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及世界宗教、民族分野(一)
國際組織及世界宗教、民族分野(二)
國際組織及世界宗教、民族分野[目錄]
一、 國際組織:
*聯合國[United Nations(UN)]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
[附]華沙條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華約(WTO)]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EU)]
*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簡稱獨聯體(CIS)]
[附一]蘇聯(1922-1991)
[附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歐亞經濟聯盟[俄語Евразий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Cообщество;英語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EAEC)]
*古阿姆民主和經濟發展組織,簡稱古阿姆集團(GUAM)
*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
[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
*金磚五國[BRICS]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AN)]
*阿拉伯國家聯盟[League of Arab States,簡稱阿拉伯聯盟或阿盟(LAS)]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簡稱非盟(AU)]
*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OAS)]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o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簡稱“拉共體”(CLACS)]
*“不結盟運動”組織
*“新興力量”運動會[Games of the New Emerging Forces,簡稱新運會(GANEFO)]
*“南-南合作”體系
附:“三個世界”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世貿組織(WTO)]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WBG)]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PEC)]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亞開行”(ADB)]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AIIB)]
*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歐開行(EBRD)]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簡稱歐安組織(OSCE)]
*“G2”集團[Group 2]和“中美國”[Chimerica]
*“G7”集團[Group 7]和“G8”集團[Group 8]
*“G20”集團[Group 20]
*“G77”集團[Group 77]
[附錄]國際組織和會議名錄
二、國際論壇
1、世界經濟發展與合作
*歐洲管理論壇[European Management Forum]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即“達沃斯論壇”
*太平洋島國論壇[Pacific Islands Forum]
*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博鼇亞洲論壇[Boao Forum for Asia,簡稱博鰲論壇(BFA)]
*中俄高級經濟論壇
*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 新領軍者年會[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 World Economic Forum logo.svg]
*中美企業投資與合作論壇
*中希海洋合作論壇
2、國際安全與協調
*國際反恐陣線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簡稱亞信會議(CICA)]
*香格里拉對話或香格里拉對話會[The Shangri-La Dialogue]
*香山論壇[Xiangshan Forum]
*國際安全論壇[International Security Forum],或稱北美國際安全論壇
*反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國際聯盟
3、互聯網發展及安全
*全球智庫峰會[Global Think Tank Summit]
*世界互聯網大會[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亦稱烏鎮峰會
三、宗教勢力:
1、基督教[Christianity] :
(1) 天主教[Catholicism]
(2) 東正教[Orthodox Christianity]
(3) 新教[Protestantism]
(4) 其他宗派:
2、佛教[Buddhism]:
(1) 小乘
(2) 大乘
[附]藏傳佛教
3、道教
4、伊斯蘭教[al-Islam]:
(1) 遜尼派
(2) 什葉派
(3) 中國信奉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
5、印度教[Hinduism]
6、猶太教[Judaism]
7、其他宗教
四、種族及民族:
1、黃種人:
*北方蒙古人種
*南方蒙古人種
[附]黃色人種與其他人種的混合:
*在中亞、歐洲與高加索人種混合
*在東南亞與馬來人混合
*在大洋洲與澳大利亞人種混合
*在太平洋諸島與矮黑人混合
*在美洲與棕色人種混合
2、白種人:
*拉丁人[Latin]
*薩克森人[Saxons]
*日耳曼人[Germanic]
*北歐人
*斯拉夫人[Slav]
*阿拉伯人[Arab]
[附] 歷史上的匈奴人、突厥人先後西遷
3、黑種人:
*非洲黑人
*美洲黑人
*印度洋、太平洋小黑人
[詳文見後]
國際組織及世界宗教、民族分野
一、 國際組織:
*聯合國[United Nations(UN)]: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誌其正式成立。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截至2013年5月,共有193個成員國,2個觀察國(梵蒂岡、巴勒斯坦)。其五大常任理事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各擁有否決權。現任秘書長是(韓)潘基文。該組織有六種工作語言,分別為阿拉伯語、漢語(普通話、簡體中文)、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主要機構為: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瑞士日內瓦則設聯合國歐洲辦事處]、聯合國大會[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UNGA)]、安全理事會[Security Council,簡稱安理會(SC)]、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託管理事會[Trusteeship Council(TC)]、國際法院[ICJ]、秘書處[The Secretariat of the United Nations]。其專門機構則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銀行(WBG)、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等。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NATO)]: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後也接納東歐等地的一些國家。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同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正式成立。希臘、土耳其於1952年2月18日、聯邦德國於1955年5月6日、西班牙於1982年正式加入該組織。其象徵性總部設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現任秘書長為挪威人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是美國人菲力浦•布里德洛夫(Philip M. Breedlove)。
除美國、加拿大外,現歐洲北約成員有: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匈牙利,希臘,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土耳其。美、歐合共28國。另有所謂“和平夥伴國”, 在21世紀初有:烏克蘭(1994.2.8)、摩爾多瓦(1994.3.16)、格魯吉亞(1994.3.23)、阿塞拜疆(1994.5.4)、芬蘭(1994.5.9)、瑞典(1994.5.9)、土庫曼斯坦(1994.5.10)、哈薩克(1994.5.27)、吉爾吉斯(1994.6.2)、
俄羅斯(1994.6.22)、烏茲別克斯坦(1994.7.13)、亞美尼亞(1994.10.5)、白俄羅斯(1995.1.11)、奧地利(1995.2.10)、馬其頓(1995.11.15)、瑞士(1996.12.11)、愛爾蘭(1999.12.1)和塔吉克斯坦(2002.2.20)。2006年12月14日,北約正式接納塞爾維亞、波黑和黑山三個巴爾幹國家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畫,後有門特內哥羅 (2008年6月)、哥倫比亞 (2013年)。馬爾他於1995年4月26日加入該計畫,1996年10月30日退出。還有所謂的“聯繫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韓。
2016年5月19日,黑山簽署協議,將成北約的第29個成員國。
[附]華沙條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華約(WTO)]:
華沙條約或華沙公約組織(1955-1991)是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成立,總部在莫斯科。1991年7月1日正式解散,成為冷戰結束的標誌之一。其成員國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68年9月13日宣佈退出),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3日兩德合併後退出),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觀察國包括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人民共和國。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EU)]:
