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宦之爭指外戚與宦官間的奪權鬥爭。它乃造成東漢迅速由盛入衰的一個重要原因。章帝死後,子肇繼之,是為和帝(88-105),從和帝至靈帝(167-189),即在東漢後期的大約一百年間,外戚、宦官交替專政,相互傾軋,使朝政陷入極端黑暗、混亂之中。外戚之擅權不自東漢始,在西漢建立後即已出現,並日趨嚴重。至於宦官亂政,也可追溯至西漢武帝時。茲更將東漢戚宦之爭的由來細加分析,歸納如下。

      (一)外戚宦官之亂政起自西漢:漢朝外戚擅權的禍根,在西漢高祖時即已埋下。劉邦為對付功臣,除了分封同姓王,又倚重外戚勢力,如由呂后除滅韓信、彭越等,故劉邦死後遂出現呂氏專政、諸呂擅權。吳楚七國之亂後,宗室勢力日衰。到武帝時加強中央皇權,削弱封國及大臣的勢力,外戚干政的情況更加嚴重。武帝、昭帝時的霍氏,宣帝時的史氏、許氏,元、成、哀、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均以外戚握重權,最後終於導致西漢王朝之滅亡。除外戚專權外,宦官參政在西漢初期亦已開始,漢武帝削奪相權,重用內朝尚書,詔敕多出宦官之手,是為漢代宦官參政之始。宣帝時,用宦者弘恭、石顯典機要事,後元帝時竟用弘、石二人殺大臣蕭望之(?一前47)。由此觀之,漢代戚宦紛爭亂政之禍害早已潛伏。
      (二)中央權力的內移遺禍不淺:光武帝中興後,削弱三公之權,加強皇帝身邊尚書之權力,遂為內朝爭權提供了條件。因為內朝的官職往往落在外戚或宦官之手,當皇帝比較精明強幹時,尚能加以駕馭。一旦出現東漢後期君主幼弱那樣的條件,則東漢初之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反而導致了外戚宦官挾主專政的惡果,此則誠非東漢光武帝始料所及。
      (三)君主沖齡夭壽致外戚專權:自和帝起,東漢有十個皇帝均係沖齡即位、短命而死。每次幼主登基,多由太后臨朝聽政。太后必然要重用自己的家族,造成外戚專權。通常是由太后的父兄擔任大將軍兼錄尚書事,同時掌握了軍權和尚書臺的監察、行政權。
      (四)君主成長藉宦官奪回政權:外戚專政,削弱了皇權。君主一旦成人,要掌握實權,就必然尋求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因在外戚當政下,朝臣多被其控制,皇帝只能依靠身邊最親近的宦官來翦除外戚。於是,宦官在支持皇帝反對外戚的鬥爭中,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便發展為一種政治勢力,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不久,皇帝死了,新的幼主即位,又是太后臨朝、外戚專政、排斥宦官,然後是宦官翦除外戚、取代外戚專政,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東漢後期就是在這種戚宦相互傾軋交替專權的局勢下度過的。

除了光武和明、章等朝外,外戚宦官紛爭亂政幾與東漢相始終,它成為東漢後半期朝政的一根主線。外戚專政或宦官擅權雖不自東漢始,甚至也不是起於西漢,例如秦朝趙高之跋扈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早期宦官專權,並以 「指鹿為馬」而著稱於世﹔不過宦官之通朝連續禍政,並形成為一股可怕的政治勢力,則始於東漢時代。同時,宦官與外戚之公然爭權、交相亂政,其出現也以東漢為時較早、規模較大。當然,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的紛爭,實際是皇帝和專權的外戚之間的鬥爭,宦官一般來說只是皇帝的工具。由於皇帝是一切權力之化身,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專擅朝政,宦官也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之操縱。總之,雙方都力圖挾持皇帝,排除異己。在長期的鬥爭中,外戚、宦官往往隨君主的立、崩而交替專權。但外戚權大時可威脅到皇位,宦官則絕無當君主的資格,宦官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接近皇帝,易獲皇帝之信任,外戚權位又易受太后亡故的波動,故在雙方之傾軋中,宦官較常取勝。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九章_東漢之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