想上強調“以真理為師”,堅持唯物史觀的精神,同時博採眾長,力求使宗教學研究走向科學化和普遍化。作者對待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既不像教條主義者那樣機械照搬,也不像有些曾經相信馬克思主義的人後來又簡單地把馬克思主義拋棄,而是一切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存其所當存者,棄其所當棄者,視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為一種開放的學說,破除學術宗派主義的狹隘性,十分重視吸收人類學術文化的各種含有真理的成分, 給予各家學說以應有的歷史地位, 然後再進行批判的繼承﹐和綜合的創造,體現了一個徹底唯物主義者的求實態度。

第二,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作者提出“學術需理性,信仰要寬容”的原則,既不造成用信仰主義的態度研究宗教,也不造成與宗教對立而無同情的研究立場,提供理性與寬容並重,站在世界文化發展的高度,歷史地全面地看待宗教,對各種形態的宗教進行實事求是的具體的分析和評價。正是由於作者的這種平實的態度,使《新編》具有了高度的學術價值。非信教讀者可以從中得到關于宗教學原理的清晰理念及一系列深刻見解,教徒讀者也能通過讀這部書而擴大視野,獲取有益的思想營養。

第三,在理論構成上,《新編》比《原理》建立了更為嚴謹的邏輯框架結構,這個結構是多層面的、立體化的和多姿多彩的。導言部分探討宗教學的性質、內容構成和宗教學的理論與方法。第一編探討宗教的本質、要素、分類,並分別就每一要素展開論述。第二編探討宗教的起源與發展,既有歷時性的歷史追溯,又有共時性的理論分析與總結,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第三編探討宗教與文化,明確提出“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形態”的文化學觀點,從而擴大了宗教研究的範圍。該編還精闢論述了宗教與許多重要文化形態之間的關係,使宗教研究與各門人文學科相互貫通起來。《新編》對於世界範圍內歷史上發生過的和現實中存在著的各種主要宗教,都有扼要的論述,並依據這些宗教的實際資料和參考各派宗教學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系列理論性極強的範疇和觀點,進而提示這些範疇和觀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從而形成一個思想一貫、規模巨大、內容完整的宗教學理論體系。

第四,在理論特色上,《新編》突顯了“宗教四要素說”,把四要素作為統一說明一切宗教現象的基礎性原理,全書圍繞著“宗教四要素說”這一軸線,層層展開各部分的內容,自始至終,一以貫之。作者認為構成一切宗教的基本要素有四,即“宗教觀念”、“宗教體驗”、“宗教行為”、
“宗教體制”。四要素說首見於《通論》,一經提出便在學界迅速傳播流行,得到許多學者和讀者的認同。如今呂教授又在《新編》中進一步完善了四要素說的理論,用四要素說說明宗教形態、宗教歷史、宗教文化,在實際應用中證實四要素說的普遍可行性。這是呂教授對于開拓宗教學研究做出的最重要的理論貢獻。

      呂教授是一個非常認真,從不滿足的人。;他的宗教學研究歷程是他數十年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斷開拓、不斷深化的過程,充滿了勞苦與艱辛。他從來不自封為權威,總是看自己的不足,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初步的,是在為宗教學的研究開闢道路,期待著更多的青年學者從事這項研究事業並能超過自己。我一向欽佩呂教授那深厚的學問功底、很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洋溢的超群才氣;我更欽佩他的寬博心態、開放精神、超越自我的勇氣和提攜後進的熱情。人們從《新編》中不僅可以得到許多理論上的有益啟示,而且會看到一位誠實學者的性情和風格。它使我們懂得,真理的追求需要全副生命的投入,學問的建樹需要長期辛勤的耕耘。急功近利的人將永遠被自己排除在神聖的學術殿堂之外。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hina/chinafile.php?item=CN10061094)

《宗教學通論新編》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01日

      《宗教學通論新編》是對1990年國家圖書獎獲獎圖書《宗教學通論》(1989年版)的完善和發展。《通論》曾是我國宗教學術界建構框架、填補空白的理論巨著,哺育了一代學人。

      呂大吉先生在1998年根據原有內容結構及學科新發展對該書重寫,從內容到體系結構都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刪節和補充,是為《新編》。《新編》強調以真理為師,博採眾長;作者提出學術需理性、信仰要寬容的原則,對各種形態的宗教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具體分析和評價;全書理論新穎,結構嚴謹,內容豐富。作者的[宗教四要素說]以及宗教是一種[社會文化形式]而不僅僅是一種政治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等學術觀點,成一家之說並廣有影響。

      如果說《通論》還有什麼屬於自己特色的東西,那首先是它力圖消除教條主義時代所特有的那種文化宗派文化的精神束縛,努力吸取控各派宗教學(比較宗教學、宗教人類學、宗教史學、宗教心理學、宗教社會學、宗教現象學、宗教哲學)的理論與方法,並使之與馬克思主義宗教協調起來,使它們在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中各得其所,各展所長,各盡其用。

 

附﹕宗教學理論卷
  作者:呂大吉 主編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中國學者對於宗教學進行現代學術意義的理智性的研究,是隨著“戊戌變法”以後的“西學東漸”過程逐步開展起來的,至今已歷110年之久。
      本書是中國宗教學界第一次對中國現代宗教學術發展史進行比較系統的探討,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宗教研究與文化發展戰略;宗教與社會、倫理、政治的關系;宗教哲學與宗教對話;現代社會與宗教發展的趨勢等。

作者簡介︰呂大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顧問。自1953年就學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長期從事哲學、西方哲學史和宗教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洛克物性理論研究》、《宗教學通論》(主編)、《人道與神道——宗教倫理學導論》、《西方宗教學說史》、《宗教學通論新編》、《宗教學綱要》(主編)、《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合著)、《從哲學到宗教——呂大吉學術論文選集》、《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總主編),譯著有《比較宗教學史》(夏普著)、《人類理智研究》(休謨著)等。
(http://www.youthwant.com.tw/buy/book.php?pid=214262)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_最新資訊
                                                                  新增文章_學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