歐洲聯盟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初始成員國有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六國,現擁有28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統一思潮流行。1946年9月,英國首相邱吉爾曾提議建立“歐洲合眾國”。1949年成立的歐洲委員會為第一個泛歐組織。歐洲共同體的組織前身,首先為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以及聯邦德國1952年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次為六國於1958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同時成立歐洲投資銀行(次年開業)。1967年7月1日起,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成為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1973年,丹麥、英國、愛爾蘭加入歐洲共同體;1981年,希臘亦加入歐洲共同體;1986年,又有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2年2月7日,歐共體各國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設立理事會、委員會、議會,次年11月1日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歐盟正式啟用統一的貨幣歐元,但英國等部分國家未有採用。
歐盟幾大機構:
—歐洲理事會 (European Council),即首腦會議或歐洲峰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及歐盟委員會主席組成;
—歐盟委員會 (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歐洲聯盟的常設機構和執行機構,由來自不同成員國的代表組成;
—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即部長理事會,相當上議院;
—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 ,議員由成員國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相當下議院;
—歐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是歐盟的仲裁機構。其中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為最高法院;
—歐洲審計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負責歐盟的審計和財政管理;
—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
另有歐洲經濟區、地中海聯盟、歐洲統計局等周邊組織。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稱為“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半年(順序按各國國名字母排列)。拉脫維亞自2015年1月1日起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歐盟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為七大工業國成員),軍事上絕大多數成員國同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首都:布魯塞爾;國慶日:11月1日;貨幣:歐羅(EURO,€);人口數量502,486,499人(2011年);國土面積4,379963平方公里,水域率3.08%;GDP總計17.36萬億美元(2013年),人均GDP34038美元(2013年);主要民族:日耳曼人、羅曼語族、斯拉夫語族、波羅的語族等;主要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
截至2014年止,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二十世紀70-80年代加入的尚有丹麥、愛爾蘭、英國(1973),希臘(1981),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歐盟會旗、會徽上的12顆星,就代表最早的這12個國家。全部成員國為: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克羅地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意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英國。即將加入歐盟的國家有:冰島,黑山,塞爾維亞,馬其頓,土耳其。潛補國家:阿爾巴尼亞,波黑,科索沃。尚有烏克蘭等要求加入。
截至2014年,歐盟的24種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希臘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馬爾他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斯洛文尼亞語、捷克語、愛沙尼亞語、愛爾蘭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克羅地亞語。上述語言均享有同等權利。
2016年6月24日,英國就留守或脫離歐盟舉行全民公投,結果52%投票者支持脫歐。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與歐盟開始談判。
*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簡稱獨聯體(CIS)]:
獨立國家聯合體是在1991年蘇聯解體同時,由其大多數共和國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1991年12月21日,蘇聯的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11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宣告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及蘇聯停止存在(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三國未參加,格魯吉亞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與會)。12月25日,戈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辭去蘇聯總統職務,蘇聯宣告解體。聯體成員國原有12個,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佈退出,格魯吉亞1993年12月加入、2008年8月14日宣佈退出(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2014年3月,因為克里米亞獨立入俄問題,烏克蘭也正式啟動退出程式。
[附一]蘇聯(1922-1991):
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CCCP);英語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簡稱,1922 年 12 月 30 日由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聯邦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而成,至 1991 年 12 月 25 日解體。曾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橫跨大部分東歐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北亞;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和加拿大隔海相望。1940-1956年其加盟共和國原有16個,後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56 年併入俄羅斯聯邦,改名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故在解體前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包括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五國(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外高加索地區三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摩爾達維亞(或譯摩爾多瓦),其下有巴什基爾、布里亞特等 20 個自治共和國、8 個自治州、10 個自治區和 129 個邊疆區或州。
[附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 ;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Договора о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縮寫作 ОДКБ)是1992年5月15日簽署的政府間軍事聯盟。1992年獨立國家聯合體中的六個國家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集體安全條約」(也稱為「塔什干條約」)。另外三個國家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在第二年簽署了該條約,並於1994年生效,有效期五年。1999年,除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外,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羅斯同意將該條約再延長5年.。2002年,這6個國家同意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作為一個軍事聯盟。烏茲別克斯坦於2006年重新加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但於2012年退出。
*歐亞經濟聯盟[俄語Евразий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Cообщество;英語Eurasian Economic Community(EAEC)]:
