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建立之後,中原地區已淪喪於胡人之手。雖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愛國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規復失土為己任。故東晉自始至終,不乏北伐之舉,大略如下:
1.祖逖渡江中流擊楫:東晉末立國時,志士祖逖(266-321)即已率先北伐。永嘉之亂後,逖自洛陽南來寄居京口(今江蘇鎮江),慨然 「以中原為己任」,向司馬睿上書要求北上抗胡。建興元年(313年),司馬睿乃以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發給糧、布,令其自行招募兵士。逖率部曲百餘家渡江,在長江中擊楫發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歎。祖逖駐在淮陰(今江蘇淮陰)冶鑄兵器,得二千人而後進,幾年之間收復了黃河以南的眾多失地,使胡人一時末敢渡河。可是晉元帝怕他勢大難制,於己不利,遂另派人總領北方六州軍事,阻止其北伐活動。逖悲憤憂傷成疾,於大興四年(321年)病故,其收復之土地得而再失。
2.庚亮殷浩北伐無成:祖逖死後,南北之間暫時保持著均衡之態勢,東晉統治集團忙於內戰,故北伐之呼聲沉寂一時。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庚亮(289-340)在荊州請求北伐,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其弟庚翼再請北伐,並抗命進駐襄陽,但均受朝臣阻止。後來穆帝永和六年(350年),又有殷浩(?-356)之北伐,也師勞無功。
3.桓溫三圖規復中土:桓溫(312-373)是積極進行北伐的另一人。他以「北伐」為事,在前後二十多年間共發動了三次北進的戰爭。第一次在永和十年(354年)﹐他率軍攻擊前秦,進入關中,直到長安附近的灞上,因糧食缺乏終於敗兵南歸。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溫二度北上,一度收復了洛陽,後徙民而歸。第三次在太和四年(369年),他從揚州一直進抵枋頭(今河南浚縣境),因孤軍深入,糧道被斷,終於棄甲而返。
4.劉裕二度發動北伐:東晉末年,劉裕(363-422)又兩度進行北伐。從義熙五年(409年)至十三年(417午),他屢屢出兵,克洛陽,收長安,先後滅亡了南燕、後秦等國,戰果累累。後因恐朝廷政局有變,遂匆匆回師,捲入奪權之爭,致前功盡棄。
綜觀以上所述,東晉立國的一百來年間,曾屢屢興師北伐,然北伐之軍每每功敗垂成,終未能恢復中原、完成一統。東晉北伐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表述如下:
(一)朝廷多方牽制:東晉王室害怕北伐將帥功高難制,故對他們多方限制、監督,不肯充分信任與支援。祖逖之北伐曾受晉元帝之掣肘。桓溫反對「永結根於南垂,廢神州於龍漢」的苟且偷安,請求還都洛陽、「一切北徙」,但上表至十數次均不得批准。
(二)世族苟且偷安:當時皇室和南來之北方世族均把江南當作人間樂土,醉生夢死,貪圖苟安,胸無大志。如有的大臣認為 「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還都洛陽係「捨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江南本地的望族受朝廷重用,也不希望皇室北還。南北世族對寒族出身的將領更是多方排斥、處處牽制。
(三)內亂頻連不斷:東晉偏安江南,大權多握重臣悍將之手,致內亂頻生,如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桓玄篡立等等,影響了北伐的根本大計。
(四)將帥心懷叵測:北伐將領之中,固不乏忠義之士,如祖逖等,但也有的像劉裕等人,具有政治野心,每區區權衡個人之利害得失,未能把北伐堅持到底。
(五)胡人武功頗盛:當時五胡之政權雖呈割據紛爭之態,但整個北方均為其所佔,勢力十分龐大。加以胡人多遊牧狩獵之部落,勇敢驃悍,武功頗盛,一時很難制服之。
不過倘若對東晉北伐之失利,既不緬懷昔日之光榮業蹟,也不沉溺於漢族的 「愛國」熱誠,而作純屬客觀之分析,則應承認當時東晉的北伐確實難以成功。其主要原因在於北方五胡諸國武力甚盛,而東晉不但承襲了西晉之腐敗政風,且從南渡以後不斷發生重臣悍將之叛亂,自身十分虛弱。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二章_東晉之偏安