歐亞經濟聯盟是由獨立國家聯合體成員國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等締結的經濟合作組織。於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其成員國有俄羅斯(2014/5/29加入)、白俄羅斯(2014/5/29加入)、哈薩克(2014/5/29加入)、亞美尼亞(2015/1/2加入)、吉爾吉斯斯坦(2015/5/1加入)。原觀察國還有: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摩爾多瓦、烏克蘭。
*古阿姆民主和經濟發展組織,簡稱古阿姆集團(GUAM):
古阿姆民主和經濟發展組織,簡稱古阿姆集團(西瑞爾字母:ГУАМ,拉丁字母:GUAM)是獨聯體內四個國家──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塞拜疆和摩爾多瓦組成的區域性集團。原名ГУУАМ(GUUAM),為五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國名──格魯吉亞(Грузия))、烏克蘭(Украина)、烏茲別克斯坦(Узбекистан)、阿塞拜疆(Азербайджан)和摩爾多瓦(Молдавия)的俄語國名第一個字母的縮寫,自前成員烏茲別克于2005年5月正式退出後,名稱去掉「Узбекистан」一詞,改名為ГУАМ。古阿姆集團的成立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與鼓勵,是抗衡俄羅斯聯邦在該區域影響的重要組織。
現有成員: 格魯吉亞(1997,G); 烏克蘭(1997,U); 阿塞拜疆(1997,A); 摩爾多瓦(1997,M)。前成員: 烏茲別克斯坦(1999; 2005年退出)。觀察員: 土耳其, 拉脫維亞。該組織每年在烏克蘭雅爾達舉行的成員總統會議被認為是集團的最高權力機構。總部於2009年2月26日于烏克蘭基輔成立。由八個工作小組組成,分別主管電力工程、交通、經濟貿易、通訊和資訊科學、文化、科教、旅遊、反恐、非法毒品交易和有組織犯罪。2017年3月27日,四國政府首腦會議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各方簽署了關於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議定書,在啟動建立自貿區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
上海合作組織於1996年4月26日,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正式建立,現成員國還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其觀察員有: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對話夥伴: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和土耳其;參會客人:土庫曼斯坦、獨聯體和東盟。2015年7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俄羅斯烏法舉行,會上通過決議,啟動接收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程式,給予白俄羅斯共和國觀察員地位,給予阿塞拜疆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柬埔寨王國和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對話夥伴地位。
[附]中蘇友好互助同盟: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於1950年2月14日簽定,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0年。該條約取代了1945年8月中華民國政府和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二十世紀60年代起,中蘇兩國關係惡化,此約名存實亡,期滿後未再延長。
*金磚五國[BRICS]:
金磚國家為各大洲近來崛起的部分國家合稱,其概念BRICs於2001年12月出現,初指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後南非(South Africa)加入而成“金磚五國”(BRICS)。2014年7月,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立,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首任理事長來自俄羅斯,首任董事長來自巴西,首任行長來自印度。該行儲備基金為1000億美元,用於金磚國家應對金融突發事件,其中中國提供410億美元,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分別提供180億美元,南非提供其餘的50億美元。2015年7月21日,該銀行正式投入營業。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AN)]:
東南亞國家聯盟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8日,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發表《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曼谷宣言》),正式宣告該組織成立。除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老撾(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也先後加盟,使這一組織幾乎涵蓋整個東南亞地區(全部東南亞11國只有東帝汶候補),形成一個人口超過5億、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國際集團。巴布亞新幾內亞為其觀察員國,另有10個對話夥伴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新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東盟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秘書處設於雅加達。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率先發起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其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如1994年7月成立東盟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此外還有東盟-中日韓(10+3)外長會議、東盟與中國(10+1)對話會等。
*阿拉伯國家聯盟[League of Arab States,簡稱阿拉伯聯盟或阿盟(LAS)]:
阿拉伯國家聯盟是為了加強阿拉伯國家合作而建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也門7個阿拉伯國家的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宣告聯盟成立。到1993年已有22個成員國。總部的永久地址為埃及首都開羅。主要成員國原有22個:阿爾及利亞、阿聯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爾、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蘇丹、索馬里、突尼斯、敘利亞、也門、伊拉克、約旦、科摩羅。2011年11月後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曾被終止。阿盟在埃塞俄比亞、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德國、俄羅斯、法國、美國、瑞士、意大利、印度、英國、中國等設有辦事處。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簡稱非盟(AU)]:
非洲聯盟是包涵53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實體,其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非盟的前身是1963年5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成立的“非洲統一組織”,2002年7月8日在南非改組為非洲聯盟,2011年8月15日正式接納南蘇丹共和國成為其第53個成員國。其總部設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至2011年有成員國: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利比亞國,蘇丹共和國,突尼斯共和國,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貝寧共和國,布吉納法索,乍得共和國,科特迪瓦共和國, 岡比亞共和國,加納共和國,幾內亞共和國,利比里亞共和國,馬里共和國,尼日爾共和國,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塞內加爾共和國,塞拉利昂共和國,多哥共和國,佛得角共和國,喀麥隆共和國,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共和國,加蓬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前扎伊爾),聖多美及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安哥拉共和國,博茨瓦納共和國,科摩羅聯盟,萊索托王國,馬拉維共和國,毛里求斯共和國,莫桑比克共和國,納米比亞共和國,斯威士蘭王國,南非共和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贊比亞共和國,津巴布韋共和國,布隆迪共和國,吉布提共和國,厄立特里亞國,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肯尼亞共和國,盧安達共和國,塞舌爾共和國,索馬里共和國,烏干達共和國,南蘇丹共和國[摩洛哥於1986年退出,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於2009年被暫停成員國資格]。後來埃塞俄比亞在2012年被暫停成員國資格,埃及、中非共和國也在2013年被暫停成員國資格。
*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OAS)]:
美洲國家組織是以美洲獨立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1890年4月,美國同拉美17個國家決定建立美洲共和國國際聯盟及其常設機構 — 美洲共和國商務局,是為美洲國家組織的前身,此後,4月14日被定為“泛美日”;1910年改名為美洲共和國聯盟,1923年改名為美洲大陸共和國聯盟;1948年在第九次會議上通過了《美洲國家組織憲章》,遂改稱為美洲國家組織。其最高權力機構為“美洲國家大會”,常設機構為“秘書處”。成員包括美洲的35個國家: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巴拉圭、巴拿馬、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共和國、多米尼克、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格林那達、海地、洪都拉斯、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危地馬拉、委內瑞拉、烏拉圭、牙買加、智利、圭亞那、伯利茲、古巴(1962年起曾長期被拒絕參加該組織活動)。直到2010年為止,共有64個國家或組織向美洲國家組織派觀察員:歐盟、德國、法國、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比利時、英國、芬蘭、瑞士、瑞典、丹麥、挪威、荷蘭、葡萄牙、愛爾蘭、盧森堡、梵蒂岡、奧地利、塞浦路斯、冰島、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波黑、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烏克蘭、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拉脱維亞、愛沙尼亞、土耳其、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突尼斯、安哥拉、赤道幾内亞、加納、貝寧、卡塔爾、沙特阿拉伯、以色列、黎巴嫩、也門、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中國、瓦努阿圖、立陶宛等。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o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簡稱“拉共體”(CLACS)]: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的前身有里約集團、加勒比共同體等。1986年12月,孔塔朵拉集團(哥倫比亞、墨西哥、委內瑞拉和巴拿馬)和利馬集團(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和秘魯)八國外長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會議,建立“政治磋商和協調常設機構”,被稱為八國集團,1990年3月易名為“里約集團”(Rio Group)。其成員有19個: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烏拉圭、委內瑞拉、智利、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巴拉圭、秘魯、巴拿馬、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多米尼加、古巴。加勒比共同體(Caribbean Community)則是加勒比海地區的經濟組織,於1973年8月1日正式建立,取代了1968年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貿易協會。其成員原有15個,後海地、牙買加被暫停資格,只餘13個(至2004年11月):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巴哈馬、伯利兹、多米尼克、格林納達、圭亞那、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蒙特塞拉特、蘇里南。
2011年12月2至3日,拉美和加勒比地區33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舉行會議,宣佈正式成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以替代原有的里約集團和拉美峰會。會後,成立“統一論壇”,負責拉共體的籌建工作,由里約集團時任輪值主席國智利和拉美峰會時任輪值主席國委內瑞拉擔任論壇共同主席。該組織共有33個正式成員: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米尼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烏拉圭、委內瑞拉。
*“不結盟運動”組織: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擁有一百多個成員國的鬆散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任何一個集團結盟的外交政策。聯合國中三分之二的會員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結盟運動國家中。“不結盟”一詞最早於1954年由印度總理尼赫魯提出,他將一年前和中國總理周恩來共同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而1955年的亞非首腦萬隆會議則是該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61年9月1日,25個不結盟國家在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議,以後約每三年舉行一次首腦會議,先後在埃及、贊比亞、阿爾及利亞、斯里蘭卡、古巴、印度、津巴威布韋、印尼、哥倫比亞、南非、馬來西亞和塞爾維亞等舉行過。其成員國有: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巴多斯、白俄罗斯、伯利兹、貝寧、不丹、玻利維亞、博茨瓦納、文萊、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智利、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科特迪瓦、古巴、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尔、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牙買加、約旦、肯尼亞、科威特、老撾、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里、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加拉瓜、尼日爾、尼日利亞、朝鮮、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鲁、菲律賓、卡塔尔、盧旺達、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斯威士蘭、叙利亞、坦桑尼亞、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庫曼斯坦、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圖、委内瑞拉、越南、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2006年5月,接納觀察員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两國為新成員。其觀察員國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巴西、中國、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薩爾瓦多、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塞爾維亞、黑山、烏克蘭、烏拉圭。觀察員組織有: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聯合國。
*“新興力量”運動會[Games of the New Emerging Forces,簡稱新運會(GANEFO)]:
新興力量運動會是印尼總統蘇加諾倡導的不發達國家間世界性運動會,望能創建一個國際奧運會之外的新興獨立體育運動,但在1963年11月於印尼主辦一屆後即告結束。1963年4月該運動會籌備會議舉行時,有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內亞、印尼、伊拉克、馬里、巴基斯坦、越南民主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和蘇聯十國代表參加,錫蘭(後稱斯里蘭卡)和南斯拉夫的觀察員也出席籌備會議。參加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的國家和地區達五十一個,其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新運會的比賽項目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曲棍球、游泳、水球、跳水、舉重、體操、射擊、射箭、拳擊、自行車。印尼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聯、柬埔寨、越南民主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古巴、蘇聯、幾內亞、阿爾及利亞、錫蘭、伊拉克、摩洛哥、尼日利亞、突尼斯、阿根廷以及其它許多國家的二千二百多名體育健兒大顯身手,創造了許多優異的成績,打破五項世界紀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獨得60餘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
*“南-南合作”體系:
所謂“南-南合作”,即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技術合作。由於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二十世紀60年代起,這些國家彼此間發展民族經濟及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而它們和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的交流、協商,則被稱為“南-北對話”。回顧歷史,1955年召開的亞非國家首腦的萬隆會議被認為是南南合作的開端。二十世紀60年代初形成的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是南南合作的兩個最大國際組織。1982年首屆南南合作會議在印度新德里召開,1983年和1989年先後在北京和吉隆坡召開另兩次南南合作會議,則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聯合國大會於2003年12月23日通過 58/220決議,決定每年12月19日為南南合作日,以示對發展中國家彼此合作的重視;次年是國際社會第一次紀念南南合作日,其主題是:通過南南合作達到千年發展目標。自2012年起,聯合國南南合作日又從12月19日改為9月12日。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員,也是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支持者。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於2004年7月6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了“促進21世紀南南合作”項目。中國和非洲等的友好合作,常被視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附:“三個世界”
A.“第三世界”一名提法的由來:
據《維基百科》﹐該名最早由法國經濟學家Alfred Sauvy於1952年8月14日在法國雜誌Le Nouvel Observateur提出﹐原指法國大革命時的“第三等級”(the Third Estate)﹐後被引申為一些在國際政治上傾向中立﹑經濟正在發展中的亞、非﹑拉丁美洲國家﹐相當於第三種勢力。此種提法出現後﹐法﹑美學者漸用“三個世界”來形容冷戰時期(1946-1991)的國際勢力分野﹐而中共毛澤東又賦予其別種內涵。
B.西方國家學者對“三個世界”的看法:
從冷戰背景下的意識型態區別著眼﹐“三個世界”的概念所指如下﹕“第一世界”指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包括英國、法國﹑西德、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第二世界”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主要國家集中在東歐,也包括中國﹑北朝鮮﹑北越等﹔此外,幾乎所有的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成員國都自認屬於“第三世界”。
C.毛澤東利用“三個世界”提出全球戰略:
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1963年10月2日接見阿爾巴尼亞軍事代表團時,已提及西方報刊有兩種“第三世界”主張,一指亞非拉,另一是指西歐共同市場。1964年1月17日他在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柯弗蘭、愛德樂、愛潑斯坦、李敦白等人談話時說:“美國現在在兩個‘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個‘第三世界’是指亞非拉。第二個‘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歐為主的一批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有些還是帝國主義的國家,這些國家一方面壓迫別人,另一方面又不受美國壓迫,同美國有矛盾。”,“不能設想,美國只在兩個‘第三世界’遇到抵抗,而獨獨在蘇聯和東歐不會遇到抵抗。” 1965年1月9日,毛澤東在會見斯諾時說:“在同法國代表團議員會談時,我問他們第三世界究竟包不包括法國,他們說不包括。現在發達國家為一方,不發達國家為一方。”在1970年接見非洲訪者時毛澤東說﹕亞非拉是第三世界﹐並表明中國同屬第三世界。1974年2月22日﹐他在接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明確提出中共的“三個世界”戰略理論﹕“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同年4月10日﹐鄧小平代表中國在聯合國大會的特別會議上﹐又進一步闡明了此種理論。按照毛澤東的劃分﹕“第一世界”指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第二世界”指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第三世界”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但自改革開放以降﹐發現此種劃分對外交並不有利﹐故漸罕見重提。
D. 按客觀綜合性指標劃分“三個世界”:
冷戰結束後﹐人們常以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排名,並據之劃分﹕“第一世界”指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第二世界”指“新興工業國家”或由原“第三世界”轉變的“開發國家”;“第三世界”指經濟發展排名較後的“發展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不論其採取何種意識型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出現一些經濟發展較突出的原“第三世界”國家﹐被稱為“新興工業國家”(NIEs,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例如韓國﹑新加坡等﹐在傳統上被認為屬於第三世界;然而隨著經濟轉型獲得成功,它們的政治社會體系,以及若干經濟指標上,已達到第二乃至第一世界的狀況,而被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E.與“第三世界”相應概念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論劃分標準如何﹐原殖民地的亞﹑非﹑拉丁美洲國家多屬於“第三世界”。與之相關的尚有其他名稱﹐如“不結盟國家”﹑“發展中國家”﹑“新興力量”﹑“七十七國集團”﹑“南方國家”等等。下面略舉其形成過程﹕
1955年4月18-24日﹐亞非(首腦)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29國參加。
1961年1月3-7日﹐非洲八國舉行首腦會議﹐通過《卡薩布蘭卡非洲憲章》。
1961年9月1-7日﹐首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有26 國參加。
1962年7月﹐發展中國家《開羅宣言》發表。
1963年11月10-22日﹐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在印尼雅加達舉行。
1964年1月13-17日﹐首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在開羅舉行。
196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七十七個發展中國家發表了《77國聯合宣言》﹐形成七十七國集團(Group of 77)。現在該集團的成員已有一百多個,但仍延用原名。
2003年12月23日﹐聯合國通過 58/220決議, 決定每年12月19日為南南合作日。
2012年,聯合國南南合作日改為9月12日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世貿組織(WTO)]: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1947年10月30日在日內瓦簽訂,並於1948年1月1日開始實施(臨時適用)]。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決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取代臨時施行的關貿總協定。1995年1月1日,世貿組織正式成立(與關貿總協定並存一年),總部所在地設於瑞士日內瓦。至2013年底,該組織擁有160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7%,有“經濟聯合國”之稱。中國自2001年12月11日開始,正式加入WTO。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13年12月4日也門加入成為世貿組織的第160個成員,阿富汗則於2015年12月17日加入。其成員國名錄如下:阿爾巴尼亞(2000年9月8日),阿富汗(2015年12月17日),安哥拉(1996年11月23日),安提瓜和巴布達島(1995年1月1日),阿根廷(1995年1月1日),澳大利亞(1995年1月1日),奥地利(1995年1月1日),巴林(1995年1月1日),孟加拉(1995年1月3日),巴巴多斯(1995年1月1日),比利時(1995年1月1日),伯利兹(1995年1月1日),貝寧(1996年2月26日),玻利維亞(1995年9月12日),博茨瓦納(1995年5月31日),巴西(1995年1月1日),文萊(1995年1月1日),保加利亞(1996年12月1日),布基納法索(1995年6月3日),布隆迪(1995年7月23日),喀麥隆(1995年12月13日),加拿大(1995年1月1日),中非(1995年5月31日),乍得(1996年10月19日),智利(1995年1月1日),中國(2001年12月11日),哥倫比亞(1995年4月30日),剛果(布)(1997年3月27日),哥斯達黎加(1995年1月1日),科特迪瓦(1995年1月1日),克羅地亞(2000年11月30日),古巴(1995年4月20日),塞浦路斯(1995年7月30日),捷克(1995年1月1日),剛果(金)(1997年1月1日),丹麥(1995年1月1日),吉布提(1995年5月31日),多米尼克(1995年1月1日),多米尼加(1995年3月9日),厄瓜多爾(1996年1月21日),埃及(1995年6月30日),薩爾瓦多(1995年5月7日),愛沙尼亞(1999年11月13日),歐盟(1995年1月1日),斐濟(1996年1月14日),芬蘭(1995年1月1日),法國(1995年1月1日),加蓬(1995年1月1日),岡比亞(1996年10月23日),格魯吉亞(2000年6月14日),德國(1995年1月1日),加納(1995年1月1日),希臘(1995年1月1日),格林納達(1996年2月22日),危地馬拉(1995年7月21日),幾內亞比紹(1995年5月31日),幾内亞(1995年10月25日),圭亞那(1995年1月1日),海地(1996年1月30日),洪都拉斯(1995年1月1日),香港(1995年1月1日),匈牙利(1995年1月1日),冰島(1995年1月1日),印度(1995年1月1日),印度尼西亞(1995年1月1日),愛爾蘭(1995年1月1日),以色列(1995年4月21日),意大利(1995年1月1日),牙買加(1995年3月9日),日本(1995年1月1日),約旦(2000年4月11日),肯尼亞(1995年1月1日),韓國(1995年1月1日),科威特(1995年1月1日),吉爾吉斯斯坦(1998年12月20日),拉脱維亞(1999年2月10日),萊索托(1995年5月31日),列支敦士登(1995年9月1日),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盧森堡(1995年1月1日),澳門(1995年1月1日),馬達加斯加(1995年11月17日),馬拉維(1995年5月31日),馬來西亞(1995年1月1日),馬爾代夫(1995年5月31日),馬里(1995年5月31日),馬耳他(1995年1月1日),毛里塔尼亞(1995年5月31日),毛里求斯(1995年1月1日),墨西哥(1995年1月1日),摩爾多瓦(2001年7月26日),蒙古(1997年1月29日),摩洛哥(1995年1月1日),莫桑比克(1995年8月26日),緬甸(1995年1月1日),納米比亞(1995年1月1日),荷蘭(1995年1月1日),新西蘭(1995年1月1日),尼加拉瓜(1995年9月3日),尼日爾(1996年12月13日),尼日利亞(1995年1月1日),挪威(1995年1月1日),阿曼(2000年11月9日),巴基斯坦(1995年1月1日),巴拿馬(1997年9月6日),巴布亞新幾內亞(1996年6月9日),巴拉圭(1995年1月1日),秘鲁(1995年1月1日),菲律賓(1995年1月1日),波蘭(1995年7月1日),葡萄牙(1995年1月1日),卡塔爾(1996年1月13日),罗馬尼亞(1995年1月1日),盧旺達(1996年5月22日),聖基茨和尼維斯(1996年2月21日),聖盧西亞(1995年1月1日),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995年1月1日),塞内加爾(1995年1月1日),臺灣(2002年1月1日),塞拉利昂(1995年7月23日),新加坡(1995年1月1日),斯洛伐克(1995年1月1日),斯洛文尼亞(1995年7月30日),所羅門群島(1996年7月26日),南非(1995年1月1日),西班牙(1995年1月1日),斯里蘭卡(1995年1月1日),蘇里南(1995年1月1日),斯威士蘭(1995年1月1日),瑞典(1995年1月1日),瑞士(1995年7月1日),坦桑尼亞(1995年1月1日),泰國(1995年1月1日),多哥(1995年5月31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95年3月1日),突尼斯(1995年3月29日),土耳其(1995年3月26日),烏干達(1995年1月1日),阿聯酋(1996年4月10日),英國(1995年1月1日),美國(1995年1月1日),烏拉圭(1995年1月1日),委内瑞拉(1995年1月1日),赞比亞(1995年1月1日),津巴布韋(1995年3月5日),越南(2006年11月7日),亞美尼亞(2003年2月5日),也門(2013年12月4日),馬其頓共和國(2003年4月4日),尼泊爾(2004年4月23日),柬埔寨(2004年10月13日),沙特阿拉伯(2005年12月11日),湯加(2007年7月27日),烏克蘭(2008年5月16日),佛得角(2008年7月23日),黑山共和国(2012年4月29日),薩摩亞(2012年5月10日),俄羅斯(2012年8月22日),瓦努阿圖(2012年8月24日),老撾(2013年2月2日),塔吉克斯坦(2013年3月2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Bretton Woods Conference)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同時成立的世界銀行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該組織各成員的配額、投票權並不相同。投票權最多的20個成員國名單如下:
澳大利亞投票權(票數)33101(佔投票權1.31%),比利時46789(1.86%),
巴西43242(1.72%),加拿大 64429(2.56%),中華人民共和国95996(3.81%),
法國108122(4.29%),德國146392(5.81%),印度58952(2.34%),
意大利79560(3.16%),日本157022(6.23%),韩國34401(1.37%),
墨西哥36994(1.47%),荷蘭52361(2.08%),俄羅斯60191(2.39%),
沙特阿拉伯70592(2.8%),西班牙40971(1.63%),瑞士35322(1.40%),
英國108122(4.29%),美國421961(16.75%),委內瑞拉26841(1.21%)。
其餘168國投票權(票數) 848619,佔投票權31.5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設有一“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創設於1969年,最早發行於1970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帳面資產。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最初發行時每一單位等於0.888克黃金,與當時的1美元等值。特別提款權的價值原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這四種貨幣所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的當期匯率確定,2010年所佔權重分別為41.9%、37.5%、11.3%和9.4%;2015年12月1日起中國的人民幣也獲准為此種國際儲備貨幣(2016年10月1日起才正式生效),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這五種貨幣所佔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世界銀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WBG)]:
世界銀行集團常被俗稱為世界銀行,其實集團包含的機構有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1945年成立),以及世界金融公司(IFC,1956年成立)、國際開發協會(IDA,1960年成立)、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1966年成立)、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1988年成立)等。通常所指“世界銀行”(World Bank)即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IBRD)],成立於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開始營業。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凡是參加世界銀行的國家必須首先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世界銀行的設立原為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國家的重建,後來重在為發展中國家或轉型國家提供貸款或幫助,包括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它既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組成機構之一,同時也是聯合國發展集團[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Group(UNDP)]的成員。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PEC)]: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89年11月5日至7日,12個創始會員國在澳大利亞坎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標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立,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中國、中國香港、中華臺北三個經濟體於1991年同時納入亞太經合會。1992年9月,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確定將亞太經合秘書處設於新加坡。
截至2013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正式成員: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華臺北、泰國、美國、越南。另有三國觀察員: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亞太經合組織總人口達26億,約佔世界人口的40%;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超過19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的56%;貿易額約佔世界總量的48%。其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2014年11月在北京召開。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又被稱作“經濟北約”。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汶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係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前兩國於2006年5月生效,後兩國分別於2006年11月和2009年7月生效)。2008年2月,美國宣佈加入,於同年9月決定參與談判,並邀請澳大利亞、秘魯等一同加入。2009年11月,美國正式提出擴大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計畫,全方位主導談判,自此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及至2013年3月,已有十二國加入談判:汶萊,智利,新西蘭,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秘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並於2015年10月5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初步達成協議。臺灣、韓國也在2013年11月表達加入的意願。
TPP目前已成美國推動、打造的跨太平洋的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與過去常見的經濟合作協定不同,TPP增加了“戰略合作”的內容,涵括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工標準、環境標準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等內容。其初步目標原是在2015年時實現成員之間的零關稅,現在則將這一目標實現的時間定在10年之後。此外,TPP還涉及金融監管、競爭政策、經濟立法、市場透明、反貪污等多個領域。隨著成員經濟體的不斷增加,TPP將形成約八億人口的市場和佔全球經濟約四成,規模比有二十多個成員國的歐盟還要大,成為美國在傳統和WTO之外推動自由貿易的新途徑。中國大陸沒有被邀請參與TPP談判,但將TPP視作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契機,認為不應和APEC等區域合作相左。
2017年1月20日美國新選旋總統特朗普就任後,即宣佈退出TPP,該組織的前景待觀察。
*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亞開行”(ADB)]:
亞開行是致力於促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發展中成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區域性政府間金融開發機構,創建於1966年11月24日,總部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中國於1986年3月10日加入亞開行。按各國認股份額,日本和美國並列第一(15.60%),中國居第三位(6.44%)。按各國投票權,日本和美國並列第一(12.78%),中國也是第三位(5.45%)。截至2013年12月底,共有67個成員,其中48個來自亞太地區,19個來自歐、美地區。亞太地區成員有:阿富汗、亞美尼亞、澳大利亞、阿塞拜疆、孟加拉、不丹、文萊、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庫克群島、斐濟群島、格魯吉亞、中國香港、中國臺北、印度、印尼、日本、哈薩克、基里巴斯、韓國、吉爾吉斯斯坦、老撾民主主義共和國、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緬甸、瑙魯、尼泊爾、新西蘭、巴基斯坦、帕勞群島、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薩摩亞群島、新加坡、所羅門群島、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東帝汶、湯加、土庫曼斯坦、圖瓦盧、烏茲別克斯坦、瓦努阿圖、越南。歐美地區成員為: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國、美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AIIB)]:
亞投行是向亞洲國家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支援的政府間性質多邊開發機構。總部設在中國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2013年10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同印尼總統蘇西洛舉行會談時倡議籌建。2014年4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博鼇亞洲論壇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指出中方正爭取早日正式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同年10月24日,包括孟加拉、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哈薩克、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等21國正式簽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預計該行在2015年底前投入運作。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包括奧地利、澳大利亞、阿塞拜疆、孟加拉、巴西、汶萊、柬埔寨、中國、丹麥、埃及、法國、芬蘭、格魯吉亞、德國、冰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意大利、約旦、哈薩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盧森堡、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耳他、蒙古、緬甸、尼泊爾、荷蘭、新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波蘭、葡萄牙、俄羅斯、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國、土耳其、阿聯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
2015年6月29日,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該協定有中文版、英文版和法文版,共11章60條,詳細規定了亞投行的宗旨、成員資格、股本及投票權、業務運營、治理結構、決策機制等核心要素,為亞投行正式成立並及早投入運作奠定了堅實法律基礎,標誌著成立亞投行及其日後運營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亞投行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域內成員和域外成員的出資比例為75:25,域內外成員認繳股本參照GDP比重進行分配,並尊重各國的認繳意願。按照協定規定的原則計算,中國以297.804億美元的認繳股本和26.06%的投票權,居現階段亞投行第一大股東和投票權佔比最高的國家。印度、俄羅斯分列第二、三大股東,認繳股本分別為83.67億美元和65.36億美元,兩國的投票權分別為7.5%和5.92%。亞投行將設立行長1名,從域內成員產生,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根據安排,亞投行將在正式成立後召開部長級理事會任命首任行長。目前,亞投行已確定總部落戶北京。根據協定,亞投行可以在其他地方設立機構或辦公室。相關具體安排將根據未來亞投行業務發展需要由各方共同商定。協定簽署後,並不意味著亞投行馬上就能宣告成立。此次57國政府代表出席簽署儀式,其中已通過國內審批程式的50個國家正式簽署協定,其餘未走完程式的國家應在2015年底前完成協定簽署。同時,各意向創始成員國還應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本國立法機構批准,此後才能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當然,亞投行的正式開門營業不會等到那麼晚。協定規定,只要至少有10個簽署方批准且簽署方初始認繳股本不少於認繳股本總額的50%,就可以確保亞投行2015年年底正式開張。2015年12月25日,亞投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亞投行開業,首任行長為中國的金立群,首屆董事會主席為樓繼偉。
2019年7月13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盧森堡舉行第四屆理事會年會,至此該行成員數已增至100個。除57個創始成員國外,另有下列43個成員:中國香港、厄瓜多爾、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林、比利時、加拿大、加納、白俄羅斯、匈牙利、吉布提、多哥、埃塞俄比亞、利比亞、希臘、貝寧、亞美尼亞、委內瑞拉、湯加、東帝汶、肯尼亞、阿根廷、阿富汗、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突尼西亞、庫克群島、烏拉圭、秘魯、馬達加斯加、幾內亞、斐濟、智利、象牙海岸、塞爾維亞、愛爾蘭、瓦努阿圖、摩洛哥、黎巴嫩、盧安達、塞浦路斯、薩摩亞、羅馬尼亞、蘇丹。
*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TIP)]:
TTIP是美國與歐盟正在談判中的自由貿易條約,指美國和歐盟雙方通過削減關稅、消除雙方貿易壁壘等來發展經濟、應對金融危機的貿易協定。該協定的談判在2013年6月啟動,預計於2016年完成。一旦達成協議,意味着歐美自貿區成形,將成為世界上最發達和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早在1949年,加拿大就曾提出過“讓北約既成為一個軍事聯盟又成為一個經濟聯盟”的建議,但遭到歐洲拒絕。冷戰結束後,維繫美歐同盟的主要動力不復存在,於是各種有關補充歐美聯盟關係的構想和建議應運而生,如1995年12月在馬德里會議上,美國與歐盟委員會簽署了《跨大西洋新綱要》,就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再次進行了討論;1998年3月,歐盟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新跨大西洋市場計劃”,重提建立一個廣泛的歐美自由貿易區的設想。
2013年,經歷金融危機打擊的美國,被債務危機折磨的歐盟,終於痛下決心,重拾往日舊夢,要共同打造TTIP巨型航母。是年6月,美歐正式宣佈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簡稱TTIP)的談判。歐美約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世界貿易額的1/3,平均每天貿易額達27億美元,相互投資達3.7萬億美元。這個協定如果達成,將成為史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美歐關稅降至零、覆蓋世界貿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將改變世界貿易規則、產業行業標準,挑戰新興國家,尤其是金磚國家間的准貿易聯盟。
TTIP前景不容小覷,談判進程中的難度也可想而知,如2015年10月10日德國有超過20萬人上街游行示威以示反對。但美國似在自由貿易協定上下足了功夫,繼TPP之後又推動TTIP,以帶動歐、日透過跨國地域經貿整合,重新掌握全球地緣政治優勢。TPP和TTIP談判幾乎把中國最主要的交易夥伴“一網打盡”。在TTIP裡邊的美歐是中國最大的兩個出口市場;而TPP現已有12個成員國,把東盟、日本與美國連在一起,中國排名前10位的交易夥伴基本上都被拉進去了。如果繼TPP後,TTIP亦最終達成協議,那麼除中國和金磚國家之外的主要經濟體都進入到這兩大貿易區之內。自WTO成立以來,TTIP可謂最有野心的貿易舉動。2015年10月, 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已初步達成協議,如果TTIP建成,以北美自由貿易區為軀幹,外加TPP和TTIP的兩側聯動,“一體兩翼”的兩洋戰略將強力驅動美國全球政治佈局。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TPP,還是TTIP,中國都被孤立在外。這兩者是應對中國實力提升而採取的防禦性策略,意味着美國要繞開中國,不僅跨越太平洋,還要跨越大西洋,建起技術標準和監管規範,更有效地遏制中國的迅速崛起。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歐發行(EBRD)]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於1991年4月14日正式開業,任務是於1989年東歐集團崩潰後在其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化為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為東歐、中歐、獨立國家聯合體國家以及私人和公司提供經濟支助。總部設在英國倫敦。
歐盟委員會、歐洲投資銀行和39個國家擁有該行股權,最大持股者是美國,股權佔比10%,其次是佔比各8.5%的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和日本,東歐國家佔比合計11.9%,其中前蘇聯佔6%。
以下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成員國和它們加入的時間:
• 埃及,1990年5月29日
• 阿爾巴尼亞,1991年12月18日
• 亞美尼亞,1992年12月7日
• 阿塞拜疆,1992年9月25日
• 澳大利亞,1990年5月29日
• 比利時,1990年5月29日
•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1996年6月17日
• 保加利亞,1990年5月29日
• 丹麥,1990年5月29日
• 德國,1990年5月29日
• 馬其頓,1993年4月21日
• 愛沙尼亞,1992年2月28日
• 芬蘭,1990年5月29日
• 法國,1990年5月29日
• 格魯吉亞,1992年9月4日
• 希臘,1990年5月29日
• 愛爾蘭,1990年5月29日
• 以色列,1990年5月29日
• 意大利,1990年5月29日
• 日本,1990年5月29日
• 加拿大,1990年5月29日
• 哈薩克,1992年7月27日
• 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6月5日
• 克羅地亞,1993年4月15日
• 拉脫維亞,1992年3月18日
• 列支敦斯登,1990年5月29日
• 立陶宛,1992年3月5日
• 盧森堡,1990年5月29日
• 馬爾他,1990年5月29日
• 摩洛哥,1990年5月29日
• 墨西哥,1990年5月29日
• 摩爾多瓦,1992年5月5日
• 蒙古國,2000年10月9日
• 新西蘭,1990年5月29日
• 荷蘭,1990年5月29日
• 挪威,1990年5月29日
• 奧地利,1990年5月29日
• 韓國,1990年5月29日
• 波蘭,1990年5月29日
• 葡萄牙,1990年5月29日
• 羅馬尼亞,1990年5月29日
• 俄羅斯,1992年4月9日
• 塞爾維亞,2001年1月19日
• 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
• 斯洛文尼亞,1992年12月23日
• 西班牙,1990年5月29日
• 瑞典,1990年5月29日
• 瑞士,1990年5月29日
• 塔吉克斯坦,1992年10月16日
• 捷克,1993年1月1日
• 土耳其,1990年5月29日
• 土庫曼斯坦,1992年6月1日
• 烏克蘭,1992年4月13日
• 匈牙利,1990年5月29日
• 美國,1990年5月29日
• 烏茲別克斯坦,1992年4月30日
• 英國,1990年5月29日
• 白俄羅斯,1992年6月10日
• 塞浦路斯,1990年5月29日
• 歐盟,1990年5月29日
• 歐洲投資銀行,1990年5月29日
2015年11月5日,中國申請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2016年1月15日,來華出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的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行長蘇瑪•查克拉巴蒂爵士拜會了李克強總理和馬凱副總理,並與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舉行了會談。同日,國務院決定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成立協定》並接受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理事會通過的《關於中國成員資格的決議》。外交部王毅部長簽署了加入書,外交部出具了法律意見函,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簽署了股本認購函等函件。這意味中國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相關法律程式已經完成,中國正式成為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成員。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簡稱歐安組織(OSCE)]: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由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簡稱歐安會(CSCE)]。1973年 7月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是為歐洲國家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非歐洲成員國討論歐洲安全與合作問題的國際會議。參加會議的有33個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和加拿大。阿爾巴尼亞拒絕參加會議。1995年1月1日起,該組織更名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奧地利維也納。
*“G2”集團[Group 2]和“中美國”[Chimerica]:
“G2”概念是指由中、美兩國組成一個Group來代替舊有的七國或八國集團,以攜手合作解決世界經濟問題。這個概念由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在2008年夏季出版的《外交》雜誌上所發表〈平等的夥伴關係〉一文中首先提出。而在“中美國”的概念是由2007年3月,哈佛大學經濟史教授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則在《洛杉磯時報》的〈買下中美國〉一文提出“中美國”的概念,把China(中國)與America(美國)合成一個新詞“Chimerica”(中美國),宣稱是最大消費國美國和最大儲蓄國中國構成的利益共同體;美國和中國不是兩個國家,而是同屬於一個叫“中美國”的國家,它們之間是一種共生關係,一個儲蓄一個消費,一個出口一個進口,一個提供產品一個提供服務,一個儲備外匯一個印製美元。
*“G7”集團[Group 7]和“G8”集團[Group 8]:
“G7”即七國集團,指七大工業國家會晤和討論政策的論壇。1975年11月,美國、日本、英國、法國、西德、意大利六大工業國成立了六國集團,次年加拿大加入,七國集團(簡稱G7)就此誕生。1991年7月,西方七國首腦倫敦會議時,蘇聯總統戈巴喬夫被邀在峰會後參與“7+1”會談。此後每年正式會議後俄羅斯領導人都參加“7+1”會談。1994年,俄羅斯獲准參加七國峰會政治問題的討論。1997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應邀以正式與會者身份參加,會後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的名義共同發表“最後公報”,七國首腦會議演化為八國集團首腦會議,G7成了G8。2002年6月,俄羅斯被接納為八國集團的正式成員。2003年6月,八國首腦會議在法國的埃維昂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出席八國集團峰會前與11個發展中國家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2005年7月,八國集團峰會在英國鷹谷舉行,胡錦濤主席應邀出席八國集團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個發展中大國領導人舉行的南北領導人對話會。2014年6月,因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被排除在G8之外。目前仍由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構成七國集團。
*“G20”集團[Group 20]:
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9月25日由八國集團(G8)的財長在華盛頓宣佈成立,屬於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餘十二個重要經濟體組成。其宗旨是推動已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展開建設性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及經濟持續增長。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代表列席該組織的會議。G20集團的成員包括八國集團成員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作為一個實體的歐盟和澳大利亞、中國、韓國,以及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這些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世界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人口則將近世界總人口的2/3。其第7次會議曾於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G77”集團[Group 77]:
七十七國集團是發展中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集團,原來發表宣言時有77國故名,但前後國家數目不斷變化。1963年,在第18屆聯大討論召開貿易和發展會議問題時,75個發展中國家共同提出了一個聯合宣言 ,當時稱為“75國集團”。後來在1964年召開的第一屆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上,77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表了《聯合宣言》,自此稱為“77國集團”。玻利維亞是77國集團2014年主席國。中國不是77國集團成員,但一貫支援該組織的活動,並形成“77國集團和中國”(77+1)的協調與合作機制。截至2012年1月,77國集團有成員國132個: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巴巴多斯,伯利兹,貝寧,不丹,玻利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巴西,文萊,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智利,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共和國,哥斯達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剛果民主共和國,吉布提,多米尼克,多米尼加,东帝汶,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斐濟,加蓬,岡比亞,加納,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牙買加,約旦,肯尼亞,科威特,老撾,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来西亞,馬爾代夫,馬里,馬耳他,馬紹爾群島,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加拉瓜,尼日爾,尼日利亞,朝鮮,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勒斯坦,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巴拉圭, 秘魯,菲律賓,卡塔爾,羅馬尼亞,盧旺達,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所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斯威士蘭,叙利亞,坦桑尼亞,泰國,多哥,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庫曼斯坦,烏干達,阿聯酋,烏拉圭,瓦努阿圖,委内瑞拉,越南,新加坡,也門,贊比亞,津巴布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